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范文

时间:2023-01-12 06:44:32

序论:在您撰写黄帝内经灵枢原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第1篇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对偶 顶真 英译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其成书明确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构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8],在中医史上绽放着独特而耀眼的光彩。《内经》不仅仅是医学经典,作为古代文学典著,其重要意义也不容忽视。《内经》全书频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对偶、顶真等,让人读来不仅惊叹于古代医家的大智大慧,而且折服于这部宏伟著作难掩的璀璨文学光芒。

随着中医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力推广和迅猛发展,中医对外传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凸显,对于中医典籍如《内经》英文译本的需求应运而生。由此,立足于《内经》英译的研究风生水起,其中着眼于修辞格英译的研究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对偶和顶真是《内经》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两种修辞格,相关英译研究却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将主要从这两种辞格的英译研究入手,以期对常见的英译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

一、 对偶及顶真修辞格

(一)对偶辞格

对偶是汉语中传统而常见的修辞手法,就是把字数相对、结构相同的两个语言格式对称地并列起来,在意义上意赅醒目,在形式上匀称和谐,具有极强的表现力[1]。汉语诗词古文中可常见各种对偶修辞形式,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诗)。

对偶句广泛应用于《内经》中的例子比比皆是,包括字数较少的短语对偶(如: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8]),以及句子对偶(如: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8])。

(二)顶真辞格

顶真又叫联珠或顶针,是用前一句话的结尾词作为后一句话的开首词,使两句话首尾相贯,丝丝入扣,从而加强语气[5]。有人统计,《内经》中使用顶真手法的有两百多处[5]。如:阴气盛于上则为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8]。

二、 《内经》中对偶、顶真的英译研究

通过在中国学术期刊(CNKI)、万方数字资源系统(万方)及维普中国科技期刊(VIP)中检索《内经》中对偶、顶真两种辞格的英译研究,共收集对偶、顶真(包含探讨对偶、顶真辞格研究方法的文献)英译研究文献不超过十篇,包括对偶词、句式、辞格等研究,以及从归化异化及翻译美学角度对汉语顶真的翻译进行探讨。

(二)对偶英译研究

对偶辞格的英译研究可以从词和句两个层面展开,对偶词结构简单更易处理,对偶句相对复杂,需采取相宜的翻译策略。目前关于对偶英译的文献非常少,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李苹的对偶辞格研究,李苹、施蕴中关于对偶词、对偶句的研究,汪文军关于对偶句式语言英译的探究,张冉、姚欣关于《内经》中句式整齐辞格英译的研究,以及李照国对于《内经》部分修辞格特点及其英译的研究。

对偶词:词汇层面的对偶相对比较容易处理,英译方法包括直译、剖译及选译 [3]。直译是指用与原词直接对应的英语词翻译,剖译适用于可分解对偶词组,如:“阴阳”、“虚实”等译为“yin and yang”,“asthenia and sthenia”,而选译则源于有些对偶词的意义仅取其中一个字的意义,如:“逆从”一词有时只取“从”不取“逆”或只取“逆”不取“从” [3]。因此,翻译对偶词时首先应辨别词义,对对偶词做到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进而选择采取直接翻译或者增删部分词义进行翻译的方法。

对偶句:句子层面的对偶相对于词汇层面更加复杂多样。有些对偶句可以选择保留原有样式、格式,但其他对偶句的翻译则需采取不同的方法策略。《内经》对偶句的翻译追求需准确传达意思,多采用以下三种方法翻译:保留、增删、舍弃。

1.保留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留原文对偶形式,将汉语对偶句译成形式相同、结构相似、词形相应的英文句子,使译文呈现出与原语相似的修辞效果,即“以偶译偶”[4]或“直译”[10]。

例1: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8]

译文:Yang,the lucid element,ascends to heaven.Yin,the turbid element,returns to earth. Hence the universe (Heaven and Earth) represents motion and rest,controlled by the wisdom of nature (the gods). Nature grants the power to beget and to grow,to harvest and to store,to finish and to begin anew.[13]

分析:此句中“清”对“浊”、“阳”对“阴”、“天”对“地”,整句可视为对偶词的叠加使用,无需在选词、 句法上做较大变更,选用内容相应、句法形式相对的词和短语即可,如:“yang”“yin”“lucid”“turbid”“heaven”“earth”。

例2: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8]

译文:Thus the Lucid-Yang moves upwards into upper orifices of the body while the Turbid-Yin moves downwards into the lower orifices of the body.[6]

分析:“清阳”对“浊阴”、“上窍”对“下窍”。译文保留了原文的修辞效果,分别使用了 “lucid yang” “turbid yin”,“move upwards” “move downwards”,“upper” “lower”,各对偶项相映生辉。

因此,在对偶句英译能够保持“神形兼备”的情况下,即对偶项句式工整、功能意义相同且能够在英文中找到相应短语、句式准确传达原义时,可以采取这种直接对应的方法,内容完整的同时能保留对偶的形式,使句子整齐匀称,增强美感与质感[11]。

2.增删

《内经》中对偶句式在英译实践中经常遇到需要译者在内容与形式之间做出一定取舍的情况,其中一种情况就是译文中对对偶项的选词或基本句式保持不变,但需要增添或删减部分词汇、 短语,以求准确传达信息或使译文自然流畅。

例3: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素问・阴阳离合论六》)[8]

译文:The external pertains to Yang while the internal to Yin.[6]

分析:此句“内外”相对、“阴阳”相对,然而,为行文需要,遵从英语句法习惯,动词“pertains”在后半句被删减,并且增加连接词“while”连接起前后两句,使得译文更加符合英文表达习惯、更加通顺自然。

例4: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8]

译文:Winter lasts for forty-five days,and during that time the influence of Yang,the element of light and life,is weak in the upper pulse and the influence of Yin is weak in the lower pulse.Summer lasts for forty-five days,and during that time the influence of Yin is weak in the upper pulse and the influence of yang is weak in the lower pulse.[13]

分析 冬至节后四十五天表现出阳气微微上升,阴气微微下降;夏至节后四十五天表现出阴气微微上升,阳气微微下降[8]。前后两句格式对应整齐,译文中采用相同的格式、句式保留原文的形式,但是译文中添加“the element of light and life”进一步诠释和解释“the influence of Yang”,既能重现原文修辞风格,呈现出其韵律美和形式美,又能通过增补的方式更加明确原文内涵。

