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态设计理念范文

时间:2022-12-05 10:11:12

序论:在您撰写生态设计理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生态设计理念

第1篇

【关键词】如皋城区;河道治理;生态水利;设计理念

1工程概况

如皋市地处江淮之间,分属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境内为平原地带,整体水平面高于邻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境内有市级河道4条(段),为如海运河、焦港、通扬运河和如泰运河,过境水资源丰富。为实现“河畅水清、功能健全、岸美景绿、人水和谐”的综合整治目标,按照“恢复引排、沟通水系、提高水质、改善环境”的要求,此次项目区通过河道疏浚、岸坡整治、生态修复、强化管理等措施,集中投入、集中连片、整乡推进,着力恢复河道功能,提高行洪排涝能力,改善农村水环境。

2生态设计理念的概念介绍

生态设计理念是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设计理念,通过在河道治理中应用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可使河道的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提升工程的生态效益。利用生态设计理念可将生态和安全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保证河道进行正常的通航、排污和排涝,而且还能改善河道的生态性和功能性。生态水利理念是集功能理念、文化理念、生态理念于一体的新理念,可以更好地与四周的水环境协调,维护河道中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和工程设计的协调发展[1]。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引入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还可以营造良好的河道景观,实现工程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3城区河道生态设计的原则

3.1自我恢复

生态设计时要按照自组织的基本原则,保证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物种都具有自我选择的能力,可以自我选择更适合生长的生存环境,保证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进行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根据生态系统物种的组织能力,确定物种的数量和种类,组建一个多样化的、具有自我恢复能力的生态系统。

3.2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河道工程治理设计时,需要根据生态学基本原理和河道工程的基本原理,充分利用生态学和工程学相关的技术进行设计,保证工程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河道治理的耐久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3.3恢复和保持

水域空间的异质性国内外学者在对水域中的非生物环境空间异质性和生物群落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两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该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生态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空间异质性的维持,尽可能创造一个适合水域生态系统的微环境,从而为生物的共存和生存提供良好的环境。

4如皋城区河道存在的问题

目前如皋城区段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由于清水泵站不能正常运行,不能满足内外城河的水位控制的需求,且目前提供的水源水质较差,龙游河又与大明河直接相通,河道正常水位为2.4m,不能满足龙游河生态公园控制水位的要求。且大明河至中央大道段龙游河水位提升后,与沿线的花海河、花王河、石桥中心河及五里港的水位不匹配,极易形成高水下压,导致沿线河道村庄受涝,同时在生态公园施工期间,龙游河内布置了施工围堰,导致龙游河水流中断,淤积较为严重,降低了河道过流能力。同时河道上存在多处坝头,仅预留较小的过水涵洞(涵洞内径40cm),阻水严重,并且河道内杂草丛生,导致水系不畅,水质恶化。且该段河道位于龙游河生态公园南侧,景观要求相对比较突出。

5生态设计理念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5.1岸坡整治

5.1.1植物护坡

根据河流特性,植被选用耐淹性强且易于繁殖的麦冬草或百慕大、黑麦草混播,浅水区种植菖蒲、水葱等亲水作物,减轻水流对坡面的侵蚀。点缀耐水湿、萌芽力强、根系发达的冬青、垂柳、银杏等提高河道景观。实施植物护坡长度5050m,草皮护坡面积61751m2,水生植物面积69151m2,种植乔木2526株。

5.1.2生态护岸

在生态护坡型式的选取中遵循河道生态的多样性和周边环境的多元化,针对河道所处地段、重要程度、功能作用,确定河道生态护坡的型式。木桩护岸,适用于景观要求突出的非主要行洪河段。灌砌块石护岸,适用于交叉建筑物上、下游以及通航,且有行洪排涝要求的河段,减轻船行波及上、下游水流对护岸的冲刷影响,提高河道抗冲刷能力。此次实施灌砌块石挡墙344m,布置于龙游河闸站上、下游侧;实施木桩护岸3790m,布置于龙游河的中央大道至环城南路段。

5.2河道整治

由于生态公园施工期间,龙游河内布置了施工围堰,以及修建涵洞、桥梁等需填筑围堰,导致龙游河中央大道至大明河段淤积较为严重,降低了河道过流能力。同时河道上存在多处坝头,仅预留较小的过水涵洞(内径40cm),阻水严重,并且河道内杂草丛生,导致水系不畅,水质恶化。且该段河道位于龙游河生态公园南侧,景观要求相对比较突出。此次通过对龙游河中央大道至大明河约2.2km河段清除河道淤泥,重点提高河道行洪排涝能力,改善河道水环境;通过拆除坝头坝梗、小码头等阻水建筑物及改造小涵洞,提高河道水体流动性,改善河道水质。

5.3植物护坡

为保证植物的生长以及兼顾河坡防止冲刷的要求,在设计水位位置(垂直高度)种植常规草皮护坡,乔木种植于护坡中间及河口位置。根据河流的基本特征,选择耐淹性比较强且容易繁殖的狗芽根作为固土护坡植物,种草密度为20g/m2。乔木选择耐水湿、萌芽力强、根系发达的冬青、银杏等。选择树干挺直、树形美观、长势良好、规格整齐、无病虫害的一类苗木,苗木胸径7~9cm,树高不低于3m,株距8m,严禁使用三类苗木。项目区共新实施植物护坡长度5050m,草皮护坡面积61751m2,种植乔木2526株。

5.4生态护坡

生态护坡是以护坡建设良好的自然景观和生存环境为基础,在保证护坡耐久性、安全性和强度的同时,兼顾工程的生物效应和环境效应。该工程施工方案共考虑了三种生态护坡型式,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项目区共实施生态护坡4134m。

