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5 04:15:47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语文优秀观课报告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各位领导、老师们下午好!由于我的晋级需要,劳烦大家做我的评委,请给我几分钟的工作述职,在此特别谢谢大家。
从13年毕业入职,我就很荣幸在本校任教至今已有6年。工作上踏踏实实,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我当过厅长,现担任工会工委工作。不管在什么岗位上,我都尽职做好该项工作。在担任班主任的工作中,坚持用自身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方式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耐心细致、诲人不倦,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个性。
这6年感谢学校这个温暖的大集体,一直给我提供高贵的锻炼平台。让我不管是在教学工作上、各项竞赛、指导学生,还是在班级管理中,取得些许的成绩,具体如下:
一、综合方面:
1.2015年9月被评为校工会优秀厅长;
2.2016年9月被评为灌口镇优秀教师;
3.2016年6月被评为校级“优秀辅导员”
二、个人业务能力竞赛方面:
1.2014年12月26日再集美区2014-2015学年小学语文新教师成长心得比赛中获一等奖;
2.2014年4月2日 在集美区小学语文教师现场“下水文”写作比赛中获二等奖;
3.2014年5月在厦门市第六届小学语文教师下水文现场写作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4.2016年6月在集美区小学语文教师下水文现场写作比赛中获一等奖;
5.2016年7月在厦门市小学语文教师“下水文”现场写作比赛中获二等奖;6.2016年11月在集美区中小幼、中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岗位练兵竞赛中获小学语文组一等奖。
三、论文撰写
1.2018年12月撰写的《曲径通幽处,遐思入诗境——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游山西村》为例浅谈古诗教学》再厦门市小学语文论文交流、评比获得三等奖并收入市级汇编;
2.2019年5月撰写的《曲径通幽处,遐思入诗境——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游山西村》为例浅谈古诗教学》在集美区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并收入区级汇编
3.2018年5月撰写的《以诗为引,走近“文学性”——以习作教学《让生活讲述感动——我的第一首现代诗》为例》收入集美区论文汇编
四、公开课
积极参加校级公开课展评
1.2017年3月30日执教校级青年教师语文作文教学观摩评比课获二等奖;
2.2019年4月30日执教总结性视导公开课《孔明智退司马懿》,效果良好;
3.2019年5月28日执教送教课《孔明智退司马懿》,效果良好;
五、德育和班主任方面:
1.2015年6月撰写的文章《且行且思考——读《彼岸的教育》有感》在《集美教育》发表;
2.2017年6月撰写的文章《在最单纯的世界里幸福着》再《集美教育》发表;
3.2016年6月被评为校级“优秀辅导员”;
4.2017年5月再校级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之教育故事中获一等奖;微型主题班会课中获一等奖;模拟家长会中获二等奖。
六、指导学生方面:
1.2015年9月指导学生林静怡参加集美区中小学生演讲与讲故事比赛获三等奖并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2.2016年12月指导学生林静怡参加集美区第六届小记者大赛获小学五六年级组三等奖并获指导类三等奖;
3.2016年5月指导学生蔡滢参加“海西杯”全国青少年主题书画大赛获书法类钢笔组别最具潜力奖;
4.2017年7月指导学生何欣如参加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获得征文比赛小学组三等奖并在集美区读书征文中获得小学组二等奖;
7.2017年5月指导学生刘博、刘明明、何欣如参加灌口镇《文明伴我行》征文比赛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概念与意义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课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综合性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它是一种语文课程形态。在新课标中,对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是对对语文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其二,它体现了一种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致力于形成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其三,它是一种新的语文学习形式,提倡学生主动学习、团结合作,在探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综合性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
许多小学语文老师,对小学综合性学习的思想认识不足,或者存在误区。这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认为综合性学习是作为补充语文学习的内容。有的老师急功近利,片面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综合性学习方法;部分老师没有正确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涵,过分扩展了教学内容,从而偏离了教材,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殊不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离不开教材,确切来说,是一种教学常态。
(二)开发资源不足
实行综合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过程中,老师形式主义十分严重。他们没有从学生的具体学习实际出发,开发语文课程学习资源。对现有的课程资源,他们不能吃透,更别说是有创造性地调整、补充教材了。也不能开发具有学校特色与乡土特色的学习资源了。这就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质量。
(三)指导方法不当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开放式教学策略。一些教师自己还没完全理解、适应这种教学方式。对于语文综合性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更是缺乏综合性的指导。有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不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而是出于教材编写的需要。以至于在指导小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形成综合性的指导策略。甚至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师,他们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拓展课文内容,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
(一)人物角色性学习