由此,在基本保留原文对偶修辞效果的情况下,通过译者的灵活处理,增加或删减某些词汇、短语,使得译文含义更加准确或者表达效果更加贴近译入语风格,是一种很好的翻译处理方式。

3.舍弃

中文中的大量对偶句如果全部保留形式、强行翻译,就会变成译文中的无限重复和累赘,读来生硬且表达效果弱,应有选择性避免原文修辞形式。此外,有些情况下,内容与形式之间难以找到两全的翻译处理方式;《内经》翻译的特殊性决定了译者往往不约而同以追求内容传达准确为首要原则,在内容、形式不能兼得的情况下,选择保留内容而舍弃修辞形式。

例5:夫脉者……代则气衰,细则气少,...。(《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8]

译文:When the pulse is irregular and tremulous and the beats occur at irregular itervals (代),then the impulse of life fades; when the pulse is slender [smaller than feeble,but still perceptible,thin like a silk thread](细),then the impulse of life is small.[13]

分析:代脉脉象缓慢,表明五脏之气衰弱;脉象细则说明气血虚少。由于“代脉”“细脉”两种脉象在此处第一次出现,为使译文读来更加清晰明确、方便读者理解,译者在此不仅添加解释说明,同时为行文需要用 “the impulse of life fades” 和 “the impulse of life is small” 两种不同的形式来表现 “气衰” 和 “气少”。

例6: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8]

译文:The thin Qi functions to disperse while the thick Qi generates heat. [6]

分析:气薄则可宣泄,气厚方能生热。译文首先用while连接词将前后句变为并列句,同时,“发泄”和“发热”看似两个词义完全对等的部分,却有着主动项与受动项的微妙差别。译者通过 “function to disperse”化被动为主动,与 “generate”并列,舍弃对偶效果的同时力求译文行文流畅、节奏相当。

例7: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8]

译文:When they go beyond the mark in the fulfilment of their duties or when they perform their duties incompletely,their secretions are small.When their performance of their duties is incomplete,they live in excess and this causes dissipation.[13]

分析:脉象应该旺盛却出现不足,这是阳邪闭阻气血导致运行不畅;脉象应该微弱沉细却出现旺盛,这是正气消耗虚损浮散于外的征象[8]。翻译时,一方面要把原文中简洁的语言复原,清晰阐明意思,另一方面由于英语句式表达需要,译者舍弃了对偶的形式对等,并未强行使用相同句式表达,如:“太过” “不足”分别译为 “go beyond the mark in the fulfilment of their duties” 和 “performance of their duties is incomplete”,既实现了意思的准确传达,又符合英语的句法习惯。

《内经》在阐述医理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对偶就是其中重要的修辞之一[2]。《内经》中对偶辞格的用法灵活多样,因此在英译过程中难免遇到各式各样的复杂情形,译者需要酌情考虑保留或舍弃原文的修辞效果,在翻译当中准确传达原义的同时,尽可能遵从英语的句法习惯,尽量符合医学英语的表达方法,这是决定医学语言和中医翻译质量好坏的关键[10]。

(二)顶真英译研究

顶真作为汉语有的修辞格,其首尾相接的用词特点在加强语气的同时增强文章节奏感[12],强化读者的阅读视觉效果。顶真辞格的英译可以分为重现辞格效果及舍弃辞格追求达意两种方法。

1.重现顶真辞格效果

处理《内经》中顶真辞格英译最直接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在译文中也选用相同词语或短语来成文,还原原文顶真效果。

例1:“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灵枢・经脉第十》)[7]

译文:If the channel cannot transport nutrients to nourish,muscles will become flabby.When muscles become flabby, the tongue will be withered and the philtrum will become swollen. If the philtrum becomes swollen, the lips will turn curved outward.[6]

分析:译文完全遵照原文的顶真辞格用法,对“肌肉软”、“人中满”两部分使用相同句法进行重复,再现原文独特的修辞效果;在达意的基础上,让译入语读者得以领略汉语独特的顶真修辞效果。

例2:“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素问・脉要精微论》)[8]

译文:All diseases [can be diagnosed by taking pulse].Unsmooth pulse indicates excess of yangqi,slippery pulse indicates excess of yinqi. Excess of yangqi leads to fever without sweating while excess of yinqi results in profuse sweating and cold.[8]

分析:此句中“阳气有余”及“阴气有余”为间隔顶真,译者在翻译中仍然保留间隔顶真的方法,重复“excess of yangqi”及“excess of yinqi”两个部分,译文读来清晰而质朴。

例3: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素问・五运行大论篇》)[8]

译文:The East creates the wind; wind creates wood; wood creates the sour flavor; the sour flavor strengthens the liver; the liver nourishes the muscles; the muscles strengthen the heart.[13]

分析:此句包含典型的顶真修辞格,在英译过程中可以直接保留其原有的修辞形式,直观而明了。因此,“风”、“木”、“酸”、“肝”、“筋”在译文中都呈现出“wind”“wood”“the sour flavor”“the liver”和“the muscles”的首尾呼应。

重现原文辞格而保留顶真效果的译法是最简单有效的翻译处理方式,虽然有时对于译入语读者而言难免重复唆,但这种方法在意义传达上不会造成理解错误,并且能够让读者有机会了解原语有的顶真修辞效果。

2.舍弃辞格追求达意

一些译者认为要保持《内经》的文学色彩,势必影响信息的传达。所以为了向读者传达准确的中医知识,就需要薄文重医,得“意”忘“形” [9]。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确实遇到种种情况需要舍弃原文修辞效果,将达意放在翻译目的的第一位,采取策略主要有二:

(1)并列句

例4:“阳盛则四支实,实则能登高也。”(《素问・阳明脉解》)[8]

译文 If yang is superabundant,the four limbs become very strong and mange to climb onto high places.[6]

分析:此句中第二个“实”虽则与第一个意思相同,但同时具有“承上启下”的承接作用,前者为前提,后者为其结果,所以译文中用连接词“and”引出后一句,省略了“实”在此处不必要的重复。

例5:“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 (《灵枢・本神第八》)[7]

译文:Excessive rage in the kidney will damage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external world and,in turn,cause amnesia.[9]