5.4.1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

生态混凝土主要由表层土、缓释肥料、保水材料、多孔混凝土构成。多孔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粗骨料、细掺和料构成,是植被性生态混凝土的基本骨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空气和土的湿、热交换能力。以有机质保水剂作为主要的保水材料,并将无机保水剂掺入混合使用,为植物生长提供必需的水分。表层土在多孔混凝土表面进行铺设,形成可以供植物发芽的空间,降低土中水分的蒸发量,为植物发芽初期提供足够的养分。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抗冲刷能力强,上部种植的草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这种护坡受水位骤降的影响较小;在季节性寒冷地区,有利于排出和降低被保护土内含水量,减少冻害破坏。选择孔隙率在30%以上、骨料直径为20~30cm、宽度为12cm、浇筑深度为20cm的六角形素混凝土框格,每间隔15m设置一道缝,用生态混凝土浇筑到框中,浇筑厚度为15cm。

5.4.2木桩护岸

护岸木桩采用杉木桩,木桩护岸结构可有效防止岸坡塌方,便于就地取材,生态友好,结合河道绿化,可取得很好的景观效果。桩与桩之间的间隙可促进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换,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河流、土壤、植被的自净化功能;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保持河流的侧向联通性。设计木桩直径12cm,桩长2m,木桩密排,临土侧通常布置上、下两根圆木横挡,并设一层300g/m2无纺土工布防护。

5.4.3灌砌块石护岸

对于流量大、水流急的行洪河道,在治理时,使用传统灌砌块石重力挡土墙结构进行设计和施工,挡土底板使用素混凝土,压顶使用钢筋混凝土,墙身使用灌砌块石结构进行施工,墙后通常布置排水棱体,保证挡墙水位不断变化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根据现场实际踏勘及工程设计情况,龙游河中央大道至环城南路段紧靠龙游河生态公园,景观要求比较突出,设计采用木桩护岸,而城南大道至大明河段由于布置有龙游河闸站,平时引排水较为频繁,水位变化较大,因此设计采用灌砌块石重力式挡墙。由于龙游河闸站上、下游水位不同,因此闸站上、下游灌砌块石挡墙断面有所不同。上游侧墙顶高程3.80m,底板顶面高程1.50m、底面高程1.10m,底板厚0.4m,宽2.1m,压顶为60cm宽C25钢筋混凝土种植槽,挡墙高程2.45m以下墙身为C20灌砌块石,高程2.45m以上至压顶采用无砂混凝土压砌块石。底板为C20素混凝土,挡墙前趾30cm,后踵20cm。为降低墙后地下水高度,减少墙前墙后水位差,在高程2.15m处设透水棱体和冒水孔。下游侧墙顶高程2.90m,底板顶面高程0.60m、底面高程0.20m,底板厚0.4m,宽2.1m,压顶为60cm宽C25钢筋混凝土种植槽,挡墙高程1.55m以下墙身为C20灌砌块石,高程1.55m以上至压顶采用无砂混凝土压砌块石。底板为C20素混凝土,挡墙前趾30cm,后踵20cm。为降低墙后地下水高度,减少墙前墙后水位差,在高程1.25m处设透水棱体和冒水孔。

6结语

总而言之,河道治理是保证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对河道生态环境进行治理时,需要结合地区河道的具体功能以及河道地理要素等选择相应的河道治理方案,将河道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环境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赵文龙.生态水利理念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2013(1):50-52.

[2]贾浩谋,宋晓鹏.探析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17):166.

第2篇

【关键词】理念;餐厅设计;生态餐厅

引言:生态餐厅的构建是将园艺学、建筑学、生态学和园林学等多门学科融合起来,并将绿色植物作为整间餐厅的主体,配合菌、药、草、花、果和蔬等植物,共同营造一种生态化的格局,旨在给前来就餐的顾客提供可口、生态、丰富及安全的食品。此外,生态餐厅将废物利用、残渣处理、节水和节电等理念渗透到经营中,打造全新的生态经营模式,逐步发展为了目前国内最主流也最具潜力的餐厅类型。

一、生态餐厅设计的概念

生态餐厅又有天然餐厅、阳光餐厅和温室餐厅的别称。这种餐厅会使前来进餐的顾客感到自身仿佛置身于天然的环境中。因此,生态餐厅在实际设计中是将“生态”作为核心,引入种植技术、温室工程和景观设计技术,使餐厅环境有种回归自然的效果。

二、生态餐厅的细化设计

(一)餐厅背景

为了说明生态餐厅在实际设计中需注意的各种细节,本文将设置一定项目背景,从而进行具体化的设计分析。假设餐厅位置处于国内黄河流域附近的某个城市。假设该城市是一座中小规模的城市,并且该城市的重工业偏少、更倾向于轻工业发展。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该城市环境并不优越,而且人口密度颇大,交通也不够通畅。此外,假设此处的生态餐厅地处低洼地区,土地较为平整但土质较差,餐厅所占据的地理面积约为3公顷,其中建筑物所占据的地理面积约为1公顷。

(二)餐厅外部环境的细化设计

餐厅外部环境是整个餐厅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人员可将餐厅周边的环境打造成一个生态公园,生态公园将餐厅包围起来。公园本身是人们娱乐休息的地方,生态公园的打造无疑会吸引不少抱着游览心态的顾客前来观光,而顾客在观光后便很容易被厅内的美食所吸引,这种打造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营销手段。

设计人员要在生态公园中设置大面积的树木植被,树下便是天然的停车场。一方面,树木停车场面积较大,能满足许多顾客停车的需要。另一方面,树木停车场可为停留的车辆遮阴,尤其是在夏季,树木停车场的好处更是不言而喻。

公园的北方设置珠帘水幕。设计人员设计一个两米左右高的景墙,水从景墙上方自然落下。景墙的底部设置音箱,音箱中随时保持美妙的音乐。音乐声音和落水的声音给顾客一种听觉上的享受。北方位置正是顾客进入餐厅大门的位置。

公园的南方设置农田区域。农田区域划分为两部分,左边部分是顾客种植区,右边部分是餐厅使用区域。有兴趣的顾客可缴纳一定的费用给餐厅,便拥有一小块田地,并可在田地中自由种植,种植所收获的产品归顾客自身所有。

