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问题教学法范文

时间:2023-01-02 08:11:54

序论:在您撰写问题教学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问题教学法

第1篇

一.问题导学法体现了教学理念的进步

由问题教学法到问题导学法,虽一字之差,却相差甚远。问题教学法体现的是传统课堂中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生的“学”为辅的教学模式。教师按照自己对教学知识内容的设计来设置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将自己的理解认识抛出,问题成为教师“教”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多问题。如问题设置空泛,出现课堂提问后的冷场。或问题设置粗糙,教师浅尝辄止,学生只需回答对错。甚至问题成为教师“卖弄”的“花枪”,徒具形式。总之,问题教学法只是教师“教”的手段。教师千方百计引导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问题,遵循教师的思维思考和回答问题,一旦学生跟不上,教师则很快抛出自己的答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只能被动、机械接受。

而问题导学法是教师通过创设问题环境,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完成问题,获取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品质。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以往教师“硬灌”、学生“死学”的局面,真正体现“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新理念。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用“问题”启发学生来自学、钻研,促成学生从渴望知道到主动求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问题的设计者,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鼓励者。

由问题教学法到问题导学法,体现了教学理念的进步。一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由“教”变成“导”。二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受到关注。三是符合学生学习过程的规律。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以导促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关于问题导学法的设计使用的几点尝试

1.明确问题,不在问法上设置障碍

问题导学法的核心意义在“导”,不在“问”。不能在问题问法上问倒学生,这样就不能起到“导”的作用了,所以在设计问题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教师的思维往往已经形成学科性的惯性思维,和学生的思考特点是不相同的,所以现实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看到题目,教师就能立马反应出考什么知识点,该怎么解答,而学生有时会诧异地问为什么要这样思考。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学生却不是这样看的。原因有不少,而其中一点应该是我们教师习惯性从自己的角度思考判断分析,而没有考虑到学生习惯如何思考。提问时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回答,剥夺了学生的思维,也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那么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先从学生角度思考,设置问题更适合学生的理解,不在问法上难住学生。设计的问题学生不能理解的就不是好问题。明确问题的提示,不在问法上设置障碍。如《一剪梅》导学案设计问题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归时,月满西楼”是一个倒装句,其意味是什么?学生读过题目后有的理解成倒装句的效果,有的从情景交融的手法谈艺术效果。学生对这道题目普遍反映不明题目所指。而改成“请按正常语序排列此句,并品味词人这样写的好处”,学生明白问题是从诗歌语序及作用上考虑。改后的题目在问法上更具体,提示更明确,引导的作用也就更突出,学生在问题提示下就能进行自主思考和合作讨论。

2.分析性问题与体验性问题相结合

问题设置还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如果我们能够设计出点燃学生兴趣的问题,激发出学生学习热情,学生在分析和讨论中就能够最大化地感受,课堂就能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氛围。我们平时上课总喜欢提一些分析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却破坏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不愿意讨论,不喜欢分析。有时教师就会误以为学生不会回答,只能把自己的理解抛给学生。课堂又成了讲授课,教师又代替了学生回答。

少一些分析性问题多一些体验性问题,或两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点燃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如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设置让学生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反应平平,课堂气氛一般。当学生面对“如果你身边有别里科夫这样的一位教师,你怎么评价他?请同学们设计一个与之相遇或相处的情景”这样一个问题时,兴致高涨,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不喜欢,有的说害怕这样的老师,并且纷纷假设与之相遇或相处的情景,还有同学主动请示要当堂表演。

体验式的提问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会更亲切,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一般分析性问题达不到的效果。