分析:此处“伤志”及后句“志伤”的关系与上例相似,不只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引出一种结果,阐述“志伤”致“喜”且导致健忘,所以此译文添加连词“and”引出相应句子。

例6:“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欲卧不能眠,眠而有见。”(《素问・诊要经终论》)[8]

译文:In winter,[if]needling[is applied to]the part for spring[needling],it will make the patient unable to fall asleep or dream of[strange]things.[6]

分析:任何翻译实践活动过程中,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便是辨明原文含义。在翻译此句前,需首先辨别顶真部分的逻辑关系。此句中“眠而有见”与“不能眠”看似因果却并非因果关系,而是并列关系,因此译文中没必要也不应该重复“asleep”部分,直接添加“or”连接词引导出并列结果。

(2)从句或分句

汉语与英语的差别有时候体现在汉语多用重复加强句式效果,而英语借助句法特点避免重复。汉语中的顶真辞格,有时可以通过英语中从句或者分句的形式进行翻译处理。

例7:“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支也。”(《素问・厥论》)[8]

译文:The spleen is responsible for transporting fluids for the stomach. Deficiency of yinqi gives rise to excess of yangqi that leads to discomfort of the stomach and exhaustion of jingqi (essence-qi),making it difficult to nourish the four limbs.[6]

分析:此句中第一处顶真辞格“阳气入”并无实际功能,属于简单重复增强效果,在译成英文时可放弃辞格效果,改用定语从句直接引出其结果;最后一处顶真辞格“精气竭”的翻译则舍弃短语重复,用动名词引导出结果状语,明确原文逻辑关系的同时丰富译文句型,使译文更加生动自然。

例8:“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灵枢・卫气失常第五十九》)[7]

译文A person of the greasy type is characterized by plenty of Qi,which will provide the body with sufficient warmth that enables him to tolerate cold.[9]

分析:此句第一处“多气”为避免重复,采用“which”引导的从句来贴合英语表达习惯;第二处“热”则用“that”从句引导出逻辑因果关系,简练而自然。

由此,原文中的顶真辞格效果不宜一味保留,可在达意的基础上发挥英语句型灵活多样的特点使得译文流畅生动,符合译入语读者需求。

三、结语

对偶和顶真作为《黄帝内经》中普遍出现且语言水平较高的修辞格,其修辞效果的翻译、是否及可否保留效果展现原文语言风采,都需要译者在仔细斟酌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进行考量,并且明确《内经》中此两类修辞格英译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让读者领略原文语言效果还是让读者更多更准确得获得阅读效果。

《内经》修辞格英译乃至所有中医典籍中修辞格的英译都给译者带来不小的挑战,虽有不少学者尝试做出初步探索,但结果仍不尽如人意。针对《内经》中对偶及顶真修辞格的翻译研究文献数目尚少,可供参考的数据资料屈指可数,且大多文章由于篇幅有限,一来无法充分列举分析《内经》中对偶、顶真修辞格英译的特点,二来对于此两种修辞格的分析及相应的翻译对策分析往往点到为止,无法做到充分、系统而有深度的剖析和归纳总结。因此,进一步的研究工作需在广度和深度上加强,应从修辞自身出发、着眼于翻译进行普遍性系统性研究而不是从特定译文出发进行特例研究,站在一定的高度对此两种修辞格翻译进行总体把握和归纳,在厘清其特点的基础上归纳出系统而切实的翻译对策与策略。

参考文献:

[1]班兆贤.《内经》修辞研究――比喻、对偶及排比[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5,9(3):26-29.

[2]李苹.《黄帝内经》对偶辞格英译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3]李苹,施蕴中.《黄帝内经》对偶词英译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1):85-88.

[4]李苹,施蕴中.《黄帝内经》对偶句英译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7):832-836.

[5]李照国.《黄帝内经》的修辞特点及其英译研究[J].中国翻译,2011,5(5):69-73.

[6]李照国.内经素问[M].Yellow Emperor’s Canon of Medicine Plain Conversation.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

[7]王洪图,贺娟.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8]王洪图,贺娟.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9]王娜.浅谈《黄帝内经》中顶真修辞格英译的归化与异化[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10):767-770.

[10]汪文军.黄帝内经经典对偶句式语言及英译新探[J].北方文学,2014,9:111-112.

[11]张冉,姚欣.《黄帝内经》句式整齐辞格英译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221-223.

[12]张冉,赵雪丽,张鑫.从翻译美学来看《黄帝内经》顶真辞格的英译 [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15(3):75-77.

[13]Ilza Veith.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M].Taibei: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Inc,1982.

第2篇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臂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灵枢经;周痹;经脉病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经》两部分。周痹一名首见于《灵枢经》,指由肢体某部“真气不能周”引起的痹病,为从病机角度命名之疾病。宋代以后,有医家称周痹为“周身皆痛”之痹病,为从病痛部位命名之疾病,从者日众。近几年,笔者在读经典、做临床的过程中发现, 《灵枢经》所论周痹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然 《灵枢经》内容深奥,非我等凡夫俗子可以尽为理解。今不揣浅陋予以浅议,意欲求教于同道学长。

1 《灵枢经》对周痹的论述

由于《灵枢经》成书较早,又经历代传抄翻刻,以致误脱衍倒,文失其真,故校勘研究者代不乏人。然而受时代的限制和个人理解的偏颇,现仍存在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给学者带来一定困难。田代华等选用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校勘铅印本为底本,参考现存多种版本、注释本和相关著作,重新校勘 《灵枢经》,本文采用该版本。

《灵枢经・周痹第二十七》[1]原文有如下内容。①黄帝问于岐伯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徒,随其脉上下,左右相应,间不容空,愿闻此痛,在血脉之中邪?将在分肉之间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其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何道使然?愿闻其故。岐伯答曰:此众痹也,非周痹也。②黄帝曰:愿闻众痹。岐伯对曰: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周也,更发更休也。黄帝曰:善。刺之奈何?岐伯对曰:刺此者,痛虽已止,必刺其处,勿令复起。③黄帝曰:善。愿闻周痹何如?岐伯对曰: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黄帝曰:刺之奈何?岐伯对曰: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遏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遏之,后刺其下以脱之。④黄帝曰:善。此痛安生?何因而有名?岐伯对曰: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命曰周痹。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瘛坚,转引而行之。黄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亦得其事也。九者经巽之理,十二经脉阴阳之病也。

