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2 19:42:30
序论:在您撰写长恨歌教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了解作者及其诗歌创作的特点;
(2)阅读课文,梳理作品思路,探究其主旨;
(3)学习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作品;
(4)鉴赏作品的抒情技巧;
(5)品读名句,培养诗歌鉴赏的兴趣和习惯。
2、重点、难点
知人论世,探究作品主题;鉴赏作品的抒情技巧。
3、诗人简介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作品,我们以前学过他的哪些作品?
请说说你对白居易都了解些什么?
4、朗读诗歌,整体把握。
(1)范读诗歌,感知大意。
(2)理清思路,梳理结构。
5、探讨《长恨歌》的主题
《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
介绍三种意见,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1)讽喻说。(2)爱情说。(3)双重主题说。
对这三种看法,你怎么看?
6、问题探究
(1)阅读第二至四部分,看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
白居易《长恨歌》出现在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该教材作为作为单元赏析示例出现,文后有赏析文章,便于同学们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高二的学生,学生有了较高的诗歌鉴赏能力,也更乐意展示自我。
我在班里提出课堂微课的要求。以自愿的原则,学生可围绕白居易《长恨歌》的某个点进行阅读和研究,确定好主题,向老师提出口头申请,老师根据学生描述,确定该选题是否具有课堂展示价值。有几位同学的选题,内容新颖,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我将他们选为展示课题:《的写作背景及叙事情节》、《之“恨”》、《主题――“爱情说”》、《看安意如的作品中如何解读李杨爱情》、《从李杨爱情看爱情故事里的物是人人非》、《文W作品中如何写美人》、《从看唐代的头饰》。
学生平常课业繁重,住校期间也不太方便查阅资料,安排两周时间来备课。并召开微课教员小会议,提出备课要求。要求做到微课内容能够展示教学重点,内容详实,资料使用合理,考虑同学们的学习实际,环节设置清楚、灵活,能使听课者从中有较多收获。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可参考的资料;并积极鼓励大家认真准备,展现出自己的综合素质,锻炼能力。在上课前三天,各位微课承担者向我提交教案和PPT等资料,我和他们每人交流了备课内容,给出了修改的建议。
上课的时间选定在联排的两节课上,共计80分钟。除我之外,另有两位语文组老师慕名来听课。整堂课,课堂容量大,内容各异,讲法各有千秋,讲课者准备非常充分,所以课堂张弛有度,讲授和互动结合,关键是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生微课结束了,比任何时候都听讲认真的同学们给讲课这报以热烈的掌声。关于这次微课展示,我称其为“《长恨歌》盛宴”,每个同学都为自己的微课做了最精心的准备,我表扬了A同学讲解时的自信和大方,B同学的内容主题突出和语言优美,C同学的资料翔实和板书考究;D同学的课堂氛围融洽;E同学的功底扎实;F同学的视角独特;G同学的内容新颖。同时也委婉地指出了几位同学的某些不足,以期他们以后改正。并赠送每人一个小礼物,表示感谢。
学生的微课让我看到了学生创设课堂的极大潜力,听课的老师们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了极大的肯定。把课堂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学生微课绝不是老师放手让学生去教。老师的主动性体现在“隐”但绝不是“退”。创设有利的学生微课环境,才能达到微课的良好效果。下列问题是该课型设计时的关键:
一、教学内容选择必须慎重
教材内容选择是否恰当是该课型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并不是所有的篇目都适合学生微课的课型。教师要考虑文本内容,文体、题材、年代等各种因素,量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自己对于文本的细读和把握程度,资料搜集的难易程度等。一堂微课成功的前提是,课堂内容所围绕的教材是否合宜。王荣生教授曾说过,合宜是一堂好课的标准。 关于此类课型的尝试,也许教师会有满心期待但却最终失败的结果,进行反思时,首要的还是要思考,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匹配。
二、督导学生备课
学生微课不是为了解放老师,也不是专为那些想更省心省事教学的老师们提供的方法。老师的“退”和“隐”是成就这类课堂的又一充要条件,老师要从课堂里的掌控者,讲台的独霸者,变成课堂的组织者和“幕后导演”。教师要合理的建议学生选题,听取学生对于课堂程序的设计,控制教学内容的总量,建议和帮助学生搜集资料,对课堂内容的难以程度做出判断,跟进学生备课的进度,修改学生微课教案和PPT,鼓励讲课学生充满信心,做好班级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内容的动员工作。
三、课堂安排要精心合理
该课实施的时间一定要认真考虑,鉴于学生对于课堂的把控能力没有教师强的原因,时机是否合适对于课堂实施成功与否也很重要。尽量在一段比较安定的教学阶段展开,避开考试前后,避开学生大型活动前后,避开各种干扰课堂教学实践的因素。建议尽量安排在两节联排的时间,教学内容可以完整呈现。
讲课者的排序也是门艺术。细节也得追求到极致。考虑到讲课者的各种因素,综合衡量,尽量安排出合理的顺序。
四、指导和点评到位
学生微课一定是热闹的课堂,组织好学生听课,很有必要。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西风的话》,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合适的力度歌唱秋天的美景。
2、通过学习歌曲,初步了解乐段及乐段的构成。
3、通过演唱歌曲了解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
教学重点:
1、能够准确视唱旋律谱,唱准五、七度的大跳音程和附点八音符节奏。
2、演唱歌曲时,学生运用不同音色表示西风的话不同形象和性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天是怎样的季节?能朗诵一首有关秋天的诗吗?
