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8 04:09:01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生素质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个性是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点。社会人力资源的研究成果表明,职业个性对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有密切的联系。被誉为职业指导之父的美国职业指导专家弗兰克帕森斯就明确指出:人的个性影响职业行为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征,每个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人们要想在职业生活中充分地施展自己的个性特点,实现自己的个性要求,获得尽可能大的自由感、满足感和适应感,那么在择业前,就应该了解自己所属的个性类型及其职业适应性。因此,职业素质培养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大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工作机会相匹配的问题,帮助大学生寻找与其特性相一致的职业。例如,他喜欢什么样的同事,喜欢怎样的活动,对什么问题感兴趣,这些问题都会与他们未来的工作状态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学生了解这一点,在确定自己的工作时,会多一层理性的思考,择业的针对性就会增强一些。如个性偏内向的学生要知道自己的个性如何更好地发挥优势;个性外向类型的学生在做研究工作时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作为管理干部要善于交往沟通,多角度思维,关心下属;而商场营业员则必须具有主动、耐心、热情等性格。可以说,从事每一种职业都有一定的职业性格,好的职业性格有助于个体在相应职业中更良好地完成工作。目前,学校用于测量职业性格的量表“职业偏好问卷”及“职业自我探索量表”是著名的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编制的,还有美国职业心理学家库特尔编制的“职业偏爱选择记录”等等,这些量表对学生理解什么是职业个性都具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二、树立职业理想是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职业理想是人生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职业理想是高校对大学生职业教育的切入点和核心内容。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是他们人生职业实现的精神支柱,它对促进大学生在学业上奋发进取,顽强拼搏,弃而不舍地按照自己的职业需要充实完善自我,实现未来人生的职业目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正确的职业理想还有助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和合理地确立求职的期望值,自觉将国家需要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大部分大学生孩提时代就有最初的职业理想,有的相当科学家,有的想当医生,有的想当演员。这种萌动的职业理想随着人的成长而变得成熟,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将是他们人生启航的坐标点和职业归宿。目前,部分大学生受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的影响和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受“金钱第一”,为我奋斗等腐朽思想的毒害,标榜“潇洒人生,梦幻人生”,使职业理想变得模糊和扭曲。要使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用现代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就业、择业和创业,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职业观辩证统一起来,让正确的职业理想成为大学生成人、成才、成业人生风范的不竭动力。
三、提升职业品质是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大学生职业品质是指大学生在职业行为、工作作风方面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态度和品质等。提升学生职业品质的过程,也是帮助他们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这是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关键所在。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成功因素中的85%取决于积极的职业态度,15%才是本人的职业技能。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我们已认识到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已为就业者的职业品质注入了新的内涵。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职业品质需求从某种角度讲,对学生发展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诸如积极的人生态度、开拓创新精神、沉着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等,许多职业已向就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就业指导要结合校内外的大量实例来启发学生对职业品质重要性的认识。根据调查,学生对提高人际交往、组织能力、平衡心态、处理冲突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有比较强烈的愿望,这是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基础。
四、培养职业技能是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落脚点
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职业技能是职业素质培养的落脚点。相应的技能是大学生进入职业领域的资本,不同的职业会对人们有不同的技能要求。做研究工作要求具有调查、分析、归纳、演绎的技能;做教育工作要求有澄清、说服、评估、鼓励的技能。大学生的对技能的理解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认为经过了专业学习,就有了相应的技能。我们要让学生了解知识教育是学习技能的基础。要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一定要经过反复实践或者体验。我们要辅导学生学会整理自己的技能清单,了解这些技能与自己的职业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和认识的方法,这都是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应该通过制定自己的职业计划来了解自己,也包括了解他人和了解社会。在制定计划中大学生需要经历几个实践环节;一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一些相关的信息来补充、完善自己制定的职业培养计划;二是在做计划时要评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兼顾自己的能力,环境条件的限制,周围人对自己的期望;三是要预测在现实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阻碍和如何逾越障碍。学校教育者要鼓励学生采访有关职业成功人士,获取他们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应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临时性的工作,以获取更多的经验和社会信息。通过实践,让学生对自我有更全面的了解,如个人价值观、兴趣、需要、人格、能力倾向等,进一步补充他们的学习内容和调整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