公园的西方则设置钓鱼区域。钓鱼区域有两种功用。第一种是餐厅内部养殖所用。第二种是顾客钓鱼所用,顾客只要缴纳一定费用,就可从钓鱼区域自由垂钓,调得的水产品归顾客所有。

公园的东方则设置儿童休闲区。设计人员可多考虑满足带儿童就餐的顾客的需要,在儿童休闲区设置大型的儿童娱乐设施,并放置儿童喜爱的玩具,设施内设置休憩的长凳,供家长使用。

(三)餐厅建筑的细化设计

设计人员可用温室钢架玻璃作为餐厅建筑的主要结构。在建筑外层的墙壁中,加入中空的以有机硅为原料的保温材料。在建筑上层中,可加入太阳能电池。在建筑的多个部分设置通风口管道,管道由餐厅内部直接通向室外,室外的新鲜空气可流入到餐厅内,保证餐厅内空气的流通性。

白天,餐厅内尽量利用自然的太阳光进行采光,保证餐厅内有充足的光线,还能很大程度上节约用电。晚上,餐厅内的照明灯开启,也能给顾客提供足够充分的室内光线。为了保证餐厅内光线始终保持均匀分布,设计人员可给餐厅设置一些改善光分布的装置,例如:集光装置、反光镜及反光板等。对于餐厅内某些照明不够明显的地点,设计人员可加入光导纤维,让其引导照明。

由于新技术、新材料的大范围使用,餐厅在初步构建的过程中,会耗费不少的金额。但餐厅的设置是为了长期经营,如果餐厅经营良好,那么从长久来看,这种设计能在很多方面节约经费,这对餐厅运营来说十分有利。

(四)餐厅室内的细化设计

餐厅内的细化设计应该是整个餐厅设计的重中之重。设计人员可将“生态”作为核心主题,并以不同风格的构建来划分餐厅的内部区域,让餐厅保持多样化元素的经营模式。

第一种主题是中国传统古典类型的风格。古典风格讲究的是意境。在这种风格的餐厅区域内,设计人员可在墙上设置大量的山水画,并在一定距离内设置小型盆栽或者插花,进一步凸显古典的意境。

第二种主题是热带风格。设计人员要运用密集式布置,这样能较好地凸显该区域的深度,让顾客感觉真正进入到了热带森林中。此外,热带森林中的植物有着十分旺盛的生命力,植被高大、挺拔,设计人员可摆设一些大型的盆栽来凸显这种风格。

第三种主题是中国南北方的地方风格。北方风格侧重于粗矿大气的格调,侧重于农家风情,设计人员可在该区域内加入黄色及红色为主的粗矿类型的植物来凸显这种风格。南方风格凸显的是小家碧玉的格调,侧重于乡土人情,设计人员可在该区域内加入南方建筑的背景画加以衬托。

第四种主题是山林风格。山林风格凸显的是自然风光,设计人员可设置一些疏密相间的植物来表现山林风光。此外,设计人员还可加入瀑布、假山和石头等景观,进一步衬托山林风光。

结束语:综上,本文首先解释了生态餐厅的具体内涵。其次,本文谈到了生态餐厅该如何细化设计。该部分的论述又细分成4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餐厅项目的背景,第二部分论述了餐厅外部环境的细化设计,第三部分论述了餐厅建筑的细化设计,第四部分则论述了餐厅内部的细化设计。希望本文所研究的种种内容可给相关人士一些有利的借鉴,在未来的生态餐厅设计中参考本文的成果,设计出更为环保、生态和经济的餐厅,给顾客以味觉、视觉和听觉上的多重享受。

参考文献:

[1]范书杰、康新年.浅谈生态餐厅植物的选择原则[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21(22):25-27.

[2]陈宏、邹志荣.论生产温室向生态餐厅的改造[J].安徽农业科学,2013,31(25):44-46.

第3篇

重庆观音塘湿地公园是一个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设计建造的人工湿地公园,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不同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和生态功能的差异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设计,从而建立的一个封闭的、可循环自养的,兼备文化、美学和生态等功能的湿地公园。1.1地理位置及区域社会条件一首“玉映重壁山映山,双河连江源为源。常思状元报国志,笑看璧玉谱新篇”,将整个璧山的风土风貌活灵活现的呈现在人们的面前。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璧山县位于重庆市以西,观音塘湿地公园位于璧山城区的璧南河畔,因地处观音塘地区而得名。公园占地40.5公顷,是重庆市面积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为中国西部湿地公园之典范。公园倾注“自然、文化与未来”的概念,兼具“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吸纳璧山深厚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山、水、林、园完美结合的绿色生态湿地公园。公园充分体现“生态休闲娱乐”“湿地科普教育”“历史文化传承”三大功能,是具有璧山浓郁地方特色的生态科普湿地。整个湿地公园从空间上来说由两部分组成,即绿色空间与建筑空间[6]。公园内共有以川东木结构建筑为主的仿古建筑9座。具有特色的彩绘亭、楼、阁等,分别以“蓬莱仙境”“凉伞云遮”“虎蜂马迹”等“璧山八景”命名。湿地公园植物品种繁多,已种植植物品种677种,其中水生植物、旱生植物更是刷新了国内城市湿地公园植物品种数量的纪录。1.2资源特色湿地公园属于一种耗散系统,其中的草地、林地、水体及农田等生态单元承接着自然生境与生态服务的两大功能,对于净化空气、调温调湿、降生减噪、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城市景观系统健康运作、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等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7]。因此,它的资源特色也极其丰富,对于人们而言它不仅具有视觉上的观赏价值,还具有文化上的教育价值,更具有身心上的保健功能。1.2.1观赏价值湿地公园通过草地、林地、水体、廊桥、建筑等在视觉上为人们构建了一幅三维的立体画面,使人们流连忘返。引进国外的珍稀品种如黄色水鸢尾、马兰眼子菜、紫色再力花、纸莎草(图2)等,这些繁花似锦、万紫千红的观赏花卉给人们带来了一场场的视觉盛宴。1.2.2科普活动与文化活动属性的契合湿地公园担负着一个城市中青少年儿童的自然生态教育重任,它是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8]。湿地公园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优雅具有生态教育的潜质。老师可以通过湿地公园里的森林、河流、农田、郊野等为儿童讲解生态知识,使之了解大自然的构成,熟悉各种植物的属性与习作。同时,这些植物反映了中国的文化内涵,如松柏类代表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牡丹视为繁荣兴旺的象征等。湿地公园通过科普活动来体现文化价值,而它的文化价值又反映了一定的教育意义,二者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1.2.3休闲游憩活动最重要的是它的休闲游憩资源。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迫切需要在工作之余有一片温馨舒适的天地来放松自己的身心,缓解生活压力。而观音塘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可以很好的帮助人们来实现这个愿望,它通过营造生机盎然、鸟语花香的环境,令人们暂时放开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享受植物景观带来的惬意,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怡情养性[9]。

