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6 08:29:20
序论:在您撰写硕士毕业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教育部在这份题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点改革工作深入推进》的简报中,介绍了国务院学位办通过推进各项改革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具体举措,其中包括对专业硕士学位综合改革试点有关情况的介绍。
教育部批准了北京大学等64所高校,在法律硕士等15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共资助改革试点2360万元。武汉大学的法律硕士、工程硕士(测绘工程)、工商管理硕士以及湖北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参加了试点。
国务院学位办要求参加试点的学校和专业必须实行双导师制,应安排学生参加至少半年以上相关领域的实际工作,用工程报告或工作总结等代替毕业论文,不再把SCI或EI等作为专业学位的评定指标。
关键词: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法;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7-1724-05
随着辽宁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改革及农业生产结构的深刻变化,农业生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数量、质量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硕士毕业生离校后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价、毕业生所在单位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以及毕业生的自我评价都蕴涵了很多有益的信息资源。因此,对硕士毕业生质量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进而进行经验总结和问题剖析,将为高校提供质量反馈和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依据,推动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评价数据来源于2009年农业部科教司项目“东北区农业高校农科人才培养、社会使用及发展需求研究”对农科硕士毕业生基本素质评价的调查研究。农科硕士毕业生基本素质评价包括知识结构、外语水平、敬业精神、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科研(推广)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和其他能力等10个方面。本次调研涉及29个单位,其中省政府主管部门2个,省级农业推广部门7家、省市农业科研院所9所、高等农业院校1所,共发放调查问卷119份,收回119份,有效问卷100%。
1 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
由于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对它进行评价时涉及到诸多因素,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不同,评价标准或自然状态模糊时,用单纯的定性评价或用传统数学方法很难达到优质的评价效果,对此可以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模糊决策,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则是其中的一种。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数学建模方法。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模型,可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对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科学。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是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开展对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其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关键。而建立此模型的首要环节就是根据具体情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图。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共包含10个指标(图1),这些指标的确定来源于2009年农业部科教司项目“东北区农业高校农科人才培养、社会使用及发展需求研究”中对农科硕士毕业生基本素质评价的要素。
根据图1得出评价指标:u(u1,u2,u3,u4,u5,u6,u7,u8,u9,u0)。
1.2 评价集的构建
评价集是对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结果的直接描述,可将评价结果分成4个等级,记为评价集:v=(v1,v2,v3,v4),其中v1表示好,v2表示比较好,v3表示一般,v4表示较差。
1.3 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
其中rik为二级指标各因素属于评价集 v=(好,比较好,一般,较差)的第k个评语vk的隶属度。隶属度可以由公式rik=dik/d确定,其中d表示评价总人数,dik表示对评价指标ui作出评价vk的人数。
1.5 评价结果的处理
首先给每个评价等级从高到低确定百分制分数段,约定好(v1)的成绩区间为[90,100],比较好(v2)的成绩区间为[80,89],一般(v3)的成绩区间为[60,79],较差(v4)的成绩区间为[40,59],然后,取相应分数段的中值95、85、70、50给评价等级赋值,得:
v=v1v2v3v4=95857050
则综合评价结果的得分为:f=b·v
2 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与分析
通过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评价的数据整理,应用上述评价模型对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进行了评价与分析[2]。
2.1 各因素权重的计算
2.2 综合评价
对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参评的119名人员评价情况如表2所示。
2.3 评价指标的处理
2.4 结论
评价结果显示,辽宁省农科硕士毕
业生质量评价等级是比较好的,也是对农业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肯定。但是,应该看到在比较好这一等级中,总体评价得分偏低,仅为82.78分。由此看出,提高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的质量是农业高等院校今后非常重要的任务。为了提高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率,满足社会各方面及硕士研究生自身的要求,高等农业院校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农科硕士研究生质量的策略。
3 提高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质量的建议
3.1 优化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要优化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农科人才为目标,重视通识教育。以上分析数据显示,只有33%的参评人员认为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很好。所以,尽快优化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已成为一种客观需要。
