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6 17:34:52
序论:在您撰写校长交流材料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贯穿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而语文阅读课、语文综合课、识字写字教学,是提高人文素养和培养语文能力相统一的过程。**老师自**年执教的语文阅读课《爬山虎的脚》荣获省级一等奖以来,一直在积极地探索和研究,**年11月执教的语文综合课《语文七色光》又在全县教学研讨会上作观摩教学,**年5月份又受县进修学校的举荐,参加在齐市地区召开的教学研讨会,并作“识字、写字课”的观摩教学。历经几年的沧桑风雨,许多事情发生了变化,但于老师的教学热情依旧,初衷不改,基本形成了“以趣激趣,以趣促学”的教学风格。
语文综合课教学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课堂上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还要注重听、说、读、写等能力的综合发展,于老师在语文综合课的教学中,力求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他在《语文七色光》的教学中,以祖国大陆赠送台湾大熊猫为主线,突出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单元主题,整堂课,我们看到于老师思路清晰,精心设计的主线把语文七色光的各个板块有机地融成一个整体,衔接地非常自然,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可以说这是一节融情感性、人文性、综合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创新课。这节课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设计理念体现一个“趣”字;学习过程体现一个“活”字;综合训练体现一个“实”字。使得整节课动静有度,活而不乱。
识字、写字课教学
识字教学十分枯燥,改变识字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让学生乐学,这是小学教学领域的一个尖端的课题。**老师的二年级的《识字一(1)》的教学,采用“主线贯穿,散而不乱”的教学思路,把这堂课上得有滋有味。本节课利用奥运福娃把各个环节有机的贯穿起来,使学生感觉到福娃就在课堂上一起学习。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乐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纵观**老师的识字、写字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利用情境、规律识字
汉字的创造源于生活,汉字的识记也离不开生活,于老师就利用汉字的这一特点帮助学生识字,在教学识字的环节,首先出示人体挂图,让学生把卡片帖到相应的位置,并根据观察发现生字的规律,结果学生发现跟人体有关的字多数带有“月”字旁,而且还让学生想出了其它一些带有“月”字旁的人体器官的字,利用情境、规律识字,把识字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识字同学生的已有经验结合起来,使识字教学增添了许多趣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看、想、描、比”的方法指导写字
**老师在写字指导中,注重了“三度四适法”的指导与应用,力争体现看写、想写、描写、比写相互联系和促进:
看写、想写:学生初学写字不是把字写得很小,就是满格灌,于老师采用一边示范一边指导、解说,学生一边书空的方法,让学生看笔顺、看字形、看占位;想结构特点、想首笔定位、想主笔,引导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未曾下笔,心中先有字,这是写好字的基础环节。
怎样才能提高校长的沟通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校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则在教师心目中产生一种自然的亲和力,因为校长给大家这样的印象:他不是以一个管理者、领导者的面目出现,而是与大家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这样的校长,群众会乐于与之交往,也比较容易把心里话说出来。
同时,校长对待工作的一言一行,也给教师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对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校长对教师也同网样如此。校长用不着多说,因为大家都知道校长是怎样做的。所以大家对于校长的要求会心服口服地自觉完成,同时也会把校长当做自己的良师益友。
校长亲力亲为的另一个好处是能保证自己与教师共同进步。现代社会是知识型社会,人一天不学就会落后。如果校长总是耽于行政事务,不能与教师共同钻研教育教学工作,则长此以往必然落后,此时想与教师沟通,则有望泰山而不可及之感,群众是不太愿意与外行的校长沟通的。
二、公平处事,公正待人
只有公平处事,公正待人的校长,在群众中才有强大的威信,也才能让教师愿意与之交心。如果一个校长玩弄“权威”,肆意压制教师说真话,或对教师的合理要求视网而不见,那么教师怎么可能与之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呢?
