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温州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2-07-19 19:08:42

序论:在您撰写温州文化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温州文化论文

第1篇

文化积淀深厚,普通旅游者对很多徽州文化旅游景点捉摸不透,走马观花看“热闹”,看不出多少“门道”。导游员作为传播文化的大使和桥梁,应该对徽州文化系列景点了如指掌,并能以科学为依据,就每一景物娓娓道来,经得起旅游者的“追根溯源”,既不走“神话加传说”的老路,也不只重视其娱乐功能而忽视其教育和文化功能,徽文化旅游资源的讲解离不开对徽文化的涵义、精神内涵、现代价值的准确把握。

(一)徽文化的涵义

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以徽州地缘为纽带,以程朱“理学”思想为核心内容,产生于徽州,以明、清最为鼎盛和典型的影响遍及全国并流传于今且保存较为完整的中国历史文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以徽商的发展为经济基础,内容涉及徽州土地制度、徽商贸易、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徽州人物、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州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派建筑、徽州工艺、徽州刻书、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方方面面[1]。

导游认识徽文化,还要意识到徽文化不是单一的徽州地域文化,它是中原文化的移植;是中华多种文化在徽州这一特定地域的汇合和凝聚,它既有徽州区域文化的特征,又兼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它的内核应是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所以徽文化也可以说是“以徽州为中心的积淀和融会于徽州土地上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

(二)徽文化的精神内涵

要想向游客讲清楚徽文化,导游首先必须明确徽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怎么概括和表述?其价值是什么?

关于徽文化的精神内涵,国内学术界众说纷纭,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徽文化精神给予不同的阐述。徽文化的重要特点是它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浓缩和汇聚,含有中华文化的一个标本和缩影。正因为它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部分,始终受到这个大系统制度文化的制约和支配,所以它具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方面是徽文化之最具代表意义的徽商,他们身上的“徽骆驼精神”是中华民族顽强的原始生命力和勇于开拓创新精神的一个生动体现。以徽商为代表的“徽骆驼精神”向世界表明中华民族并不乏开放、进取精神和冲破“停滞不变的社会”的能力。中华民族有能力创造历史,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这是徽文化精神的核心与动力,是最有价值的,是徽文化的精华。另一方面是徽州作为“程朱桑梓”,程朱理学成为徽文化的指导思想,使徽文化深深打下了封建文化的烙印,这是需要坚决摒弃的。

(三)徽文化的教育功能

徽州文化博大精深,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物质遗产,但其中无形的精神财富更应得到今人的珍视。导游在向旅游者介绍徽州文化时应明确:徽文化的讲解应当是有关徽文化的解说和其现代价值的传播,其目的是发挥徽文化的旅游教育功能而非徽文化中封建礼教的传播,导游应从以下几方面认识徽文化的教育功能。

1.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教育意识

导游在讲解中要弘扬徽州文化尊师重教的传统,徽州对教育的极端重视,恪守古训: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重文兴教蔚然成风。所谓“儿孙不读书,养了一窝猪”,在徽州即使是穷乡僻壤,也“莫不有师有学,有书史之藏”、“虽十家村落,亦有讽诵之声”。因此,造就了科举场上的空前盛况,其中有“兄弟九进士、四尚书者,一榜十九进士者”,有“一科同郡两元”者,更有备受称颂的“同胞翰林”及“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2]。

2.爱国爱家、勤劳忍耐、和睦邻里的人文精神

徽州人远祖多从中原迁来,长期受中原儒学文化熏陶,特别是程朱理学深入人心的浸润教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徽文化精神,深深蕴藏着的爱国爱家、勤劳忍耐、和睦邻里的人文精神,是徽文化精神的精华。在徽文化的导游讲解中,导游还要把诚、信之类儒商准则介绍给客人,弘扬徽州孝悌仁爱、急公好义的传统,使其在构建诚信友爱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3.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开拓进取的“徽骆驼精神”

导游在徽文化讲解中离不开徽商,讲徽文化精神不能不说“徽骆驼精神”。“徽骆驼精神”就是矢志千里,吃苦耐劳的精神。徽商在商海中善于把握商机,权衡大道;在竞争中“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徽商贾而好儒,在经营活动中重视人文精神理性地追求,自奉俭约,却能慷慨地将财富奉献社会,他们大多在致富后重视文化建设,捐资兴学,刻书藏书,培养子弟读书入仕;他们大多能热心公益,济困扶危,助饷赈灾,修桥铺路,急公好义……导游讲解徽商,弘扬“徽骆驼精神”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使旅游者在旅游中受到影响和感染,进入人性升华的境界,使旅游的教育功能达到极高境界。

4.徽州文化崇尚自然、注重环保的精神

旅游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要让旅游者从行为上成为自觉维护旅游环境、遵守旅游规范、坚持文明旅游的表率。导游在徽文化的讲解中,导游引领旅游者去欣赏徽州村落和民居建筑的选址和布局;引导旅游者去发现古村落的选址和布局具有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依山傍水、随坡就势的特点。导游借此向旅游者介绍徽州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和环保意识,在古徽州的官府碑文和民间族规家法中都有许多禁止乱砍滥伐、开山凿石、破坏水土的环境保护的内容,启示旅游者在旅游和以后的生活中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对于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正确运用徽文化的导游讲解原则

