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党员集中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2-05-17 13:11:59

序论:在您撰写党员集中学习计划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党员集中学习计划

第1篇

关键词: 当众说话 紧张 原因

在一个人必备的语文能力中,听、说、读、写分别占45%、30%、16%、9%。《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把“口语交际”纳入语文课程。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包括听话和说话,是人类的口头交际形式,它既是人的听说器官的一种生理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而当众说话是口语交际的一个难点,因此需要认真研究分析。

一、学生当众说话存在的问题

(一)害羞紧张心理。

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在多人的场合下,要我独自发言我会感到很紧张”,一共有53%的学生表示是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的。包括很多成年人也表示,面对3个以上的人说话就紧张,脸发烧,全身出汗,心里像揣了个小兔子,说话的声音都打颤。平时说话声音挺大的,可当着许多人发言时喉咙发紧,声音降好几个八度,眼睛不是看天就是看地,就是不敢正视大家。在下边想得好好的,只要一上台,立刻不知道说什么,语无伦次,想说清却说不清,越说不清越着急。总之,当众发言浑身不自在,或者捋头发,或者推眼镜,或者拉衣服。

(二)忽视心理。

调查显示,“上课很少站起来发言”,对这个问题选择了基本符合、完全符合两项的学生占了总人数中的46%,选择了“不确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2%。可见很多学生忽视了说话训练。很多学生包括不少教师都认为,学生的说话能力时时刻刻在训练、加强,因为学生天天都在不停地说。甚至很多人认为听说能力是天生的,而读写能力是靠学校后天培养的。比如一个从未受过教育的人,也能听会说,但却不能读和写。有些教师还引用乔姆斯基的理论证明自己做法的正确性:“人在大脑中形成的,能够按照本族语的规则,把声音和意思联系起来的能力,是内化语言规则的能力。”这种错误的观念是造成忽视说话训练的原因之一。

二、原因分析

(一)从心理学角度看,心理紧张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因为自卑,不能正确看待自己,总是躲在角落里,不敢面对大家讲话。这样的人通常曾经有一次讲话出了错,被大家取笑,使自己非常难堪。从此以后,特别怕说错话,当众说话时心理就紧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2.有些人追求完美,常觉得自己的表现达不到心中理想的状态,当众发言后总是不满意,甚至感到沮丧,久而久之便产生畏惧心理,越来越不敢开口。

(二)产生忽视心理的原因。

1.历史原因

与我国的应试教育有关。从隋朝的科举制度开始就主要是考查应试者的写作阅读能力;明清以八股取士,更是把轻视听说的做法推向了最高点。大家都学过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但我国的语文考试只考写,所以老师和学生都只重视“文”,结果学生写的能力不错,而说的能力却不行。从孔子开始,君子当讷言敏行的观念便深入人心,人们往往认为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同时,祸从口出、沉默是金的观念又使许多人不敢或不愿开口。

2.评价体系的忽视

语文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有8条: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不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要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合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语言技能中的听、说提出了九个级别的具体目标要求。对比之下,就可以看出所提出的目标与要求是很笼统的,不能很好地指导具体的操作。

从考核的方式方法上看,传统的纸笔测试的教学评价方式对于考核知识有相当大的作用,但对说话而言却毫无作用。说话是一种诉诸口耳的交际活动,具有即时性和现场性的特点,这就告诉我们不能以纸笔测试或标准化测验的方式进行考核。因此,在传统评价的理念下,口语交际教学评价就被忽视了。教学考核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口语交际教学考核的被忽视直接导致语文教学对口语交际的忽视。从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占的比重小,而写作与阅读所占的比重大,不能不让人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是处于次要地位的,是语文学科的边缘,与阅读的差距越来越大。