3.合理利用错误资源,抓住生成问题

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产生错误。从个体心理特点来看,“错误”中就包含了认知个体的知识水平和现有的经验。只要有认知,就会有错误。而错误更接近个体的认知水平。教师要合理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就能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学生因个体认知水平的限制,总是会出现很多错误。在这时教师不应急于纠错,急于打断学生。而应耐心听完,弄清学生认知的不足之处,然后利用错误生成问题再次发问,引导学生思考。如在《李凭箜篌引》的教学中,分析音乐描写的手法时,对于“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这几句,很多学生在分析时理解为衬托手法,认为是用环境以及听者的感受衬托音乐的动人。很明显学生对衬托和侧面描写认识不够,没有把握两者之间的区别,产生了错误认知。当弄清学生的误区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几句也有一些同学认为是侧面描写,到底哪一种手法是正确的呢?请同学们比较分析这两种手法的不同。学生的积极性立即调动起来,他们思考着,不时与其他同学争辩着。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我又指导学生联系以前所学诗歌举例验证。同学们找出了《陌上桑》中通过不同人看到秦罗敷后的反应侧面描写秦罗敷美貌的句子,找出了《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通过五岳、赤城、天台山来衬托天姥山高峻的例子,比较中学生认识到侧面描写是不直接描写主体,而是通过客体对主体的感受评价来间接表现主体特点,而衬托则是为了突出主体,用与主体类似或相反的客体来陪衬的手法。这样不仅解决了原有问题,而且学生在辨错纠错中加强了认识,提高了水平。

在备课时教师可以有意在学生易产生误区的地方设置问题,故意出错,让学生辨错纠错,以错导思。这样不仅可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够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4.强化预习效果,让学生参与设置问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利用大脑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或顺应外部世界的过程,而不应该是消极被动的机械接受过程。基于此,我们不妨试着让学生来设计问题。问题导学不能局限在只能是教师出题,学生答题。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在学生预习新课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自主设计问题,并且要配套形成参考答案。学生接到任务后非常兴奋,不仅认真完成了预习,而且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了各种问题。虽然有不少问题比较简单,粗糙,甚至有些题目自相矛盾,学生也不能自圆其说。但是学生在设计问题时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培养了学生思维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设计的不足之处时,更有针对性,学生也更易理解和接受。

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设计问题的基础上再进行整合处理,既掌握了学情,也有利于设计出更高效的更有针对性的问题。

第2篇

一、依据文体特征,确定课堂核心问题

在教学设计时要“先确定教学内容,再选择教学方法”,而教学内容的确定又要体现文体特征,所以根据具体的文体特征来设计核心问题才是比较合理的,如果教师抛开文体设计核心问题就会陷入误区。有教师在教寓言类的文章《愚公移山》时,遇到“愚公为什么不搬家,移山多累啊,愚公怎么能保证子子孙孙都去移山呢”类似的问题。这就是抛离寓言文体特征产生的不必要探讨的问题。

如《我与地坛》这一课,就要根据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征来设计主问题。全文分“我”与地坛和“我”与母亲两个部分。根据散文“神聚”的特征,我们必须设计出几个核心问题,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具体问题设计如下:1全文分了两部分,是哪句话把“我”、地坛、母亲联系起来的?2题目叫《我与地坛》,为什么要写“我”与母亲?3从全文来看,“我”、地坛、母亲是怎样的关系?4这样的构建在写作和抒情上有何意义?通过这样的几个核心问题基本上可以把整个文章的思路理清,从而把握抒情散文的主要情感,为具体深入地品读文本做好铺垫。在解读文本时,不同的文体是需要不同的方法来引领的。根据文体特征来设计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对文本的尊重,也很容易进入与文本“对话”的状态,学生也会离文学越来越近。

二、紧扣文本内容,去伪存真设计真问题

当下教学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教师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新花样,却忽视了文本本身,走向了教学的异化。教师研读文本设计教学问题时必须做到紧扣文本,不能设计那些只围绕文本外部的伪问题。一个好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包括思维容量大、精、准等特点。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读文本,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构建适合学生知识水平与智力水平的解读模式。

如《听听那冷雨》这一课,本文写作主体是雨,那么问题设计就应该围绕写作主体雨来展开。具体问题设计如下:1请利用“雨”这一线索理清文章结构层次。2作者从“走入霏霏”到“想入非非”都想到了哪些?又寄托了作者哪样的情感?3这些情感都是源于什么?4“雨”这一意象寄托了哪些内涵?通过这样的几个紧扣文本内容的问题,学生对这篇散文的层次结构及情感等主要探究的内容有了大致的掌握。文本解读一般分为内部解读与外部解读,而大多数情况是内部与外部结合解读,并倾向于内部解读。笔者个人也觉得文本解读的关键还是内部解读,也就是关注文本本身的一些细节或是矛盾等。只有紧扣文本内容设计真问题才能深入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最终达到师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情感上的共鸣。

