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普通话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2-07-21 22:02:42

序论:在您撰写普通话实训个人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普通话实训个人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职 旅游管理专业 普通话 口语技能

1 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我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世界上许多国家出现了“汉语热”,国家非常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将语言文字工作推上了新的舞台。在新经济市场下,旅游市场人才运作机制下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结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对历年来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追踪调查,分析当今社会现状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目前就业状况及在校生的特点及口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普通话口语作为高职学生的一门技能,纳入实践课程,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口语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教学改革,将普通话口语训练融入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中是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体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因为职业教育讲究的是“职业技术的教育”,其特点是职业技术必需与具体的岗位挂钩。

本研究的内容是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普通话口语技能的培养,探索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普通话口语技能的策略及方法。通过采用文献检索法、调查法、对比分类法、实验实训验证法等科学的有效方法对高职学生进行普通话口语训练,提高普通话口语水平,将普通话口语作为一门技能引起教师、学生的高度重视,使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更具有专业特色,综合素质更高,更符合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更具备就业竞争能力,从而打造旅游管理专业品牌。

2 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各级各类高校对普通话口语越来越重视,对普通话口语教学与训练也在不断加强,相关的研究有不少: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候银梅老师撰写的《关于提高大学生普通话口语技能的思考》中提到:加强普通话口语技能的教学与训练,提高大学生普通话口语的技能,对于他们今后的就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1]。

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王耀辉撰写的《普通话教学与训练策略》,湖北沙洋师专赵和平撰写的《普通话教学与训练》等论文中都提到“许多行业对普通话的等级标准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学习和推广普通话越来越显得重要而迫切”并在教学与训练方法上都强调了语音知识的重要性[2]。各自例举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邹斌写的《高职高专普通话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中提到: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遍话是高职学生素质高低的一种表现[3]。文章探讨如何让学生加强学习普遍话的意识,并提出了结合职业(专业)特点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对策。

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谢新瑛写的《旅游专业普通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辽东学院邹凯写有《旅游专业普通话口语表达课程教学改革浅析》,从旅游管理专业的角度分析普通话口语教学“不应像中文专业那样以理论为主,而应在应用上下功夫,以语音、语调的辨证及各种方式独特的训练为教学的主要环节,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达到能用清晰、流利的普通话与客人进行交流的目的”[4][5]。因此本研究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以上分析,王耀辉撰写的《普通话教学与训练策略》及赵和平撰写的《普通话教学与训练》中所提及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为本项目研究提供了基础的理论依据,邹斌写的《高职高专普通话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进一步提出普通话口语技能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素质提升有影响,谢新瑛写的《旅游专业普通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邹凯的《旅游专业普通话口语表达课程教学改革浅析》,从旅游管理专业的角度分析普通话口语教学的的重要性与实效性,这对本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国内对旅游管理专业口语研究不是很多,将普通话口语列入旅游管理专业技能来研究的相关项目更是不多,因此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普通话口语的策略及方法的研究是适应当今社会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普通话口语作为旅游管理专业众多技能中的一门基本技能有待研究,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2.2 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没有查阅到国外有这方面的研究,但许多国家对我国出国人员普通话口语水平是有要求的。特别是对从事对外汉语工作的人员、外贸工作人员,翻译、对外交流学习人员的普通话口语有明确要求,要达到二级甲等以上。

3 研究的目标

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旅游行业的调研,全方位了解行业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导游讲解的能力的评价及要求;对旅游管理毕业生普通话口语技能是否影响其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了调研;对在校学生普通话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如何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普通话口语技能的策略及方法,将普通话口语作为一门技能贯穿于专业课程当中,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更具有专业特色,综合素质更高,更符合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更具备就业竞争能力。

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4.1 研究方法 ①文献检索法:查阅杂志、报纸、著作、网络等相关资料,分析当前旅游行业对普通话水平的要求以及学生就业状况是否受到普通话口语水平高低的影响。②调查法:通过对历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对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分析普通话口语水平的高低在实际工作中的影响。③对比分类法:主要针对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普通话口语培训前与培训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类、分析研究。④实践验证法:对学生进行分组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从而得到预期效果(每一位学生口语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一个等级)。

4.2 技术线路 行业人才对普通话口语要求调研在校生口语水平调查分析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实施课程改革归纳总结汇编成果

5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分别对旅游企业、游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97份,收回97份,针对普通话口语技能是否影响企业及个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普通话口语水平在导游讲解过程中地位、在校学生普通话口语水平提高的途径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5.1 行业对旅游管理工作人员普通话口语水平及表达能力、讲解能力的评价与要求的调研与分析 为了了解旅游行业对旅游管理工作人员普通话口语水平及表达能力、讲解能力的评价与要求,课题调研组制作了《旅游用人单位调查问卷》,通过吸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广西森林旅行社、柳州君武旅行社、柳州青年旅行社等9家用人单位进行调研。通过分析调研材料,有7家企业在招聘人才时要求应聘者持有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有4家要求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9家企业一至认为普通话水平高低对员工个人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均有影响。而问及提高员工普通话口语水平及导游讲解能力时,仅有1家企业愿意通过请专业老师到企业为员工培训提高普通话水平,8家企业希望员工通过自身努力提高口语水平。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普通话,提高普通话口语水平及表达能力是提升导游职业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之一。

5.2 旅客对导游员普通话水平要求的调研与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现代游客普通话口语水平,以及旅客对导游员普通话水平要求,本次调研在持壮语、柳州方言、桂林方言、粤方言等不同语言的52位游客中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是:48位游客参加过普通话水平等级考试,40位游客普通话水平达二级乙等以上,51位游客认为普通话在导游讲解过程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希望导游员的普通话水平应随着社会的发展、游客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升,其中44位游客认为导游员普通话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游客对景点的认识程度,影响导游员职业的发展。

5.3 普通话口语技能对个人职业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影响的调研与分析 对35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33位学生认为普通话口语水平的高低对个人职业可持续发展有影响,35位认为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影响,有其名而无其实,30 位认为普通话在导游讲解中地位重要,希望学校开设有普通话口语课程或企业通过组织培训来提高个人口语水平。

