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生就业观念范文

时间:2022-05-06 09:12:24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生就业观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大学生就业观念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念;现状;建议

1 大学生就业观念现状分析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初次就业岗位直接影响到人的成长与成才。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大学生把个人的知识技能、能力修养、价值观念同社会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找准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带来就业人数的剧增,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为大学生就业铺路,将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我们对河南高职高专类学生就业观念进行了调研分析。

1.1 对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态度

当问及您对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态度时,8%表示乐观,55%人认为通过努力就可以找到工作,32%人对就业形势很担忧,5%无所谓。

1.2 毕业生就业地区的选择

对就业地区的选择:36%的人选择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34%人选择中部大中城市,18%的人选择西部大中城市,6%的人选择家乡,6%的人选择其他地区。对上述地区的选择原因是:8%的人认为这些地区生活条件好,47%人的人认为这些地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25%的人认为这些地区良好的人才政策,1%的人认为这些地区看中创业环境,4%的人想回报家乡。但同时大学毕业生也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在大城市发展,不能在大城市就业的人,也能够降低期待到中小城市就业,就业总比不就业好。

河南省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城市期待也较高,愿意在直辖市和省级城市就业的比例都大大超过了在这两类城市就业的实际比例,毕业生有近三分之一愿意去县城或区乡。而实际就业人数中县城或区乡的占三分之二以上。

1.3 大学生就业心态的特点

通过调研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心态特点主要呈现在:毕业生的愿望和社会需求呈错位状态;成就动机水平高,但害怕面对现实;重物质待遇与轻才智发挥的错位;就业心理期望高,但缺乏信心和竞争力;实现自身价值愿望强,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综合素质重要性意识强,但自身欠缺且培养不够

2 调整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建议与对策

毕业生就业种种不稳定心态以及呈现出来的特点使经受一些挫败是不可避免的。这些矛盾心态其实某种程度上讲是其成长过程中心理趋向成熟的源动力。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毕业生自己要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外,社会、学校以及家庭都应积极的参与进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就业竞争力,从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使他们保持稳定、积极、正确的就业心态科学择业。

2.1 毕业生要学会自我调整就业心态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挫折、失败,导致心理上的灰心丧气和挫败感是在所难免的,作为毕业生应学会客观地分析、准确的定位,把现实我与理想我有机的统一起来,正确的处理理想与现实的一些矛盾现象,根据市场需求准确的去定位自己的就业方向,稳定自我的就业心态。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抗压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养以及艰苦创业的精神等。

2.2 毕业生要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的培养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加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就业做好准备。通过努力学习和广泛阅读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根基;通过广泛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人际交际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来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2.3 拓宽就业视野,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从求职学生的角度来说,应增强就业信心,拓宽就业视野。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大学生应主动调整自己的就业思路,放下“专业对口”的包袱,拓宽就业视野,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广泛的收集就业信息,在专业对口岗位受阻的情况下,大胆的去寻找和尝试与专业相关度不高的岗位。

2.4 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就业指导

高校应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上,应深化教学改革开展针对性强的就业指导活动,应开放办学模式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科学的指导学生,应把优秀的企业家、企业人力资源专家请到学校来交流授课,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用人标准。另外,高校要适应新形势,从入学开始就加强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的培养,还要进一步开展毕业生思想教育、理想教育、形势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客观地进行自我定位,提高他们综合就业竞争力。

2.5 社会和家庭要给予毕业生积极引导和关爱

社会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完善就业市场机制和人事制度,完善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这也是对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整的有力措施。另外,家长和亲友要主动关心、关注毕业生就业期间的心理变化,积极配合学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缓解心理压力,使他们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

【参考文献】

[1]李胜利.“90后”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基于对河南省九所高校的抽样调查研究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0.

[2]迟成勇.论当代大学生就业观之建构[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2,02.

[3]马琼.浅析就业观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人民论坛.2012,05.

[4]孙鸿,柳明旺,张羽鹂.当代大学毕业生择业心态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

[5]杨宏健.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7).

第2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体系和就业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通过设置网上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当今大学生就业方式及就业观念情况,探究现今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着重分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以及解决途径正确地引导和指导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缓解社会就业的压力。方法:设置网上已设计好的调查问卷150份以及派发纸质问卷150份并回收,整理后处理数据分析总结。结果:大部分被调查的在校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定位不清晰,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毕业后会先就业。结论:大学生应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锻炼各方面能力,注重社会实践,早日步入理想的职业岗位。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就业方式; 就业观念;调查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4012402

0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体系和就业观念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就业制度由过去的“统包统分”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改革,再到现在建立的“双向选择、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就业模式。作为大三的学生在不久以后即将踏入社会,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择业。选择什么样的具体职业应该量体裁衣。在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然而高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将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正确判断自己有哪些潜能和特长,力求做到对号入座。而如何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为大学生就业铺路,将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1对象和调查方法

1.1对象

随机选取在校各年级大学生共300名作为调查对象。

1.2调查方法

1.2.1调查表

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表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1.2.2方法

(1)网上邀请在校大学生做调查问卷。(2)走访大学城高校发放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填写,填写后统一回收问卷。(3)针对调查的不足,我们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

1.3资料分析

人工统计各题选项例数后,将数据录入Excel,并用Excel对数据进行归类与分析。采用方法:将选择题逐项统计,列出各题数量,并算出百分比。问卷中全是空白或未答5题及以上者,为无效问卷。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为100%。(注:回收率和有效率都达100%,原因是在被调查者填写问卷前,我们会向他们简单介绍这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2.2 数据和分析