2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实践

2.1生态设计的含义生态学家瑞恩和考恩在1996年首先提出,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10]。这种协调我们概括为就是遵循自然、尊重生物多样性、尽可能的减少人为干涉、建设更加生态的景观。2.2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理念好的理念是设计的精髓,它不但会反映设计思想更会凸显文化价值,通过对观音塘湿地公园的概况可以概括出它的生态理念就是在遵循自然的前提条件下,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减少人为的干涉,使其自然资源更好的发挥它的效用,建设以“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景观生态设计。2.2.1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地球上的湿地生态系统生存着大量的动植物,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保护和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当务之急就是提高监管水平,对于湿地系统中突然出现的某些动植物品种数量增长过快要做好切实深入的调查,充分发掘当地特色的动植物品种,需引进外来的物种要综合考虑其属性,有效地控制农林牧有害生物,增强生态服务系统,为各种生物创造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2.2.2减少人为干涉湿地公园是在一定的场地上进行的,人为的活动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它的设计,有些湿地公园过多地考虑人为因素,从而使景观原本的自然特质减弱了。由于人为的因素,自然正逐渐被剥夺了生产力、自我调节能力、对生命的承载能力。在减少人为干预的同时要努力通过设计的手段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利用和能量循环。美国西部人口稀少,周围到处是荒野,其湿地公园很少掺杂人工的雕琢,有一种很强的自然魅力。因此,美国人喜欢把他们的湿地园林景观自豪地称之为国家公园。如大沼泽地国家公园、红杉树国家公园等。2.2.3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从古至今我们都在谈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而天人合一的思想本质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体的,人只是自然系统中最优异的要素,人的活动会影响自然界的变化,所以要求人应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创造天时、地利、人和诸要素具备的至善环境[11]。景观生态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人的感受,使设计为人服务,让大众易于接受,此种设计理念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对于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的设计我们要达到在建筑空间上“以人为本”,绿色空间与建筑空间的“天人合一”。这两者就是互为图底的关系,也是构建湿地公园的必备要素。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我们生态建设机车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人为本则是人文生态的栖息所在,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是通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型城市的必要条件。2.3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构建的原则从观音塘湿地公园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概括出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构建的基本原则就是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实用性。四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把四性运用得炉火纯青才能创造出一个好的景观设计。2.3.1科学性科学性在湿地公园景观生态建设中是基础。没有科学性,其他一切都不存在了。科学性的核心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而师法自然是唯一正确的途径。在湿地景观生态设计中我们忌讳在南方设计北方的植物景观,在北方设计南方植物景观,这种方法既会加重经济负担也会造成植物损失。所谓施法自然就是要熟悉自然界的南、北植物物种及自然的植物景观的生态属性,如密林、疏林、树丛、灌丛、纯林、混交林、林窗、林中空地、自然群落、草匍、湿地等。2.3.2艺术性艺术性在湿地公园景观生态建设中是主体,没有艺术性的景观生态设计便缺乏生命力,它主要是通过统一、均衡、调和、韵律四大原则在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中发挥作用。在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规划时,树形、色彩、质地、比例和线条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出多样性,但又需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从而产生统一感。这样会使整个设计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变化太多的设计会使人感觉杂乱无章,甚至感到支离破碎、缺乏美感。过于繁杂的色彩会使人眼花缭乱看不出设计的重点。只有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才能取得成功与突破。均衡在湿地景观生态规划上体现得较多,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品种搭配在一起要按均衡的原则来组景,会显得稳定、和谐。如观音塘湿地公园的亲水栈道入口两旁的再力花(图3),左右相互对称,或插以落羽杉以视均衡。对于生态景观规划,更多的是体现调和的原则。调和让人产生柔和、舒适和愉悦的美感。找出相似性和一致性,才能产生协调感。相反地,设计时用差异和变化可以产生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让人产生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如观音塘湿地公园的落差30米的叠水瀑布与主体水景形成一动一静的效果(图4),因此,对于湿地景观生态规划人们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以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在景观生态设计中,各种植物的种植与规划都是有一定的规律从而产生韵律感。在观音塘湿地公园中到处都印证了这一原则,各种植物成排或成组地栽植(图5),一条道上间隔的种植不同品种的植物尽显其变化及多样,犹如琴键上音符一样。2.3.3文化性文化性在湿地公园景观生态建设中是灵魂,缺乏文化内涵的生态景观设计就是一具只有躯体的壳。我国古人在造园中对于植物的生态规划运用独具匠心,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独特文化意趣的景观设计,苏州园林、北京颐和园等就是最好的案例。观音塘湿地公园不管是建筑还是景观都带有典型的川东文化特点,植物景观上大量栽植黄葛树、北碚榕、南川木菠萝、山桐子、连香树、青榨槭、喜树、缙云槭等重庆树种,既丰富了植物品种更体现了突出了川渝文化[12]。2.3.4实用性在湿地公园景观生态建设中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植物景观的功能上面。植物具有净化空气、调温调湿、降声减噪、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由于植物的种种功能特性,使得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规划尤为重要。

3结语

第4篇

(一)生态。生态指的是在自然环境当中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这些生物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目前,人类文明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生态的范畴逐渐增广。生态的另一种定义是生物的生存状态、生物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的生理特性,也就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多种生物循环不息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

