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排球比赛总结范文

时间:2022-12-10 11:44:17

序论:在您撰写排球比赛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排球比赛总结

第1篇

因为我们训练的时间比其它院的要晚,在比赛期间只要没比赛我都会带着队员去训练。

比赛的时间队员都很认真对待比赛。但由于我们缺少经验男生在小组赛以一胜两负的成绩被淘汰。女生则一路杀进了决赛,并取得了第四名。

对于这次活动我有以下总结:

训练时间短:在接到排球比赛的通知时,有由于同时正在举行新生杯和定向比赛。导致排球训练推迟了4、5天。队员只训练了一个多星期。

训练效率:我在带队员训练时有时我自己也会不耐烦、迟到。在训练方法上不够给力。

队员认真:由于我们训练比其他院的要晚,所以我们平时的训练都会比其他队的时间多。女队员在比赛期间中午都坚持在场地训练。

缺少经验:没有基础:我透过打听只得知教育班081的王少琴会打排球,我就请了她来和我一齐带队。我只是自己从网上学到一点基本的排球知识。队员在技术上和其他一些队存在必须的差距。没有临赛经验:在比赛时队员心态持续不了,在落后的状况下容易泄气,打不出势气。

第2篇

摘 要:通过现场拍摄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15场比赛,对各队接发球到位率及阵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接发球到位率方面,中国女排偏低,且失误率最高;巴西女排到位率最高,且失误率最低;日本女排到位率较高且防反能力较强。接发球阵型方面,中日女排人员配备相同,但负责接一传的主攻前后位置不一,使得日本队自由人处于后排中间位置接发球轮次比中国队多1轮,且阵型分布相对合理。

关 键 词:运动训练学;世界女排大奖赛;接发球;到位率;阵型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1)05-0106-05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rates of and lineups for served ball passing in place of the teams in the finals of 2010 FIVB World Grand Prix

MA Ming-bing1,2,LI Yi-jun1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dong Spinning and Weaving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Foshan 528041,China)

Abstract: By shooting 15 final games of 2010 FIVB World Grand Prix by the court, the authors thoroughly studied the rates of and lineups for served ball passing in place of the team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in term of the rate of served ball passing in place, team China was on the low side, and its mistake making rate was the highest; team Brazil was the highest, and its mistake making rate was the lowest; team Japan had a high rate of served ball passing in place and its capacity of offense after defense was high; in terms of the lineup for served ball passing, team China and team Japan had the same player configuration, but the spiking positions of the players responsible for first passing were different, thus in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back row the free player of team Japan had one more round of served ball passing than team China,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layers in the lineup of team Japan was relatively rational.

Key words: science of sports training;FIVB World Grand Prix;served ball passing;in place rate;lineup

中国女排“快速多变、多点进攻”的一攻战术体系对接发球到位率的依赖性很高。缺乏稳定的一传到位率,中国女排的快变战术体系很难形成,克敌制胜的武器也很难显现[1]。一传到位率偏低和失误率较高是中国女排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课题组通过现场拍摄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巴西、日本、美国、意大利和波兰6支队伍的15场比赛,对各队接发球到位率及阵型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中国女排的训练和比赛提出建议。

1 各队接发球总体到位率

在排球比赛中,各队接发球进攻系统中强攻、快攻、平快掩护攻和立体进攻等不同战术打法类型运用次数的比例,及某种战术打法类型中不同进攻战术打法运用次数的比例[2],主要视于接发球到位率情况而定。由表1可知,从一传总体到位率看,巴西队第1,为71.39%;日本队第2,为66.52%;中国队第5,为60.06%。从接发球失误率看,中国队最高,为9.45%;日本队第5,失误率为5.66%;失误率最低的是巴西队,仅为3.24%。从不到位率看,美国队最高,为33.99%;中国队为30.49%,排名第3;巴西队和日本队分别为25.37%和27.82%,巴西队的不到位率最低。从接不同性能来球情况看,中国女排接跳飘球的到位率最低,仅为55.56%,排名第5;接站立飘球的总体到位率为68.60%,排名第4;接跳发球的到位率为65.00%,排名第3。可见,中国队的接发球到位率偏低,且失误率最高,防守反击得分能力不强。巴西队的接发球到位率最高,且失误率最低,一攻和防反得分能力强。日本队的接发球到位率较高,一攻成功率偏低,但防反得分能力较好。美国队的一传到位率最低,失误率偏高,但一攻成功率高,且拦网能力强。意大利和波兰队各环节能力比较均衡,缺乏突出的主动得分能力。

2 中国女排与主要对手接发球到位率

中日女排都是亚洲强队,进攻战术特点均是以2号位快速多变进攻战术为主,结合4号位强攻和3号位快攻的高快结合技战术打法[3]。从两队的历史战绩看,中国女排占据明显的优势。但是,在本届世界女排大奖赛上,两队在对阵巴西队时,日本队赢了巴西队,中国队却输给了巴西队。

由表2可知,中国女排同巴西队比赛时,中国队接跳飘球的到位率仅为48.08%,而巴西队为88.24%,两队相差40.16%。就失误率而言,中国队直接失误7个,失误率为10.61%。巴西队直接失误1个,失误率为2.78%,两队相差7.83%。可见,一传到位率低和失误率高制约了中国队“快速、多变”的一攻战术体系应是输给巴西的主要原因之一。

日本队同巴西队比赛时,发球方式相同,均为跳飘球。从接发球到位率看,日本队为68.27%,巴西队为71.74%,相差仅3个百分点;从失误率看,日本队为4.81%,巴西队为4.35%,相差仅为0.46%。可见,在一传环节上两队没有明显的差距,日本队略低于巴西队。从比赛录像和统计结果来看,日本队赢得比赛主要原因是有效拦网率高及防守反击成功率高。

中国队的一传总体到位率比日本队低3.68%,失误率高于日本队。可见,在一传环节上日本队总体上要稍好于中国队,主要表现在接飘球上,但日本队接跳发球的总体到位率偏低,仅为46.67%。从比赛录像和技术统计结果来看,中国队赢日本队的主要制胜优势在于进攻和拦网能力比日本队强,一传到位率和稳定性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3 个人接发球到位率