人物角色性学习是通过创设任务教学情境,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欲望。在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角色与任务,通过合作,完成综合性学习。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汉字识记量。在这个前提下,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情感。在开展综合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根据共同的探究内容,组成合作小组。明确分工,确定研究的内容与目标。有的小组探究了解汉字的历史,于是在课下搜集资料,了解汉字的演变、发展,搜集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而闹出的笑话、趣事。有的小组调查社会用字,去大街、家庭、校园、同学的作业本中去寻找、拍摄,学会分析问题,并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有的小组搜集书法作品,在报刊、杂志、字帖中寻找优秀的书法作品。同时,还可请小组的代表起来有感情地朗读《我爱你,汉字》,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小组的组长、成员都有角色分工,使得全体同学都能参与到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去。对于同学们来说,这是一次充满快乐的精神旅途。
(二)专项研究性学习
专项研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搜集信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信息运用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学习,听广播,上网等都是在获取信息。五年级下册《走进信息世界》中,要让学生学会选择信息,运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老师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展专项研究性学习。如带学生观赏整个校园,认识学校的一草一木,利用卡片的方式给它们制作名片。组织学生以调查、采访的形式了解农村环境污染的情况。学生通过自己的实地考察,采访调查,了解到一些情况,并根据查阅资料,写出了优秀的调查报告。又如开展主题为“网络信息的利弊”的辩论会,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趋利避害。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培养了开放了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拓展发散性学习
发散性学习,就是以课文为发散点,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借助各种途径进行拓展性的学习。它遵循教学规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目的。现代科技日新月异,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多种途径,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如在六年级下册《难忘的小学生活》中,围绕“难忘”这一主题,学生首先回顾集体或个人的成长经历,他们用富有纪念性的照片、奖状、画来印证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接着用佳作、诗歌朗诵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同学,对母校的依依不舍的感情。最后深情款款地互送赠言。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在广阔的语文世界里畅游,丰富知识,拓宽语文学习内容。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小学语文;对策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有效性的概念就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出现了诸多不同年级、不同科目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探索模式。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多次参加过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会与报告会,也认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观点,更认识到提升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但感到一丝迷茫的是: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性的呢?本文立足教学实践,针对小学语文课程,分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并探讨可行性对策,以期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剖析
传统教育观念过多注重的是让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时常忽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与思考的能力,制约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语文与其他课程相比,有其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情境性与展示性,该课程的教学材料来源于生活,通过语言传递信息,在情境中获得知识与情感体验。目前,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忽略人本主义关怀,缺乏教学反思意识
有些教师过多注重的是考试成绩,多数情况下教学仍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学”的模式,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我国的教育现状。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与倡导的课堂有效教学却背道而驰。每一个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个性,若教师在讲授课本、作文等内容时,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却不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是落后生与困难生,那么极易导致教与学的不同步,教学有效性根本得不到保障。
另外,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反思意识比较薄弱,只有在公开课或者有其他教师听课的情况下才会对备课、教学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象征性的分析与思考,这是因为多数语文教师还承担了班主任的角色,他们除了教学还有其他任务,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每一堂课都进行精心的设计与教学反思;另外是因为语文教师没有真正意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主观上认为反思没有多大的作用,甚至感觉是在浪费时间。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有些教师对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完全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进行精心的备课,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盲目地设计太多提问环节以期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有时反而忽略了低年级应以朗读为主、注重识字、词以及写字等环节指导的教学方式。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多采用授课制,以教师讲为主,很少运用演示法以及实验法,整体的教学组织形式比较单一,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另外,有些地方尤其是乡镇小学的语文教师本身具有的专业知识与理论知识相对陈旧,教学科研能力不高。同时,教师对于课堂的评价侧重于考试成绩,对于布置的作业有时只是不断地重复,对学生的惩罚也多数采用“罚抄课文或生字”等形式,极易造成学生对作业失去完成的兴趣。