3.1.1 推进专业结构调整,改革课程体系 首先,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预警机制,准确而及时地预测和掌握市场动态,根据辽宁省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群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在巩固和提升原有的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经济管理、植物保护、园艺学、农业工程等专业优势的同时,应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生产与深加工、生物工程、设施农业工程、精准农业与信息技术、绿色能源、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水资源合理利用、农产品检测、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物流管理等与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对支柱产业有迫切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不断使农科硕士研究生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其次,要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在课程设置上,力求做到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要深入,对非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要广泛,鼓励学生选修哲学、法律、语言、公关礼仪、心理学等有利于提高自身修养的课程,以及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外语等有利于提高自身专业外技能的课程,不断完善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体系。 3.1.2 加强各农业高校的校内和校际合作 在大学内部各院系之间进行人才的跨专业培养,或者在不同大学间实行互认学分,联合授予学位的人才培养制度,在农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上真正做到不拘一格,以此来加强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社会竞争力和拓宽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范围。
3.1.3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围绕辽宁省农业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和关键技术,吸引生物技术、新材料、农业高新技术等高层次人才来农业高校任教。要着力引进一批能跻身国际领先或国内一流水平的学科技术带头人,引进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掌握尖端农业高新技术的专门人才。倾力打造一支以国内外知名学者为领军人物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形成若干个整体实力居国内领先地位的学术团队。
3.2 提高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3.2.1 注重培养农科硕士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 上文分析数据中分别有25%和19%的参评人员认为辽宁省的农科硕士研究生具备很好的思维和科研推广能力,可见该省农科硕士研究生这两方面的能力仍需加强。因此,在对农科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探究式学习为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所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如高等农业院校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课题研究,对有价值并具有可行性的课题研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和设施保障,以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以此来培养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研能力,这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具备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2.2 要注重培养农科硕士研究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其他方面的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分别只有18%、24%、18%、 32%、27%和19%的参评人员对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及实际操作能力表示十分认可,因此,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农科硕士研究生能力和素质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农科硕士研究生不仅要具备优良的知识素养,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及适应工作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将其推进就业市场,参与岗位竞争[3]。
在农科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上,学校要重视实践环节,创造机会让他们参与到校内外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使他们在学习之余注意搞好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注重自身各种能力的锻炼和素质的提高,为学
今后的发展储备更多的竞争资本。例如学校可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鼓励农科硕士研究生参加寒暑期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创业大赛、辩论赛以及各种其他素质拓展活动,努力改变农科硕士研究生只埋头于实验室,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状,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使他们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社会交往、语言文字表达等能力以及培育他们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素质,以保证农科硕士研究生在将来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4]。
4 结语
根据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和模糊性,建立了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的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有效地克服了评价中的主观因素影响,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获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根据评价结果得出,辽宁省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评价等级为“比较好”,但在“比较好”这一等级中,总体评价得分偏低,提高辽宁省农科硕士研究生的质量是高等农业院校今后非常重要的任务。高等农业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进一步提高农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使其在充满挑战的新形势下,抓住机遇,成就自我,奉献社会。
参考文献:
[1] 吕跃进.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排序[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2,16(2):79-85.
[2] 张吉军.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0, 14(2):80-88.