(二)生态设计。生态设计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绿色设计,也被叫做环境设计和生命周期设计。生态设计要求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生态设计要求在对景观进行设计策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主要原因在于环境因素和设计的产品是同步存在的。在景观设计产生社会价值或者被利用的时候,就能够在环境所允许的范围之内构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目前景观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景观设计学科是一门综合自然环境、社会发展以及经济的艺术和科学。现如今景观设计学包括大地景观规划、城市园林绿化以及传统园林学这三个层次。城市园林绿化学指的是专门研究城市中绿地以及绿化规划问题的一门学科;传统园林学主要包括园林建筑、园林历史、园林艺术以及园林工程等多门学科;大地景观规划的宏观性较其他两个层理次来说更高,大地景观规划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把人文景观和存在于地面的自然景观当作是一种资源,并从环境敏感性、生态审美价值以及生态社会经济价值三个方面分析景观设计各个阶段的管理和规划。景观设计这个专业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不断变化,我国的园林景观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然而,园林景观专业在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其教学也出现了危机和矛盾。

(一)学生的专业素质不高,课程设置也不合理。目前,很多学校把大部分学生的时间以及师资都安排在学校重点学科的研究和学习当中,这就使得除园林以外的基础专业和学科的设置比较小。这就造成园林专业的学生虽然对园林基础技能和基础知识方面的了解比较深入,然而,他们对于园林景观设计相关的环境艺术学科以及城市规划学科并不十分了解,而且,在很多学校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和生态设计有关的课程。

(二)生态设计课程比较少,学生的生态理念不是很强。目前,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在此观念的带领下,人类的发展一定要以提高自然环境的利用率为前提,在实现经济社会进步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生态平衡的重视程度。现在大部分农林院校设置的园林景观设计课程都注重教授园林景观理论,而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生态理念相关知识的传授并不十分重视,这就造成其学生设计的园林景观不符合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景观设计教学中生态设计理念的融入与培养

(一)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增加和生态设计理念相关的课程。依据目前多数农林院校课程设计的情况来说,大一和大二一般都是进行园林景观基础课程教学,而大三进行园林景观专业课教学,到大四之后,因为会涉及到学生考研和找工作,基本不设置课程,主要是安排学生实习,这对园林景观专业的学生来说,设置是相当不合理的。因为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对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这就造成学生不能将景观设计的应用理论充分应用到实践当中。另外,农林院校依据自身的师资力量等状况,设置生态设计课程,使用和生态相关的教材,通过选修课或者专业课方式逐渐开展景观生态和生态设计理念的教学。特别注意的是,农林院校在设置生态和生态设计课程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准确的教材,一定要选择那些包含全新生态和生态设计理念的教材。

(二)生态和生态设计课程方面。在设置生态和生态设计课程的时候。一定不要急于求成,在很少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是不切合实际的,这就需要在设计生态和生态设计课程时,一是在每个学年段对生态和生态设计课程进行融合,以帮助学生树立生态和生态设计理念,同时,帮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多次进行生态设计实践。二是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教学过程当中融合生态和生态设计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专业教学工作当中,一定要保证学生能够使用生态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加强他们对园林景观设计的认识,要让学生学习到必要的生态可持续环境的规划、评价以及管理技能。三是在园林景观设计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加入生态设计理论课程,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工作学习中自觉运用园林景观设计相关的知识。四是修订园林景观设计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计划,适当在课程当中加入生态和生态设计理念知识。教师需要调整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确保生态和生态设计理念能够与具体的园林景观设计课程融为一体。

(三)生态设计理念课程设置方面。在设置生态设计理念课程的时候。需要适当邀请生态设计理念相关专家举办讲座,还要定期组织举办园林景观生态可持续设计的课堂讨论,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和景观生态设计相关的设计大赛。在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的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要多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要鼓励学生相互提问和相互观摩,要经常开展教师专题讲评以及集体讨论,目的是扩大学生生态景观设计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把设计实践与调研成果结合起来。在建立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教学理念时,还需要突破学科的界限,使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教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比如:和学校的其他专业建立合作机制,建立定期专家交流机制;通过网络资源使学生多和生态景观设计专家进行交流,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未来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是生态设计理念,设置生态景观设计课程是农林高校培养景观设计人才的必要途径。高效是培养景观设计人才的重要组织机构,只有在景观设计教学中主动融入生态设计理念,才能够培养出适合景观设计专业发展的景观设计人才。

四、结语

第5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原生态设计理念;渗透

大量的城市形象工程随着工业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涌现出来,也要由此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公共艺术作品。当人们所居住的空间环境遭到破坏之时,他们对生活状态的考虑就会更多,会更崇尚返璞归真。那么显然,对公共艺术设计而言,原生态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就更加得以凸显出来,从这一角度看,公共艺术设计所推崇的就是自然和物的一种完美结合。

一、公共艺术的基本概述

1、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是一种在公共场合下介入,并展示于公共场合的,并且为大众所高度认可的艺术。从大众这一角度看,雕塑、装置、壁画以及环境艺术等都可以被囊括在这一范围内。公共艺术可以说是城市面貌和形象的一种体现,当然同时,其也是城市发展程度的映射。

2、公共艺术的特点

公共艺术的主张是以人为本,其主要是通过对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的利用来对大众生活加以创造,用以美化空间的环境,顺应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进而产生情感的共鸣,通常具有公共性、艺术性和长久性的特征,另外,其与环境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这主要是因为公共艺术只有能够融入于整个环境、融入于市民大众生活当中,才能够更好地对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环境等加以展示。

3、公共艺术的发展

公共艺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当面,是传统的装饰思想在现代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变。随着空间环境恶化和生活观念转变而来的是人们思想及其所追求意境的转变,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之下,装饰所追求的不再是个性和另类,更多的是强调情感性以及民族传统风格等,是用现代思维方式来对传统进行反思,并提取其中的精华,再将其应用到艺术作品当中;另一方面,在进入现代以后,公共艺术是向着多元化趋势来发展的,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及其主体大众的需求变化要求公共艺术必须要朝着多元化发展。

