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电力行业领导履职报告范文

时间:2022-07-17 08:33:07

序论:在您撰写电力行业领导履职报告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电力行业领导履职报告

第1篇

夯实基础,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组织保障

公司高度重视员工培养和职业技能鉴定

一是落实技能鉴定组织。将职业技能鉴定纳入公司“十二五”规划和总经理年度工作报告,成立总经理任组长的教育委员会,确保高技能人才培养;成立由副总经理任主任的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委员会,每年组织鉴定考核评审,为技能人才打通成长通道。

二是加强职鉴机构建设。结合电力行业当前和未来发展需求,规范职鉴中心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明确和优化办公室、职业技能鉴定部等工作职责和业务流程,推行负责人聘任制,提升运作效率。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择优建站”的原则,向中电联、人社部申请建立电力行业职鉴站,电力行业鉴定站由5个逐步扩充到9个,初步建立功能完备、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特色鲜明的省、市、县三级鉴定实训基地,保障员工培养和鉴定。

三是强化鉴定专业队伍。通过优化选拔、系统培养和考核监督等方式,不断扩充和优化职业鉴定专业队伍力量,现已拥有近500名考评员、近50名质量督导员,切实提升鉴定能力和水平。

健全机制,发挥职业技能鉴定牵引作用

大力加强职业鉴定管理制度和配套机制建设

一是完善职鉴管理制度。制定《四川省电力职业技能鉴定考务管理实施细则》、《职业技能鉴定监考、考评暂行规定》、《质量督导员选拔培养管理办法》等规定,构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体系,促进鉴定考务管理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维护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公正性和权威性。

二是抓好过程管理。以培训、考核、督导、调考四个环节为主要抓手,严格按照“统一要求、统一标准、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分工,严格执行标准,全面实施质量督导制度,确保鉴定公平、公正、公开。

三是优化职鉴流程。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持续优化相关流程。如2013年,结合公司技师和高级技师评审规模大、方式相近、评委资源类似的特点,将技师与高级技师评审整合,有效运用评委和场地资源,评审效率提升1倍以上,评审时限缩短约1周,创造技师、高级技师对比评审的条件,评审质量同步提升。

四是加强鉴定站管理。严格按照鉴定站管理办法实施鉴定准入退出和年度评估机制,签订《质量管理责任书》,推出鉴定站质量通报、典型案件查办通报等,规范鉴定行为,增强鉴定质量的透明度。

五是健全配套机制。充分运用职业鉴定结果,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一线岗位上岗必备条件;技能等级作为生产序列职业生涯晋升的重要因素,并通过技术津贴等与薪酬待遇直接挂钩;职鉴开展情况、人才当量密度、高技能人才比例等指标纳入对各单位考核,形成领导重视、员工关注、各级履责的良好局面,切实发挥职业技能鉴定在电力行业人才培养和储备中的牵引作用。

搭建平台,创新职业技能鉴定方式

通过不断开发灵活的鉴定方式,满足生产人员参与鉴定需求,不断提升鉴定效率

一是服务基层,送考上门。为方便员工就近考试,节约时间,减轻负担,打破了定时集中鉴定常规模式,统筹安排,将考场按区域、分片区直接设置到基层单位。如2012年高级工统考,职鉴中心设置了20个片区,70多个考场延伸到了县供电公司,甚至为偏远地区的个别考生也在当地专设了考点,有效缓解了基层单位“工考矛盾”。

二是拓宽覆盖面,开展小工种鉴定。通过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结合鉴定站实际,添置职鉴设备设施,从2009年起在成都、自贡等鉴定站开展了电力电缆、电力通讯、电力调度、变电一、二次安装、调度自动化、调度自动化厂站端调试检修等工种的鉴定,努力使各个专业工种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机会均等,让各个生产岗位的员工真正享受到职业资格证书的“阳光雨露”。

三是职鉴网考,提升职鉴综合效率。2013年,按照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部署,作为试点省份完成3000人规模的初、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网络化考试,在全国率先创建职鉴网考题库,其中三个工种填补国内鉴定网考题库空白,得到全国职鉴指导中心高度评价。

保障质量,突出职业鉴定人才支撑效果

按照人社部“将鉴定质量实实在在强化提高”的精神,多措并举,切实把鉴定质量抓到实处

一是完善鉴定标准。下大力对变电站值班员、变电检修工、送电线路工、继电保护工、用电监察员等十多个主要电力行业工种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鉴定方案和鉴定标准进行了修订,并进行了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等仿真考试,形成了较为规范、科学、严谨的鉴定考核标准体系。

二是修编鉴定题库。组织有关专业优秀技能人才、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等骨干,修编审定了6大类生产人员岗位技能考核模块以及涵盖24个生产岗位工种约60000道题的技能鉴定题库,增加了与先进技术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试题;并专门对农网配电营业工试题库进行了增补,为技能鉴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第2篇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县经信局和农网办高度重视农电安全工作,12月22日至29日,会同县水务局、安监局组建3个工作组,由三名副局长带队深入全县供电企业及供区全面开展安全检查。检查前进行了统一培训,制定了《县农村配电网络安全检查评分细则》,明确了检查内容、方法和工作要求,对15家发供电企业,采用事先不打招呼直接赴现场、不听汇报直接查阅资料、询问领导及员工等方式,详细了解各电力企业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和建议,要求对照国家法律法规,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加大整治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坚决杜绝各类事故发生。

二、突出重点,严格检查

此次检查突出五个重点:一是对各单位的安全生产“双主体”责任落实及履职情况。二是安全生产制度及执行情况。三是主要设备、设施安全运行情况。四是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五是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情况。

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通过检查,督促了各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大部分企业都已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成立了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专(兼)职安全人员,做到了有机构、有制度,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制定了应急处置预案,能严格执行“两票三制”;能积极组织职工安规培训和考试,持证上岗制度落实较好。通过检查,共查出安全隐患136处,下达了整改通知书16份,并限期整改,定期复查。综合全县电力安全生产检查情况,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企业安全生产双主体责任不落实。个别企业年初未签订安全生责任书,未落实专兼职安全生产员,员工未进行安全培训和考试,未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分析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如:红渠电站未签订2014年安全目标责任书,安全员未取得安全员资格证上岗。

2、电网安全隐患严重。由于投入不足,小水电供区未实施农网改造,木电杆多,线路对地安全距离不够,档距跨度大,线径小,长期超负荷带病运行,安全隐患十分突出。如:西清电业公司汇滩供区低压线全部使用木质电杆且电杆高度不够;电力公司供区村3社220V线路对地距离不够,村一社低压线路老化;桃园电站工地线路凌乱,对地对物安全距离不够,消防器材未定期检修,灭火器超过使用期且受潮严重。

