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30 15:50:16
序论:在您撰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小学生守则》
一、 爱国爱党更爱民,爱我中华推此心。
二、 校规校纪须遵守,学法守法好公民。
三、 勤思好问求新知,掌握本领立功勋。
四、 注意安全爱生命,积极锻炼修身体。
五、 自尊自爱人自信,讲究卫生讲文明。
六、 能做家务应尽力,勤俭朴素留美名。
七、 父母长辈要尊敬,待人有礼事事行。
八、 学校集体大家庭,团结关心多照应。
九、 诚实守信人之本,知错就改负责任。
十、 人与自然两相依,爱护环境暖人心。
一、 国旗国徽要尊重,升降国旗懂礼数。
二、 父母说教须听从,出入家门打招呼。
三、 既是老师也是友,接受教导多交流。
四、 尊老爱幼人平等,同学和睦好相处。
五、 文明举止展仪容,礼貌用语不嫌多。
六、 言行一致诚与信,说话办事重承诺。
七、 他人之长虚心学,挫折困难勇克服。
八、 爱惜身边粮与物,勤俭节俭讲朴素。
九、 个人卫生要讲究,自己的事自己做。
十、 迟到早退实可羞,有事请假不为过。
十一、 上课专心勤苦读,问答声响要清楚。
十二、 课前课后功夫足,书写整洁不糊涂。
十三、 做好两操多活动,姿势准确正筋骨。
十四、 环境洁净人舒服,做好值日护花木。
十五、 公物建筑不损毁,拾物还主或交公。
十六、 集体组织多合作,劳动实践勤动手。
十七、 交通法规如山重,道路码头不玩耍。
十八、 公共场所守秩序,发扬美德多让座。
商丘市第二十中学于2019年5月28日接商丘市教育体育局关于转发《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19年修订)的通知》的通知后,积极行动,认真开展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措施和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1、商丘市第二十中学于6月1日前制作《河南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19年修订)》版面7张,分别悬挂于学校显著位置如教学区走廊、男生住宿区走廊和女生住宿区走廊,并每班下发一张,悬挂于教室显著位置,提供学习条件,营造学习氛围,为学生学习日常行为规范创造条件。
2、各班于2019年6月2日召开学习《河南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19年修订)》主题班会,教师认真讲解,学生仔细研读,掌握了新的《河南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19年修订)》主要内涵和主旨,起到极好的宣传教育作用,效果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积极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新行为规范把教育部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精神具体化了。我理解的新行为规范的价值定位是,依托北京古都城市、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和首善之区的教育优势,努力帮助、引导儿童青少年实现自身文化底蕴、国际视野和未来眼光的统一;注重培育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素养,在政治信念、品德习惯、身心健康、生命价值、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社会关系、关爱自然、善用网络等方面具备健康成长所需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能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16年修订)》有如下教育特点。
文化维度:
强化价值导向、文化属性和历史底蕴
文化底N深厚是北京教育的优势所在。儿童青少年是在文化场中成长的,文化育人是教育的根本途径。这次新修订的《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化了行为规范教育的价值导向、文化属性和历史底蕴:
1.突出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首善之区的文化力量与价值引领,把对我国儿童青少年提出的四个教育要求,即“心有榜样,记住要求,从小做起,接受帮助”,潜移默化到新的行为规范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现在帮助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崇敬英雄模范、尊敬国旗国徽的具体行动中。如,第一条规定:“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崇敬英雄模范。尊敬国旗、国徽。升降国旗脱帽、肃立,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会唱国歌,声音洪亮。”这种积极的价值引领体现了北京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2.明确了中小学生要热爱我国5000余年优秀传统文化和北京3000余年建城史、850余年建都史的教育要求,要求中小学生具备传统文化素养和孝亲尊师品格。例如,在第一条中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民族传统节日的含义”。第七条强调:“孝敬父母。体谅父母辛劳,关心父母健康,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听从父母的教导,主动与父母交流,礼貌回答问话。外出和回到家时主动与家人打招呼。”第八条强调:“尊敬老师。见到老师行礼,主动问好。回答老师问题要起立,进入办公室要经过老师同意。接受老师的帮助和教育,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建议,知错就改。”
3.培育以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为本的文化,尊重学生个性和学习兴趣,遵循儿童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学习态度、自强自立能力和生命意识。第二条要求:“学习态度端正,有适合的学习方法,专心听讲,学会独立思考,乐于科学探索。”第三条要求:“乐观向上,了解自我,有学习、生活目标。善于和他人沟通合作,遇到困难和挫折积极面对。”第五条要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懂得生命的宝贵。”
4.新行为规范注重以文化人,强调北京市中小学生要具备现代文明素养和精神风貌。新行为规范注重积极、正向引导,尽量使用积极、正向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少用否定性语言和表达方式,意图彰显正向语言的积极力量,营造春风化雨、循循善诱的和谐德育氛围。如,第六条遵纪守法,第十条要求诚实守信,第十一条要求举止有礼,第十二条要求遵守规则,第十五条要求文明上网等,均以积极提倡为主。
国际维度:
强化国际视野和世界胸怀
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胸怀是北京居民的固有优势品格,也是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特性的体现。多次强调,我们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把北京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四个中心特别是国际交往中心的任务为首都未来发展设定了高远目标,也使首都经济、社会、文化、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北京具有中国首都和世界城市的双重属性,自信从容、举止大气、胸怀宽广、敢于担当是北京公民的城市性格。所以,这次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修订不仅基于我国、特别是北京中小学行为规范教育实践经验、特色的研究,也借鉴了国际教育发展的新经验,重点研究了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从中汲取了智慧。