虽然导游讲解的方法千差万别,各人在运用时又千变万化,然而,各种方法和技巧有其内在的基本规律,徽文化导游在导游活动中也必须遵循如下三个原则:

(一)客观现实为依托的原则

徽文化导游在进行导游讲解时,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或技巧,都必须以客观存在的景观为依托,传递正确的徽文化,切忌张冠李戴,杜撰史实。

(二)针对性原则

导游人员的服务对象复杂,层次悬殊,审美情趣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在接待方式、服务形式、导游内容、语言运用、讲解的方式方法上应该有所不同。

(三)灵活性原则

导游讲解贵在灵活,妙在变化,不同景点的美学特征千差万别,大自然又千变万化,游览时的气氛、游客的情绪也随时变化,徽文化导游必须灵活地选择导游知识,采用切合实际的方式进行导游讲解。

三、创新徽文化的导游讲解手段

导游员在领悟了徽文化的内涵和把握其现代价值的基础上,要使游客更好更深入地了解徽州文化,导游员还要善于根据徽文化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创新传统的导游讲解技巧:

(一)善于确定专题

徽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包罗万象,要针对不同的旅游动机、不同期望值、不同特点的旅游群体或个体,选好徽文化导游专题。如徽商创业发迹专题、徽州民俗风情专题、徽派古建专题、徽州文房四宝专题,而不同的专题又需不同文化重点。例如,对于古建筑考察旅游团,首选是黟县宏村的承志堂。就规模、布局、结构、设施、装饰艺术综合评价,承志堂不仅是徽州古民居中最恢弘、华美的徽派建筑,而且堪称中国古民居中的精华和瑰宝。其建筑、布局、雕刻集中展示了大盐商汪宝贵“官运亨通”、“财源广进”、“贵富延绵”和“读书进仕”的全部内涵和思想。

(二)善于挖掘徽文化内涵

对于选中的题目,导游人员要善于挖掘其内部深层次的徽文化内涵。比如,在宏村承志堂中门西侧边门的上方,精雕有一个硕大的“商”字形图案,许多人须从“商”字下走入。为什么在这儿刻一个“商”字,很多旅游者可能很难理解。其实,屋主汪定贵于清道光年间外出经商,后以贬运海盐为主业,短短几年一跃而成为徽商中屈指可数的巨富,但是,“富而不贵”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实乃不孝,汪定贵在盐业发财后,花钱捐了个“五品同知”官衔。汪定贵虽然经商发了财,而且捐了官,但经商在古代仍是一种划分在九流之外的贱业,这使得主人心里忿忿不平,于是想出此策,意思是说从边门出入的人,不管你从事何种职业,到我家来,都要从我“商人”的脚下过,可以看出房屋主人的矛盾心理。

(三)善于因人(时、地)而异

导游对徽文化的讲解贵在灵活,妙在变化,不同景点的美学特征千差万别,导游人员的服务对象复杂,层次悬殊,审美情趣各不相同,大自然又千变万化、阴晴不定,游览时的气氛、游客的情绪也随时变化[3],徽文化导游必须根据季节的变化,时间、对象的不同,灵活地选择导游知识,采用切合实际的方式进行导游讲解。

(四)善于借题发挥

徽州文化积淀深厚,导游在讲解中对于所见景物,如果就事论事,泛泛而谈,徽文化的潜在价值是很难发挥出来的。导游要准确把握徽文化导游的切入点,善于借题发挥是讲解的关键。在黄山市及其周边地区,成百上千的徽州古村落是徽文化的“天然”博物馆,是形象化、可观性的徽文化,导游在讲解中要善于借助这些向客人讲解徽州文化,多角度、多方面的展示其文化内涵。从而让客人去认识了解徽文化。

徽文化博大精深,要想更好地传播徽文化,导游人员还要勤于学习和思考,善于创新,把徽文化讲深讲透。

参考文献:

[1]高寿仙.徽州文化[M].吉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13,182-211.

[2]徽州文化[EB/OL]./article/huixueyanjiu/2008-05-28.

[3]杜炜,张建梅.导游业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20-223.

第2篇

婺州南宗从创建孔氏家庙始,后经历朝历代不断拨款修葺,至清末年间遭焚烧破坏,到民国初期重建已有880多年的历史。正如刻在家庙门柱上的对联“脉有真传尼山发祥燕山毓秀,支无异派泗水源深桂水长流”所说,孔子的后代们在燕山(榉溪山名)一带像桂水一样源远流长。婺州南宗的发展将儒家文化在江南之地进行着广泛的传承,同时也经历着文化的变异和演变。