可见,当今社会无论是个人的职业发展、企业的发展还是游客的要求都对普通话口语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6 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普通话口语技能的策略与方法

6.1 策略

6.1.1 政府加大推普力度,提高从业人员普通话水平。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旅游等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政府更应加大推广普通话的力度,加大普通话的培训和测试工作,将普通话培训纳入职业培训范畴,常抓不懈,投入一定资金对没有达到普通话等级标准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并鼓励员工积极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特别是旅游服务行业更应通过考级促进普通话水平的提高,提升服务质量,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提倡各企业通过“培训-测试-再培训-再测试”的方式,切实提高从业人员普通话水平。同时各企业应将持有普通话等级证书与评聘挂钩。

6.1.2 学校开发专业性教材。目前,普通话教材均依据《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或《现代汉语》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来编写,内容偏重语言基础训练,忽视语感训练教学,口语表达训练内容和方法理论性、通用性强,在职业(专业)口语技能训练内容和方法上实用性和专业特色不够。[5]为了更好地开展旅游管理专业普通话口语技能训练,应开发专业性强的教材,对专业口语作系统规范化训练。比如:词汇方面可增加旅游专业的“乘客、风光、导游、游客、餐饮、旅游费、线路、行程、住宿、游览、购物”等;口语训练方面可增加旅游专业的旅游景点优秀讲解词,如《桂林两江四湖》、《柳州柳候祠》等。

6.1.3 将普通话口语提升为旅游管理专业技能。普通话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普通话课程教学,对于与口语密切相关的(旅游、酒店、文秘、营销、会计等)专业应将普通话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加强课堂教学,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更应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提出高要求,要求学生将普通话口语作为一门专业技能来掌握,作为学生基本素质之一来提升。最终达到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拓宽就业平台的目的,为培养出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应用型人才做出不懈地努力,为学生将来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6.2 方法

6.2.1 激发学习兴趣。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普通话学习兴趣不高,一方面是学生认为普通话人人都说,没什么学问,只要别人听得懂就行;另一方面,学校及专业老师重视程度不够。学校没有为旅游专业学生开设普通话必修课,学生只能在课程不相冲突的情况下选修,学习时间不足,没有获得专业性口语技能训练。因此要改革普通话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前3-5分钟利用适当的眼神和体态语作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配乐解说,充分展示语言魅力,感染学生;授课时采用学生喜爱的短剧、讲笑话等形式,提高学习兴趣;

6.2.2 交给学习方法。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注意教给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记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送气与不送气的汉字。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即记少不记多、以声旁类推、记声韵配合规律等,让学生轻松而快速的学好普通话。

6.2.3 突显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普通话口语特色。有特色才有魅力,旅游专业的普通话教学要充分体现高职旅游专业的特点。[4]可以选择有名旅游景点,让学生按照文字进行朗读;或利用多媒体、模拟实训中心等场所播放旅游景点,让学生随着画面的转换进行解说;也可以紧密结合当地相关的历史史料和人文知识作为训练的素材,使学生在普通话训练中提高普通话水平;更可打破常规教学,在实践环节的教学中聘请历届有导游实践经验的学生为在校生讲授实战经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从而鼓励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

6.2.4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校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学生也愿意参加到这些既轻松有趣又能学到东西的活动中去[1]。常举办名家散文朗读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话剧表演、演讲比赛、讲故事、辩论赛、模拟求职、导游讲解大赛等活动,利用每年的推普周组织学生到社会上进行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活动、参加义务导游等活动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

本研究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技能的提升起到切实可行的推动作用,可推行到其它相关专业学生口语提升的教学实践中。为广西旅游从业人员普通话水平提升打下坚实基础,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满足高素质游客的要求,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以及全社会普通话的推广都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侯银梅.关于提高大学生普通话口语技能的思考[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54):81-82.

[2]赵和平.普通话教学与训练[J].语文建设,2002(12):29

[3]邹斌.高职高专普通话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6,14(2):77.

[4]谢新.旅游专业普通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9):179.

[5]邹凯.旅游专业普通话口语表达课程改革浅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6,8(3).

基金项目: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普通话口语技能的策略与方法的研究》(201105B)。

第2篇

关键词:普通话;教学;措施探析

一、前言

人类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治的逐渐统一,我国各民族的语言越来越需要被统一。但是我国现在有的普通话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分析这些问题,进而总结出合理的措施。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职学生都是不同的地方聚集过来的,所以语言面貌差别较大,很多的学生都缺乏普通话方面的认识和训练。

二、普通话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普通话教学在实际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每一个学院都在开展各种类型的普通话教学模式。在实施教学的时候不能很好的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主要是还存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高职学校生源广,方言汇集,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各个学校学生并不是从一个地区来的。近几年来,高校不断的开展扩招,来自各地的学生汇集到高职校园,语言面貌差别很大。每个学生的口语代表着各自的方言区特征。例如: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没有收到正规的训练,普通话水平明显低于来自城市的学生。高职学生本身还存在很特殊的学习情况。在开展普通话教学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明显差别,这些学生的普通话不同于平台高校的学生。例如:对口单招的高职学生大部分在职高或者职中的时候就已经学过普通话,就具有比较高的普通话能力水平。但是还存在很多的高职学生没有受到正规的普通话教育,所以普通话水平不高。

(二)学生普遍不太重视普通话教育

国家没有统一的规定学生普通话教学的程度,同时也没有颁布相关的条例要做硬性要求。目前的就业岗位也没有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做出详细的要求,这是影响学生学习普通话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普通话水平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所以就把普通话课程作为任务一样,应付完后就好了,完全不重视。还有一部分的学生,他们的语言发音和表达方法已经定型,改变起来就非常的困难了。也有的同学将自己的学习重心放到了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训上面,忽视了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性。很多的学校只是在第一学期开展了与普通话相关的课程,而且时间很短暂。