2 周痹临床释义

《灵枢经》有周痹专篇;而《素问》又有“痹论篇”,涉及行痹、痛痹、着痹、痹热、筋痹、骨痹、脉痹、肌痹、皮痹、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肾痹、肠痹、胞痹。《黄帝内经》将周痹作为专论列于《素问》痹论篇之外,说明先贤已认识到周痹是一种在诸多方面有别于《素问》中诸痹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痹病。后世医家对《素问》所论诸痹的研究较多,而对 《灵枢经》所论周痹的研究甚少。

2.1 病因病机 风、寒、湿等客于肢体某部的经脉,真气不能周。周痹原文“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命曰周痹。”“周痹者……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遏之,后刺其上以脱之……”说明 《灵枢经》所论周痹是身体某部位的真气不能周,所以才命名为周痹;不能理解为全身多部位的真气不能周,也不是“周身皆痛”。

尽管 《灵枢经》明确指出周痹之病因为风、寒、湿,但是结合《素问》“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及临床实践,在相同条件下,正气亏虚者,更容易患周痹。正气亏虚包括整体的卫气虚与肢体劳损以及外伤所致局部抗病能力下降。

2.2 临床表现

2.2.1 病位 肢体的某段经脉。

第3篇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1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养生成为现实社会的一种风气,《黄帝内经》成为人们的“掌上明珠”,固然,《黄帝内经》在养生方面有着详细而精辟的论述,其智慧大大超出这些。《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是历代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为医者之本在德、在术,《黄帝内经》在这两方面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堪称为医者之本也。

  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当今社会,医德重新成为人们的话题,作为医生,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并坚守它。《黄帝内经》在两千年前就为我们提出了医生医德的基本要求:“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大方者,医家之大法也。坐起有常,则举动不苟而先正其身,身正于外,心必随之,故诊之大方必先乎此。)出入有行,以转神明,(行,德行也。医以活人为心,其于出入之时,念念皆真,无一不敬,则德能动天,诚能格心,故可以转运周旋,而无往弗神矣。行,去声。)必清必静,上观下观,(必清必净,则心专志一而神明见,然后上观之以察其神色声音,下观之以察其形体逆顺。)”(《素问·方盛衰论》),要求医生诊病要态度端正;还认为医生要以病人为核心,务求医患关系的密切配合:“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素问·汤液醪醴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素问·汤液醪醴论》),诊病头脑亦须清净。

  《黄帝内经》认为为医者要熟练掌握医术,诊断要四诊合参,强调全面、系统诊察,这样才能把握疾病本质。如医生要“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也。”、“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灵枢·外揣》),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等等。

  为医者,本于德仁,本于术精,《黄帝内经》又为德、为术之本,故曰:《黄帝内经》,为医者之本也!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2

  说是读《黄帝内经》,可实际上自己并不是读原文,而是看了北京厚朴堂堂主徐文兵老师在电视里讲《黄帝内经》的节目,然后又读了几本根据这个节目录制下的《对话录》,感到深受启发。养生的文章有很多,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只能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几点写下,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 顺应天时,顺应四季

  生命是智慧的,人体充满奥秘。古人认为,人在宇宙中,受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更大。年有四季,亘古不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敬畏天地,在应该的时节做应该的事情,不要违背上天的安排。我们顺应它,就是使自己顺应自然,与其和谐共振,“天人合一,尽享天年”。古人的智慧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今天仍然可以从中汲取能量。

  2。 因人而宜,因时而宜

  养生的方法有许多,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从中医来讲,人有五脏:肝肺脾胃肾,功能各不同;每个人生来先天不一,各人五脏也强弱不同。有的肝气旺,有的肾气足,保护好自己的“元气”,并关注自身的变化,提高身体的敏感度,摸索与分析自己的“强”与“弱”,从而对症处理分别对待。

  3。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好好吃饭,要吃身体需要的饭,能“消”与“化”的饭。即使山珍海味,如果不能消化,也是白费,说不定还成为垃圾,还要劳累身体费心打扫;“五谷为养”,最好的饭就是家常饭。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3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最早、地位最高的中医巨著、中医养生学之源的国学瑰宝,自古至今,引起了无数人对它的崇拜、深思,但《皇帝内经》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经典,其思想博大精深,泛泛而读,往往只能似是而非。最近,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学习,对于其养生思想颇有一些体会。

  现在,人们生活空气污染、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里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多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进而引发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现代疾病”,而且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何为养生,就是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 《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养生学之源,可见受推崇程度非同一般,其提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就是说上等的医生不是去治疗已经得了的病,而要在没有得病之前,就让它不得病。对于未病先防,《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也就是说对外要适应自然环境,避免受到六之邪的侵袭;对内要调养精神志意,避免精神刺激、情志变化,充分的体现了《黄帝内经》 “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两个基本的观点,也就是整体观。

  “天人相应”是说人来源于自然,生长于自然,不管人类文明如何发展,科技是如何的进步,人类终究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得要遵循自然界阴阳四时的规律。《内经》提出:“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人与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不论四时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规律,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环节。《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也就是说人体必须“顺其自然”四时气候的变化,适应周围外界环境,使机体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以增进人体的健康。所以在这个自然界的大系统中要想求得自身平衡,首先是遵循自然界正常的变化规律,其次是慎防异常自然变化的影响。但顺应自然规律并不是被动的适应,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以期更快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的物质存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人体所需的饮食也应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正如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适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对驱除寒湿有益;而辛辣食物并不适于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人群,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形成了各个地方特色的饮食。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的饮食也要同当时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冬季常吃红炯羊肉、肥牛火锅、涮羊肉等,有增强机体御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饮用乌梅汤、绿豆汤等,有消暑解热的作用,这些都是天人相应在饮食养生中的体现。

第4篇

摘 要 根据马王堆帛书《脉法》中"启脉"和脉动的描述,在经脉路线上至少包含了分肉之间和动脉两种结构。在《黄帝内经》中,血脉和分肉之间成为两个经常并列提到的解剖学概念。经脉线上的动脉被称为经之动脉,有时混同于十二经脉的名称,经脉线上的分肉之间被称为经分,是现代中医学教材中未受注意的一个经络概念,而它正是现代经络研究的重要对象。

