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5 08:06:11
序论:在您撰写口腔医学研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英文名称: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7651
国内刊号:42-1682/R
邮发代号:38-119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近年来低温等离子体在根管消毒方面的应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但传统的等离子体装置仍不能用于根管治疗,主要是由于根管的直径太小,等离子体笔很难有效地进入根管使其产生的活性成分很快衰变所致。国内外实验室争相研制在牙齿根管内部能产生等离子体喷流的微小装置,让气体在根管内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并发挥高效,无毒的杀菌作用。XinPeiLu[4]等研制了针状等离子体装置,它简便安全且极易操作,且产生的等离子体可以直接放入牙齿根管中,不会引起过热、疼痛和组织损伤。在体外作用于引起根管再感染的主要微生物—粪肠球菌后的结果显示,针状等离子体可以有效杀灭根管内的细菌,并认为细菌的死亡主要与O和·OH自由基密切相关。ChunqiJiang等[5]研究者运用He/1%O2气体纳秒脉冲放电产生了长度大于2cm直径小于2mm的细长等离子体,作用于根管内附着于管壁的细菌生物膜后显示等离子体处理区生物膜消失,玷污层被去除,暴露洁净的牙本质小管管口。ZhouXinCai等[6]将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装置处理牙齿根管模型内接种培养的粪肠球菌生物膜样本发现当等离子体和5.25%的NaClO的共同作用具有最好的杀菌效果,说明等离子体载药后,两者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孙科等[7]比较辉光放电和介质阻挡放电两种低温等离子体装置产生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对根管内粪肠球菌生物膜的杀菌效果,结果显示介质阻挡放电装置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杀灭根管内粪肠球菌更具优势。目前,研究者对低温等离子体杀灭根管内细菌及生物膜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关于细菌死亡的原因国内外有以下学说。1)胞膜破裂说:Montie等[8]认为脂肪酸的过氧化使细胞膜快速破裂。也有观点认为膜的破裂是由于电荷累积造成[9],高速电子冲击在细胞膜上产生瞬间电势超过临界值而导致胞膜电荷分离,从而引起细胞膜破裂或功能受损,其通透性改变。2)生物大分子损伤说:Laroussi等[10]认为可能是活性粒子穿透外膜屏障,直接与胞内生命物质作用导致细胞死亡。主要有3个原因:1)不饱和脂肪酸受到·OH作用,发生脂质过氧化;2)蛋白质氧化;3)DNA氧化形成加合物。3)亚致死说:Laroussi等[11]通过研究发现细菌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对于很多物质的代谢能力减弱,在只含有这些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生长迟缓或者不能生长而死亡,所以认为等离子体可以改变微生物代谢酶的活性,使其不能正常生长。大多数学者认为胞膜破裂,内容物漏出是主要机制,但是,细胞膜破裂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反应如何进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由于根管形态变化多样、侧副根管的存在、牙本质小管的存在等,低温等离子体中的活性成分是否完全杀灭残留于根管内的细菌还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同时该项技术要进入临床应用之前,也需要研制出可以随根管形态变化而调节形状的新一代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2牙美白
牙着色可分为外源性着色和内源性着色。冷光美白和激光漂白技术是临床上针对牙着色的主要治疗方法。运用的漂白剂主要有过氧化氢、过氧化脲和过硼酸钠,它们最终主要是依靠过氧化氢来发挥漂白作用,它在光、热、电离时分解的·OH或HOO·自由基可以切断着色牙内有机大分子中未饱和的二价键(着色分子锁),将其氧化形成小分子物质,达到脱色或者颜色变浅的目的。但是目前的这些美白方法治疗时间长、漂白效果较差、易复发[12]。近些年来,有些研究者将目光转向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低温等离子体中含有大量活性基团和带电粒子,为加速美白过程和提高美白质量带来了曙光。PengSun等[13]对大气压直流低温等离子体的美白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短时间内(10min或20min),等离子体可以促进过氧化氢凝胶的美白效果。Lab色度系统对处理前后的牙齿进行颜色测定和分析时,等离子体处理组E的改变是单纯过氧化氢凝胶处理后的两倍或三倍;同时,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检测自由基,发现等离子体处理双氧水后的·OH自由基峰值是单纯双氧水的两倍,因此推断低温等离子体可以加速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更多的·OH自由基并发挥其氧化着色大分子的功能。HyunWooLee等[14]研究结果也显示,低温等离子体也可以引起牙齿表面的蛋白物质的变性,使其与牙齿疏松连接或脱离,加速美白产生。PengSun等[13]检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时牙齿表面的温度为37°C左右,并用验证实验证明此温度对美白无明显影响。虽然,低温等离子体和过氧化氢一起美白的治疗时间短、漂白效果好,但是仍没有脱离过氧化氢的环境。高浓度过氧化氢仍然有引起牙体硬组织微观结构上的改变,对成纤维细胞有毒性,引起细胞活性降低等副作用。因此,脱离过氧化氢,单纯用低温等离子体中的活性自由基进行美白效果评价是下一步牙齿美白研究的重要方向。