还有,学习环境的好坏也影响着学生学习普通话的质量。很多学院的教学大纲规定,在一年级开展普通话教学课程,大致上是30个课程。学生在通过这30个课时的学习之后就需要经过省语委统一组织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上课形式也受到学校客观条件的限制,普通话教师由中文专业教师任教,导致很多个班级一起被安排在平台的教师上大课的现象。这样简陋的教学条件就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学生的普通话学习。

(三)大部分学校还在采用普通话教材

虽然现在很多的学校都开始重视学生的普通话教育,但是选择普通话教材的时候存在很多的问题。大部分的学校选择教材的时候,只考虑到教材本身是否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文学性,去没有考虑到教材中口语的训练方法的归集和专业特色是否明显。这种不严格的挑选方法,是导致教学质量不高的因素之一。很多的高职学院在开展普通话教学的时候,采取自选教材的模式,还有一部分学校只是单纯的选择本地语委所编的相关教材。这些教材的内容设置只是针对普通话过级测试,侧重于基础只是的训练上[1]。在口语方面则有些不重视,忽视了语感的训练、口语表达训练等,朗读材料也缺乏反映专业内容的文章,导致学生在开展普通话学习之后还是没有什么大的收获。

(四)普通话教学中的硬件设备不完善

因为学校的不重视,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带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来,造成普通话教学的软硬件设备的缺失。

首先,严重缺乏完善的教学设备,教学设备的完善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例如:场地、资金等。大多数学校把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排满,安全忽视了普通话教学的需要。只是针对普通话教学开展播放录音形式来进行教学,也没有安排合适的专职语音教师去做示范,教学资源也相对的缺乏,只是单纯的朗诵经典课文或者诗文。

其次,教师资源这方面的考虑较为缺失,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受到资金、编制、人员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在普通话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校的普通话教师的挑选很不严谨,只是从中文专业教师中去选择,缺乏专业的普通话教师。一部分语文教师自身的普通话表达能力不够,只是停留在普通话的发音和相对的校准上,也没有受过相关的专业的训练,满足不了普通话教学日益更新的要求。

三、 提高普通话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整个教学的活动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不断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充分的发挥学生主体的效用,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教师需要不断的理解学生普通话水平不高的这个实际的情况,要充分的重视语言环境的重要影响。尤其是普通话的发音不标准、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说普通话的学生,不能嘲笑恶化和讥讽他们,需要不断的鼓励,让他们多说多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则要本着够用和使用的原则。尽量挑选一些贴近日常生活的、实际的和专业岗位需要的。充分的强调出普通话的美感和实用感,鼓励学生要通过刻苦、科学的练习。让学生们认识到学习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不是短时间就可以的,而是需要不断的联系和磨砺的。

(二)不断的革新教材

革新教材是普通话教学达到目标效果的基础条件。目前普遍使用的教材已经很难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所以,想要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及时的革新教材。普通话教学最主要的是方音辩正,这样才可以很好的训练学生的语感,进而训练学生的语流。所以,普通话教材的革新就需要以方言辩和语流训练正为中心展开,将这个中心贯彻落实到整个普通话教学活动中去。设计教学进程的时候需要设立中心目标,中心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三)加大投资的力度,创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针对高职普通话教学的实际需要,必须不断的加大物力、精力的投人,给各大高职院校提供完善的教学环境。同时还要提高国家对普通话教师的培养和有关部门对高职普通话的重视[2]。普通话教学拥有多媒体电教室、优质的语音室和高质量的音像资料。这样才可以让教师高校的运用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四)推广普通话

鼓励学生之间是有普通话进行对话,还要在整个校园进行广泛的宣传。让学生从学普通话位了考到等级证书的误区中抽离出来。同时还让学生和教师意识到规范使用普通话的重要性。意识到文明得体的使用普通话可以总体提升学生的语言形象,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具体方法如下:可以通过学校的校园橱窗和学校广播站等对学生们进行宣传,经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将整个氛围活跃起来。

四、总结

语言能力是从事各类职业的核心技能,体现着一个人的综合技能。所以,每一所高校都需要找准立足点去开展普通话教学改革,不遗余力的促进我国语言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 口语能力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学前教育得到空前重视,各中职学校纷纷扩大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旨在为学前教育培养千万名幼儿教师。然而,由于师资、设备、课程设置的相对滞后,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毕业生口语能力还十分薄弱,有相当部分的毕业学生因为口头表达能力限制,无法自如地将所学的技能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因此,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加强学生口语能力训练就显得尤为迫切。我在多年的师范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把握本学科课程特性,把口语交际的训练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快速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一、在听话和说话课中强化普通话语音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师范生要提高教师口语表达能力,必须先学好普通话。由于受母语方言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普通话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发音障碍,一些学校虽然把普通话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但由于缺乏有经验的专业师资,未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普通话水平达标率并不高。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在理论方面做过有益的探讨。比如,在教学中先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汉语拼音,然后帮助学生区分母语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别,掌握发音规律,纠正方言发音,正确练习,同时鼓励学生从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字词(如“您好”、“谢谢”、“请问”等)入手,待掌握以后再逐渐扩大学习范围,以此让学生看到学习成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又如,在训练过程中鼓励学生不怕嘲笑,持之以恒;要求学生每天注意倾听、模仿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包括模仿电视台、广播电台播音员的发音及身边普通话说得较好的老师和同学的发音。我注意到,这些做法对学生学习普通话有一定的益处,但单纯的语音训练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找一些喜闻乐见的朗读材料给学生训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语音面貌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口把口”的教学则是最有效的正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尝试了以下几个训练法:

(一)相似分组教学法。教师把语音面貌相似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根据学生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口把口”教学,以此强化普通话“正音”。

(二)“结对子”教学法。将不同语音面貌的两名学生结成一对一的练习“对子”,互相纠正,取长补短。

(三)分组活动教学法。将一个教学班分成若干个练习小组,平常一起听广播、看电视,进行练习对话,教师不定期抽查各小组练习成果,促进成员语音面貌的整体提高。

(四)情境营造教学法。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栏等场所和举办各种活动,在校园里营造人人讲普通话、处处讲普通话的语言学习环境,以此促使学生时时学讲普通话、处处都讲普通话的学习氛围。