总之,大学生就业为社会和学校关注、为家长和学生关心。高校应该通过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来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增强大学生就业力,解决大学生亟需解决的问题。这正是高校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必要措施,也是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解决大学生切身利益的有效途径。
素质拓展认证工作的流程一般包括:素质训练项目凭证积累——学期末团支部发出认证通知——个人进行认证申请——自主选择填写内容(根据素质拓展认证的模块,每个模块4-5条)——基层团支部认证会进行认证(认证方式可以同学相互认证和原始凭证认匠相结合)——填写认证内容,进行公示——公示结束进行填写——院系认证中心——学校认证中心——形成网络版,建立电子档案。
但是这里班级团支部参与第一层级把关值得讨论,支持者认为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剧增,院系团总支书记可能不是很熟悉学生情况,如果认证时间是以一个月为一个阶段,要对全院系四个年级几百甚至上千学生进行认证,工作量非常大。反对者对班级团支部参与第一层级把关的权威性、效果、公正性、学生干部的工作时间如何保证提出质疑。
认证时间安排要科学化。班级认证、院系认证、校级认证的具体日期和时段要合理安排,不同层级的认证时间段和具体日期肯定不同,既要照顾到教学正常秩序的保证,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干部和团总支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还要照顾到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规律以及就业应聘的日期安排。
公示制度是一次性安排还是多级安排?一次性安排可能会存在着学生的自我保护或班级保护,因为这种认证是一个激励性认证,但又不一定是排它性的,可能最后导致平均主义的产生。因此,在构建多级公示和公示惩罚制度的同时.还应该建立申诉制度,允许学生对认证中心的认证活动进行监督和申诉鉴定。
二、认证机构的设置
目前,某些高校现行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组织机构为二级体系设置,即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校级组织)和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院级组织)。这两级组织之间呈领导与被领导、指导与被指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然而,二级机构的设置忽略了最基层的强大力量——团支部,因而无法深入到基层中去,无法让广大同学都真正了解素质拓展的意义,认识素质拓展的重要性,未能有效地开展素质拓展的认证工作。笔者曾在某高校新生入学后组织了一次抽样调查,发放问卷460份,实收436份,回收率94.78%。结果显示,知道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的同学有12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7.5%,不知道的同学有316人,占总人数的72.5%。此数据说明该校大学生对于素质拓展认证中心的知晓程度还是相当低的。组织机构的不健全势必影响到素质拓展计划的有效实施。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组织结构应该按照三级组织体系设置,即学校素质拓展中心、院系素质拓展中心和团支部素质拓展小组。上级组织逐级考核下一级组织的工作绩效;下一级组织可以对上级组织的工作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并可参与具体的决策与实施工作。
其中,学校素质拓展中心(校级组织)负责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总体规划,制定实施办法,并指导各级素质拓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确定素质拓展项目的运行机制并提供组织实施的政策保障。院系素质拓展中心(分院或系级组织)负责素质拓展填写,核实并保证素质拓展证书的内容。团支部素质拓展小组(班级组织)负责对大学生各类素质拓展项目的参与和总结评定。
三、认证形式的统一
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的最终结果,将以书面认证和网络认证两种形式来体现。认证中心在申报简便、公示有效、认证科学、证书统一的原则下,要确保网络和书面版证书的统一。
1.书面认证
《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由
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统一格式、统一印刷要求。为便于管理,每本证书设定一个全国唯一的编码。编码格式为“**一*****——********”。其中,第—组数字为省区代码,第二组数字为大学代码,第三组数字为学生学号。(省代码和学校代码采用教育部统一招生代码),证书记录的内容要求简洁。以陈述性语言说明在何时、何地以何种身份参加什么素质训练项目,取得怎么样的结果。
2.网络认证
网络认证必须要建立素质拓展的专题网站,而网站内容的主体是一个数据库,它与学校的学籍管理数据库相联系,按照班级、专业、学号和姓名等要素详细记录各个同学的基本情况。该系统为每个大学生建立了一个《大学生素质拓展网络证书》,主要是供大学生查找和检测自己网络证书内容使用。
学生可以随时自主登陆网站,点击素质拓展栏目,输入自己的学号,确认后就可以看到自己所参与的各种活动和相关资料。如发现有错误或遗漏的项目就可及时与相关的认证部门联系更正。
网络认证的过程通常包括填写、认证、公示和监督四个阶段。
填写阶段。每个学期进行认证时,由学校发出通知。在填写证书期间,每个同学可以登陆素质拓展网站,输入自己的学号,查看自己的网络素质拓展证书。接着,在素质训练数据库的每个模块中选择自己曾经参加、并认为最为重要的素质拓展项目(4—5项)并确认。也可以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身份和其它作用进行补充和完善,系统将对输入的信息随时储存。
认证阶段。通常采取“谁组织、谁认证”的方式与班团支部认证相结合。组织单位将对每位同学提交的项目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全班同学的共同认证,同时被认证的同学也可以提供相关的证明人、原始凭证进行证明。确认后,同学的提交项目将在网上公示栏进行公开认证。认证后的内容,个人不能够改动,只有上一级别的认证中心才有权进行修改。
公示阶段。每个同学的素质拓展证书中提交的项目经过上述组织单位和团支部认证后,将在网上公式栏中进行公示。在公示期间,所有的素质拓展证书中有关项目将对所有的同学开放,可以进入浏览(不可以修改),所有的素质项目详细记录也都可视。同时,同学们可以在意见窗口中提出个人公示意见。这些意见由班级认证中心进行查证、修改。公式期间结束,班级认证也就结束,信息上传上级认证中心。
监督阶段。院系对上传的信息进行一定比例的抽查,按照对应的素质训练项目进行查找和验证,并通过电话等方式查询素质训练项目负责人。以上所有认证环节结束后,本学期的网络证书也就完成,一方面可以网络版储存在数据库;同时也可以打印出来。
通过素质拓展书面及网络认证,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可以得到一份类似《毕业证》一样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前者证明了学生大学期间课程学习是否合格;后者则记录了学生在大学里素质拓展的基本情况。随着素质拓展社会认同的不断提高,这本证书的重要意义也将日渐突显。
四、结束语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为依托,通过职业导航设计、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和强化社会认同四个基本环节,使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工作有形化、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也日益成为广大毕业生求职的必备证明。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素质拓展认证工作的重要性,使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与课堂教学互为补充、并驾齐驱,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2002)14号文件[Z].