三、把握班级学情,设计主干枝叶共生问题

文本解读的方法和角度有很多,但是不是所有方法和角度都适合课堂教学。最好的问题设计必须符合自己所任教班级的学情。选择好了问题设计的基本点,就要围绕文体特征、文本内容等设计出几个核心问题,而不是“流水式”的所有问题。因为核心问题能共生枝叶问题,就像黄厚江老师所说的“树式共生”,这样的问题设计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思想的生长之门。而“流水式”的问题设计其实就是教师解读文本的思维流程,局限了学生的思维生长,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如《陈情表》一文,其实只需要设计如下几个问题就可以了:1是谁陈情?2为何陈情?3怎样陈情?4是至情至孝,还是推辞的借口?通过这几个问题不仅能理清文章结构层次,还能把握文章情感,关键是在于这几个核心问题能生发出许多枝叶问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入解读文本,做到教师、学生、文本、课堂之间的和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主干枝叶共生的问题设计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基本条件,我们的教学绝不能设计那种从表层向表层滑行的肤浅问题。

第3篇

【关键词】教育改革 能力培养 探索

“问题教学法”是指学生依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想法,采用课前准备或临时发挥等形式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在课堂进行回答的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法开始于以美国教育家J.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派。他强调人的经验的主观性,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通过学生的提问,老师回答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本文就这一形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一、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才是善于思考的学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早在古代我国就有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提法,它深刻地揭示了疑、思、学三者的关系。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了我国传统的英语课教学模式,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问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如本人在《Extreme Sports》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就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尝试。学生在预习课文后上课时提出了以下这样的问题:(l)What are extreme sports?(2)How many kind of extreme sports are there in the wold?(3)Do you like extreme sports?等等。从中不难发现学生的提问能充分证明,他们是经过预习课文并经过思考后提出的,最可喜的是展示了他们思维的闪光点, 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组织学生参与讨论

讨论问题尤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问题讨论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也是“问题教学法”的关键。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问题讨论会对教师提出可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提问,编制出适合学生讨论的材料、引导学生讨论的若干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问题的设计。首先,设计的问题应展现答案的多样性,这样的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树立追求思维过程的观念,也就是说,讨论问题不仅仅是为了结论,而是要充分展现学生参与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培育并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次,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层次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差异,难度不高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挑战性,从而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面向全体的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结合上述学生的提问我首先作了回答,之后我又设置了新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讨论研究:Does running (Qigong/biking/)qualify as an extreme sport?Can everybody participate in an extreme sport?等, 请他们用英语回答这些问题并谈谈对这些运动的看法。通过学生的思考,他们积极回答了问题并在同学之间又开始讨论有关这一话题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问题讨论,减少了学生惧怕开口说英语的心理,提高了他们说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三、树立学生自信,轻松掌握知识

“问题教学法”的最终目的让学生掌握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问题情景的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催化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创设风趣幽默、轻松愉快的问题情景才能使学生轻松学到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提问或回答都要及时作出积极的回应,对于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的差错,老师不应该一棍子打死,必须先用肯定的语言加以鼓励或表扬,给予学生有成功的体验,然后以相互讨论和研讨的方式和他们沟通,指出错误的地方并加以纠正,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要设计好一个令大家有趣而轻松愉快的问题情景,就要求老师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积极的态度,如教师心平气和地参与学生的讨论,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采用学生上台演示或讲解,体验角色转化,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等;结合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得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学生在欢笑中学习,在轻松中学到知识的目的。

当然,要实现这样的效果,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诙谐幽默”,让学生寓教于乐。另一方面,要求老师以多种“娱乐和游戏”的情境对话方式不断让学生以新鲜的形式接受原本枯燥的内容。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法非常感兴趣,所掌握的知识也非常牢固。经过一段的教学实践,学生的提问水平、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课后,每当在路上和他们相遇,他们都能自信地用英语和老师打招呼,有时还作简短的英语会话。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法”能给学生带来发现问题的喜悦感,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可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好“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不失为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教学法;应用

为实践新课程标准,实现有效教学,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笔者多年探索这一教学方法,现在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问题教学法”。

一、什么是“问题教学法”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体验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究与合作的精神,使知识和能力、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很好地得以实现。