有的校长平时嘴上说公平公正,但是一到评优、奖惩等关键时刻,就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以至于教师满腹怨言。或许校长凭借自己的职务便利解决了自己的一些问题,但是从此失去群众的信任,他将很难再听到真话了。
三、光明磊落,赤诚待人
《庄子逍遥书》中有一段话: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
可见,只有以赤诚之心待人,光明磊落,不玩阴谋,才能与人真诚合作,走向成功。古人尚有如此认识,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校长,则更应如此。
真心对人,则必将收获别人的真心。如果总是以虚伪的面目对待教师,则本该是同甘共苦的同志,或许将成为他的“敌人”,如果校长平时对人总是戒备森严,处处提防,只会使自己陷入孤独和无助中,更罔谈与教师进行真诚的沟通了。
四、为人着想,善于交谈
一个优秀的校长总是会经常为人着想。得到校长真心帮助的教师,一定会把校长当做自己人生最知己的朋友,他将把感恩之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同样,他在与校长的交流中,也一定会倾囊以予。这样校长在与教师沟通时,才能听到大家心底的呼声。
一是狠抓思想认识提升。组织学习公安部公交管[2012]号文件精神,切实提高交通事故管控工作的思想认识,结合当前开展的“三超一疲劳”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各项交通安全严管措施,坚决杜绝一次死亡3人(含)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二是狠抓重点车辆监管。全面加强对营运客车、学生接送车、危险品运输车的监管,组织警力会同安监、教育等部门,对全县辖区学校校车进行一次摸底排查和安全检查,详细掌握辖区学生接送车辆数量、车辆所有人、驾驶人、运行时间和路线等情况。对手续不全、车辆安全性能不达标的运输车辆一律禁止其上路运营,对非法营运校车,一律坚决予以取缔。同时,严格落实校车户籍化管理措施,将所有校车纳入营运车辆户籍化管理,建立健全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信息通报制度,并以书面形式定期向交通、教育等部门进行抄告,督促相关部门进一步落实交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切实加强交通安全源头管理。每天上学和放学时间在辖区设立检查站,对学生接送车实行逢车必查、逐车登记,强化路面管控力度,严厉查处营运客车交通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出动警力330人次,警车50台次,检查校车65台次。
三是狠抓行车秩序整治。加强恶劣天气时交通安全管理,针对冬季恶劣天气和近期多雾天气增多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恶劣天气道路交通应急预案和警种联动管理预案,全面落实部门恶劣天气勤务和管理措施,杜绝因天气原因而造成群死群伤的交通事故发生。
四是狠抓道路隐患治理。对全县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回头看”,与辖区乡镇协作对辖区交通安全隐患再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并建立“一患一档”,确保隐患排查工作落到实处,坚决防止走过场。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形成书面材料向党委政府进行汇报。加快道路、桥梁及重点部位的交通安全隐患治理进度,最大限度地消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五是狠抓安全宣传教育。以“文明交通安全行动”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文明驾驶、平安出行”主题,深化“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并重点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挂一条宣传横幅、贴一套宣传挂图、送一份交通安全提示、看一盘交通安全VCD、上一堂交通安全课、开展一轮文明劝导活动,并加强对活动的督促检查,规定安全宣传事后统一录入“交警队信息平台”,开展情况一律纳入部门考核范畴。积极开展城区交通秩序“文明劝导”活动,活动中,共向行人、司机发放文明交通宣传单500余份,劝导行人、车辆70余次,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进一步提高市民交通文明素质,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交流发言材料
