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信息社会学范文

时间:2022-08-30 05:25:54

序论:在您撰写信息社会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信息社会学

第1篇

关键词: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学;社会学

信息社会学一方面是对信息的社会运动,相关资源开发运用和社会变化间的关系以及信息化社会结构模式来开展研究的一门学科,另外它还是针对信息学和社会学的关系进行深度研究的一门学科。信息社会学可以按照切入点和研究角度的不同分为信息学信息社会学和社会学信息社会学两种。所谓的信息社会学实际上就是站在信息学的角度来对信息社会学进行研究,而社会信息学则是站在社会学的教育来进行相关研究。正因为这两种信息社会学的研究角度不一样,所以他们确立的研究对象和选定的研究范围以及学科属性的建立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所以要想将信息社会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社会学,就必须要针对其社会学理论进行最基础的讨论研究,并将其当做确立信息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内容和该门学科的属性的依据。

一、关于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无论是哪一个学科从发现到发展,都有着其独特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信息社会学的发展关键也是明确其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国内的一些学者曾对其研究对象做过一些相应的叙述,但研究成果都没有进行统一。就目前而言,我国信息社会学有以下几种研究对象: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中的信息现象就是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的分层、流动、结构、变迁等各种社会问题都是社会信息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探索信息化世界平衡进化的的首要条件是了解较为多样化的世界信息发展。探索多元化的世界信息发展可以把至今为止的所有已经形成的社会学的理论全部都包括进来。第二种观点认为信息社会的探所主体是信息社会学科。然而我们若是从社会学的研究出发,确实信息社会学的探索主体为信息社会。将信息社会的产生和成长划分为社会学的探索之下是有一定合理性的。第三种观点认为信息化社会的特征与过程就是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四种观点认为信息社会学士在社会信息化和信息学以及社会学的基础上研究信息社会的运动以及信息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并在信息化的广阔前景中找到一个新型的学科可以将社会信息化整体操作与合理进化的前提和制度更深层次的快速发展。上面的各个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但是这些观点都强调了信息社会学应当关注的问题,例如信息社会的形成过程、信息社会的基本结构等。这些正是信息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对基本的内容。根据以上所述的内容以及我们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可以将上述的观点进行简要的整理与归纳进而对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作出判断。整理之后,我们将信息社会确定为信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并站在社会学的角度上对其合理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如下:首先,信息社会学应该是一门关于一种信息社会的学问,应该区别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从而构建一种新的社会的社会学研究体系。其次,信息社会学的母体学科是社会学而不是信息学,尽管信息社会学的研究过程中需要用到许多信息学的内容与知识。最后,信息社会学应该是一门具有理论性与应用性量种特性相结合的学科。

二、关于信息社会学的内容范围

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信息社会学的内容,在社会学的视野中,信息社会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十个方面:信息社会学基本概念、信息社会基本特征、形成过程、形成基础、结构形态、运行规律、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管理以及信息社会学的相关内容等十个方面。

三、关于信息社会学的学科属性

信息社会学的学科属性的构成有两个发面,一方面是信息社会学归属于哪个学科,另一方面就是信息社会学具体包含哪些学科特性。信息社会学的母体学科是什么的问题就是信息社会学归属于哪一个学科的问题,我国国内对这个问题有以下的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认为社会学就是信息社会学的母体学科另一种看法则认为信息社会学的母体学科是信息学。然而在我看来,信息社会学的母体学科就应当是社会学因为社会学分门别类有众多科目,信息社会学就是其中之一,除了社会学本身的知识和探索方法外,也具有自身特点。同所有社会科目相同,信息社会学综合了其他有关学科的知识内容的一门综合新以及科学性较强的学科。从信息社会学的基本原理上讲,信息社会学就应当是社会学范畴之内的。信息社会学的应用性极强,在信息社会的发展规划和信息社会的层次输出中表明了非常强大的实际操作性,从而也表明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包含了信息社会学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邹志仁.试论信息社会学[J].情报学报,1997.

第2篇

赵保佑等认为信息社会学虽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但因其更多地涉及社会学的内容,又主要以信息与社会的关系相互相影响为研究对象,所以在学科的大类划分中,信息社会学应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6]。谢俊贵认为信息社会学是一门信息时代的社会学,它是对工业时代社会学的一种全面超越和整体发展。尽管信息学知识是信息社会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内容,但信息社会学的母体学科应当是社会学[5]。符福峘认为信息社会学这门新兴学科是在已有分支学科的基础上,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是信息科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等学科的交汇点,属于社会学科体系,信息社会学属于应用社会学的范畴[7]。魏秋玲则认为从目前科学的多元整合趋势来看,信息社会学可归属信息科学和社会学两大学科范畴。信息社会学是工业时代社会学向信息时代社会学转变的前导,信息社会学承担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三不管”地带的大量课题[8]。信息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已经较为明确,虽然这是一门具有交叉性质的学科,但众多学者较为一致地认为其还是应该归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2关于研究意义

谢俊贵认为信息社会学研究的目的不只是研究某种关系、某种特征,还需要研究信息社会的社会规划、社会规范和社会管理问题。如果没有这些研究,信息社会学就不能成为一门学科,而只能成为一项课题或一个问题[5]。胡昌平[3]认为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必将丰富信息、情报科学的研究内容,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其研究成果正作用于社会学及信息、情报科学领域;从发展观点看,其意义已经超出了成果本身的价值。赵保佑等人则认为研究情报社会学的理论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一则有助于丰富和发展社会学理论,二则为情报学研究的深入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情报社会学的实践意义表现在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方面,对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研究情报社会学的教育意义在于情报是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6]。无论是从社会学角度还是信息学角度来进行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近况的了解和研究,也不难发现一些诸如在研究方面更注重理论而轻实践、内容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等问题。这些都是信息社会学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信息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3.1信息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3.1.1信息社会学的发展速度加快