二、在阅读和写作课中夯实言语能力的基础

实践表明,技能形成的关键在于知识的积累。同样地,一个人言语能力的形成,也是以一定的语文知识为基础的。调查发现,大部分中职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正确把握表达方式与方法,容易出现卡壳、词不达意、“不懂怎么说”等现象。究其原因,就是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的缘故。阅读和写作是师范学校语文学科的重要课程,它不但承担着培养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具有适应今后实际工作需要的阅读、写作、文学欣赏等能力的重任,而且是为听话、说话能力打基础。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阅读和写作既是基础课,又是掌握职业技能的专业课。

(一)加强朗读。我国语文传统教学十分注重课文的朗读。朗读是言志传神、负载思想的一种语言表达艺术,是唤起美感、引发兴趣、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最有效的途径。现今中师语文教材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从内容来看,诗歌以其感情丰富、意境优美、语言精练、音韵和谐,容易被青年学生所接受,可以作为学生训练朗读的首选之作;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绘景状物,都在表达某种思想情感,切合青少年学生的情感体验,应指导学生多读。文言文的语言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材料。此外,朗读一些打油诗、绕口令和三字经、弟子规,不但可以提高用气发声的能力,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兴趣,调剂朗读内容,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也十分有利。

(二)注重对话交流。对话交流是学习语言最便捷有效的方法。我在阅读和写作的常规教学中多次作过这样的尝试:一是展示个人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教师所布置的与课程有关的日记、周记、读书心得、作文片断、QQ心情,让其他同学评论并提出修改意见。二是读新闻、讲故事。每晚自修之前,由若干名学生轮流上讲台,面向全体同学讲自己最近听到、看到的新闻或故事、消息,全班同学对新闻、故事本身和上台的同学加以评论。三是展示学习心得。在单元训练中让学生复述其他学科的学习经历与心得体会,让其他学生进行评议。这些方式不但能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课堂,对口语训练十分有效。

三、在幼儿文学课中丰富教师口语表达方式

幼儿文学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幼儿教育需要的幼儿文学鉴赏能力和改编、创作能力,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可以说,幼儿文学课就是为了促成师范生尽早形成具有幼儿特色的语感而开设的。根据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淡化理论,采取大量的朗诵、仿写、模拟、表演等方式进行教学。

(一)即兴表演。选择适合幼儿容易接受的儿歌、童话、寓言、生活故事、图画故事、戏剧等作为活动内容,然后采取相应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如儿歌,先让学生熟读成背,然后进行即兴表演。一般由扮演老师的学生讲授演练,再让扮演幼儿的学生跟老师读一遍,最后合读,在朗读的同时还要求学生要有相应的体态语言。

(二)模拟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教具或道具,让一名学生充当“教师”,其他学生充当“小朋友”,进行幼儿园模拟教学,同时设计一个以鼓励“幼儿”为主的评价,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三)作品交流。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最后,我都会当场给学生一个素材,要学生立即编成一首儿歌、童谣或一则故事,然后分组交流,或公开朗读,或即兴表演,或模拟教学。

(四)设计态势语。态势语又称为体态语,它是利用身体的动作传递信息的非自然的无声语言。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指出:“信息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和动作。”由于态势语可以增强教学效果,起着有声语言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在幼儿园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幼儿文学因其题材与对象的特性,常常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向“读者”(幼儿)呈现,这时如果能够通过适当的态势语表达,往往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根据作品内容展开联想,大胆设计适合自己的体态语,反复训练,使得学生逐渐克服了羞怯心理,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实践表明,以上几种教学方式在幼儿文学教学中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表达欲望,提高表达技巧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四、在幼儿园语言活动指导课中培养语言活动的组织能力与教学能力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理论性强、需要大量口语实践训练为基础的专业课程,它是对师范生口语能力的总结,更是学生自身语言能力升华为工作语言的重要桥梁。教师可以“模拟教学活动”、实训活动、实践活动、参与校园活动等方式展开教学。

(一)模拟语文教学内容的情景。中师语文教材有许多儿童题材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幼儿语言活动的方式进行模拟教学。如在幼儿文学课中进行儿歌、故事、幼儿戏剧等模拟教学训练。训练开始之前,教师指导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活动方式,教案可分为课题、班级、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后记等六个内容。训练活动时,学生轮流扮演“老师”和“小朋友”。每名学生都有当“老师”的机会和当“小朋友”的机会。

(二)模拟幼儿社交与游戏活动场面。根据幼儿生活场所,如家庭、公交车上、幼儿园、公园、商场、亲戚家等,将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组,各人分别扮演虚拟场所里的人物,包括不同年龄层次的大人,不同性别的幼儿,开展日常用语对话、猜谜语、唱儿歌等活动,各位组员轮流充当各个角色,每名学生都有轮流充当“大人”的机会,也都有更多充当“幼儿”的机会。实践表明,模拟教学活动不但能培养学生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加强实训、实践活动中的语言指导。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到幼儿园进行的见习、实训、参与社会实践等活动,也是训练师范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多接触现实中的幼儿、家长和老师,跟他们交流,实地体验幼儿教师工作过程中的语言活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训练口语表达。

(四)引导学生参与其他学科自主学习与校园活动。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学科、各学习、生活场所的共同协调。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心理学课程的自主学习中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在德育课加强必要的思维实践训练,在职业活动指导课中进行职业交际语言训练,在日常教学中锻炼胆量、积累话题和表达欲望,还可以通过营造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有充分的语言展现空间,通过多种学习途径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其“动口”能力远比“动手”能力重要得多。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课程特性,在语文教学中将口语训练内容分解并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把口语交际的训练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既紧紧扣住教学内容,又时时不忘口语交际训练。唯有这样,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活动才能在有限的课时里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全面、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俊荣.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几个环节[J].凯里学院学报,2008,VOL26,(1).