本人1998年参加教育工作,2009年从事后勤管理,常言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工作如何牢记服务宗旨,做好后勤服务保障,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提高团队素质,牢记服务宗旨。
从事后勤工作,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牢骚怨言,刺穿耳根;别人放假,你要上阵;老婆孩子,埋怨声声;领导批评,麻面无情;繁琐无比,实在烦心。这是后勤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是后勤工作的性质,因此,要把后勤工作做好,提高团队成员的素养和宗旨意识尤其重要。这项工作不仅需要家人的支持、同事的理解,还需要过硬的素养、灵活的思维、勤快的手脚。
二、用心思考工作,注重工作细节。
后勤工作必须要有主动性与前瞻性才行,诸如教材、教辅资料、办公物品、生活资料、设备检修、网络保障、物品采购、校园绿化、基础建设、人员配备等都必须事前做好规划,按时落实。否则就会影响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就会造成工作失职。这就要求我们后勤工作人员必须用心思考工作,善于观察细节并根据现实状况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才行。比如说:用电设备平常不及时查看,就会存在安全隐患;开展一项活动,器材就要及时准备到位;食堂平常晚上要下500斤大米,到了周末晚上就要适当减少,因为部分师生要外出,这个减少的量值,就要通过观察、总结,进行合理的估量,从而达到开源节流、既不浪费材质又能满足师生需要的目的。
三、遵守财务制度 规范收费行为
学校财务要规范收支两条线,做到帐目清楚,程序合法,增强经费开支的透明度,严格收费公示制,禁止乱收费,使学校的收费工作置于学生、家长、社会的监督之下。同时要保障学生经费落到实处,这是化解社会矛盾、提升学校形象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实施脱贫攻坚的需要,在几次检查和审计中,这项工作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认可。
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你们好!很荣幸今天能代表家长们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我女儿一同成长的故事。俗话说:“女儿是爸爸的贴心小棉袄”,这话一点也不为过。在和女儿相处的一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里,有辛苦,但更多的却是一种快乐。
我是一名高中教师,平日里工作特别忙,一周陪伴女儿的时间也只有三个晚上。但我格外珍惜与她相处的点点时光。一有空,我就会找出书本,给女儿念故事。女儿也非常喜爱听故事,总是听了一个后,又要听一个。通过念故事,我也掌握了部分普通话的发音,和女儿对话时也能够随时纠正她在说话时的不标准发音。在家里平时我们也注意用普通话和女儿对话,以方便女儿在学习的初始阶段能掌握正确的读音,对以后的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次给女儿讲故事还能丰富她的知识储备。我给女儿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里面的知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每天不间断的给她灌输科学知识及做人的道理,她想不提高就难。另外,我们平时对她单纯的说教可能作用并不是很大,但通过故事,她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起到了教育她的作用。比如通过听讲卫生的故事,她就很自觉地讲起卫生来,注意洗手,不乱丢东西。通过听一些文明礼仪方面的故事,她就懂得了和其他人打招呼要讲礼貌,懂得要和别人分享。
小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但是不能走极端。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安静,就让孩子不停地看电视,也不去管她。还有的家长觉得看电视影响视力,干脆就不让孩子看电视。其实,两种都是不可取的。我的做法是:尽量先和孩子沟通,限定所看的集数。看之前,我就会和女儿商量,我们看几集呀,她通常会说看两集,好,两集看完后,我会果断地把电视关掉,开始,她是有点不乐意,但是形成习惯后,两集到后,她甚至自己会关电视,然后说,现在是讲故事的时间到了,或者玩玩具的时间到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培养她说话算话的习惯,以及自律的习惯。
另外,家长对孩子所看的内容也要有意识的引导。我常常在电脑和手机里下载一些科普性强的故事来引导孩子去看,比如《十万个万什么》《朵拉》《蓝猫淘气三百问》等,通过这些故事能增长孩子们的知识,并且可以自己随时控制时间,避免电视一集接一集地放,往往二三十分钟就可以结束两集,从而避免她成天地坐在电视机前看个不停。