1)主攻和接应二传接发球到位率。

由统计可知,就接发球到位率来看,10名主攻手和2名接应队员中,到位率最高的是巴西队的杰奎琳,为70.73%;其次是日本队的木村沙子(69.38%)和巴西队马列安妮(67.57%);中国队的李娟(62.35%)和陈丽怡(57.69%)分列第7位和第8位,排名靠后。从接发球失误率来看,中国队的陈丽怡最高,为15.38%;其次是意大利队的皮奇尼尼,为14.08%,失误率在5%以下的依次为美国队的拉尔森(4.52%)、巴西队的杰奎琳(4.27%)、日本队的木村沙子(4.26%)和巴西队的马列安妮(2.7%),中国队的李娟失误率为5.56%,排在第8位。就接发球成功率看,排在前3位的队员与到位率排在前3位的队员完全相同,且顺序也一样,排在最后两位的队员与失误率最高的两位队员也完全相同。可见,接发球到位率高的失误率相对较低,失误率高的队员接发球成功率也相对较低。

2)自由人一传到位率。

由统计结果可知,6名自由人接发球到位率依次为法比(75.68%)、梅洛(68.60%)、佐野优子(68.42%)、斯科拉(63.64%)、张娴(59.76%)和泽尼克(57.94%),巴西自由人法比的到位率最高,波兰自由人泽尼克的到位率最低,6名自由人中到位率在70%以上的1人,60%~70%的3人,60%以下的2人,中国队的自由人张娴排名第5。就失误率看,中国队的张娴最高,为8.54%,巴西的法比最低,为0。就成功率看,巴西的法比最高,为75.68%,中国的张娴最低,为51.22%,两者相差24.46%。

总而言之,中国队一传总体到位率偏低,且失误率偏高。陈丽怡和李娟的一传总体到位率在10名主攻和2名接应中的综合排名为第7、第8,陈丽怡的失误率最高,李娟的失误率排名第8。张娴的一传总体到位率在6名自由人中排名第5,失误率最高和成功率最低。巴西的3名接发球队员的3项指标综合排名第1,日本次之。笔者认为,中国女排接跳飘球到位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第1,李娟在1、5号位时,接斜线跳飘球(外侧边)时不到位偏多;第2,李娟和陈丽怡处于相邻接发球位置时,两者有让球现象;第3,张娴在接跳飘球时经常站位偏前;第4,负责接发球的队员在有些轮次站位较为分散;第5,接发球时经常出现对不准来球和重心较高、起伏大等现象。

4 中日接发球阵型比较

由于发球攻击性的提高与加强,使得各队接发球的到位率明显有所下降,发球直接得分的现象也突然剧增,不少人将这一现象归咎于接发球技术,而忽视了对现代接发球阵型的研究。一传技术的提高与发展固然非常必要,但合理的接发球布局,将更有利于一传技术的发挥和一攻战术的配合[4]。那么,应如何提高中国队的接发球到位率、减少接发球的失误呢?运动员竞技子能力的非同步性发展,是运动员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的根据(内因)和条件(外因)相互选择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客观状态[5]。笔者认为,除了提高运动员个人的判断、移动能力和垫球技巧外,接发球的阵式也应加以研究和改进[6]。

从录像解析可知,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参赛的6支队伍中,均采用3人接发球阵型。4支欧美球队均采用2名主攻和1名自由人主接一传,而中国队和日本队则采用1名主攻、1名接应和1名自由人主接一传。中国和日本队接发球人员配备上一样,但负责接发球的主攻队员的位置安排上存在一些差异,使得接发球站位方式和效果均存在较大差异。

第1轮次:二传在1号位时。从图1可知,中国队与日本队在这一轮接发球阵型上存在差异。中国队主攻王一梅在前排2号位,但不负责接一传,所以站在网前,自由人张娴站在靠近1号位的位置,主攻陈丽怡负责接一传,站在后排中间6号位的位置,接应队员李娟站在5号位,而日本队主攻12号木村沙子原始位置也在2号位,但是要负责接一传,所以退后站在1号位,自由人和接应分别站在6、5号位,另一名不接发球的主攻队员站在1、5号位中间靠后的位置。可见,两队在接发球人员安排上虽没有区别,但在本轮次站位上出现了差异,日本队的自由人站在后排中间位置,而中国队则让接发球到位率偏低的陈丽怡站在6号位中间位置,效果较差,使得接应李娟一传任务较重,有时还出现两者抢球或让球现象,甚至严重影响李娟一攻质量。

第2轮次:二传在6号位时。从图2可知,二传在6号位时,中日两队在接发球阵型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即日本队二传是从接应二传身后左侧插上,且身前没有人,方便直接跑步插上,而中国队二传是从接应身后右侧插上,且4名队员站位集中在场地右边一条线上,二传插上与接发球队员之间相互干扰,影响一传队员的视线和判断。由技术统计可知,中国队5场比赛中在本轮次所接的发球落点有90%左右落在4人的中间位置,进一步反证中国队本轮次站位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日本队接发球队员之间站位比较分散,相距位置合理,相互影响小,一传较好的木村沙子和佐野优子均在后排接一传,前排主攻不接一传,既保证了一传,也保证了一攻,而中国队前排主攻陈丽怡既要承担一部分接发球的任务,也要参与一攻。所以,本轮次,日本队无论是在接发球到位率上,还是在一攻成功率上,均高于中国队。

第3,4轮次:二传在5、4号位时。从图3、图4可知,第3轮次和第4轮次接发球阵型是中日两队差别最小的两轮。接发球阵型完全相同,二传和副攻的站位相同,仅主攻站位有所不同,即中国队不接一传的王一梅站在5号位和6号位之间靠近底线的位置,而日本队不接一传的17号主攻站在5号位靠近边线和进攻线的位置;中国队接一传的主攻陈丽怡还要承担前排的一攻任务,而日本的木村沙子在后排,只是偶尔参与后排进攻。这两轮日本队既保证了一传,又保证了前后排进攻的实力,中国队的前排进攻实力有所减弱。

第5轮次:二传在3号位时。从图5可知,中日两队除副攻和二传站位没有差别外,其他4人的站位位置均不同。中国队负责接一传的主攻、接应和自由人的站位顺序为1、6、5号位,而日本队的对应顺序为5、1、6号位。中国的自由人在左侧,日本队的自由人在中间。另外,中国队不接一传的主攻王一梅站在4号位靠近边线的进攻线上,而日本队不接一传的主攻站在1号位靠近边线和底线的底角处。从接发球到位率的统计结果看,这一轮日本队的总体接发球到位率略高于中国队,这可能与日本队自由人处在后排中间位置,中国队自由人处在左侧位置从而给对方大力发球、找人发球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有关。