(一)儒家文化在婺州的植入与传播

早在春秋战国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就已经被称为“显学”。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取得了“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儒家文化的这种影响明显表现在以北方为政治中心的黄河流域。在南方,尤其是江浙一带儒家文化是何时进入的呢?在吴越贤者的《越绝书》以及赵晔的《吴越春秋》中都提到了子贡这个人物,二书称赞说,“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并认为“子贡被认为和孔子是唇与齿的关系,相去不远,其角色就是亚圣”[3](135)。由此可见,儒家文化早在春秋时期已经进入了浙江一带,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南宋时期,孔子后裔的一支定居婺州榉溪,由此奠定了中国孔子的第三圣地——婺州南宗。婺州南宗孔氏家庙的建立对儒家文化在当地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直接的联系,儒家文化的广泛传播对当地人的文化和生活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潜移默化作用。婺州南宗确立之后,孔氏后裔们秉承孔氏家族的理念,传承孔子儒学文化,对内忠孝持家、教儿育孙,对外开办学堂,教授邻里。据《榉溪家谱》记载,“杏园书塾当时由山东曲阜携带的书籍文物均珍藏于此,评事公端躬和松阳县丞孔挺公曾在此开檀教学”。[1](65)此外,婺州南宗的孔子后裔们还以儒家精髓思想命名建造了多个建筑,警醒自己和后人们谨记先人教诲,如“九思堂”“学忍堂”、“九德堂”、“上宗祠”等。“九思堂”取自《论语•季氏》,孔子所倡导的“九思”,“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在榉溪建的九思堂以及学忍堂、九德堂、上宗祠等均是从不同的方面体现出“仁”、“义”、“礼”、“孝”等儒家文化的精髓。孔氏后裔们以“明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治隆平”[4](170)为宗旨,人人都恪守着儒家的“礼”,传播着“仁”,促进了南北的区域认同,促进了社会和谐。

(二)吴越文化语境下,婺州儒家文化的发展和变异

吴越文化指有人类活动以来存在于先秦时代吴、越立国地区的一切文化现象,主要是存在于江、浙、沪地区及皖赣之一部分。吴越文化的地域位于长江中下游,江河湖海润泽了江浙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主要特征是“工商皆本、求新求变、崇文重教、务实趋利”[5](1170)。而儒家文化则是存在于北方的齐鲁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其文化特征是:“重农抑商、尊礼重教、守成求稳、重义轻利”。[6](74)两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交流,而随着孔子后裔的南迁于婺州、衢州,儒家文化与吴越文化开始更加密切的联系,碰撞和融合。婺州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学术繁昌之地。宋元以来,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之学,以吕祖谦为代表的婺学,以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为代表的北山学派,都对中国文化的演进产生过深远影响。[6](74)孔氏南渡使之得以“近圣人之居”[7](519)。榉溪孔氏与婺州学者的交游广泛而密切,他们对榉溪孔氏十分敬仰、评价很高,对婺州南孔士人的学养、品行、忠义精神与诗礼文化推崇有加。据《磐安县文化志》载作为“北山四先生”之一的宋濂为丹山书院山长孔克英(榉溪人)撰写墓志铭。孔克英系孔子55代孙,元朝学者,宋濂曾在金华山听其讲学,并说道“缙绅方满座,而府君扬擢古今,陈义甚高者,盖忻然无倦色”[1](65)。在儒家文化与吴越文化相濡以沫的几百年间,它们相互影响具有吴越特色的大儒辈出还涌现了南宗永嘉学派、永康学派等多个学派与学说体系。他们所倡导的“义利双行”的价值观、“知行合一”的认识论,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已经不是儒家文化或者是吴越文化的单纯体现了,而是在吴越文化语境下儒家思想文化在发展传承的同时也经历文化的变异。这种变化更适应吴越的文化语境,更符合当地民众的精神诉求,同时这种变化何尝不正是儒家文化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婺州南宗不但克服了文化横移过程中的水土不服现象,也没有产生“桔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的现象,同时儒家传统文化在保持正统性的同时又表现出与吴越本土文化和谐共荣的独特性。正如先生所说,中华文明体系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儒家文化和吴越文化这两支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它们互相存在,互相撞击、互相融会、互相补充,从而成就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刚柔互济、绚丽多姿、绵延不绝的特性。[8](70)

(三)婺州南宗与衢州南宗、曲阜阙里的区别与联系

曲阜阙里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婺州南孔与衢州南孔是在同一历史时期、相同的文化背景下南迁的,孔子四十八代嫡孙衍圣公孔端友受封定居衢州,而因为父守墓的孔端躬定居婺州榉溪。同为孔子圣地,为什么衢州南宗被人广泛关注而婺州南宗却鲜有人知呢?众所周知,儒家文化强调“礼”,且“礼”在国家秩序方面表现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家族中表现为长子嫡孙制。孔子的嫡派后裔们有一个世袭封号,世袭封号西汉元始元年开始,当时汉平帝为了张扬礼教,封孔子后裔为褒侯。到宋仁宗至时期改封为衍圣公,后代一直沿袭这个封号。而历代衍圣公都成为孔氏家族的核心。同为孔氏后裔的两支孔氏族人分别定居衢州与婺州,而衍圣公孔端友无疑是朝廷与社会认同的儒家的核心。南宋时期从孔端友到孔洙衢州共有六位衍圣公,他们希望南宋统一国家、收复失地,“具言陛下食不重味,居不求安,思雪大耻,图复故疆之意”[9](91),可见其在政治中的重要地位。衢州南宗的这种重要地位在元朝建立之后、孔洙让爵时期发生改变,之后衢州南宗经历了200年之久的家道中落,直至明初南宗复爵。但是衢州南宗始终与国家的历史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历史也还衢州南宗一个倍受关注、广为人知的南孔圣地的盛名。除了身居深山、地理交通不便等自然条件之外,婺州南宗的孔氏后裔们恪守“礼”道,恪守“兄友弟恭”的先人教诲,不争名夺利,儒家思想的“谦”、“和”或许是婺州南宗不被人知的深层人文原因。婺州南宗如榉溪的流水一般默默地流淌,传承着儒家文化,默默地支持衢州南宗的孔氏正统。正如婺州南宗孔氏家庙的对联中所说—“支无异派”,同是孔氏后人的婺州南宗和衢州南宗两支派系之间一直保持着联系,同时也与曲阜阙里保持着血脉相连的沟通。据记载,“榉溪孔氏曾先后6次前往曲阜谒林,清朝乾隆皇帝赴曲阜祭孔,衢州婺州也各派代表参加大典”(见榉溪孔氏家庙内前言介绍)。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孔济中一行北上谒林,曲阜宗长孔思凯《赠孔济中还南稿》诗云:“派出尼山本一宗,孙枝绍祖德修同。金衢岁久成家业,湖海心诚谒圣容。祖宴醉归槐市月,春衣香惹杏檀风。还期南北同思勉,宦泽书香万古隆。”[9]婺州与衢州的孔氏后裔们不仅在孔氏家族事务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文学方面也有着深刻广泛的交流。其中许谦、吴师道、黄溍、胡翰、宋濂等婺州的名儒们与衢州的学者最为密切,他们的交流推动了儒家文学在江浙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婺州南宗与衢州南宗以及曲阜阙里的频繁交往,促进了南北文化之间的融合,同时也密切了同宗共祖的孔氏亲情。