【关键词】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口语水平 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0103-03
一、调查背景
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在我国很受重视。但是,随着近年来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高校教师对学历要求的日趋博士化,大量的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面临着毕业后无法进入高校从教的现实问题。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浙江省内英语专业硕士毕业生入高校的比率仅为21.7%,这也意味着大批毕业生走上社会之后将脱离科研环境,面临就业选择的日趋多样化,包括从事有关外交、经济、贸易、法律、广告、新闻等行业。如果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整体上跟不上一般非专业的学习者,该专业便失去了它最根本的优势。为了进一步了解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的真实情况、社会就业岗位对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口语能力的现实要求、现行的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大纲是否符合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本科研小组对所抽取的英语专业硕士毕业生用人单位、已毕业在职的硕士毕业生和在校硕士研究生三个群体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
二、调查方法及分析
分别针对浙江省内的英语专业硕士毕业生用人单位、已毕业在职硕士毕业生和在校硕士研究生三个群体设计和发放问卷。问卷形式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为主,让受测者根据自身情况作出选择;并以主观题形式为辅,给予更大的表述意见的自由度。
(一)用人单位
向浙江省20家用人单位发放问卷。填写问卷的20家单位在近3年内招收过英语专业硕士毕业生, 这些单位包括高校与科研机构3家,集体与私营企业6家,机关1家, 国有企业2家,“三资”企业5家, 其他事业单位3家。在地域上主要集中在杭州、温州、湖州等大中型城市,这也与现在城市具备更多研究生学历的就业岗位有关。填写问卷的大多为企业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本身一般都具有较好的英语水平和相应的判断能力。问卷的反馈如各表所示。
问题1:贵单位对英语专业硕士毕业应聘者的英语水平有何要求?(可多选)
问题2:贵单位招聘时进行何种语言能力测试?(单选)
问题3:贵单位录用的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工作中是否经常需要使用英语口语的表达?(单选)
问题4:请对贵单位最近3年录用的英语专业硕士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英语水平的不足之处给予评价。对这一开放性问题的回答内容比较丰富,总结出来有几条主要信息:(1)英语口头交流能力未达到期望值,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遇到口头交流障碍。其中18家提到这一点,其中15家认为他们该方面能力有所欠缺,7家认为在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能力有所提高。(2)其中有11家提到翻译能力问题,5家认为他们在口译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2家提到在笔译能力方面不尽如人意。(3)9家提到他们对专业用途英语方面的知识欠缺较为,仍需要通过培训及长期的工作和学习提高。(4)5家提到一些具有专业性的英语能力,如专业英语写作以及用英语做专业的presentation等能力不足,难以达到公司要求。
(二)英语专业硕士毕业生
针对这一群体发放问卷共50份。被调查者有高校教师、企业员工、各类事业单位员工等,他们毕业于省内省外的9所院校的英语专业,至少毕业两年及两年以上,具有一定的社会经历及阅历。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还选择了10名调查者进行预测(pilot study),根据预测情况对问卷设计的题目和形式进行再次修改,最终形成所采用的问卷。
问题1:你认为英语口语能力对你目前工作影响如何?(单选)
问题2:你认为在现在工作中哪方面的英语能力表现比较薄弱?(可复选)
问题3:你如何评价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主观题)。本题为自由发挥的主观题,通过概括主要总结为以下3点,以下顺序以所占比例从多到少排列:(1)38位提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较少接触英语,因此英语各方面的能力有所退化。29位提到口语能力大幅下降。(2)31位提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今后职业没有多大关系,因此没有目的性。26位提到在就业过程中除了硕士学历,在能力方面缺乏优势。(3)18位提到研究生阶段自己的学术研究处于被动状态,更热衷于从事兼职等社会活动。(4)15位提到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较为抽象,学习较为被动与茫然。
(三)英语专业在校研究生
我们选择了浙江省内5所高校的共450名在校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生进行调查,为了保证统计的方便性与研究的可比性,每所学校分别发放问卷90份,一、二、三年级每年级30份问卷。测试结果如各表所示。
问题1:你认为的英语口语水平相比本科阶段如何?(单选)
问题2:你是否在说英语时常常觉得自己口语能力匮乏?(单选)
问题3:你是否经常有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单选)
问题4:当前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是否以英语教授?(单选)
问题5:目前的研究论文(除毕业论文)是否以英文写作?(单选)
问题6:你对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期望是?通过总结归纳,在校英语专业研究生的期望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以下顺序以所占比例从多到少排列:(1)希望通过对英语语言的深入研究,能更好地运用英语,为今后的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2)希望硕士研究生的文凭能在今后的过程中给自己带来优势。(3)希望能学习到与自己今后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用途英语,做到学以致用。(4)希望培养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为进一步扩展研究能力做好铺垫。
三、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见,用人单位在招聘英语专业硕士毕业生时, 对英语口语能力的要求是普遍存在的, 对包括口语在内的英语综合能力的期望值更高。85%的单位还采用在面试阶段对研究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用人单位将代表口语能力和英语综合能力的证书作为评价标准;英语专业硕士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口语能力难以达到多数单位的期望,但其中7家表示在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能力有所提高,说明高频率的练习和使用是提高口语的唯一途径,其余不足之处还包括对英语专门用途方面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匮乏。