二、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多样,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背诵、说话、阅读以及作文等形式对内容进行学习,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创设情境,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观,主动进行教学反思
小学生处于好奇心特别强的年龄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与创造性,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成为他们的朋友,而不是严厉的命令者。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顾及学生的感受与体会,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与讨论。如,《狐假虎威》一课,教师可让学生大声朗读,让他们自己体会每个小动物的神态与语气,再让几位学生佩戴不同的动物头饰上台扮演不同的动物,并让其他小朋友进行观察与评价,最后,老师可对每个动物的特点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氛围可以牵动每位学生,能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课文内容。
教学反思应该是主动的思考行为,是严谨教学的一个体现。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反思持有正确的态度,不可误以为反思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有时一个细小的问题,如,一个字词的错误、一个方法的不适当使用、对学生的不良态度等,若不进行及时反思与解决,可能会导致更多的问题。所以,教师应对课堂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反思,这对教师本身是一种进步、一种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更是对学生语言表达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应针对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明确在教学的各个不同环节分别采用何种教学组织形式,并与学生建立平等尊重、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这直接关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水平。教师尤其要注意民主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讨论与发言环节,让学生自由参与,教师可进行适当的引导与鼓励,但不可逼迫学生学习,因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有时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应通过听取优秀教师的公开课、示范课以及外出进修培训等渠道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同时,对于语文课外作业的布置形式应注重多样性与合理性,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教育素材,避免大量、重复、机械化地抄写与默写,教师还可适当布置些“某一主题”的征文比赛、主题演讲以及读书汇报会等活动作业。
参考文献:
[1]胡欢.有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6.
[2]甄永波.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
——张炜事迹材料
她始终在不断地钻研、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所教学科教学成绩显著,她的教学成绩在全旗统考中连续好几年第一。
为了管理好班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班级凝聚力,她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她的班会课每周一个主题,内容丰富:理想、勤奋、团结、安全、学习方法……学生在这些主题班会课中提高了认识,掌握了方法,增强了凝聚力。她还以小组为单位办了班级小报《清风小河报》,优化班级文化建设,她不仅是严格管理学生的管理人,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跑人。
2012年,棋盘井中学参加了全国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她是我校课题的负责人,为了带领大家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实现少教多学,课堂高效,她向年轻教师一样,积极参加培训,虚心学习,参加公开课教学展示,与同行切磋,相互学习。她总是走在课改的前列,作为学校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她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阅读报刊,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她是我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她带领我校全体语文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沉吟集》《中学生必备古诗词》《棋盘井中学优秀作文集》,她创建了我校首个文学社团——"春晖"文学社,并且出了六期社报,在"少教多学"课题研究过程中她负责编写了《少教多学论文反思集》《少教多学案例集》《少教多学阶段小结和结题报告集》,她热心帮助年轻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
她待人诚恳,为人谦虚耿直,捧着一颗教育热心,做好每一件事。在教育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了30年,仍能以满腔的热情从事一线教学,从不懈怠,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我们相信张炜老师会在将后的教育岗位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主要业绩:
2002年被鄂旗人民政府授予旗级优秀教师称号;
2002年荣获内蒙古首届"文星杯"青少年作文大优秀组织奖;
2004年教学案例《月亮上的足迹》获国家级一等奖;
2004年论文《课改让语文课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发表在出版的《新课改理论与实践》上;
2004年鄂旗首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竞赛三等奖。
2005年被评为鄂尔多斯市语文教学改革成果奖;
2006年课件《大雁归来》被自治区评为"辽教杯"教学软件二等奖;
2007论文《诵读课之我见》获国家级一等奖并发表在《方法》杂志第三期上;