网络环境下,信息向社会的传播是全方位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已连接了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国政府以至私人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以公布、获取和传播信息,网上信息资源的数量正在迅速增长。在这种形势下,信息社会化的理论研究将得到普及,社会信息意识普遍提高,从而把信息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推动到前所未有的阶段,且这一浪潮还将继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3.1.2信息社会学理论体系走向完善和成熟

信息社会的实质是高新技术社会,它的发展和成熟需要各个领域高新技术的协同支持。因此,信息技术革命将把全球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并引发一场巨大的产业革命,有力地推动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目前信息社会学正在总结社会信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不断升华为理性认识,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并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

3.1.3信息社会学研究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向发展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科学研究取得成效的基本方式。信息社会学理论作为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已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全球网络化环境下,信息社会实践正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从而确保信息社会实践的科学性和方向性,不断地推进信息社会学理论向着更加完善、系统和成熟的方向迈进,为人类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

3.2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进展

3.2.1研究主体趋于成熟

目前,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存在着研究主体成分单一、结构松散、兴趣不够专一等缺憾。这些情况明显制约着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深入开展。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在下一阶段必将受到我国信息学界和社会学界的广泛重视,信息社会学研究主体在多方面推力的作用下,必将逐步走向成熟,并具有研究主体成分齐备化、研究主体单位组织化、研究主体成员逐步专业化等特点。

3.2.2研究内容趋于深化

尽管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取得了重要发展,但目前的研究内容仍不够深入,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信息社会学尚处于初建阶段,且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对象尚不成熟。下一阶段,我国信息社会学必将其研究内容的深化作为研究的主要任务,深化和务实研究将成为一种迫切的社会需要。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经过10多年的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信息社会学研究已经有了深化发展的可能,务实性、具体性、实用性的研究将迅速增多。

3.2.3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化

通过分析过去10多年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实践发现,信息社会学研究方法不无缺憾。这些缺憾主要集中在文献研究者多,实地研究者少;定性研究者多,定量研究者少;主观理解者多,客观解释者少。这些缺憾必然严重影响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方法在下一阶段必将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届时,各种信息社会学基本方法将结合使用。

3.2.4研究进展趋于加速

第3篇

谢俊贵认为信息社会学研究的目的不只是研究某种关系、某种特征,还需要研究信息社会的社会规划、社会规范和社会管理问题。如果没有这些研究,信息社会学就不能成为一门学科,而只能成为一项课题或一个问题[5]。胡昌平[3]认为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必将丰富信息、情报科学的研究内容,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其研究成果正作用于社会学及信息、情报科学领域;从发展观点看,其意义已经超出了成果本身的价值。赵保佑等人则认为研究情报社会学的理论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一则有助于丰富和发展社会学理论,二则为情报学研究的深入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情报社会学的实践意义表现在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方面,对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研究情报社会学的教育意义在于情报是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6]。无论是从社会学角度还是信息学角度来进行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近况的了解和研究,也不难发现一些诸如在研究方面更注重理论而轻实践、内容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等问题。这些都是信息社会学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信息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1信息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1.1信息社会学的发展速度加快

网络环境下,信息向社会的传播是全方位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已连接了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国政府以至私人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以公布、获取和传播信息,网上信息资源的数量正在迅速增长。在这种形势下,信息社会化的理论研究将得到普及,社会信息意识普遍提高,从而把信息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推动到前所未有的阶段,且这一浪潮还将继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2信息社会学理论体系走向完善和成熟

信息社会的实质是高新技术社会,它的发展和成熟需要各个领域高新技术的协同支持。因此,信息技术革命将把全球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并引发一场巨大的产业革命,有力地推动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目前信息社会学正在总结社会信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不断升华为理性认识,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并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

2.1信息社会学研究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向发展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科学研究取得成效的基本方式。信息社会学理论作为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已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全球网络化环境下,信息社会实践正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从而确保信息社会实践的科学性和方向性,不断地推进信息社会学理论向着更加完善、系统和成熟的方向迈进,为人类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

三、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进展

1研究主体趋于成熟

目前,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存在着研究主体成分单一、结构松散、兴趣不够专一等缺憾。这些情况明显制约着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深入开展。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在下一阶段必将受到我国信息学界和社会学界的广泛重视,信息社会学研究主体在多方面推力的作用下,必将逐步走向成熟,并具有研究主体成分齐备化、研究主体单位组织化、研究主体成员逐步专业化等特点。

2研究内容趋于深化

尽管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取得了重要发展,但目前的研究内容仍不够深入,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信息社会学尚处于初建阶段,且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对象尚不成熟。下一阶段,我国信息社会学必将其研究内容的深化作为研究的主要任务,深化和务实研究将成为一种迫切的社会需要。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经过10多年的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信息社会学研究已经有了深化发展的可能,务实性、具体性、实用性的研究将迅速增多。

3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化

通过分析过去10多年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实践发现,信息社会学研究方法不无缺憾。这些缺憾主要集中在文献研究者多,实地研究者少;定性研究者多,定量研究者少;主观理解者多,客观解释者少。这些缺憾必然严重影响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方法在下一阶段必将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届时,各种信息社会学基本方法将结合使用。

4研究进展趋于加速

第4篇

    谢俊贵认为信息社会学研究的目的不只是研究某种关系、某种特征,还需要研究信息社会的社会规划、社会规范和社会管理问题。如果没有这些研究,信息社会学就不能成为一门学科,而只能成为一项课题或一个问题[5]。胡昌平[3]认为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必将丰富信息、情报科学的研究内容,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其研究成果正作用于社会学及信息、情报科学领域;从发展观点看,其意义已经超出了成果本身的价值。赵保佑等人则认为研究情报社会学的理论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一则有助于丰富和发展社会学理论,二则为情报学研究的深入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情报社会学的实践意义表现在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方面,对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研究情报社会学的教育意义在于情报是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6]。无论是从社会学角度还是信息学角度来进行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近况的了解和研究,也不难发现一些诸如在研究方面更注重理论而轻实践、内容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等问题。这些都是信息社会学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信息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1信息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1.1信息社会学的发展速度加快

