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2 14:51:46
序论:在您撰写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和大家分享相关的小学古诗教学设计案例资料,欢迎你的参阅。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教学要求:
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山图片)
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
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课件出示)
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1.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
2.指名反馈:哪些字、词无法理解?(天门:天门山。中断:从中间割断。至此回:到这里回旋。出:耸出来。孤帆:单独一只船。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全诗一起说一说。)
诗文解释: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碧绿的江水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四、再现画面,体会意境。
1.教师示范阅读,学生闭目想象。
2.指名反馈: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句诗,一幅画)
3.感悟动词“断、开、流、回”的气势磅礴。
4.指导学生读出雄伟磅礴的气势。
5.教师:同学们,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诗人借景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板书“雄伟秀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6.配乐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指导书写“断、楚”。
2.教师总结:丽日照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上而行,驶过临江两岸的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十分惬意和美好的图景。李白借助这些雄丽的景色,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自己豁达、宽阔的胸襟。
3.背诵并默写古诗。
4.为生字“断、楚、孤、帆”组词。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气势磅礴 雄伟秀丽
青山—相对出
孤帆—日边来
山水相映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3.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4.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
2.激发想象: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这首著名的曲子,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这使你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3.迁移导入:诗歌和音乐一样,它们的美需要我们用心去想象、感受、体会。提起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愿意读读他的诗歌吗?(学生可以朗读、背诵、或用歌唱等多种形式来汇报,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吟唱《水调歌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对苏轼的了解。)
4.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欣赏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师范读。
二、引导自学,学有所得。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学习方法。
2.教师推荐学法,(1)熟读中理解题意、诗意。(2)借助字典、资料来理解题意、词意,讲出重点词的意思。(3)由词到句串讲诗意。(4)熟读成诵。(5)提出疑问,合作解决。
3.学生自学、教师参加入学习小组中,适时引导。
4.学生进行自学汇报:教师在汇报环节中主要起到引领作用,使学生汇报有序进行。可以先朗诵古诗,然后汇报题意,再讲词意诗意。
教师提出认真听取他人汇报的要求:
(1)学会聆听,找出优点。(2)不足之处,加以补充。(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欣赏古诗,体会意境。
1.过渡:刚才我们初步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了解这首诗的大意,但如果我们想领略其中的美,还远远不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好的方法要予以肯定。
3.教师提出诗歌审美三法:
第一法:读中感受诗歌韵律美。
第二法:想象中感受诗歌画面美。
第三法:用心体会诗歌意境美。
4.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5.进行审美收获的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通过划停顿,标重读,来朗读诗歌感受到韵律美。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各种形式,来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学生汇报通过想象看到的美丽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喜欢表达的同学说说这里的山、水、雨是怎么样的美丽。喜欢画画的同学来画画西湖晴雨时不同的景象,从而感受画面美。
(3)感受西湖的人性美。(课件出示:美女西施)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她的美,注意体会浓妆与淡妆两种不同风格的美,同时教师要渗透正确的审美思想,使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诗人把西湖比做西子呢?(课件展示:西湖晴天、雨天时两种不同的风光)
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联想,体会作者用西子的两种美丽来比喻西湖的晴雨不同之美,妙不可言。
(4)感悟意境,体会情感。
空蒙的山,闪动光影的水,迷蒙细雨构成了西湖的美,如果你置身其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样的意境呢,你想说些什么。
再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诗人的感受——饱含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时可以适时补充:杭州是苏轼的第二故乡,他深受百姓爱戴,所以对西湖有着特殊的爱恋之情。
(5)有感情的配乐朗读。
四、课外延伸:朗读描写西湖的诗词。
五、师生互相交流学习的收获。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晴:水——潋滟
雨:山——空蒙比西子(娇艳、迷人)
《望洞庭》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3.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
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对刘禹锡和洞庭湖的了解。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
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相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 和:和谐 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 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和。 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翠, 遥望洞庭山水翠,
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四、延伸读,升华美。
1.投影映示: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题君山