二、新课学习
1.初听歌曲。边聆听边思考:歌曲的旋律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
速度:中慢
情绪:优美抒情
2、复听歌曲,说一说歌曲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美景?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秋天。
从歌词中找一找。
3、出示秋天的画面,边聆听歌曲,边感受秋日美景。
4、介绍作者黄自。
黄自: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家。作品有:清唱剧、合唱曲艺术歌曲,著作有《和声乐》、《西洋音乐史》等。其中《思乡》、《长恨歌》、《抗敌歌》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5、聆听歌曲,拍手拍腿感受4/4拍节奏。
6、仔细领会歌词,西风在对谁说话?
体会西风和小朋友之间的情感,第一句带着回忆的情感,语调越来越低,力度减弱。读一读
第二句,表达了西风时隔一年见到小朋友,发现他们的变化很欣喜,因此语调变高,力度渐强。读一读
最后一句抒发了西风的情感,用减弱的力度结束。
7、完整朗读歌词,。
8、聆听歌曲,用“lu”哼唱旋律。
9、填唱歌词。
(“袄”“高”“蓬”“红”的咬字一定要饱满准确。)
演唱一字多音时,提示学生用右手在左臂上模仿弹琴,唱清楚每一个音。
10、有情感的演唱歌曲
11、视唱曲谱
12、认识乐段
乐段由乐句构成,是音乐作品中表现完整乐思或相对完整乐思的最小结构。
一、多媒体教学
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与现实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学者对此也予以了足够的关注,并在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然而对关于如何在大学语文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如何利用多媒体建构新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等问题关注较少。在此情形下,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尤其必要的。相对于英语教学,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明显滞后,多媒体技术表现出的教学情景,特别适合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而且能使课程更加生动直观,使大学语文课成为集德育、智育、美育于一身的课程。
(一)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自2003年起,黑龙江大学大学语文课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全部实行多媒体教学。教研室集合全体的智慧自主研发多媒体教学课件,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课件版面和内容。用大量的资料性文字和具有丰富人文内蕴的精美图片、音乐和音像资料等,充分展现文章内容,发挥文学内在的教育功能、教化功能和美育功能。改善了以往单一板滞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效果是传统的单纯课堂教学模式无法企及的。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审美,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以丰富的内容和图文并茂的形式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文字、图像、声音并用,给学生更直观、更生动、更大量的信息,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和陶冶,提高他们对美文的鉴赏水平,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讲白居易的《长恨歌》时,先播放一段有关安史之乱的视频,通过了解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的社会背景、导致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尤其是天宝后期,唐玄宗宠爱杨玉环,政治日益腐朽。以及最后马嵬兵变,唐玄宗和杨贵妃生离死别。通过这些视频的观看,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的意境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会增加大学语文课堂的知识量、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参与度,拓展知识层面,教师也能充分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注意事项
目前,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在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时教师还要注意以下问题。1.突出重点,提纲挈领。多媒体幻灯片不是主体,它是辅助工具,不能取代教师。不要把PPT文稿变成WORD文件,幻灯片上只出现标题、句子,而不是你要说的每句话,课件不是教案。课件页面文字不能过多,如果文字太多,就会影响学生听课。学生拼命记笔记,内容的悬念也没有了。制作PPT文稿时一定要注意谋篇布局,详略得当,保持简单,留白很重要。2.风格统一,颜色协调。多媒体幻灯片应风格统一。一个课件的幻灯片前后整体风格应一致,不要频繁变换模板的风格,这要使课件的内容、风格一致,既有美感,又会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颜色激感,颜色传递感情。这样摸索和构建学生、教师与多媒体三方互动契合的新模式,以多媒体为手段建立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利用网络拓展课外教学
我国高等教育对大学语文课重视力度不够,对大学语文课程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维习惯的影响,本课程被蒙上“补课”论的阴影,或者被视为“高四”语文、“高五”语文。由于重视不够,大学语文课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上。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研究不够,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系。纵观全国大学语文课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基本停留在中学应试教育阶段的“填鸭式”教学。教师一讲了之、学生一听了之,学生学习只是单纯为了完成学分,有些学生很想好好学习,但是少而又少的学时并不能满足他们,课外学习又不知学什么、怎么学,网络时代下的现代化手段还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
(一)拓展课外教学的意义