    网络环境下,信息向社会的传播是全方位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已连接了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国政府以至私人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以公布、获取和传播信息,网上信息资源的数量正在迅速增长。在这种形势下,信息社会化的理论研究将得到普及,社会信息意识普遍提高,从而把信息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推动到前所未有的阶段,且这一浪潮还将继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2信息社会学理论体系走向完善和成熟

    信息社会的实质是高新技术社会,它的发展和成熟需要各个领域高新技术的协同支持。因此,信息技术革命将把全球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并引发一场巨大的产业革命,有力地推动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目前信息社会学正在总结社会信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不断升华为理性认识,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并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

    2.1信息社会学研究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向发展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科学研究取得成效的基本方式。信息社会学理论作为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已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全球网络化环境下,信息社会实践正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从而确保信息社会实践的科学性和方向性,不断地推进信息社会学理论向着更加完善、系统和成熟的方向迈进,为人类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

    三、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进展

    1研究主体趋于成熟

    目前,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存在着研究主体成分单一、结构松散、兴趣不够专一等缺憾。这些情况明显制约着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深入开展。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在下一阶段必将受到我国信息学界和社会学界的广泛重视,信息社会学研究主体在多方面推力的作用下,必将逐步走向成熟,并具有研究主体成分齐备化、研究主体单位组织化、研究主体成员逐步专业化等特点。

    2研究内容趋于深化

    尽管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取得了重要发展,但目前的研究内容仍不够深入,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信息社会学尚处于初建阶段,且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对象尚不成熟。下一阶段,我国信息社会学必将其研究内容的深化作为研究的主要任务,深化和务实研究将成为一种迫切的社会需要。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经过10多年的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信息社会学研究已经有了深化发展的可能,务实性、具体性、实用性的研究将迅速增多。

    3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化

    通过分析过去10多年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实践发现,信息社会学研究方法不无缺憾。这些缺憾主要集中在文献研究者多,实地研究者少;定性研究者多,定量研究者少;主观理解者多,客观解释者少。这些缺憾必然严重影响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方法在下一阶段必将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届时,各种信息社会学基本方法将结合使用。

第5篇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社会学的视角

在信息社会来临的今天,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对它的不同界定,反映了界定者所持的不同理念,而这些不同的理念又影响着人们的教育实践。对教育信息化概念的正确厘定,实际上是在匡正我们的不当理念。所以对教育信息化进行科学的界定,对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一、教育信息化

一个技术化了的概念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来源于“信息化”,这里存在一个合理的逻辑是,教育系统只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理所当然要把教育信息化包括在内。所以学界对教育信息化的界定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地受承于人们对信息化的理解。

一般认为, 信息化一词起源于20 世纪的日本[1 ] 。关于信息化,有许多不同定义,科技哲学专家鲁品越等在《中国未来之路———信息化进程在中国》中认为:“中国把信息技术在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上的推广应用,称为‘信息化’。”[2 ]这无疑表明在中国把信息化等同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这种观点大有市场。对信息化过于技术化的界定深深地影响了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

由于教育信息化一定会涉及许多具体的机器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这也就使得人们多以机器论和技术论的范式来理解教育信息化及其目的,以为教育信息化就是实现CAI 学习、实现网上远程学习,就是以专门机器取代老师授课,就是以电子教材取代纸本印刷的教材等等,并且只是以效率性和省力性作为评价教育信息化的标尺[3 ] 。学界教育信息化界定的技术化倾向十分明显,仿佛只要把信息技术加以使用就可以实现我们人类的目标。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使用是信息化的发端,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们何谈信息化? 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对于信息化十分重要,但是信息技术并不是信息化的一切,它不是信息化的所有内涵。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终极追求是为人类社会的福祉服务的。怎样发展和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才能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这需要以社会学的视角来进行审视。

二、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界定与教育信息化的困境

为什么对教育信息化的界定会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呢? 这是一个并不难理解的问题。因为在每一种对教育信息化的解读背后都有一种解读者自己的理念。如果解读者把教育信息化认识为从物到人或从人到物的一个整体的系统在教育领域的变迁,那么她(他) 的这种理念就会使她(他) 在教育实践中不会或只从某一方面孤立地从事教育信息化行为。相反地,过分技术化地理解教育信息化,其背后的理念会使人们以为信息技术就是教育信息化的一切方面,信息技术的实现就是教育信息化的全部内容,以为信息技术提高所谓的教育效率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的所在。正是从理论上我们没有能够正确澄清,因而使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实践陷入了很大的困境之中。

首先,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中受到冷落。按理讲,青少年学生一般会对信息技术有浓厚的兴趣,一方面因为信息技术对广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年轻人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所以信息技术对学生应有不小的吸引力;另外一个方面,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拓展了学生的认识空间,它不像传统的纸本印刷教学材料,它能提供许多视频和音频以对学生产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可是在现实的校园中,不管中小学,还是大专院校,信息技术课程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不愿意教,这种现象已不罕见。个中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这与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理解上的偏差相关性很大。大多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以为教授给学生的只是信息技术,于是没有注重对学生信息意识和感情的培养。学生没有了对信息的出自内心的热爱,于是在过了最初的好奇期后,就对信息技术这个冷冰冰的东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疏远感。