3口腔生物材料的表面修饰
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具有效果显著,成本低廉,无污染等诸多优点,在高分子聚合物及其他材料的改性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低温等离子体的气体温度一般保持在在300~500K,压力则为130~1340Pa,其对材料的表面修饰仅在于表面几百纳米的范围,在不会改变材料的基本性能的基础上,对材料的表面起到一个活化的作用,改变材料的湿润性,细胞相容性等等,使其生物活性发生变化。有学者[15]通过低温等离子体对口腔陶瓷材料进行作用,通过扫描电镜、X光电子能谱测试仪、X射线衍射仪和体外成骨细胞培养对材料类骨磷灰石的形成和表面生物活性进行测定,发现低温等离子体有利于材料表面类骨磷灰石的形成,并最终提高了陶瓷材料的生物活性。吴峻岭等[16]将氧低温等离子体作用于口腔非金属桩核修复系统-纤维桩,观察纤维桩-树脂核之间粘结强度的变化,认为纤维桩中的高分子聚合物基质与导入系统的氧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产生含氧基团,使表面分子链上产生极性,大大提高了其润湿性能,从而提高了纤维桩和核树脂之间的粘结力。卢光等[17]对比了NH3、CO2和O2低温等离子体表面修饰聚羟基丁酸戊酸脂材料的生物活性,应用气泡法对接触角进行测量,光电子能谱分析表面元素,荧光染色、电镜和MTT法分析了接种细胞的增值情况,发现修饰后的膜在接触角、细胞形态及细胞增殖状况各方面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证明了NH3、CO2和O2低温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引入了活性基团,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细胞相容性,为组织工程血管的表面修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口腔医学领域,低温等离子体被用来建立高分子聚合体表面湿润模型[18]和提高树脂基托的湿润性及粘结性时[19],均取得满意效果。等离子体作用材料表面的机理非常复杂,处理效果易受多因素影响,如处理气体的选择,处理的时间,处理后样品的后续处理等等,导致的最终结果大有差异,同时最终检测方法未标准化,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定量化的检测手段和明确反应基团的原理将是等离子体材料表面改性研究未来的重点。
4低温等离子体消融
低温等离子体消融术又称冷融切技术(Coblation),通过强射频电场使刀头和组织间的电解液形成等离子体薄层,利用低温等离子体薄层中的加速带电粒子打断组织的分子键,使靶组织以分子为单位解体,使目标组织细胞直接气化或变性、坏死、脱落。其工作时组织表面温度一直保持在55℃以下,不灼伤周围组织,恢复快;因系低温下汽化,只作用于目标组织的表层或黏膜下层细胞,保护黏膜且减轻疼痛,有微创、有效、高安全性的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末始将Coblation技术引入口腔领域,用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OSAHS是具有潜在危害的一种睡眠疾病,其发病原因是上气道发生狭窄和阻塞,通常发生在鼻及鼻咽部、口咽部及舌根部等多个平面。传统手术方法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但疗效仅有40%左右。利用Coblation术可以局部消融鼻甲、软腭、悬雍垂和舌根组织等多个平面,使得治疗处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然后瘢痕收缩使体积缩小,达到扩大气道的目的。Co-blation手术在治疗OSAHS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20世纪末其疗效报道从46%~78%不等[20]。Powell等[21]1997年应用Coblation开展软腭打孔减容手术治疗OSAHS病人,多导睡眠监测显示平均最低气道压及平均睡眠效率明显改善,74%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随后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单纯的软腭打孔减容术对中、重度患者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阻塞原因、部位判断不明确,手术方式单一、缺乏个体化方案等因素易影响手术疗效。目前认为,在明确阻塞平面后,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采用多部位、多平面的Coblation治疗[22],显示了其微创和一期手术中同时解决多平面阻塞的独特优点,结果明显优于单纯打孔,为轻中度OSAHS患者首选外科治疗方法,是重度OSAHS患者补充治疗的有效方法。另外,Coblation也开始应用于血管畸形和口腔肿瘤的治疗。传统手术治疗儿童舌淋巴管畸形,创伤较大,复发率高,切除过多影响到舌功能及发音。Coblation手术治疗利用EVac70刀头直接消融至舌黏膜下层,术后1d即能进食,创面愈合快,随访1年未见复发,舌外形和功能均未受影响[23]。PsaltisA[24]把Coblation应用于舌、口底、口咽、喉癌及下咽癌的治疗,并与CO2激光切除作对比,认为手术时间较短,出血小、碳化少,术后复发时间延长,激光只能作直视下切割,Coblation可变换多角度,适用于T1~T3口腔、口咽部恶性肿瘤。但目前应用于头颈肿瘤的报道,特别是恶性肿瘤手术的病例数还不多,远期疗效有待观察。随着设备研究的开发完善,治疗手段进一步联合应用,低温等离子体在外科消融治疗中会得到更广阔的前景。
5低温等离子体抑制癌细胞