英语专业硕士毕业生是联系学校与社会工作岗位的纽带,对本专业有较深刻的认识,具有发言权。在毕业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工作中需要接触英语。调查中发现,94%的调查对象表示英语口语在工作中的作用很大或较大;同时却有90%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在口语能力方面较为薄弱,这是一对矛盾。对研究生阶段学习的评价结果显示,76%的调查者关注到自身的口语水平无法跟上工作需求,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对自身今后的发展无太大帮助。由此可以看出,当今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口语的实际能力与社会对他们在该方面能力的需求存在差距。
上述调查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的外部环境: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深入,社会对人才需求规格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浙江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极具特色的地区,对复合型外语类人才的需求更是旺盛。而其中英语口语能力是多个行业所需要的一项基本语言技能,包括以学术成果作为评估重点的高校,口语依然是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技能,是进入高校前面试和试讲中必过的一道关卡。同时这也是在英语教育普及化的形势下英语专业在英语能力上优胜非英语专业的方面。另一方面,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下,英语专业硕士毕业生空前感受到来自本科生毕业生、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竞争以及来自扩招背景下的压力。作为社会认可的英语专业四级与八级证书是英语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一大护身符,但随着其普遍性的增加,已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招聘参考标准。对于硕士学历的毕业生而言,这不再是自身优势的体现。虽然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提出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目标,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提出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但是,对于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依然受制于单一学术能力的培养的瓶颈。这种压力已经传导到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与教学上,我们无法再视而不见。
对在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调查结果显示,76%的在读研究生认为自己的口语水平相比本科阶段呈退化趋势。其中一、二、三年级选择“稍有退步”和“退步很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一、二、三年级在感觉口语能力的匮乏一题中选择“经常”项的人数同样也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从内因上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通过了专四、专八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后就没有再进行过较为系统的英语学习,再加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缺乏考试的压力,也就失去了练习英语口语的动力。如调查结果所显示,78.44%的学生反映研究生培养课程较少或几乎没有使用英语教授;76.88%的学生反映目前的学术论文几乎没有使用英语写作。这从外因上剥离了研究生英语听说训练的环境。在生存压力剧增的今天,很多学生往往为了更好地就业而选择继续深造。对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期望的调查结果中,绝大多数学生提到了希望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给自己带来就业能力与学历上的优势。这种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暴露了当前传统的培养模式滞后于现实社会的形势。
四、思考
在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以下五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思考,希冀对英语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方向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一)规定在英语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数量
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学会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并作出一定的实践成果。国内在语言学与文学类期刊,包括大学学报,绝大多数为中文类,包括最具权威的《外语与外语教学》、《外国语》,等等。该领域的研究人员的目光便集中于此,久而久之,缺乏运用学术英语的机会与经验。规定研究生在英语类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数量,并将其与学期学分挂钩,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创造了一种以英语为基础的学术氛围,避免英语系学生的第一外语语言能力的逐渐丧失。
(二)每学期设置期末英语口语和综合能力测试
在每学期末设置英语口语和综合能力测试,相类似于全国英语专业八级水平,并与学分挂钩。这样做能切实布置给学生一个明确目标,营造一种压力与氛围,从而不断巩固和提高英语的综合水平,使英语系研究生保持英语能力上的优势。
(三)规范教师以英语授课为主
虽然教师在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学生学术研究方法与思考方式,但是用英语授课能为英语系学生提供一种英语学术环境,毕竟英美国家在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研究走在更前端,用母体语言来理解与思考前人的学术理论更加纯正;同时也营造了稳定的听说训练环境,做到鱼和熊掌兼得。
(四)开设各类选修课的尝试
教育必须与职业需求相符。研究生学习的内容更加精细和具有针对性,面对毕业后择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各高校应根据地域等实际情况在课程设置上作出调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今后的职业规划、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相关课程;学校也可以根据学生对选修课不同的热衷程度,建立起符合自己学校专业特色的研究生英语教学体系和评估体系,开设学生切实需求的英语基础类课程和专门用途类英语课程。并将目光从学术研究上不断拓宽和延伸,甚至开辟其他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使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使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用。
(五)安排英语实践机会
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在从事学术学习与研究的同时,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学术研究本身是现实的抽象与升华,最终要回馈现实才能实现其价值。通过实践不断发现问题,从而促进解决问题和从事研究的动力和灵感,并将研究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这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步骤,缺一不可。学校为英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安排英语实践机会,能为其今后踏上工作岗位做好提前的培训,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既抓好科研工作,又锻炼英语口语与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论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0)