三、实际操作上有困难

第2篇

关键词:初中生;化学;学业;不良现状;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149-01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是诸多新兴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是关乎人类前途命运,解决人类当下所面临诸多社会环境问题的重要学科。初中化学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最后接触的学科,具有基础性和启蒙性。它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但在短暂的初三仅一年化学学习中,其中一部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水平明显低于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化学概念难以形成,化学用语不能完整表述,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比较低落。本人多年从事初中的化学教学,经历了数百学生初中化学学习的全过程,也在实践中力图阻止部分学生学业不良的形成,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思考。现就当前初中生在化学学业上的不良现状作简要分析,方便广大初中化学教师有目的地解决问题,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效率。

一、学业不良的现状分析

从学者们对学业不良学生进行认知研究的结论来看,学业不良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可以归结为:首先,认知发展水平较一般儿童低,在发展趋势上显示出不平衡性;其次,在归因方式上,更容易形成消极的归因方式。最后,认知能力较差,不能自觉地使用学习策略。

从对学业不良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研究的结论来看,学业不良学生存在社会交往障碍,与同学及教师的交往困难;他们的问题行为更多,社会适应不良行为更为严重;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等外部环境因素会影响学业不良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学业不良学生的自我概念的发展不如一般学生,家庭心理环境与自我概念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学业不良学生的应对方式倾向于消极。国内在众多有关学业不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业不良的界定、学业不良学生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这几个方面。主要集中在对理论分析和从心理学方面如何进行矫正研究,而且研究者多为大学教授或心理学专业人士,而真正一线教育工作者居于真实案例研究的较少,而单一地从某一个学科的分析与对策研究就更少了。本文试图从化学学业不良形成教学因素分析入手,探索出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积极投入,避免进入学业不良状态。

以下是某市2008年至2009年初中生毕业测试50分以下学生人数。

从上表的人数比例来看,学业不良的群体是比较庞大的,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有效地规避或尽量减少这一现象的出现,对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这些学生学业成绩得以有效改善对于全面提高下一代科学素养和人才储备量都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学业不良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

1、其它学科学习经验的干扰

当学生进入初中三年级时,其在学校里最少生活学习了8年的时间,自然形成了学习固有的模式,在进入化学学习时,由于是一门新的学科,没有经验可以依靠,自然就会从其它学科的学习经验中迁移认识方法。当然正面积极的经验对化学的学习是有良好的助进作用。但是部分其它学科学习不良的学生,把在其它学科上,特别是数学和物理学科不成功的经验或判断自然会嫁接到到了新的化学学科的学习中;忽视化学学科所独有的特点,过早地给自己学习信心上打了折扣,在学习方法上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从而为化学的学业不良埋下隐患。

2、对化学学科特点缺乏认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分子原子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微观世界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自然界物质的中心学科。所以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命脉,而学生由于受到以数学为主的理科学习经验影响,总是习惯于数理推理,希望在练习中深化,而不重视对实验的参与和现象的观察,往往沉沦于题海而掌握不了化学知识的精髓部分。化学是一门微观科学,主张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微观认识分析物质或变化的能力,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性能力。如果在现实宏观的视野中,无法很好理顺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对化学科的特点认识不清,则是导致学业不良的又一重要因素。

3、化学用语概念建立困难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遇到的难点、分化点,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同时,它还是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化学思想从微观到宏观的直接体现。

全部化学教学内容都跟化学用语密切相关,可以说,没有化学用语就没有化学教学。因此化学用语在中学化学教与学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部分学业不良的学生,主要在这一部分学习时,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方法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训练不及时,化学用语的思维和概念没有很好的形成,在学完化学上册的第五单元后即出现了班级群体中的成绩分化,学业不良的群体即显现出来。甚至部分学生把大量英语学习的失败经验,迁移到化学用语的学习中来,导致学习兴趣明显降低,最后对化学用语的掌握一知半解,严重影响到对其它化学知识的掌握。