Fridman等[25]研究显示FE-DBD可以引起黑色素瘤癌细胞的凋亡,通过一系列的复杂生物化学反应使癌细胞在作用后几小时到几天后发生细胞死亡。细胞凋亡中大分子以可控的模式分解为小碎片,细胞降解的同时不会损害周围的细胞,也不会引起感染的发生。黑色素瘤细胞在接受低温等离子体作用后发生继发的破坏和凋亡的这些结果,提示低温等离子体在治疗癌症方面具有杀死癌细胞的潜力。如果可以利用它选择性地标记癌细胞,与正常细胞区分开来,将会在治疗癌症中有重大意义。随后,为了深一步研究低温等离子体的抑癌机理,众多学者纷纷进行了相关研究工作。Lee等[26]认为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导致细胞从基底脱落,诱导黑素瘤细胞的死亡、抑制整合蛋白α2,4,以及细胞表面FAK的表达,并使得机动蛋白纤维成为扩散状。Yan等[27]利用气压等离子体射流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增殖,等离子体处理后癌细胞的周期被抑制在G2/M期,且这部分细胞随培养时间的增加会发生凋亡。Kim等[28]研究发现等离子体诱发癌细胞的凋亡并导致DNA破坏和Mitochondria的功能紊乱,活化了促进细胞凋亡的蛋白质,即细胞凋亡蛋白-3.且处理过后的细胞积累了gamma-H2AX(DNA双链裂解的标志)以及相应地出现了p53肿瘤消除基因。Sensenig等[29]认为低温等离子体可以产生以上作用均是其中的活性氧集团在发挥主导作用。
6低温等离子体促进凝血
创伤治疗中凝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近来新兴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并不是通过热效应来达到凝血的目的,它是在不损伤周围组织的前提下通过调节特定凝血机制来达到凝血作用。在体外凝血试验中,FE-DBD可明显加速凝血[30]。健康捐赠者的血液样本置于不锈钢器皿表面,经过大约15min凝固,而对血液样本进行15s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凝固时间缩短为1min以下。FE-DBD用于体外器官的凝血实验也取得了类似的效果。当它作用于人类脾脏切口处30s后,结果发现切口处血液凝固。检测处理区域的温度显示仍然保持在室温(甚至用FE-DBD处理5min),并且伤口处仍保持湿润。在体内凝血试验中,等离子体同样有效。Fridman等[31]在SKH1小鼠身上的隐静脉和尾部静脉切口处进行15s的FE-DBD作用后均可见明显凝血效果。低温等离子体促进凝血的具体生物化学通路仍不清楚,研究者从已经观察到的事实推测了许多可能的机理[30]。首先,低温等离子体通过触发自然的凝血机制而不是热效能来发挥作用;其次,实验中观察到钙离子的释放和血液PH值发生变化,这些都会引起凝血的发生。最后,低温等离子体对血液蛋白选择性作用并能够促进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丝生成,启动凝血进程。凝血块形态学变化通过扫描电镜进一步得到证实,即等离子体并不是通过“cook”血液,而是启动和促进了正常的凝血机制发挥作用。凝血一连串反应的第一步为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随后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丝。
7其他应用
Stoffels等[32]发明了一种可以手持的针形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直径0.3mm的针头,直径0.8mm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导管,长约10cm。在装置的尾部以13.56MHz的频率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用来治疗龋病时发现它可以有效灭活变形链球菌等致龋菌;并初步研究了它对口腔内真核细胞如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作用的生物化学原理。等离子体治疗也已经逐步应用于慢性龈炎、口腔黏膜局部创伤、溃疡、慢性感染并发症、种植体周围炎和其他一些软组织黏膜类疾病。
8结论与展望
【关键词】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训练;科研兴趣;培养
1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含义及意义
研究生科研能力即研究生在各学科领域进行旨在探索真理的普遍理智创造活动所需要的能力。简言之,指研究生顺利完成科研活动任务所需的能力。它主要包括如下6个方面的基本要素[3]。(1)科研创新能力,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究能力和发明新事物的能力,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运用,是科研能力的核心。(2)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能力,科研问题往往从问题开始,问题解决则贯穿与科学研究全过程,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落脚点,因而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是研究生必备的一项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3)资料搜集和处理能力,科学研究是继承和创新的结合,是系统地搜集和评价信息的探索过程,因而离不开资料的搜集和处理。在科研工作中需要了解大量资料,良好的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能有效掌握资料,能减轻在科研工作查找资料和筛选资料时的负担。(4)逻辑思维能力,是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研究生在科学发现、理论形成、科学验证等各方面都离不开逻辑思维能力。(5)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是表现科研的最佳方式。科学研究从选题到完成,整个过程都需要借助语言文字将研究成果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来,没有一定的语言能力难以做好科研工作。(6)动手操作能力,是研究生运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世界问题的能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形成、提高,虽然受先天因素的影响,但确实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训练而得以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本质的体现;是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共同做法;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可以说,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实现自己历史使命的重要方面。