被调查的对象中,一二年级学生占7%,三年级学生占49.l%,四年级学生占30.9%;五年级学生占13%。医学生占65.l%,非医学生占34.9%;从性别看,男生占46%,女生占54%。本次接受调查对象所属专业囊括了医学类、信息与科学技术类、经济与金融类、建筑设计类、管理类、社会科学类等等四十余项专业。因此仍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2.1关于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对如今严峻就业形势所持的态度

虽然大部分学生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但实际上有清晰规划的属于少数,多数学生对自己职业规划还是非常模糊,经过我们后续访谈调查发现,多数同学反映,平时虽有思考职业规划的问题,但却少有这方面的指导,也无从学习职业规划相关的技巧。

对于就业前景的态度,超过一半的受访者选择了“一般”这一选项,对将来的就业持乐观心态的学生占32.67%,选择“不知道”的学生占6%,感到悲观的学生占4.67%。面对严重的就业形势,很多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看待就业问题。然而也反映出了不少问题,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感到迷茫、不知道,甚至是悲观。消极心理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就业形势了解不够清晰,以及对自己专业历年就业情况不够了解。

2.2.2当代大学生毕业后对工作待遇、环境等问题的期待

在回答“毕业后,您能接受的最初工资待遇(月薪)是多少”时,22%的大学生能接受1000-2000元的最初月薪,在目前就业竞争激烈、就业难、就业环境差的背景下,这种观念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然而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最初薪酬的期望仍是偏高。在物价日益增加和大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大多数大学生期望自己的最初月薪是2000-3000元甚至是3000元。但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偏低的平均就业率以及激烈的竞争,一些工资待遇较好的公司不是很青睐没多少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

在一份工作对受访者最具吸引力的因素的调查中,有一半的受访者认为是个人发展机会,当今大学生追求的是个人发展机会,他们重视个人的提升,并愿意选择能锻炼自己能力的工作。而以往比较热门的工资待遇现在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有了下降的趋势。

在关于就业优先地的调查当中,绝大部分人还是会优先选择国内发达城市,小部分人会优先选择西部发展地区。至于优先考虑出生本地的,可能是由于他们是出生在东部发达城市或沿海经济发达的一、二级城市,在众多发达城市中,会优先考虑出生地而非周围的的发达城市。另外,有不少的调查对象专业是与中医相关的,他们就业优先地是中医行业发达的广东省,而非其他中医并不是很流行的省市。

稳定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工作待遇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志愿影响较大。由调查数据可知由于国企外企以及政府部门的报酬与工作环境相对更有吸引力,多数同学将这些单位当作 就业首选,然而必须指明,这些单位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建议多数同学初次就业应该放低期望,选择民营企业等单位作为就业目标或者作为更好发展的一个跳板。

2.2.3关于大学生对于就业的看法

从数据上看,考研、读研已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选择,但是毕业后继续继续读研对一些经济较困难的家庭来说,他们所承担的高昂学费令人担忧。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了直接上岗就业,毕业后读研也许并不是大多数人最佳的选择,工作赚钱对于一些身处经济能力一般的家庭的学生来说才是当务之急!此外想过自主创业的在所有调查对象中有18人,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不断加强,但很多学生心想创业而力不足。有10人选择报考公务员。报考公务员尽管竞争激烈,但仍有许多大学毕业生选择报考,原因是比较稳定,有保障,这种想法也大部分是出现在女生身上。现代就业难,许多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就业并不能一次到位,对于此问题,我们54%的调查对象认为会多积累工作经验,38%的调查对象认为要先就业后择业,而仅有8%的调查对象会试着适应目前工作。

2.2.4关于大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和素质的看法

在如何看待专业与工作关系的调查中,还是有近83%的人觉得工作还是要跟专业对口的,只是大部分人觉得刚开始工作时必须“不择食”,待有机会了,才去吃“本家饭”;其他的小部分人坚决只吃“本家饭”。剩余的受访者就可能觉得现在有工作已经很好了,没必要跟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由此反映出,大学生择业还是以专业为方向,毕竟对工作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熟悉,而对不熟悉的工作要不少的时间去熟悉与适应,而且犯错的机会也比较大。

而在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时,我们当代大学生反思自我时,对于会造成自身竞争力偏低的第一要素的见解各有不同。接近一半的调查对象——44.67%的答卷显示都认为缺少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是其就业时最为欠缺的素质;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欠缺,在本次调查中以22%的比例仅居第二;16.67%的调查对象认为沟通协调能力是他们所最为欠缺的素质;还有10%的调查对象认为主要是承受压力、克服困难能力的欠缺。此外,有个别调查对象认为英语能力的低下是其自身最为欠缺的素质。

当提及到如何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时,大部分大学生都是认为工作经验是就业率的重要保障,多实习,积经验,是就业的不二法门。多数的大学生都认为大学学习对于就业竞争力的提高有明显帮助,自身能力全面发展是提升竞争力的法宝。经验、能力、态度这三者,均被大学生所越来越重视。

2.3意见和建议汇总

2.3.1给学生的意见与建议

(1)面对如此严峻又充满挑战性的就业形式,我们当提高忧患意识,及早制定最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2)在不影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校外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

(3)一旦确定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就应该通过多途径获取相关职业的就业前景信 息并做好分析。

(4)大学生毕业后不能仅仅只有就业意识,因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饱和,现在尤为严重。因此我们要树立创业意识而不能把眼光仅仅限于就业。

2.3.2给家长的意见与建议

(1)家长在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给予一定的指导,但必须尊重学生本人的意见。

(2)家长在指导学生择业时不要强行要求学生选择职业,对于学生自己选择的职业应给予支持。

2.3.3给政府,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1)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政-企-校联系,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见习,实习机会,让学生们更能学以致用。