4、兴趣引导和正面激励的缺乏

第3篇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 大学生 传统文化 缺失 原因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外语学习的重要性空前提高, 英语的地位迅速上升。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发展, 我们看到的可喜的一面是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对西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日益熟悉。然而, 另一面也让我们看到, 当代大学生在如此精通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同时,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却到了一种惊人贫乏的程度, 这种缺失现象也必然会影响到他们今后在东西方文化间的交流。因此, 如何让当代大学生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尽快补上丢掉的一课, 并使他们能够在交流过程中用英语熟练地应用, 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 本文在分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并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调查

1. 中西方文化差异

由于中西方国家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种族渊源、历史变迁、宗教信仰、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语言, 从总体上看,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文化背景的差异。西方文化基本上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的思想, 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 受基督教影响深远。中国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文化的影响深远, 追根溯源, 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 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的根源和基础。

( 2)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差异。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是首要的价值观, 强调个人自由、自我发展和个人进取心。例如, 在英语书面语中, 我字永远是大写的, 在个人与家庭关系的认知上, 西方思想强调个人的自强自立与个性开放,个人对家庭的责任、个人对家庭的义务比较淡化。而中国文化则强调群体意识, 崇尚儒家思想的大同社会。在中国古代文化中, 自称常常用鄙人、不才等谦词, 在个人与家庭关系的认知上, 强调家庭本位的思想。

( 3)崇尚竞争与追求和谐的差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西方文化认为, 人是自然的主宰; 而中国文化则认为, 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存的关系。表现在人际关系上, 西方人崇尚竞争; 而中国人讲究和睦相处, 以和为贵。

( 4)思维方式差异。西方人注重抽象思维, 而中国人重形象思维; 英语民族重直线思维, 在表达思想时, 要点放在句首, 再加入多种修饰或限制成分, 具有直截了当的特点。而汉民族重曲线思维, 习惯从侧面说明, 阐述外围的环境, 最后点出中心, 是螺旋型思维模式。

( 5)宗教文化差异。英语民族多信仰基督教, 他们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于是就有God helps those w ho he 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Go to hell( 下地狱)等俗语; 而中国的佛教信仰源远流长, 人们相信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 故有借花献佛, 平日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习语。

( 6)法制观念的差异。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 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 主张用法制, 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 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中国人认为法律只是道德的补充, 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 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 控制和压抑一切不符合道德的欲望, 讲究克己复礼。总而言之,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 而现代西方文化是建立在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的, 从本质上讲, 农耕文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带有闲淡、随意、自由的特征, 桃花源式的生活方式和大同社会是中国人推崇和向往的世界; 而工业文明, 是一种机械化、大生产、协作性的生产方式, 它的出现, 推动了市场经济下和商业文明的产生, 带有明显的功利性, 以追逐利润为最终目标。

2. 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调查

针对以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 我们对学生进行了有关中西文化了解状况的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人生观、价值观、音乐、美术、古典书籍和宗教、习俗等方面, 共20道题, 然而调查的结果却令人不尽满意, 在价值观的调查方面, 认为将来成家后打算继续与父母同住的学生只占所有人数的3%, 这与我国传统伦理中以家庭为本位的孝道相背离。在音乐方面, 了解Ame rican CountryMusic的学生人数过半, 而听过5二泉映月6、5十面埋伏6、5昭君出塞6等我国民间音乐的学生却寥寥无几。

在节日习俗方面, 主动参加西方传统节日的学生占90%, 而主动参加中国传统节日的学生只有25%。其中, 更有80%的学生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重阳节的意义一点不知。在建筑方面, 有95%的学生选择了喜欢西方的建筑风格而非我国传统的青砖红瓦住房建筑。

在宗教信仰方面, 近80%的学生竟然认为基督教为我国传统的宗教, 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比较青睐于基督教而非佛教。

当然, 在古典书籍的阅读方面, 众多学生还是比较倾向于阅读我国的古典书籍而非西方的书籍, 这与我们的语言文化背景有着莫大的关联。

但是, 从整体上来看, 此次中西方文化知识的调查结果还是让人陷入了沉思, 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 学习西方文化知识固然是好事, 值得提倡, 但是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却令人不尽满意。