2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2.1从零开始,夯实基础
口腔医学的科学研究多是从临床出发,根据诊治过程中的疾病病因、发病过程、影响机制、防治策略等进行观察、分析、总结,从而发现并凝练出尚未解决的临床问题,然后借助有效的测量、评估手段去探寻最佳的解决方案。一个只关注临床而不会科研的医生不可能是一位真正优秀的临床医生[4]。国内一些学者也认为,研究生教育,必须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国内医学的进步[5]。因此,开展科学研究之前,口腔医学研究生有必要积累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仅包括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影像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等口腔医学基础知识,同样需要掌握在科研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实验动物技术、模型建立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而且,一些常用的基本技能如文献检索、外文阅读、统计分析、设计构图,口腔研究生在开展科研之初也应当有所了解。这些知识或者技能的获取,除了学校安排课程见习实习外,导师和课题组也可以结合已有科研方向去指导,并鼓励研究生参加相关的培训班、参加课题组开展的实验、进行结果统计分析等,这些都有益于研究生及早接触科研、了解科研。可以说,口腔研究生在开展科学研究之前,导师和课题组要有意识地鼓励研究生广泛涉猎并努力掌握未来科研工作中有可能需要的各种相关知识,一切从零开始,从头做起,在最初阶段即夯实基础。只有这样,研究生才有可能在自己真正开展科学研究时,有的放矢地运用自己积累的知识经验,做到举重若轻、得心应手。
2.2培养兴趣,因材施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研兴趣的培养建立对口腔医学院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非常重要。科研的性质决定了研究者在整个科研阶段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去探索未知的科学真理。实验室工作常常需要重复、反复,面对这些枯燥无味的实验工作,如果没有相当的科研兴趣,学生佷容易感到疲劳,最终因为气馁而放弃。相反,如果对所要研究的东西始终充满兴趣,就很容易从一点一滴的研究发现中看到希望、感到兴奋,面对失败和挫折也就能够始终坚持不懈。因此,尽早地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使其对科学研究产生好奇、向往的态度,对于科学研究的顺利进展举足轻重[6]。在口腔医学研究生这一培养过程中,课题组可以通过举办读书报告、课题组讨论、科室学术交流或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讲座等各种科研学术活动,并通过介绍研究课题、启发思考、指导阅读相关文献、参与某些实验的简单操作,多方面启发、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开阔学生视野。通过上述活动,打造浓郁的学术研究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科研兴趣[7]。此外,导师要勤于监督研究生的科研进展、询问研究生的科研想法[8],从中了解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或优势,结合其自己的科研兴趣,因材施教,发挥研究生的长处,让其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思考自己的科学研究方向和具体内容。
2.3言传身教,注重传承
导师是整个科研课题组的核心[9],学生所进行的口腔医学研究工作也是导师提供、指导的。可以说,导师就是研究生的带头人,作为一名口腔专业人士,应当具有非常专业的知识技能,同时也要学习和了解相关其它专业知识,做一个知识丰富的多面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方法被应用到口腔科学研究中来,导师要首先对这些新鲜事物有所认识,只有对本研究领域的充分了解,才能更好地将所知所会传递给自己的学生、并帮助他;们锻炼捕捉先进信息的敏感性,也才有足够的自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水平。此外,导师作为学生的师长,除了具有扎实的科研功底外,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的科研作风也必不可少。一个秉承严谨科研态度的老师,也必将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现如今,确实有一些研究生受到某些不良科研风气的影响,对科研急功近利,科研态度不端正,畏首畏尾,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力,不愿为科研牺牲自己的利益[10]。而一个时刻注意自身修养和科研品行的导师,会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从而发挥榜样的力量[11],让学生感受到科研的魅力,更让学生懂得“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的道理[12]。