(2)政府应多鼓励大学生去西部地区扶持就业的宣传,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区域就业选择。最好取消限制学校毕业生包括高职高专毕业生合理流动的政策规定,鼓励毕业生跨省地市就业。让更多的学生致力于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中。

(3)政府提供必要的就业服务,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制度变迁带来的不适应和不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设立就业信息网络系统等,免费为毕业生快速提供翔实的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掌握择业技巧等。

(4)国家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成为就业行为的主体,减少中间环节,强化监督,提高制度效率。

2.3.4给学校的意见与建议

(1)学校有关部门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必须加大力度组织各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通过宣传画等手段传播有关该专业的就业方向等信息。学校除应针对大学生各自的特点,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并给予面试技巧等指导培训,以增强其就业的竞争能力。

(2)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高校应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以互利互惠的原则,建立就业基地,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机会,又增进就业双方的了解,为毕业生充分就业创造条件。

(3)学校应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大力提倡和采取措施如设立专项奖学金,选修一些社会急需的专业课程,将其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并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等,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将其培养成应用型人才。

(4)加强就业指导合力,深化就业指导的内容与形式。应通过学校各部门齐心协力,及对专业课教学的渗透等方法共同形成合力,开发就业指导的隐性课程,强化具体操作过程的有效度,提高指导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本江.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认识与对策思考[J].中国人才,2010,(1).

[2]朱明星.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3]卢捷.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2).

[4]袁颖.构建大学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J].江苏高教,2010,(1).

[5]姜莉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6]张宝敏.大学生就业亟需调整自我认知[N].中国教育报,2007,(8).

[7]刘余镇.转变就业观念创建和谐社会中国大学生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6):6364.

[8]赵月华.制度完善是解决就业问题的良方[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4).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述评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高等教育也保持了较快发展。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高校毕业生280万,2008年559万,2009年突破610万。2012年,高校毕业生680万,预计2013年将达到699万。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庞大的就业队伍,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难以回避的社会问题。显然,为了实现顺利就业,促进就业态势良性化,大学毕业生如何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无需讳言,受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毕业当谋一个“体面”的职业,早是“共识”。然而,社会的发展进步,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主观意识,也改变着人们的就业观念。作为新闻出现的就业新事层出不穷,有的甚至产生了全国轰动性效应。最有名的就是大学生卖肉。

北大中文系毕业生陆步轩2000年在家乡租房办起了“眼镜肉店”,国人热议,一举成名。浙江大学生刘校平是学连锁经营管理的,另有两位同学分别是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和物流专业,他们同时被温岭三和超市有限公司录用,一起被分到公司生鲜部卖猪肉。面对顾客的议论和疑问,他们说卖猪肉也是一项工作,没什么可抱怨的。

北大前校长许智宏说:“北大的毕业生可以当学者,可以当政治家,也可以卖猪肉。”“大学生决定做一件事,事无大小,都要拿出水平来”。作为北大前校长,他不认为自己的学生卖肉使北大颜面无光,对学生卖肉的职业选择和就业道路表现了充分的理解和认可。这在知识文化界有利于推动转变就业观念。

除了卖肉这样的职业需要得到像北大前校长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呼吁认可,其它很多职业也需要人们正视理解。

如重庆万盛城区有个修鞋匠,名叫袁廷勇,1997年毕业于某警官学校,还当过教师。后因变故在街头摆摊修鞋三年。他最初也放不下大学毕业生的架子,但修鞋工作几年的经历,使他深深感到谋生是最重要的。连生存都成为问题时,何谈发展!这也告诉人们,首先要生存,然后才能说理想和发展。

武昌某高校艺术系的一毕业生因一时未找到合适和满意的工作,经过调整心态,加盟一家小吃店,卖鸭脖。工作虽然累,但她感到快乐。

某部属重点高校马哲专业研究生数人网上开店卖菜,他们吆喝说“只需在网上轻点鼠标,我们就会将新鲜的蔬菜和美食送上门”。

几年前,济南环卫局城肥清运队招聘5名掏粪工,首日即有152人参与竞争,最后报名人数达到近四百人。其中还有一名研究生。最终录取的都是大学生。尽管有所谓舆论压力,但是,分工不讲贵贱,职业不分高低,劳动就是光荣,这道理是日益深入人心,被广泛接受认可。

所以,在北大学子做肉贩,硕士毕业当保安、博士也可当保姆不断见诸报端,成为新闻的时候,大学生当上掏粪工也就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新鲜事了。

据报载,去年有6名专科毕业生以4万多的年薪应聘当保姆,引起广泛议论。不少家长对此难以接受,认为是人才浪费。有学者则认为:我国大学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4%以上,高等教育早就大众化了。某些看似简单、不需要高学历“也行”的行业岗位,如果有大学生的加入,起到促进整体行业水平提升的作用,那就是良性循环,就不是浪费。这种观点无疑提供了认识上的新视角。大学生当保姆,不再是只打扫卫生,也不仅仅是做饭看孩子,还要配合和帮助主人注意保健,心理健康,涉及理财、食品安全、维修管理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同样的作为环卫清洁员,也不再仅仅是简单的人工清扫,要研究如何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如何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就是做掏粪工,也不是说做新时代的时传祥,如何尽量做到“粪物”无害转化和利用,减少污染,净化空气环境,这都是大有可为的。