新行为规范把尊重、包容作为重要价值进行强调,要求北京市中小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和风范,学会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如第十一条强调:“尊重他人隐私,不妨碍他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尊重世界各地文化差异,在国际交往中真诚友好,大方自信。”
未来维度:
强化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眼光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别自1981年、1991年、1994年以来,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2004年,《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2014年8月1日,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公开征求意见。
(来源:文章屋网 )
1992年底,刚出任福建省教委主任仅3个月的郭荣辉同志明确地提出了中小学德育要在实效上下功夫,在全省中小学开展了一项加强基础文明的教育活动。
首先,省教委对不同年龄、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社区文化环境的中小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在调查的近3000名学生中,有60%的学生显示出不诚实倾向;52%学生很少或从未干过家务事;25%学生很不情愿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26%学生受挫能力较弱;90%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等。中小学生道德状况不容乐观。
1993年6月,福建省教委召开专题研讨会,提出了以加强基础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分年级实施不同德育内容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从小学到大学一个目标、一种模式、一个方法的一般化作法;按郭荣辉的话说,就是扎扎实实地教育中小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健康向上的基础道德,最终升华到理想信念、政治觉悟上。。
为了使基础道德教育贴近学生,更富有实效;福建省教委颁发了《福建省中小学道德教育实验指导纲要》,确定了“自尊、自爱、诚实正直、勤劳俭朴、助人为乐、保护环境、爱国爱乡”等20条德育品质纲目及其实验操作的细则,并在全面部署的基础上,分两批选定140所中小学作为全省道德教育首批试点校。
与此同时,福建省教委在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995年3月颁发了《关于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若干具体要求》,从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生活俭朴、吃苦磨练和孝敬父母等五个方面分别对学生、家长和学校提出了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要求。如要求小学生每天应做15分钟以上、中学生应做30分钟以上家务劳动;上学不能带矿泉水、易拉罐及其它零食;学生参加春、秋游及校外活动,小学中年级、高年级、初中、高中学生应分别步行3公里、5公里、 8公里、10公里以上;长辈生病时,要主动问候,端茶送药,看电视不与长辈争频道等。这些要求,虽然细小,但具体明了,便于检查测评。
为使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常抓不懈,福建省教委还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基础道德的具体表现贯穿于中小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游玩、待人接物等各个方面,并探索了学校、家庭、社会行为规范的内涵。确定了学生进校、离校、集会等校园规范,起床、就寝、用餐等家庭规范,行路、购物、游览等社会规范。以体现德育工作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的精神。
通过几年来坚持开展中小学生基础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福建省中小学德育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推动了中小学德育的系统性研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广大德育工作者以开展中小学生基础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契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使德育研究从自发走向自觉,从单一走向系统,形成了浓厚的理论研究氛围,为德育改革提供了近100万字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国的民间谚语中有不少关于从小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说法,比如“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等,说明了在人类早期生命进程中规范日常行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而在学校教育中,针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则不仅影响着学生在校期间学业水平的优劣,更决定着未来社会接班人在道德修养与行为模式诸多方面的合格程度。
一、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常见问题
手段单一、形式刻板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传统教育模式过于依赖口头讲述的简单手法,通过不断重复以期加强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但是,这种刻板的教育越来越难以适应时展的现实要求。尤其是在信息时代中,这种与现实差距甚大的教育难以切实有效地养成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更可能因为教育模式的机械陈旧而不断降低教育的成效性,从而使教育达不到预期目标。
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要原则
以人为本是新时期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也就是根据学生年龄、智力和心理发育阶段性特点、认知程度等采取区别化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本质上就是人性化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前提之一。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性在于其将学生置于学习主体的正确定位,而非错误地将学生当作被动接收知识和教育的客体、容器。这样的教育原则切实实现了尊重和爱护学生,自然更易使学生提升教育的认同度和接受度。
三、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