二、原生态设计的阐述

1、原生态的概念

通俗地讲,原生态所指的就是生存在自然状况之下的,还未经人雕琢的一种最原始的状态,这不仅是对自然,还是对文化传统的一种强烈渴望。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可以说其是环境等各个方面因素得以协调发展的一种隐喻。

2、原生态设计的概念

原生态设计是一种新兴的设计理念,是在现代城市当前这种文化缺失、环境破坏和生态缺失的状况下所应运而生的一种设计理念,其出发点就是要对本土特色、生态环境以及文化底蕴加以保护,所有的设计都在现存的空间环境中进行,考虑的重点就是对该环境中的资源、材料等进行充分地利用,要表现出设计作品与环境和大众之间的一种共生关系。

3、原生态设计的特征

原生态设计理念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精髓的一种体现,所以在原生态设计理念当中,最主要的一个特性就是文化特征,除此之外,其还具有自发新、独特性、自然性和民间性。

三、公共艺术设计中原生态设计理念的渗透

1、空间环境与原生态设计理念的融合

空间环境和原生态设计理念的融合具体便现在这二者的交融和沟通这两方面。一方面,空间环境和原生态设计理念这二者的交融对公共艺术设计者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在公共艺术作用的创作还是在其展示过程当中,都需要对着重强调作品与环境、与资源的和谐和统一。因此,在设计公共艺术作品时,一定要遵循自然的规律,要在不破坏生态和谐这一原则的指导下,用先进的技术与材料来处理作品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的污染;另一方面,空间环境和原生态设计理念这二者的沟通,要求设计者们要将环境艺术的整体性考虑到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展示过程中去,因为只有在环境的整体性不受到威胁的基础之上,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主题才有可能得到受众的广泛认可。

2、人文情怀与原生态设计理念的融合

人文情怀可以说是一种需要被代代相传的良好文化现象,不仅如此,其还是创作公共艺术作品的精髓所在。设计公共艺术作品的过程当中,除了要体现出当地人的各种生活习俗之外,还需要体现出其文化传统,这不仅是公共艺术设计作品极富人文情怀的一种显著体现,更多的是对当地人文的一种至高尊重。人文情怀与原生态设计理念这这的融合能够使所设计的公共艺术作品本身更具文化气息,这样一来,其就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受众的喜爱。无论城市化进程怎么推进,社会生活怎样变化,每个地方的人都会存有一定的人文情节,而对公共艺术设计而言,就是要对这些人文情节进行挖掘,然后再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用以展示城市的无穷魅力,与此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受众的情感共鸣。

3、材质与原生态设计理念的融合

放置于空间环境中的所有公共艺术设计作品,都与环境中各种自然因素及其已经存在了的材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另外,这些艺术作品与这些自然环境因素和材质的和谐统一的实现也是原生态设计理念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一种体现。材质和原生态设计理念这二者的融合除了要对材质将给艺术作品带来的效果加以考虑之外,还需要考虑材质可能会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因此,设计者在设计公共艺术作品时,不仅需要对作品结构及其表现形式加以考虑之外,在设计之前,还需要对材质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调查,按照作品的相关要求来选取材质,从而使材质和表现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完美融合的效果。比如,我国的奥运主场馆——鸟巢,场馆外壳主要材质是气垫膜,在保障防水基础的同时,还能够使馆内草坪接受到更多光照,除此之外,看台还能够根据观众数量的变化需求而发生变化,这也是原生态设计理念与其功能性的一种完美融合。

4、公共艺术设计中原生态设计理念的表现

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原生态设计理念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进行公共艺术作品创造时,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要节约空间资源,要在这一基础上,充分发挥公共艺术对空间环境的服务作用,而与此同时,空间资源也能够被很好地反映在这些被创作出来的公共艺术作品之上。因此可说,在公共艺术设计中,原生态设计理念在资源的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引性作用。很多建筑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被拆除或者重建,这既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当地的风俗文化,而原生态设计理念就是要对这些被浪费了的资源加以利用,使其能够再生;另一方面,人们的思想和艺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得更加活跃,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原生态的设计理念下,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对生态问题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

四、结束语

原生态设计理念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渗透可以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因此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公共艺术设计本身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更多的新内涵。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无论这个社会怎样变化,人们对和谐环境、对健康的需求和追求都是永远不会发生变化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公共艺术设计中原生态设计理念所着力追求的,就是从生态的角度来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公共艺术需求,并以一种和谐的、合理的艺术形式将其表现出来。

作者:王涵 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

参考文献

[1]路艳红.农村社区公共艺术设计原生态性探析[J].美术大观,2013,01:136.

第6篇

关键词:环境设计;生态理念;应用;原则

人类社会在经历工业文明之后,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各类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环境保护,进而使生态环境愈加恶劣,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态理念由于其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重要内容被人们所重视。人类社会要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应将环境设计中生态理念落实到各个行业当中。加大对自然资源的节约力度,尽可能选择耗能低且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开展各项活动。

1环境设计和生态理念的含义

1.1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指的是在设计工作实际开展中,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使环境、艺术、设计三项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还需保障三者各自的独立性。而开展环境设计活动时,应进一步加大对环保材料的应用力度。不但要根据各项活动的实际需求,合理降低材料购买成本,还应保障环境设计中的美感。

1.2生态理念

在环境开发设计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离不开生态理念这一重要内容。具体而言,生态理念指的是在不会破坏设计美感的同时,将生态理念全面贯穿整个设计工作中,充分发挥各项资源的优势,全面降低能源损耗。

2环境设计中生态理念使用原则

随着我国城市化活动不断推进,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自然环保的生活,而环境设计人员应将生态理念这一元素充分融入到设计工作当中,为人们开创一个自然舒适的生长环境。