二、造成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

1. 社会功利思潮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与世界的接触也日益的紧密,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 其重要性也日渐凸显, 社会上流行一种只要拥有娴熟的英语, 未来的生活充满阳光0的思潮。因此, 英语专业成为人们竞相捧之与羡慕的专业,认为读了英语专业, 毕业后工作肯定会好找, 有了英语这门硬技术, 就相当于有了打开未来的金钥匙。这种错误的社会功利思潮也逐渐地侵蚀着众多高校学子, 促成了高校学生只重英语和英美文化, 不注重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良之风。然而, 当前形势下, 我国正处于全面与世界接轨的转型期, 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英语自然成为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无形中也体现出了英语的重要性,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学生造成了误解, 认为只有学好英语才有前途, 学不学我国传统的文化都无所谓, 即使学好了对将来也没有太大的用处。

2. 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

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主流文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冲击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此现象则显得尤为突出。美国著名学者阿特巴赫指出: 传统的学术中心变得更加强大, 并且越来越集中于北方的英语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以及欧盟中的大国(主要是德国和法国, 某种程度上还包括意大利和西班牙)。中心国家的准则、价值观、语言、科学革命和知识产品主宰、挤压着其他观念和实践。在全面开放的社会环境下, 我国高等英语教育在制度规范、价值观念、课程标准、教学媒介语诸层面, 受到西方主流文化的冲击, 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阿特巴赫的上述论断。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 西方高等教育制度取代了我国传统的大学教育制度, 也削弱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在当前形势下, 西方文化的标准、生活方式在无形中对青年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影响, 学生接触英语文化的途径和机会更多, 更易于接受西方的文化标准。许多大学生都只看美剧不看我国本土拍摄的电影, 唯欧美音乐为尊。针对此现象, 我国一些学者发出了当代大学生正经历着深刻的文化殖民过程的感慨。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上百年的忽略消亡, 又面临着国际强势文化和经济大潮的冲击, 如何才能确保其在高校学子内心的地位是个很大的问题。

3. 部分授课教师自身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不够全面

教师是学生前进的导航仪, 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莫大的作用。目前,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与专业教师自身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不够也有着很大的关联。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还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系统设置, 许多年轻教师自身就是英肥中瘦的受害者, 而他们又作为园丁来教育下一代, 势必会在潜移默化中把自己的知识结构融进教学方法中去, 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影响。

4. 教育转型阶段学生认识的偏差

在当前形势下, 我国的教育还处于改革探索的阶段,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如何正确处理专业学习和加强文化修养之间的关系还处于一种迷茫状态。这主要是由两方面造成的: 一方面, 从20世纪90 年代末国家确定科教兴国战略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就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整转型,也给教育者和学生思想上带来了许多迷茫, 近年来一波又一波关于教育改革是非的讨论就是一个明显的论证。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到底学不学中国传统文化, 为什么要学, 这些疑问在他们脑海中一直未得到明确的解答, 进而也促成了学生在认识上产生一系列的偏差。另一方面,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利因素也不容忽视。要学好一门西方语言, 学生就需要投入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还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去了解并融合西方的文化, 这样, 他们本来就不多的时间就会显得更为紧张了, 进而也就造成了学生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加强自身传统文化的修养, 这些弊端在教育转型期会显得尤为突出。

三、强化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建议

如何在对当代学生的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 达到两种语言间文化的完美结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使学生在了解西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的同时, 熟悉我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并能运用英语准确表达, 是进行交流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实际中, 我们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大力加强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修养

所谓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修养不够, 他对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就有莫大的影响。学校应该定期考核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学习, 对不合格的教师给予督促提醒。这样, 教师日常学习的知识就会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 教师在授课期间也会有很多素材对学生进行传授, 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美与博大精深, 使学生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是相当重要的。