2008年被鄂旗人民政府授予名教师称号;
2008年教学录像课《三国演义导读》获自治区一等奖,论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初探》荣获中小学综合实践学科第三届教学论文二等奖;
2008年负责编写了棋盘井中学语文校本课程《沉吟集》;
2009年被鄂旗人民政府授予明星教师称号;
2009年被旗教育局授予鄂托克旗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称号;
2009年负责编写了棋盘井中学学生优秀作文集第一辑:初一《春阳》、初二《雨荷》、初四《寻梦》。
2010年被鄂旗人民政府授予明星园丁称号;
2010年在第四届全国语文教师读书竞赛中荣获初中组"读书百杰"奖;
2010年在鄂尔多斯市第五届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初中语文教学能手;
2010年负责编写了棋盘井中学学生优秀作文集第二辑:初一《春阳》、初二《雨荷》、初三《寻梦》;
2011年所带班级107班被评为市级先进班集体;
2012年编写了棋盘井中学校本教材《中学生必备古诗词》;
2012年教学案例《三国演义》导读被评为国家级一等奖;
2012年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并撰写了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主持课题研究;
2012年先进事迹在鄂托克旗电视台桃李芬芳栏目中报道,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2014年被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中评为优秀主持人;
2015年是"少教多学"的结题年,负责收集了所有结题的资料,并编写了教师《论文反思集》、《案例集》、《阶段小结和结题报告集》;
一、更加明确了一堂好课的标准
从*老师给三位优秀教师的评课中,我更加明确了一堂好课的标准。那就是:
1、看教学目标的制定。首先是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并且是小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要体现年段教学目标。
2、看教学内容。是不是仅仅把课文当成了教学内容,要凭借课文这个例子找好三个点来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
3、看教与学的过程。看学生课堂上是否生动活泼的学,包括恰当有效的合作学习;老师的作用就是导学,看指导是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上。
4、看教学效率。是否做到省时高效。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了以上几点,那么就具备了一堂好课的条件。
二、指明了阅读教学的方向
1、新课程标准与实验稿的区别。
*老师在报告中首先谈到的是课程标准的修订,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跟原来的实验稿有哪些区别。从课程理念的调整、教学目标的升和降、教学建议更加明确具体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明了阅读教学中要做到:“省时高效,整合简约”。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出现偏向人文性的倾向。
2)教学目标阶段性不明,都在分析内容上用力,目标越位和不到位现象严重。存在低年级向中年级靠、中年级向高年级靠、高年级向初中靠的现象,部分教师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赏析课。对教学内容进行繁琐分析,没有深刻把握年段目标。
3)字词教学普遍有所忽视,应做到该识的识、该写的写、该积累的积累、该解释的解释。
4)阅读教学找不准起点,抓不住重点,浪费在过于细抠深挖课文内容上,往往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
5)口号提的太多。小学语文要主要把握语言文字的教学,提倡百花齐放。
6)儿童阅读还没提到日程上来。
结合自己平时的语文教学,我发现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于我们的阅读教学工作中,应真正的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思考。
3、阅读教学该怎样进行
1)继续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总的概括为低年级学段目标是:字识得巩固、写得端正;能正确朗读;在背诵中积累词句;敢于说、乐于写。中年级学段目标是:有初步识字能力、把字写好;加强朗读学习;继续加强词句训练,加强段的训练,向篇过渡;多读书、重积累;自由表达、有内容、有真情;在口语交际中要听得懂、说得通。高年级学段目标是有较强识字学词能力,吧字写美观;会朗读、默读、略读、浏览;在词句段练习基础上加强篇的训练;会写记事作文、想象作文、应用文;在讨论中有较强的表达和应对能力。
2)把握好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小学课本不是全部的教学内容,学生阅读数量要增加,且要经典;借助课文这个例子进行语文训练。要从课文提供的语文材料出发找准三个点。既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
3)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的兴趣。
4)小学语文目标要明确恰当。
5)牢记语文学习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过分地依赖课内阅读,把培养阅读能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分析课本阅读上,由于量小,则不能产生质变,即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更重要地是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识,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小教语文专业;课程设置;对策建议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培养具有高学历的小学教师、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基础教育不断得到探索与实践,其中把小学教育专业纳入高师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专业是很有建设意义的。而小学语文专业作为小教专业的一个分类,既有小教专业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即工具性、人文性和基础性三者为一体。因此,小学语文专业课程落实的程度直接决定着教育成果价值的高低,接下来就本专业课程设置的感受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小学语文教育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的多元与错位
小学语文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各个高校中集中体现多元化的取向,又因语文学科的丰富性和经验性,其多元取向更为突出。表现为:学校希望我们既是专才,又是通才;既是教师,又是管理者;既是专业能手,又是科研专家。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大家认可该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多项全能人才。毋庸置疑,这其中应然状态的主观意图是好的,可实际效果往往是不易落实的,小学语文教师“多面手”虽是普遍的共识,可仅仅靠大学四年的时间是完成不了的,学院课程设置五花八门,可如果每一门都浅尝而止、泛泛而学,毫无重心,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也没学到。其专业目标培养的错位就在职业与岗位的混淆中就能体现出来。教师是一种职业,而管理者、校长体现的是岗位,是在从事教育工作中成长出来的。就如同没有出现过总统、总理专业一样,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应避免拔高、悬空,应注重基础素质和技能培养,立足于培养适合地方教育发展、合格而优秀的一线教师。