[2]何兆熊.对英语专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几点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4(6)
[3]谢宇,韩天霖,林放等.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外语界,2007(1)
[4]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4)
【基金项目】2010年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1070XJ1510153)
关键词 民族高校工程硕士 就业质量 实习实践基地
为进一步完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2009年我国开始进行工程硕士培养。根教育部指示,民族高校也先后增设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点。本文以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调查样本,该院自2011年开始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其工程硕士培养定位在于培养服务少数民族或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具备高水平专业技术知识的高端管理型人才。本文从该院工程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入手,分析就业现状,探讨就业中反映出的培养问题,并寻找解决途径,以期提升民族高校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1 问卷调查与分析
调查对象至今共有工程硕士毕业生74人,其中男生51人,女生23人,男女比例2.2:1,处于工科院系较正常水平。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该院工程硕士研究生当年就业率分别为100%、100%、95.7%、91.3%。单从就业率一项数据上看,该院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比较成功的,然而,对四年就业数据进行分析,较为深层次的问题也显现出来。
1.1 就业质量长期处于中等水平
2013年至2016年该院工硕士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该院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中小企业占据比例较大,62.1%的研究生毕业后去往中小企业,去往行业知名企业人数所占比例不大。自2014年以后,去往国企或事业单位人数有逐步上升趋势,对此特别对2015年、2016年去往国企及事业单位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这两年去往国企或事业单位的毕业生中去往中国电信的毕业生占较大比例,这与两年该企业调整企业内部人员结构,扩大招聘需求有直接关系,且该院去往中国电信毕业生往往去往的地区多为竞争较为薄弱的三、四线城市或者二线城市远城区。
由于民族高校整体水平不靠前、社会认可度不高,民族高校在我国高校排名中往往处于中等水平,部分民族高校排名甚至靠后,社会上尚存民族高校学生就是“能歌善舞之流”的说法,甚至于有的地方不知民族高校有工程硕士专业,怀疑民族高校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以至于对民族高校培养的工程硕士毕业生素质也抱有怀疑态度。这是导致民族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不高的外因。
对于企业来讲,知名高校工程硕士毕业生意味着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较强的能动性、较大的可塑性,因此一般企业更愿意招收知名高校的毕业生。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往往来自知名高校的本科生,或者优质的本科生,对于广大考研大军来说,民族高校往往不是他们的首选目标,甚至于民族高校自身的本科生也多将母校作为调剂对象。
1.2 专业综合素质不高
对于2013年至2015年毕业生就业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实践能力需加强”、“专业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等字句频繁出现在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中。对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也可以发现,希望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加强具体项目实际操作培养是该院工程硕士毕业生对学院改进工程硕士培养提到最多的建议。
民族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综合素质不高主要由于没有进行足够的工程实践,这与民族高校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滞后有直接联系。我国大多数民族高校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环节薄弱,有的民族高校尚没有设立工程硕士实习实践基地,即使有设置的,其基地管理运行都存在较多问题,这直接导致了民族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所学专业知识不能在实践中进行巩固、强化进而融会贯通。较多民族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没有具体项目的实际执行经验,多采取在理想环境下简单的算法模拟完成导师给予课题,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这部分学生在企业招聘笔试环节通常能够顺利过关,但是在企业面试环节,其弱点也就暴露无遗。
本文研究对象学院工程硕士毕业生中也不乏优质就业人员,2013年至2016年该院工程硕士毕业生进入行业知名企业直属公司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于这部分毕业生进行走访发现,这部分学生其共同点是在研究生期间掌握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借助导师引荐到相关企业进行真实实习实践,实地参与企业的某一项目完成。此外,这一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后,也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由于这部分毕业生的优秀表现,这些企业对民族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评价也有所改观。由此可以看到专业综合素质,特别是工程实践能力在民族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不显著
民族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根本目的是服务少数民族或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围绕这一目的来看,目前民族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色还不够明显。从研究对象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来看,由于该校地处湖北,毕业生就业分布比较多的几个地区仍然是湖北、深圳、上海、北京。从地区上看民族高校工程硕士毕业生与一般高校工程硕士毕业生没有显著区别,虽然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就业单位或者就业地区与少数民族相关,但从毕业生求职意向以及最终入职情况来看,民族高校工程硕士毕业生仍然更倾向于发展潜力较大的大城市或者大企业。该院工程硕士毕业生毕业后去往服务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相关单位占总体就业比例24.3%,而其中直接服务于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相关单位不到一半,这也就是说该院工程硕士毕业生中最终大多数人没有为少数民族或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服务。当然,本文的这种服务并不包含到广义的服务,比如业余民族文化的宣传,单指从事与少数民族服务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相关性的工作。
