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历史素材范文

时间:2022-06-13 02:09:43

序论:在您撰写历史素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历史素材

第1篇

关键词:乡土历史素材;鲜活;初中历史课堂

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备受关注。“教师要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笔者所在安徽省马鞍山地区,历史悠久,乡土素材丰富,在多年教育教学中,不断开发利用乡土历史素材丰富教学,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深化内涵,增强探究兴致等方面,效果明显,营造了一个个教学亮点,鲜活了历史课堂。

一、丰富教材,扩展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说,学生对于亲近的事物,容易引起学习兴趣,也便于引起学习时的联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对远古居民的模样和生活,学生只能结合影视凭自己想象,就连书上给出“北京人头像”,学生也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很遥远。在这里,穿插了本地“和县猿人”遗址的发现,呈现“和县猿人”头盖骨化石,学生眼前一亮,伸长了勃子在看,兴趣大发。教师顺势指出“和县猿人”遗址是江淮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洞穴遗址,根据出土化石鉴定,它在形态上具有直立人的许多典型特征,与北京猿人较为相似,但又有一些进步,应属直立人中的进步类型,与晚期的北京人相当;其地质时代与北京猿人时代相当,距今年代为20万―30万年。学生对北京猿人感觉立刻亲近起来,一下把遥不可及的远古拉回到身边,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开阔了学生视野,生动了课堂教学。

二、就地取材,史料新颖,在趣味中增强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在“秦末农民战争”子目中,一提项羽,学生就很兴奋。项羽自刎乌江,后人纪念修建霸王祠。然而,后人就针对项羽是否该不该过江有不同的观点,由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引出唐朝诗人杜牧“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和北宋王安石“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认识,引发思考。教师客观点拨:然而,千百年来,在“胜者为王败者寇”的文化环境里,从史家到文人乃至老百姓,都给予这个落败英雄以少有的宽容和崇敬,史家以王侯的规格为他立传,文人幻想他可能东山再起,老百姓则很实际地给他立祠供奉,尊他为项王菩萨,体现了老百姓对精神境界“义”的崇尚。在类似诸多素材中,实实在在的身边事例,让学生感受更深,受益更多。

三、情感教育的新载体,立足人文素养,提升爱国之情

首先,乡土素材在对学生进行高尚人格、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众多人文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马鞍山地区人杰地灵。有善于谋略,忠心辅佐的陶谦、陶安,有烽火浴战的韩擒虎、常遇春,墨客的谢I、李白等等,授课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将这些人物的人文修养和人格魅力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其次,乡土素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爱国之情。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爱家乡就是爱祖国的具体表现。”乡土史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具体而生动的教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爱乡之情,而且可以激发学生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奋斗不息的爱国之情。

四、巧用乡土素材,打造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面对本地区众多的杰出人物和他们的感人故事,采用讲故事形式让学生绘声绘色地描述和真切地感受,编写历史短剧进行课堂表演,开展“地方素材演讲会”,古诗文朗诵等多种形式,对乡土素材灵活运用,打造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总之,合理开发利用乡土素材,已经成为当前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乡土素材有机巧妙地渗透于教育教学中,打造新亮点,把祖国“大历史”与地方“小历史”有机结合,鲜活历史课堂,更好地达成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第2篇

与我们的感性认识逻辑发展不一致的地方是,在我们的正规教育体系中,出于标准化和正规化的考虑,宏大的教育主题比如国家、人类、世界等往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乡土、城市的内容往往缺乏,或者不够重要和系统。表现在历史教育方面,我们也许对国家和世界的历史津津乐道,但对于我们所在的城市和乡村的历史却说不清道不明。

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讲,历史知识的掌握是培养他们人文精神的良好途径。但我们知道,许多青少年对历史课程兴趣欠佳。一方面,有教育的方式、方法不为青少年接受的因素,同时,也有现有的历史教育体系中蕴含的内容不适合青少年的兴趣、特点的因素。