第4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师德修养 基础课程 高层次就业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教研结合是身为教师必须思考与践行的一项职责。本文从师德修养与教书育人的关系,基础课程与服务专业的关系、职业教育与高层次就业的关系三个方面来研究讨论。

一、师德修养与教书育人的关系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的影响力与作用力在于它不仅是一个学校的整体道德规范体制的彰显,更是一个学院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就个体而言,高尚的师德修养关系到学生集体的知识渴求度;就整体而言,亦是民族兴盛的关键点与民族复兴的突破口。教书育人是学校的首要职责,传承知识文化、培育时代新人“。教书本身是教育的信息化过程,是知识信息的传递过程,是知识性学习的过程;育人则是教书的感性化、性格化的过程,是影响学生社会性活动的意识、品质、性格、思想等方面的情感因素。”单就字面意义理解,教书与育人是不同层面的工作。教书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即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讲解知识道理,教授学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其主要职责强调单方向的信息传递;育人是更高层次的学校教育,即培养社会人才,促使学生健全人格、良好习惯的养成,其关键点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与精神互动,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施教者与受教者达到精神与心灵上的双向沟通,促使受教者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教书与育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要自觉地负起育人的任务。换言之,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其身份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更是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学生身份的转型,这种双向身份的认同要求当代的高职院校学生必须明确两点:一是其身份是大学生,与中等专业院校的学生区别应是知识与技能的增进。二是其职业院校身份的限定更要求其与普通的大学生相比,有一技专业之长在手,即要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指掌握了一定技能又具有较高技术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走技术的发展路线;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并掌握了较高技能的高技能人才,走技能的发展路线。”就这点而言,作为高职院校的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将面临比普通高校更为艰巨的挑战。即在教书上如何平衡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在育人上如何做到净化心灵,促使高考失利的学生重拾信心,增进不善学习学生的求知兴趣,鼓励其在学习上朝更高更远的方向前进。高职院校教师应树立教书育人相统一的责任意识,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身心素质的培养不仅是学校专职辅导员的工作,也是任课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如果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片面地传授书本知识而忽略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对于服务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将会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二、基础课程与服务专业的关系

所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比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鼓舞、激励和唤醒。特别是对于就读于职业院校的大学生,鼓舞学习的士气,激励学习的动力,唤醒学习的能力,使看似迷茫的大学时代不再迷茫。高职院校的基础学科如何强化学生内在修养的力度,与职业教育和谐统一,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本部分将以口语交际课为蓝本,从以下两个方面阐述。

(一)课上课下的一体化教学

口语交际这门课程不同于大学语文素质课程体系中的阅读欣赏与应用文写作课,后者更注重课堂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口语交际与表达课本身的立足点即是以课堂讲授内容为起点,进而在整个校园乃至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是能够用到语言的地方,都应该成为其实训场地。例如在教授普通话等内容时,就应创造一个人人都讲普通话、人人都说普通话的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不仅是授课教师应说普通话,学生应说普通话,学校的其他教师也都应把普通话作为表达交流的首要工具“。教师只有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愉悦心境,才能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把教学活动变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变畏学、厌学、苦学为想学、爱学、乐学。”培养良好的普通话学习、使用氛围,使学生明确普通话不仅是一项课程的考试内容,而应是一种最普通的交流方式。在公共场合必须说普通话。

(二)打破理论实训的教学模式

“理论+实训”的B类课程最普遍的授课方式就是先理论后实训,在80分钟的课堂上,前半部分用来讲授理论,后半部分留给学生进行实训,并由任课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口语交际课试图打破这样的一种格局,将理论与实训融为一体。例如在讲到面试一课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讲授什么是面试,面试有什么特点,如何进行自我介绍等等,在实训部分往往将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理论内容不能与实践相结合,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后,任课教师将面试这堂课设计成一个完整的求职环节,使80分钟的课堂变成了完全的实训场所,而理论成了实训中的有力补充。以12级物流管理专业1班课上实录为例:一是教师在PPT多媒体上2013年前一天关于物流管理专业的招聘信息,招聘信息数量多,增加学生的求职信心。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与求职意向选择求职岗位,填写求职简历(此处教师向学生介绍求职简历的作用并指导填写)。三是教师筛选简历,确定进入第一轮面试的应聘者名单(10人),并在落选的名单中选出五名评委。四是进行第一轮面试(此处教师向学生介绍面试的主要内容与注意事项),学生进行自我介绍,评委根据应聘岗位向应聘者提出问题,应聘者回答问题(此处简单介绍什么样的回答更受招聘单位的青睐)。五是进行第二轮面试(5人),公布拟聘人员名单(2人)。最后由五位评委总结发言,评价的标准与原因。这种授课方式摒弃了传统的理论重于实训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接触了解面试的环节、注意事项。应聘者与评委均是来自于本班的学生,能够促使学生发现不足,取长补短,促进应聘能力的提高。

三、职业教育与高层次就业的关系

第5篇

摘 要: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中职生就业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教学任务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仍是薄弱环节,学生拙于表达、词不达意、平翘舌不分、方音较重等问题依然突出。笔者凭借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评测经验,以求探索出高效、科学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教学要使学生达到“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就业的基础和资本。但目前该项教学现状很不理想,有的教师因为个人口语能力或语音知识欠缺而无法驾驭教学内容,还有的教师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设计乏味,使得学生参与率较低、兴趣不浓,学生的口语能力自然得不到锻炼和提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一些教学策略,愿与广大同仁分享。

一、创设多元平台,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

为适应市场岗位要求,笔者所在学校特创设了口语交际实景平台。学校成立了“商务实训中心”,该中心由会计、电商专业学生轮流执岗实践,从收银到理货,从导购到管账,都由学生轮流担当。这些实训岗位均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自鞍山职教城成立以来,校园规模空前,学生数量庞大,第二课堂和社团等校园文化活动更丰富,如校园广播站、演讲社团、表演剧社等,这些平台的设置,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普通话和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