其次,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如果能够正确使用,无疑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教学的持续的有效性。可是现实中,信息技术始终难以得到整合,似乎信息技术永远是传统教学以外的另外一张皮。关于对信息技术的课堂整合,国内外有过许多的研究,可是对实践的成效不大,于是就出现了许多昂贵的信息技术设备购置后大量闲置的情况,老师不愿意用,学生也不喜欢。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把教育信息化简单地信息技术处理有关。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一个涉及到教学双方的心理、意识、情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不单是信息技术的先进与否的问题。

再从教育信息化制度层面来考虑。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为了建设的有效性,我们肯定要在制度上提供一定的供给。但是,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理解使我们在这一方面供给不足。在一所学校里特别是在大学里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有各个部门的参与,需要整合各个部门的力量; 学校信息化(建设) 管理有高度的专业性,它不仅要懂信息技术,而且还要掌握管理和教育方面的知识。可是,现在许多学校主管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要么是技术出身,不懂管理和教育;要么是只懂管理,不懂教育和技术;或者是别的什么情况,反正信息技术、管理和教育都在行的信息化建设主管是少之又少。这种情形下,就容易导致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的战略规划性不强,甚至出现战略规划失误,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更有甚者就是直接导致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失败。我们都知道,学校信息化建设由于与高科技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它涉及的资金往往不是小数目,动辄几十万甚至上千万元人民币。所以在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充裕的今天,这些巨大的浪费犹为触目惊心。另外,信息化建设项目竣工后,一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许多设备闲置或者得不到充分利用;还有在项目建成后,设备维护管理上也常常出现不少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向国外信息化建设成功的高校学习,在制度安排上积极作为,在高校中设立CIO(CIO 是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的缩写,一般译作首席信息官。美国权威的《CIO》杂志将其定义为:“CIO 是负责一个公司(或企业) 信息技术和系统的所有领域的高级官员。他们通过指导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来支持公司的目标。他们具备技术和业务过程两方面的知识,具有多功能的概念,常常是将组织的技术调配战略与业务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最佳人选。)体制。在信息化发展最好的美国已经有许多高校设立了CIO 职位和体制,以此来从总体上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负责,但在大部分中国高校内还没有[4 ] 。为什么国内在高校中设立CIO 困难重重,这恐怕还得从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理解这里找原因。人们往往认为教育信息化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我们没有设立CIO 体制的必要,也不可以给CIO 那么高的地位、权力和资源。

另外,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往往会在许多部门遇到不少的阻力。例如,在公立高校中推行办公自动化系统(OA) 过程中,需要高校中各个院系和部门的全力配合,这些配合包括各个院系和部门相关系统的数据输入与经常性更新,各个院系和部门的OA 使用人员的系统培训,各个院系和部门对OA 的积极使用等等。可以说各个院系和部门的配合支持是一套OA 系统成功开发和有效推行的基础。可是,现实中这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阻力。

一方面是原有的激励机制对教育信息化的不支持,另外是教育信息化建设本身也是一项改革,它必然会损害某些人的利益。其实,这些凸现的是两种文化———信息文化(什么是信息文化下文再作阐释) 与工业文化的冲突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文化的冲突,我们认为这也与我们片面地技术化地理解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只重视技术层面有关,我们忽视了信息文化的培育。

最后,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解读也影响了我们积极正确的信息行为的实施。上面所述的教师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疏离使信息设备的闲置,有关院系和部门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不作为等等都是这方面影响的体现。

由上分析可知,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的片面理解及其背后的理念影响我们教育信息化的良好发展。我们需要用更广的视角———社会学的视角来界定教育信息化,并提出一个可以操作的分析框架。

三、人类文明的第二次转型与信息化的社会学界定

20 世纪中期,人类社会出现了一次大的转型,这就是信息社会的到来。人类社会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推广使用的影响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纵观历史,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社会存在着两次重大的历史转型:第一次是从农业社会转型到工业社会,第二次则是从工业社会转型到信息社会。三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对应着三种不同的文明:农业社会与农业文明;工业社会与工业文明;信息社会与信息文明。所以人类历史上两次社会形态转型也就是两次文明的转型。

在上面所展现的社会转型的社会学视野里,再来讨论信息化的概念,我们认为,信息化指的是人类社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引起的信息文化的衍生、发展,并最终形成信息文明、实现成熟信息社会的过程。

对于以上这个界定,需要有进一步的阐释。首先,所谓信息文化,指的是“人们借助于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从事信息活动(广义) 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它是信息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是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样式”[5 ] 。其次,文化与文明是有着一定区分的两个概念:文明是一个正向的概念,而文化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它有两种可能;文化这一概念的外延要大于文明的,文明一定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则不一定会成为文明。第三,再来看看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的关系: (1) 信息化是实现信息社会的手段,只有通过不断地信息化,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才能加深,也就是信息社会的实现程度才能提高。(2)实现(成熟的) 信息社会是信息化的目的,信息化这一过程的指向是(成熟的) 信息社会。正如上文所述,在20 世纪中叶人类社会就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但是,相比较而言,这个信息社会还不是信息化程度很高的和成熟的信息社会,它是一个初级的信息社会,也就是说相对于人类社会将拥有的整个信息文明而言,这才是一个开端,信息文化的衍生和发展才刚刚开始,信息文明也还处于发展起步中。第四,为什么要站在人类社会文明转型的高度来界定信息化这一概念? 因为信息化本来就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部分,而且从这一视角的界定会给我们一个更加清晰和更加完整的信息化分析框架。

四、从社会学看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

有了以上研究分析的铺垫,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了。所谓教育信息化,指的是在教育系统内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而引起的信息文化衍生、发展,并培育信息文明的过程。