青岛市一些中学把学生领进档案馆,把历史教育的课堂延伸进档案馆,利用第一手的档案材料,通过学生们的集体讨论和研究式学习,从熟悉所生活的城市的历史人手进行历史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青岛第十九中学结合学校地处胶济铁路附近,铁路职工子弟比较多的特点,在高一年级进行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时,教师把学生们带进青岛档案馆,组织学生分期分段进行胶济铁路简史的研究性学习。教师们体会到,依托档案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让学生走进档案馆学习历史,可以改善历史教育结构,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营造学生爱学历史、会学历史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对重视乡土教育的呼吁,有识之士早已注意到这一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多年前就呼吁开展乡土教育,并身体力行,组织力量编写乡土教材,因而被认为是编写乡土教材最早的实践者之一。2003年,由他主持编选的《贵州读本》明确提出“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这一理念,他认为,“乡土教材要承担起传承地域文化的重任,让年轻人找回精神上的家园”。

青岛市一些学校的做法证明,档案馆在开展乡土教育,特别是开展乡土历史教育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档案馆是乡土和城市历史的载体,是乡土和城市文献的集中场所。在那里可以发现乡土和城市历史的线条和细节,可以感受乡土、城市先贤和英伟之士的精神,增进对地方和区域民俗及文化的了解,进而培育人们对乡土和城市的归属感、根源感和家园感。随着乡土教育的逐渐升温,人们有理由希望档案馆的角色更为鲜明,成为乡土教育,特别是乡土历史教育的课堂,把档案等乡土文献变成为乡土历史教育的鲜活素材。

担当起这一重要任务,不止是说说而已,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比如如何对待像中小学生这样的档案用户?在乡土教育和区域文化的传承中,档案部门还可以开辟出哪些有效的形式?档案部门不能一方面报怨没有人上档案馆,档案馆的社会知名度不高;一方面当人们真的来了,又疲于应付;或者叶公好龙,对普通的或者一些特殊的利用者、参观者进入档案馆快啧有烦言。

第3篇

【关键词】 历史素材;教学素材;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但现行教材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却不同程度的阻碍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尽管经过多次修订,现行教材在内容上作了较大调整,增加了一些图文资料,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明显。如偏重历史学科的系统性;教材内容呆板、教条、格式化;教材不能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安排教学内容;教材内容过于强调政治教育功能,弱化了历史教育的其他功能;内容过多注重历史结论,较少深入分析历史原因;教材史学观点滞后,缺乏时代感等。同时作为国家统编教材,过多的关注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历史和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很少兼顾各地、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差异。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国家,地域文化、地方风情、地区差异不仅在今天存在,而且存在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因此,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我们有必要在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历史的同时,应该对现行的历史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根据历史教学的需要补充一些历史素材和地方文史资源,使学生获得地方历史、地域文化的认知,以弥补现行统编历史教材这方面的缺陷与不足,并重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以下是我个人从事高中历史教学17年来对历史素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及重要性的粗略见解和看法,供同仁们参考并予以指正。

一、历史素材可以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重要的教学素材。

历史素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弥补现行历史教材内容只偏重历史学科“知识系统化”、内容呆板教条、史实单调枯燥等缺陷;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视野,从而使历史学习和研究显得更加饱满富于情趣,也活跃了历史课堂教学。如在讲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一目时,我们就可以结合本地文史资料,将几十年来不同时期的历史状况作了一个对比,使学生对该问题的观察视野拓宽了,很轻易的理解了教材关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的叙述,教学目的也得以轻松实现。

二、历史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由于同学们对家乡的历史比较熟悉,能近距离的感知、触摸到历史的痕迹,所以思想中就容易形成较为清晰的历史表象,因此我们应当尝试着把身边的历史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如学生对最熟悉的社会环境、家乡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古老传说、风俗习惯及山水庙宇等都有着十分深厚的情感。把这些素材渗透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比如在学习先秦文化中,课本上讲到了编钟是古代音乐的代表,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很难想象编钟的精美。为了使学生真正了解解商周青铜工艺的精湛,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去历史博物馆实地参观编钟,欣赏编钟的演奏,加深对书本上抽象知识、抽象概念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因此历史资料的再现,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学生也找到了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方法,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历史素材可以帮助学生领悟课堂,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