为了培养小孩子自立的能力,我有意识的向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自己的事情自已做。一般情况下,她能做的,我坚决不做。比如,穿衣,拿水,穿鞋等。开始,她经常会喊:“爸爸,快帮我拿一下水,快帮我穿一下鞋。”等等,我常常告诉她,你不是已经长大了么,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哟。甚至她摔倒在地,我也装作没看见,让她自己起来,反正她能做的我坚决不管,几次下来,她也不喊我了,会自己去做了。我呢乐得个当个懒爸爸,女儿呢相反变得勤快起来,甚至还帮我们收拾桌子。
在培养女儿逻辑思维方面,我们利用了一个叫做逻辑狗的游戏,每天和孩子玩这个游戏。这个游戏目前我们买了两个系列,共十四本。里面有数学,思维,归类,联想,生活等方面的知识。里面还有插图,女儿很爱玩这个游戏。睡前必玩这个游戏,开始我们还要引导她,给她讲解其中的规则,后面只要给她读一遍题目,她立即能做出正确的答案来。甚至有一次,我们几个大人硬是没搞懂图画的意思,包括她上高中的姐姐。但她一看一下子就把答案标上去了,我们一翻后面的答案,竟然全对。
生活中,我也常常利用一切机会来教她的加减运算。我们住在五楼,我就教他减法,比如上到二楼问她还有几层楼,她马上答还有三层,我告诉她这就是五减二等于三,每天上下楼的时候就是我们练习加减法的时候,所以现在她能很快地说出五以内的加减法,十以内的加法,我教她用手指去数,她往往也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女儿记忆力还可以,很久以前的事情都能记得,答应她的事情也会一直记得。她奶奶有时为了哄她,往往给她承诺一些事情,结果过了很久,奶奶都忘记了。可是她还记得,还会去向奶奶要。所以,我们现在都不敢给她一些承诺,如果我答应她了,我也一定会去做到,否则,我不会轻易去为了哄她,去答应一些办不到的事情。女儿呢,也养成了一种说到做到的好习惯。她自己承诺完成几件事,她也会信守承诺去完成。比如,晚上我们会和她商量好,讲几个故事,玩几个逻辑狗游戏,喝一瓶奶,完成后,她就不会再提要求了,也显得非常听话。
要使到初中校际联盟工作收到预期效果,需要全力搭建四大交流平台。
一、校长论坛交流平台
由责任科室牵头安排,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需要,内容可以从热点、难点问题,从教师学生管理,从教育办学观念,从教学教研工作,从常规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形式可以由某位校长主讲,其他校长质疑提问、辩论,可以设定主题,人人发言探讨分析,可以让校长谈谈自己办学最成功一、两点体会进行交流分享,或对最困惑的问题集思广益进行分析。地点可以在学校之间进行轮流,在交流经验体会,共同探讨,思维碰撞,取长补短的同时,安排互相参观校容校貌、设备设施、学校各项活动,使校长们在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管理都能在主观上客观上得到真正的交流、思考、积淀、借鉴、提升。
二、跟岗学习交流平台
跟岗人员可以作如下分类:学校行政人员、级组长、科组长、骨干教师。可以分批安排在不同学校(肯定是弱校到强校),跟岗时间一至两个星期为宜,一名带岗老师带五人左右,跟岗形式应为常态跟岗,不搞虚架子,即带岗老师按自己工作常态全过程展示给跟岗学员,包括备课、上课、批改、辅导,甚至检测都用常态方式展示,每天安排时间给学员之间进行思考讨论及向带岗老师询问。
三、管理工作交流平台
管理工作交流的重点放在管理制度纸质材料的交流,这一点很重要,学校制度建设是否科学,是否做到公平、公正,是否有针对性、导向性、激励性,其作用不可忽视,学校办不好,很大程度是制度的作用发挥不够或制度制定不好无法发挥作用甚至起到负面作用。因此管理工作的交流重点放在制度的制定、建设上,管理工作交流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方式进行:
(一)分人员交流: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等。
(二)分材料交流:事先确定相对应的交流材料目标,到会人员人手一份。
(三)制度热点内容交流:会上要求人人发言,对一些热点、有成效性的主要制度条文作介绍交流。
四、教学教研交流平台
前几年,该校和城区一所学校结对,互派教师交流,结果下派的城区教师按时返回,上派的十几名骨干教师却被“截留”;没引来“金凤凰”,孵化出的“白天鹅”还飞上了别的枝头,学校大伤筋骨。因为靠近城区,学校成为交流教师的首选单位,交流来的都是带有“背景”的教师,个别教师工作积极,大多数难以“伺候”。如,指定带什么课程,经常旷工,或有课来上、上完就走,各种会议基本不参加,绩效工资还不让扣发。2016年暑期,这位校长放出口风:学校教师没人愿意外出交流。但几名城区教师因职称评审需要,于是找教育局领导和镇领导给他打电话,校长被“自愿”派出几名教师交流。几天后,一所城区学校校长打电话给他,退回上报的交流教师,点名要求一名年轻的骨干教师和他们交流,因城区家长“觉悟”高,“薄弱”教师将导致“薄弱”成绩,家长会上访。因城区学校校长是上级主管部门副职兼任,该校长只能答应。