其实关于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的省思,国内学者已有一定的进展。这里我们仍要追问的是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信息化的终极关怀是什么? 我们认为,教育系统信息技术的利用只是手段,它并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的。我们一些研究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这是把教育信息化的手段作为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这种界定及其理念对现实的不良影响在上文已有叙述。还有,提高教育效率又是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呢? 当然教育信息化必然会提高教育效率,但是提高教育效率不是教育信息化目的的全部,或者说不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关于教育系统的效率问题,一方面是“公立学校对效率的不敏感”(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比较教育研究所曾晓东博士在授课与讲座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另一方面,效率问题并不是教育系统所面临问题的全部。与后一方面相关的论述请参阅:李猛. 大学改革与学术传统:现代中国大学的学术自主问题. 甘阳等编. 中国大学改革之道. 上海: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第1213 页) 。)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带动教育系统内的各个方面的变动;借助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信息文化的衍生和发展,来培育信息文明。所以教育信息化的目的不是信息技术的使用本身,信息技术的使用本身只是手段,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培育高度的信息文明。那么培育信息文明又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人类福祉的最终实现,这也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关怀。

我们再以发生学的方法来剖析教育信息化实现其终极目标的过程。其中存在着三个阶段:首先是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使用,其次是信息文化的衍生与发展,最后是培育出高度的信息文明和实现人类福祉。

根据上面的“教育信息化的社会学发生图”,我们再来作进一步的分析。在作为社会子系统之一的教育系统的外部,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源头。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到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中的应用,这是一个技术社会化的过程。所谓技术社会化,指的是“在社会的整合与调适下,使技术成为社会相容技术的过程”[6 ] 。我们所追求的是对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内的合理使用,也就是信息技术的良性社会化。另外一个方面,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的影响是一个渗透过程。谈到“渗透”,我们自然会提及“信息渗透理论”。加拿大GAMMA 小组和基蒙·瓦拉卡基斯把“信息渗透”定义为:“所有领域内的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商业和通信业,越来越被高技术信息机器所渗透或取代的过程。”接着,他们对这个定义还有三点阐释:第一,是他们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信息渗透过程不只是局限于通信活动;第二, “渗透”意味着信息技术以某种方式介入人类活动,其介入程度甚至可以达到完全取代人类;第三,渗透活动须由信息技术或机器完成[7 ] 。对以上的界定和解释,我们认为有一点必须在我们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改正,那就是所谓的高技术信息机器,无论它多么尖端,它只是对已有的人类活动有程度不同的渗透,而不会完全取代人类的作用。虽然在某些领域某些活动已经高度智能化了,甚至完全取代了人类,但从总体上看,人类完全被信息技术取代是不可能的。还有,我们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系统之间,不只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的渗透和影响,在另外一个方面,教育系统会反作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系统本来就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研发基地,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会对信息技术产生直接的影响;另外,教育系统的文化与文明也会反作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第6篇

[关键词] 信息化社会 ESL 网络学习

基金项目:延安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YDJPKC11-17)。

信息化社会到来引发了教育全方位改革,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神经网络系统,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全球化日益临近,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学习成为人们与世界接轨的必要条件,对于ESL学习,由于学习者人数众多,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学习者的要求。学习英语,主要就是营造一种学习的语言环境,网络上的“语言互动”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不再是一种“理想”而是现实存在,网络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得到了更多人认可。

ESL网络学习人群调查

为了更充分了解ESL网络学习人群,从2010年11月15日开始,我们在延安昂立英语学习网、延安大学《英语写作》、《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网、英语学习论坛等与英语学习有关的网站,安装了Baidu公司专业的网站流量分析工具,统计了1年以来网站被访问情况。由于访客受学习经历、年龄、职业等因素影响而浏览不同的网站资源,依据Baidu统计系统,至2011年11月15日,4个网站总共PV数为238065次,访客年龄、学历、职业分布等统计结果如图1、图2所示。

网络学习者特征

根据图1对网站访问者年龄分析发现,ESL的学习已经包括了各个年龄阶段,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学习者都已经成为ESL网络学习的参与者,但是总的来说,中小学年龄阶段的ESL学习者带有一定的被动因素,到了成人阶段,积极的学习因素将成为主流支配着学生的学习,因为在这个阶段人们认识到了英语学习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根据不同学习阶段按年龄划分,网络学习可分为五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学习特征。

3-6岁 此阶段学习者为学前儿童,英语学习是作为他(她)们的娱乐形式出现,在网络学习中,英语游戏是儿童访问频率最多的网络学习资源。这些小的ESL学习者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好奇心和计算机操作水平导致学习资源访问跳出率数值较高。

7-15岁 此阶段学习者为中小学生,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中小学已经比较普及,大部分学校已经具备了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硬件设施,可以较好地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学习活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好奇心强,学习精力充沛,相应对英语学习的压力较大,随着对英语学习的不断深入,对英语学习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学习态度,入门同学比较喜欢,不入门同学则十分焦虑,甚至有的同学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和抵触情绪,即使注册了网站会员,也很少访问网站ESL网络学习资源。

16-18岁 此阶段学习者为高中阶段学习者,这部分学习者即将面临高考,英语作为必考的科目,在此阶段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更是引起学生高度重视,此阶段学习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一定自我认知意识,已经开始主动进行英语学习活动。不过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这种学习活动还是很大部分上集中于应试方面,注册会员喜欢访问英语学习网站的考试试题。

18-22岁 此阶段学习者可分为大学阶段学习者和社会学习者两部分。其中,大学生在此阶段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四六级等各种级别的英语考试和研究生考试,当然这其中由于国家对于四六级制度的修改,同学已不再单纯为拿到毕业证而学英语,而是处于自身对于未来工作需要、兴趣需要进行自主学习。这部分学习者具备了较为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勇于尝试新鲜的学习方式和途径。其中还有一部分其他英语学习者,他们同样能够比较接受和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而且由于工作的原因,更加乐于进行英语学习活动,在英语网站学习活动中表现积极。