转变就业观念除了对职业种类不要过分挑剔,从实际出发,从本人所在的环境状态出发,还要有全新的创业观念。要独立自主,创造条件,走自己的路,自主创业。

如武汉大学会计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张海斌,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上海某航空快运公司,“航空快运”可谓“够体面”的。他觉得该公司的企业文化不适合自己,就跳槽到武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由于一年的工作都是“纸上谈兵”,不见成效,于是毅然辞去国资公司的工作,又去天津一家乳胶公司做年薪十几万的财务总监。当此工作步入正轨后,他又觉得重复劳动太多,限制了思维,并萌生了自己开一家公司的想法。于是再次辞职,经过筹划加盟了吉祥馄饨,开始了馄饨生产经营。后来又注册了自己的湖北鼎鲜食品公司。他毕业后的经历值得玩味,他如果没有第一次辞职,就认识不到企业文化对人的影响。如果没有第二次辞职,就不会发现山外有山的新境界。敢于创业闯天下,不仅要有鲲鹏之志,也要敢于放弃。他放弃注册会计师的考试,两次放弃稳定而又体面的“铁饭碗”,宁愿自己从头开始,吃更多的苦,操更多的心,终于有了自己的公司,这就是舍得的成就,不舍不得是哲理。

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的胡海毕业6年,辞去了公司白领的职位,在广东一个山区当了菜农,种植经营特种蔬菜。他一年租了100亩地,自筹资金,投入20万元,赚了32万,一年就盈利12万。这是他发现了市场商机,毅然自己创业的范例。

又如90后大学生贺根是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制造工程系的毕业生,在大二学校举行的数控铣床技能比赛中获得亚军,后被留校聘为教师。但被多数人羡慕不已的贺根不久就做出了惊人的决定,放弃继续当高校教师,回到湖北罗田老家养牛创业。

一方面是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只愿意留在城市,造成就业困难,一方面是广阔的农村缺少青壮年,恐酿成凋敝前景。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认为:结构性矛盾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症结所在,这种现象可以概括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就业的视野应当更加开阔些,有必要进一步大力宣传自主创业的典型,造成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观念认可,彻底摒弃职业分贵贱,岗位论高低的旧观念。

2002年西南农业大学质保系毕业的吴艺明回到老家福建晋江市紫帽镇,承包了一个荒废的水库和15亩农田,开始自主创业,在他的精神感召下,他的同班同学韦立波和福建农林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本科毕业的赖善林也参加进来,他们利用山林空地,饲养已经注册的非笼养的品牌肉鸡“红霞牧鸡”,大受欢迎。

武汉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杨春林,在恩施高山上租地种菜,种出了自己的独特品种,市场稀缺,后又在工商部门的帮助下,成立了一个农家菜园合作社,他在新洲、江夏,一户户地走访当地菜农,说服了120户菜农加入合作社,由他提供品种,种出来后,他全部收购。为了保鲜,他每天四点就起床下地摘菜,早上7点到店里,因为新鲜,价格也合适,常常一抢而空,还成为很多大酒店餐厅的供货商。如果说学农的去经营种菜、养殖等,是有专业之长,那么杨春林并非是学农的,但他也获得了成功。不难看出,他是充分发挥了所学之长,扬长避短,发动菜农,用其所长,补己之短,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自己善于组织经营的长处。当然还有能吃苦,不怕累的干劲。

以上是切实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活例,反映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他们表现出的就业观念,值得所有就业求职者思考。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所谓更高质量的就业,其实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说直白点,我们过去依靠的是人口红利,劳动密集型产业,简单劳动,靠外向型经济,号称世界工厂,其实是给世界打工,赚得的钱是血汗辛苦钱,利润微薄。美国媒体就指出:中国的高技术进口额远远超过高技术出口额,以2011年为例,高技术进口合同价值达到322亿美元,存在100亿美元的“工业赤字”。不要以为中国外汇盈余可观,其实这是以大量非环保产业和血汗工厂为代价,“事实上,中国从技术角度来说是有贸易赤字的”。这促使我们高度关注,如何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人口红利尽快转变为人才红利,将用大脑挣钱取代用肌肉劳力挣钱。也就是要加强知识经济,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实现了这个目标,我们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才能化解。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解决当前的就业压力是紧密关联的。那么实现就业形势的根本好转,还有哪些工作有待完成呢?

从社会大环境来说,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并将社会保障覆盖面尽可能扩展到农村,使农村具备适合就业的深厚土壤。如果任何工作都有职业的尊严,退休后都像公务员一样享受退休金的待遇,可能就没有那么多人都去蜂拥考公务员了。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观念;转变;对策

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其中辉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由于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高造成的”[1], 张仁杰认为:“国家教育体制不合理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2],本文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适应社会发展才是造成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客观分析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找出大学生就业观念中不适应社会形势的因素,正确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

一、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必要性、紧迫性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待就业人数多,就业岗位少。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因为高校扩招[3]和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校扩招造就了大批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金融危机造成了许多工作岗位的缺失,就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一)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入新的发展时期,学校数量快速增长,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在校学生数量猛增,尤其近几年,大学扩招非常迅速,在校生规模庞大,大大超出了经济发展创造的就业岗位,许多人一毕业就找不到工作,造成了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还有许多人毕业后几年仍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然而,从目前来看这个群体的规模并没有因许多人找不到工作而停止膨胀,大学生的毕业人数仍旧在快速的增长。与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长相反,大学生的就业率却在连年持续下滑。这种情况已经影响了社会稳定,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2008年后半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仍对我国许多行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特别是外向型经济行业受冲击较大,许多企业员工失业,大学生急需就业与工作岗位不够的矛盾更加凸显。

二、大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大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

1.还想抱“铁饭碗”