史料的运用,对于学生感知历史现象、形成历史思维是非常有益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尤其是研究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适时引入一些地方史资料,使学生进入历史,走入社会,走近生活,亲自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如在历史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历史兴趣学习小组,或给学生举办历史知识专题讲座,或让学生排练历史剧,或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归纳、比较、运用、分析等综合实践能力。在假期,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古迹遗址,拜访先贤名人,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交流心得,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都可以得到提高。

四、历史素材还可以纠正传统史学对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记述的不足,甚至错误。

第4篇

历史素材是丰富多样的。从古到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都有这些素材的遗存,比如文字记载、文物、遗址遗迹等等。

文字记载(包括一些文物如商周甲骨、青铜器上的文字),这是我们了解历史、提取历史信息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来源。通过对历史文字记载的解读,我们能比较直接地了解当时的很多历史信息。比如通过对商周甲骨文字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我国古文字的发展水平和演变规律,包括造字方法等,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甲骨文内容了解那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些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复原商周的历史,认识中华古文明的发展脉络。例如,甲骨文中有“”(臣)字,它属于象形字,表示家臣对主人的侧眉顺目,说明那时已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有了社会等级制度。甲骨文中有“” (执)、“”(圉)、“”(劓)等文字的出现,这就让我们通过分析知道这些文字都是在象形字基础上的会意字,“执”是表示将人戴上手梏,“圉”是表示将人戴上手梏关入监狱,说明商周时期已有监狱,“劓”是表示用刀割鼻子,说明那时有残损人肢体的刑罚。又比如《史记》中关于楚庄王“问鼎中原”的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公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从这段文字中我们既看到了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化而导致的周王室的衰微,各诸侯国由于实力的增长而对周王室权力发起挑战,又可以进而结合其他史料去理解各诸侯国为夺取土地、人口、支配权而进行的争霸兼并战争以及由此造成的政治的动荡,对那个时代的特征也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比如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提到:“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几年后的1863年的沙皇政府报告书中又提到:“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这些材料让我们了解到沙俄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农奴制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严重阻碍,尤其是对农奴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导致了阶级矛盾的尖锐,农民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已严重动摇了沙俄的封建专制制度,沙俄统治者不得不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统治政策做出调整,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来挽救自己。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种改革是不得已而为之,其目的和前提是维护贵族地主的既得利益,因此是对农奴的再次剥削,是极不彻底的,也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和资本主义的健康发展。当然,对文字材料的分析必须做到科学全面,特别注意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样才能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文物,作为一种历史遗存,给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也是极为丰富的。比如通过对流传和发掘出土的商周青铜器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那一时期青铜制作技术和工艺水平,以及各种器物的用途,进而了解那一时期的社会生活、生产水平甚至文字、艺术等。从《商朝四羊方尊》青铜器(图1)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是商朝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或宴乐时盛酒的器具;当时青铜器冶炼技术和制作工艺水平高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当时畜牧业和农业比较发达。这样,我们对商周奴隶社会的基本情况的了解也就更全面了。

又比如通过对《春秋时期穿有鼻环的牛尊》(图2)、

《春秋时期的铁锸》(图3)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出那时牛已被用做动力,牛耕出现了,牛在生产生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冶铸技术也进步了,出现了铁器。总之,社会生产力明显提高了。再比如通过对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图4)的解读,我们一方面可以了解那一时期绘画的发展情况(包括用料、技法、题材等),另一方面对宋都东京

及北宋社会生活尤其是城市生活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城市生活的分析,进而了解那一时期社会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遗址遗迹在历史研究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历史遗址和遗迹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很直观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环境、生活状况及社会习俗。比如在对半坡原始居民遗址的考古研究中我们发现了房屋遗迹和水井遗迹,这就说明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会建造房屋,会挖水井。我们又发现了大量的粟及动物骨骼,于是我们知道了他们已经会种植粟,会养殖牲畜。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有一定形状且比较光滑的石块和保存粟种子的陶罐及其他陶器,这就反映出