23-60岁 此阶段学习者精力充沛,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信息知识的及时获取将会成为其社会谋生的重要能力,其中英语作为一门国际交际技能,成为这部分人工作生活的必要工具,所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英语学习是此部分学习者的主要手段,他们的学习内容具有指向性和扩散性两个方面,前者依存于工作生活的直接需要,后者则更多依存于自身的爱好兴趣,前面提到的充电一族大部分出现在此年龄阶段。

ESL网络学习资源形式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利用网络进行英语学习活动的人群遍布各个年龄阶段,ESL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当代信息社会新的学习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给ESL的学习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空,从最早语音室的大规模的使用到CALL,再到多媒体CALL,再到以因特网为中介的交际(CMC)和网络辅助教学(WELL)的兴起,还有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结合——3G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移动网络的速率),促进了移动学习概念的形成。面对众多的学习方式,很有必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来分析这些学习资源,从而为人们进行ESL网络学习铺平道路。

按照学习者的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学习方式,可以把ESL网络学习资源划分为有意识学习资源和无意识学习资源两大部分。

1.有意识学习资源

第7篇

什么是信息社会?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如果把信息的获得视为对“不确定性”的消除〔1〕,那么,广义概念的知识,包括事实、原理、思想观念等,对于“预先不知道”〔2〕的人来说就是信息。据此,我们可以对信息社会的基本标志作如下定性描述:

1.知识的高速增长、高速传播与高速转化这是信息社会的第一个标志,也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我们面对的社会是否如此呢?回答是肯定的。现在全世界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急剧增长,人类的科技知识每3至5年就增加1倍〔3〕。可见,知识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与此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化的最新成就,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扩散,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机遇大大增加了。“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只不过是几年前的事,转眼之间,E-mail已走进许多家庭。由于生产水平特别是制造技术的提高,新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了,以致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其中,微电子领域的成就独领,信息技术几乎渗透到人们的社会活动和个人生活的一切领域;生命科学的发展成就也叫人目不暇接,特别是遗传学的许多突破与克隆技术的问世,脑科学与生态学的最新成果,预示着生命科学一个一个高峰的来临。这一切将把21世纪的人类生活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2.知识的快速普及与学习社会的到来这是信息社会的第二个标志,也是社会信息化的必备条件。我们面对的社会是否如此呢?虽然发展程度很不相同,然而这一答案也是肯定的。我国正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乃至普及化;克林顿第二次当选美国总统后在1997年2月1日的演说中便提出了让每个18岁的学生必须能进入大专院校,每个成年美国人必须能够终身学习的目标;1994年至1997年,世界已经召开了两次终身学习会议,会议强调,“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类的生存概念”〔4〕。这一切预示着一个学习社会的即将到来。人类已经强烈地感到了不学习的危机。把“终身学习”提到“生存概念”和“生活方式”的高度,是人类对信息社会的积极响应。这意味着学习观念将作某种根本性的改变,要把学习从单纯接受学历教育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并从少数人的学习扩展到所有的人,从作为学习阶段的学习扩展到终身。这是一场伴随信息社会而来的学习革命。也就是说,学历、文凭这些概念在学习社会中将有所淡化,而终身学习的概念则被强化。学习革命将把人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学习首先不是为了文凭,而是为了适应和驾驭未来的社会。信息社会推动着学习社会的形成,学习社会支撑着信息社会的运转。

3.知识及人的素质在国民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起决定作用这是信息社会的第三个标志,也是社会信息化的关键。我们面对的社会是否如此呢?虽然发展很不平衡,然而只要国际上一旦出现这种趋势,只要国家处在开放之中,它就不分国界。这一标志最显著的表现是:信息作为社会三大资源之一,与材料、能源相提并论;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知识经济迅速兴起,且呈现巨大的发展势头。也就是说,在以往的社会里,知识、信息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资源,现在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如李衍达所说:“在信息时代,知识将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核心因素,智力资本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5〕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兴起,表明知识不再仅以无形资产的形式和某种经济的附庸出现,而是以一种有形资产的形式独立地登上经济舞台,成为一种知识产业。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的微软公司。这种产业的出现将波及许多方面,不仅带来产业的重大变化,还将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分配方式。正是上述标志,构成了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快节奏运转变化的信息社会。

二、面对信息社会的大学走向

面对这样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社会,大学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社会已经信息化了,到处可以学到所要学到的东西,大学不再有它存在的价值,以所谓“虚拟学校”取而代之;一是把信息社会作为发展自己、超越自己、提高自己的前所未有的新机遇,让大学进一步适应和引导社会,完成它在新时期应有的别的任何机构不可替代的使命。笔者认为,历史的发展将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1.面对信息社会,大学将更加开放

这是大学发展自己的极好方式。长期以来,大学固守一隅,把自己封闭起来,视野变得愈来愈窄,胸怀变得愈来愈小,总以为自己是最高学府,不可一世,使大学成为一个小小的天地,成为少数人的栖息之所。这种观念每到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都要受到一次大的冲击。然而,冲击过后除了某些方面有所调整外,多数情况还是故态复萌。面对信息社会,大学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最大冲击,继续如此则难以为继。因此,大学应当总结历史教训,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调整自己,向社会作更大程度的开放,向国际作更大程度的开放,向更多的人们开放。不是有信息网吗?大学应主动进入网络,成为信息网络的中心:一方面承担起研究的重任,作为信息源不断向网络提供新的信息;一方面承担起大学选择与传递文化的责任,有选择地将网络信息扩散出去。与此同时,大学还应不断地清除网上垃圾,让信息网健康地发展、运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大学既然能从社会的边缘逐渐走向社会的中心,那么,在这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社会里,大学将更加发挥其作用,让社会的信息化成为大学发展的新机遇。