二、婺州南宗:“活”在古村落中的儒家文化

第3篇

(一)扬州方言地域特征与民歌音乐风格

由于扬州的地理位置处于中部,所以其他地区对扬州方言产生了些许影响。扬州方言音色甜美,这也是使扬州民歌在风格上都适用于各个地区的原因。主要表现有以下两个方面:扬州民歌的曲调大都以是以级进和小跳为主,节奏稍微平稳,但在主要突出的地方就会有大跳跃的音符出现,让人记忆深刻;曲式曲风的多变,至扬州民歌的结构都是小巧玲珑,单一乐曲的题材由上段和下段构成,但所有的乐曲结构形式都存在许多变化。

(二)扬州方言在扬州民歌演唱中的反映

扬州地区的民歌丰富多彩,每首民歌都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需要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歌曲的地方性、民族性和艺术性,演唱者的演唱一定不能没有了地方的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讲,唱歌的关键在于唱。扬州各个地方言不同,唱出来的字韵感觉当然也就不一样了,扬州民歌在演唱中就是对扬州方言中的字做了很好的处理。比如歌曲《茉莉花》中“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的“白”字,“我有心采一朵戴”的“戴”字,都是用扬州方言来演唱的。还有一些口语化的运用,一听就知道是扬州民歌。在日常生活里,人们嘴上常说的像“姑老太”、“哪块”、“歇脚”、“甩上天”、“懒泥浆”、“伸懒腰”等等,就非常具有当地特色。有些民歌例如《扬州号子》中:“缈窗捂在外,请问一声姑老太,哥哥上扬州奔哪块”;“烂泥浆”,都唱出了扬州本土特色,更能体现出原有味道。还有许多在特色民歌中的衬词,他需要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把衬词的韵味唱出来,口腔要保持到位,当你听到“杨柳青子青儿虐”“拔根芦柴花”人们就能感觉到扬州民歌的风韵了。比如《拔根芦柴花》中衬词的繁多,使这首歌的曲调变的轻松欢快,更具有扬州民歌的独特韵味。

二、扬州民歌的地域题材特色

扬州民歌的再一次繁荣时期是在明清的时候。皇帝为稳定和恢复当时社会的现状,清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大力发展生产的措施,大力整治淮河、运河,用来方便农业灌溉;扬州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扬州民歌中得到了体现。在扬州民歌中便出现了描写爱情,劳动以及风土人情等题材。对于扬州的民歌来说,以爱情为题材的歌曲是长久流传的主题,被人们一直吟唱,在多年以来保存在扬州民歌里,这类民歌有着扬州人的生活情形和和扬州人创造爱情的历史气息。《八段景》是清代描写夫妻相亲相爱的生活,以竹子来代替。这一类题材的传统民歌还有《小小花伞真好看》、《打樱桃》、《墙内开花等郎来》等。扬州是一个位于南方多雨的城市,辽阔的土地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长江和运河贯通以后,大范围的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不断的扩大耕地面积,推促进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纺织业、制茶业、编织业及其它手工业的发展。在对生产劳动的表述上,扬州民歌也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题材。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人情,扬州也不例外。扬州人喜欢在重阳节的时候登高。在这一天,有很多人都会爬上一些高山、塔等高处,看看美丽的景色,没有去登高的人就会在家里吃点重阳节做的糕点代表自己在节日里登高了。《眼看到重阳》就是这个题材的民歌,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扬州元宵节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那万众欢欣的各色彩灯。