3、小水电站,由于建设年代久远,生产设备陈旧老化,未全面实施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进度缓慢;人员技术素质较低,规范管理差,潜在安全隐患较多。机械传动部分无防护罩,设施设备未进行评级和编号挂牌。小水电站对发供电设备设施提出保护的水平参差不齐,部份小水电企业不能及时排除故障,可能导致主网跳闸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4、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小水电供区资产清理后,对低压供电设施维护和隐患整治无积极性,不愿意再投入,存在的隐患不能完全消除。S101线升级改造,造成新的安全隐患未整治。上关10KV、上银10KV线路,由于业主单位未支付补助资金,迁改不及时,S101线道路施工,部分电杆基础破坏,随时都有倒杆断线涉及施工、行人触电的危险,同时危及110KV寨坡变电站安全运行。

5、高低压线路障碍多,进户线、广播通讯线路交叉,用户用电安全保护装置不齐全,入户线路零乱,线径小,导线老化严重。

6、用电企业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整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具体,造成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如赶场供电公司年内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下两电站排查的安全隐患未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治。

7、个别企业两票三制执行不到位。工作票未执行,操作票填写不规范。

8、安全工器具、消防器材未配备齐全,无台账,未定置摆放。

9、配电台区警示标志不齐全,变压器未按规定校验。如乡街道变压器跌落开关、接地装置锈蚀严重。镇村4社变台开关箱锈蚀严重。

10、安全管理软件资料不齐全,填写不规范。如:桃园电站2014年未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未及时修订和演练,无安全管理记录,未建立隐患排查整治台账。

第3篇

关键字:供电企业、创新开展、基层活动、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U2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供电企业在“积极服务职工,助推企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前提下,积极发挥工会组织与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对维护职工权益、提高职工素质、丰富职工生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进行落实,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全面推进创新 “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的开展。

1.供电企业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的活动概述

1.1供电企业开展基层活动的背景要求

供电企业开展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追求的目标是“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其活动结合电力行业的规范制度、供电企业文化、职工岗位职责、工作重心来深化职工基层设施建设,创新基层活动形式,加强职工培训力度,铺设职工与企业和谐发展之路。

1.2创新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的意义

在开展服务职工在基层的活动中,其意义在于与职工的沟通联系更加的紧密,在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基础上,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及维护职工权益、稳定职工队伍提供了保障,以此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深入基层激发活力,切实增进对供电企业职工的深厚感情。[1]

2供电企业创新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中的思考

2.1供电企业开展基层活动的创新重点

在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中,需进一步完善供电企业领导或工会开展工作的深入性,深入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切实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创新重点表现为在原有的学习培训基础上完善电力的各项基础技能培训,开展电力技能竞赛;组织召开职工年度表彰大会;及时公开信息宣传栏,通报行政工作情况,定期工作简报,便于职工对企业动态的了解;以图文并茂为主体的形式创办电子杂志供职工阅读;组织展现员工风采活动,凝聚创新文化开展“辛苦我一人,点亮千万家”的主题活动;为培养员工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和谐快乐的工作氛围而成立文体协会,制订包括兵乓球、篮球、足球、登山、下棋等多项活动计划;设置职工书屋阅读区为主的职工之家活动室以此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主题实践活动现场宣传;慰问职工困难家庭,解决用电等实际问题;开设“创先小讲堂”、“女职工读书交流会”,建设职工书屋,丰富职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培养。[2]

2.2职工在基层活动创新思考及措施

在深入推进实施上进行创新思考,进一步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其措施是在工作深度、开展广度上进行研究实施,严格督促检查,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解决并解释,把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在发挥主观能动性上进行思考,其措施是通过深入基层调查,注重研究对活动成果的转化运用,广泛宣传活动并将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积极成果进行吸纳总结,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在建立完善活动的长效机制上进行创新思考,其措施是加强宣传,突出实效,努力将活动推向纵深。针对创新开展职工活动在基层的思考,应将解决方法归纳为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为指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四项职能”作用,着力推动“两个普遍”,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扎实做好维权帮困工作,切实推动文化建设要注重实效,始终把为职工办实事作为活动的落脚点,进一步建全完善督促检查制度、考核评价机制和信息报送制度,通过定期通报活动进展情况,开展基层单位与职工民意测评、检查督导等方式,以推动活动有效有序的开展。[3]

3.创新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实践

供电企业在开展创新性“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实践,应认真落实上级或工会部署的各项工作,以“服务职工,推动企业发展”为活动实践核心,积极开展维护职工权益、提高职工素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抓好民主管理、解困扶贫活动,创新实践内容,全面推进供电企业的发展。在活动实践中,深入基层与职工“零距离”接触,重点了解职工合法权益的现实情况和制约职工基层工作发展的难点,更加积极主动、深入细致地做好企业职工工作,维护职工队伍与社会稳定。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满足职工的需求、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提高履职效能,促进供电事业的繁荣发展。通过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服务职工的长效机制,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和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工会服务职工、做好职工工作的基本职责,使得深入基层开展职工工作的活动更加常态化、制度化,并通过调研走访,掌握职工的第一手材料,发现和总结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经验做法,分析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对策建议。[4]

3.1创新开展活动的方法

创新开展基层活动实践需加大对职工的关注度、关怀度,深入基层进行无障碍式沟通,引导职工统一思想和增强凝聚力,使得企业与职工的关系更加牢固,工作氛围更加和谐,工作状态更加优质。结合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开展活动的实践措施,落实参加活动的人员部署,明确“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的要求、任务,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根据供电企业工会组织的调研走访,组织职工座谈大会,将会议内容及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详细记录,与开展活动的经验及意义进行结合,以此形成总结性报告,上交供电企业领导或工会组织,健全基层沟通机制,提高职工服务水平,将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效果。[5]

3.2开展职工基层活动的成效

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的成效体现在职工服务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的进一步转变、重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职工权益的进一步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和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效果的进一步加强。对一线职工的生产生活和思想状况通过面对面交流,多渠道、多途径走访进行进一步了解,从而听取职工意愿和要求,重视职工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及时化解职工面临的困惑,帮助职工正确理解社会、勇敢面对困难、树立积极的人生追求及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创新活动载体、搭建展示平台、强化激励手段等措施,培养出电力行业的精英人才,使得职业技能精湛、业务素质高超的优秀职工脱颖而出,加快电力行业的发展步伐。 [6]

4.结束语

贯穿“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的主题思想,以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保持职工队伍与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了解职工的思想和工作状况,对供电企业职工的实际困难加以解决。供电企业领导或工会需广泛宣传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保障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围绕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并结合职工的工作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以此开阔职工视野,进一步增强团队意识及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参考文献:

[1]王玉普.了解职工动态 务实开展工作 [J]当代工人.2012. (06):1-5

[2]李婷婷.强化工会维护职能 创建和谐社会[M].山西师范大学.2009:27-30

[3]杜江宏、刘思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促进地区和谐发展[M]. 抚顺日报.2008:1

[4]王根宝.要切实发挥基层工会组织的作用 [J].兵团工运.2005. (05):3-5

第4篇

后备队伍全素质培养的实施背景

基层供电企业的发展方向及队伍要求

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发展愿景;也是电力系统各基层单位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供电企业的角色定位逐步从承担政府管控职能的供电部门向实现价值传递的供电公司转化,从传统的计划用电管理向如今的提供供电服务以及未来的售电服务转变。电力企业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对企业后备队伍的要求:

(1)管理精益化、规范化,追求意识和行为间的统一。近年来,国网公司、省公司对县级供电企业管理要求逐步向精益化、集约化、扁平化、规范化方向转变。扁平化管理压缩了管理层级,使得基层供电企业与上级部门之间的业务关联更加紧密,需要企业队伍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精益化管理涉及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的塑造调整,更需要企业队伍具有全面的管理视角、横向配合能力以及扎实的实践能力;规范化管理使得基层供电企对内部经营管控提出高要求,依法治企的要求不断提升,对人的规约意识和行为的管控需求也随之提高。

(2)电网智能化、信息化,寻求机械和交流中的平衡。“十二五”智能电网专项规划指出,未来智能电网的建设重点将是通过现代先进技术的高度融合,全面提高电网运行控制的智能化水平,以及供电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电网的智能化、信息化成为未来基层供电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应用在提高企业运营效益的同时,却由于更侧重于“人机对话”,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沟通联系与情感交流,降低了企业队伍的整体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方法予以克服消解。

(3)业务标准化、程式化,关注自由和约束间的共存。管理的集约化、扁平化必然带来业务上的标准化和程式化。基层供电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的固化和规范,需要企业队伍具有强大的不折不扣的执行能力,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意识和行为管控能力。而与之相对,业务的程式化也往往会限制人的行为和思维空间,造成一定程度的僵化,产生与人性自由间的矛盾冲突。

(4)服务一体化、社会化,实现责任和契约间的共鸣。供电企业作为社会公益型、服务型行业,责无旁贷地担负着社会责任。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电力客户的维权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不断提高,对服务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服务已不仅仅局限于供电过程中的服务,更包括电网建设、安全运行、提高供电能力和可靠电能的“一体化”服务。在全面承担社会责任、提升服务能力的过程中,基层供电企业队伍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契约精神和共情意识不可或缺。

当前基层供电企业后备队伍的现状分析

我们所说后备队伍,其内涵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后备干部队伍”,而是与“企业未来发展”相对应的,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并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的人才储备力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范畴。

当前基层供电企业青年员工队伍主要由电力全民编制员工和其他编制员工(主要为集体合同制和制)两类组成。以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为例,公司现有35周岁以下青年329人,占全体员工比例的40.77%,其中:①全民编制青年员工104人,其他用工编制员工225人。②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8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126人,具有大专学历的109人。当前基层供电企业后备队伍的现状表现为:

(1)综合素养和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当前基层供电企业的青年员工多为80后、90后一代,他们不缺乏理想,强调自我价值,但缺乏行为管控能力;强调个性张扬,但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富有竞争意识,但缺乏沟通合作精神;具有独立思维,但缺乏开阔管理视野;具有建功愿望,但缺乏责任心态和共情意识;具有法律观念,但缺乏规约意识和契约精神等等。所以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理想与现实、竞争与合作、协调和沟通、职业化和个性化等矛盾时,与供电企业的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2)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之间存在差距。进入供电企业工作的青年普遍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理论水平。但由于基层供电企业的青年员工一般都由“学校人”角色直接过渡转换到“企业人”“社会人”,无论在专业知识的实践历练还是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高学历低技能、高文凭低能力、高智商低情商、有专业知识缺实践能力的现象时有存在。

(3)“企业人”和“社会人”之间存在差距。主要指“企业人”和“社会人”之间的隔断和割裂。近年来,基层供电企业在管理上强调了员工作为“企业人”的定位,忽视了员工作为“社会人”的价值管理引导。员工把“社会人”和“企业人”割裂开来,在遵循企业规范标准、社会法律法规、责任道德约束等方面,存在行为标准不一、道德标准不一、价值标准不一的现象,弱化了员工在行为规范、契约精神、感恩回馈、规约意识等方面的塑造培养,成为不利企业和谐发展的深层次因素。

对于企业而言,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而后备队伍是企业的未来与希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后备人才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未来发展的兴衰成败。当前,基层供电企业正在加快实施“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供电企业,稳步推进“三集五大”管理体系,实行主辅分离。在体制机制的变革时期,社会对电力企业的关注、客户对供电质量和服务要求更高。基层供电企业始终站在服务社会的最前沿,始终处于智能电网和“五大”体系建设的最终端,现实和未来都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培养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全素质后备队伍势在必行。

后备队伍全素质培养的具体实践

基层供电企业后备队伍培养的全素质要求是指知识、技能和综合素养的“三位一体”。它不仅仅体现在知识体系和技能水平上,更包括人才个体的健康心理、情感管理、规约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沟通合作意识的培养,以及整体队伍的组织协调作能力、合理结构配置和选拔培养机制的全面建设。公司以基层供电企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针对当前后备队伍特点,结合“制度管事、文化管心”的科学实践,实施后备队伍全素质培养“1+1”工程。即:建立一套培养机制——建立“公推直选”制度和团代会年会制度,探求竞争与合作的共赢,实现个性和共性的共存,强化青年员工的责任意识和规约意识,完善青年后备队伍自我完善和选拔培养机制。建设一套价值体系——通过青年读书中心、“拨浪鼓”电力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家园圆桌沙龙、“拨浪鼓”大讲堂、青年创新工作室等各类平台和载体,在思想、工作、行为中锻造青年后备队伍的社会责任意识、集体协作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引导青年员工建立起“向上、向善、向美”价值理念,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价值追求,传递个人和企业、社会共成长的正能量。

建立健全队伍培养机制,推进后备队伍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早在2010年,公司党委即在下属中的6个各党支部实行党支部书记公推直选,并探索建立党代会党代表年会制,促进党员队伍的履职意识和责任意识;2011年,推行团委“公推直选”制度,创新团青干部选配方式,增强了团员青年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大局意识;2012年,创新推出团代会年会制度“1+4”体系制度文本,注重对后备队伍的全面动态考评检阅,树立规约意识,赋予青年员工以全局的视角、责任的意识。通过建立健全后备队伍培养机制,营造了后备队伍平等、竞争、有序、合作的良好发展环境,开辟了后备队伍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通道,实现了后备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