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
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
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看到 联想 比喻
湖面镜未磨→把湖面比作铜镜
银盘→把湖面比作银盘
君山→青螺→把君山比作青螺热爱
教学反思:
【关键词】主导作用 主体作用 朗读
古语有云:“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学尤其如此。所谓课堂氛围,指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最有效的手段。然则,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呢? 笔者做了一点探讨。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
制约课堂氛围的因素很多,诸如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等,但是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只有教师的艺术性的创造,才有可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营造课堂氛围的时候,应注意:
1.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
教师教学的心态,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它折射着我们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态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最佳载体,如何让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呢?⑴精心准备:收集资料,不遗漏任何角落,精心设计教学各环节,做到导入新颖、结构合理、教法科学、内容适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设计这样一段音乐《老乡见老乡》,就引发了留守儿童心理共鸣,于是,孩子们的心理也就充满了离愁别绪,这样,良好的课堂氛围就形成了,精心准备是教师进入角色的重要条件。⑵进入角色:教师要快速进入角色,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我用当今国际形势很快导入,并进入角色,用我的激情点燃学生的爱国激情,用语言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感知西沙群岛美丽富饶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因为我的情绪始终导引着学生,课堂氛围特别好。同时,我们教师要善于驾控自己的心态情绪,妥善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最佳的教学心态。
2.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与学都能沉浸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之中前提是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激情满怀,逸兴遄飞,学生必然全神贯注,兴趣盎然。相反,师生关系冷漠,学生必然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课堂氛围势必沉闷、呆板,你的教学必将事倍功半。由此观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基础,课间,我们不妨到学生中去,和他们打成一片,谈天说地,构筑深厚的师生感情。课堂上,我们不妨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鼓励来赢得学生尊敬;真诚地关怀、帮助每个学生,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宽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接纳学生表达的不同见解,解答学生的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至此,“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也便水到渠成了。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心态
学习过程是复杂的心理活动,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的学习表现与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处于最佳学习心理状态,他们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氛围热烈而愉悦。因此,我们应注意:⑴让微笑常驻课堂,微笑是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当学生误入迷途时,教师充满理智和期待的微笑,学生自然“迷途知返”;当学生误入荆棘时,教师的鼓励和信赖的微笑,能使学生心安智生、柳暗花明;当学生“奇文共欣赏”时,教师肯定和赞赏的微笑,能使学生信心倍增,求知欲更强。如《望天门山》,我让学生依据诗意驰骋想象,学生发言踊跃,他们收获的就不仅仅是李白的那几句诗了,还有他们独到的见解。⑵让成功陪伴学生:教学中,我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和不同的收获,既有共同要求,也有个别要求。比如课堂作业的配置与处理,我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题目、不同难度的作业,并尽量当堂批改或讲评,尽可能地满足学生急于知道作业正确与否的迫切心理需求,拓展学生思路,能“别出机杼”的学生得到赞誉;有进步的学生得到肯定。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形成乐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
教学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氛围,引导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让学生体验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和胜利者的喜悦。途径有:⑴展示语言魅力,激发探究兴趣:语文本身就是真善美的集大成者,只要我们创造性地挖掘拓展,充分展示语言文字的内在魅力,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探究欲望,如引导学生想象天门山的奇险,学生的收获就不仅仅是《望天门山》了。⑵以内需为源泉,不断激发认知内驱力:创设情境、揭示矛盾、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兴趣不仅仅是导入的职责,更重要的是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要处处有“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始终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之中,从内心深处不断迸发出内需的火花,始终处在那种亢奋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三、朗读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言描述的美妙,语境运用的精巧,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是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不可忽视的一环。如学生反复朗读,举办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群鸟学艺》,我要求学生对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它们内心的想法和学艺的态度。同时,要求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因此,朗读也是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
总之,只要我们有一颗奉献的心,不断探索,就一定能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陈平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文学教育》,2007.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40-01