[2]郗杰英,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
[3]甘霖.论大学生素质拓展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青年研究,2003,(3).
[4]夏种家.“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在复旦[J].中国青年研究,2003,(3).
[5]杨咏梅.以素质拓展统揽高校共青团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2003,(4).
[6]韩建新,刘晓娜.关于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的探索[J].上海青年,2003.
大脑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后天的环境、学习和训练对脑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需要以学生脑的生长、发育与开发为中介;而且脑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人脑经过长期进化,其结构极其复杂和精细。遗传因素虽然决定着大脑发育的总方向和主要轮廓框架,但是大脑神经系统的精细结构和功能特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换句话说,人脑之所以发育成为人脑而不是动物的脑,这是遗传决定的;但是,究竟发展成什么样的人脑,是优秀的大脑还是平庸的大脑?这与后天的环境因素、营养条件、教育方式、学习训练乃至社会文化背景都有关系。婴儿出生时,脑内绝大多数神经细胞已基本形成,但还没有发育完善。神经细胞的突起和突触连接以及微小神经环路的建立在后天发育过程中有非常大的变化,甚至在人的一生中都会进行修饰。也就是说,人脑在一生中都有可塑性,脑的微细结构和功能特性都在变化。但是,在出生后至7、8岁这一段时间特别敏感,其可塑性最大。就素质教育而言,丰富的感官刺激,学校的各类教育和训练、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等的影响,通过儿童生理素质,特别是大脑这一物质基础,发展成为人的各种心理品质。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应重视运用大脑发育的规律,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发展。
人的毕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特别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以及心理品质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发展速度是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基础。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再到衰老直至死亡,其心理品质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属于成年初期(或称青年晚期,从18—35岁)。在这一阶段,其思维方式由青少年时期的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特别是在23—40岁之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元认知也有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已基本形成,但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同一性得到确立,进而促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关系的思想,对于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结构的建构具有指导意义。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在“最近发展区”,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不二法门。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智力发展的思想,可以合理地扩展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
心理学研究不同层次或水平的区分对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参考价值。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大致可以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在社会关系的体系中研究人的发展,这些主要是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与社会科学交叉。第二个层次,研究个性的结构,如需要与动机、能力与态度的动力过程、行为的结构和动力过程、调节机制等。第三个层次,研究从感知觉到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第四个层次,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主要与上述第二个层次的研究有关。
二、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偏: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之偏,纠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之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素质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已达成了一些共识。学者们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的体系,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有效成长的教育。素质的内涵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时代要求不同的素质。
那么,何谓素质教育呢?文辅相认为,素质教育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关于素质这一概念,心理学与教育学有着不同的解释。心理学认为,素质是由遗传或先天因素决定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特点,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教育理论界的许多学者认为,素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素质既包括先天遗传特征,又包括后天习得的素养。素质着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至于素质的特征,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内潜性。素质是人的潜能,不但遗传素质是与生俱来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也必须内化为人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视为素质的形成。人的素质的外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方能实现。
(2)整体性。素质结构中的各种因素可以处于不同的水平或层次,这些因素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结构之中,整体的水平取决于因素的水平及要素间结构的整合。人的素质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构成素质整体的各因素也可以区分为不同层次,并得到测量。
(3)稳定性与发展性。素质一经形成,就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质,并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当然这种稳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的素质和一定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程度相联系,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对素质的要求不同。另外,个体的素质也是发展的。
(4)社会评价性。人的素质具有优劣好坏之分,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优良素质,这些优良的素质可以得到客观的测量。
此外,也有学者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对素质的特点作了划分,如遗传性与习得性的统一,相对稳定性与发展变化性的辩证统一,内在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等等。