(1)“公推直选”制度,增强青年后备队伍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2011年,公司团委在换届选举中实施了完全的“公推直选”,严格执行候选人资格条件、民主推荐和资格审查等规范程序,通过笔试、面试、团青活动组织和才艺展示等环节公开考察候选人综合素质,做到整个过程“阳光操作”,并采用微博的形式向社会直播候选人竞选演说的全过程,基本形成了“公推直选”程序、步骤、流程等工作固定模式。

同时,“公推直选”在工作中体现了尊重青年主体地位,保障青年平等权利,拓宽青年成才通道的理念,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员工的主体意识;通过团员青年自主完成全程民主选举,并按照青年的集体意志确定产生了新一届的带头人,增强了团员青年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大局意识。

(2)“1+4”团代会年会制,强化后备队伍的规约意识与契约精神。团员代表发生服务属实投诉或是安全违章怎么办?团员交通违章驾照吊销会影响其团代会代表资格吗?团干部“公推直选”产生以后可“一选永逸”了吗?……对于这样一些在企业青年职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在青年后备队伍的培养与管理中遇到的实际性问题,公司通过建立并实施“1+4”团代会年会制度,给出了一个义乌答案。

团代会年会制“1+4”文件具体包括:年会制实施方案、团代会年会制度、团代表资格管理办法、团委委员履职报告制度、提案办理制度等5个管理文件。文件对团代会召开频率、程序、流程,对团代表的资格、任期、选举、变动增补,对团委委员履职报告的内容、形式、测评、退出机制,对团代表提交提案、行使代表权利、提案办理等均做出了明确规定,构成了一个系统配套、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

“团委委员的履职情况向团代表报告,在每年的团代会年会上进行。团代表根据团委委员的履职报告情况,按照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开展民主测评。民主测评中,团委委员出现不称职票数超过20%或连续2年不称职票数超过10%的情况,要进行诫勉谈话。”这是团委委员履职报告制度中的一项内容,也是公司实施后备队伍持续跟进管理机制的一个缩影。

实施价值引领工程,传递“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

青年员工是企业的未来。如何教育、管理、引导好这支青年队伍,使之适应未来企业的发展需要,是基层供电企业后备队伍培养的一项核心任务。公司通过实施价值引领工程,打破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壁垒,引导后备队伍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营造“工作绩效向上、内心行为向善、品牌形象向美”的良好氛围,为后备队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夯实基础。

(1)青年读书中心,在阅读和思辩中架起员工、企业与社会的交流平台。“阅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快乐工作从读书开始,幸福生活从内心创造。”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读书中心是义乌市读书协会的一员,拥有包括电力技术、传记小说、人文历史、国学经典、生活旅游等各类图书三千余册,采取青年员工自主管理、定期开放的方式,方便职工青年阅读。同时在局域网上开设数字“青年读书中心”,分设团委活动、青年书屋、电力技术、第七空间、时事新闻、兴趣小分队等6个板块。青年员工在版块中探讨电力技术难题,分享读书心得,晒生活感悟,组织兴趣活动,通过组织活动增进了解,互动交流分享收获。引导青年员工多读书、读好书、做好事、善做人,推动了队伍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公司还开通了“青年数字短信平台”,编辑最新行业信息、社会热点、青年关注、模范典型等适合团员青年阅读的手机报,发送到全局青年手机上,并开通义乌供电局团委的腾讯微博、义电青年QQ群。运用新兴媒体使团员青年之间实现多渠道沟通,拓宽青年员工视野,提升青年员工的交流沟通能力。引导青年职工多阅读、多思考、多交流,为青年员工开拓视界思维、与业务骨干面对面提供平台,搭建了员工了解企业、放眼社会的通道。

(2)“拨浪鼓”电力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服务和实践中倡导感恩、回馈、奉献的价值理念。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也是青年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身修养、培养服务意识、集体意识、奉献意识的重要途径。公司“拨浪鼓”电力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4年多来,本着“真诚奉献、回报社会”的服务理念,进社区、入学校,上山区、下农村,服务军营和企业,服务弱势群体,实践着“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诠释了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企业责任,从一支专门为特困户、军烈属、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排解用电故障,消除安全隐患,宣传用电知识的队伍,发展成为地方经济保驾护航、在重要事件、重要展会中,在急难险重时刻挺身而出的突击队、生力军。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团员青年通过策划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很好地锻炼了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并在志愿帮扶活动中切实体验并增强了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共情意识。拨浪鼓”电力青年志愿服务队不仅为青年于员工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提升素质、展现才华的舞台,更形成了一种带领引导青年员工奉献企业、奉献社会的重要“青春力量”。

(3)“家园圆桌”沙龙,在平等和交流中促进员工企业共同发展的柔性力量。通过各基层党支部、局工会、团委轮流举办“家园圆桌”系列沙龙,旨在以开放性的工作视角,通过系列活动主题的引导,在平等交流和互动思辩中实现思想价值引导。“家园幸福观大家谈”,倡导幸福生活理念,深化员工对“共同事业共同家园”的认识。“从新交规变更说开去”,强调规约精神,深入探讨“制度管事文化管心”的落地实践;“十精神进班组”,美丽中国从我做起,弘扬社会责任观……通过“家园圆桌”沙龙活动,全局上下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开放性联系网络体系,在思想的交流中探寻员工的内心精神世界,在耐心地倾听中了解员工、引导员工,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柔性力量。

(4)“拨浪鼓”大讲堂,在经典讲学中体现内化于心、实化于行的文化力量。打铁还须自身硬。公司开设拨浪鼓大课堂,通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专题讲座和本局领导亲自上课的方式,每季开设一堂经典讲学,内容涉及国学、管理、党建、企业形势任务等,带动了全局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在经典讲学中培育青年员工的健康心理,在搭建平台、开拓视野、服务中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内化于心、实化于行的文化力量。

(5)青年创新工作室,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个体和团队的良性互促发展。青年职工创新工作室是新形势下企业发挥青年带头人的作用,开展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手段,以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为目标,组织团队开展经济技术管理创新活动的新生事物。公司注重搭建青年职工素质建设载体,成立了慧思创新工作室、八方创新工作室、拨浪鼓工作室等创新工作室,团队研究涉及电力营销智能化、技术设备开发、电网工程设计、企业管理和文化等等领域,通过经常性组织开展技术交流、专项学习、合力研究等活动,以师带徒、传帮带、职工讲坛、三年成才计划等运行机制开展工作,形成了“树立一个、培养一批、带动一方”的工作室制度模式。青年员工通过创新工作室实现了个体和团队、竞争与合作的共赢,也有效解决了职业化和个体化之间的矛盾。创新工作室日益成为企业优秀人才的“孵化器”,提高青年实践技能的“发动机”和促进岗位成才的“加速器”。