二、实施“问题教学法”的步骤

1.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培养问题意识,尤其是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研究、创新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过程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搜寻、发现、确立、探索、解决的过程,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让学生自由提问,无论是在课外,还是课内,不管是个人思考,还是小组合作。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2.讨论问题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问题讨论是“问题教学法”的核心,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问题讨论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提问,编制出适合学生讨论的材料、引导学生讨论若干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方式展开讨论,可以小组合作讨论,也可以全班一起交流。也就是说,讨论问题不仅仅是为了尽快得到所研究问题的结论,而是要充分展现学生研究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去发现、培育并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好的问题情景的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催化剂。良好的问题情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利用好语言、设备、环境等各种手段,创设符合需要的问题情景。对于教师来说,特别要利用好语言手段,即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教师都要及时做出积极的回应,必须用肯定的语言加以鼓励或表扬,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以培养或巩固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三、实施“问题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过程教学

过程教学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和学习方法,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而不仅仅是机械的记忆。过程教学,尤其是对规律的教学更为重要,通过对规律的过程教学能使学生理解研究规律的科学方法,并逐步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2.课堂中允许有“喧哗”

教师允许学生在课堂里大声地讨论、交流以及从事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各种活动――只要它们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当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当前的需要或兴趣时,教师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乃至教学计划,并鼓励学生发言并尊重他们的看法。

3.提问要注意广泛性

学生最反感教师总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发言,它既造成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障碍,又影响了课堂教学气氛和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课堂民主,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解决问题要彻底

第5篇

【关键词】问题 教学 设置

问题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置与教材知识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在此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更深的理解甚至会有全新的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正是基于对苹果落地产生了疑问。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就只停留在表面,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于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问题式教学法的尝试。

一、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科学研究都起源于问题的探索,因为只有问题才能激励人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实验和创造。所以,一堂好课,不能没有问题。学生都能够提出问题,传达了“我要学”、“我要听”的求知信息,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标志,学生的提问是开启通向有效的、有意义的学习窗户的工具。学会提出一些高层次或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创造出对社会有价值的信息的关键。

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能够提出问题或愿意提问题的学生很少,有创新意识的就更少了。可见,学生在传统教学中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很少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而对学到的知识也不经过思考,只停留在表面,并未真正的理解和消化,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只有通过思考,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知识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著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谈到学问时也说:“做学问,需要学问,如果只学不问就不叫学问了”。为此,老师需要有耐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不是老师说的,书本上有的就是绝对真理。伽利略就曾经对其老师亚里斯多德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结论提出质疑,最后通过实践研究而得出正确结论。所以,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问,还要鼓励学生通过实践调查、讨论的探究自行得出答案,学生从中既可学到知识,还能收获成功的喜悦,还学会与同学分工协作,培养团结合作精神。为了让同学们养成提问的习惯,我让他们准备一个问题记录本,对每课都至少提出两个问题,一个学期下来,同学们积累了大量的问题,如:“门口卖报纸的是不是企业”、“学校是不是企业”、“如果是部门经理犯了错,法定代表人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为什么要搞好搞活大中型企业”、“怎样搞好搞活大中型企业”。这些问题极大地发挥了学生们的想象力,而且还有许多意外的收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遇事也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还由被动提问变成了主动提问,课堂教学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二、生成问题和预设问题相结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因而,如何建设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生动和谐的思想政治课堂,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都存在着重“预设”,轻“生成”的现象。教师的心中只有教材、教法,上课就是根据自己事先设计的教案将教学内容一成不变地灌进去,把学生看成容器,导致课堂教学机械,死板,单调。使学生普遍的存在不愿意上政治课,厌恶政治课的现象。而实施新课程后有的教师又过分的注重课堂的生成而忽略预设,忽略教师的引导、组织作用,使课堂很“热闹”,而课堂教学目标却不能有效达成。

生成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一种生成的课程资源,能活跃、丰富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凸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所以提出的问题可能没有紧扣教学内容,有的可能比较浅显,如果教师对生成问题不加筛选,就可能会造成教学失控,既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也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为了保证提问的质量,我认为应将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相结合。