民族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的不显著还表现在工程硕士毕业生本身对民族概念的缺乏,由于当初进入民族高校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实属没有选择的选择,所以这部分研究生自入校到最后毕业都缺乏学校归属感,对于民族高校的意义也仅仅限于“少数民族比较多”这种简单的理解。
2 解决对策与建议
2.1 提高民族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塑造民族高校研究生形象
民族高校应该加大研究生招生中对优质生源的奖励力度,大力吸引优质生源的同时打好招生“广告”,提高民族高校工程硕士培养的知晓度。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展现民族高校工程硕士培养的优势面,加强与知名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发挥盟友高校的联盟优势,提升形象。同时严把入口,对于研究生招生更加重视质量而不是数量,面试时严格做到宁缺毋滥,将真正愿意学的生源迎进来,将混文凭的生源拒之门外。
2.2 紧抓民族高校工程硕士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提升研究生专业综合素质
专业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民族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的制胜点。建议民族高校根据各自专业实际需求,与相关企业,特e是有少数民族背景的企业加强合作,切实建立校企实习实践基地,将工程硕士实习实践列入民族高校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
实践基地应该是政产学研用结合的重要平台和载体。①民族高校可以到其他高校工程硕士实习实践基地进行实地走访,学习其基地建设经验,再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调整。同时,校企之间的合作模式应该是以项目为主导,民族高校工程硕士导师与对应基地导师之间有项目作为桥梁,并加强交流沟通,对研究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实时掌控,如周报、中期考核等,以保证工程硕士实习实践的切实有效。
2.3 进行特色培养,彰显民族高校工程硕士特色
从培养环节入手,提升民族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色。课程方面增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相关课程,让工程硕士研究生充分理解民族高校社会责任及存在意义,激发研究生民族责任意识;生活中向研究生展现民族风土人情,使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热爱少数民族,提升研究生民族归属感。
项目合作上,政府及高校应进行牵头,鼓励研究生导师增强与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进行交流合作,将解决民族地区实际问题作为项目进行合作,并带领研究生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发展成为长期交流合作平台。
在就业指导方面,设立民族企业或民族地区专场招聘会,集中提供服务少数民族或民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岗位信息,欢迎并支持相关企业来校进行宣讲。特别是那些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工程硕士,鼓励他们回到民族地区,为民族地区发展做贡献。
3 总结与展望
在当前我国全面发展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环境下,民族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也面对着极大的机遇。就业是评价民族高校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民族高校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决定性标签。民族高校应严守生源入口、升级培养模式、打造特色人才,使民族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质量得以提升,提升民族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研究生;就业
作者简介:周伟(1974-),男,甘肃会宁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曹银贵(1982-),男,湖南津市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讲师。(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研究生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国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127-02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项涉及管理学、资源环境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学科,[1]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丰富的理论基础,更要有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2]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来自于社会需求,中国人多地少及现阶段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特殊国情,决定了社会、政府、专家学者对土地问题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从而呈现出全方位研究土地问题的态势。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外因与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不无关系,1998年以来,土地资源管理赋予了更多的公共管理内涵。[3]面对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如何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成为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培养高素质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显得尤为重要。[4]
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一直以来都活跃在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土地整治、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第一线。[5]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接近尾声,同时全国大学生就业数量猛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竞争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无论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同样面临着竞争压力加大的挑战,相比之下,研究生就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要强于本科生,尤其是具有工科背景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因为在研究生期间参与了科研及生产项目,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6]