面向未来的基层供电企业后备队伍全素质培养的实施效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面向未来的基层供电企业后备队伍全素质培养作为人才建设培养的系统工程,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实践,实现了“人才队伍强、企业发展强”的良好效益,推动了“一强三优”现代企业建设进程,为企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员工归属感有效增强,夯实企业和谐稳定基础

“企”无人则止,员工就是企业的一切。开展后备队伍全素质培养,在工作中尊重青年员工的主体地位,保障青年员工的平等权利,拓宽青年员工的成才通道,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服务青年的理念,青年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对企业的归属感进一步增强,真正建立“共同的事业、共同的家园”的一体关系,企业保持零事故、零案件、零上访,并被推荐为“2012年浙江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员工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开展后备队伍全素质培养,秉承国网公司“人才强企”战略目标,引入新的人才建设理念,通过后备队伍全素质培养的“1+1”工程,在思想、工作、行为中锻造全素质队伍,完善青年后备队伍选拔培养机制,引导青年员工队伍向全素质发展方向,全面提升了青年后备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支知识性、技能型、复合型的全素质青年后备队伍正在逐步形成,为基层供电企业深入推进“两个转变”、实现“一强三优”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与智力保障。截至2012年底,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共有义乌市级“青年文明号”单位15个,地市级“青年文明号”单位4个,省部级“青年文明号”单位2个;拥有义乌市级青年岗位能手9名,地市级青年岗位能手4名,浙江省电力公司首席技师2名;人才当量密度指标达到0.99,较2010年的0.89提升了10个百分点。

第5篇

(一)编制目的

为规范和强化环境空气质量考核预警、重污染天气应对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机制,提高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减少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和污染程度,保障环境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编制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关于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办大气函﹝2018﹞875)、原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的函》(环办函〔2013〕504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鄂政发〔2018〕44号)、《湖北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预警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鄂政办发〔2019〕16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等法律法规和规定。

(三)定义

本预案所指的重污染天气,是指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aqi大于200,即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五级(重度污染)及以上污染程度的大气污染。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阳新县范围内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五)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属地管理、统一领导,加强预警、提前响应,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六)预案体系

本预案是我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组成部分,其下级预案包括县政府相关部门实施方案和相关企业单位操作方案、秋冬季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

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应包含本级政府相关部门重污染天气应对实施方案和相关企业单位操作方案、秋冬季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

当国家区域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湖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黄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时,本预案要服从国家区域性、湖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或黄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要求。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成立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指挥和决策。分管副县长任指挥长,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环保局局长担任副指挥长,县财政局、县环保局、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经信局、县发改局、县交通局、县公安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教育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气象局、县供电公司、各镇(区)分管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县环保局分管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贯彻指挥部的指令和部署,组织重污染天气应对研判、会商以及相关信息和上报,督导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落实重污染天气职责分工,组建重污染天气督导检查组,指导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组织对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进行分析、总结,负责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管理有关工作,承担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指挥部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

(二)成员单位职责

1.县委宣传部负责预案的宣传工作,发挥媒体作用,加大对公众健康防护,建议性和强制性污染减排等措施的宣传力度;

督导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媒体及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做好宣传、信息和新闻报道等工作;

引导公众建立合理的心理预期,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供公众的防范能力。

2.县发改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电力行业重点排污企业应急保障预案,组织相关企业编制和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

协调预警或应急状态下的能源保障工作;

负责对电力行业重点排污企业落实重污染天气企业应急预案限产限排等措施情况开展督查和检查。

3.县教育局负责组织指导幼儿园及学校落实停止户外活动、停课等应急响应措施,开展学生防护大气重污染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

4.县经信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非电力行业重点排污企业应急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

负责对重点排污企业落实重污染天气企业应急预案限产限排等措施情况开展督查和检查。

5.县公安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机动车禁、限行应急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

制定城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协同开展高污染排放车辆检查等其他大气污染防治执法工作。

6.县财政局负责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与应急工作所需县级经费保障;

保障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警、大气重污染应急所需资金并加强预算绩效管理。

7.县环保局负责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统筹协调;

负责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会同县气象局开展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和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向指挥部办公室报告预警建议,并根据指挥部办公室指令预警信息;督促制定重污染天气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执法检查方案,并督导落实;

加大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工作力度;

落实大气工业源“一厂一策”,实施应急减排清单式管理。

8.县住建局负责督导建筑工地、市政工程工地、拆迁工地、预拌混泥土企业、预拌砂浆企业、建筑工地及工程机械落实应急响应减排措施。

9.县城管执法局负责加强城区道路清扫、冲洗作业;

加强渣土车运输扬尘污染监管和查处力度;

实施餐饮服务业油烟、露天烧烤、城市焚烧沥青塑料垃圾等烟尘和恶臭污染、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烟尘污染,配合公安部门做好城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

10.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督导矿山企业落实应急响应减排措施。

11.县交通局负责开展城区违规运输车辆查处、加大公共交通运力应急保障力度,督导城区进出口道路、公路建设工程机械落实应急响应减排措施;

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大宗物料运输物流企业错峰运输管控方案并组织实施。

12.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制定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并组织落实;

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工作。

13.县卫生健康局负责开展大气重污染防病知识宣传,组织、协调医疗机构做好心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的诊疗和救治工作,及时处置应重污染天气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14.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商品煤质量监管,锅炉节能标准执行情况和锅炉生产、进口、销售环节环境保护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打击生产、销售非标车(船)用燃料等专项行动。

15.县水利和湖泊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水利工程施工场地及施工运输车辆的扬尘控制实施方案,并督导落实。

16.县供电公司负责管控企业用电量调度,积极配合政府部门采取相应强制措施。

17.县气象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气象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

及时提供重污染天气气象预报信息,与环保等部门联合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会商与,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各镇(区)对本辖区内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负全责,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体系,制订和完善本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降低人为活动对本辖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三、监测与预警

(一)监测

县环保局、县气象局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气象监测网络,建立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会商研判机制,重污染天气过程期间,每日对气象要素与污染成分聚合态势和aqi进行分析、研判,及时提出、调整、解除预警建议,为预警、响应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二)预警