2.1以科学技术为中心

在开展设计活动时,要想保障设计质量及效果,应始终坚持科学技术这一重要原则。纵观环境设计工作的发展,任何一个阶段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随着各项科技的持续突破,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到了环境设计工作当中,并且极大地促进了环境设计的发展,有效保障了人们的健康。

2.2尊重自然规律

在环境艺术设计活动中,应全面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若不满足这一原则,人类社会将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

3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3.1加强设计的环保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保这一理念关注度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促使环境设计工作进步,环境设计应紧密结合生态理念,不仅可有效改善居住的生态环境,还能大幅度降低资源耗费,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加大对低碳生活、能源消耗等问题的研究力度,并通过合理地设计体现出来。为此,环境设计活动开展应始终牢牢把握生态理念这一重要内容,将艺术与生态的各项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而实现对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分类再造,有效缓解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最终达到废物的回收利用以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等重要目的。

3.2运用现代化生态技术

在环境设计过程中,为有效保障质量,应根据设计活动的实际内容,将生态理念与现代化技术有机紧密融合在一起。具体而言,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势,通过仿真模拟的方式查看设计活动的最终效果,结合仿真结果针对性修改设计工作,更好地发挥各类材料的作用,全面减少破坏周边生态环境,达到保护环境这一终极目标。在配置景观植被的过程中,应根据各个区域的气候、地质等因素合理选择。在尊重客观规律的情况下,加大植物的种植力度,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3科学使用天然材料

天然材料的应用可以使环境设计方案更加合理。为此,在环境设计活动开展时,应加大研究调查力度,深入研究周边的生态环境、地势、天然材料,并通过合理设计尽可能应用天然材料。如城市主题公园可利用鹅卵石这一天然材料铺路,不仅可保障公园的整体美感,还能让人们在公园散步休闲过程中与自然更加亲密地接触。应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方式合理选择天然材料。在环境设计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要想使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将其和环保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尽可能选择可以多次回收利用的环保材料。除此之外,应时刻观察科技动态,对科技前沿加大关注力度,详细分析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情况,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设计。设计时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在保障设计美感的同时,为生态环境作出更多的贡献。在实际施工中,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问题,防止施工中出现材料的浪费,创造出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将生态理念全面融入到设计活动当中。

3.4合理使用土地

当前,土地资源较为紧张。环境设计活动最重要的内容,便是合理规划土地,充分发挥出土地资源的作用。合理设计不同建筑物之间的间隔,并且充分利用空余位置。在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同时,使城市环境变得更加有生机。除此之外,在土地规划活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建筑物施工以及在后续使用中对土地的利用程度以及污染情况。要根据不同建筑物的实际使用特点进行合理保护,使其在使用中全面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不但要降低后期维护成本,还应防止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相关部门应通过各个渠道向人民群众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使人们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规范自身行为,全面减少土地污染。

3.5坚定生态信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环境问题开始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人民群众逐渐重视环保。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应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需求及具体特性,在设计中全面融入生态理念,有效减少生态环境污染。要想提升环境设计工作水平,就应在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生态理念,以科学发展为工作的重要指导,在各项环节中全面融入生态理念,加大绿色材料的应用力度,并通过各类途径,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开展环境设计活动时,可采取必要的方式优化原有景观,最大程度保障不同区域动植物的原有特征,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尊重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全面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施工成本。此外,在环境设计工作中,还应进一步加大对人文关怀的关注力度,结合各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及建筑物本身的功能,合理设计其外观材质等,使设计更具针对性及个性化,充分迎合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对残障人士、老人、孩子等群体应增加人文关怀,如在设计儿童房时,尽可能减少家具尖角,防止磕碰。老人房设计应根据老人的活动状态及身体素质放置一定数量的植物。具体而言,为了促进老人的身体健康可选择可净化空气且能让人心情愉悦的植物,全面提高老年人的居住质量,保障其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保障其精神需求。由此可见,在环境设计中应加入更多的生态理念,使人们在贴合大自然的环境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全面体现环境设计的人本思想。环境设计对城市的规划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开展设计活动时,要始终牢牢把握生态理念。全面结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将生态理念更好地融入到环境设计中,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取得更好的发展,有效满足高效、循环、可持续等重要原则,为人们的生活添加更多的色彩。

4环境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融合

4.1融合生态理念,确保环境艺术设计先进性

为了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原生态、绿色、低碳等理念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生态理念是一种积极向上的重要理念,对提高环境设计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有效融入生态理念可有效创新环境设计工作。如为房屋中添加更多的智能家电,使空调系统、供水系统等具备更加强大的控制能力。随时让人们通过管理端的相关数据有效控制家中各电器,大幅度降低电能、水资源的消耗,为民众带来更多便利。

4.2融合生态理念,体现社会人性化关怀

当前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人性化建设理念。人性化指人与外部环境和谐相处,使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得更加安心舒适。通过在环境设计中融入生态要素,可更多地体现社会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全面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如在城市道路设计中设置盲道,在保障盲人出行的情况下,使人与环境更加和谐。此外,在开展环境设计时,还有很多体现环境和谐及人文关怀的设计内容,如残疾人特殊通道、老幼病残专座;在花坛边设置护栏,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可有效改善社会生态。

4.3融合生态理念,改善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和社会建设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为人民群众打造更加舒适便利的生存空间,有效提升国家形象。当前,国家形象与社会建设活动的人性化、美观度等要素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而生态自然是影响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为此,在环境设计时,应加大生态理念的融入力度。无论任何类型的环境设计工作都可充分体现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也让国内民众看到了国家对生态重建的强大信心。为此,无论是工程建设还是城市发展,都应全面把握这一重要趋势,建立更加和谐友善的国家形象。

5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加大生态理念的融入力度可使人与自然更好地相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华丽.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分析[J].大观,2021(12):44-45.

[2]吴雪菡.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金荷”幼儿园环境改造设计[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20.

[3]刘帅.基于生态设计理念下的靠崖式窑洞民宿环境设计改造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大学,2020.