第6轮次:二传在2号位时。从图6可知,这一轮次,中日两队除副攻、自由人和二传站位没有差别外,其他3人的站位位置均不同。中国队接一传的主攻、接应的站位顺序为6、5号位,而日本队为5、6号位,两者相反。另外,中国队不接一传的主攻王一梅站在4号位与3号位之间近网的地方,而日本队不接一传的主攻站在1号位和6号位之间靠近底线的地方。从接发球到位率和发球落点的统计结果看,在这一轮,中国队的总体接发球到位率略低于日本队,主要是因为发球落点主要集中于5号位,即李娟和木村沙子身上。从进攻效果看,这一轮中国队的前排进攻明显强于日本队。

综上所述,中日两队在接发球人员配备上虽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但在接一传的主攻位置安排上存在差异。中日两队自由人处在后排中间位置接发球的轮次也不同,即中国队为3轮,而日本队为4轮。接一传的主攻位置安排不同直接导致自由人在中间位置接发球的轮次差异,从而直接影响到接发球到位率的不同。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从整体上看,中国队接发球到位率偏低,且失误率最高,防守反击得分能力不强。巴西队接发球到位率最高,且失误率最低,一攻和防反得分能力强。日本队接发球到位率较高,一攻成功率偏低,但防反得分能力较好。美国队一传到位率最低,失误率偏高,但一攻成功率高,且拦网能力强。意大利和波兰队各环节能力比较均衡,缺乏突出的主动得分能力。

2)从接发球到位率看,巴西队杰奎琳最高;日本队木村沙子次之;中国队李娟和陈丽怡分列第7位和第8位,排名靠后。6名自由人分别为巴西的法比(75.68%)、意大利的梅洛(68.60%)、日本的佐野优子(68.42%)、美国的斯科拉(63.64%)、中国的张娴(59.76%)和波兰的泽尼克(57.94%)。中国女排一传到位率总体偏低。

3)从接发球失误率看,中国队陈丽怡最高,意大利队皮奇尼尼次之,失误率在5%以下的为美国队拉尔森、巴西队杰奎琳、日本队木村沙子和巴西队的马列安妮,中国队李娟的失误率为5.56%,排在第8位。6名自由人失误率最高的是中国队的张娴,巴西队法比最低。就成功率看,巴西队法比最高,中国队张娴最低,两者相差24.46%。中国女排一传失误率最高且成功率偏低。

5.2 建议

1)建议中国女排在原有的接发球阵型的基础上,将两名主攻位置互换。既可以使中国队自由人张娴在6号位置接发球的3轮次变为4轮次,也可以避免出现二传在6号位插上时,4人站位近似一条直线的情况,从而改变这一轮接发球到位率最低的现状。

2)建议中国女排注重加强每一轮次的5、6号位的接发球练习。从发球落点统计结果看,除美国队发球落点80%集中于1、6号位外,其他几个队的发球落点集中于5、6号位且5号位偏多。

3)建议陈丽怡和李娟加强5、6号位的接发球练习,尽量保持击球点在体前。自由人张娴适当降低及前移身体重心,防止出现接发球时身体后仰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马明兵,李毅钧. 我国优秀女排队员接发球技术的三维运动学比较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2):238-241.

[2] 尹洪满,潘峰. 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运用方式的结构特征[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5):695-696.

[3] 李毅钧. 中国女排进攻战术的特点及轮次打法[J].体育学刊,2005,12(2):105-107.

[4] 许浒,张天祥. 排球接发球阵形新构思[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0,20(4):298-300.

第3篇

关 键 词:运动训练学;世界女排大奖赛;接发球;到位率;阵型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1)05-0106-05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rates of and lineups for served ball passing in place of the teams in the finals of 2010 FIVB World Grand Prix

MA Ming-bing1,2,LI Yi-jun1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dong Spinning and Weaving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Foshan 528041,China)

Abstract: By shooting 15 final games of 2010 FIVB World Grand Prix by the court, the authors thoroughly studied the rates of and lineups for served ball passing in place of the team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in term of the rate of served ball passing in place, team China was on the low side, and its mistake making rate was the highest; team Brazil was the highest, and its mistake making rate was the lowest; team Japan had a high rate of served ball passing in place and its capacity of offense after defense was high; in terms of the lineup for served ball passing, team China and team Japan had the same player configuration, but the spiking positions of the players responsible for first passing were different, thus in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back row the free player of team Japan had one more round of served ball passing than team China,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layers in the lineup of team Japan was relatively rational.

Key words: science of sports training;FIVB World Grand Prix;served ball passing;in place rate;lineup

中国女排“快速多变、多点进攻”的一攻战术体系对接发球到位率的依赖性很高。缺乏稳定的一传到位率,中国女排的快变战术体系很难形成,克敌制胜的武器也很难显现[1]。一传到位率偏低和失误率较高是中国女排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课题组通过现场拍摄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巴西、日本、美国、意大利和波兰6支队伍的15场比赛,对各队接发球到位率及阵型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中国女排的训练和比赛提出建议。

1 各队接发球总体到位率

在排球比赛中,各队接发球进攻系统中强攻、快攻、平快掩护攻和立体进攻等不同战术打法类型运用次数的比例,及某种战术打法类型中不同进攻战术打法运用次数的比例[2],主要视于接发球到位率情况而定。由表1可知,从一传总体到位率看,巴西队第1,为71.39%;日本队第2,为66.52%;中国队第5,为60.06%。从接发球失误率看,中国队最高,为9.45%;日本队第5,失误率为5.66%;失误率最低的是巴西队,仅为3.24%。从不到位率看,美国队最高,为33.99%;中国队为30.49%,排名第3;巴西队和日本队分别为25.37%和27.82%,巴西队的不到位率最低。从接不同性能来球情况看,中国女排接跳飘球的到位率最低,仅为55.56%,排名第5;接站立飘球的总体到位率为68.60%,排名第4;接跳发球的到位率为65.00%,排名第3。可见,中国队的接发球到位率偏低,且失误率最高,防守反击得分能力不强。巴西队的接发球到位率最高,且失误率最低,一攻和防反得分能力强。日本队的接发球到位率较高,一攻成功率偏低,但防反得分能力较好。美国队的一传到位率最低,失误率偏高,但一攻成功率高,且拦网能力强。意大利和波兰队各环节能力比较均衡,缺乏突出的主动得分能力。