2.4有规有矩,奖惩分明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口腔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做到有规有矩、奖惩分明。要通过各种渠道对研究生所取得的科研成绩和科研进步给予适当的鼓励[13]。例如,为提高研究生科研积极性,定期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进行测评,定期进行相关主题的科研读书报告会,发表各自的读书体会,总结自己的科研思路,并将测评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作为评选研究生奖学金、优秀党员等的重要参考条件,让研究生自己产生一种危机感和竞争意识,知道时刻努力、不进则退。也可以设立专项研究生科研基金,鼓励研究生将自己的科研想法和课题付诸实践。或者通过选派优秀研究生出国留学深造、参加学术大会,鼓励他们将所取得的成果展示出来,这既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展示能力,也可以督促他们继续深入科学研究[14]。而对于表现平淡的研究生也要多以鼓励为主,树立信息、端正态度,相信努力总有收获。
[关键词]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文献收集分析能力、独立的分析决断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和论文撰写能力等,它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1]:
①创新能力;
②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③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④实践能力;
⑤语言文字处理能力。
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也应侧重于这5个方面。研究生教育目的是通过科研训练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其特点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系统的科研能力,养成创新精神,取得创新成果。科研能力培养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反复实践解决问题,推动研究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
1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研究生的选拔制度不科学
目前我国各医学院校无法自主进行研究生招生,而欧美医学院校研究生均为自主招生,同一所学校,各系或专业对研究生的选拔也不相同,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处理[2-3]。我国口腔医学研究生入学过分强调了考生的应试能力,虽然也有复试,但是很多只是走过场,没有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特别是考生有无科研愿望,本科生阶段有无科研培训,科研培训的程度等方面,对于后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另外,由于目前重复设置的可招收研究生的单位过多,导致一些口腔医学院校生源不足,研究生选拔更无法实行严格的标准。
1.2研究生培养过程缺乏严格的竞争机制
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都具有“严出”的特点,淘汰率很高,最后能够毕业并拿到学位的研究生人数均大大少于入学人数[2-3]。然而,我国现行的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中,一些口腔医学院校实行的中期筛选、学位论文答辩,基本上是走过场,无法保证学生的质量。口腔医学院校必须对这种缺乏竞争活力的培养机制进行改革,代之以淘汰制。有淘汰才有竞争,有竞争才能激发研究生的创造力。只有实行更加严格的淘汰制,在基础理论学习、研究生开题、中期答辩、学位论文答辩中均有一定的淘汰率,才能使研究生有更大的压力,从而转变为动力,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
1.3学术交流,学术争论氛围不够
多学科的交流、摩擦与碰撞才能产生新思维、新思路的火花。但是很多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极少,甚至有的硕士研究生3年只参加过1~2次学术活动[4]。大多数参加学术活动时不积极主动思考,因而很少有学生能和汇报人或讲演学者进行交流。
1.4自身认识和努力不够
有相当一部分口腔医学生读研究生的目的只是想解决本科院校名气小,临床实践少,毕业无法找到好工作的困境,希望拿到有名气院校毕业证,以便找到好的工作。他们对科研并无兴趣,认识也不足,因此在科研实验中缺乏主动性,选题时阅读文献量不足,对所做课题没有很深的理解和认识,严重依赖导师,对实验出现的问题不进行深入的探讨,等待导师给他们答疑解惑。由于缺少主动性,因此研究生很少能提出自己对于科研上独到的见解以及缺少思维上的归纳和演绎能力,后期实验也很多是应付了事,甚至虚构,编造实验数据的事例也经常发生。
1.5导师的指导能力和力度不够
导师对研究生科研训练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科研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较多的研究生缺少主动性,对科研认识不足,所以导师的指导能力和力度就显得极其重要。部分导师由于学术、行政工作繁忙而给予研究生的指导时间太少,有的导师只分配科研任务,而不在科研方法、科研思维、实验数据分析和论文写作中给予指导。更严重的是,有的导师由于自身的指导能力、精力和科研经费等原因,对研究生基本放羊,让学生自己选一个课题,草草毕业了事极端不负责任。
2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途径及对策
2.1提高学生对科研能力的认识研究生对科研能力的认识