我们教师对古诗运用文言文,内容精简,虽然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所占部分不大,但往往会出现教师单方面填鸭式的教学现象,学生被动化学习无法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部分教师安排过量作业,导致学生无法自主安排时间,将时间耗费在写题上面,没有依据自己的兴趣去查阅自己感兴趣的诗歌内容;部分教师不合理分配时间的问题严重,为了赶进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时备课内容过于冗杂,课堂时间上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小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太久,导致低效地学习。这无法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无法使他们体会古诗歌的美妙之处。要知道,诗歌是优美的语言艺术,必须沉淀下来细心品味,才能感受诗歌的内涵与美妙之处,在对诗中关键字词的仔细钻研中,学生对诗歌语言能有情感上的认知,体会到古诗歌的美妙,教师必须在教学设计中指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确定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把握古诗词文特点解读文本,才能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
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进行有效性研究,教师要关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体会训练,让学生主动地思考,体会语言的感情,才能使他们自觉掌握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本文提出教师引导作用的体现方面和。
一、认识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通过在教师的指引下,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便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通过指引使学生理解具体字词和诗歌的意境,而诗歌的内在感情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理解透彻。
1、古诗教学课堂引导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所占内容不多,但教学目标的确立定位了语文课堂的高度,教学方法的创新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对古诗词的扩展阅读,让学生能够自主查阅资料,提高学习能动性,突出了教师的引导意义,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出一个愉快积极、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受到文化熏陶后激发自身的内在潜能。
2、创新学习的引导作用
教师的引导作用还体现在课堂创新化的情景教学上,小学语文的教学要联系实际,从实际教学上唤醒学生的潜在映像,通过愉悦的情景教学更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从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度。多媒体的教学可以充分地将文字映像化,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保持学生对学习的兴奋度和热情度。在古诗教学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扩展古诗学习内容,例如在教李白的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查阅有关李白的影视视频,以其生动形象的画面促进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这样能更好地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诗歌的意境,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古诗情感的引导作用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对古诗歌的感知能力也不同,教师的引导作用还可以体现在个人情感上,教师要实施分层教学,尊重所有的学生,明白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思考方式,例如,在提问回答问题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答案,对每个学生的答案进行认真聆听,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则要指引他们不同的学习方法,使每个学生明白自己受到重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学习,享受点滴成功带来的喜悦。
二、名言警句和语言能力积累对语文诗歌学习的促进作用
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 徐如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
2.通过理解、诵读,想象、体验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背诵古诗,培养主动积累古诗的习惯。
教学过程
01课前谈话,积累古诗
1.在我国历史上,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是个诗的国度,有着成千上万个诗人。其中名气最大的是谁?李白。他的诗歌,我们学习了不少,一起回顾一下(出示,齐读):
《静夜思》(一上P7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赠汪伦》(二上P116):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二下P7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三上P8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古月朗行》(三下P95):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李白的这五首诗歌,你能把它们分成三类吗?(可以按照写“月亮、景色、赠别”等分类,只要言之有理,最终落到“赠别诗”)
3.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赠别诗”(板书:赠别诗)
02揭示课题,感知诗意
1.【出示课题】齐读《黄鹤楼 送 孟浩然 之 广陵》。谁能说说这些画线词语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黄鹤楼:楼名,在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地处长江中游。
送:送别。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是李白的好朋友。当时,孟浩然的名气比李白大一些,他比李白大12岁。
之:去,到。
广陵:扬州的别名。
2.联系作者李白,谁说说题目的意思?(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在黄鹤楼上,大诗人李白送别好朋友孟浩然,他要到东边的扬州去。
3.“鹤”笔画较多,“孟、浩”“陵”要求会写。请工工整整地填写人名、地名【出示“地图”】评价。
黄鹤楼 孟浩然 广陵
4.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100页,大声朗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音乐】
(1)读诗歌,刚才老师提出了两个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其实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读出停顿、读出节奏。你认为自己达到了哪个层次?自己再试一试。
(2)检查:请“读正确”的同过来读……(自评)【正音】孟、陵;
再请读流利的同学读……(自评)
最后请读出节奏的同学读……(自评)
(3)【出示题目和前两句】研究题目与前两句诗的关系:
相同的是什么?(地点、人物、事情)
不同的是什么?(第2句诗中有时间“烟花三月”,指春天时节。“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想浮动的烟雾。
烟花三月好时节,万紫千红总是春。游玩黄鹤楼的人们一般都是什么心情?(兴奋)然而此时此刻,李白却要在此与好友孟浩然话别,心情又会怎样?(伤感)伤感表现在哪里呢?