2 中国女排与主要对手接发球到位率

中日女排都是亚洲强队,进攻战术特点均是以2号位快速多变进攻战术为主,结合4号位强攻和3号位快攻的高快结合技战术打法[3]。从两队的历史战绩看,中国女排占据明显的优势。但是,在本届世界女排大奖赛上,两队在对阵巴西队时,日本队赢了巴西队,中国队却输给了巴西队。

由表2可知,中国女排同巴西队比赛时,中国队接跳飘球的到位率仅为48.08%,而巴西队为88.24%,两队相差40.16%。就失误率而言,中国队直接失误7个,失误率为10.61%。巴西队直接失误1个,失误率为2.78%,两队相差7.83%。可见,一传到位率低和失误率高制约了中国队“快速、多变”的一攻战术体系应是输给巴西的主要原因之一。

日本队同巴西队比赛时,发球方式相同,均为跳飘球。从接发球到位率看,日本队为68.27%,巴西队为71.74%,相差仅3个百分点;从失误率看,日本队为4.81%,巴西队为4.35%,相差仅为0.46%。可见,在一传环节上两队没有明显的差距,日本队略低于巴西队。从比赛录像和统计结果来看,日本队赢得比赛主要原因是有效拦网率高及防守反击成功率高。

中国队的一传总体到位率比日本队低3.68%,失误率高于日本队。可见,在一传环节上日本队总体上要稍好于中国队,主要表现在接飘球上,但日本队接跳发球的总体到位率偏低,仅为46.67%。从比赛录像和技术统计结果来看,中国队赢日本队的主要制胜优势在于进攻和拦网能力比日本队强,一传到位率和稳定性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3 个人接发球到位率

1)主攻和接应二传接发球到位率。

由统计可知,就接发球到位率来看,10名主攻手和2名接应队员中,到位率最高的是巴西队的杰奎琳,为70.73%;其次是日本队的木村沙子(69.38%)和巴西队马列安妮(67.57%);中国队的李娟(62.35%)和陈丽怡(57.69%)分列第7位和第8位,排名靠后。从接发球失误率来看,中国队的陈丽怡最高,为15.38%;其次是意大利队的皮奇尼尼,为14.08%,失误率在5%以下的依次为美国队的拉尔森(4.52%)、巴西队的杰奎琳(4.27%)、日本队的木村沙子(4.26%)和巴西队的马列安妮(2.7%),中国队的李娟失误率为5.56%,排在第8位。就接发球成功率看,排在前3位的队员与到位率排在前3位的队员完全相同,且顺序也一样,排在最后两位的队员与失误率最高的两位队员也完全相同。可见,接发球到位率高的失误率相对较低,失误率高的队员接发球成功率也相对较低。

2)自由人一传到位率。

由统计结果可知,6名自由人接发球到位率依次为法比(75.68%)、梅洛(68.60%)、佐野优子(68.42%)、斯科拉(63.64%)、张娴(59.76%)和泽尼克(57.94%),巴西自由人法比的到位率最高,波兰自由人泽尼克的到位率最低,6名自由人中到位率在70%以上的1人,60%~70%的3人,60%以下的2人,中国队的自由人张娴排名第5。就失误率看,中国队的张娴最高,为8.54%,巴西的法比最低,为0。就成功率看,巴西的法比最高,为75.68%,中国的张娴最低,为51.22%,两者相差24.46%。

总而言之,中国队一传总体到位率偏低,且失误率偏高。陈丽怡和李娟的一传总体到位率在10名主攻和2名接应中的综合排名为第7、第8,陈丽怡的失误率最高,李娟的失误率排名第8。张娴的一传总体到位率在6名自由人中排名第5,失误率最高和成功率最低。巴西的3名接发球队员的3项指标综合排名第1,日本次之。笔者认为,中国女排接跳飘球到位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第1,李娟在1、5号位时,接斜线跳飘球(外侧边)时不到位偏多;第2,李娟和陈丽怡处于相邻接发球位置时,两者有让球现象;第3,张娴在接跳飘球时经常站位偏前;第4,负责接发球的队员在有些轮次站位较为分散;第5,接发球时经常出现对不准来球和重心较高、起伏大等现象。

4 中日接发球阵型比较

由于发球攻击性的提高与加强,使得各队接发球的到位率明显有所下降,发球直接得分的现象也突然剧增,不少人将这一现象归咎于接发球技术,而忽视了对现代接发球阵型的研究。一传技术的提高与发展固然非常必要,但合理的接发球布局,将更有利于一传技术的发挥和一攻战术的配合[4]。那么,应如何提高中国队的接发球到位率、减少接发球的失误呢?运动员竞技子能力的非同步性发展,是运动员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的根据(内因)和条件(外因)相互选择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客观状态[5]。笔者认为,除了提高运动员个人的判断、移动能力和垫球技巧外,接发球的阵式也应加以研究和改进[6]。

从录像解析可知,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参赛的6支队伍中,均采用3人接发球阵型。4支欧美球队均采用2名主攻和1名自由人主接一传,而中国队和日本队则采用1名主攻、1名接应和1名自由人主接一传。中国和日本队接发球人员配备上一样,但负责接发球的主攻队员的位置安排上存在一些差异,使得接发球站位方式和效果均存在较大差异。

第1轮次:二传在1号位时。从图1可知,中国队与日本队在这一轮接发球阵型上存在差异。中国队主攻王一梅在前排2号位,但不负责接一传,所以站在网前,自由人张娴站在靠近1号位的位置,主攻陈丽怡负责接一传,站在后排中间6号位的位置,接应队员李娟站在5号位,而日本队主攻12号木村沙子原始位置也在2号位,但是要负责接一传,所以退后站在1号位,自由人和接应分别站在6、5号位,另一名不接发球的主攻队员站在1、5号位中间靠后的位置。可见,两队在接发球人员安排上虽没有区别,但在本轮次站位上出现了差异,日本队的自由人站在后排中间位置,而中国队则让接发球到位率偏低的陈丽怡站在6号位中间位置,效果较差,使得接应李娟一传任务较重,有时还出现两者抢球或让球现象,甚至严重影响李娟一攻质量。