1.预警分级

重污染天气预警统一以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为指标,按连续24小时(可以跨自然日)均值计算,以aqi>200持续天数作为各级别预警启动的基本条件。

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统一由低到高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三级,各级别分级标准为:

(1)Ⅲ级(黄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

(2)Ⅱ级(橙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并将持续3天(72小时)且出现aqi日均值>300的情况。

(3)Ⅰ级(红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并将持续4天(96小时)及以上且aqi日均值>300并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

或预测aqi日均值达到500。

坚持预防优先的原则,当预测未来24小时出现pm10均值浓度>150μg/m3、pm2.5均值浓度>75μg/m3、或臭氧(o3)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160μg/m3,且未达到黄色预警级别时,应加强公众健康防护信息提示,结合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临时管控措施或提前采取黄石预警响应措施。

因沙尘造成的重污染天气,参照生态环境部关于沙尘天气相关要求执行,不纳入应急预案范畴。

2.预警条件

当预测可能出现上述重污染天气条件时,应当按空气质量预报结果上限确定预警级别。

3.预警

达到县级预警条件或接到市级预警启动通知时,县指挥部办公室拟制《启动阳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建议》报指挥部审批。启动Ⅲ级(黄石预警)由指挥部指挥长批准,启动Ⅱ级(橙色预警)、Ⅰ级(红色预警)经指挥部同意后由县长批准。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本县的预警信息,通知各成员单位启动应急响应。

4.预警的调整与解除

当空气质量改善到相应级别预警启动标准以下,且预测将持续36小时以上时,可以降低预警级别或解除预警,并提前信息。当监测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严重污染,且预测未来24小时内不会有明显改善时,应根据实际污染情况及时调整到相应级别的预警。

当预测发生前后两次重污染过程,且间隔时间未达到解除预警条件时,应按一次重污染过程计算,从高级别启动预警。预警调整、解除的主体及程序和预警信息相同。

四、应急响应

(一)预案启动。启动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后,即启动本预案。预案启动后,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按照各自职责和具体应急行动方案,迅速开展应急响应。

(二)分级响应。按照预警时确定的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当黄色预警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当橙色预警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当红色预警时,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当市级预警时,应当启动不低于市级预警级别的应急响应;已启动红色预警时,仍执行Ⅰ级应急响应。

(三)响应措施。预警信息后,县指挥部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相关企业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并采取相应级别的响应措施。

1.预警Ⅲ级(黄色)响应

(1)健康防护措施。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尽量停留在室内,暂停户外活动;

一般人群减少户外活动,尽量减少开窗通风时间。室外作业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倡导公众节约用电。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上路行驶。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提高道路保洁和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2次/天以上。禁止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对所有区域的有色、钢铁、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限产10%,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主城区的交通主干道进行限行管制。

2.预警Ⅱ级(橙色)响应

(1)健康防护提醒措施。提醒儿童、老年人和病人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

一般人群避免户外活动。室外作业人员减少室外作业时间,并加强防护。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倡导公众节约用电。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上路行驶。暂停露天大规模群众活动。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提高道路保洁和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3次/天以上。禁止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对所有区域的有色、钢铁、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限产20%,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主城区的交通主干道进行禁行管制。中小学和幼托机构一律禁止室外体育课及户外活动。

3.预警i级(红色)响应

(1)健康防护提醒措施。儿童、老年人和病人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避免户外活动。室外作业人员减少室外作业时间,并加强防护。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倡导公众节约用电。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上路行驶。暂停露天大规模群众活动。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提高道路保洁和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4次/天以上。禁止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对所有区域的有色、钢铁、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限产30%,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主城区的交通主干道进行禁行管制。中小学和幼托机构一律禁止室外体育课及户外活动。

五、信息公开

1.信息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内容应包括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重污染天气可能持续的时间、潜在的危害及防范建议、应急工作进展情况等。

2.信息公开形式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等媒体以信息、科普宣传、情况通报、专家访谈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3.信息公开组织

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重污染天气应急信息公开,宣传部门负责新闻宣传和舆情引导处置。

4.信息报告

环保部门和气象部门应当及时将本辖区内重污染天气黄色及以上级别预警的启动、级别调整和解除情况每日通过网络或传真按时上报。内容包括发生重污染天气城市的预警启动时间、级别、主要污染物、采取的应急措施、预警信息情况等内容。

5.响应终止

预警解除即响应终止。响应终止由市级指挥部办公室下达指令,县政府根据指令,结合当地重污染天气实际下达本级响应终止指令。

六、总结评估

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和相关企业应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过程记录,建立档案制度。应急响应终止后3个工作日内,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将应急措施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报指挥部办公室,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建议报县人民政府和市级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当发生大范围区域大气重度或严重污染时,在县大气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的统一督导下,各相关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主动、科学、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促进本地区空气质量持续好转,确保环境安全。

(二)物资保障。相关单位根据各自职能,储备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应急仪器、车辆和防护器材等常备应急救援物资,同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应急响应时所需物资的调用、采购、储备、管理,遵循“服从调动、服务大局”的原则,保证应急救援的需求。

(三)通信与信息保障。建立和完善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系统,各成员单位应明确应急负责人和联络员,确保通信联络畅通。

(四)监督与考核。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预警响应不力、履职缺位,失职、渎职等行为依归追责。

第6篇

关键词:发电集团;技术监督;技术创新;经营规模;装机容量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61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1-016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1.080

随着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电集团生产经营规模和装机容量不断扩大,原有的生产经营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各发电集团通过资源整合,相继组建了集团内部的技术研发与技术服务机构,打破了以往局限与省级电力试验研究所合作开展技术监督工作的模式。对于发电企业内部的技术监督机构来说,继续沿用原有的技术监督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常态化的需求,在这种局势下,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技术监督工作模式,才满足发电行业生产经营需求。

1 新形势下技术监督管理模式的思考

发电集团原有的技术监督体系采用发电企业、技术研发和服务机构与省级电力试验院合作的技术监督管理模式,其中发电企业作为技术监督工作委托方,省级电力试验院主要承担监督管理和技术咨询工作,双方是简单的服务与被服务型契约关系。而发电集团技术研发和服务机构作为技术监督服务方除了向发电企业提供技术监督服务外还需要履行一定的管理职能,造成技术监督工作中既是管理方又是服务方,工作开展起来比较

被动。

随着技术监督工作逐步转入发电集团内部管理,原有技术监督工作项目和业务需求根据发电集团整体生产经营管理需要进行变更,也就意味着技术监督体系和管理模式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如何确保调整和优化符合发电企业技术监督业务需求和发展规划,就成为新形势下发电集团技术监督工作开展的关键。