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就业观念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择业时,都想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想找一个终生可靠的职业,即“铁饭碗”。然而当前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就业形势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当前我国人事制度已基本打破了“铁饭碗”和“大锅饭”,实现了竞争上岗;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传统产业逐渐被新型产业所代替,这就要求就业者的观念必须与时俱进。

2.不愿创业,力求稳定

大学生毕业后都想找一份低风险高收入的工作,不愿创业,主要是因为(1)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外部人际关系少;资金不足,缺乏创业资金;接受创业教育少,缺少创业项目。(2)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企业倒闭,风险较高;大学生毕业后既要孝敬父母,又要组建家庭,社会责任重。

3.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精英意识浓厚

大学生受精英化高等教育影响,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是社会的精英,错误地把学历当能力,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工作能力,能胜任很多工作,自身定位不切实际,理想与现实脱节。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体面、稳定的固定工作;选择工作时过于注重条件的选择,不愿到生活条件差的地方去,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愿到小单位、小企业去;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总想一毕业就能当白领、当干部;不愿脚踏实地到基层工作,从底层干起;过分看重地位、名利,不愿奉献只想索取,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出现问题的原因

1.家庭教育因素

大学生的父辈们受时代的限制,普遍对子女寄予厚望并对其未来做了理想化的设计,把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寄托在子女的身上,把自己为孩子设计的理想化的未来强加给子女;他们对就业形势和子女自身的情况缺乏客观分析,严重影响子女就业的准确定位。

2.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就业有着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的声誉,名校毕业的学生相对容易就业。一般学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不容易找到工作。二是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的理念是否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三是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否适应新的变化。四是学校所做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是否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3.社会舆论导向因素

现在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大学生也是社会中普通的一员,他们的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不应受到媒体的过分炒作。社会舆论错误的引导使大学毕业生过分关注薪酬待遇和工作条件,过分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过分夸大就业困难,这些都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正确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针对大学生就业观念中的不利因素,学校、家庭、社会应该积极引导,促使大学生就业。

(一)学校、家庭、社会积极引导

学校、家庭、社会要做到几个转变:(1)对大学生的认识要转变,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无论什么工作,只要肯辛勤劳动,踏实工作,就能创造价值,实现人生理想。(2)国家应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到西部、下基层,到国家建设需要的地方去。(3)大学生思想意识要积极主动。(4)用人单位要适当放宽专业限制。(5)教育要加强通识教育培养,把学生培养成“通”“专”并进的人才。

(二)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发展自己

大学生要正确定位自己,客观评价自身价值,认真分析就业形势,准确评估工作性质;要眼光放长,降低起点,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要排除外在干扰,抵制外在诱惑,做到不盲从,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要生搬硬套别人的路子。

(三)勇于创业,变被动就业为自主创业

国家相继出台了许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我们的教育要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机制,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大学生要积极主动,注重发展自己的自主创业能力,积极参与创业活动,获得创业经验,以便抓住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参考文献:

[1] 张喜顺,只海平.把创业引入高职教育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6,1:92-93.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观念转变 心理期望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大学生就业问题能否得到很好地解决,是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的关键。解决好就业问题既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也能更好的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学生就业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日常运营以及适时的扩大规模,关系到企业长远的发展。与此同时,解决好就业问题,也将进一步促进就业的结构性调整,利于区域、产业、城乡的协调发展。因此,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对于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缓解目前巨大的就业压力,既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稳步前进。

一、大学生就业结构性调整对就业观念的影响

首先是招生与就业难以及时迅速地实现全国性结构调整。当前虽然不少省份已将招生计划和就业指标挂钩,但仍存在一定的延时性。不少前两年的热门专业,由于一时就业形势良好便大量扩招,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开设热门专业,甚至不少学校该专业办学条件还未达到标准的也申请开设并招生,一方面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人才迅速饱和;另一方面,由于各学校办学质量不一,导致热门专业的毕业生质量鱼龙混杂。而招生计划随着市场需求而调整就存在一定延时性,这是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绝对性的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大多数学生期望的就业地域集中在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沿海发达大城市为主的少数地区,认为该地域经济发达,就业岗位多,工资水平高,而对到西部地区就业态度冷淡,就业比例低。虽然由于近年来的西部开发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大学生对西部的观念有所变化,但是还是对到西部地区工作态度冷淡,绝对比例偏低。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期望对就业观念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看重工作本身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机会,追求高层次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一特点符合当前社会发展中追求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的基本趋势和要求。

但不少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高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平,从而对一些企业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薪水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尽管对收入水平的期望值较前两年有所回落,部分毕业生在待遇水平上的理想化倾向严重,不能正确对待社会需求的现实,可能会带来一些就业机会的丧失和挫折与失败机会的增加,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新特点

大学生就业由过去的“国家包分配”转变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经有数年的时间,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也已经连续出现数年。最近几年,社会经济结构和状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相对于过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就业目标明确却缺乏变通。在调查中发现,多数毕业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就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明确的就业目标。但有部分同学对薪水、单位类型和工作地点做出了明确规划,如非公务员不可、非沿海发达大城市不可等等,导致错失许多中西部及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工作机会。

2、存在一定的功利化倾向。调查显示,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和求职时的目光停留在外企或其它效益好的企业,更多关心假期长短、工资多少、福利待遇等。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不愿到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单位工作。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企业、劳动强度较大的技术工作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

3、出现了“过渡型”的就业趋势。一小部分毕业生由于预备将来出国或者继续考研深造,而把毕业后先就业作为过渡。还有部分学生因为支教等有保研或者考公务员加分等优惠政策选择保研等项目。

四、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心理误区和障碍

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大学生活,他们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许多大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所学专业领域一展身手,但是在就业过程中,一旦遭遇小挫折,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