2.课程设置中的二元对立
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二元对立集中反映在课程设置模式和课程设置结构方面。课程设置模式主要有分科和综合两个方面,课程设置结构存在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的分歧,相对应地,分科设置模式趋向学科专业课程,综合课程模式趋向教师教育课程、多学科专业课程的融合。比如,我们学院开设了文学概论、比较文学、中外教育简史、小教语文教材分析、数学实验等课程,可以看出有些杂乱,这样的实践结果却是趋向于教师教育课程的,淡化了自己的专业;而趋向学科专业课程的,远远不如中文系、教科院等专业培养的质量,不论是在课时的多少还是在学习的深度上都远远达不到中文等专业的水平。由此也导致了学生继续考研深造和就业的冲突,因为课程的设置既不利于学生考研,就业所要求基本的教师素质也有欠缺,因此,许多学生迷失在专业定位的十字路口陷入两难抉择。
3.课程设置在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水平上游移
从高等教育视角来看,同教育学专业和其他专业相比,小学教育本科的学术性水平和学术标准要求与大学本科专业学术水平的要求产生了较大的距离,而小学语文这样一个基础性的学科,其学术开发的潜力与目前的学术研究形成了矛盾,因此配套的小学语文教材不明确、不细化,处在一个学术性与实践性的尴尬境地,造成学生在知识结构和体系方面的缺陷。专业培养目标游移在学术性和实践性的天平上,导致了课程设置在学术性和实践性上的游移,这对我们专业的建设和自身发展是一个挑战。在小学语文教育培养计划中,教育见习和实习是8~10学时,对师范性的体现是不够的,而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如,中外教育简史、儿童发展与心理学等,又无法与教育学专业相比,只是浅浅而学。同时部分内容在课程中重复出现,如,德育的内容在教育学、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学上反复出现,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小教专业基本学科知识范围的一种泛化,缺乏对教材的系统整合。当然,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对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个体,并且在课程研制、教学研究、文化创造等方面将肩负着越来越多的职责。但高等教育该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是未来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点。
二、小学语文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建议
1.明确课程设置的基本取向,处理好基本取向与多元取向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基本取向是培养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的设置必须反映小学语文教师思维素质要求、小学生发展的要求和语文学科自身的要求。有些基本教育理论课一定要学扎实,只有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把握和了解教育规律才能获得更高的教学技能,才能从事更高层次的教学学术活动。鉴于小学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并且绝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又肩负班主任的工作,课程设置也应该相应地体现此类工作的需求,培养未来语文老师的组织、管理、协调班级的能力以及与学生沟通的能力,为将来造就小学语文教师专家、优秀校长奠定基础。但是课程的实施还需要有相匹配的教材,因此,加快和完善小学语文本科教材的开发也是十分重要的。
2.妥善安排课程设置的顺序,提高课程的质量
课程的编排内容不仅遵循其本身的逻辑体系,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的心理规律,使学科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匹配。小学语文专业本身就是一个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例如,语文教学中的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与习作、口语交际等在小学不同阶段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整体呈螺旋上升的趋势。同样的,小学语文本科专业的课程安排也应谨慎,例如,先给学生开设中外比较文学课,再开设外国文学课,只会让学生一时感到知识体系脱节和混乱,也打乱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和体系。针对部分内容在不同课程中的反复出现,教育主管部门及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应深入小学教育一线与教师共同研发具有针对性的、反映小学生发展规律的小学语文教育课程。
3.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强教育实验课程
小学语文教育实验课程包括教育见习、实习、研习、课程实验、调查、论文撰写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应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案例现象,同时争取更多的机会深入教育的第一线,亲身体验和感受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活动,把理论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再生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专业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小学语文教育课题的研究,指导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如,学校和社会能为本专业与当地小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要适当聘请一线小学教师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工作,例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或定期让他们来校做报告。