03想象情景,感受别意
1.我们到诗歌的第3—4句里找一找。(学生自读)
2.这两句诗写的是什么?是李白的所见、所闻,还是所感?找出依据(“见”)
3.李白“见”到了什么?孤帆——远影——碧空尽——天际流
你认为他站在黄鹤楼上,送了多少时间?
4.(出示插图),想象刚才在黄鹤楼上话别的场面(学生说话)
此时此刻,你最想读的是哪两句?——这就是”寓情于景”。
5.这首古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齐读。再读,边读边想象送别画面,争取背出来。【配乐】
6.检查背诵。
04拓展深化,体验深情
1.出示:《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指读。
2.这两首诗都是李白写的。写作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1)“赠”“送”:汪伦送李白,表示感谢;李白送别人,表示留恋。
(2)形式:歌送;目送。
3.两首诗中,相同的是什么?
(1)离别之情;(2)感情的依托都是“水”。
4.这节课马上要下课了,老师也要和大家告别了。你们准备怎样送别老师呢?不用歌送,也不用目送,就写几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吧。
(出示古诗,要求选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学好古诗文最有效的途径。诵读教学,在古诗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校开展了经典诗文诵读的课题研究活动。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对古诗诵读教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下面就结合古诗文的教学案例,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读,读准字音,感悟诗韵
由于几千年的时空距离,造成了古诗文与现代学生之间的隔膜。要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近古诗文,学好古诗文,首先就要把诗句读准、读通,初步感悟诗的韵味。
对小学生来说,主要的方法就是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在自读时做到不错字、不少字、不多字,吐字清晰,字字响亮;同时要抓准韵脚,读好诗韵。如《泊船瓜洲》中的“间”字是仄音 jiàn ,如果读成平音“jiān”,就会影响朗读的和谐效果。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则读得轻一些,这样才能产生和谐应对的韵味效果。同时,朗读时有的字音要适当拉长一些,以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
二、诵读,感悟诗情,读出情味
感悟诗情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反复诵读,在读中强调字词的轻重舒缓、语调的抑扬顿挫,一遍一遍地读出古诗文的情意和韵味。
1.重音
一首诗的重音处理得好不好,能直接说明读者是否能准确地表情达意。一般来说,高音响亮,多用于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幽沉,则用来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如在朗读《游子吟》中“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一句时,重音应落在“密密缝”和“迟迟归”上。这样的重音处理,能让人仿佛听到母亲的声声叮咛,看到母亲慈爱的面容,体味到诗句所表达出的浓浓母爱。
2.语调
诵读时要根据诗文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缓、上升,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感情。如《望天门山》的“天门中断楚江开”一句,“天门”读得平缓,“中断”开始上升,“楚江开”达到顶点,“开”更重。通过指导、模仿,读出正确的语调,学生就能体会到楚江不顾一切冲破阻碍的气势。
3.节奏
古诗文诵读节奏一般按音节或按语意划分。例如,“花落知多少”一句,依音节可划分为“花落/知/多少”;依意义可划分为“花落/知多少”。总的来说,诗歌中按音节划分节奏的居多。
另外,诵读的节奏要根据全篇基调而定。基调忧郁的,可用慢节奏;基调欢快的,可用快节奏。例如,《春日》中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诵读时,节奏可以稍快,重音要放在“新”上,语调上扬,这样诗的感情也就读出来了。
三、吟诵,走入诗魂,读出意味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意思是说一首诗的情感、韵味以及深刻的含义,要通过吟诵才能得以准确地表达出来。这里的“读”指的就是吟诵。只有在反复地吟诵中,才能读好语调、读出感情、品出韵味,浮现出诗的意蕴。因此,教师要苦练诵读基本功,必要时也可以编古诗词为歌而唱,如此课堂教学就能熠熠生辉。
1.引读
如教学《赠汪伦》时,可以这样引读:
师:今天,李白就要离开那风光如画的桃花潭了,就要离开那风趣幽默、志趣相投的好朋友了。此时,他——
生:李白乘舟将欲行。
师:李白在船上等了又等,还是不见汪伦的身影——
生:李白乘舟将欲行。
师:人生自古伤别离!就要出发了!李白在船上望眼欲穿,却迟迟不见汪伦来送别——
生:李白乘舟将欲行。
这样的层层引读,师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共振的感觉,为深入领悟古诗意境做好铺垫。
2.赏读
在精彩的图像和优美的音乐中诵读诗文,能更深刻地感悟文意、品味诗意。赏读时,教师可以根据文意、诗意配上相应的图片或影像,配上合适的音乐,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悟诗的意蕴,品读体味诗的意境。
如有位老师在执教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将课题以书法形式写出来,引起学生兴趣;教学时播放影像,再现送别场景,激发学生情感;朗诵时,配以《送别》古筝曲,引起学生共鸣。正是这种了无痕迹的“赏”,将学生带进了送别诗的意境之中。
3.展读