[4]孙洪波.探索环境生态美学领域的设计理念———析《环境艺术审美文化研究》[J].环境保护,2020,48(07):72-73

第7篇

关键词:生态设计;家具设计;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和发展,自然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威胁,尤其是工业革命后,人类遭受自然生态被破坏的危机,开始寻求最初自然形态的回归,越来越多的家具设计师开始关注生态设计理念在家具设计里面的应用。

一、生态设计的概念

南朝梁简文帝《筝赋》:“丹荑成叶,翠阴如黛。佳人采掇,动容生态。”文中表现了生物的生活习性,是最原始的生态学思想,虽然这一时期不是把生态设计用在家具设计上,却是生态设计的思想萌芽。西姆范德莱思给生态设计下了定义:生态设计就是特定的设计形式,能让设计与生态过程互相协调,并使设计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最小化。

二、中国传统家具生态设计思想探悉

1.“天人合一”思想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以上名家之言表明要以器具的形态和用途为依据,来选择合适的设计材料,最大化的保留自然材料的本质特性。并且精致的家具构造也传达出中国传统思想所推崇的“天人合一”的观点,采用巧妙的榫卯结构从而使家具各部分之间的衔接不会被钉子、胶水打破其整体性,伸缩缝的设计参考了自然四季变换之美,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2.“以人为本”思想

管仲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观点,其实是为了寻找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家具设计中要体现对人的关怀。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所体现,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传统家具设计师参考了当时资源环境的发展程度和人的使用需求,家具设计尺寸在现代看来也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同时让人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舒适。

3.“阴阳和谐”思想

古人喜欢把一年四季与阴阳理论联系起来,并以此来看待花草树木的生根、发芽、成长、收获过程。可见先秦时期有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理论后来对建筑、室内、家具设计艺术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至今仍具有影响力的明代家具设计风格,明代家具设计选料讲究,常用坚硬的檀木、黄花梨、乌木等名贵木材,制作出来的家具硬度大、抗压性强,透露着阳刚之气;明代家具的整体造型可以看作是很多线条的组合,各部位的构件呈现流畅、秀丽的气势;构件的横截面是圆形或者椭圆形,显出柔美之意,可谓刚柔并济。明代家具结合线条的柔和与硬木材料的自然之美,包含了阴阳调和的意思,值得后人研究和借鉴。古代家具设计中的开光圆墩、翘头案采用了虚、实相互结合的设计形式,带给使用者一种空而不虚的新意境。

4.推崇简约的意境

中国古代的家具设计格调大方,简约素雅。不管是材料的选取还是结构造型,都倾向于采用简约大方的风格。例如明代家具的简约、浑厚、精炼、优雅,一直深受人们的欢迎。古代家具的造型古朴浑厚,大气简约,结构严谨,同时又具有不俗的气质。其中以单纯简练的框架结构为主的宋代家具,模仿建筑设计中的大木构梁架式样的做法,运用非常素雅的细节进行修饰,几乎没有用到太多的雕刻修饰手法,完美的诠释了大道至简的设计理念。

三、生态家具设计原则

首先,家具材料应该选择方便进行加工、制作过程不复杂或者几乎无污染的原材料,也可选用容易获取、生长周期短的材料。以容易分解的原材料制作家具,可在家具的使用年限达到后,进行分解且对自然环境不会造成污染。采用易取得、易降解的原材料进行家具制作,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家具设计的极少化原则:应该尽量降低家具制作工艺的复杂程度,同时减少制作家具所用的原材料量,在制作过程中把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另外家具在色彩和造型上力求简洁,抛弃繁冗复杂的装饰细节。贯穿“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宣扬简约大气的风格。最后,家具设计要遵从人体工程学的原则,充分考虑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的感受,避免因为家具设计尺寸的不合理造成使用者身体上的疲劳。色彩的选择和设计风格的选定也根据不同地区来进行设计,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和审美需求。在进行家具的制作过程中,充分考虑人在使用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协调好家具和人的关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工作和生活。

四、生态家具设计在现代中国的实践

1.竹制家具

竹子加工后保留了竹子原本具有的纹路,以竹子作为家具主要材料正是生态家具设计理念实践中的典范。竹子的生长周期一般在5年左右,而且栽植容易,而树的生长周期一般要在20年至50年,甚至一些珍贵木材的生长周期长达数百年,因此在可持续利用方面,竹子更有优势。竹子融于家具中,发挥竹子冬暖夏凉的优点,带给人们舒适的体验。相比于其他木材,能够吸湿吸热是竹子独有的特性。竹子看起来细长柔弱,其实本质坚韧无比,以其制成的家具拥有线条单纯、简约有力的特征,现代感十分强烈。竹制家具采用传统原料,追求简约明快的现代造型,是对“新旧混搭”设计理念的最好诠释。总而言之,竹子具有生长周期较短、制作工艺简单、不易开裂脱胶等优点,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家具。

2.水葫芦家具

水葫芦是一种生长速度极快的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对环境的要求不高,但是由于其繁殖速度过快,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中其他植物无法存活,因此合理利用水葫芦的价值,将它用来制作家具,是一举两得的明智之举。水葫芦经过层层加工之后,可制作成各式的家具和软装饰品,材料容易取得并且不含甲醛,采用特殊工艺处理后,能够净化空气,将有毒气体转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利用水葫芦制作家具,可减少对木材资源的消耗。将水葫芦精心编织出优美别致的造型,既轻巧耐用又朴素自然。水葫芦家具是按照人体工程学的原则,借鉴传统家具风格来进行设计的,能从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两方面去满足人们。水葫芦家具是利用自然朴素的材料结合现代制作工艺技术,体现出高雅中带着原始气息的气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五、结语

生态设计关注的不仅仅是产品的某一个方面或阶段,更关注产品的社会影响。家具污染日趋严重,多数家具中甲醛超标。随着大众的环保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家具时把是否环保当成重要的参考因素,因此生态家具设计理念将逐渐贯穿未来的家具行业。

参考文献:

[1]王所玲.中国家具[J].上海: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2007.

[2]陈祖建.设计阶段的家具设计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3]戴向东.家具与室内装饰[J].湖南:中南林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