三、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实效性、层次性、开放性

要提高所设置问题的实效性,设置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实际。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现有的认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即会引起学习者的极大兴趣,兴趣必然产生强大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具体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进行问题设计,问题设计要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辨析疑难,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切不能用不着边际的问题为难学生,要突出实效。

第6篇

问题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并通过问题的分析获得深刻的理论理解的方法。问题式教学法的根据是一是原理课的教学目的,二是当代大学生的主体特点。进行问题式教学,首先要设计必须达到教学的目的和引起学生参与思考的兴趣的好问题,其次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社会现实,从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哲学的方法论意义,这是问题教学设计的目的和有效性所在。

关键词:

问题式教学;教学设计;方法论

一、问题式教学法的根据

问题式教学方法设计的根据一是原理课的教学目的,二是当代大学生的主体特点。相较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他三门必修课,原理课是学理性最强的一门课,有一定的理论难度,但它又是一门基础课。因为这门课所要讲清的是,什么是?为什么要始终坚持?如何坚持和发展?“05方案”明确指出,基本原理,着重讲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就明确了“原理”课教学的基本目的,这就是整体上理解什么是,怎么坚持和发展,而贯穿理论始终的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掌握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才掌握了的核心和精髓。就原理课本身的特点来说,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大学生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理课的理论性和整体性决定了这门课必须具有理论的逻辑性,培养辩证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这门课的一个基本教学目的。这就决定了教师自己必须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辩证思维能力才能驾驭这门课。另外,这门课的更根本的教学目的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辩证的思维方法的培养。对世界的根本认知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必须在对现实问题的具体分析中体现出来。理论就是在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当然现实问题既包括现实中的实践问题,也包括现实中存在的理论问题。基本原理的讲授必须联系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教师必须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才能把基本理论讲透讲具体。

二、如何进行问题教学的设计

进行问题式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关键,运用原理分析问题是重点。在问题的设计上,首先问题要是好问题。什么是好问题?好问题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必须达到教学的目的,二是必须引起学生参与思考的兴趣。原理课的教学目的很明确,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指导大学生运用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不同问题的功能不一样,有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以产生信服、崇敬之情;有的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还有的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不同的内容需要不同的问题。譬如第一章绪论的内容,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从总体上理解的内涵,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的根本性质。这样的内容,在中学,学生都有所接触,如果没有问题设置,泛泛地根据教材内容讲授,往往流于大而空。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既要明白为什么他们要不断地学习,大学阶段应该学什么,同时也要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阶段,因为教学目的、学生自身的阅历、接触社会的机会等原因,实质上对于基本原理的掌握更多地限于知识层面,还没有深刻把握基本原理的本质。因此,在问题的设置上,要着眼于原理的本质,即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问题的设计要有这样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从现实问题出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当然,问题可以是历史上的现实问题,也可能是老师不引导学生就不会感兴趣的问题。如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说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可以先从大家有所认知的金融危机已及其引发的世界震动、《资本论》的热销谈起,再谈欧洲国家世纪之初的评选思想家的活动,谈到资本主义国家思想家以及大众对马克思的认知态度,这样就引发学生的问题思考,为什么马克思受到世界的推崇和爱戴?为什么在社会主义进入低潮的时候人们依然对马克思怀有敬仰和希望?这样严肃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学生喜欢的,但是这样的问题才能显出基本原理意义。这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好多学生无从答起,这样就引发学生对老师阐述这个问题的兴趣。当然,由现实问题引发对内容的兴趣,这是授课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对内容的讲解。在讲解为什么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个问题时,有老师打破了教材的内容体系,从什么是科学和革命两个概念入手,使学生在了解“科学”这一概念的两层基本含义的基础上,理解和科学之间的关系,理解“科学性”对马克思主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纠正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不到位的认识。使学生在了解“革命”这一概念的两层基本含义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的实践性和辩证性的含义,纠正学生的一些不准确、不全面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能力、哲学怀疑精神和自我反思意识,提高他们对于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这一部分教学设计理念关键不在于横向拓展学生的知识内容,而是重于纠正学生的片面认识,通过设计开放式的与他们的认知产生冲突的问题,重塑他们的知识结构。二是要体现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无论怎样设计,目的都是在引起学生兴趣和参与的基础上达到教学目的。在原理课的绪论这一部分,教学目的就是解决三个问题,什么是,为什么要学习,以及怎样学习?核心问题就是要讲清为什么要学?的性质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按照教材的四个方面的内容按部就班地讲解,其实无法把的四个特点和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个基本性质内在地联系起来。而为了达到对科学性和革命性基本性质的理解,教学设计可以围绕两个教学主题:一是“在什么意义上说它是科学的”,因为是科学还是哲学,是学界自诞生以来就争论不休的问题,对于该问题的教学设计拟在梳理这场争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到之所以说是科学,并不是在严格的作为实证主义的分科学问的意义上来说的,“科学”在这里只是表明的真理性,即正确性。二是“在什么意义上说它是革命的”,引导学生明白“革命”一词的哲学含义和政治学含义的区别,使他们知道革命一词的辩证法内涵,即在对现实的肯定性理解中包含否定性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新考察教材的四个分论点,把教材所涉及的“世界观、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最高理想”等四个方面加工后分置于这两个主题之下,使学生明确其逻辑关系,揭示出它们与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内在联系。从而在深层意义上理解为什么要学习。