2 发电集团技术监督工作开展思路

为确保技术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从技术监督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调整入手,促进技术监督工作同现场生产更紧密的结合,以实现技术监督工作开展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同时通过丰富技术监督服务和咨询业务手段、加强技术监督指标管理和异常事件闭环管理等措施,真正实现技术监督为发电机组经济、安全、健康运行保驾护航的职能。

2.1 调整技术监督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

调整技术监督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绝非彻底否定以往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工作,而是响应电力体制改革发展趋势顺势而为。电力体制改革后,原有技术监督体系一分为二,电力试验研究院在技术监督管理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不再是唯一选择,领导与被领导模式已经转变为服务与被服务的模式,双方角色的变更对技术监督业务流程开展产生重大影响,发电集团公司内部技术监督机构的成立和履职更彻底打破了原有的技术监督体系。

技术监督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扶持发电集团自身技术监督服务机构,同时更好为发电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将对外分包的管理模式变更为内部管理模式,调整技术监督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对各方责任进行明确和充分授权,捋顺各方在技术监督工作开展时的职责并细化工作范围,建立良好的沟通途径,鼓励双方正当行使自己的权利,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争议和推诿。

2.2 丰富技术监督服务和咨询业务手段

电力系统改制后,电力试验院与发电企业分属不同企业,业务往来和交流沟通逐渐减少,技术监督管理水平有所下降。发电企业相关专业负责人完成技术监督工作数据和存在问题填报后提交省级电力试验院进行审核,但由于电力试验院对发电企业不具备行政和业务管理责任,造成技术监督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缺乏有效监管。对于技术监督检查或者技术监督服务所发现的问题,受检查时间或者服务时间限制,同时受到检查人员或者服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影响,往往评判标准无法统一、深入度不足、对于发现问题缺乏跟踪管理,技术监督管理平台上存在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跟踪解决,不能真实反映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实际水平,原有技术监督体系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指导意义不断下降。

发电集团技术监督机构因为与发电企业管理体系一致、业务流程相似度更高、信息共享度高、沟通交流更紧密的特点,技术监督工作执行同一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内部技术监督工作基础良好。另外技术监督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生产现场更熟悉,对于生产指标掌控和现场存在问题掌握更深入和更充分,能够比较灵活地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和问题的重要程度及时调整技术监督工作开展内容和频次,同时具备利用技术攻关、技术改造等更丰富的手段解决现场存在的实际问题的先天条件,更符合发电企业的实际需要。

鉴于与技术监督机构属于同一单位的优势,在新建机组筹备阶段往往就引入技术监督机构作为项目管理的技术支持方提升项目团队技术实力,实现技术监督项目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试运行、商业运行过程全覆盖,确保项目过程严格遵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设备规范和企业标准,规范作业行为,能够最大程度提升项目建设质量,打造示范性工程。

2.3 加强指标管理

指标管理作为技术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由于电力试验院作为技术监督管理主体与现场生产脱节,由于数据收集与分析工作不到位问题长期存在,在引入对标管理体系后该情况有所好转但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发电企业作为指标管理的主要完成者,填报相关数据时易受到诸多非常态因素影响,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对于技术监督报送数据的异常,由于缺乏有效手段,作为上级单位很难进行核实和纠正,造成指标统计和分析偏差,影响生产经营精细化管理。

随着发电集团信息化项目应用程度不断深入,区域级SIS系统、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等信息化应用项目在越来越多的发电集团区域公司得到推广,实时生产数据和经营指标获取手段不断完善,借助信息化平台可以有效获得所需相关信息,为指标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持。技术监督机构和发电企业上级部门在掌握第一手生产指标情况下,通过纵向对标和横向对标等手段,科学、客观、全面地分析判断出运行的经济性、健康状况和安全性,通过在线性能试验、能级耗损分析、通流面积计算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更大程度地调配相关资源,指导发电企业有序地开展节能增效工作,有效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

2.4 加强异常事件闭环管理

发电企业现场生产中对于异常事件管理主要关注于原因分析和责任落实,对于所发现问题整改受到机组运行工况、费用预算控制等影响,往往执行“一事一议”,这种模式容易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病。对于造成异常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治理浮于表面,不能对同型号、同批次设备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深度排查和治理,往往在类似事件重复发生后才会引起重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将异常事件引入技术监督管理,在完成事件分析和责任落实的基础上,深层次分析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并对事故再次发生的可能做出科学而全面的评估,通过事件通报或者技术监督报告等形式将事故发生原因、现象、整改措施和方案在本单位甚至本集团内加以推广,通过问题督办或者跟踪关注,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前始终列在工作计划中,完成一项、消除一项,实现技术方案落实和整改意见落地的闭环管理,真正做到“不放过一个问题,不漏掉一个隐患”,全面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可用性。

3 结语

发电集团技术监督工作的开展,应顺应电力行业改革形势和企业现状,合理调整技术监督体系,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和技术监督管理创新,真正实现为发电集团生产经营保驾护航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张宏伟,张大为.黑龙江发电企业绝缘的监督管理

[J].黑龙江电力,2009,(2).

[2] 龚秋霖,陆培平,黄兴德,赵泓.火电厂化学技术监

督模式的探索与发展[J].华东电力,2009,(2).

[3] 陈祥,陆志民.浅谈火电厂主要环节中节能控制与监

第7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企业管理;“三色”管理机制

作者简介:吕超波(1960-),男,浙江新昌人,浙江省新昌县供电局思政部主任,政工师。(浙江 新昌 312500)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6-0004-02

一、“三色”管理机制

“三色”管理机制是从交通指示灯由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信号灯引申而来。

交通指示信号灯诞生于19世纪中期,刚开始是在伦敦议会大厦广场上使用,它只是一盏红绿两色的煤气信号灯。后来,我国的胡汝鼎先生在一次红绿灯转换时,穿越马路,却差点被呼啸而过的汽车撞到。于是,他得到了一个启发,红绿灯之间才多了一个黄色的信号灯,用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从光学上来说,红色光波很长,穿透力强,是暖色调中较强烈的颜色,代表着危险,禁止通行;黄色光波较长,穿透力较强,代表提醒,作为一个缓冲时段;绿色则是冷色调,比较平和,代表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三色”管理机制就是要在完善制度规定,通过加强各类教育培训,让干部职工充分掌握工作规则懂得“应该怎样做”的基础上,对违规违纪情节较轻且属初犯的先给予“黄牌”警告,对情节严重或屡犯的则亮出“红牌”,按规定严肃处理。该项制度也类似于足球场上的红黄牌规则,黄牌警告,红牌处罚。