展读就是将同一作者的诗或同一题材的诗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比较中品味、总结,真正体味诗歌的巨大魅力。
例如,在教学《春日》后,可引导学生拓展诵读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在“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中品味春的活力;诵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品味早春的气息;在贺知章的《咏柳》中感受春天柳树嫩绿飘摇的风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欣赏到诗人的妙笔,得到美的享受,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能给人带来的不同的感受。 同时,还能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对比中强化了记忆,丰富了积累,更好地激发学生读背古诗文的兴趣。
关键词:电子白板;语文教学;利与弊
电子白板的应用以其丰富的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呈现,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
一、创设情境,以景激趣
在教学时,根据需要利用电子白板能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运用图文、声像等丰富的媒体表现功能,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促使学生兴奋起来。例如,在讲授《雨霖铃》时,在片头导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歌曲,上课铃一响,课堂上弥漫着如泣如诉的歌声,学生的心顿时被这种缠绵悱恻的离愁别绪牢牢拴住。
二、寓乐于教,释义解难
电子白板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进了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例如,这样一组诗句:
1.留连戏 时时舞,自在娇 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明月别枝惊 ,清风半夜鸣 。(辛弃疾《西江月》
在每一句诗中设置空缺,这时学生只要将“蝶”“莺”“鹊”“蝉”这些图形拖入相应位置,将图形变为文字,这对诗句也就完整了。这样,学生不仅背熟了诗句,还增加了对诗歌的感性认识。
三、化o为动,变难为易,陶冶思想情操
电子白板能为师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望天门山》一诗的教学中,“开”和“回”是怎样与山水联系在一起的,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教师依据课文设计景图:将两座山绘成门样,两山夹缝中滔滔长江水急流回旋,冲破两山阻隔,一泻千里。远处,红日碧水间,一叶白帆飘荡而来。再借助幻灯投影,物象直观,由文到图,学生就能理解“门”“开”“回”的意义。
电子白板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但“东施效颦”,过分滥用电子白板教学,结果将适得其反。
1.妨碍了师生间的交流,冲淡了对文本的学习与解读
近年来,电子白板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进入了教室,学校也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提出了要求,制定了一些定量指标,致使部分教师在电子白板的使用中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用得越多越好,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往往淡化文本,盲目追风,想方设法与语文课程进行错位整合,往往把所教内容全部做成课件,殊不知这违背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课堂上,教师成了操作者,课件的放映员,学生则成了观众,成了被动的接受者。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
进行。
2.代替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扼杀了课堂的生动性
课堂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了信息的传递,更重要的是为了各种技能的训练。上课时,教师只是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地操作鼠标,完成各个教学步骤,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朝着课件指示的思路走下去,不敢越雷池一步,致使学生难以打开思维(也不准打开思维),只能仰着脖子看画面,竖起耳朵听答案。白板课件的确有声有色、绚丽多彩,也确实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但占据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观看时他们不停地啧啧称奇,嘴里发出“哇”“呀”的声音;但当引导他们学习课文时,学生沉浸在绚丽的情景中一下子无法回过神来,朗读和回答问题时反而有气无力、答非所问,注意力不够集中,似乎还陶醉在刚才的精彩中。一节课就这么匆匆地在学生的兴奋中结束。
3.电子白板应用技术较差,分散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电子白板应用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使得课堂充满了现代色彩,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与密度,但由于操作者在操作时技术不熟练,操作失误或不当,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已经营造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破坏了苦心经营的课堂情趣。