一、研究背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并授管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该专业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随着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逐步形成了六大研究方向:土地产权产籍管理、土地整治与生态恢复、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规划、不动产估价与管理、3S技术及应用和土地制度与政策,并且该专业在2010年获得了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资格。该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高层次国土资源管理专门人才。
开展此次研究主要是从我校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就业的角度出发,分析2007~2011年各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检验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的吻合程度,分析目前培养方案所培养研究生的竞争力。本研究第一有利于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第二有利于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调整招生方案和培养方案;第三有利于指导硕士研究生成功就业。
二、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所利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我校就业中心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库,涵盖了2007~2011年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主要的就业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政治面貌、籍贯、工作单位、单位所在地、单位性质等。这些信息有利于全面了解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状况。
三、就业情况分析
1.毕业生人数
从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规模来看,其数量相对比较稳定,2007~2011年间,基本上保持在20人左右。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7~2009年间,该专业毕业生的人数是在增加的,随后又有所减少。2004年地矿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28人,(卞正富,2008)从2007年的就业数据来看,2007年我校该专业硕士毕业生是19人,表明2004年我校该专业招生人数占地矿院校招生的大多数。另外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占学院硕士毕业生的比例来看,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从2007年的73.08%降低到2011年的34.62%,一方面是由于该专业招生门槛高,很多考生报考该专业都没有成功,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优势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学院相关特色型专业的发展。
2.就业率情况
就业率是评估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就业率分为一次性就业率和传统就业率。就业率是指某一时点已经落实毕业去向的学生人数与毕业总人数的比。一次性就业率是指广义的就业率,其中已落实毕业去向主要包括签订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考研录取、出国申请成功。传统就业率是指狭义的就业率,其中已落实毕业去向主要包括签订三方协议、考研录取。这样,一次性就业率就要高于传统就业率。
就业数据显示,在2007~2011年间,截至每年的8月31日,土地资源管理硕士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都是100%,远远超过了全国硕士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的平均水平。在研究期内,该专业硕士毕业生传统就业的人数先增加后减少,如图2所示。而传统就业率(截至每年8月31日)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由2007年的78.95%增加到2011年的88.89%,增加了9.94%,而2009年的传统就业率略微有点下降,主要是由于当年较多毕业生想留在北京,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用人单位缩减了用人指标,并且北京户口指标也随之缩减。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研究生;就业
作者简介:周伟(1974-),男,甘肃会宁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曹银贵(1982-),男,湖南津市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讲师。(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研究生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国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127-02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项涉及管理学、资源环境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学科,[1]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丰富的理论基础,更要有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2]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来自于社会需求,中国人多地少及现阶段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特殊国情,决定了社会、政府、专家学者对土地问题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从而呈现出全方位研究土地问题的态势。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外因与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不无关系,1998年以来,土地资源管理赋予了更多的公共管理内涵。[3]面对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如何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成为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培养高素质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显得尤为重要。[4]
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一直以来都活跃在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土地整治、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第一线。[5]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接近尾声,同时全国大学生就业数量猛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竞争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无论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同样面临着竞争压力加大的挑战,相比之下,研究生就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要强于本科生,尤其是具有工科背景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因为在研究生期间参与了科研及生产项目,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6]