二、结合专业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有效实现的基础和关键,是衡量教学效率的依据和根本。笔者认为,可行的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为指针,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学情和特点,设定适宜的目标。如针对语文基础较好的会计、服装专业的学生,设定的目标是“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能够端正大方地与人交际”;而对于语文基础较差的计算机、电子专业的学生,制订的教学目标是“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能够自然得体的与人交际”,根据这些教学目标,设计科学可行的教学内容。

三、优化教学内容,扩充有效的教学资源

优化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它决定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教学内容的优化应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要理论知识形象化。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如采取陈旧的填鸭灌输式教授理论知识,教学注定失败,一定要把理论知识形象化,由难转易、由繁变简。这既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更要求教师利用大量时间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在教授普通话韵母发音时,需借助多媒体讲解读音的由来,使学生先理解后实践,如向学生形象讲授复韵母ao是由单韵母a向单韵母o滑动而成的,鼻韵母ang是由单韵母a向后鼻音-ng滑动而成的,这就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较容易将所学知识理解、内化。

二是要把知识点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结合专业特点,让学生充分体验角色模拟情景实践。如在会计和电商专业教学时,笔者将课堂练习题目“请学生用普通话介绍银行窗口人员的工作职责”修改为具有情景实践性的练习题目,即由教师扮演到银行办理业务的顾客,学生扮演银行窗口工作人员。顾客办理了多个存折的支取、整存、跨行转账、密码挂失的业务,且年纪偏大、耳聋眼花,在这种境况下,作为办理人员,你将如何接待与办理。要求用普通话服务,运用交际要领。修改后的题目使学生的参与热情明显提高,教学实效性有效增强,学生的口语能力和交际能力均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是教学内容的设计本着“学生想说、敢说、能说、会说”的原则。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说普通话的重要性,笔者在导入环节播放了曾经红遍网络的“道牙子”车祸报警录音,学生听后哄堂大笑,而后他们充分认识到,学习普通话不仅是为了就业,更是为了生活。明确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自然变得轻松、愉快且主动,学生也很快萌生了“想说”的意愿。接下来就要引导学生“说什么”“怎么说”。教师要以学生“敢说”“能说”为准则传授知识,如对于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平翘舌不分的问题,教师将该问题由难化简,明确传授给学生:舌尖放在上齿(或下齿)背和舌尖放在硬腭前部是平翘舌发音根本区别,学生豁然开朗,而且实践后收获很大,平翘舌问题迎刃而解,真正达到了“会说”的教学目标。

此外,教要善于扩充教材教学资源。在讲授《应聘》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观看“非你莫属”栏目片段,并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一个模拟求职现场,学生既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又体验到了用人单位的聘用心理,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让怯懦的人勇敢,让无能的人有能,让无知的人有知。”口语交际教学恰好能完成这个教学任务,即使这个目标的实现非一日之功,但我坚信,只要一线语文教师继续探索研究、大胆创新,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与成功必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 中职生 实用性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中的一门文化基础课――语文课,应该说在整个中职学校的学科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呢?面对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召唤,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要加快培养学生快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较强的听说能力,这也正是中职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笔者认为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增强中职语文教育的实用性。

一 强化认字训练

语文是学好专业课的工具。中职学生由于语文基础的薄弱,对常用汉字的掌握还不够踏实,识字量不够,影响阅读的质量和表达的质量。中职学生的识字要求应该达到常用字与次常用字3500个左右,并适当扩大。所谓识字,不但能读出字音,还要写对字形,正确运用,教材与教学中要注意引导辨别,重视积累。因此,语文教学要强调基础性,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应加强学生对字、词、句、篇基础知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增强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

二 加强写字训练

写一手好字与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是每个中职毕业生毕业时所应具备的基本功。一手好字就是一个人的名片。广大中职生迈向社会的第一项考验就是他们的说话和书写能力。然而,大多数中职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实在太差了,写的字不仅不规范、美观,还七扭八斜,令人无法辨识,而且写字速度也很慢,错别字多。因此,中职语文课程应该开设写字、书法等课程,让每个学生都练成一手好字,既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准备一张有分量的名片,又为他们在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三 加强普通话训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南来北往的经济贸易交流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使得很多用人单位尤其金融业、服务业都要求员工使用普通话接待顾客,可以说能否说好普通话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前途,练好普通话是学生就业的必备素质,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因此中职生过好普通话定级关,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这就要求教师随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发音,尤其是要克服方言对学习普通话的影响,教师可以列出方言与普通话发音对照表叫学生反复练习,同时叫同学之间要经常性地提醒和纠正,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另外通过中职语文课本中《听话》、《说话》等篇目的教学,教育学生会听话且听得完整、听得明白、听得深入,会说话且说得对、说得清、说得好。同时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听话艺术和说话技能,向学生传授一些言语交际的基本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说话、听话实践活动,如绕口令、男女对接话练习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

四 加强口语表达训练

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多样化,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人际关系和公共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要求人们具有准确的听话能力和简洁规范的说话能力。但现实是中职生在这方面的能力非常差。其原因,一方面是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见识不广,胆小怯弱;另一方面是中职语文教学忽视了对这方面的能力训练。肩负培养学生听说重任的语文教学,一定要从社会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专业情况,通过礼仪活动、自我介绍,模拟现场招聘问答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系统、严格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以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口语训练的第一步是要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建立一种乐观向上、主动好学、富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克服精神不集中、不爱思考、不肯主动回答老师提问的现象。学生拥有了自信,课堂教学的路就畅通了。第二步,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从朗读入手,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开口讲话,然后通过自我介绍、讲故事、诗歌朗诵等活动让学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比较完整地讲述和朗读,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流畅。第三步,让学生复述课文,在课堂上提问交流,逐步做到出口成章,表意准确。