三、扬州民歌的地域音乐特色

扬州民歌的旋律特点就是柔和而又刚劲,扬州的传统民歌分为两种,一种是俗曲,它是清明时流传到现在的,但途中经过多次修改,最终演变成特定的曲牌。一种杂调,是指人们在劳动或节假日,用来娱乐的小曲。这类民歌的旋律特点是音域比较小,音乐上的情绪起伏不大,但是曲调非常委婉动听。在扬州历年的节日里,通常会有歌曲表演的演出,其中表演“花鼓”,“花船”。表演的歌曲节奏欢快跳跃,其为了增强歌舞的表演性和制造欢快的气氛。在扬州的乡村,春秋时节忙种是流行一种号子:插秧号子,它的曲调宽广,其中衬词比较有特色,丰富的描写出农忙时的情形,田园风味较浓厚。“在扬州民歌中,润腔与衬腔衬词的合理运用使民歌更具有地方特色”。[2]润腔在扬州民歌中的应用非常广,在扬州小调中,润腔的流动感能够很好地刻画扬州民歌的优美意境。润腔在田秧号子中的点缀,同样给民歌增添了很大的艺术感染力;扬州民歌还与地方戏曲音乐的融合,使扬州艺坛上先后产生了香火戏、花鼓戏、维扬戏、评话、清曲等各色各样的戏曲艺术形式。在演唱中,演唱者都是表情丰富,情绪到位,极好地表现了歌曲的感情内容,有时候还会随着歌曲起舞。

四、结语

第4篇

目前高校必要的文化素质培养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提升,这也为龙舟文化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的基础。

龙舟文化的起源与内容

1龙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龙舟运动起源于两千多年前,其传说各不相同,但归根到底都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随着龙舟运动的兴起,龙舟文化也随之产生,有研究者认为,龙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一是人们对“龙”的信仰与崇拜,即俗文化。其二,随着龙舟竞渡在民间的不断发展,逐渐升华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象征,即“精英文化”阶段[3]。其三,商品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为龙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所谓“龙舟搭台,经贸唱戏”等等均体现了“商品文化”的价值内涵[1,3]。

2龙舟竞渡的文化内涵

浩瀚无际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龙图腾奠定了龙文化的根本基础,其中以水生态环境为依托的龙舟竞渡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深受人民大众所喜爱[4]。龙舟竞渡是图腾文化———龙为外型设计改造,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是在不断融合嬗变中形成的多层次、多文化的复合体。龙舟竞渡以其所具有的精彩纷呈,颇具民间特色,融观赏、竞技、娱乐和协作等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决定了龙舟竞渡运动的大众化属性[5],龙舟文化具有广泛的民间基础与大众基础。龙舟竞渡是生态文化,龙舟竞渡所依托良好水生态环境,激流勇进,两岸呐喊此起彼伏,为其生态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态与人文基础[6]。

龙舟竞渡运动在宜春学院发展的现状

高校正在成为龙舟运动的一个重要营地,越来越多的高校龙舟队伍参与比赛的意义,并不简单的是要取得多么好的成绩和名次,更深层次的意义是,这是对龙舟运动人口参与面的扩大,是对龙舟运动技术含量的提高,是对传统龙舟队伍的一个挑战,是将龙舟文化更好、更全面的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的龙舟队将会促成龙舟运动的一次全面飞跃和提升,同时作为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传统活动,龙舟运动一直以来多在民间活跃,随着中国龙舟协会对龙舟运动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龙舟运动已经呈现出了新的面貌,龙舟运动本身具有的魅力,比如团队精神的培养、坚强毅力的锻炼等吸引了很多高校学生,促成了龙舟在一批高校起航。

高校在人才、知识等资源上相对比较集中,这对开展龙舟运动比较有利,另外,高校在训练中也会从专业角度对龙舟的技战术、训练手段等进行研究,这也是对龙舟运动的进一步提高与发展,并赋予龙舟运动以更新的文化内涵,经过这个提高过程,再进行推广,对龙舟运动的发展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7]。现代与古老,科技与传统的结合是项目与文化发展中的一个自然转换现象,一个运动项目、一种文化不断前进需要在总结传统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的元素。

尽管高校龙舟运动的开展与认同只是近若干年的新事物,尽管首次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赛艇与龙舟分会成员只有区区十所大学,但到目前为止,高校龙舟运动已经蓬勃开展,相关高校龙舟文化与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经常组队参加全国各种龙舟赛事活动的高校也越来越多,充分体现了高校开展龙舟运动的优势[8],龙舟运动因高校的参与会越来越具有活力,其发展也越来越快,龙舟运动已成为大学生十分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随着龙舟运动在高校的开展,龙舟文化也慢慢开展起来,许多大学生通过龙舟文化的熏陶,改变自己的不良嗜好,成为品学兼优的当代大学生。

龙舟竞渡运动在宜春学院延续与发展的措施

1开设龙舟文化选修课

高校是一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与中学相比较,大学生具有自主选择学习的权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有关龙舟文化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广泛涉猎民族传统文化,拓宽知识面,增强综合素质与能力,为适应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打下基础。同时龙舟文化公选课的开设,也为教师施展才能,传播知识,为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学科交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2开设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知识讲座

目前,许多高校每年都会抽出大量时间与经费为本校学生开设各种知识讲座。龙舟文化在高校作为一个新兴的科目,尤其迎合了当前大学生思维活跃,民主意识较强的特点。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项目的代表,龙舟文化教育可以考虑采取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自主式”教育模式,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研究龙文化与龙舟文化,探索龙文化与龙舟文化的渊源,体会龙舟文化的精髓所在,同时,广泛招募龙文化热爱者积极参与龙舟训练与竞赛,引导大学生体会龙舟竞赛中体现出来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的思想。这也是龙舟文化在高校发展的意义所在之一。