一、研究背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并授管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该专业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随着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逐步形成了六大研究方向:土地产权产籍管理、土地整治与生态恢复、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规划、不动产估价与管理、3S技术及应用和土地制度与政策,并且该专业在2010年获得了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资格。该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高层次国土资源管理专门人才。
开展此次研究主要是从我校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就业的角度出发,分析2007~2011年各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检验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的吻合程度,分析目前培养方案所培养研究生的竞争力。本研究第一有利于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第二有利于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调整招生方案和培养方案;第三有利于指导硕士研究生成功就业。
二、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所利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我校就业中心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库,涵盖了2007~2011年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主要的就业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政治面貌、籍贯、工作单位、单位所在地、单位性质等。这些信息有利于全面了解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状况。
三、就业情况分析
1.毕业生人数
从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规模来看,其数量相对比较稳定,2007~2011年间,基本上保持在20人左右。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7~2009年间,该专业毕业生的人数是在增加的,随后又有所减少。2004年地矿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28人,(卞正富,2008)从2007年的就业数据来看,2007年我校该专业硕士毕业生是19人,表明2004年我校该专业招生人数占地矿院校招生的大多数。另外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占学院硕士毕业生的比例来看,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从2007年的73.08%降低到2011年的34.62%,一方面是由于该专业招生门槛高,很多考生报考该专业都没有成功,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优势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学院相关特色型专业的发展。
2.就业率情况
就业率是评估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就业率分为一次性就业率和传统就业率。就业率是指某一时点已经落实毕业去向的学生人数与毕业总人数的比。一次性就业率是指广义的就业率,其中已落实毕业去向主要包括签订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考研录取、出国申请成功。传统就业率是指狭义的就业率,其中已落实毕业去向主要包括签订三方协议、考研录取。这样,一次性就业率就要高于传统就业率。
就业数据显示,在2007~2011年间,截至每年的8月31日,土地资源管理硕士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都是100%,远远超过了全国硕士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的平均水平。在研究期内,该专业硕士毕业生传统就业的人数先增加后减少,如图2所示。而传统就业率(截至每年8月31日)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由2007年的78.95%增加到2011年的88.89%,增加了9.94%,而2009年的传统就业率略微有点下降,主要是由于当年较多毕业生想留在北京,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用人单位缩减了用人指标,并且北京户口指标也随之缩减。
硕士生毕业论文 答辩,作为导师对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次集体指导,已经成为惯例。上周六,实验室对10位即将毕业的硕士生进行了全天时间的 答辩,按正式答辩的顺序和时间要求进行。由于受平时学术交流,进展汇报强调细节交流的影响,大部分同学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汇报内容。 答辩的结果令我满意的很少。总结起来,存在的共性问题如下:
1、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阐述不清楚,让人听不出研究的价值所在。
2、汇报提纲完全按硕士毕业论文章节构成,没有进行合理规划、归类和整合。汇报提纲(内容)之间,无承前启后及过渡性语言。
3、对汇报内容不太熟悉,PPT文字描述太多。
4、过于强调细节,如数学公式的推导等,而忽视了介绍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及结果的测试分析等。
5、汇报总结中,未直截了当地呈现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
6、忽视取得的成果展示,如论文、专利、获奖情况等一带而过。
7、无致谢。
由于答辩委员会成员,研究方向各异,有偏实验科学的、有偏硬件设计的、有偏算法和软件设计的。如果不讲究答辩策略,可能会造成“做的好,不如讲得好”的结局,从而影响答辩成绩。我的建议(15分钟左右)如下:
1、课题概述(2-3分钟):阐述为什么要开展这项研究,即立项依据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主要介绍课题来源、研究背景、现状及存在问题等,从而引出硕士毕业论文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解决的主要问题。——回答“为什么要做?”
2、课题内容(8-10分种):主要突出:1)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采取的措施;2)实验结果展示及分析。文字描述多了,会影响讲解思路,也会给人不熟悉内容的印象;公式推导多了,这不是答辩老师所感兴趣的(感兴趣的评委自然会看你的纸质论文)。同时,可能占用了后续展示主要成果的时间,让评委看不到你最后的“干货”。——回答“怎么做的?”
3、课题总结(1-2分钟):1)直接以按序号形式列出所开展的工作;2)创新点与贡献,即提出了什么方法或理论?解决了什么问题?实现了什么功能?有创新的强调创新,无创新的强调工程应用价值。课题展望或存在问题可一带而过,如果评委需要追问,后续回答问题时阐述即可。——回答“做到了什么程度?”
4、成果展示:如论文、专利、获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