由于大学语文是公共必修课,学时比较少,仅30学时,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简直是天方夜谭。因此大学语文课利用网络条件进行课外拓展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众所周知,语文学科不仅仅需要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了解,同时还需要大量的也是必须的课外阅读。但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教学基本上局限于课堂教学,课外拓展学习还没有充分开展起来。由于大学语文的教学局限于课本上,而教材的内容与时展相比较,往往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显得单一、静止和陈旧,学生已不满足于教师在课堂中传授的知识,他们渴望获得新知识,关注新信息。因此,除了改革50分钟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外,利用网络条件大力拓展课外教学空间,也是非常必要的。改变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重构教学体系,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条件,拓展课外教学空间,在更高的层面上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人文知识的学习仅仅依靠课堂是不够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引领,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人文素养的提高是需要点滴积累的。利用网络条件进行课外拓展,扩大学习范围,提高阅读质量,增强学习的深度、维度,丰富教学内涵,培养学生形成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充实、健康,让他们成为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二)利用网络拓展课外教学的策略
主要是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资源拓展大学语文课外学习,引导和激发学生读书和钻研的兴趣,使他们不拘泥于课本。随着课外学习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拓展大学语文课外学习教学的方法如下。1.建立“大学语文网上读书工程”,延伸拓展课堂教学。语文教材所选的篇目都是经典的名篇佳作,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同时要有目标有针对地指导学生阅读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书籍、文章。通过课外拓展,学生既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又加深了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比如讲解周作人的《乌篷船》时,可以鼓励学生去“大学语文网上读书工程”阅读周作人的其他小品美文,比如《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等。2.建立大学语文网络博客,推荐优秀热门书籍、文章,拓展课外阅读。建立大学语文网络博客,不断向学生推荐古今中外的优秀热门书籍、文章,使大学语文课成为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重要课程。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不断地在课堂上推荐他们独到的新书,真正达到了资源共享。3.建立大学语文网络学习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通过建立大学语文网络学习平台,学生能够了解国内外新近或从前发生的事;上传让学生受益匪浅、青春励志的多媒体视频资料;让他们欣赏古今中外名曲、名画,使他们受到综合美育教育,这样不仅会大大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4.拓展课外教学空间,设立专家讲坛。聘请具有相当学术水准的专家为学生开设读书讲坛,指导学生课外读书活动,要求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课内课外学习相结合,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迈上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梯。
(三)加强课外活动指导,突出素质培养主题
1.多渠道、多视野继续开展课外阅读,拓宽大学语文课外读书和人才培养途径。任课教师除布置必读书目等传统做法外,还定期开展“推介新书”活动,把当前文学界有关学术新著、文学新著和出版动态等介绍给学生,从提高学生业余读书质量的角度,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此外,学生不定期介绍自己阅读过的优秀图书,相互交流读书心得。2.配合各院系人才培养、素质提高活动,提供有关专业指导。教研室教师多次受邀,担任学校及一些学院活动的评委,为社团活动、征文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提供专业指导。3.发挥课程优势,组织调查研究,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利用专题课,结合课文讲授和学生当下学习及未来工作需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拟制调查问卷,展开实地调查,既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2012年黑龙江大学深入推进“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分类教育与能力培养相融合、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实施专业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融合、实施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这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总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革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意义重大,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方面,力争探索出系统的、完备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系。由此改变全社会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看法,纠正学生对公共课的态度。大学语文给予学生人文素养的陶冶,扩大他们的视野和胸襟,使学生在古今文化精品的熏陶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成为“高尚”与“和谐”的一代新人。最终使大学语文成为传播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课程。