他们以木石为主要工具并处于新石器时代,同时还懂得烧制陶器,但总的说来生产力水平还是很低的。此外,在半坡遗址里人们还发现有墓葬、广场等等。总之,我们发掘的东西越多,对它的研究越深入,对这个时期历史的认识就越深刻、全面,历史就越接近真实。

对于一些零散的历史素材,我们还可以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析处理,如生成一些量化统计图表。这些图表虽然带有较多的主观性,却给了我们从另一角度认识历史概貌和总结历史规律的机会。如通过对“美国内战初期南北双方力量对比表”(表1)的分析,我们既可以看到北方实力的强大和发展的先进性,体现着历史发展的潮流,又可以进而认识到人民的意愿和人心所向,从而理解美国内战北方取胜的必然性。又比如通过对“1901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表2)的分析,我们首先可以判断近

第5篇

一、符合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好奇心强,对于新事物、新方法和新手段比较感兴趣,吸收也比较快。影视资料是动态的、立体的、有声的。是形、事、图、文的完美结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使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提高注意力,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形成非常深的记忆,也会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使用影视材料使学生学习历史不再是枯燥的书本知识、单调的图片和教师语言描述的糅合,而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生动画卷,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了更为直观、形象的了解。因此,影视材料视听并用的特性不但能通过塑造历史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能让学生更容易形成历史表象,加深对历史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据心理学研究:单用听觉,三小时后能保持所获得知识的60%,三天后下降为15%。单用视觉,三小时后能保持所获得知识的7O%,三天后则下降为40%。如果视听并用,三小时后能保持获得知识的90%,三天后为75%。上述结果说明,视听并用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并有利于学生对这些教学信息的记忆。

二、有利于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影视材料是教师拥有现代化教育观念、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掌握最新的知识和史学理论提高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艺术、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特征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影视材料有利于教师增强创新意识,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发展的新的教学思路,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有利于丰富并活跃历史课堂。

习兴趣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能达到让“学生喜欢历史,更喜欢历史课”的效果。另外,在初中历史课堂中使用影视材料,可以增加历史课堂的知识容量.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学习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历史知识,还有与之相关的其他历史知识或者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目的。如上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一课时,我选播了纪录片《建国60周年大阅兵》的剪辑片断,通过这些片断,不仅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而且让学生对军种和兵种有了明确的认识,增长了军事知识,使学生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从而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学生个人兴趣的培养。

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影视材料的使用大大增强了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影视材料通过视听并用.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他们的大脑皮层留下了较深刻的历史痕迹,从而加深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历史知识记忆的质量,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影视材料的使用便于突出教学重难点。影视材料具有化抽象为具体的特点,在教学中借助它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对突出教材重难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进而方便学生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如在讲解这一课的时候,我使用《》《林则徐》等影片中剪辑出来的有关战争的起因、禁烟运动、过程等片断,通过这些宏大的历史场景,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这节课的重难点的理解与把握在讲解精神的时候,我通过播放电视剧《》和电影《飞夺泸定桥》等相关影视作品中截取的斗争的片段,让学生对在途中遇到的困难有更为形象、直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让学生理解、掌握什么是的精神,并且能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五、强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

影视材料Jn.,k历史课堂,其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历史新课程三大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上。历史教学的知识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中。所以历史学科在德育方面有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质量的影视材料以优美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加上教师的解说,创设良好的德育情境,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其作用一定优于教师的口述。、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文化部曾联合发出通知,指出:“优秀的爱国主义影视片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内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可信、感染力强的特点……也是促使中小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国情;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观:弘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志向;逐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途径。”因而,影视作品所起的道德教育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甚至是不可代替的。

第6篇

汉:抱腹、心衣

"心衣"的基础是"袍腹","抱腹"上端不用细带子而用" 钩肩"及"裆"就成为"心衣"。两者的共同点是背部袒露无后片。平织绢是汉朝常用的内衣面料,其上多用各色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称彩绣),图案多以"爱情"为主题,在当时用素色面料来制作内衣的情况是不多的。