从这所学校的遭遇来看,教师交流工作的推进存在四个“症结”:
一是思想上难接受。交流教师觉得背井离乡,要重新熟悉同事、接受新学校的文化和教学模式等,也离开了自己的亲朋好友等交际圈子,思想上难以接受。
二是后勤难保障。住房、交通以及就餐问题是推进教师交流工作的几个难以解决的后勤保障问题。
三是教师难管理。许多教师内心认定自己是“被迫”交流,带有情绪,导致工作不积极,或者消极怠工。有的教师调动自己的实力派“亲友团”,请领导给交流学校校长打电话、递条子,要求特殊“待遇”、做“高级社员”,给学校管理带来难度。同时,他们的后台背景也给交流教师的考核带来很大难度。
四是学校难补强。交流出去,需要拿出骨干教师,交流来的却不一定是骨干,甚至出现“出了不回”现象。学校不但没有补强,反而越补越弱。
上述四个“症结”的解决,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方能保证教师交流工作的实施与推进。
一、寻求政府支持
教师交流制度的实施与推进,必须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1.财力支持
俗话说:“兵马未到,粮草先行”,住房、交通以及就餐等后勤保障,是保证教师交流制度实施的最基本的要求,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撑。我国实施的是县级统筹教育,县级财政需划拨交流教师周转房建设专项资金,如短期内难以全面实施,可分步实施;对于暂未能建设周转房的学校,给予住房补贴政策支持,由学校公用经费支出集体宿舍租金。交通安排可以由县级政府出资,安排公交车辆赴各镇周一送、周五接(本区一所较远镇级学校已安排到位),或者划拨转款予以报销。就餐可以适当给予补助,在学校食堂就餐;没有食堂的,可以由学校聘用临时人员,实施教师就餐“包伙制”,临时人员工资由学校出资。
2.制度保障
教师交流需要先制定政策,再实施推进。推行教师管理“县管校用”制,成立县级层面教师管理中心,变“学校人”为“系统人”,从思想上改变教师对“编制”的认识,使之逐步接受教师交流制度。请求县级党委政府出台后勤保障、人事管理、纪律监察方面的文件,全面覆盖教师交流工作的各个“面”与“点”,保障教师交流工作有“法”可依。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个学校均要成立教师交流工作组,各种材料及时公布,接受教师监督。
3.监督管理
交流教师难以管理,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要求“特殊”照顾的人员较多,校长得罪不起这些教师背后隐藏的“大人物”。这就需要县级党委政府下发专门的保障性文件,要求各级干部不得打电话、写条子,并安排纪检监察部门进行监督,一旦发现有人违反规定,及时予以处理,并进行通报,确保教师交流工作的推进没有来自“权力”部门和“实力派”官员的“阻力”。同时,教育主管部门的纪检监察部门,也要对系统内进行监督,要求各学校不得对派出教师评头论足,不得要求调换人员等;对请求打电话、写条子的教师进行处理,从源头上“堵死”教师交流工作中滋生的不正之风。
各种政策的支持,需要县级教育主管部门主动与分管领导和县主要领导汇报、积极争取,并主动与县级层面纪委、财政部门和人社部门沟通协调。
二、推行公平交流
教师对交流制度的反感,还来源于对这项工作公平公正性的质疑。因此,推进工作需要县级层面“一盘棋”,依据县级党委政府出台的文件,统一要求、统一分配、统一管理。
1.统一要求
依据年龄、职称、富余学科,限定学校的交流人数,并适当延长教师交流的期限,不搞特殊、不打和牌,从政策源头上保证公平公正。校长不得有“个人主义思想”,要依据文件要求,排出交流人员,做好相关人员思想工作。因身体等特殊原因不能交流的教,要提供证明材料,学校及时予以公示,接受教职工的监督。
2.统一分配
将学校学科结构缺编情况作为教师交流的第一要素。统筹考虑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适当考虑交流教师与新单位的距离远近等非重要因素。
3.统一管理
实施两级管理制度。交流教师的主要管理权下放到学校,由学校依据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按期公示交流教师履职情况,接受教职工监督。学校按月上报交流教师履职情况到教育管理人事部门,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的书面和电话等多种形式的举报,接到举报,必须调查,一旦查实,必须处理。
三、实施多元评价
对交流教师实行多元化考核,校长认定、班子成员评价、中层教干依据分管工作中的表现打分、教师座谈等。学校形成的考核结果,及时公布,接受监督,原则上教育人事部门不得更改基层学校上报的考核结果。交流教师对自身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依照程序申请教育人事部门进行复议;基层学校考核结果没有出现重大失误的,教育人事部门必须予以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