关于素质的结构,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二分法,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三层次说,认为人的素质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五成分说,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划分,将人的素质相应地划分为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或者将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
这些分类虽然繁简不同,它们在本质上基本一致。不管怎样分,心理素质都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居于社会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之间,起中介作用。应该注意到,对素质结构的探讨,不能纯粹从抽象的逻辑出发,应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
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应与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研究联系起来。如果不将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放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上,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就没有必要。这种研究实际上反映了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是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中所提出问题的回应。至于大学生的素质,我们认为主要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和专业素质。
三、心理素质的涵义、特征
1.心理素质的涵义
关于心理素质的涵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许燕认为,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基本说明了心理素质的本质,但是没有说明心理素质与人的单个的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各种实践的关系。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这一定义抓住了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及特征,但这个定义中所说的生活实际比较笼统,其针对性不够。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清楚地说明了心理素质形成及其特性,该定义中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社会适应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学生心理发展有其年龄阶段特征,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重点应有所不同,社会适应与创造并非对所有年龄的学生都同等重要。
综合上述几种看法,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2.心理素质的特征
刘华山对心理素质的特征概括得比较全面和准确。经过简化其观点,可以认为心理素质具有如下四方面的特征:
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人的心理特质,不是人的个别心理或行为表现,更不是一个人一时一地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但是,心理素质又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具有自我延伸的功能。
综合性。对心理素质,不应从简单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的角度来加以研究,不能将心理素质简单地看成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其特性,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应从个性层面上着手。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可评价性。心理素质对人的活动成效有影响,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其品质具有优劣高低之分。人的某些个性心理品质,如内向与外向,一般不对人的行为成效产生影响,因此不应将它纳人心理素质之列。
基础性。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应是那些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3.心理素质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心理素质与上述几个概念也存在着差别。
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能力和人格特质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但是心理素质并不是能力和人格特质的简单拼凑,而是那些对大学生的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个体处于此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心理健康状态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至于创造力,在直觉的水平上,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找不到一个学者们公认的创造力定义。心理学家曾提出了多个关于创造力的理论模型,其中,斯腾伯格(sternbers)提出创造力三维度模型(athree-facetmodelofcreativity),即创造力包括创造力的智能、创造力的智能风格和创造力的人格层面,代表着学者们倾向于将创造力的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统合起来理解创造力的发展趋势。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人的创造力高低受人的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尽管不同学科的最佳创造力的年龄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最佳创造力年龄在23—40岁之间。由此可见,大学本科生应该为今后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学术研究和工作作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应该承认,创造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不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部,甚至可以说它不是大学本科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最重要成分。也许,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社会适应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更重要的成分。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思路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关系到心理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培养规格和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问题。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与载体;心理素质是外界刺激影响人的行为的中介,又是社会文化素质与生理素质相互影响的中介。鉴于心理素质在个体素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推行素质教育时,查明心理素质的结构就是一项基础理论工作,它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培养的起点。
1.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要求与策略