五 加强应用文写作训练

应用文是人们交流信息、处理事务、联系工作、洽谈业务等经常使用的一种文字工具。在所有的文章体裁中,它和人们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使用频率最高,能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走进生活,贴近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务实地教学生写好日常应用文和常用文体的作文。写作训练项目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的需要为准则,切实训练学生写求职信、总结、产品说明书、消息等实用文,培养学生具备处理生活和就业中实际问题的写作能力。同时,作文一般要求当堂完成,逐步训练学生快速立意、快速构思、快速遣词造句、快速完稿的能力,真正达到张志公所言的“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培养学生具备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学习或运用语文的“本能”,学生自然而然地由课堂学习扩展到社会生活天地。

总之,中职学校语文课堂应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根据学生语文的实际程度和就业的实际需要,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生存、生活和生命发展的需要。

第7篇

关键词: 中职幼师 口语教学 教材 教学反馈

一、中职幼师教师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及问题凸显

中职幼儿师范学校承担着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的任务,幼师生进行教学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口头语言,“教师良好的口语表达对正处于智力、知识开发和启蒙阶段的幼儿来讲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口语训练成为幼儿师范教育的最重要环节之一。

《教师口语》课程由“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部分构成,课程的三个部分内容逐层深入,要求各不相同。近年来,该课程的教学取得可喜成绩,同时存在不可忽视的紧迫性问题。问题之一,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投入使用后,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的测试合格率明显下降,由原80%左右的合格率降至40%左右。问题之二,虽然部分学生取得了普通话合格证,据用人单位反馈,一般口语交际能力的薄弱使刚站上三尺讲台的她们时常陷入被动的尴尬境地,常见的问题是课堂“讲课”能力较差,口头表达水平的欠缺已成为幼师生发展的“瓶颈”。

二、中职幼师教师口语教学的现状

影响学生口语表达的因素众多,以往多数研究者主要从口语教学的具体训练对策方面进行探索,笔者以多年来从事该课程教学的经验和体会,侧重于对现阶段中职学前教育口语教学所采用的教材、教学方式及教学反馈等现状进行探讨。

(一)现用教材的局限性。

多年来,中职师范学校教师口语课程一直采用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教材,如《现代汉语》、《听话和说话》。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而言,教材缺乏指向岗位需要的针对性,其涉及的知识理论性亦较强较难,知识更替缓慢。近两年来,为了克服前述弊端,笔者所在学校对课程教材的选择重新作了多次调整。笔者认为,该举措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不少突出的问题,但因为近两年教材版本较多,导致教学活动过程中不稳定因素增加。虽然各个版本均加入了部分专业实用口语项目,但训练部分的内容依然缺乏,如语音、态势语训练章节,并且在实际授课中因课时不足等原因,部分训练技巧的教学最多也就是组织一下观摩,较少进行系统训练。再者,个别重点概念解释模糊。如,在介绍语音概念“音素”一词时,教材对普通话音素的基本组成情况未做重点展示,其中对元、辅音的定义缺少科学描述,类似情况并不鲜见。

(二)重理论轻实践,训练形式单一。

大部分中职学校由于受到专业课程的影响,普通话的教学课时普遍偏少。中职学生语言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在理论知识方面(如语音、词汇、语法)要做到必要的讲解,而教学中普遍的情况是,大部分教师在理论知识部分确实做了精细分析,课时的限制却导致实践练习只能泛泛而谈。更为甚者,课时的压缩,往往导致多数技能训练无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导致学生的不足或缺陷得不到纠正。虽然学校每周都设有由学生组织的推普课,但训练材料不够丰富,训练方法单一,如学生晨读、晚练的教材都是那一本薄薄的一二级常用字词,实训效果不佳。

(三)师资力量有待提高,教学方式尚需完善。

1.师资结构亟待改善。

教师口语是一门涉及知识丰富广泛的学科,它要求任课教师除具备教师的一般素质外,还要求普通话水平达到较高等级,具备方言辨正能力、较强的示范指导能力,并熟悉了解幼儿园教育常规实际。笔者所在学校普通话教师在数量、质量上良莠不齐,拥有国家级或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的教师只有三位。部分教师本身普通话表达缺乏规范性,语音辨正能力较弱,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对如何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等问题缺乏深入探索。

2.普通话语音学习设备匮乏,教学模式更新少。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虽然配备了多媒体教室,也投入使用了语音训练功能室,但只限于英语教学。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课堂教学大都依然停留在“教师+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上,教学方法老套,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大大减弱了学生的参与程度。

3.教学反馈手段方式缺乏有效性。

(1)口语教学评估手段匮乏。

长期以来,学术界除了对英语口语教学评估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以外,对汉语口语教学评估手段的研究甚少。在笔者所任教的中职学校里,口语评估常常被排除缺位,或者只是以期末口试或浅显的理论知识笔试为主要形式的终结性评估,这些做法对促进普通话口语教学作用甚微。

(2)课后反馈训练较少。

笔者通过对学生的面谈调查了解到,在课后反馈环节上,大部分教师只是象征性地布置几道相关的课外习题,较少涉及多样性的口语训练任务。因此,口语教学的实际功效堪忧。

三、现阶段优化教师口语教学的建议

(一)摆脱现用教材的局限性。

中职幼师口语教学一直都依据国家统一规定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进行教学活动,然而目前因中职生文化课基础差、教学课时被大大削减等因素,使得口语教材难以适应现在的实际需要。因此,教育者要有全新的课程意识,对教材内容做合理补充、精选。

笔者认为,当前幼师口语教学基础部分为语音技能训练,在教学中,边鼻音、平翘舌音、前后鼻音、音变中音素的变化等内容是教学难点所在,应设法搜集充分的语音辨正训练内容。其次,要提高教学内容系统的衔接性,适时解释概念,并明晰概念的外延。再者,教材中朗读训练部分针对性不强,可适当补充普通话测试朗读内容,并将幼儿园现用教材中的诗歌欣赏内容有机插入朗读训练中。最后,在教学口语部分,结合岗位需要,可插入幼儿园教学真实案例点评及优秀案例指导材料等,并针对教学内容附上幼儿园语言活动课教材实例、教学光盘及视听媒体等。

总之,教材内容既要能帮助学生提高普通话表达水平,又能结合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际,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重实践,强化课内外活动,弥补课堂教学不足。