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与理性化,但由于处于择业观念的转型过程,因此各种不良观念也存在着,并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顺利就业。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和学以致用导致有业不就;职业意义认识不当等等。

五、国家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

国家的有关政策,是人才资源市场配置的具体准则,也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规范。国家有关政策的制定与出台对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作用很大。其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

1、延缓择业期客观上造成了毕业生就业不积极,形成“北漂一族”。为了延缓就业压力,国家出台政策延长了大学生择业期,但是客观上造成了部分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不积极,“有业不就”的局面。

2、户籍制度、人事制度改革的滞后影响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一些国有企事业单位由于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大部分单位在机构压缩和人员精简的双重压力下,虽然需要大学毕业生,也不敢进人,人员编制问题成为国有企事业单位录用毕业生的瓶颈。用人单位体制上的滞后导致了用人单位基本上没有权力根据自己的需要录用毕业生。

3、鼓励西部地区就业、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等政策作用有限。尽管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为高校毕业生择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但由于政策倾斜力度没有具体措施保障,虽然西部地区的人才缺口很大,西部仍然没能对北京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史锋,施智明.可持续发展视阈下高职学生软技能的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182-184

[2]龙溪虎,陈红.江西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念实证研究[J]科技广场,2008(11):241-242

第6篇

(一)问卷调查法国内随机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08份;韩国随机发放问卷24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12份。(二)文献资料法搜集、整理文献,通过文献资料的了解,进一步确立研究方向和深度等。(三)专家访谈法对于论文的选题、调查问卷设计、研究对象规划,以及论文的难点和重点,咨询了大量的专家学者。(四)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13.0中文版数据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以求数据的准确严谨。

二、数据分析研究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现阶段,中韩在各个领域都有密切的合作。其中,就业问题是两国现阶段共同面临的难题。影响就业的因素有很多,既有显性的因素,比如,公司的规模和待遇、工作环境、稳定与否、就业区域、发展空间等,当然也有很多隐性的因素,如就业倾向性、可持续发展、父母的影响、社会的引导和宣传、就业观念等。

(一)中韩两国大学生对当前国内就业形势预测的对比分析

就业形势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慢,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大学生自身的能力和自信心。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出发,侧重于研究主观愿望对就业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中韩两国大学生在就业形势预测上,持不乐观态度的韩国99人,约占问卷调查人数的一半,远远高于中国的30.80%。由此可见,韩国的就业压力比较大,就业形势更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韩国大学生对就业的担心程度比中国大学生严重。而在非常乐观和非常不乐观两个方面,中国的大学生要略高于韩国。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做了进一步的了解,持非常乐观态度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这部分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很强,对就业很有信心。第二,通过假期的学习或者是实习,对就业市场的需求比较了解,就业准备上会更到位。第三,从很早的时候开始,这一部分学生就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了解,家长在这个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也非常到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即使就业的前景不乐观,但学生就业的决心和信心还是非常好的,大多数学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会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而持非常不乐观态度的学生,主要是专业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对就业前景不太了解,再就是对于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等,因此就业会处于一种比较迷茫的状态。但在比较乐观和一般乐观这两个方面,中韩两国大学生就业预测上差别不大。

(二)中韩两国大学生就业侧重点的对比分析

当前就是这样一个“供需矛盾,双向选择”的就业环境,因此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侧重点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表2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的大学生更侧重工作的稳定性,希望可以找到一份比较稳定而长久的工作。而韩国大学生更侧重“就业为先”,从工作中学习,从工作中积累经验,进而解决生活和生存的问题。由此可见,韩国大学生的想法更务实,更能适应目前韩国国内严峻就业形势的需要,这方面2017年3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父母和家庭也是很多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从表2可以看出,在对我国208名大学生的调查中,关注父母家庭的学生有39名,占总人数的18.8%,高于韩国8.0%,大约高出1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目前这批大学生大部分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虽然大城市的收入和就业空间较大,父母却不愿意孩子离家太远,尤其不愿意孩子到离家较远的大城市工作;另外,由于受中国传统的“父母在,不远游”思想的影响,一些生更愿意选择离家近的地方上班,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工作区域的选择,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而韩国则不一样,大部分家庭都不是独生子女家庭,据韩国1993年的人口调查统计,韩国家庭大都是2个孩子,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范围,增加了就业的成功率。在就业过程中,侧重于兴趣爱好的,韩国高于我国10.6%,高出9.2个百分点。韩国高等教育发展从二战结束以来发展很快,在20世纪90年代,就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众化,被世界公认为“教育兴国”和“科技立国”的楷模。韩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利用和培训。所以韩国的大学生无论是从主观,还是客观上都愿意从事与专业对口和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可见韩国虽然就业形式严峻,但是对大学生的专业化、职业化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而在自主创业、薪资待遇、发展潜力这三个方面,中韩两国大学生没有太大的差别。一方面,中韩两国都鼓励和提倡创新创业,不仅在政策支持力度上有倾斜,而且资金扶持上都投入很大。另一方面,对于目前面临的不乐观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慢慢趋于理性,就业的薪资待遇、休假制度、培训升职,都不再视为就业的刚性需求。