三、问题教学法示例

我们可以以的“物质”概念和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为例。的物质概念即列宁的物质定义有四句话,“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对于这样的内容表述乍看起来很抽象,也不好记忆。讲授的思路是把这四句话设计成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在思考分析的过程中,理解物质内涵。设计的问题是,这四句话分别反映了物质观的那些性质和特点?同学们一句话一句话的理解分析,首先是让同学们找关键词,第一句话,“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同学们找出的关键词有俩个:“客观实在”和“哲学范畴”,哲学范畴的特点是什么?普遍性、广泛性和概括性,所以“物质”这一个词绝不是指个别的物质形态,这一点不同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对物质的某些个别形态的理解,它是对物质形态的共性的理解,那么这个共性是什么呢?前面说标志“客观实在”,那么这个“客观实在”就是物质的共性,那么什么是“客观实在”呢?首先它是客观的,客观是与主观相对的,主观是头脑中产生的思想、想法、幻想等,而客观则是不依赖我们的主观观念而独立存在的,“物质”就是客观的;而“实在”就是确确实实存在着。后面三句话是对客观实在这个物质特性的进一步解释。第二句话,“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感觉感知”是什么?即是说,物质这种客观实在不是虚无缥缈的虚幻的东西,它可以被人们的感觉器官实实在在感知到的,这也是它与主观东西的根本区别。纯粹主观的东西,是人们头脑中主观滋生的,它无法具体化,也无法被人们的感官感知,哪些是纯粹主观的东西?如上帝、神、鬼等等。(后面要讲到即便是这些头脑中创造的东西也能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这是意识对物质依赖性的一种表现。)第三句话,“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是说它的客观独立性,它(物质)虽然可以通过人们的感觉感知,但是它自身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人的感觉,无论人知否感觉到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所以人们不能对物质世界说“不”,你可以认识它,通过实践活动去改变它,但是人必须尊重它,不能违背它的规律和状态任意地肆虐它。第四句话,“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是我们感觉感知物质的具体方式。通过这四句话的问题解读,同学们概括出,物质观的四个特点:唯物性、可知性、辩证性、历史性,坚持了唯物主义与可知论的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这也就是物质观的理论意义。通过这样的分析,即理解了物资观的内涵,也理解了它的理论意义。对于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首先通过古语和俗语来理解哲学上所讲的“作为物质存在方式”的时空的特点。古语说,“四方上下曰宇,往来古今曰宙”,佛教说,“过去、现在、将来为世,上下八方为界”,让学生通过古语体会“宇宙”和“世界”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思考关于时间一维性的谚语,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等,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谚语,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时间一维性的生动写照。这些谚语和诗歌生动地体现了时间的一维性特点,通过这些生动的生活经验内涵使学生理解时间的一维性特点,正因为时间的一维性,不可逆性,所以时间非常宝贵,所以要珍惜时间,要在有限的时间尽量丰富时间中的价值。在讲空间的广延性时,设计的问题是“人类社会的空间是几维”?空间的三维性特征能否概括人类社会的空间特征?人类社会的空间特征一定要结合人的存在状态来理解,启发学生,不同的时代人的存在状态是否一样,差别在哪里,不同时代人的不同存在状态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什么特点,学生在老师的启发的下,自然的得出“实践性”、“时间性”、“历史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马克思说:“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①?这里,“时间”和“空间”分别指的是什么?在学生谈出自己理解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是人类活动的存在方式,离开了人的现实活动,无法理解人类社会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问题式教学设计,在联系现实和学生生活实际,以及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根据教学内容和社会现实,设计好问题和问题启发的步骤,从与现实和生活有关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理论思考的领域,从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哲学的方法论意义,这是问题教学设计的目的和有效性所在。