(一)丰富教育手段和形式,通过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没有人真心喜爱说教,尤其是被动接受居高临下、枯燥乏味的说教。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中,未成年人获得海量资讯的渠道早已较前人有了翻天覆地的扩展,中小学生对信息更新的频率和接受程度较成人更加敏感快速。公共场合经常可见年幼的儿童对父母或祖父母的言语振振有词地反驳,其滔滔不绝的程度有时甚至会令成人感到惊讶。在这样的环境影响氛围中,试图固守陈旧的说教式教育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反而极有可能令学生嗤之以鼻而产生抗拒心理。因此,丰富教育手段和形式,通过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才是新时期针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当采取的措施之一。例如,当前各省会城市正在大力推进垃圾分类行动,不妨以此为契机在中小学生群体中组织起诸如“垃圾分类随手拍”活动。让学生在自己亲自动手给垃圾分类时拍下照片或视频,放到班级或学校的网站或论坛上让教师和同学评论;也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正确或错误的垃圾投放模式进行拍照,再组织班级的讨论会;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对垃圾分类理念和行为的感受发到微信朋友圈等等。这样的行动化教育无疑比课堂上车轮战般的口头宣传更易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同。又或者,可以在主题班会上以垃圾分类为背景进行情境设置,以“找朋友”的袖珍歌舞剧形式进行角色扮演。比如:让学生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学生手持写有“电池”“报纸”“果皮果核”“塑料包装袋”等的硬纸板,另一组学生则拿着“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易腐垃圾”的标牌。两组学生一边唱《找呀找呀找朋友》的儿歌,再根据垃圾分类原则找到正确的对应同伴。这种寓教于乐的养成教育既能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理念,也能够让游戏的教育成果潜移默化到日常生活与行为习惯中。
(二)细分教育对象,开展实践类、生活化的养成教育
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速度很快,要培养其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需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成长发育的阶段性特点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和内容,才能使养成教育有的放矢。例如,对低年龄的初小学生来说,唱歌跳舞玩游戏的过程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培育过程。教师可以在歌曲舞蹈游戏中培养起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等思想和行为。但对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显然这种“小儿科”的养成教育会显得有些难以接受。信息时代下的中学生群体的准社会性某种程度上其实已经与成人世界相差无几,只是需要教育者一方给予更多的引导和固化。因此针对这类教育对象,培养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就需要增加社会实践的比重,通过实践实现对理论教育的印证与检验。例如,志愿者行动就是值得尝试的策略。参与社会志愿活动除了能够培养起中学生热爱社会、热爱人民、关注外部世界的意识外,更有价值之处在于使其了解奉献对于自身和他人的重要意义。而当义务劳动、奉献服务成为一种常态化行为模式后,中学生就能从行为中更好地感悟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就更能从生活的点滴细节中理解和践行感恩与回报。这显然是形成更加高尚和优良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指导意识和理念。
四、结束语
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反作用于意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仅是对具体行为模式的培养,其核心乃是对学生思想品格、个性修养的实践性培育。在中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本质上是为其后续形成更加完善成熟的意志品质作好铺垫。这不仅是具体教育主题的优化,更是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思想的创新,是实现中小学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芮彭年.转型期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的特征及其价值定位[J].思想理论教育,2013,(12):13-15.
[2]古任平,农贵.探讨学生公寓6S管理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轻工科技,2013,(01):133-134,136.
(摘自2013年9月16日《京华时报》)
此前,网友晒出了一些国家制定的《小学生守则》,有中国的,也有美国、英国、日本的。据说英国的《小学生守则》强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譬如“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等;日本的《小学生守则》以规范小学生在校行为为主,譬如“进教室开门窗要轻,在走廊和楼梯上保持安静”等;美国的《小学生守则》则强调与师长之间的礼貌和纪律,譬如“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等。这样一比较,似乎中国的“守则”内容就过于抽象,显得有些大而无当了。
回头看看,我国的《小学生守则》最初十条是在1981年8月正式颁布的,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1994年,《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一直沿袭至今。有人说,世易时移,“守则”也该转身了。不久前,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沈曙虹在微博上建议,再次修订已经实施了快20年的《中小学生守则》。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制度设计也没有一直因循守旧的道理。只是,这些对《中小学生守则》的非议与争议,果真都铿锵有理?所谓“守则”操作性不强,其实不过是一种误读。事实上,在正式颁发《中小学生守则》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制定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例,随便拈来几点,恐怕就很有操作性,譬如“规范”规定了“到他人房间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等,还要求孩子“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节约水电,不比吃穿,不乱花钱”……只是,有多少人知道“守则”之外,还有配套的“规范”在呢?束之高阁的“规范”,何以常年“养在深闺人未识”?
我们更要明白,民众在“守则”上的非专业性吐槽,其实指向的是中国基础教育中生存与生命教育、公民与常识教育的长期缺失。尤其在这个风险社会,当幼童等事件频发之后,教育责任的反思,就成为究责的必由之路。就此而言,即便修订后的“守则”臻于完美,但从纸上画饼到兑现为学生能力,这中间显然还有很漫长的环节与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