第2轮次:二传在6号位时。从图2可知,二传在6号位时,中日两队在接发球阵型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即日本队二传是从接应二传身后左侧插上,且身前没有人,方便直接跑步插上,而中国队二传是从接应身后右侧插上,且4名队员站位集中在场地右边一条线上,二传插上与接发球队员之间相互干扰,影响一传队员的视线和判断。由技术统计可知,中国队5场比赛中在本轮次所接的发球落点有90%左右落在4人的中间位置,进一步反证中国队本轮次站位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日本队接发球队员之间站位比较分散,相距位置合理,相互影响小,一传较好的木村沙子和佐野优子均在后排接一传,前排主攻不接一传,既保证了一传,也保证了一攻,而中国队前排主攻陈丽怡既要承担一部分接发球的任务,也要参与一攻。所以,本轮次,日本队无论是在接发球到位率上,还是在一攻成功率上,均高于中国队。

第3,4轮次:二传在5、4号位时。从图3、图4可知,第3轮次和第4轮次接发球阵型是中日两队差别最小的两轮。接发球阵型完全相同,二传和副攻的站位相同,仅主攻站位有所不同,即中国队不接一传的王一梅站在5号位和6号位之间靠近底线的位置,而日本队不接一传的17号主攻站在5号位靠近边线和进攻线的位置;中国队接一传的主攻陈丽怡还要承担前排的一攻任务,而日本的木村沙子在后排,只是偶尔参与后排进攻。这两轮日本队既保证了一传,又保证了前后排进攻的实力,中国队的前排进攻实力有所减弱。

第5轮次:二传在3号位时。从图5可知,中日两队除副攻和二传站位没有差别外,其他4人的站位位置均不同。中国队负责接一传的主攻、接应和自由人的站位顺序为1、6、5号位,而日本队的对应顺序为5、1、6号位。中国的自由人在左侧,日本队的自由人在中间。另外,中国队不接一传的主攻王一梅站在4号位靠近边线的进攻线上,而日本队不接一传的主攻站在1号位靠近边线和底线的底角处。从接发球到位率的统计结果看,这一轮日本队的总体接发球到位率略高于中国队,这可能与日本队自由人处在后排中间位置,中国队自由人处在左侧位置从而给对方大力发球、找人发球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有关。

第6轮次:二传在2号位时。从图6可知,这一轮次,中日两队除副攻、自由人和二传站位没有差别外,其他3人的站位位置均不同。中国队接一传的主攻、接应的站位顺序为6、5号位,而日本队为5、6号位,两者相反。另外,中国队不接一传的主攻王一梅站在4号位与3号位之间近网的地方,而日本队不接一传的主攻站在1号位和6号位之间靠近底线的地方。从接发球到位率和发球落点的统计结果看,在这一轮,中国队的总体接发球到位率略低于日本队,主要是因为发球落点主要集中于5号位,即李娟和木村沙子身上。从进攻效果看,这一轮中国队的前排进攻明显强于日本队。

综上所述,中日两队在接发球人员配备上虽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但在接一传的主攻位置安排上存在差异。中日两队自由人处在后排中间位置接发球的轮次也不同,即中国队为3轮,而日本队为4轮。接一传的主攻位置安排不同直接导致自由人在中间位置接发球的轮次差异,从而直接影响到接发球到位率的不同。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从整体上看,中国队接发球到位率偏低,且失误率最高,防守反击得分能力不强。巴西队接发球到位率最高,且失误率最低,一攻和防反得分能力强。日本队接发球到位率较高,一攻成功率偏低,但防反得分能力较好。美国队一传到位率最低,失误率偏高,但一攻成功率高,且拦网能力强。意大利和波兰队各环节能力比较均衡,缺乏突出的主动得分能力。

2)从接发球到位率看,巴西队杰奎琳最高;日本队木村沙子次之;中国队李娟和陈丽怡分列第7位和第8位,排名靠后。6名自由人分别为巴西的法比(75.68%)、意大利的梅洛(68.60%)、日本的佐野优子(68.42%)、美国的斯科拉(63.64%)、中国的张娴(59.76%)和波兰的泽尼克(57.94%)。中国女排一传到位率总体偏低。

3)从接发球失误率看,中国队陈丽怡最高,意大利队皮奇尼尼次之,失误率在5%以下的为美国队拉尔森、巴西队杰奎琳、日本队木村沙子和巴西队的马列安妮,中国队李娟的失误率为5.56%,排在第8位。6名自由人失误率最高的是中国队的张娴,巴西队法比最低。就成功率看,巴西队法比最高,中国队张娴最低,两者相差24.46%。中国女排一传失误率最高且成功率偏低。

5.2 建议

1)建议中国女排在原有的接发球阵型的基础上,将两名主攻位置互换。既可以使中国队自由人张娴在6号位置接发球的3轮次变为4轮次,也可以避免出现二传在6号位插上时,4人站位近似一条直线的情况,从而改变这一轮接发球到位率最低的现状。

2)建议中国女排注重加强每一轮次的5、6号位的接发球练习。从发球落点统计结果看,除美国队发球落点80%集中于1、6号位外,其他几个队的发球落点集中于5、6号位且5号位偏多。

3)建议陈丽怡和李娟加强5、6号位的接发球练习,尽量保持击球点在体前。自由人张娴适当降低及前移身体重心,防止出现接发球时身体后仰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马明兵,李毅钧. 我国优秀女排队员接发球技术的三维运动学比较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2):238-241.

[2] 尹洪满,潘峰. 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运用方式的结构特征[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5):695-696.

[3] 李毅钧. 中国女排进攻战术的特点及轮次打法[J].体育学刊,2005,12(2):105-107.

[4] 许浒,张天祥. 排球接发球阵形新构思[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0,20(4):298-300.