主题词 经络 动脉 中医名词 经分

经络概念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之一。经络概念由很多子概念组成,如经脉、络脉、经别和经筋等等。经络概念系统中,十二经脉(十二正经)是这一体系的核心,这不仅仅因为它们与五脏六腑有特异性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它是来自目前最早的经络著作--马王堆帛书中的原始经络概念。马王堆帛书中有一部分医书,包括《足臂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足臂》)、《阴阳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阴阳》)、《脉法》、《阴阳脉死候》和《五十二病方》(书名是后加的),张家山汉简中有一些相同的内容,也被一并考虑。经文献工作者的考证,这些医书均早于我国第一部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它们是研究我国医学思想特别是经络、气血等概念形成的重要史料。本文以马王堆帛书和《黄帝内经》的原文为基础,以经络概念进行解析,试图阐明一个未被注意的重要经络概念--经分。

1 马王堆帛书中的"启脉"是什么意思

在马王堆帛书中有一部书叫做《脉法》,全文不过数百字。通常仅将《足臂》和《阴阳》视为早期经络著作,其实《脉法》也是一部重要的经络著作。《脉法》中有"臂之太阴、少阴,氏(是)主(动)则(病)……"等字样,与《足臂》和《阴阳》的描述完全相同;《脉法》中"脉"字的写法"〖FJJ〗"也与《阴阳》中的"脉"字相一致,因此《脉法》中所说的脉就是《足臂》和《阴阳》中所描述的脉。《脉法》谈到了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启脉:"用砭启脉者必如式,臃肿有脓,则称其大小而(为)之砭"。启脉的对象是脉中的脓,用的是砭石。有的校释者认为这一过程是用石头切开血管,笔者不敢苟同。根据现代医学知识,脓肿由化脓性炎症引起,其脓液由坏死的细胞、细菌、组织碎屑和少量浆液组成,存在于组织间隙特别是皮下筋膜之中,大的脓肿还可形成充满脓液的空腔。在西医中,难以吸收的大脓肿需要切开排脓或穿刺抽脓,这与《脉法》中用砭石启脉排脓完全相似,只是工具不同罢了。当然,切开组织间隙的时候也会流血,但排脓是主要的,专门的泻血有刺络出血,与启脉不同。而且,在启脉中讲到脓有深浅大小的不同,不根据具体情况而启脉则伤良肉等等。所以,这里被切开的"脉"不是血管,而是组织间隙。由此可见,马王堆帛书中的脉至少有一个实质性的结构,即组织间隙。组织间隙是现代的名词,在《黄帝内经》中称为"分肉之间"。

2 马王堆帛书中脉的另一个实体--动脉

组织间隙似乎并非马王堆帛书中脉的唯一内涵,《脉法》中还提到"夫脉固有动者,之少阴,臂之太阴、少阴"。在人体体表常动不休的只有动脉,因此这里的脉似乎又有动脉的特性。但体表能够触摸到的动脉仅为一小段,而经脉的路线却很长,《脉法》和后来的《黄帝内经》都提到只有三条脉为固有动者,即"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灵枢・动输》)。那么,那些不动的经脉又该如何考虑呢?这一点,我们在后面再讨论。

3 血脉和分肉之间是人体中两种并行的基本解剖结构

《黄帝内经》第一次对人体的解剖结构做了系统的描述,如皮肉、筋骨、毛发九窍和五脏六腑等等,但涉及针刺和气血运行的解剖结构主要有两类,一为血脉,二为分肉之间。这两个概念常常并列出现,如"愿闻此痛,在血脉之中邪?将在分肉之间乎?"(《灵枢・贼风》):"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灵枢・四时气》):"病初发岁一发……名曰癫病,刺诸分诸脉"(《素问・长刺节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五曰分刺,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灵枢・官针》):"毛际动脉灸之,膝下三寸分间灸之"(《素问・骨空论》)。这里,血脉与分肉之间是针刺的两个实在的解剖结构,也是病邪所居的两个部位。"分间"是分肉之间的简称,有时也简称为分肉间,或者分肉,但单独的"分肉"概念主要指一块肌肉,而"分肉之间"特指两块肌肉的间隙。类似的一系列概念还有:肉分(之间)、腠理、肉腠、分理、溪谷、节等等,它们之间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都是指不同类型的组织间隙。

4 血脉、分肉之间与经脉线的关系

4.1 经之动脉--经脉线上的动脉

血脉包括动脉和静脉,其中与经脉线密切相关的是动脉。"动脉"一词在《黄帝内经》中是一个确切的概念,曾独立出现23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与经脉线相联系的,如:"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素问・离合真邪》):"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灵枢・本输》)。有一种观点认为,经脉线就是动脉,大概受这些描述的影响。然而,《灵枢・离合真邪》中的"经之动脉"已经把"经"和"动脉"明确地区分开来,经是定语,指明动脉的位置是在经上,而"腋内动脉,手太阴也"也并非说腋内动脉就是手太阴经,《灵枢・本输》中还有"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怎么可能两个不同的动脉都是一条经呢。而且,经很长,这两个动脉看来很短,短到就是一个穴位的大小,一个穴位怎么能和一条经相等同呢。因此,这里的意思应该是××动脉属于××经,书中文字显然作了省略,它们都属于"经之动脉"的关系。既然有经上的动脉,是否也该有非经上的动脉呢?这一点,《黄帝内经》没有明确说明,但在某些地方,动脉确实是独立地被提出。如"气逆上,刺膺中陷者与下胸动脉。腹痛,刺脐左右动脉"(《灵枢・杂病》),这里的动脉只标明了解剖部位,并未说明与经的关系。