3举办校园龙舟文化节

在端午节期间,开展维持一周的龙舟文化节等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如学校龙舟队征集队标,鼓励教师和大学生积极参加设计,并评选出1,2,3等优秀奖,给予奖励;开展龙舟文化有奖知识竞赛,不但可以宣传龙舟文化,还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并喜爱龙舟文化;举办龙舟文化知识展,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到场参观与学习交流;举行龙舟下水仪式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了解龙舟运动与龙舟文化;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富有民族特色的龙舟比赛,通过观看比赛,让学生了解从龙舟运动中提炼出来的龙舟文化的真正含义。通过举办各种有关龙舟文化活动,在高校校园内掀起一片“龙舟热”。让更多的学生去喜欢并主动地传播龙舟文化。

4举办高校龙舟友谊比赛

我国已有50所左右的高校成立了龙舟队,在每年的端午节期间完全可以举办高校龙舟友谊赛。通过比赛增进了解,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交流的平台,了解彼此学校与周边城市的文化;同时,有龙舟队的学校的学生会更加关注自己学校在比赛中所取得的成绩,渐渐就会从关注发展到喜爱,并积极主动的去传承与发展龙舟文化。

第5篇

从古文记载可以看出,“旧贡美茶”与“水月茶”实属两种不同的茶,前者出现在宋朝之前,后者则是在宋代“为吴人所贵”。《吴郡图经续记》,成书于宋宋神宗元丰七年,因此“水月茶”大概也就诞生在元丰前后。后来苏州洞庭开始“贡水月茶”,时间大概是在元丰(1078-1086)时的最后两年。明代时,江浙等地均已制造芽茶、叶茶,一般不再饮用饼茶和末茶。洞庭西山的制茶工艺也有了较大的改进,当时生产有“云雾茶”,《二酉委谭》(明代王世懋,16世纪):记“时西山云雾新茗初至,张右伯适以见遗。”明王鏊《姑苏志》云:“茶。出吴县西山,谷雨前采焙极细者贩于市,争先腾价,以雨前为贵也”。采摘时间、原料外观和内质等方面的要求开始趋向碧螺春茶。综合史料可以看出苏州西山茶叶的发展:唐代:“旧贡美茶”(团茶);宋代:“水月茶”;明代:“云雾茶”;清代:“碧螺春”茶。所以碧螺春茶不是因为几个神话而来,而是经过了数百年演变、革新而来的。

耗费人力的碧螺春茶制茶工艺

关于明代西山岛的制茶工艺,在张源的《茶录》中有完整的记载。《茶录》云:“造茶:新采,拣去老叶及枝梗碎屑。锅广二尺四寸。将茶一斤半焙之,候锅极热,她茶急炒,火不可缓。待熟方退火,撤入筛中,轻团那数遍,复下锅中。渐渐减焙干为度。中有玄微,难以言显。火候均停,色香全美,玄微未究,神味俱疲。”这些归纳,真切地代表和反映了太湖地区炒青传统制造技术的实际最高水平。碧螺春茶从茶青到干茶,需要很多的心血和人工,每一斤碧螺春茶的制作都需要一个庞大的工作团队。1.500克干茶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2.500克干茶(4月中旬以前)约需2个采茶工人采摘茶青一整天。3.500克干茶约需炒茶师按(1.5斤茶青一锅)炒3锅左右。每锅需耗时45分钟左右,一斤干茶则需2小时左右。从中可以计算,每天最多可以生产多少斤茶叶。上图为当地政府1983年的关于碧螺春采制标准的文件,其别强调了制茶过程中应“坚持什么”、“不准什么”。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可以来分析当前市场上碧螺春的采制状况。“不准剥芽采”,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单枪”。据非苏州本地茶友介绍说,现在一些茶客热捧这类“单枪”的碧螺春,价格还不便宜。其实小叶种茶,只采“芽”,不但很费力,而且容易碎,因为芽很小,这样就会降低产量。因此,现在市场上出现的“单芽”碧螺春,基本不是洞庭碧螺春,除非是个别商家后期刻意的加工而成。洞庭碧螺春最标准的外形是“一芽一叶”,俗称“一旗枪”。再看“不准带(戴)手套”的规定。近年来戴手套制茶比较流行,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制茶师,我们在一些宣传照片上也经常可以看见他们戴手套炒制茶叶。戴手套,会对茶叶产生二次污染。另外铁锅的温度高,手套容易受热溶化,会产生难闻的味道,极易被茶叶所吸附。

碧螺春市场现状令人担忧

碧螺春茶是茶中婉约一派,慢慢悠悠地散发着魅力与清香。苏州太湖洞庭山独特的气候以及茶树与果树等相间种植的种植方式,使得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然而,这一清香淡雅的茶,却在市场上经历着严峻的生存考验。随着碧螺春身价的抬高,更多的商贩搞起了造假。最早是从江西、贵州等地收购茶叶,通过染色等方式来以次充好。随着消费者辨别能力的提高,这些商贩又采取了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了造假水平。从以前的商贩销假,到原产地的制假、销假。除去上述的造假以外,另外的几个方面也使得洞庭碧螺春的前景堪忧。综合归纳如下:

1.外来茶种的引进种植。“某某茶庄种植基地”大量地承包荒山,或者指使村民挖掉原来的茶树,种植“乌牛早”等大叶种茶。因为此类茶树出芽早,在3月就能出芽,从而能制成所谓的“明前茶”,以高价销售。正宗苏州碧螺春茶为小叶种茶,发芽较晚。如果天气较冷,则基本要在4月初才能大面积地采摘。