作者:张丽杰 单位:黑龙江大学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表现为一种“记忆型、接受式教学文化”。教师主要是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则被动地接受、存储信息,长期浸染培养使得学生仅会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失去了积极探寻、思考及评价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就目前而言,大学语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教学目标定位偏差
大学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个组成部分。学校开设大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使不同素质的学生达到同等水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为探讨其他学科打下一个语文基础。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是以课本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目的,对学生侧重应试训练,学生也只是为了分数死记硬背书中的知识,对文章的理解就只能符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因为不这样的话,恐怕很难拿到学分。老师所重视的也只是学生是否及格,并不重视学生想象力、创造性、人文性的培训,这种传统教授学生知识指向的唯一性、确定性、事实性使学生丧失了对文章类的鉴赏能力,对于文章思想内涵及丰富情感的理解能力、个性化语言的表达能力,这必然导致一种封闭的知识结构。所以,应该改变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这种授课方式,老师不仅要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讲授大量的课本外的语文知识和与之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知识,使学生有开放、多元、立体的知识结构。
2 教育主体对象颠倒
谁是教育的主体?这个话题历来都是争论的焦点,我们积极提倡的是“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说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指路人,其中的探索还是以学生为主导。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真正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以教师为主体”。这种长期形成的传统模式必然使教师在教学中忽视方法和方法论方面的教育。这种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方式,势必使学生不敢质疑问难,不敢批评教师。学生作业和考试答案,都要求与书本和教师讲的完全一致,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是目前许多司空见惯的学习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近年来开始成为人们经常提及的话题,但落实到实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年的传统教育形成的弊端短期内不可能发生实质性改变。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代替“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模式,最后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到大学语文上就是教师既要突出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又要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自我完善的思维空间。在课堂讲授上也可以打破一言堂的格局。在某些问题上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授,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 考核模式陈旧
从传统的模式看,分数是对学生考核的唯一标准。与其他学科相比,大学语文在知识的运用上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综合性,即语文知识的运用是综合的,孤立地去掌握各项知识并无太大意义;二是个性化,语言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语言风格,独特的审美能力及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知识。三是模糊性,即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难有一个精确的划分。所以。单凭教师掌握的知识或书本固有的知识作为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是不正确的。当前语文测试却与之相反,它忽略了语文的综合性,忽视语文的模糊性而过分强调精确性,特别在基础知识测评上越来越有偏、怪、难这种倾向,这势必让学生为了考试而去死记背,为了分数而去钻牛角尖,这些教学方法势必严重束缚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欲望,它实际上严重地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
所以,对于大学语文就应该采取松散式的考试方法,即可以规定在一个大范围内,不脱离大学语文的基础上,任由学生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只要学生表达的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就应该说达到了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了。
4 教学方式单一
一直以来,一支粉笔、一本教案是教师们通用的教学手段。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比如在讲授古诗词时,可以运用现代化手段,把诗词配之以画面、配之以音乐投影出来,然后把跟诗词有关的大量资料揉入其中,使学生在学习时有身临其境之感,获得审美享受。同时,大量的资料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使大学语文教学形式活泼、生动。
二 构建多样互动的创新教学模式
1 情境型教学模式
借助于形象化课件和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富于变幻的课堂环境,使教学鲜活而有节奏感。语文是由语言构筑的一种形象艺术,其学习离开了语言的活动和交往,离开了生活的运用和实践便难以使语文知识内化为真正的语文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应重视个体的适应和参与,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生动的社会文化和自然情境,让学生直接感受、品味语言,领悟语言的韵味和蕴含其中的深致意理;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形象感人的描述和深刻性问题的启发形成问题情境,从而将阅读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将感知的新信息、新材料、新问题联系起来,通过激发其联想、想象、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去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在关系和本质内涵。并对阅读材料进行冷静思考,发表独立见解。