古人的描述通常很简洁,加上后人传抄的遗漏(甚至可能是口传笔录,如很多同音字的使用),有很多概念被简化。象"经之动脉"一类的概念,经常被简化成"经之脉""××脉"甚至"××经",如"诊龋齿痛,按其阳明之脉来,有过者独热"(《太素・杂诊》),这里,可以按到的脉显然是动脉,但"动"字被省略,单从字面上,人们很容易将其理解为手阳明经。再如"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灵枢・动输》),这里,能够"独动不休"的显然是动脉,张介宾在(《类经》)中注解的很清楚"然唯手太阴、足少阴、阳明三经独多动脉",因此,"手太阴,足少阴、阳明"之后省去了"之动脉"这三个字。再如,"颊痛,刺手阳明与颊之盛脉出血"(《灵枢・杂病》),这里的"手阳明"据黄龙翔考证指的是手阳明经手腕部的"手阳明穴",即动脉搏动处,也就是三部九候的中部地,而《素问・三部九候》中的六个动脉更是全部使用了三阴三阳的命名,即"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如果你不知道上下文,你就很难分清它说的是经脉线还是经脉线上的动脉。在《难经・一难》中还有"十二经皆有动脉"的说法,说明古人对经脉线上的动脉了解颇深。

从《黄帝内经》中的某些语言看,"经脉"有时即指经上动脉,如"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如果认为这里的经脉就是指"分肉之间"的话,则自己伏行于自己在逻辑上是不通的?而动脉是位于分肉之间的,且深不可见。而且,在前面这句话的后面有"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因此这里的"经脉十二者"是指十二条经脉线上的动脉。可能《黄帝内经》的作者们在更大范围的脉诊中,发现了一些搏动的血管,其位置正好是在马王堆帛书所描述的经脉路线上,因此误以为这些动脉是一直循经的十二条动脉,而只在某些地方出于体表;由于同时知道其中流动的是非常宝贵的血液,故此,编织了具有行营血功能的十二条经脉,以代替马王堆帛书中未经具体阐明的十二条经脉路线。因此,《黄帝内经》之后"经脉"这一概念同时具有了经脉线和经脉线上的动脉两种含义。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的后面,又讲足太阴过内踝,无所隐故。如果承认足太阴为十二经脉之一,则前后矛盾。因此,古人心目中的十二经脉并不一定都是可动的动脉,可能还包括粗大直行的静脉。然而,无论怎样考虑,《黄帝内经》某些地方用血脉代替经脉的做法已经暴露出很多矛盾。

4.2 经分--经脉线上的分肉之间

经脉线上除了有动脉这样一种实体结构外,还有另一种结构,即分肉之间。位于经脉线上的分肉之间可以形成一个特定的概念,可称之为经分。实际上,这一概念已经在《黄帝内经》中直接出现过一次,即"三曰经刺,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灵枢・官针》)。张志聪注:"大经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邪客于皮毛,入客于孙络,留而不去,闭结不通,则留溢于大经之分而生奇病,故刺大经之结络以通之"。大经即经脉线,因此,大经之分即指经脉线上的分肉之间。由于邪客于孙络,产生结络,并导致邪气进一步流入经脉线上的分肉之间(经分),而产生奇病,需刺经脉线上的结络,以疏通经分;另一种解释是,刺大经上的结络和分肉之间(经分),以疏通经脉。在其他地方,也出现一些与经分含义相同的描述,如"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灵枢・本输》),"在臂胫诸阳分肉之间与足少阴分间"(《灵枢・卫气失常》),"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灵枢・寒热》)。第二句中,"诸阳"指的是诸阳经脉,足少阴(之)分间意思是足少阴肾经上的分肉之间。由此可见,经分--经脉线上的分肉之间是作为一个确切的概念存在于《黄帝内经》之中的。与经之动脉相对应,也可称其为"经之分间",(如"足少阴之分间"的描述),简称为经分。

经分这一概念并未被现代中医教科书明确地提出,但它确实存在,并且是一个重要的经络概念,因为经脉线上运行着营卫两种气。从功能上讲,经脉和经分一个行营血,一个行卫气,正是水谷精微"别出两行"的营卫之道。它们之间又经常是一种并行的关系,就象《灵枢・胀论》所说的"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并脉是指与行营血的血管并行,循分肉是指走在血管外的分肉之间。所谓"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以及"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都是相对于行营血的血管而言的,徐灵胎在《难经经释》中有很好的注解:"荣(营)卫,《灵・荣(营)卫生会》篇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荣(营)在脉中,卫在脉外是也,合言脉则荣卫在其中矣"。

《灵枢・营气》篇讲述了营气沿十二经脉运行的顺序,《灵枢・营卫生会》则描述了卫气沿十二经脉路线的运行,即"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注手阳明,上至舌,下注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这里的太阴之分即手太阴分肉之间,而后面的手阳明、足阳明等应为手阳明之分、足阳明之分,后面"常与营行于阳二十五度……"也都是循着与十二经脉对应并行的经分走的,文中显然作了省略。因此,与狭义的十二经脉相对应的是十二经分,它与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一起都是十二条经脉线上不同的具体结构。由于它不象经脉、经筋和皮部那样有专门的章节论述,并明显具有"十二"的数字,故没有被历代的注释者所注意。如河北医学院编写的《灵枢经校释》中,对前面"循太阴之分而行"的语释为"沿手太阴经的路线下行至手",并没有将"分"的实际含义"分肉之间"表达出来,在其它几个地方也基本如此。现代中医教科书中讲经络系统的组成时,也没有将经分明确地提出来,而是将其与十二个经上动脉一起混成为十二经脉,其实主要谈的还是路线,并没有涉及具体结构。

5 络上的血脉和分肉之间

与经脉和经分相类似,络上也存在着血脉和分肉之间两种结构,如"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灵枢・官针》);如果将小络理解为就是血脉的话,则上述话被翻译为"刺血脉的血脉",从逻辑上讲不通。实际上,从下面的一段文字中,我们发现络脉也包括血脉和分肉之间,即"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素问・水热穴论》)。《黄帝内经》中所说的"会"也是一种络,有:"夫经脉十二,络脉三百六十五,"和"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因此,这里的"会"就是指络脉。"会"也是一种间隙结构,称为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内经》:"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都是指不同大小的组织间隙,它们既是营卫运行的地方,也是神气游行出入以及和大气沟通的窗口。因此,络脉和经脉一样,既有血管,也有分肉间隙。由于人体的静脉多为斜行的网状分布,并且比较表浅,容易看见,故有"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的说法,络脉上的血管也就有了"血络"的别称,这一称呼可以较好地与络脉的分肉之间相区别,后者可以起一个专门的名字,如"络分"或"分络"。