2.荒山种植。大面积的开垦荒山,梯田式的种植茶树,类似于高山茶场一般。茶树是耐荫性强,在很弱的光照下,就能进行最大强度的光合作用。但光照过强,照的时间过长,超过了光饱和点,叶绿素遭到破坏,茶树进行光合作用就受到抑制,严重时,光合作用就会停止。高山茶场有其独特的优势,高山多雾,较强的直射光透过云层时,会形成较多的漫射光。漫射光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增加光合作用效率;漫射光光照强度较直射光弱的多。

3.外来茶的以次充好。浙江、安徽等地的茶商,将大叶茶茶青利用和碧螺春相同的炒制工艺炒制茶叶,然后在市场上叫卖。苏州本地茶人拿来以次充好,几百元的能卖到几千不等。更有甚者,按比例参杂、临时换包。当然这里的利益关系难以理清,有人卖,有人买。高额的差价,总是会被少数人赚取,真正受损失的是本地茶农和众多消费者。

第6篇

服饰的发展历史伴随着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人类经过梦寐、野蛮到文明时代,缓慢的走过了几十万年。池州傩服饰的发展伴随着傩文化的演变一路走来,在傩事活动中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揭开其物质性的表面形态,服饰赋予我们丰富的文化内涵。

面具在傩事活动中自始至终都起着神像的作用,是活动的神灵。早期原始社会的傩面具,主要是模仿动物,面部表情传达了一种狰狞、恐怖、凝重的情绪。通过面具制造的恐怖气氛达到躯鬼逐疫的目的,克服现实原型局限,表演者戴上面具就具有了神的神的威慑力。现代的面具根据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身份的不同确定不同的面部表情和色彩,面具神态更加自然趋向脸谱化,如红面的关羽突出他的忠义的品德,黑脸的包公表现他的公正、清正廉明等。[4]不管面具的造型如何,其神力从来没有消失过。现代的人们仍然坚信戴上面具就可以把天上的神请到人间和神进行对话,诉说人间的疾苦,通过一些供养的手段,让神能心情愉悦的为人们消除疾苦。如图2所示。现代的傩事活动中,表演和娱乐的成分逐渐增多,为了烘托活动隆重、喜庆的气氛,服装色彩上也逐渐丰富,但仍以鲜艳的颜色为主,服装表面纹饰增多,特别是傩戏的表演中,扮演者根据角色的要求,从头饰、面具到服装都搭配的非常完整。服饰的扮装拟态功能在傩事活动中清晰可见。

池州傩是以宗族为单位祭祀神灵、祖先的一种古老的仪式典礼。祖祖辈辈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对于土地的情感从傩事活动中清晰可见。据《贵池地区志》记载,“池州地区在6月至7月为多雨季节,大雨和大暴雨多数分布在5月至8月,南部多,北部少,山区多,沿江圩区少。多雨季节形成的洪涝灾害是最为突出的自然灾害”。这些水旱灾害,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人、畜疾疫及庄稼损失,给人们留下惨痛的记忆,这成为傩文化存续的一个内在的重要原因。[5]在傩仪和歌舞表演中,祭祀土地、自然神灵的内涵是不变的主题。如各村都保留的傩仪《问土地》,虽然土地爷的服饰面具造型有一定的差异,但祈福的内容基本相同。一年一度的青山庙会盛况不减。青山庙始建于元大德年间,原为昭明太子祠,每年的正月十五,姚村、茶溪汪、南山刘、南边姚、西华姚、荡里姚等各自在五色神伞和锣的开道下,抬着供奉有儺神面具的龙亭,在彩旗队、锣鼓队、“肃静牌”、“回避牌”及刀、枪、戟、锤、矛等兵器模型的簇拥下,穿着黄色对襟马褂,从四面八方汇集到青山庙前。人们在这里祭祀池州最高土主--梁昭明太子,祈福纳吉,期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青山庙会把傩事活动推向。

民间信仰是指由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民间信仰的存在,使村民心目中自然生成一种自我约束机制。他们大多相信“抬头三尺有神灵”,“人在做,天在看”。[6]此外,在当地的傩服俗文化中有许多不成文的禁忌和规定,体现着乡民们对于宗族信仰的坚守与重视。例如傩事活动,族长在打开面具和服装道具的箱子之前要洗手,用稻草把子上熏烟除秽。穿戴服装和戴面具的演员要先向面具行礼等。乐舞、戏曲只能由男性演出,戏曲中的女性角色要由男子扮演。女子是绝对不许参与操作的,否则便是对祖宗的不敬不孝。参加演出的人必须沐浴,还要提前三天禁绝,演员沐浴的目的是洗去身上污秽,禁绝是杜绝沾染妇女身上的秽气。跳傩人穿得鞋子的鞋底只能用旧的上衣制作,下装的材料是不能用在这个鞋子中的。这些口传身授的傩事服俗都是由村民们自觉遵守,以虔诚的态度传递着傩乡人淳朴的民间信仰和对神灵和祖先崇敬之心。