2. 在教学过程中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文化的讲授方式可以转变为中外文化综合讲解、有机结合。授课教师可适当地将传统文化与英美文化或对比, 或结合, 或综合运用, 这样让学生在掌握英语文化的过程中, 通过大脑的加工和对比尽可能多地学习传统文化。比如, 在讲述跟课文相关的西方文化背景、西方文化传统的同时, 可以向学生提问与之相同或相异的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学生并无了解, 教师可利用这个时机向学生讲授传统文化习俗, 达到双重效果。由此, 在实际学习中, 他们开始注意到中西方文化中的相似性, 并注意总结, 可以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阅读方面, 当代大学生由于考试和就业压力, 大多对英语阅读材料并不陌生, 如果在大量的英语阅读之余再阅读适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书籍, 不仅能增强自身传统文化修养,还有利于在文化对比中更好地掌握英美文化的内涵, 增加就业的筹码。实际上, 阅读文化古籍也是一种文化学习, 中华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内涵, 每一字每一句无不渗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足够的历史知识, 还要了解各地的风俗、文化、宗教等, 在无形中加强了自身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掌握。现在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书籍都有英译本或专门的英语介绍书刊, 这为学生进行各种阅读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还可以掌握大量的关于中西文化术语的翻译技巧。

除阅读外, 我国目前有许多优秀国产影片都有英译版,英语专业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观看一定数量的英译国产电影, 如根据一些经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电影等, 主要领会其中蕴藏的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 使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感性的认识。平时在课堂上也可以以讨论或辩论的形式, 由教师指定文化题材, 针对中外文化的不同和相同点进行分析, 让学生在辩论间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3. 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遏制西方文化思潮在当代大学生中泛滥的局面, 使学生姓中不姓西。当代大学生由于长期接触西方语言文化, 在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的时期, 很容易在思想上不加过滤地接收西方的文化, 而对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文化持一种漠然或否定的态度。例如, 如今西方的情人节在中国大学校园中可谓尽人皆知, 一到情人节商家就想尽花样来招揽生意, 街上商店到处可见年轻人庆祝节日的身影。然而, 到了我国传统的情人节/ 七夕0的时候, 在年轻人中有很多不知七夕是干什么的, 街上到处冷冷清清, 与西方情人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 这也和商家的大力宣传有很大的关联。

高校作为文化领域的制高点, 理应首先加大对传统文化宣传的力度。教师可以利用英语宣传画、板报、演讲等活动加大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 如在我国传统节日期间, 学校应该加大宣传, 组织活动, 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气息的存在。学校还可以举行关于中西方文化的辩论赛, 这样, 学生就会查阅相当多的资料,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同样的, 学校还可以在校内组织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诗歌朗诵赛等, 让学生在加强英语口语与听力的同时, 也可以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美与博大。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养成一种批判性接受西方文化, 欣赏和发展我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习惯, 使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第4篇

为适应时展、单位建设需要,以提高全中心职工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为目的,制订学习制度。