魏晋:(十六国):两当

"两当"与"抱腹"、"心衣"的区别在于它有后片,"既可当胸又可当背"。材质多为手感厚实、色彩丰富的织锦,双层,内有衬棉。"两当"最初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后传人中原,属异族文化。

唐代:诃子

唐代以前的内衣肩部都缀有带子,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无带的内衣,称为"诃子"。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点所决定的: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装",她们将裙子高束在胸际然后在胸下部系一阔带,两肩、上胸及后背袒露,外披透明罗纱,内衣若隐若现,因而内衣面料考究,色彩缤纷,与今天所倡导的"内衣外穿"颇为相似。为配合这样的穿着习惯,内衣需为无带的。"诃子"常用的面料为:"织成",挺括略有弹性,手感厚实。穿时在胸下扎束两根带子即可,"织成"保证"诃子"胸上部分达到挺立的效果。

宋代:抹胸

"抹胸"穿着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个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称"抹肚"。用纽扣或带子系结。平常人家多用棉制品,俗称土布,贵族人家用丝质品并在其上绣以花卉。单的夹的,形式不一。

元代:合欢襟

"合欢襟" 由后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点。穿时由后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合欢襟的面料用织锦的居多,图案为四方连续。

明代:主腰

"主腰"外形与背心相似。开襟,两襟各缀有三条襟带,肩部有裆,裆上有带,腰侧还各有系带将所有襟带系紧后形成明显的收腰。可见明代女子已深谙凸现身材之道。

清代:肚兜

清代"抹胸"又称"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材质以棉、丝绸居多。系束用的带子并不局限于绳,富贵之家多用金链,中等之家多用银链、铜链,小家碧玉则用红色丝绢。"肚兜"上有各类精美的刺绣。红色为"肚兜"常见的颜色。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马甲

第7篇

苏轼:是那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排挤,被皇帝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在脑后,所想是世间之美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司马迁:泪已尽,心已碎,本以为你会引刀自决;身已残,心已钝,本以为你会引药自戕;朋友弃,亲人离,本以为你会悲赴黄泉。而你却活了下来,坚强如山,意志如铁,在那个信奉“士可杀不可辱”的年代,在那个推崇“名节重似命”的年代。“文王拘而演《周易》”,你想起了父亲的临终之嘱;“仲尼厄而作《春秋》”,你想起了雄才多磨难;“左氏失明,厥有《国语》”,你想起了百炼成钢;“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你想起梅花香自苦寒来。你在遭受宫刑这一奇耻大辱后,正是因为有了信念、毅力和追求,才完成了《史记》这一历史巨著。

王昭君:拨开纷繁的是非,透过你耀眼的光环,我看见你的宁静,你的淡泊,你的坚贞不屈,你的忠于心灵。当华美的叶片都落尽,你白杨一般屹立的身影,清晰而美好。那一瞬,我忽然理解了你的选择,确在情理之中。马蹄扬起细小的沙尘,折射着皎皎月光,折射出一个安宁而美好的未来。

李清照:读惯了李清照“寻寻觅觅”的婉约,“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儿女情长,那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是不是特别出人意料呢?追本溯源,是那离乱之世,家国之恨,使这位柔肠百转的女词人对着滚滚湘江、一弯残月,把浅唱低吟换成了仰天长啸。意外吗?不,这种变化是合乎情理的。意外,是飘荡在情理玉颜上的一层薄纱,揭开它隐隐约约的掩盖,情理便露出了最意味深长的微笑。

杜甫:看着你在成都郊外过着悠闲的日子,人们惊诧于你的轻松。你忘记了自己的不得志,却依然记得黎民百姓的日子。因此,你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心胸何等博大,爱民何等情深!你忧国忧民的情感,你宽广无边的胸襟,让后来人铭记于心。你的佳作,流传百世。“诗圣”之称,你当之无愧。“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是太“入”了,忧国忧民、感时伤世,少陵野老的叹息绵长幽邈、一刻不散。“花近高楼”,他的心被伤了;登楼望远,他的忧思又在心头回旋。一个诗人小小的心胸怎容得下这么沉重的叹息!杜甫若懂得适时而“出”,诗中该会更添洒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