傩事既是民间宗教活动,也是民间社会交流和精神娱乐活动方式。[7]傩服饰的色彩艳丽,在节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早期由于受到生活水平的限制,多为土布制成斜襟长袍,颜色为黄山栀染成的茶色或用靛蓝染成的蓝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出现官衣、蟒袍等。色彩上也日益丰富,常选用颜色艳丽饱和度高的色彩。其中红色作为中国传统的吉祥色,被更多的使用。池州傩在中国汉族农历春节期间进行,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全家团圆节日的,人们的心情都是非常愉快的万象更新。走进池州傩堂你就会立刻被红色包围,朴素的乡民们认为红色可以避邪,红色成为傩乡人传递幸福喜悦的色彩。除了红色的鞭炮声不绝于耳,表演者戴上红色的包头布,穿着红色的灯笼裤,红花的筒裙,红色底绣着精美图案的袍服等,红色成为傩事表演中不可缺少的服装色彩。傩服饰的图案色彩也体现着乡民们朴素的审美情趣,早期的花纹图案有颜色勾绘的,有土法印染的,还有用色布拼接的,工艺虽然简陋,但是形式美感蕴含其中。后期出现织绣纹样,图案精美细致,体现当时经济繁荣以及傩事的繁盛。现代的傩服装只有少量是乡民们自己制作,多数为乡民们外出购买的,有很明显的机器大工业的痕迹,服装纹样中有平面印花,也出现一些机绣图案,配色也更大胆、时尚。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艳丽的颜色始终是活动中的主角。朴素自发的色彩审美表达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7篇

1.1断续增长模式

断续增长模式是指两个企业文化生命周期结合处,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企业文化创新,而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小幅下滑,如图1所示。

1.2持续增长模式

持续增长模式是指在两个企业文化生命周期结合处,通过进行合理、有效的企业文化创新,使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不至于使核心竞争力因其他原因而大幅下降。

1.3循环往复模式

循环往复模式是指两个企业文化生命周期结合处,由于企业根本没有处理好两个周期结合点,没有进行企业文化创新,而使企业核心竞争力下滑到企业文化建设初期的水平。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生命周期的三种模式,第二种和第三种是极端的两种模式,一般不会发生,除非环境发生剧烈的变化;第一种是中庸的模式,也是极易发生的情况。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企业文化的生命周期,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规避其风险。

2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的思路及方法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以及生态理论等相关理论。通过上面的企业文化建设及创新生命周期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周期三种关系模型,可以得到一些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的启示,并可以利用上述理论模型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5-6]。

2.1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围绕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展开。2.1.1企业文化建设要突出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作用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的精神归宿,企业的一切行为都与之紧密相关。同时,企业价值观又决定着企业的战略定位、经营管理,以及经营支持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一定要围绕核心竞争力展开,突出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作用。2.1.2企业文化建设要为企业的战略观服务战略是一个公司长远的目标,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有什么样的战略观就有什么样的战略规划,战略观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战略定位能力的高低。很好的战略定位能力有益于企业根据自己目前的情况和以后可能发展的状况,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引导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企业文化建设要围绕这一目的,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使企业有一个动态、匹配的战略观。2.1.3企业文化建设要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观服务经营管理是企业盈利的根本手段和方法,企业离开经营管理就如一架没有运转的机器,毫无生机可言。经营管理是一项经常性的事务性工作,它是企业战略观在经营管理层面的细化执行。经营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运转效率的高低,从而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围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展开,使企业有一个动态的、协调的经营管理观。2.1.4企业文化建设要为企业的经营支持观服务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处于社会的大环境当中,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周围良好的经营环境。比较友好的经营环境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使企业的运转更有效、更灵活;相对较差的经营环境使企业处于穷于应付的窘态。因此,企业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这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这是企业生存的前提。使二者共同达到一种平衡,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是为企业的发展服务的,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促进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善,使企业有一个融合的经营支持观。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要围绕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来建设。以企业精神文化中的价值观为核心,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方面——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经营支持能力——进行建设。

2.2企业文化创新的思路

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环境、规模等条件的变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按照原来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而不顾企业所处环境的变化,则会使企业陷入危险的境地。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和发展规律,上面列举的三种简化模式启示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尽量规避其不好的情况,促使企业文化动态发展,以适应企业环境变化引起的核心竞争力的动态变化。为实现这一目的,就要进行企业文化创新。只有进行企业文化创新,才能改变企业落后的管理方式,及不适应企业环境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创新的目的是使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够不断地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使企业能够顺利地度过企业文化建设的两个生命周期的交接时期,不至于在企业文化生命周期交接处由于处理不当而致使企业核心竞争力丧失或者大大降低。因此,我们在进行企业文化创新时可以参考以下思路。第一,企业文化创新要结合企业文化的生命周期进行。企业文化的生命周期揭示了企业文化的发展规律,为我们进行企业文化创新指明了方向:要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进行。企业文化生命周期包括文化探寻阶段、培育阶段、发展阶段、固化阶段。在各个不同的阶段,要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以及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创新,并在两个周期交会处进行创新,以防止企业在结合点处核心竞争力的大幅丧失。第二,企业文化创新要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企业进行竞争的源泉。企业文化创新就是要不断地根据企业环境的变化,跟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变化而变化。第三,企业文化创新要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方面——企业战略定位能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经营支持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第四,企业文化创新要把创新的内容有机地统一起来。企业文化创新的内容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目标创新、要素创新、组织创新、环境创新。创新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单个内容的创新易陷入极端,只有各个创新内容有机地统一后,再进行创新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实现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