当然,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超强功能,如注解、编辑、处理视频软件的功能,存储与回访功能,放大、探照灯、聚光灯等功能,但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它对传统教学模式只是一种补充和发展。教师应正确认识它的功能,好好开发利用,更应该认清它的误区,使电子白板教学的发展少走歪路。既要用得上,又要用得巧,避免华而不实。
参考文献:
一、留白,以学生实际为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留适当之“白”,既不能因所留之“白”过于显露而使学生不屑于“思”,又不能因所留之“白”深不可思而使学生不知所“思”,应让学生“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让教师所留之“白”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能生出“实”来,如初一初二应多运用联想、想象的留白形式,而初三随着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增强,可多运用辩论、求异的留白方式。
二、留白,使学生的思维张弛相济,辩证有序
教学中的“张”,是教师通过讲解、启发和引导,使学生思维处于极度活跃和兴奋的状态,以形成学习的来体现教学的目标。此时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思维、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使其迅速准确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教学中的“弛”,则是指教学活动中处于和对静止的状态,是教学中的停顿、空白。此刻没有老师的“打扰”,学生“静”下心来,把老师表达出来的各种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处理和转换,或者在理解的基础上储存,或是随之转化为能力。此时犹如音乐中的休止符,虽戛然而止,却余音绕梁,又如书画中的空白,虽一墨不着,却意境深远。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例如,在教李白的诗《望天门山》时,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意思的基础上,我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同时请想象一下,诗中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将抽象的文字转换成具体可感的图像。我引导学生感知诗中描写的意象,感受诗歌的特点,领略诗歉的意境,品味浸透在诗歌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我提供适当的“空白”时间,师生互评。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的“张”与学生的“弛”相得益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
三、留白要使教学结构疏密相间,顺情合理
“留白”艺术的使用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顺应学生情绪的变化;同时还要符合教学原理,符合学生思维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需要。
根据学生思维和心理特点,课堂教学设计应有疏有密,于适当的时间进行合理的留白。比如,新课伊始,学生思维处于逐渐集中的阶段,教学密度要小,要有趣,如同画中的远景,音乐中的序曲,重在引导,让学生用自由的思维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去。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中《窗》这一课时,设计情景导入:幻灯打出一幅白色画面,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谈谈从中看到了什么,自然而然导入新课。当学生的思维逐渐进入亢奋状态,接受信息的能力增强时,课堂教学内容应且面展开,教学密度较大。当教学密度的高峰过后,要给学生适当的“留白”,让学生有思考回味的余地,有深化和升华的空间。如教苏教版九年级(上)中《鼎湖山听泉》一文时,在了解课文的内容之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答记者问。让学生模仿记者对作者做采访。同时我给予指导,点拨学生在文章的主旨、表现手法、语言等方面做准备和采访,使学生深化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领悟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学会了文章的写作技法。新课程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节课设计这样一个情境,融口语训练于阅读教学之中,同时深入课文内容,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也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当然,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时,应有不同的留白方式。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教学中的“留白”艺术因课堂内容的不同而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我们要积极钻研教材教法,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用心理特点,根据课堂气氛,学生思维的变化,恰到好处地进行艺术的“留白”,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效果的增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