第4篇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从排球场地、器材、规则进行修改来提高排球比赛的观赏性进行分析。结论得出,网的加高、前排进攻线的后移、球周长的加大一级缩小每局的比分,可以有效的提高排球比赛的观赏性。

关键词 排球 观赏性 场地 器材 规则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本文大量收集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期刊资料与著作。从中发现排球的观赏性远远不如足球和篮球,也找出了部分原因,原因之一就是回合次数少,死球状态时间长。

(二)逻辑分析法

通过假设,并且结合实际推理分析,提高网高后移进攻线,改变球的周长以及改变得分制可以起到提高排球比赛观赏性的作用。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对排球场地及器材的修改对比赛观赏性的作用

1.提高球网的高度,对提高排球比赛观赏性的作用

以男排为例,男排的网高是2.43m,2001年国家男排队员张翔的扣球高度3.59m,拦网高度是3.47m,也就是说张翔的扣球高度比网高出l.10米多,假设张翔击球点与网的垂直距离为0.5m,球可能的有效落点约在对方场区内lm-9m之间,对方的防守面积也就是72平方米 (如图1图2) :

也就是说81平方米的场地只有9平方米不是球的可能落点区。如果按同样方法计算,网高每提升0.1m,防守面积就大约减少3平方米,这对于减轻对方防守是很有利的,提高网高,减少防守面积,也就是减轻了对方的防守难度,可以提高起球率,增夺回合数,这对提高排球比赛的观赏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进攻线的改动,对提高排球比赛观赏性的作用

改动进攻线,把进攻线由3米向底线移动0.5-1米,使后排进攻时起点与网的距离加大,对方的防守压力就越小,随之对方的起球率就越高,回合次数也就随之增多,对比赛观赏性也能起很大作用。

3.排球周长的加大对提高排球比赛观赏性的作用

球的速度减慢对与防守队员来说防守难度减轻,起球的质量和效率自然会很高,回合数也就增多,所以说排球半径的加大对提高排球比赛的观赏性也是可行的办法。

(二)比分的调整对提高排球比赛观赏性的作用

1999年起实行每球得分制,把比分由15分调整到25分,采用5局三胜制,每球得分制的实行对缩短比赛时间,提高比赛竞争性和鉴赏性。

(三)场地、器材、规则改动后对提高排球比赛观赏性的思考

1.得分结构的变化,增加了排球比赛的竞争激烈性

排球比赛得分有4个重要因素,发球、扣球、拦网和对方失误。在改动后的规则下各种得分和失分的机会都要减少了,也出现了比分不相上下,你追我赶的局面。这样即提高了比赛的对抗性和竞争性也增加了胜负的悬念。

2.场地、器材、规则改动后给训练带来的新挑战

培养一个优秀的排球选手,我国总结为“三年成形、五年成材、八年成器”,因此,探索新的规则以及研究其特点与内在规律性,研究它对训练和比赛有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采用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使排球水平乘势而上,显的更为重要。

三、结论

(一)通过多方面分析,要提高排球比赛的观赏性可以试用,提高网的高度,进攻线改动,排球周长的加大和调整每局比分结构。

(二)通过以上改革,由于防守减轻、回合增多队员的扣球和拦网次数也随之增多,起跳的次数也自然而然要增加。这就表明在训练时,教练应抓的重点内容要有改动。

(三)现代竞技排球运动的速度加快,只有不断的改进规则,场地器材和技术才能使排球比赛的观赏性从本质上得到提高,从而重新构建排球运动的比赛系统,推动排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汉升.排球运动――排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

[2] 李毅钧.排球理论与方法[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7.

[3] 李宗浩.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排球[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

[4] 张然.每球得分制的思考[J].中国排球.1999.3.1.

第5篇

摘 要 本文对排球运动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在排球训练中采用体能训练的要求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实际效果表明,对运动员采取特定的、适当的体能训练法可以帮助其有效提高竞技水平。

关键词 排球 体能训练 竞技水平

随着战术的成熟,竞争的激烈,当前的排球运动得到了快速全面的发展,运动员在排球比赛中的技术水平和战术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但这种技术和战术水平的提高是以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为基础的。实践证明,运动员个人能力的发挥除了需要全面贯彻的指导思想外,更需要良好的体能基础,没有足够的体能是无法实现排球比赛中的自我价值发挥的。因此在日常的排球训练中,必须注重对运动员的体能进行训练,促使运动员能够适应更激烈的排球比赛需要。

一、排球运动的体育特征

对排球运动进行总结和分析,可以用如下几个特点对其进行描述:全面、快速、持久、高度。

首先,排球运动的协作特点决定了排球运动员需要在球场范围内进行多方位的跑动、多位置的发挥、多形式的动作,如直线或者曲线奔跑、腾空与支撑、旋转打击等。这就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如果运动员的关节和身体肌肉的运动搭配不协调,或者某一部分出现弱点和不足,就会直接影响到技术动作的发挥。

其次,排球运动的节奏和紧凑,因此运动员的可操作时间和空间较短,多数动作需要在瞬间完成判断和行动,这就要求运动员能够对比赛形势做出快速响应。例如排球比赛中,运动员不仅要跳得高,还要反应迅速,甚至是需要连续起跳。又如面对当前比赛的高强度、短时间要求,运动员的传球、发球、扣球等动作速度都随之加快了不少。在男子比赛中,球速低于30米每秒的跳发球已经无法对对手造成威胁。排球比赛正在向更快的方向发展。

再者,一场竞争激烈的排球比赛的比赛时间可以达到一个半小时,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持久性的体能以面对这种高强度、高持久性的竞技运动。一场比赛中运动员的起跳次数可能超过两百次,如果运动员没有持久的体能,就无法完成这种高强度比赛。

最后,排球比赛的规则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必须在身高和跳跃高度上有更为强势的优势,提高和跳跃高度已经成为决定排球比赛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高的跳跃能力配合身高的优势可以完美完成一系列的发球、拦网、扣球等动作,增强动作成功率,增强主动得分能力。

二、排球训练中的体能特征分析

排球比赛的特点,也就是隔网对抗、集体对抗、高空对抗等,决定了对排球运动员的训练需要更为鲜明的专项体能特征。

排球比赛的看点和焦点在于网上争夺的攻防对抗,因此拦网和扣杀成功率是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这就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弹跳能力和冲刺能力,同时弹跳的速度和高度、冲刺的精度和速度、运动的持久度也都是越优异越有竞争优势。

排球比赛的基础是运动员的接发球和接扣球能力。稳定的、优异的重心反应速度、变方向移动和速度爆发力都是这些基础得到良好发挥的保障。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可以快速控制自身对接球迅速做出判断,并根据判断快速做出反应动作。