一、学习内容

1、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条令、条例、决定、通知。

2、法律法规和与单位建设发展的有关政策性文件。

3、植物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的专业知识。

4、用电安全知识和电器操作、使用规程。

5、消防知识,外伤急救处理等急救护理知识。

6、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7、各部门专业知识。

二、组织 计划

1、办公室对全年学习计划进行统筹、组织、安排。

2、各部门结合行业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

3、中心领导、部门领导制订授课讲议、计划方案。

4、职工针对自我需要制订学习计划。

5、党员领导干部每年不少于四次的集中学习。

6、部门每月组织不少于一次的政治、业务学习。

7、单位领导、部门领导每年不少于一次相关知识授课。

三、学习时间

1、1月、2月、11月、12月为单位组织集中学习时间。

2、每月、每周为部门组织学习时间。

3、工闲、休息时间为个人自由学习时间。

四、学习形式

1、单位组织全体职工进行的集体学习。

2、中层以上部门领导的集体学习。

3、党员领导干部的集中学习。

4、全体党员关于党的知识集体学习。

5、部门领导组织本部门人员进行的学习。

6、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学习。

五、学习方法

组织学习、交流学习、自学、选学。

六、学习落实

1、单位组织学习,部门有记录。

2、部门组织学习,部门有记录。

3、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支部有记录。

4、党员学习,党员个人有记录、有心得。

第5篇

一、学习计划制度

1、按照*党发〔2009〕号文件规定的学习时间和内容,制定本单位的学习计划。

2、根据学习计划,制定详细的《学习工作安排》,将学习目标、内容和要求落实到每个学时。

3.建立“四簿”,即党支部学习实践活动学习会议记录簿、学习实践活动记录簿、全体党员集中学习记录簿和党员学习签到簿。

4、党员集中学习时间必须确保不少于20学时。党员要利用业余时间主动自学。

5、要采取领导亲自上党课、专家辅导、观看录像、开展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学习成效。

二、学习笔记制度

1、以党支部为单位,使用统一的《学习笔记》,做到党员人手一册。

2、除没有读写能力的党员外,其他党员都要自己动手记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

3、要定期组织笔记抽查、展评和优秀体会文章评选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讨论交流制度

1、要依托内部局域网、宣传栏、黑板报等载体,开辟学习实践活动专栏或学习园地,及时登载党员个人的学习心得、理论文章等,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党支部分专题组织理论研讨会和心得交流会,对重大理论问题开展座谈讨论,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感染力。

3、每次集中讨论都要对发言人、发言内容等情况进行记录。

4、要将党员优秀体会文章、理论文章及时向县党委和市局学习实践活动活动办公室推荐。

四、考勤制度

1、支部建立签到簿,每次集中学习都要安排专人对党员参学情况进行登记。

2、党支部定期对各小组的考勤情况进行通报。对参学率低的小组,要对小组组长进行严肃批评;对无正当理由多次旷课的党员,要严肃批评教育直至给予组织处分。

五、补课制度

1、对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党员,各党小组要指定专人拿出专门时间进行补课。

2、各党小组对党员补课情况要进行记录备案。

3、党支部要对补课情况进行抽查,防止走过场。

六、考核奖惩制度

1、要通过定期不定期检查各类学习记录等形式,加大检查督促力度。

第6篇

(一)学习组织。集中学习分为局党委成员集中学习、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为单位的三种集中学习形式。党委成员的集中学习由党委书记主持,同时,局领导还要按时参加各党支部的集中学习;各党支部的集中学习要根据《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计划具体安排》;全体党员集中学习由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安排,统一时间,统一学时,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确保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40学时。

(二)学习计时。每次集中学习要进行学习计时,每位党员详细记录学习时间、地点、内容。

(三)学习要求。党员要积极参加集中学习活动,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旷课。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督促检查,注意发现学习典型。

(四)学习考评。集中学习的考勤情况以党支部为单位上报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汇总,作为党员个人党性分析的重要依据。

二、作笔记制度

(一)学习笔记由局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购置,统一标准。

(二)凡有书写能力的党员,根据学习进度和内容要求,认真作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三)读书笔记要字迹清楚,内容充实,认识到位,体会深刻,每学时不少于300字,切实达到提高理论水平、夯实理论基础的目的。

(四)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组织检查一次,并组织不定期抽查,定期组织读书笔记展览和评定,对书写认真、质量较好的党员予以通报表扬,对态度不端正、敷衍潦草的党员予以通报批评。

(五)笔记情况作为对党员个人党性分析的重要依据。

三、考勤制度

(一)建立集中学习、集体活动考勤制度。各党支部确定一名考勤员,对党员出勤情况进行统计。每次集中学习、集体活动都要进行认真考勤,并按照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要求填写《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考勤表》,由各党支部书记签字后,报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各党支部严格请销假制度,一般情况不能请假。凡有特殊情况,党委成员、党支部书记要向党委书记请假,一般党员要向党支部书记请假,并办理有关证明手续。事后,按照程序及时销假,按规定进行补课。党支部人员缺课三分之一以上的必须集体补课。