(三)中韩两国大学生对就业渠道的对比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也是越来越多,早已改变了以前报纸期刊招聘、现场招聘会的传统模式,互联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求职方式,也丰富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使企业和学生能够实现双向选择。表3中韩两国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渠道数据统计表从表3整体来看,就业渠道呈现出多元化态势。韩国大学生在兼职实习方面,是所有就业渠道中占据比例最高的,占总数的21.20%,这与韩国政府实施“政府支援青年实习制度”有很大关系,即由政府出资,鼓励中小企业聘用临近毕业的大学生进行实习,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技能和经验,这样既可以解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另外,韩国政府在企业中大力推广实施“分享工作”计划,鼓励企业雇佣更多新人,来缓解就业压力。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则是网络求职,占调查总人数的20.10%。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求职的方式也越来越深入人心,相比其他求职渠道,网络求职有其自身的特点:快捷灵活、成本低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职位明确、成功率高,这是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求职渠道,受到了很多大学生的青睐。在上门求职方面,韩国大学生有31人,占总人数的14.6%,而中国只有17人。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韩国大学生就开始提前找工作了,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韩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鼓励高校聘请大学生担任助教或者实习研究员,给他们定期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工作能力和经验。同时,鼓励他们通过电话访谈的方式去了解企业的现状和人才需求,为自己的就业做好准备。学校和教师在就业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一直以来都是不可忽视的。我国大学生通过学校这一平台,实现成功就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7.7%,明显高于韩国的10.3%。高校的根本职责是人才培养,这是高校发展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但是,面对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在人才输出方面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从本次调查的国内高校来看,以下几个方面都是值得肯定的。第一,加强用人单位和学校的联系与交流,及时掌握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第二,建立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信息专门网站,及时为学生传递就业信息。第三,鼓励在校教师和毕业校友利用自己的资源,搭建就业平台,使更多的学生实现就业。第四,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主动利用假期到中小企业和基层实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条件允许的可以就地工作。在就业渠道多元化的今天,利用社会关系来实现就业是一种有效的实现就业的方式。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利用社会关系可以有效达到就业目的的,我国大学生所占的比重高于韩国,这与各国家庭教育、社会文化有很大的关系。

三、结语

在面对就业压力时,虽然韩国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持不乐观的态度的人数更多一些,但这并不影响韩国大学生就业的信心和决心,这一点值得国内大学生学习和借鉴。在就业侧重点方面,韩国的大学生更为务实、灵活,本着“就业为先”的原则。而我国的大学生过分注重稳定性和待遇两个方面,所以偏向于选择报考公务员、医生、国有企业或者合资企业,或者规模较大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和公司,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范围。韩国的岗位实习帮扶政策落实比较到位,为韩国大学生的就业开拓了一个重要渠道。同时,在毕业之前就具备了很好的工作经验和技能的大学生,更容易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就业难度也大大降低,这一点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作者:戴丽莉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华,郑夕春.创业人才素质与品质结构探索[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32-133.

[2]谭坚.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实证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4(3):107-109.

第7篇

为了全面客观的了解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求职准备的情况,就“就业形势”、“就业流程和手续了解情况”,“就业认识”、“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调研。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75份,回收有效问卷550份,有效率为95.65%。其中理工类专业学生375人,占68.18%;文科类专业学生175人,占31.82%。博士研究生19人,占3.45%;硕士研究生76人,占13.82%;本科学生455人,占82.73%;女学生215人,占39.09%。大城市生源学生111人,占20.18%;中小城镇生源学生223人,占40.55%;农村生源学生216人,占39.27%。独生子女学生187人,占34%;非独生子女学生363人,占66%。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50人,占9.09%;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学生388人,占70.55%;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112人,占20.36%。

2求职准备方面

调研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清晰的认识,做过一定程度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前景乐观,超过半数的学生了解就业流程和相关制度。这些情况说明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取得了成效,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大部分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

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表1),有10.24%学生表示“非常了解”,有73.39%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相对而言,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学生对就业形势了解的比例要多5%。家庭经济状况的是影响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的因素,学生对就业形势的了解情况,随家庭经济情况的好坏,呈正相关线性分布,分别以8%的等差数列上升。根据数据统计规律,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更多的重视对非独生子女和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的引导和帮助。

2.2大部分学生做过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

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表2),有13.98%的学生做过“很认真的规划”,有67.44%的学生做过“一些简单的规划”,仅有2.71%的学生表示“没做过,无所谓”。相对而言,来自大城市的学生比来自中小城镇和农村的学生选择“不知怎么规划”的情况要多6%,生源地差异比较明显。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学生选择“很认真的规划”的比例要多6%,选择“不知怎样规划”的要少4%,非独生子女在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中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家庭经济条件是影响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选择“很认真的规划”的比例达到1/3以上,是家庭经济一般和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的3倍。

2.3半数以上学生了解就业流程和相关制度

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表3),有12.45%的学生表示“非常清楚”,有47.87%的学生表示“基本清楚”,超过半数的学生了解就业流程和相关制度。来自大城市的学生比来自中小城镇和农村的学生选择“不太清楚”和“不清楚”的比例要高,大城市生源学生了解就业相关工作的主动性较弱。家庭经济条件是影响学生了解就业流程和相关制度的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选择“不太清楚”和“不清楚”的比例,比家庭经济一般的学生低17%,比家庭经济差的学生低27%,呈明显的差异,经济状况导致的主观差异性值得重视。

2.4大部分学生对就业前景比较乐观

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表4),有24.36%的学生对就业前景表示“乐观”,有51.38%表示“一般”,大部分同学对就业前景充满期望。对就业前景的期望值上,学科、性别等差异性比较明显。相对而言,文史学科类学生选择“不乐观”的比例要高于理工学科类学生6%。各年级的学生中,应届毕业生选择“不乐观”的比例均要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从侧面可以看出学生在真正面临就业的时候才会对就业前景有更加客观的分析和判断。同时,博士生选择“不乐观”的比例最高,硕士研究生选择“不乐观”的比例最低,既反映出博士生就业姿态高的对就业前景乐观程度的反差,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硕士研究生就业姿态与就业前景符合度高的特点。由于社会就业市场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现象,导致女学生对就业前景的乐观程度低于男学生。来自大城市的学生选择“不乐观”的比例高于来自中小城镇和农村的学生7%,同样反映了大城市生源学生就业姿态与就业前景符合度不高的心理。在选择“不乐观”的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要低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比例要远远高于家庭条件一般和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这需要就业部门加以重视。