在确定合格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时应注意:(1)体现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不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几个孤立的方面。(2)反映大学生在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3)既考虑到大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需要,也考虑到国家、社会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4)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于未来需要,强调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5)以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年龄阶段特征和“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大学生这一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素质结构。
研究策略:(1)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实验研究为手段;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2)采用研究指标多元化的建模原则,通过专家(理论取向)、用人单位及高校教师(职业取向)、学生(个人取向)等多层面,确立心理素质模型的指标体系。
2.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可能结构,例如,王极盛认为人的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和潜能因素。梁宁建认为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元认知、智力等。这两项研究虽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有参考价值,但是这两项研究都将心理健康水平与看成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成分,这显然是将心理素质(内在)与心理素质的表现(外在)混在一起了。下面的几项研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许燕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师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和再生素质等六个方面的素质。其中,每个素质又各自包括若干心理品质。这项研究的缺点是抽样的范围较窄,所得结果虽然能反映师范生的心理素质结构,但是未必能够全面说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
张大均等人从理论上建构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验证他们提出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这项研究所建构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简单明晰,认知因素作为一项重要的心理素质成分如实反映了中学生的学习是他们主要从事的活动。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中学生有较大差别,而且国家、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更高,所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在整体上是否与中学生相同,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大学是最需要自己设计的一段时光,大家每个人可能设计的方案都不一样,但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上大学的动机。你可能怀揣着七彩的梦幻,你也可能带着忧伤走进大学,那么你上大学的动机是什么,大学对你的吸引力是什么?二是对大学三年的规划,你的规划包括学习规划与生活规划等等,你肯定有很多设想,这些设想现在实现了多少,它与现实有哪些反差?给你带来了哪些反思?三是大学几年你的失误有哪些?你的成功有哪些?你沾染了哪些不好的习惯,大学生活改变,提升了你哪些?大学生活又给你带来了哪些幸福或灰色的回忆?所以只有通过这种剥皮抽筋椎心泣血的梳理与归纳,你才能把这段大学时光充分地历史化、思想化,系统化,不要认为这种反思是可有可无的,没有反思的生活是平面零散的生活。四是对几个关系的反思。比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社会关系、院系与自己的关系,亲情伦理关系,你都应该对之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与总结,这方面可以看出自己的社交能力、团队意识,你的能力系统如何?包括你的学习能力、心理承受力、分析思考能力、工作执行能力等等,在大学几年你是否得到提高?你是否则已经建立了起来?大学是增值的,你的各个方面是否增值了?在对大学的反思中,我们才能从立体交叉的角度来看大学时光,你肯定有许多感慨和反思,你要大胆地解剖自己,自己把自己当成审视的客体,认清自我,把握自我,超越升华自我。
二、大学的内涵与韵味
(一)大学的内涵
大学的内涵主要包括它的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生活空间指的是它为师生院工提供了多大的活动天地,如文化生活、活动内容、社会实践等,有的同学之所以感到大学生活的苍白,就是因为他人为地把各种生活中的内容缩减了,不参与各种活动,对各种活动淡漠处之,不投入,或者人为地把丰富的生活空间缩小为一人空间和二人空间,所以希望大家认真地总结大学几年你到到底参加了哪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你投入的精力和心血有多少,你珍藏了哪些?哪些活动对你触动最大?或者请你认真地分析一下你为何不热心于这些团体活动的内在原因是什么?精神空间指的是你在大学几年你读书的情况,你思考的状况,你的知识体系和思想休系及价值体系,教材你通读了几本?你在大学思考中的困惑与痛苦是什么?你的迷茫有哪些?希望大家对这些进行认真地反思,没有反思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生活,在反思中我们才能清醒地审视自己的精神空间的大小。大学的内涵就是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的阔大,大学的失败就是这两个空间的缩小,空间的大小与你对大学内涵的解读与认识有关,许多同学糊里糊涂地度完了大学,到了毕业还没有地对大学形成清晰的认识,没有对大学进行认真规划和设计,你可能会在抱怨外部环境中时光轻抛,反求诸身,努力地投入到火热的大学生活中去,主动自觉地去开拓自己的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
(二)大学的韵味
大学的魅力就在于大学的韵味。什么是大学的韵味?个性风采、学习情况、交友之道、师生关系、情感经历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的韵味,我们每位同学应该认真地品味咀嚼大学的韵味。一所大学,它对于莘莘学子和教职工的吸引力社会公众的吸引力也是与这种韵味有关系。大学时光,耐人咀嚼,就在于它有可咀嚼的东西,有可品味的芳香,如陈年老酒,历久弥醇,历久弥香,大学几年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它一头儿连着美好的中小学时代,另一头儿又连接着七彩斑斓的社会,大学时光是人精神发育最快的时期,许多俊杰隽才都是在职大学崭露头角,大学是人生蓓蕾绽放的季节,理应是人生最芳香馥郁的季节,是人生最有韵味的一段宝贵时光,假如你错过了花开的季节,那么你的大学就缺乏韵味,就会零落成泥,韵味就是一种芳香的气息,大学拒斥早熟,大学里不应该排斥青涩,大学时处处都流淌着生命的青葱气息,这里没有市侩气,没有庸俗气,一切都是花的馨香,一切都是生长的声音,所以韵味最值得我们去酿造和酝酿。
三、大学的理性审视
这里我给大家提出以下几个思考的层面
(一)大学观
什么是大学?作为一名大学生,你认为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大学观?当我们对学院抱怨挑剔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调整平和的心态?大学是一种氛围,大学育人就是一种氛围育人,大学氛围需要我们共同地营造,生活中的缺憾是我们奋斗的动力,大学就是让每个人在这里得到自由地生长,大学不可能满足每位同学的渴求,但却能让学生自由地成长,大学是固根铸魂的地方,那么大学的灵魂就是一种内在自足的精神与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与气象。
(二)人才观
我经常跟很多同学讲,不要高估自己,不要认为自己是人才,我们离人才标准相距甚远,目前我们的大学教育已经缩减为简单的生活教育,生存已成为我们的第一要务,那么作为一名准人才,我们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社会,你在大学里获得了什么样的生存本领?你靠什么将来在社会打出一片新天地?一招鲜,吃遍开,你凭哪一招来走遍天下却不怕,大学给了生存的自信了吗?你能正确评价自我吗?