4.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大一时采取“普遍撒网”式培养,设置小教语文实践技能课。例如,声乐、简笔画、舞蹈等,培养学生的兴趣,大二便开始“重点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选一门或者两门技能课作为未来两年的必修课,其他的可作为选修课,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自由选择,这样避免了学院想一把抓,最终却什么也抓不到的现象,这样经过两年的专门专业培养,既兼顾了学生自己的兴趣,又把学生的特长技能真正落到了实处。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做的评价。主要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种。文章主要探讨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是为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使学生清楚明确地知道自己在班级中,以及各个方面的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但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十分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为根本依据来评价学生;有的教师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使学生在被评价的过程中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语文的教学评价也应当坚持这样的理念。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建议通过以诊断性评价为依据,全面进行形成性评价,以发展性评价为指导,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在小学语文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评价。
一、以诊断性评价为依据
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每学期开学之初,或者是每门课开课之前,每单元学习之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以诊断出学生在这门课、这一方面知识的学习情况,使教师在明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避免在教学过程中重复讲解一些知识,浪费教学时间。笔者建议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诊断性评价方法。例如,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后,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就是掌握拼音,由于班上学生在入学前接受的教育都为统一,每个学生的拼音掌握情况不同,有些学生已经完全掌握,有些学生一窍不通。为此,在学生学习拼音之前,教师应当对学生做一次诊断性测试,了解学生现有的拼音水平,并根据这一诊断结果制定教学计划,以便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能够制定出科学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率。
二、全面进行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状况进行的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使教师和学生双方了解学生在这一段时间,或者短时期内的具体学习情况,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学生及时处理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全面的形成性评价,这是一种在日常教学中做足功夫的具体体现,形成性评价所涵盖的知识面一定要广泛,教师所用与形成性评价的试卷或试题,一定要涵盖学生近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所学到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以便学生能够全面筛网,查漏补缺,宁可在平时学习中辛苦一些,也不把问题留到期末。
三、以发展性评价为指导
新课程倡导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应当坚持发展性评价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例如,某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仅重视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评价,还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评价,每个学生都能从该教师的评价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学生在这种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学习中,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好,这样的教学评价无疑是最佳的。
四、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
相对评价是指将学生的表现情况至于班级中所处的位置或者是某一常摸参照体系中的位置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其某一方面在集体中的情况,与他人之间的差距。绝对评价是指用通过教学目标来检测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使学生明确目前学习情况与客观目标的绝对差距。笔者建议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两种评价方式游戏结合,使得后进生能够通过与班级学生之间的对比中,得到前进的动力;优秀学生能够在与客观教学目标对比中明确差距。
五、注重评价内容的激励功能和多样性
《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指出:“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对学生的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方式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应该促进学生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激励他们树立信心,构建积极向上的人格。孩子们处于集体活动中,他们喜欢表扬和鼓励,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组织教学,开展活动。全国著名教师孙双金老师曾经对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有过精彩的描述: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该是充满生命力的。学生在一节好课中应该是“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小脸通红”它指向学生的情感领域,教学触及到了学生的情感琴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他就会兴奋起来,他的小脸就会通红;“小眼发光”指向学生的智力领域,学生智力的火花被点燃了,他的小眼就会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它指向学生的参与领域。由此可见,在我们的语文课堂评价中,对学生的“小脸”“小手”“小眼”“小嘴”的殷切关注和全面评价,作用不可小觑。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也必须对学生的非学业因素予以关注。
总结:对学校而言,教学评价是记载和积累学生学情的,定期向学生家长报告学生学习状况的具体依据;对学生而言,学生能够从教学评价中得到激励和警示,以扬长避短;对教师而言,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改进教学;对家长而言,有助于了解子女学习情况的变化,做好配合工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坚持以诊断性评价为依据,全面进行形成性评价,以发展性评价为指导,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能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作者:李琴 来源:人间 2016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