排球比赛的取胜手段关键在于扣杀得分。扣杀角度和强度直接关系到能否通过扣球进攻得分并取得胜利。扣球效果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跳跃能力和击球挥臂能力。具有好的体能优势的运动员可以利用扣球的稳准狠实现得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排球越来越强烈的对抗对运动员的体能素质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运动员要同时具有优秀的弹跳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身体控制性。因此,加强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体能训练的作用分析

对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进行训练主要集中在整体力量、弹跳力、反应速度和耐久力四个方面,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强化,可以帮助运动员进行更强更高质量的排球比赛对抗。

(一)整体力量

对排球运动员的整体力量的训练主要是指将运动员身体各环节所能表现的各种力量类型进行统一协调,实现最佳综合力量的体现。如根据运动员自身状况,综合协调其身体各部位的最大力量、爆发性力量和持久性力量等可以帮助运动员在适应自己各力量协调发展的同时提高自身弹跳力、移动速度和扣球杀伤力等。同时,整体力量的提高和改善,还能够减少运动员在高强度对抗中的损伤。

(二)弹跳力

对运动员的弹跳力进行专项体能训练可以促使其在最适当的时机通过自身的快速反应进行多次高腾空进行扣杀和拦网。这种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建立良好的弹跳能力和弹跳速度,综合体现运动员力量、速度、反应等能力,有效调动各肌群,为战术的发挥和个人技术的发挥提供强力支撑。

(三)反应速度

由于排球比赛球速很快,留给运动员的反应时间很短,因此在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进行反应速度专项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快更准确的对比赛做出反应,增强运动员的瞬时、短距离起动、移动和制动能力,适应战术安排,应对对手进攻。

(四)耐久力

虽然排球属于短时间爆发式运动,但是其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对运动员的持续体能要求较高。针对运动员耐久力的专项体能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增强其抗缺氧和抗酸性的耐受力,实现长时间、高强度对抗下的稳定发挥,提高运动员的抗疲劳能力。

四、总结

现代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表明,良好的体能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承受高强度、高负荷、高持久力的比赛需求,保障运动员正常发挥,增强运动员的得分能力,减少运动员受伤情况的发生。在日常训练中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体能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庞明,黄大华.刍议排球训练的体能训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

[2] 李永乐,杨彩虹,王东晓.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研究[J].甘肃科技.2009(25).

[3] 张保中.我国高水平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7(26).

第6篇

关键词:自由人 排球比赛 作用 实践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233-01

在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矛盾始终伴随左右。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排球战术、规则以及技术均处于不断创新的进程当中,由于各种内在以及外在原因因素的存在,世界排球运动得以深化发展。由一九九九年一月一日开始,“自由人”规则正式被引入到排球比赛当中,旨在有效控制比赛时间的同时强化防守起球率,使得之前不平衡的攻守状态得以改变,强化比赛魅力,提高比赛竞争力。

1 在排球比赛中,自由人所起到的相关作用

1.1 加强排球比赛的观赏效果

国际排联针对排球比赛规则进行多次修改,譬如说增设自由防守人规则以及其他对进攻进行制约的规则,在强化防守的同时不断提高后排起球率,使得比赛的来回争夺越发多起来,减少比赛所出现的间断情况,让比赛有着更高的观赏价值,由此可见,增设“自由人”这项新规则,不仅能够实现排球比赛效果的不断强化,同时使得排球比赛拥有更高的观赏价值。

1.2 调节队员心理与体力,将教练员的意图充分传达出来

在实际的排球比赛中,教练员通过对自由人的合理利用,换下赛场上轮转到后排的队员,并总结上场队员的表现,让其心理以及体力得以在短期内得以恢复调整,为其的再次上场做好充足的准备,使队员旺盛的斗志得以充分激发。在上场以后,自由人能够把教练的战术意图实时地传达给场上队员,调整完善的比赛战术可充分得以发挥,更多的将有限的暂停次数运用在关键时刻,与此同时,被换下场的队员能够及时获得教练员指导,使其清楚在上场以后需完成的相关任务以及需注意的相应事项。

1.3 强化防守灵活性

伴随着排球这项运动的深化发展,队员的身高逐步呈现出上升趋势,导致网上争夺激烈程度日益增强,排球比赛整体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强攻弱守情况,拥有过高身高的高个队员相较于矮个子队员来说,其柔韧性、反应速度以及弹跳力、灵敏程度、爆发力均弱些,势必会对实际的移动速度造成影响。“自由人”的出现则打破这一局面,其具备有较快反应以及灵活性、移动相对较为迅速等等优势,充分弥补高个队员的不足支出,强化后排起球率,使得教练员能够有效地针对比赛全局进行掌握,更加合理地实现比赛控制,改善攻防失衡问题,使排球比赛愈发激烈。

1.4 提高排球比赛队员的士气

在整场排球比赛中,后排防守的起球率可谓是除拦网以外的对反击造成影响的最为薄弱的环节,若是自由人可针对对方的吊球、重扣球与重发球实现多次防守,则会将队伍士气充分鼓舞起来,使得大家更加具有拼搏精神。由于自由人在后排的灵活换动,其可将防守的重任充分担负起来,并依照对方的具体进攻以及本队的实际状态,配合前排网队员,将对手的进攻路线合理封堵,强化本队薄弱防守,组成合理有效的防守阵容,在增加起球次数的同时创造出更多反攻机会,给与对手更多心理压力,最终实现比赛胜利。

2 在排球比赛中,“自由人”的具体实践

2.1 接发球

在排球比赛中,若是“自由人”只会防守却不能够接发球,则可以说其是不称职的。所以说,“自由人”必须具备有良好的防守以及接发球能力,缺了任一一项都是不行的。其中,一传技术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国外的一些国家队的一传接发球率通常保持在50%到%75之间,这也是合格的标准,而我国“自由人”的一传接发率一般为20%到53%之间,低于平均水平。判断取位可谓是接发球的先决条件,队员跟“自由人”能够使用分工合作以及分区域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接发球,具体来说,就是基于“自由人”活动范围适当扩大的情形下,其他队员可主动躲开“自由人”范围内攻击性较弱的球,让其自行完成,对于球速相对较快以及落点相对刁钻的发球来说,队员需主动去接,形成一定默契,预防出现护抢互让的情况。全队应根据“自由人”的控球范围、接发球效果与能力以及全队的进攻战术组合,隐蔽站位等因素设计接发球阵型,以达到最佳接发球效果。