2 研究型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信息搜集与处理、调查与实践、分析与思考、表达与交流等实践探索活动,使其主动地运用和建构知识,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研究型学习是对传统被动接受学习的一种改革,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及学习的实践与体验,对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研究技巧,提高创新品质、创新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求教师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新的问题,通过设问,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信息加工和思考,认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学会发现异议,针对所学内容进行批判性思维,并将所学应用于问题解决、决策及其他较高层次的实践活动。学生熟读作品后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讨论,老师则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中分析总结。同时,教师应大胆突破单篇课文、狭小课堂的局限,将教学视角积极向外和更深处拓展,或者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相关单元主题研究或专题讨论;或者根据学生生活的适切性,选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设计具有多元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研究课题,帮助和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社会调查和实践等方式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提炼,学生在知识的联系和运用过程中,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3 活动型教学模式
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活动因素,精心设计各种活动项目,发挥学生耳、口、目、心、脑、手等各种器官功能,挖掘其听说读写、观察、思考与操作等各方面智慧潜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的创造力与发展潜力只有在宽松、
愉悦的氛围中,在对未知世界强烈兴趣的推动下,自觉主动地追求才能得到发展。而且随着社会对人才理性思维、情感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加大思维和语言的训练已成必然之势。因此,大学语文应突破传统的记忆型、接受型教学模式,重视与实践结合,根据教材具体内容精心设计表现性、活动性教学。如学习《长恨歌》之前,请学生根据文章内容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故事进行复述,培养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围绕人物命运遭际的变化提出问题进行对论,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作者刻划人物的艺术方法。此外还可组织排演课本剧、诗词吟诵、讨论或专题辩论,通过自编自演,自读自悟,自析自评,提高学生的思维、写作及语言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创办各类文学社团和沙龙,开展演讲、办报刊、采风,举行读书报告会、专题研讨会及社会调查等多种活动形式,相互合作,增强与外界的交往和创新能力。
4 合作型学习模式
这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学习目标,在一定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学习成果而进行的合作互学习。它强调学习过程中各动态因素间的合作性互动,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全面实现,对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过程及其情感性、社会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增强学生与社会的交流沟通能力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实施合作性学习策略应根据教学及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确定协作学习的目标,使学生针对特定任务,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收集资料,进行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教师辅导课、全班性研讨会和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进行交流和争鸣,互教互学,达到激发其认知及自我认知潜能,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学习《哈姆雷特》之前,先介绍戏剧的特点及戏剧写作的一般方法和技巧,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讨论、设置剧情,并根据各人的兴趣和特长分工,创作和表演剧本,在各组表演完毕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论。改正表演的问题和不足,在讨论中进一步深入理解作品,准确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主题内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合作性学习具有更广阔的交流背景。教与学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向互动中实现的。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的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参与度与适应性,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使学生在轻松喻快的学习中,培养语文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成为有能力的独立学习者,为其步入社会,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实践证明,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每堂课都作为学生创造探索的历程,才能敞开学生的心扉,放飞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灵性,才会达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境界。