是提高其科研能力的重要前提,大多数研究生甚至很多不从事科研的医护人员都认为科研能力只是做做实验,发表几篇论文。因此学校和导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科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不仅在科研方面,在以后的临床实践甚至日常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认识到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学生才会有动力主动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导师要鼓励研究生申报横向课题。根据目前不少企业希望在高校寻得研究力量支持的实际情况,有些高校推出针对研究生的横向课题申报,要求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这样的研究形式,能够激发研究生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的热情,从中获得实践锻炼,同时导师的指导有助于保证课题的质量和良好的学习效果。
2.2加强导师队伍的考核,实行筛选、淘汰制
大多数学校对导师实行只进不出的制度,对导师的考核也要求不高,每年淘汰极少甚至无淘汰。这样的制度造成很多导师压力不大甚至无压力,导师不经常浏览国内外文献,不积极主动申请课题经费和,也不经常对研究生的科学实验进行指导和帮助。实行淘汰制,有利于精简导师队伍,提高导师自身的能力和责任心,更有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把研究课题作为遴选导师的硬指标,导师有一定的课题和科研经费,让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从事科研实践活动,另外让他们参加某些课题评审、验收等环节,把课题对研究生的培养情况作为1个考核指标,会使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有了更多的机会和保障。
2.3对研究生实行导师和科室集体培养制,创造良好的科研团队和平台
一个导师的能力、资源有限,如果科室将几个或所有的导师组成一个科研团队,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科研效率,减少重复工作与资源浪费[5]。在团队内部,口腔医学研究生还可相互竞争,取长补短,营造更好的学术环境、创造更好的科研氛围,能够对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较小或平台较差的一些科室,也可以和其他科室联合,甚至可以和一些从事基础研究的教研室导师组成科研团队,实现优势互补。
2.4加强学术交流,激励科技创新
学术交流,特别是各学科交叉学术交流对于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口腔医学院校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鼓励研究生不仅参加口腔医学内部的学术讲座,也要参加临床医学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讲座。学院可以每年定期举办学生科学年会、科学交流活动月(周)等活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讲座,了解国际上科学研究技术的前沿,提高知识层次,向专家学习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着眼医院优先发展的专业技术,既有利于掌握医学发展前沿的先进技术,又能增强其竞争力。同时也要选择国外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和研究机构,派遣优秀的研究生出国完成自己的课题研究。
2.5重视研究生开题和中期考核,加大研究生延期数量和淘汰率
研究生选择的课题对于其科研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大多数研究生开题只是在科室内部甚至仅和导师进行,课题的深度、宽度和创新性难以得到保证,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口腔医学院校可集中组织进行研究生开题,实行一定的淘汰几率。研究生中期考核更是衡量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可集中组织专家以最终论文答辩形式进行论证考核,加大淘汰几率,未通过者毕业延期;延期后仍不能通过者的不授予学位。目前大多数研究生中期考核只是走过场,即使第一次未通过,第二次也能通过,因此对研究生没有震慑力;同时对研究生导师也无考核指标。因此加大研究生中期考核的淘汰比率,同时对相关研究生导师设立一定的处罚措施,将有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和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2.6科研与临床实践必须协同培养
科研与临床的培养既是独立的也是密切结合的,科研在一定程度上以临床为基础,离开临床就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著名外科大师黎介寿选课题的原则是“患者的需要就是我们攻克的课题”[6]。研究生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自己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做到有条不紊,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坚持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研究方向,利用大量疾病资源,针对病因和治疗手段,总结有效循证医学证据,为临床提供新的指南及标准。
参考文献
[1]董发广,赵毅斌.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1):237-238.
[2]徐袁瑾,张志愿,曹霞,等.国内外高等口腔医学教育现状比较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9,4:403-405.
[3]陈雷.国外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启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4]王现彬,陈闻.科研训练与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09,11:103-105.
[5]张学义,史立伟.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J].职业时空,2009,9:71-72.