3就业认识方面

问卷以“就业影响因素”、“自身具备的能力”、“就业制约因素”和“就业中突出自己”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对学生开展了就业认识方面的调查。数据统计显示,学生对综合条件、自身条件和人际交往等就业影响因素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对自身具备和不具备的能力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对自身条件欠缺、知识结构欠缺、容易引起困扰的问题、专业不对口等就业制约因素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对在就业中突出自己的问题有比较科学的认识。这些反映了广大大学生具有正确的就业认识观念和舆论氛围。

3.1学生对影响就业的因素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统计数据显示(表5),多数学生认为“影响就业的最重要因素”是“自身条件”,其次才是“专业行情”和“学校知名度”。相对而言,由于学科专业的特点,理工科学生对“专业行情”比文史类学生更为看重。由于不同学历层次学生对自身准备就业的行业和岗位的期望不同,存在着对“学校知名度”看重程度的差异性,表现在学历层次越高的学生,越看重“学校知名度”,博士生最看重“学校知名度”。同时,硕士生对“专业行情”更为看重,这与硕士生就业面相对较宽、就业层次相对较高的学历特点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表6),“影响就业最大的自身条件”因素很多,排在前3位的是“综合能力”、“实践经验”和“社会关系”,比例分别是28.13%、21.71%和20.50%。相对而言,由于不同学科学生的专业特性和能力要求的不同,理工科学生对“综合能力”的认可度高,文史类学生对于“社会关系”的认可度高。博士生普遍社会阅历较深,实践经验丰富,选择“实践经验”的比例远远低于总体水平,对于“社会关系”的认可度远远高于总体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对于“综合能力”的认可度,比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和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低9%以上,反映了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存在比较独特的就业心理,值得深入研究。统计数据显示(表7),“影响就业最大的人际交往因素”最集中的是“父母或其他亲人”,认可比例是37.23%,突出反映了社会上传统的家庭观念对学生就业的重要影响,体现了就业工作的中国特色。其次是“学校老师”和“学长或校友”,比例分别是18.84%和16.36%,对于“同学”、“不认识的成功人士”等人群的影响持认可意见的比例很小。相对而言,博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和科研,与学校老师互相了解更多,老师对学生就业的影响更大,博士生对“学校老师”的认可度比平均水平高得多。女学生由于自身性格的缘故,独生子女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缘故,都表现了对家庭更大的依赖性,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的认可度高。家庭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就业中家庭依赖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对家庭依赖性越大,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的认可度越高,反而是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的就业帮助认可度远低于平均水平。

3.2学生对自身具备和不具备的能力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统计数据显示(表8),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近1/3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1/4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实践能力”。这反映了学生对自己在大学期间需要锻炼的能力所持的态度、树立的目标和达成的结果,也反映了学生对自己参加就业竞争时对自己能力优势的评价和自信。相对而言,博士生各项能力比较均衡,“团队协作能力”和“适应能力”远低于平均水平,这与博士生年龄较大、性格可塑性较小有关。来自大城市的学生见识多、视野开阔,来自农村的学生依赖性少、独立性强,这两类学生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均高于来自中小城镇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影响了学生能力的锻炼和发挥,家庭经济状况越差,学生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越强,这与社会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观点一致。统计数据显示(表9),近半数学生认为自己不具备“创业能力”,近1/3的学生认为不具备“社会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近1/4的学生认为不具备“管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这与历史形成的立足现有岗位稳妥就业的观念有关,也和我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追求内敛、不张扬、不突破的观念有关。

3.3学生对制约就业因素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统计数据显示(表10),1/3以上学生认为在就业中最欠缺“实践经验”,这与用人单位强调“人才的直接可用性”的短视行为有关;1/4的学生认为最欠缺“社会关系”,这与我国社会的传统习惯有关。同时,少数同学认为“综合能力”、“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学习成绩”、“所学专业”、“人文素质”、“外表及形象”等也是较为欠缺的条件。相对而言,博士生认为自己欠缺“社会关系”的比例更高,这与博士生与社会接触更多有关。来自大城市的学生社会关系较多,来自农村的学生社会关系少,但期望的较多的社会关系帮助,这两类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相反原因,在“社会关系”的认可度上达到了观点上的基本一致。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认可“社会关系”的欠缺性起了重要作用,家庭经济状况越差,学生越认为自己缺少“社会关系”的帮助。统计数据显示(表11),近1/4的学生认为自己欠缺“工具性知识”,特别体现在博士生认为缺乏“工具性知识”和“科学基础知识”的比例较高,而缺乏“学科专业知识”的比例较低。

3.4学生对在就业中突出自己的问题有比较科学的认识

统计数据显示(表12),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突出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表现优秀”来突出自己,40%以上的学生认为通过“突出特长,表示胜任招聘岗位要求”、“事先了解单位,表示有兴趣和准备”和“通过沟通让招聘者记住”的方式来突出自己。这种强调内在因素的就业观念,有利于消除社会上“唯包装论”的片面观点,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非常有好处。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认为“制作精美、详尽的自荐材料”和“请有信誉威望的人推荐”的比例高于其他学生,反之,选择“突出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表现优秀”的比例远低于其他学生。

4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