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声、韵、调上,虽然普通话考核取得较好的成绩,但一般表达能力欠缺,上台发言时常出现声音发颤、语调失常、颠三倒四等语无伦次的状态。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把推广普通话和一般口语表达训练有机结合,明确双重任务的重要性。

1.应注重教学中的情境性实践训练。

纵观普通话教师在课堂上的教,依然习惯于教语音知识,缺少活动安排。除了常规语音教学外,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应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专业特点的情境训练,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口语交际的全过程。“所谓的‘情境’,就是某种图景和情感的结合体,有‘物’有‘意’,置身其中,将激起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产生‘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冲动,从而‘情动而辞发’,滔滔而不绝”。根据以往的实践,学生较为热衷的情境口语主要包括如下几种,如:角色表演、即席发言、应聘介绍等,训练内容都是针对专业性质及人际交往中口语表达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题训练。比如,在上《口语表达中心理沟通的方法》这节课时,笔者为了加强学生对沟通方法的理解掌握,设置了一个幼儿园常见情境:

一天,你批评了一个犯错误的孩子,可是这个孩子的家长却找到你说了很无理的话,比如,说你是一名没有素质的教师,批评得不公平;或者说你算干什么的,怎么能对孩子要求这么严,等等。

首先,笔者设疑:如果你是这位教师,你会怎么说?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顿时,课堂上三五成群,学生七嘴八舌,人声鼎沸,教室里洋溢着一阵阵充满激情的对话……

然后,分别让几组学生模拟角色上台表演,强调注意沟通技巧的表达……

最后,由学生对角色表演进行评论后,引导其分析沟通中的认同和调控技巧,从而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感知和概括总结……

总之,只有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进行训练指导,才能达到一举多得之效。特别是中职三年级,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训练学生会说话、会讲课。这一阶段以“即兴型口语”和“职业口语”训练为主,“试教”训练也是本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所以,创设生活化、专业化的口语情境更显得举足轻重。

2.加强课堂教学外的实践。

师范学校每周都设置口语训练课程,如推普课、晨读、晚练课等。在各种训练活动中,应提供给学生灵活多样、富于针对性的实际训练材料,并加强对学生组织者的规范性辅导,以弥补训练材料匮乏、训练方式呆板等不足。为了强化训练形式,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社团多举办语言类的活动,如演讲、故事讲述、辩论赛、语言情景剧等活动,鼓励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出现,使学生意识到普通话的学习是大势所趋。

(三)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方式、教学反馈的有效性。

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完善教学设施。

针对普通话教学的特殊需要,应通过学习或进修提升普通话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中职幼师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从客观实际出发,探索出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不断提高个人教学技能和普通话口语教学质量。同时,学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音训练环境,并尝试将国家先进的智能普通话口语评测技术引进本校,积极利用电脑室开展辅助计算机普通话水平测试,尽快扭转学生测试合格率明显下降的局面。

2.丰富教学方法,巧用媒体教学。

在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要形成新理念,运用新手段、新方法,并把传统的教学方法、原则与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如运用微格教室、多媒体和远程教学)相结合。

(1)探索有效的口语教学方法。

对于语音训练中重难点音的训练,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受训者讲清语音理论再做一般的示范发音和跟读训练,则显然收效甚微。如能通过语音比较法,语音强化――还原法,口部操训练法等,便能提高训练实效。

此外,学者们更提倡在教学中运用多元情境策略,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有目的地创设多种具体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及思维活动,从而获得理想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如前面所述,通过符合专业性质的现场模拟进行的实践练习,能多方位地强化学生的口语交流及应变能力。再者,亦可利用语文科目中的《阅读与写作》、《语言活动指导》课程等进行活动情境创设,借此弥补教材编排的不足,丰富训练形式,增强教师教的延伸性和学生学的主动性。

(2)巧用多媒体教学。

在当今教育教学领域中,教育者越来越广泛地关注如何有效地发挥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对于口语教学来说,教师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课堂讲解是实现不了教育目标的。如在语音教学环节,由于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理论知识在传授过程中不易被理解和接受。比如平翘舌音,单纯向学生解释其发音的生理机制,学生最终并不能理解其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如果能通过多媒体3D效果向学生展示发音部位和流程,如:图面中显示的平舌音是舌尖和上齿背接触,发翘舌音时舌尖和硬腭前部接触,并且通过不同的流程图中线形上下前后的移动,代表形成不同的发音部位,即“平、翘舌音”、“卷舌音”或“缺陷音”。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不同的发音位置,远比抽象的一般讲解效果好得多。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现代网络语音室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同时借此锻炼学生听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普通话语感。

3.提高教学反馈手段的有效性。

教学反馈是指教师利用课堂上得到的各方面信息,及时调控课堂教学,提差补漏,使学生正确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

(1)完善课程评估体系。

课程评估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测的作用,笔者认为,教学评估活动的开展既要解决评估内容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策略、课堂活动参与度等,又要考虑评估形式,如自我评估或同伴评估形式的结合,还应注重评估手段,包括如何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口语录音档案或设计相关问卷与访谈问题等。只有不断形成并完善上述评估体系,才能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达到促进其口语能力发展的目的。

(2)重视课后的教学反馈作用。

基于本课程的特殊性,课后反馈往往不够充分、不及时或缺乏多样性。课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结果的机会,这既是对学习结果的检查,又是学生交流提高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书面作业、组织交流、提问等方式进行反馈检查和巩固,如让学生课后口头概括本节课内容或概括自己本节课的感想、收获,亦可让学生就刚学过的内容提问,同伴回答,或者在故事教学章节引导学生课后复述、口头续编等。这样,不仅让学生有学习的主体感和成就感,更有利于教师及时有效进行教学部署。

总之,影响中职幼师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毋庸置疑,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教学反馈的有效性在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上尤为重要。口语教学实效性研究难以立竿见影,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深入反思和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陆文君.中职幼师口语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1).

[2]李弟宝.构建职校特色语文 提升学生就业能力[J].职业,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