牙齿的健康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牙科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口腔医学教育。我国现代口腔医学教育最早始于1917年,加拿大牙科医师林则(A. W. L indsay)在成都华西协合大学医科中设立牙科系,当时全国只有600名专业培训过的牙医[1]。目前我国高等口腔医学教育体系是不断深入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口腔医学是一门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紧密结合的学科,口腔医学教学重视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培养。[2]为了将口腔医学临床型人才和科研型人才的教育体制区分开,2000年出台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将口腔医学硕士和博士分为口腔基础医学学位(学术型),口腔临床医学学位(专业型)两个亚类[3]。但即使这两种不同学位类型的学生,对于口腔医学研究生的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对于专业型学生,未来有的渴望成为口腔全科医生,毕业后进入民营医院从事全科医生或者自主创业开牙科诊所,而另一部分则致力于成为口腔专科医生,磨砺自身的专科技艺,在专科医疗机构专门从事颌面外科、牙体牙髓科、牙周或正畸等亚专业。由于口腔专业是临床操作性极强的一门专业,即使是学术型学生,未来真正专职从事科研工作的相对较少,虽然愿意继续读博的学生数量有所增加[4],但仍是少数学术型研究生选择继续深造或专门从事科研工作,而毕业生工作岗位即被要求具有独立接待患者的能力和独立完成诊治疾病的能力,所以部分学术型研究生也需要一定的临床技能。因此对口腔医学研究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调整对口腔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坚持理论、实践、科研并重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锤炼其综合素质,使每个研究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在研究生阶段有所收获,从容面对未来的工作岗位。
一、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分型
根据研究生未来发展方向不同,可把口腔医学研究生细分为四型:(1)专业学位全科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未来从事口腔全科医生工作;(2)专业学位专科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未来从事口腔专科医生工作;(3)学术学位科研型:学术学位研究生,未来从事科研工作或深造;(4)学术学位临床型:学术学位研究生,未来从事口腔临床工作。
根据上述研究生分型的不同,对口腔医学研究生进行“个性化”指导,结合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使每个研究生在研究生阶段有所收获,适应未来的发展。
通过加强导师之间合作的联合培养模式,规范临床培训标准、完善临床能力考核制度、完善病例讨论制度、强化科研训练和教学训练、创新合作学习互助交流模式等一系列方法,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调整对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坚持理论、实践、科研并重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二、个性化培养方案
(一)明确学生想法,细分类型
实际上目前很多应届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前对于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区别没有充分的认识,只是盲目地做出选择。因此在口腔医学研究生入学初,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让学生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自己的攻读研究生学习的目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未来发展方向,进而细分类型。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有些学生可能会对未来发展方向有所改变,因而第二学期进行的第二次调查问卷,对明确其分型更为重要。
(二)针对分型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1扎实理论基础
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是高级的专门口腔医学人才、优秀的口腔临床医师,使之在专业领域内具有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能力。因此无论哪一类型的口腔医学研究生必须有扎实的丰富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入学后第一学年的基础理论课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根据学生分型的不同,可提供多种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课程应较本科生课程大幅加深,形式亦应不同,主要是大量阅读、课堂讨论及考试。通过对这些基础课程的再学习,让研究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明确自己的方向。
2针对不同分型学生,个性化培养
(1)专业学位全科型。对于这些未来想成为口腔全科医生的研究生,需要掌握对口腔各科的临床操作能力,目前专业型研究生以轮科的形式进行其他科室的学习,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可将各科室导师的此型学生集中在一起,导师之间沟通对这些学生共同培养。一般在收集病史、体征后,学生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才能制定出全面的诊断和治疗计划,全面的治疗计划包括各科的参与。这样不但促进相互取长补短、互助合作,而且也是服务患者、提高医疗质量的好方式。
(2)专业学位专科型。口腔医学是以独立的临床操作为主的实践活动,临床能力的不足将直接影响口腔科门诊工作的开展,专业学位专科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口腔临床医生队伍素质和临床医疗水平,培养高层次口腔临床专科医师。贯通学科精要,专精所在专科的基本功。此型研究生在本科室每周至少保证4天的临床实践时间,科室有严格的监查监督与考核机制,研究生指导教师培养各学生从收集病史到全面检查以及制定各种治疗计划,指导研究生对每个患者的诊断处理,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表现打分和写评语。每周有一次病例报告,研究生需要用电脑或幻灯、模型等完整地报告自己的病例。毕业时,研究生要对患者的管理与记录的全部病例等简要资料汇编装订成册。最终目的是要求他们能针对某个疾病、某个病症,与其所掌握的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很好地相结合,在实践中运用自如[5]。
对于专业型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应以临床课题研究为主,在完成课题的基础上也能够提高临床操作水平。
(3)学术学位科研型。要求学生尽快进入研究角色,尽早地在导师的指导下了解自己研究方向和涉及相应的研究领域。应指导学生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以及技巧,并指定精选的文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并写出相应的读书笔记,做文献抄读。学生应大量阅读有关的国外文献资料,并撰写相关文献综述,提交课题组开会讨论,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记录习惯,定期检查实验记录本。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每学期末由导师对学生的科研学习和工作进行鉴定和总结评价[6]。