2.面对信息社会,大学将更加社会化

大学同人一样,其成长也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本来,大学是应社会之所需而产生的,然而在它成长的道路上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成为远离社会的“象牙塔”。面对信息社会,大学再不能如此孤芳自赏了。社会是比大学更大的学校,离开了社会,大学将失去营养。因此,信息社会下的大学必须“更加社会化”〔6〕,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向民众学习,那种靠一本书、一个课堂、一位教师的“三中心”的教育思想应当从根本上加以改变。只有这样,大学才能超越自己,改造自己。社会是大学具有无穷生命力的源泉。

3.面对信息社会,大学将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

社会之所以需要大学,固然是为了培养高级人才。但是,大学依靠什么培养高级人才呢?不仅靠它的学术,而且靠它的精神,靠它那种探究学术、追求理想、永不满足的精神。正因为如此,才有学者荟萃,大师云集,学子向往,否则要大学干什么?然而,今日之大学,由于教育的职业化、学术的市场化、道德的物化,常常只剩下了技术,缺少了精神,以致使不少莘莘学子也埋头于具体的知识而不能驾驭,迷恋于功利而难以自拔,缺乏激情,缺乏活力,缺乏理想。值得指出的是,大学一向以“精神殿堂”著称于世,因此,精神的平庸乃大学之大忌。纽曼在其《大学的理想》中指出:大学并不满于培养出评论家、科学实验者、经济学家或工程师,尽管大学需要培养这样的人才;但是,大学训练是达到一种伟大而平凡的目的的伟大而又平凡的手段,它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的志向提供确定的目标。〔7〕面对信息社会,大学如果还想生存下去,它必须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这是大学生命力的象征。只有这样,大学才能继续引导社会,才能进一步云集天下大师,广纳天下英才。而这正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立足任何社会包括信息社会的根本所在。

三、社会信息化趋势下大学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在这么大量的知识面前,在这么快变的信息社会,大学教育内容与方法将怎样变革呢?这是大学在更加开放、更加社会化、更加坚定自己理想的前提下进一步考虑的问题。基本的思路是:加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提高教学内容的起点,以知识的质的提高来应对知识的量的激增;拓宽学科的面向,注视知识的前沿,以扩大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活化教学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个性,以激励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这些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只是因为教学的惯性和改革的难度,至今没有取得大的实质性的进展,而现在到了时不我待的地步。

1.加强基础,更新内容——提高知识的质量

长期以来,我们也提加强基础,然而这种加强是以过强、过窄的专业教育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从本质上讲,指导大学教育的根本是一种狭隘的教育观。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专业,淡化了基础,特别是对一个人成长十分重要的通识基础被忽视了;由此出发,我们在课程的设计上,采取的是一种“倒推式”〔8〕的设计方法,即先专业课,后专业基础课,最后是基础课,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十分重要的基础课成了后续课程的“辅助课程”〔9〕;即使在专业课教学上,我们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教育的重心,往往是教师讲了不少,而基本内容却未能被学生牢固掌握,如此等等。这在一种急用人才的社会背景下,在一个变化缓慢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其所造成的问题常常容易被掩盖。但是,面对信息化的社会,由此引起的矛盾将十分突出。究竟如何提高知识的质量,让学生学得好一些?究竟如何使学生所学内容内化为他们的身心品质?这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大学教育者的面前。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探讨:

(1)加强基础在现代社会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其一,基础知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知识的生成结构来分析,它包括源与流两部分:源是根本的,相对稳定,如同一棵树的根;流是派生的,相对变化,如同一棵树的枝叶。随着知识的激增,新知识层出不穷,在科技领域显得格外明显。但是,相比之下,基础的或带根本性的知识却并不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它们相对稳定而持久,在知识体系中显得特别厚重。

其二,基础知识具有相对的重要性。从知识的功能结构来分析,知识常常分为基本的和非基本的两部分:基本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相对重要,是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思路;非基本的知识则是其基本内容的展开、发散或迁移。相比之下,前者显得更为重要。当然,这里的基础知识,不等同于基础课,每一门学科都有一个基础的问题。

其三,基础知识具有相对的简约性。从知识获得的过程看,总是由简到繁,由繁到简的。然而,就其实质,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不论如何纷繁庞杂,其基础的内容却是简约的。这是我们能够从复杂的学科知识体系中抽象、提炼、升华的客观基础。

(2)在加强基础的同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起点。

我们在强调基础的重要性时,特别强调了这种重要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节奏变化如此之快的现代社会,更要注意这点。虽然我们多次进行教学改革,然而教学内容陈旧的状况并没有从整体上加以改善。相反,从课程体系到某些课程的内容都严重地存在着几十年不变的状况,即使改变也往往是修修补补的(当然,部分课程例外)。因此,我们的任务是双重的:既要降低重心、加强基础,又要提高起点、更新内容,要对我们的教学内容从总体上进行一次推陈出新的清理和重新的组合。

(3)这个基础既包括做学问的基础,又包括做人的基础。

就知识体系而言,应包括通识基础、专业基础和“临床”基础,而将这些基础适当扩展,其相应的教育则称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临床”教育,这就是笔者曾经提出过的“普通教育—专业教育—‘临床’教育”一体化模式〔10〕。正是上述基础的相对稳定性、重要性和简约性,面对信息社会,需要降低重心,削枝强干,把基础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正是在加强基础的同时提高教学的起点,才能适应变化多端的社会;正是把加强基础的范围从做学问扩大到做人,从专业基础扩大到通识基础与“临床”基础,我们才能把握加强基础的实质。上述三方面的综合,就知识体系而言,将在较大程度上提高知识选择的质量;而就培养人而言,则从根本上进行着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