参考文献
这次实习的任务主要包括:试作和试教这两方面的工作。
对于试教这方面,我实习的是初一地理。由于学校师资紧张,学校要求我一边听课一边开始上课。但是地理这方面的课本来就少一周两节课,实习学校安排我接替尚海龙老师所带的两个班,初一三和初一四的地理课,这样一周我就上四节课,没课的时候就听其他老师的课。听了尚老师的两节课后,老师就叫我开始去上课,我硬着头皮答应了,其实我心里没谱。下来我也认真的备课、查资料,把我在大学学的知识全用了。本来以为这样就够了,谁知道上了下来才发现问题多多。第一次走上讲台,非常紧张,差点说不出话来,教学途中也多次忘了下一步该讲什么了。这让我体会到上好一节课真是不简单,同时发现了教案 与现实中的课堂又是两回事来的!从而才发现自己对课堂常规教育 以及上课的技巧的了解是如此的缺乏。才知道要上好一节课在下面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要查多少资料才能上好一节课。做一个老师真难,做一个好老师更难。通过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和自我的反省,我不断的改掉自己不足的地方,一步一步的进步。最后终于达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在教学环节,我 主要从以下环节对于这次 实习工作进行总结。
一,备课。
在教学过程中,备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备课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开展,备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备课时不仅要对说讲述的内容熟悉掌握,而且要有主有次、重点突出。这样才能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完成自己的授课任务,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因为地理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和其它学科有很密切的联系。备课时不仅要注意对本学科知识的熟练掌握,还要注意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考虑到地理知识的理论性强,学生很难领会。我特地增加了一些图片模型,是地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们便于接受。如讲到褶皱地貌时,因为我们地处平原,学生大多没看见过褶皱地形。如果在课堂上展示褶皱模型和做书本挤压成褶皱的实验,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褶皱地貌及褶皱地貌的形成原因。如在讲解民风民俗时,适当地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视频,当地的标志性建筑,节日活动时的视频录像等等,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对当地的民风民俗一目了然。
二、教学仪器的应用
由于地理教学的特殊性,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但是由于实习学校的实际困难,所以只要运用的教学仪器只有地图册即挂图。和地球仪。很想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应用新技术。只是条件不允许,但是我还是做了一些幻灯片,由于我 很喜欢计算机,所以幻灯片也很爱做,但是并没有找到多媒体教室给学生放映,也算是一种遗憾。但是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在地下我还是依旧在学习运用,或许等我毕业了,那时多媒体教学就会普及了,多媒体教学对地理教学真的很有帮助,比如地球自转和地球的公转,让学生去想象实在是难以想象,但是用动画做出来,学生则可以直观,还有一些地形地貌,由于乡村学生的经济基础差,能出远门的 特别少,有的学生甚至没有走出过我们的庆阳市,一出生就只知道黄土,让他们去想象流水地貌冰川地貌岩溶地貌,真的很难,但是用一些图片展示,则会加深他们的印象,因此,我个人认为,作为一名地理老师,熟练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则是必备的基本功,在今后的学习中,把计算机技术的掌握也要给于重视。
三、授课
站在讲台上和坐在下面感觉就是不一样。课堂授课使一项组织性的工作。在课堂上要适当地分配时间,对讲解内容有轻有重,既要面面俱到又要突出重点。不失适宜地展示一下教学模型、等,不仅能缓解一下课堂的紧张气氛,还能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甚至,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加一些笑话或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调动一下课堂气氛,都很重要,而这也特别考验老师的综合素质。
四, 板书和课堂纪律, 说到板书,我 真的很惭愧,也很丢人,作为一名大学本科生,写的字很难看,为了不丢人,我还每天在地板上练粉笔字,由于我的钢笔字不好,所以在写粉笔字时一笔一划的很认真的写着方块字,这样看起来板书还算漂亮,不过学生们多我还是很宽容。但是作为一名老师,粉笔字钢笔字真的 很 重要,因此,平时写字的时候我都注意把字写的规范,并且买了一些字帖在练习,练习还是很有长进的,在实习的这一个多月我的粉笔字的确长进了不少,我的指导教师给我提出建议,让我以后不要放松多字的练习。我是虚心接受。提到 课堂纪律,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授课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上课时要注意那些开小差的学生,适时地提问他们一些问题,使他们的思绪回到教学能容上来。但注意不要太难,学生回答不上来,会打击他的自尊心,不利于他们对后来课程的听讲。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则要“严加看管”。
四、课后总结
总结是对以前所学能容的重现与再认识。总结做得好,既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还有利于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掌握。教师在带领学生做学结时,还要引导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拓展和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要把知识学活、用活,应用到实践中去。
五、实践体会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地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掌握了一定学科知识,但是面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和无限的想象力,也会感到迷惑不解,力不从心。因此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为将来走向教学岗位后,能更好地和学生交流。