2.2 防守

在排球比赛防守反击中,前排拦网和后排防守有效结合而成防守,进攻跟防守共同转化而成反击,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依据前排拦网的实际封堵情况,后排防守人员需及时实现防守取位的合理变化,中场、中后场以及后场、左中场是主要的防守区域,在将对手的主要进攻区域路线进行拦网拦住以后,“自由人”需积极配合,防吊球和打手出界、防直线或斜线球。在实际的比赛反击过程当中,不是全部球都可以有效地完成组织进攻,其中“自由人”的职责也不只是一传,若出现一传未及时到位或者是第三次球未得以及时处理的状况,“自由人”需果断完成对球的处理以及将进攻组织起来。所以说,“自由人”能够实时地进行二次球进攻的有效组织,并获取较为良好的效果,增强本队获胜机会。

3 结论

综上可知,作为排球运动的新生产物,“自由人”可谓是排球比赛中得分保障环节的关键性支柱人物,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其推动着排球运动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蕾,曲献绘.广东省大学生排球联赛男排自由人运用情况——以2010年为例[J].科技信息,2010(22).

[2] 雷湃,李建新,马冬梅.“自由人”在排球战术体系中的作用再探[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2).

第7篇

关键词:二传手 战术意识 培养途径

一、二传手战术意识的概念、内容及作用

(一)战术意识的概念

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包括运动员的知识经验、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合理运用技术和完成战术的能力。具有较强战术意识的队员能够在比赛中主动的、有目的的运用战术。

(二)二传战术意识的内容

二传手战术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善于做出正确及时的预见,对于瞬息万变的赛场局面能进行预测并作出正确判断。二是善于灵活多变地运用技术,在场上着眼于人员、时间、地点三个要点,把握有利时机,组织有效进攻。三是善于隐蔽战术意图,通过变换多端的假动作误导对方,以取得时间,空间、位置、距离等有利条件,取得比赛主动权。四是善于与同伴配合,通过对队员性格、身体素质、临场状态的了解,加强集体配合,因人而异传球,巧妙灵活地组织各种战术进攻,充分发挥战术进攻的威力。

(三)培养二传战术意识的作用

排球比赛场面激烈,局面变换莫测。二传手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进攻队员的扣球成功率,进而决定比赛中的主动权,特别是当今比赛新规则“每球得分制”的实施,使得二传的组织进攻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关键球关键分的把握上更看出一个二传的水平。

二、 二传手战术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二传手战术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排球比赛中,二传是整个球队的核心,二传手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全面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战术意识。但是,专家研究资料结果表明,在日趋激烈的排球比赛中,对二传手的战术意识的培养还有待加强。目前二传手战术意识培养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不能做出准确的预见;二是不能很好的隐蔽战术意图;三是不能很好的与同伴配合;四是不能灵活多变的运用技术等等。这几个方面正在阻碍二传手技术水平的提高甚至整个球队比赛水平的提高。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产生上述几个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来源于运动员自身,包括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水平、观察能力不佳,队员基本配合能力不强,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积累不足等。另一方面在于教练员对二传手战术意识的培养思想上不够重视,在制定培养计划时,更多的侧重于扣球、拦网等技术水平的练习,因而造成战术意识的薄弱。

三、二传手战术意识的培养途径

教练员对于二传手战术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日常训练和高水平比赛实践两种途径。培养战术意识要从小开始,教练员应该在日常的技术训练之中,注意加强二传手战术意识的培养。赛前,鼓励二传手全面把握各种相关信息,做好充分准备。场上,杜绝遥控指挥二传手的做法,鼓励二传手根据场上情况变化,灵活运用战术。赛后及时帮助队员,对照比赛场上的失误和发挥,分析查找原因,总结经验。一个好的二传要有清晰的头脑和思路,善于把握控制场上的节奏。

(一)身体素质训练是培养意识的基础

全面、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完成高难技术与战术打法的基础。排球比赛中,队员身高高大化是一种潮流。身高越高,所需要的运动量就越大。排球比赛速度快,强度大,对抗性强,争夺激烈,运动员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就无法适应比赛的要求。排球比赛中,二传手需要进行大量的起动、移动、起跳,这些动作都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二传手必须加强身体素质训练,,这是培养二传手战术意识的基础保证。

(二)技术训练是培养战术意识的前提

发挥良好的临场战术意识需要以娴熟的技术基础。在日常训练中,需要通过严格、科学、系统的训练来强化基本技术的掌握,包括基本手型、手法的训练,移动传球的训练,传战术球的训练等。

(三)提高观察能力是培养战术意识的保证

二传手在组织进攻中需要正确捕捉临场战机,准确分析采取行动。二传队员的眼睛灵敏度越高,视野范围越宽广,场上移动、分配和转移球的能力就越强。因此,无论是在平时训练还是比赛场上或者是日常生活中,二传队员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用余光观察的能力,扩大自己的视野范围,提高突破的预见性。在临场上,除了紧盯对方发球手的手势、来球、自已以外,还要运用余光注意对手、同伴的位置,有意识地把他们放在自己的观察和行动范围之内。

(四)教练员帮助、总结经验是培养战术意识的关键

排球战术意识的形成需要通过训练比赛现实中的感知观察、激烈对抗条件下的瞬时思维判断、准确的行动应答等方式积累,除了靠运动员自觉学习以及临场经验积累外,还离不开教练员的指导帮助。教练员在技术训练中应培养二传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二传学会打“聪明球”。日常训练中,指导二传手学习了解排球理论知识、发展简史等,扩大知识面,丰富战术意识,其次,教育二传手了解各种战术的不同特点,运用时机与效果的关系等来加深对战术的理解赛前,应指导二传做好准备工作,保证赛场上出现危机时不惊慌失措,冷静对待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赛中多鼓励,少指责,培养二传独立思考的能力。赛后,通过回放录像,与二传分析每一局比赛的情况,进行经验总结,培养二传手自己观察、思索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不断提高其临场战术水平进而带动整个队伍水平提升。

四、结束语

排球比赛场上,二传手担负着组织进攻、战术应变、调控节奏的重任。对二传手战术意识的培养,能够提高全队整体战术水平,二传担负着为本队的进攻创造存利机会的职责,通过巧妙地组织进攻,把握比赛节奏,进而掌握比赛主动权。通过对二传手战术意识的培养,不断提高其组织进攻、实施战术的能力,使之真正成为“场上的灵魂”,带领球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