(4)学术学位临床型。对于此型的研究生,立题需要导师的指导和指派,难度相对较低,尽量在一年时间内完成,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掌握研究相关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科研思维和素养,在达到毕业要求的基础上进入临床学习,能够基本掌握临床技能操作,专有所长。此型的研究生可能是未来三甲级医院的中坚力量,要求他们应既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临床工作能力,相辅相成,融会贯通,成为临床、科研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培养综合素质
口腔医学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口腔医学人才的重任。研究生除应具有进行科研、创新能力及临床工作能力外,还应该具有集体主义、团队精神、从事社会工作、进行人际交流和走向世界与世界交流的能力。所以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文化修养教育,加强导师与研究生的沟通,并定期举办人文讲座和心理讲座,确保研究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协调发展,提高其竞争和适应能力以及抗压能力。
总之,口腔专业具有其特殊性,应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作为高层次、高质量的口腔医师,其临床能力应是知识内容、逻辑思维、综合分析、接受与实践操作等诸方面能力的综合。高素质的口腔医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精湛的医疗技术,而且要有创新思维的科研能力,因此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由此,采取一系列方法解决遇到的困难,结合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采取“个性化”培养模式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提高口腔研究生的综合水品,在临床能力培养和科研能力培养上齐头并进。
关键词:口腔医学;研究生;教学效果
作者:李雅冬,杨凯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37-02
研究生教育是医学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医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大型教学医院的一项主要工作。为了不断提高研究生临床教学质量,我们会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期限内能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临床诊断及操作技能。下面浅谈我们这些年研究生教学的经验。
一、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课程根据我院和我科的临床实际需求自行设计,课程内容包括核心制度、医疗保险管理、应急预案、应知应会与病历书写质量、规范书写各种检查申请单、临床路径、常见病的诊疗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基本操作(心肺复苏、切开引流和气管切开等)。依靠多年带教口腔专业研究生的经验,总结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比如病历处方书写存在漏项、缺项、信息不准确,内容太简单或不完整而无法体现完整的诊疗过程,申请单书写不规范以及临床急救不及时或处置不当等现象,针对性组织专题讲座,以便研究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适应新环境。
二、基础知识的教学
基础知识是临床操作的指导思想,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较差,会严重影响研究生的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要求研究生认真复习本科教材,参加重庆市举办的各种口腔专题讲座和学术活动。我科定期举行讲座,重点讲授口腔医学的主要诊治病种和规范。分别由擅长肿瘤、外伤、种植等疾病诊治或技术操作的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对该疾病诊治进展或该技术的理论基础及最新发展进行较深入的讲解。教师会列举一些典型的病例,在系统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将各种口腔病例形象地展示给研究生,激发其对口腔医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并缓解其从理论学习进入临床的不适应,为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思维打下良好基础。
三、理论联系实践
研究生学习的最终目标绝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提高。临床操作能力的提高对他们也非常重要。为了达到理论联系实践,提高研究生临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采取以下做法。(1)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我们为研究生指定专门的带教老师,使研究生的教学任务落实到人。研究生的日常工作完全在带教老师的督导下进行,如病历书写、下医嘱等工作,一旦发现有不妥当、差错或不规范之处,审核的上级医生就能及时纠正错误,让研究生及时知道错在哪里,并判断错误的原因所在,从根本上杜绝下一次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使研究生以最快的速度去除其身上的毛病。(2)定期病例讨论。由研究生选取疑难病例,先由研究生报告临床病史、检查结果,通过自己查阅相关文献,对疑难病例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再由高年资医师做出点评。这一类似PBL教学法[1]不仅培养了研究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员的临床诊疗思维能力,而且也提高了研究生独立处理问题的信心。(3)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外科手术技能的提高需要在实际手术过程中逐步掌握。在手术中,将每个步骤需要注意的问题向研究生进行详细讲解,并适当给予其亲手操作的机会,带教老师现场纠正其操作手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生具体负责对术后患者的管理,如开术后医嘱、换药、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等等,让其体会术后治疗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只会做手术,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外科医生,术后的处理依然相当重要。随着研究生的手术技术和术后处理技术的提高,带教老师逐渐放手但不放眼,这既提高了研究生的技能,又保证了病人的利益和医疗质量。
四、科研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特点就是培养具有科研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2]。由于本科教育往往并不涉及科研能力的培养,所以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往往较差[3],获得信息的途径有限,缺乏利用专业网站获得学科进展信息的意识。因此我们先介绍查找资料的网站。国外生命科学最有名的数据库就是Pubmed(http://ncbi.nlm.nih.gov/pubmed/),可提供部分免费全文链接服务,基本可以满足医学文献检索的大部分要求[4]。中文医学主要数据库有维普资讯网(http://cqvip.com/),万方数据资源系统(http://wanfangdata.com.cn/),中国知网(http://cnki.net/),另外还可利用搜索引擎网站google和百度检索文献。通过反复增加相关的不同关键词,或者设定限制条件,将文献数目控制在200篇左右,即可达到较好的检索与阅读效果。由易到难,先辅导研究生书写个案报道,待其掌握查询资料方法及书写格式后,再引导其书写回顾性分析文章,督促研究生在临床工作中,多注意病案资料的积累,做好病案追踪,指导其建立临床科研思路,协助其开展科研工作。
五、医德医风教育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Stomatological Research(Electronic Version)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4-1366
国内刊号:11-9285/R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