(三)心理观
1工科类大学生基本素质结构及其培养模型
1.1工科类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积累,还应对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分析。通过逻辑推理过程,学生还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未曾预见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达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通过实践进行进一步学习的效果。因此,对工科类大学生而言,学习能力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还应包括对所学知识的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目前我国的工程硕士考试已经将逻辑推理作为考试项目之一。在美国的SAT等系列考试中,逻辑推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工科类大学生基本素质结构的学习能力子模块中,主要包含专业能力和推理能力两个方面。对于这两种能力的培养而言,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训练,以及专门针对推理能力的训练,都构成了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
1.2实践中的操作能力是工科类大学生基本素质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工程素质水平是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素质的具体化,其基本内涵包括必要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的训练以及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等[4]。因此,工科类大学生在工程实训中体现出来的能力水平,是其基本素质结构中重要的构成因素。但是,工程实训往往是在大学教师的指导下,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仅依靠工程实训的培养,大学生还难以获得在社会环境中工作和处理问题的经验。因此,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对工科类大学生进行培养就显得十分必要。学生在此环境中获得的能力,就构成了其基本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环节。
工程实训和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工科类大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实训可以帮助学生习得必要的专业技术,把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把学校教学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生产实践经验相结合。在合作教育方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率先推进了产学合作教育模式,造就了“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的真实育人环境,形成了科学的常态化育人机制,培育了有较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始终坚持依托地方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的办学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了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成为培养具有“勤奋、求是、创新、奉献”精神的优秀工程师的摇篮。大学生通过实践并结合带教老师的指导,不断习得在实际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实践习得新的知识。因此,大学生在产学合作中获得的能力可以细化为业务动手能力,再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与此相对的培养措施主要包括构建师生互动的产学合作教育指导体系和包括实训仪器、师资、管理理念、教学技术、研发水平在内的实训中心软硬件建设等方面。
1.3工科大学生除了需要具备专业上的知识和技能以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以及较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工作的节奏加速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的压力与日俱增,能否在此环境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身处于良好的状态,勇于面对挑战,对于工科类大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成为其基本素质结构中的因素之一。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细化,工程项目中团队成员间的合作显得日益重要。因此,工科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成为其基本素质结构中的另一因素。可以通过测量大学生的社会态度了解其团队意识。具体来说,个人心理特征主要是通过卡特尔16PF和UPI进行测定。通过测量,可以得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各个维度的数据和人格因素的相关信息,这就为教师指导学生(如个人辅导和团体咨询等)提供了参照和依据。同时,对于社会态度主要是通过社会态度的相关测试来进行测量的。工科类大学生的个人心理特征及其社会态度的相关数据是不断变化的,这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特征,以及对大学生后续的指导有关。因此,在大学生的培养模型中,大学生心理辅导及成长督导体系的构建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童编号:1673-291X(2010)16-0266-02
在知识爆炸时代,知识迅速扩张,社会分工逐渐细化,没有人可以又专又全,人才之间的竞争,核心就是素质高低的较量。现在的大学生是未来的弄潮儿和时代先锋的储备人才,这不仅关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竞争力。
一、素质教育
何为素质?从生理角度来界定,素质是指人的先天解剖与生理特点。从现代人的素质构成看,素质已扩展到人的品质和人的社会品格领域,即人的品德、智商、体能、审美等综合品质及其表现能力的系统总和。
何为素质教育?就是不仅要认识自身及外部规律而且要正确利用自然规律来提高综合品质和综合表现能力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侧重创新和包容,强调终身学习,“止于至善”,个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来适应客观环境,充分发挥潜能并不断创新――诚如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2009年9月4日,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听了五堂课后,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尽管听取的是中学课程,但是讲话的实质强调了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并且指出“正在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是想通过改革来努力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1.良好的品德素质。在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形势下,大学生除了需要良好的知识教育,更需要获得良好的品德教育。传统伦理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物质文明迅速发展,产品极大丰富的当今,强调大学生的品德素质,对于大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无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大学生坚韧的意志和不惧困难的毅力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2.科学的人文素质。现代科学的特点是新科技革命的层出不穷,相互交叉和渗透的新兴边缘学科相继出现,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日星月异。因此,大学生自觉地加强科学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打牢基础,拓展知识层面,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将自己打造成为具有综合知识基础的人才,成为时代进步的新要求。
3.终身学习的素质。学习是终身的革命,肩挑社会、民族、国家重任的大学生,解决在校时间的有限性与知识的无限发展性的途径就是终身学习。教师除了讲授知识,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在书本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真正的“自强不息”,不懈追求。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年轻一代,创新才是竞争力的源泉。终身学习培养出的是创新的素质。
4.民主法制素质。《礼记》记载“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以法治国强调的是规范、公正。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大学生是未来的骨干力量,也是未来领导干部的摇篮,只有学法、懂法才能“自治”,只有守法,用法,才能“治人”。
三、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一)提高学校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高校是教师培育大学生的重要场所,也是催生栋梁之材的基地。学校的素质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1.硬件方面。学校要有必要和充分的办学资源,包括经费资源、课题资源,在此前提下要具备办学条件――教学场地、实训基地、各类教学设施装备尤其是先进的教学设备、足够的生源。