二、“三色”管理机制在电力企业中实施的必要性

电力行业是特殊的行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关系到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国计民生。一直以来,对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安全监察工作是围绕教育――惩处这样一条脉络来开展的。从管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安全监察工作是一种管理行为。管理学界一直存在着两种学说的争论,即结果导向论和过程控制论,结果导向论认为:给人或组织以一定的目标,其中完成目标的过程由人或组织自行完成,这样更有利于发挥人或组织的主观能动性。过程控制论认为:过程控制能导致完美结果,既给予人或组织目标,又严格控制完成这个目标的各个进程程序,其结果自然会达成预期的目标,这个学说在管理实践中的成功事例就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两者的共同点就是过程控制。

以前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安全监察工作是沿用结果导向论的实际,通过反复教育、开会,发文件,提要求等等,这些要求和规定都由员工自己去把好关,等到问题发生时就由组织出面进行不同形式的惩处。这样的惩防体系缺陷:一是难以控制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向更不利于组织和个人的方向发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任之不管容易使员工养成习惯,累计重复则酿成大错。二是监察管理人员在处理事情上的压力增大,发现问题立即惩处的机制使员工不愿意到监察管理的岗位上来,因为这是一个得罪人的岗位,在一些看来是小问题的事情上得罪同事使监察人员倍感压力。

“三色”管理机制是将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有机地融合于惩防体系之中,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安全监察工作的一种有效载体,是加强“平安电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故而笔者认为此项机制的建立,对教育员工、保护员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非常必要。

1.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通过抓好教育培训和完善制度规定,增强了广大员工廉洁自律、规范执法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自觉性;通过对违规违纪情节较轻且属初犯的员工给予“黄牌警告”,防患于未然;通过对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情节虽轻但属屡犯的员工,亮出“红牌”,严肃处理,严明了纪律,惩处违规行为,纯洁队伍。“三色”管理机制的实施,能使员工操行持续规范,廉洁从业意识不断提高,有效防止了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2.解决了处理难的问题

现有制度和规定虽然比较完善,但真正要处理时往往比较难,特别是对平时表现好但偶尔犯错的员工和其他屡查屡犯的员工“一刀切”进行惩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现在惩处之前增加了“黄牌警告”这一缓冲环节,给予这些员工自纠自律的机会,既给员工留了“面子”,体现了人性化的要求,也减轻了纪检监察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压力。

3.能有效遏制领导干部家长制作风

“三色”管理机制明确了哪里是畅行的绿色空间,哪里是闪烁的黄灯,哪里是危险的红灯区,一目了然。在是与非、褒与贬、惩与戒、可为和不可为的问题上,界限清楚明白。这在客观上就能有效制约一些领导干部搞“一言堂”家长制的特权作风,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对“看不入眼”的员工随长官意志打击报复、穿“小鞋”的现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密切了干群关系。

三、“三色”管理机制如何在电力企业中实施

1.建设“绿色”的开心农场

(1)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制度和规章是一切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也是“三色”管理机制绿色的篱笆。电力系统各项管理制度比较齐全,不论是安全生产还是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这些规章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要让每位员工自觉遵守这些规章制度必须首先让他们懂得只有像服从红绿灯交通指挥信号一样才能畅通无阻,令行禁止,按规章制度做事就等于按绿灯行路。而要做到这一点,规章制度首先要具有合理和可操作性;其次一定要组织员工认真学习,确保每一位员工能充分掌握,做到入心入脑。

(2)从关爱人的角度做好监察。通过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时刻关心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让员工能在绿色空间里茁壮成长,作为企业管理层要经常为员工提供养料、灌溉施肥,在阳光普照的同时,让他们经受风雨的考验。这就要定期召开诸如行风监督员会议、效能监察座淡会、安全生产分析会,开展对口检查评议活动等,把监察工作推向社会,开展明查暗访、问卷调查,结合“四走进”活动推行服务对象回访制度等形式,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把监察工作覆盖到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安全生产各个关口,实行全方位全过程覆盖式监督管理,采取跟踪检查的方法,实施全程监督,“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及时提醒、及时纠正。

(3)做好“黄色”警示教育。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开展以警示为重点的系列教育,建立健全的长效教育机制。一是邀请检察院和纪委领导作专题报告;二是组织广大员工观看警示图片展览和教育电教片;三是组织重要岗位人员参观警示教育基地、事故现场,以反面典型为教材,采取案例分析、以案说法,开展大讨论等形式,引导大家用已发生的腐败案件、安全生产事故教训警示自己,防微杜渐;四是在家庭筑起廉内助绿篱笆,把绿篱笆筑到八小时以外的家庭中,请家属协助做好廉洁自律工作,通过家庭监督把好预防犯罪的最后一道篱笆墙。

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制约及警示教育,促使每一位干部员工清醒地认识到哪里是绿色的“开心农场”;哪里是闪烁的黄灯区;哪里是亮着危险的红灯。从而,让广大员工发自内心地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法纪意识,在行动上界定自己的标准。

2.规范推行“黄色”警告

主要是针对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安全生产中苗头性、倾向性违规违纪问题,情节较轻且属初犯未造成不良后果可免予行政处分的员工;对重点岗位人员履职行为不端开展的动态性预警,给予“黄牌警告”。通过检查、考核、、95598投诉热线、效能监察、行风评议以及网络舆情等各种渠道采集的信息共同构成了黄色警告的信息库。

以国网公司新近颁布的“三个十条”及安全生产规程“三防十要”反“八不”内容为例。对违反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国家电网公司调度交易服务“十项措施”和配网作业现场“十要”的,给予黄牌警告。另外在日常工作中,对存在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缺乏责任心、爱岗不敬业;缺乏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政令不畅、我行我素的;同样会发出黄色警告通知单。

对有上述行为的员工,及时发出黄色警告通知单并直接交给当事人,明确告知其违反了哪项规定,提醒其纠正并引起重视,但不予公开。这样,让员工清楚自己存在哪些问题且有关部门已经察觉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以改正,把员工当中存在的一些消极、落后、腐朽的思想及时扼杀在摇篮当中,又给员工留了面子,让其自纠自律从而更好工作。及时对他们进行预警谈话教育,督促其整改,做到防范在先,早打招呼,时时为员工“提神醒脑”,让“黄牌”亮在越轨之前,也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我们的员工。

3.严格执行“红色”惩处

对被处以两次及以上“黄牌”警告的、违规违纪情节严重的给予“红牌”处罚。“红牌”处罚也可称为红色预警,是对已确认有违规违纪事实的人员实施效能告诫、责令限期改正、作出行政处理的惩戒性预警。红色预警是防止走上犯罪道路的最后一道防线,重在解决工作中“乱作为”的问题,及时纠正干部职工的过错,防止一般性违规违纪演变成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