第5篇

“胃不和则卧不安”语出《素问?逆调论篇》,对于“卧不安”历代医家多有不同的理解,或以为“不得安寐”,或以为“不能平卧”,近代亦有人[1]谓之“喘息不安”,即西医学所指“端坐”。笔者在详细研读《内经》原文的基础上,认为“不能平卧”、“端坐”之解不妥,结合临床实际,应当理解为多种原因导致的胃气逆调,表现为不得安寐。兹将理由分析如下:

首先,结合《内经》原文的环境加以理解。“胃不和则卧不安”所出《素问・逆调论篇》:“帝曰: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卧,卧而喘者。皆何脏使然……岐伯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络脉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本段话,黄帝与歧伯一问一答间,将脏气上逆的症状、病因病机展现于前。黄帝所提出的六种症状,实际上两两归因于下文歧伯所答之“阳明逆”(即胃气逆)、“肺之络脉逆”和“水气之客”(即肾气逆)。三者之中,除了“络脉之病”对人的影响不大外,胃气逆和肾气逆皆能导致“不得卧”。其实,以古人行文习惯,“起居如故”与“得卧”并见,已无形之中为“不得卧”做了注解,即与睡眠有关。后人之所以有“不能平卧”、甚至“端坐”之解者,笔者窃以为皆与“水气之客”所致之“喘”一症有关。诚然,“水气之客”可见“行而喘”,“不得卧”,甚至端坐呼吸,此处“不得卧”尚且可以理解为“不能平卧”,但是那是对肾气上逆而言,而非胃气逆,“阳明逆”见症除了“不得卧”以外,只有“息有音”或“息无音”。况且,通观《黄帝内经》,中言“不得卧”有“不能平卧”之意者,只有此处与《素问・评热病论篇》中“诸水病者,不得卧”,显然,这两处皆水气为病。而言“不卧”、“不得卧”者,可见《灵枢・邪客》、《灵枢・大惑论》、《灵枢・营卫生会》、《灵枢・寒热病》等篇,且多与“目不瞑”、“不得瞑”并提,皆有不能安寝之意。

其次,研究古文献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对字词的考究。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证字源的字书《说文解字》对“卧”的解释为:“卧,休也。”“休,息止也。”显然为卧与作息相关提供了佐证。

再者,临床上“胃不和”影响睡眠的证据也同样证实笔者对“卧不安”的理解。在对1000例失眠症临床调查中,属中医脾胃本病兼不寐者136倒,失眠症伴见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结肠炎等病约占躯体疾病的24.59%[2]。

《内经》中对于睡眠机理的论述有三:其一,从阴阳的角度。《灵枢・口问》“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人应自然,故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其二,从跷脉的角度。《灵枢・脉度》云:“跷脉者……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言跷脉经气之盛衰决定人的觉醒与睡眠,并通过其司目之开合来体现寤寐的生理状态。其三,从营卫气的角度。《灵枢・营卫生会》云:“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灵枢・口问》又曰:“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则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可见,营卫出入有序、离合有常乃人体寤寐之生理。阴阳、跷脉、营卫三者之间又紧密联系,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皆可导致失眠。《灵枢・大惑论》曰:“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歧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盛,故目不得瞑矣。”是言多种疾病,只要导致“卫气不得入于阴”,皆会引起睡眠障碍。《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可见,营卫二气,皆来源于胃中所生之清气,脾胃失于化生,则营卫虚少,卫阳当出而不出,当入阴而不入,出现寤寐失常的病理。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黄帝内经素问 灵枢 眩晕 病因 病理 治则

眩晕是“眩”和“晕”的总称。“眩”为眼花,视物模糊;“晕”是头晕,如坐车船之中,站立不稳或感觉外界景物旋转,临床上两者常同时出现,故统称之为“眩晕”。眩晕常伴有耳鸣、恶心、呕吐,甚者猝倒等症状。

眩晕一证,始见于《黄帝内经》。有关眩晕的论述,《素问》主要有“至真要大论”、“六元正纪大论”;《灵枢》主要有“海论”篇、“口问”篇和“卫气”篇。由于历代医家偏重于对《素问》所论之眩晕的研究,而忽略了对《灵枢》所论之眩晕的研究,以致《素问》所论之眩晕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而对《灵枢》所论之眩晕却问津者甚少。《素问》所论之眩晕与《灵枢》所论之眩晕有何区别?略作探析如下。

1 《素问》眩晕之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素问》关于眩晕的记载主要见于“至真要大论”和“六元正纪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但其所论对后世的影响,“六元正纪大论”远没有“至真要大论”大。《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一句,原文“帝曰:愿问病机何如?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岐伯回黄帝日共十九句,以致成为经典的“病机十九条”。“病机十九条”把“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放在第一条,对后世在中医学发展上发生巨大影响。金・刘完素对《黄帝内经》颇有研究,他受《素问》所论之眩晕的影响,主张以“风火”立论。他在《河间六书》中提出“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乎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之观点。他认为须用滋阴潜阳之法治之。元・朱丹溪对眩晕理论有所创新,提出以“痰”立论,其经典论述为“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主张治拟祛痰为先。明・张介宾则提出以“虚”立论,《景岳全书》“眩运(晕)论”提出“无虚不能作眩”和“上虚则眩”两个观点,前一种观点属《紊问》所论之眩晕观点,后一种观点则是《灵枢》所论之眩晕的观点。在《素问》眩晕的影响下,上述医家创新了“风火论”、“痰论”、“虚论”,形成眩晕二大半学派,对后世治疗“眩晕”起到重要作用。

2 《炅枢》眩晕之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灵枢》有关眩晕的记载主要见于“海论”篇、“口问”篇和“卫气”篇。《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灵枢・口问》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卫气》曰:“上虚则眩”。《灵枢》所论之眩晕的关键是“髓海不足”、“上气不足”、“脑不满”和“上虚”,俨然一派“虚”象。从数量上看,《灵枢》有3篇论述眩晕的经文,但后世医家对其研究却甚少。唯独张介宾在《灵枢》所论之眩晕的基础上,独辟“无虚不能作眩”学说,竭力推崇“上虚则眩”观点,成为研究《灵枢》所论之眩晕第一人。他在“眩运(晕)论”中指出:“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兼火兼痰”一句显然是针对刘完素、朱丹溪而言。他认为刘完素、朱丹溪所创之“眩晕”学说,以一概全,忽略了《灵枢》“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的论述。他说:“头痛之病。上实证也,头眩之病,上虚证也。”明确指出了“上虚”是致眩的根本。可见张介宾是研究《黄帝内经》的两栖人物,受《素问》所论之眩晕的影响,创立了“无虚不能作眩”学说,而受《灵枢》所论之眩晕的影响,推崇“上虚则眩”理论,成为研究《灵枢》所论之眩晕的半个学派。可遗憾的是后世医家只应用其“无虚不能作眩”说,而忽视了其“上虚则眩”论。