第7篇

关键词:导学;问题;问题式引导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师不断探讨各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虽然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什么教学方法要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在农村高中,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厌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让学生重新燃起学习之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大胆对教学进行改革,尝试了导学问题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写出来,供同仁们参考。

一、导学问题式教学法产生的原因

近几年来,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产生和更新,很多新的教育理念也逐步深入人心。但很多老教师由于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较慢,依然摆脱不了“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另外,近几年高考试题逐步从考查知识向考查能力转变。例如每年高考化学试卷中都会出现信息给予题,若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的综合能力,学生就会束手无策了。因此怎样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是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这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重点研究的课题。导学问题式教学法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其核心正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

二、导学问题式教学法实施流程与策略

(一)导学问题式教学法实施流程

学生课前预习――完成导学案和习题――教师引入新课――学生实验探究――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引导解惑――课堂练习――教师小结――布置课外作业。

(二)导学问题式教学法实施策略

1.学生课前预习

学生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信息的接受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认真抓好这一关键环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可能会出现如下的问题:(1)看不懂课文的知识内容;(2)看不懂解题思路;(3)不懂实验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寻找资料来解决。最后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留到课堂上提出,让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2.完成导学案和习题

导学案是教师课前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设置的学案,也是学生课前必须完成的作业之一。导学的本义就是引导学习,因此在教师备课时,导学案的设置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知识内容要体现基础性,让学困生也能基本完成;(2)对课文中缺失的知识要补充完善。进入新课改后,高中化学课本知识结构和内容的编排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些化学知识的缺失或错漏在所难免。

3.教师引入新课

情景引入是目前国内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新课程的要求。因为这种方法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提高注意力,激起求知欲望。教师要常常借助多媒体,通过视频、音乐、图片等手段,让学生进入情景中。我认为情景引入要遵守如下原则:(1)内容要符合本课程的主旨。(2)实物展示引入更能体现本学科特点。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五颜六色的物质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3)引入新课的时间一般控制在三分钟以内比较合适,超过这个时间就会影响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了。

4.学生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包括实验和科学探究两部分,两者本质都是实验,但侧重点不同。实验是验证某种物质的性质、制取、提纯或者检验。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实验现象的语言描述能力。而科学探究是对某个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刨根问底,具有探索研究特点,更侧重于探究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5.学生提出问题

现在的学生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注入式教学的影响,课堂上习惯于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较弱。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更是虽满腹问题,上课时却沉默寡言。学生通过预习、实验探究或者测试后,会有一些不明白的问题,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深浅和重要性打分,所得分数作为课堂评价的依据。把提出问题纳入到课堂的作业体系中,与课堂评价挂钩。这样可以调动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

6.师生引导解惑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积极、科学引导,让学生在引导中获得思路,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7.课堂练习

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所认识和了解,不一定达到理解和应用。一般可以选用课本中的习题或者同步训练中的练习作为检测。教师根据学生情况也可以自己选编习题。

8.教师小结和课外作业布置

教师小结有传统性小结和引导式小结,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传统性小结是教师根据本节知识重点内容用简单语言表达,注重于知识与技能的概括,一般适用于基础知识较薄弱的学生。引导式小结是教师根据知识要点设置成作业形式(例如填空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课外作业课布置可预习新课和完成学案。

三、导学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效果与反思

本教法的核心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成了生问式课堂,教师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在探讨中获取知识,在相互讨论中进步,产生学习兴趣。一年多来我灵活运用此教学法,学生觉得化学不再难学了。在2013年高中会考中,学生过关率达95%以上。学生在段考、期考中同比往届的成绩有所提高。更可贵的是学生学会了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