2.软件方面。学校正确的办学理念和可行的管理方法以及教师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方法。
(二)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总理在教师节前发表的讲话,特别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国家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教师队伍需要高学历、高文化、高素质、高要求,培养文理兼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加强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职业。教师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即“教书”和“育人”的素质。
1.“教书”的素质。大文学家韩愈的《师说》非常精辟地概括“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就是说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教师要具有尽量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具有敏感的社会嗅觉,感受和汲取最新的知识成分,应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方能胜任“能者为师”。除了文化知识素质,业务素质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普通话、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堂组织能力、口头书面表达都是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考试测评、课内外辅导体现教师职业所需一般基本功,还要对教学经验积累总结,教学大纲制定、教材的分析、知识体系的掌握及教学方式方法、技能的应用等方面要在实践中摸索提高,当然语言、演示、提问、讲解、板书、教态、处理问题等方面体现了教师素质的更高的技能要求。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之外,还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具备探讨教学理念和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相结合的能力。
2.“育人“的素质。师德和师能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是教师素质的两个重要方面。教师素质应以德为首,以技为中心,德技相促,德技并重,互相渗透,共同提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爱心和奉献精神。作为教师,要从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做学生的典范。除了直接教育还要间接影响,这取决于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奉献精神。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表现为积极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的学识。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靠自己学术上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靠自己人格上的感召力。
(三)改革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包括知识、能力、方法等,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包括高科技水平和高文化素质,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与相关教化熏陶;能力素质着重培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同。应试教育注重学习成绩,并且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素质教育强调能力的培养。解决知识和能力的矛盾,就要提倡文科和理科协调发展,改变文科生欠缺现代科学知识,理科生缺乏文学素养的现状。要做到
文理兼顾,’说到底还是侧重能力的锻炼,文理科都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一个“全”字,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但是也要明确,应试教育强调的应试能力也是大学生素质的组成部分。素质教育不仅仅要接受知识,还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塑造自己的个性。
四、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途径
1.文化素质教育理论教学注重学科的均衡,实践教学注重学科的分工和专攻。不少高校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思路,培养具备理论基础、学科交叉的符合人才,设置第二专业和辅修专业,开设文理科的再选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知识范围,完善知识层次,增强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能力。
2.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和锻炼的机会。(1)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改善教学条件、实验设备,更新建设图书馆,建立数字化图书环境,让学生在先进的设备,优美的校园,接触新的事物,汲取先进的科学知识。(2)大力开展各种校园活动,包括科技节、文化节,大力发展大学社团,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提高文化素养。(3)举办适合大学生的系列讲座包括心理讲座、专业讲座、求职讲座等。(4)开展学生干部的公开选拔和自我推荐,创造人才竞争的机会。(5)校企联合活动,一方面锻炼能力,另一方面从适应企业需求的角度,注重能力培养的侧重点。
3.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主要包括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
4.改革考试方法,重视教育评价的革新。(1)明确考试目的,既要考察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鼓励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改革考试方法,做到形式多样,可以课堂讨论、提交论文、完成调查问卷等考试形式。(3)改革记分制度,可以五级记分,淡化学生的分数意识。(4)评价标准的综合性。可以对学生建立评价档案,记录学生以往的实践活动和成果。
参考文献:
[1]“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王立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
[3]谈在中学听课感受强调树立先进教育理念[EB/OL]新华网,省略/2009-10.
[4]李艳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技术,2005,(1).
【关键词】 综合素质 素质评定 考评机制
未来社会人才的竞争是综合素质的挑战,一个人只有对社会有用、有贡献才能立足于社会。考评不是最终目的,分数不是最终追求,高分低能必将被社会所淘汰。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而素质评定考评机制研究对于综合素质教育而言意义重大。现行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其并不完善,需要重新加以审视,使素质评定考评机制更具科学性,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 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存在的弊端
1.1 考评标准设置滞后,导向不明晰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替迅速,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不再以知识的拥有多少来衡量,更加注重的是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现行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标准虽然力求与社会接轨,以使评价更加具有社会性、时代性,但大部分院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缺乏明确的评估价值导向。比如,过于注重科学文化或专业素质在考评指标中所占的比重,弱化其他如思想政治素质、开拓创新能力、身体心理素质等指标占的比重,从而对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价值导向,使许多学生片面追求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自身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意味着依循滞后的考评标准所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走向社会后并不能为社会所认可和接受,并不能成为社会所需人才。
1.2 管理色彩比较浓,功能不明确
综合素质考评在功能上主要体现为评价功能,评价功能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为提高考评成绩,大学生常常把综合素质考核规定的内容当做规范自身行为的参照标准,这就造成了综合素质考评浓厚的管理功能。由于对学生的考评注重了绝对评价,忽视了相对评价;注重了知识评价,忽视了能力评价,考核所规定的一些内容过死,缺乏灵活性,规定过多过细,给学生提供的自主、宽畅的发展空间不够,大学生在制度面前显得比较被动,不免忽视了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又进一步导致了他们未来发展缺乏思考。大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造成很难在个性和单项素质上有突出表现,这就出现了学生毕业后,一些在院校综合考评中并不靠前的学生发展较快的现象。