3 《素问》与《灵枢》所论之眩晕在病因上的异同

《素问》描述眩晕的病因是“风”与“郁”,而责之以肝。《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所有因“风”引起的眩晕,都与“肝”有关系。肝。五行中归属于木,木性条达,最恶抑郁,风属阳,常与火相伍,其性上炎,这就间接地指出了肝风、肝郁、肝阳,其实质是指肝风内动,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上扰清官,导致眩晕。所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进一步明确指出,郁是病因。其脏在肝,肝气郁结,失于条达……,严重的则出现头晕、耳鸣、目眩等症状。可见《素问》眩晕是以脏腑辨证为基础的。

而《灵枢》描述眩晕的病因与“气”和“虚”有关,其所病脏器在“髓海”、“脑”,脑为髓海,故实指“脑髓”。《灵枢・口问》篇认为:当向上推动之气不足,血无以上奉于脑,则髓因此而虚亏,导致耳因此而鸣、头因此而晕、目因此而眩。《灵枢・卫气》篇则更直接地指出“虚”就会导致眩晕,并且指出这个虚是“上虚”。《灵枢・海论》篇也明确指出,当脑髓虚亏的时候就会出现眩晕、耳鸣。可见《灵枢》所论之眩晕的病因是“虚”和“气”,中医学认为“气血同源”,实际上这个气已经包含了“血”,不难看出《灵枢》所论之眩晕是以气血辨证为基础的。

4 《素问》与《灵枢》所论之眩晕在病理上的异同

《素问》所论之眩晕,其病理表现可有实证和虚证之分,实证见于肝火上炎,或肝郁化火,“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乎动,两阳相搏”,厥逆攻脑,清官受扰,而致头晕目眩;虚证多见于肾阴虚损,累及肝阴,以致肝肾阴亏,不能制约肝阳,出现肝阳上亢,虚风内动,头重身摇,而为头晕。

《灵枢》所论之眩晕,病理表现为“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髓海不足”,其实质是“上虚”。中医学认为,“气血同源”,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生成依赖于气,其运行靠气来推动,气的推动功能又靠血的濡养,互为依存,缺一不可。上气不足,则血无以推动,故出现“髓海不足”,“脑为之不满”,髓海空虚,脑失濡养,眩晕也随之发生,即所谓“上虚则眩”。张介宾所言之“虚”,有标、本两层意思,一是标虚本不虚,二是标本俱虚。前者是概念上的,表明“上虚”不一定下也虚,属标虚本实之证;后者是标,本皆虚之证,即通常意义上的“无虚不能作眩”。《灵枢》所论之眩晕的核心在于“上虚”之眩,而并不是标、本俱虚之眩,这是《灵枢》所论之眩晕有别于《素问》所论之眩晕的地方。也是・《灵枢》所论之眩晕的真谛所在。

5 《素问》与《灵枢》所论之眩晕在治疗上的异同

第7篇

《黄帝内经》成书于先秦至汉时期,它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堪称为医之始祖,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相关学者将多家出版社的《黄帝内经》教材选定重点原文,制定等级考试大纲,排在第一章的便是养生章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养生章节是多么重要。

一级原文的前两条皆出自《素问.上古天真论》,从书的来源标题能得出许多信息。众所周知,《黄帝内经》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上古时期是黄帝生活的年代,天真一词我认为在这里有很深的含义,天真,便是如孩童般天真无邪,对这个世界心怀希望和善良,人若想养生长寿,首先就得如孩子般有颗纯洁之心,不受世俗影响、功名利禄污染本心。儿童永远是世界上最纯真无暇的人,不像成人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所以心理上像个小孩子不完全是坏事。

《黄帝内经》中说到养生者当按照自然界的规律起居生活,适当用保健方法养生,饮食有节,作息上不颠倒白天黑夜,不能太过劳累。反思下我的生活习惯,跟养生者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唯一做得好的算是饮食有节,不太挑食,每餐都注重荤素搭配。至于生活作息方面,几乎天天晚睡,经常撑到劳累时倒头就睡。自己也深知这是相当不健康的坏习惯,很想在此立志:再也不晚睡了,希望自己真能说到做到。现代社会随着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多数社会人士都做不到起居有常,这真得重视,原文最后说到养生者能做到这样,那么活到百岁不是问题。在千年之前古人就认为人应当活到百岁,但是现在活到百岁的老人越来越少,这都跟生活习惯不好有关,所以好的生活习惯能让人身体健康长寿。

一级原文第二条说到“虚邪贼风”,在我看来,它是指不正常的气候和对人体有害的致病因素。面对这些致病因素,我们应当及时避开,心情要平和淡然,没有其他杂念,这样真气顺畅,疾病也就不会发生。所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对疾病的发生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很多疾病大多与情志因素有关,情绪好,自然就很少生病。即使是个癌症患者,他并没有为此怨天尤人,而是保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该吃该睡,相信他能活得比那些一直焦虑的患者更长久。

《黄帝内经》中有个很重要的思想,便是“治未病”思想,这个思想一直传承到现在,不要等到已经生病了再求医,要在还没生病的时候做好预防。“治未病”思想在中基中分为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未病先防重点在于养生,既病防变重点在于要能够预测疾病的发展,防止疾病进一步深化。养生包括法于自然之道,调理精神情志,保持阴平阳秘。前两个顾名思义就是遵从自然规律作息,保持心情平和舒畅,阴平阳秘我认为是要调和体内的阴阳,阴阳平衡自然不会生病。既病防变包括五行传变和表里内外传变,当病位在肝时,要防止疾病会向心和脾发展;当病变在皮毛时,要防止它向经络肌肉脏腑深化;从经络辩证讲,当病位在太阳时,要防止它传病到阳明。一个好的医者,当应做到“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