2.拓宽面向,了解前沿——扩大学生的眼界

知识无疑是重要的,在大量知识面前,我们选择了至关重要的基础知识,并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这种选择的起点。然而需要作两点补充:一是知识只有内化后才能转化为人的素质,这种内化的过程不仅需要学习,而且还要思考和实践;二是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人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驾驭知识的能力。否则它们就会使你窒息。你的知识越多,负担也就越重。〔11〕提高驾驭知识能力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要扩大眼界。人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就不会被仅有的知识所束缚。

(1)从前苏联的模式中真正跳出来。

首先,需要说明一下,前苏联模式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引进这种模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前苏联还有很多好的模式,我们并未予以重视。这里所要讲的是,我们在相当长一个时期被所引进的苏联模式束缚住了,对其潜在的问题,没有能及时调整。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注意到了这点,许多学者也不断呼吁,然而,我们的动作仍然缓慢而艰难。这种模式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大学与科研机构分设的体制,文理工分家的大学设置,对口而狭窄的专业教育等。现在,通过“共建、联合、调整、合并”等措施,大学学科分割的现状有所好转;通过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与专业的调整,专业教育狭窄的状况有所缓和;通过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大学与科研机构分设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是好的一面。但问题在于,我们常常重形式而不太重内容。比如,专业虽然减少了,但换汤不换药的状况依然存在。又如,教学计划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调整,而变动范围却是极其有限的。问题的实质在于惯性,在于旧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要把这一问题扭转过来,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一批新人来动作。所以,还需要时间。但是,无论如何,这一步必须真正地而不是口头地跳出来。否则,我们难以做到拓宽学科的面向。

(2)改变知识传播中过分“原子化”的状态。

长期以来,我们所教的知识太细微、太零碎。要把教学过程中讲述知识的这种“原子化”的状态改变过来,必须提高所教知识的宏观层次。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学时,而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眼界,使之不被过于微观的内容遮盖了他们洞察更大问题的视线。我们改革中碰到的一个难点就是知识激增与学时有限的矛盾。也就是说,学海无涯,人生有涯。如果我们能有效地提高知识的宏观层面,这一矛盾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一些缓和。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一是改变那种认为只有教师讲了学生才学的观念,事实上,如果我们转变那种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的“三中心”教育思想,就可激励学生的自学;二是提高教师本身的学术水平,这将有助于教师对宏观问题的把握。

(3)让学生对学科发展的前沿有所了解。

我们不仅要加强基础,还应当让学生对学科发展的前沿有所了解;当然重点在基础。这个思想有点类似我们过去在思想工作中提出的“抓两头,带中间”的意思。对学科前沿了解不了解,是大不相同的。学生视野的拓宽,有很多办法,不外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就知识体系而言,一是看他具有的知识面,二是看他对知识的宏观把握程度,三是看他对发展前沿的了解。我认为三者缺一不可。现在,这三方面都一定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大大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当然要做到对学科前沿的了解,首先教师自己要了解。这就是为什么梅贻琦先生一再强调“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2〕的道理。在教师状态未作根本改善之前,可采取这样的办法:邀请全国各大学的名师及研究院所的研究员前来作报告、指点,还可请教一些大企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向他们了解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问题。当然,另一方面,就是向实践学习,向民众学习。实践将使我们从不完全的书本知识中走出来,看到一片新的天地;民众则是我们学校生活之外的向导,他们在生活中所感悟的真理有时候并非我们平常所面对的师生这个范围在校园中所能获得的。总之,扩大学生的视野是十分重要的。庄子云:“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13〕可见,要让我们学生的眼界不致如井底之蛙,见识不致如乡曲之士,在学校里尽量扩展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知识的驾驭能力,是何等重要啊!

3.活化教学,发展个性——激励学生的思维与创新

社会的信息化,不仅意味着信息量的加大,更意味着人类创造潜力的加速开发。因此,我们不仅要善于学习,而且要善于创造,否则,只能跟在别人后头亦步亦趋。中华民族是一个聪明而又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中,这种精神常常体现不够。本来,小孩就不乏创造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创造力却被制约了。原因是:其一,来自心理的障碍,生怕做错事让人视为无知,因此,反而怕想怕说怕做;其二,来自社会的束缚,社会总是通过各种途径规范人的行为,久而久之,使人们丧失了某种活力;其三,来自教育的负面效应,教育在给人们知识的同时,也给了人们创造力的某种程度的抑制,因为教育多半教人们已知,很少教人探究未知。中国教育更值得反省,因为,多少年来,整齐划一的教育要求与呆板僵化的教育方法几乎充斥着教育领域。这种要求和方法不利于智力的培养、动机的激发、思维的活跃和个性的发展。而创造恰恰与这些因素相关极大。就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言,我们也常常重视严密的、逻辑的、理性的思维,而轻发散的、形象的、非理性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不利于全面开发人脑的功能,特别不利于开发右脑的功能。为此,我们的教育应当从观念到要求以至方法上作相应的改革,下面几点更为迫切。

(1)改变过重知识而忽视全面素质提高的教育观,让学生从考试、分数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大学生们虽然挣脱了高考的压力,然而应试和追求高分的心理却由另一些导向而时起时伏。考试毕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而我们却一直强化,以致使手段变成了目标。这样,人们学习知识常停留于知识的表层,智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成了第二位的目标,甚至可有可无。此种状况若不改变,高水准的创造成果将失去应有的基础。改变为考试而教育的导向,还可进一步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驰骋于更大的自由空间,师生共同探究学术的风气也将进一步浓厚起来。这正是激发创造的土壤。

(2)鼓励不同的教学风格,促进师生个性的发展与特色的发扬。

也许这样,多注入、少启发的课堂状况会有所好转,求异的思维、好奇的动机与离奇的幻想将从学生的思维天地中产生。创造过程本是一个原发过程、继发过程及两者完美匹配的过程,是一个潜意识思维、有意识思维及美感升华的过程。对不同教学风格的鼓励,对个性特色的尊重将有利于这种过程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