1.3 个性化激励极少,机制不健全
由于对学生的考评实行了综合考评体系,忽视个性性,综合素质总分的高低并不能真实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可能出现有些学生客观条件不好,主观上不努力,却仍然能获得比较高的分值的现象。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成长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有不同于他人的喜好、优势和不足,综合素质评价如果忽视这些差异,实际上是忽视了学生享有平等接受评价的权利。目前,高校综合素质评价虽然设立了一些个性化的激励措施,但其涉及面比较窄,关注的主要是学生的普遍性,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的考评机制使得教育者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与教育不能很好把握,也难以处理好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可以说,是不利于塑造大学生人格个性化的。
1.4 动态性评价缺少,方法不灵活
现行学生综合考评一般在学生毕业前进行,侧重判断的是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或已经具备的条件,有利于明确被评价对象是否达到某种要求,是一种静态的考评方法。这种考评方法表现出了被动性,便于对学生素质的横向比较,却不利于纵向比较,即无法展现被评价对象过去的水平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同时,现行学生综合考评只注重结果的评价,却忽视了过程的评价;只注重了总结性评价,却忽视了阶段性评价,因为缺乏对被评价对象成长规律的探索,不关注其成长变化,这样,考评机制的评价与反馈作用可能只是在某个阶段内具有一定的成效,而离最终目的的实现还有一定距离。
2 综合素质考评存在弊端根源之分析
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存在的种种弊端,其根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本理念淡化,致使对学生独特性和主体性的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这是教育永恒的追求,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秉持“以人为本”这一教育理念。也就是说,教育应关注被教育者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必须重视其个体潜力的挖掘和幸福感的获取。“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不能只是贯彻于施教的过程中,也应融入学生素质考评体系,全面体现教育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做到这一点,关键的是教育应当关注个体性差异。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较大,培养人才促进发展,要敢于肯定这些差异的存在,不仅施教要做到因材,施考也需要“因材”。然而现行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因过分追求考评的可操作性,往往重视学生群体的共性,而漠视个体的主体性和独特性,其结果必然导致所制定出的评价标准过于标准,而按此标准培养出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其发展趋于模式化。
第二,个体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协调,致使个体发展的可持续性缺失。教育培养出的真正的人才应该不但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并且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可以说,这是教育无法回避的责任,同样这也是教育评价的关键内容。学生终将从学校走向社会,由内部环境走向外部环境,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协调统一评价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要有机结合评价的内部标准和外部需求,综合考虑评价的针对性和全面性,这样的评价结果才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可惜的是,现行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尚未能达到这一要求,其更重视硬性指标的达成,而轻视实践经验的获取,以致所培养的人才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脱节。
第三,个体发展出现断层,致使发展的最终目的未能完美展现。综合提高大学生的各项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这是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的价值追求。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前提。教育所要实现的发展是一种为了实现自身“善”与“真”的发展。然而现行的考评机制的静态化使得对学生的评价“一锤定音”,这种考核方式难以让学生清醒认识自我的发展,对自身的成长过程缺乏清晰判断,也就难以借助考评这一外在机制把握自身的成长规律,更无法促使学生自觉自发地提升自身素质。总之,缺乏动态性的考评机制,要达成考评的最终目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3 综合素质考评克服弊端提升质效的解决方法
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何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于使学生幸福快乐地成长,能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这也应是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机制的根本目的。应以科学的态度完善现行考评机制,促使其更为人性化、时代化,以让学生通过评价明白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和努力,进而感受到其所带来的精神愉悦和满足。
第一,健全机制,真正实现考评的功能价值。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考评的时机,为加强过程激励,有效发挥考评的牵引导向作用,需科学确定考评的次数和时机;二是考评指标设置,为使考评办法与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与目标模型要素吻合,需科学确定考评指标;三是考评组织实施,应根据各种考评指标特征,确定采取何种方式来组织考评。
考评的功能价值包括社会价值、管理价值和教育价值。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充分发挥考评机制的社会价值和管理价值,就必须协调好素质考评的内、外部环境,使三种价值真正地有机统一。考评的时机、考核具体标准的设置不能想当然,而应时刻关注社会发展需求变化,并及时地做好相应的调整完善,使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轨,顺利完成校园人才向社会人才的转变。
第二,全面协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个体差异。当前,人才竞争高度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想要很好地适应社会,就需要德、智、体、能全方位发展。同时,大学生个体存在差异,这又要求教育管理者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因此,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不仅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应注重其个性化发展,这样,才可能更好地实现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性和个性化的辩证统一。首先,在注重共性发展的同时,教育管理者需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规律,肯定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意义,且增加对个性化发展的激励措施,以促使学生全面性与个性化共同发展。在素质考评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比如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尽量做到多角度、立体化地评价学生。其次,要注入、加强考评的动态性评价方式,并有机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使之相协调统一,使评价方式更为多元,从而实现考评评价功能的充分发挥。
第三,遵循规律,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综合素质评价不是给学生下定论、贴标签,而是为了体现对每个学生的关怀和激励,使之进一步建立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标杆,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才是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的最终追求。因此,综合素质考评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做到“管”与“调”相结合,不只是约束,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性。适当地减少某些硬性规定,从而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进一步激发学生自觉学习成才的热情,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薛桂琴.“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教育评价策略探索.现代教育科学,2008(3).
[2]冀孝华.学校教育评价观探索之旅.教育科学出版杜.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