多参加实践活动。理论不等于实践,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是课本知识所不能预料的。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这次实习的任务主要包括:试作和试教这两方面的工作。
对于试教这方面,我实习的是初一地理。由于学校师资紧张,学校要求我一边听课一边开始上课。但是地理这方面的课本来就少一周两节课,实习学校安排我接替尚海龙老师所带的两个班,初一三和初一四的地理课,这样一周我就上四节课,没课的时候就听其他老师的课。听了尚老师的两节课后,老师就叫我开始上课,我硬着头皮答应了,我心里没谱。下来我也认真的备课、查资料,把我在大学学的知识全用了。本来以为这样就够了,谁知道上了下来才发现多多。第一次走上讲台,非常紧张,差点说不出话来,教学途中也多次忘了下一步该讲什么了。这让我体会到上好一节课真是不简单,同时发现了教案与现实中的课堂又是两回事来的!从而才发现自己对课堂常规教育以及上课的技巧的了解是如此的缺乏。才知道要上好一节课在下面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要查多少资料才能上好一节课。做一个老师真难,做一个好老师更难。通过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和自我的反省,我不断的改掉自己不足的地方,一步一步的进步。最后终于达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在教学环节,我主要从以下环节对于这次实习工作进行总结。
一,备课。
在教学过程中,备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备课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开展,备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备课时不仅要对说讲述的内容熟悉,而且要有主有次、重点突出。这样才能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完成自己的授课任务,使学生更好地所学知识。地理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和其它学科有很密切的联系。备课时不仅要对本学科知识的熟练,还要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考虑到地理知识的理论性强,学生很难领会。我特地增加了一些图片模型,是地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们便于接受。如讲到褶皱地貌时,我们地处平原,学生大多没看见过褶皱地形。如果在课堂上展示褶皱模型和做书本挤压成褶皱的实验,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褶皱地貌及褶皱地貌的形成原因。如在讲解民风民俗时,适当地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视频,当地的标志性建筑,节日活动时的视频录像等等,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对当地的民风民俗一目了然。
二、教学仪器的应用
由于地理教学的特殊性,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但是由于实习学校的实际困难,所以只要运用的教学仪器只有册即挂图。和地球仪。很想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应用新技术。只是条件不,但是我还是做了一些幻灯片,由于我很喜欢计算机,所以幻灯片也很爱做,但是并没有找到多媒体教室给学生放映,也算是一种遗憾。但是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在地下我还是依旧在学习运用,或许等我毕业了,那时多媒体教学就会普及了,多媒体教学对地理教学真的很有帮助,比如地球自转和地球的公转,让学生想象实在是难以想象,但是用动画做出来,学生则可以直观,还有一些地形地貌,由于乡村学生的经济基础差,能出远门的特别少,有的学生甚至没有走出过我们的市,一出生就只知道黄土,让他们想象流水地貌冰川地貌岩溶地貌,真的很难,但是用一些图片展示,则会加深他们的印象,因此,我个人,作为一名地理老师,熟练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则是必备的基本功,在今后的学习中,把计算机技术的也要给于重视。
三、授课
站在讲台上和坐在下面感觉就是不一样。课堂授课使一项组织性的工作。在课堂上要适当地分配时间,对讲解内容有轻有重,既要面面俱到又要突出重点。不失适宜地展示一下教学模型、等,不仅能缓解一下课堂的紧张气氛,还能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甚至,当学生力不集中时,加一些笑话或学生感的事情,调动一下课堂气氛,都很重要,而这也特别考验老师的综合素质。
四,板书和课堂纪律,说到板书,我真的很惭愧,也很丢人,作为一名大学本科生,写的字很,为了不丢人,我还在地板上练粉笔字,由于我的钢笔字不好,所以在写粉笔字时一笔一划的很认真的写着方块字,这样看起来板书还算漂亮,不过学生们多我还是很宽容。但是作为一名老师,粉笔字钢笔字真的很重要,因此,平时写字的时候我都把字写的规范,并且买了一些字帖在练习,练习还是很有的,在实习的这一个多月我的粉笔字的确了不少,我的指导教师给我提出建议,让我以后不要放松多字的练习。我是虚心接受。提到课堂纪律,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授课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上课时要那些开小差的学生,适时地提问他们一些,使他们的思绪回到教学能容上来。但不要太难,学生回答不上来,会打击他的自尊心,不利于他们对后来课程的听讲。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则要“严加看管”。
四、课后总结
总结是对以前所学能容的重现与再。总结做得好,既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还有利于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教师在带领学生做学结时,还要引导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拓展和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要把知识学活、用活,应用到实践中。
五、实践体会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地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了一定学科知识,但是面对学生们提出的和的想象力,也会感到迷惑不解,力不从心。因此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自己的学科知识,为将来走向教学岗位后,能更好地和学生交流。
多参加实践活动。理论不实践,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常会一些突发事件,是课本知识所不能预料的。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自己的应变能力,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