(三)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通报各党支部的考勤情况。对党员个人无故、多次缺勤者,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出勤情况作为对党员个人党性分析的重要依据。

四、补课制度

(一)缺课党员要自觉主动地向支部报告缺课的时间和内容,接受补课。

(二)对因故缺课的党员,各党支部要指定专人,安排适当时间进行补课

(三)各党支部负责对缺课党员进行补课的同志要认真履行职责,耐心详细讲解补课内容,并进行补课登记。

(四)各党支部要将缺课及补课情况报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各党支部落实补课制度的情况进行抽查,防止走过场。

(五)补课情况作为对党员个人党性分析的重要依据。

五、督查制度

(一)各党支部每周进行一次自评,找出存在问题,认真加以改进。党支部书记要切实加强对每名党员的督促检查。

(二)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检查各支部的学习、活动、工作情况,对照《实施方案》和《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计划具体安排》中的规定,按照时间限度和进度要求,进行全面的检查,指出存在的问题,督促各党支部提高工作水平。

(三)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一阶段召开一次由各党支部书记参加的总结督促会议,总结本阶段的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的措施,指出工作努力方向。

(四)督查情况作为评选先进党支部的重要依据。

六、学习交流制度

(一)各党支部要建立学习交流制度。各党支部要对照《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计划具体安排》,每学完一个专题,进行一次学习交流活动。每一阶段结束,进行一次学习交流活动。

(二)各党支部的每位党员要根据专题内容、阶段性任务目标,准备好发言稿件,认真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学习收获。

(三)各党支部党员的学习交流情况以及发言稿件,要及时报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不定期地抽查发言稿件。

(四)学习交流情况将作为先进党支部评选和党员个人党性分析的重要依据。

七、责任制度

(一)党委书记、局长任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对先进性教育活动负总责。

(二)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和党支部书记负责日常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组织协调。

(三)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日常工作。

第7篇

一、阶段目标

一是认清重要意义。认清学习调研阶段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首要环节,对确保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开好局、起好步、取得实实在在成效有着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搞好学习调研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是明确目标要求。重点抓好学习调研、解放思想大讨论两个环节,认真学习,深入调研,彻底理清“科学发展是什么,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率先现代化、再造新*应该做什么”

的问题,把学习调研与解放思想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立足新起点,在解放思想中理清思路,明确发展方向。

三是掌握时间进度。学习调研阶段从3月中旬开始,至5月上旬基本结束。其中,学习培训和调研从3月开始到4月上旬基本完成,解放思想大讨论从4月上旬到5月上旬基本完成。同时,把学习调研工作贯穿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

二、阶段原则

第一,真学。每个党员干部要在原原本本学习科学发展理论时,带着问题学,带着思考学,边实践边学习、边学习边实践。

第二,深研。要与服从服务“双百双十”重点项目结合得紧,与推进本职工作结合得准,与服务人民群众结合得深。做到选题准、内容实。

第三,大讨论。对怎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弯道超越、逆风起飞”的各项措施进行深入研讨,形成新认识。

三、阶段计划

详见计划表

四、阶段要求

(一)领导带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要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参加集中学习,带头作学习报告、上党课,带头深入基层和联系点调研,带头亲自撰写调研报告,带头参加解放思想大讨论。

(二)认真学习。建立五项学习制度。一是学习计划制度。每位党员干部根据本办的学习计划,制定各自的具体学习计划,做到“二明确”:明确集中学习和自学时间、明确学习具体内容。二是学习考勤制度。对集中学习实行考勤,因事要提前请假并及时补课。三是学习笔记制度。认真记笔记,每次集中学习后应撰写学习心得或体会。四是学习考评制度。每位党员干部的学习笔记每周一送本办领导小组审核并定期集中展示、评比,评比优秀的进行汇编。五是轮流专题讲座制度。在坚持主要负责人带头作报告、讲党课的同时,实行本办党员轮流作专题报告制度,尤其鼓励青年党员干部多讲,着力培养年轻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