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地理知识论文范文

时间:2022-09-17 10:44:55

序论:在您撰写地理知识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地理知识论文

第1篇

高中地理教材在新课程标准下出现了较大的改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高中的地理教材资源并不是都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供的有些案例虽然学生都很熟悉,但是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激活教材内容,是新课程标准教师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正是因为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材中的案例可以与生活中的案例结合起来,对教材进行有效处理,教学会变得更加有效。例如,在学习地震成因及预防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在2012年日本海底发生大地震的时候,给周围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教师可以结合地震在日常生活、交通供水、供电、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震灾成因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在学习洋流知识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喊暖流交汇带来的丰富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位置出发,分析此处的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渔场等,这样一来,学生结合实际,在遇到其他洋流流经处也能够结合具置分析原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了。

二、生活解释教材,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地理学科的学习是枯燥的,再加上高中地理知识的复杂性,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词语、谚语、歇后语、生活例子等来对地理教材中的专业术语进行解释,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传统工业区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伦敦这个例子为学生讲解工业区地理位置的选址因素,让学生尝试着分析伦敦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中很多抽象的术语就能够具体起来,学生能够对工业区知识更加了解,也就自然而然地懂得地理知识,也能够学以致用起来。再如,在学习气候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早穿棉袄晚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这一谚语来为学生分析西北气候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此外还有“春城昆明”“避暑之都贵阳”等,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再带领学生利用专业的地理知识分析谚语中的科学合理性,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也提高了。

三、借助生活经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篇

受课时限制,高中阶段不可能安排初中内容的专题复习课,因此有必要掌握在新授课中渗透初中内容的讲解应用,在复习课中渗透初中内容的例题示范,在课后作业中渗透初中内容思考材料的方法和技巧;受课时限制,高中阶段不可能对初中内容进行全面渗透巩固,因此有必要弄清高中学生的需要,明确渗透初中地理知识的最佳范围和所需巩固的重点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巩固初中地理知识,对高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但不能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重复学习过程,而是通过渗透、巩固、复习让学生加深对初中地理知识的理解,扩展其地理观察视野,促进学生养成地理思维习惯,进一步做到学以致用,掌握终身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

二、活动过程

1.第一阶段———准备工作

在高一伊始的前两周,利用零次考契机,测试初中学习内容,对学生情况进行调查,并于第2周周五确定研究主题———如何应对初中地理知识在学业考中的体现,并且研读课程标准与考试要求,明确初中地理知识在学业考试中的呈现形式、内容与要求,提出在新授课、复习课以及作业中渗透、巩固初中地理知识的理念,并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其实施。

2.第二阶段———研讨交流

研讨交流分阶段进行,旨在及时分析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原则上每月一次。组内每位教师将一个月来自己的策略与效果交流探讨,主讲人员由各位教师轮流担任,研讨内容也由主讲教师汇总。以下分别是组内一次复习课交流与作业补充材料实例。教学思考与设计:农业部分的复习过程中存在两种困扰,困扰之一在于对所涉及的区域缺少背景知识,遇到题目无从入手;困扰之二在于对所给材料不能高效利用,提取信息、分析材料的能力较差,在教学中本着“诊断式”原则,提出相应的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

3.第三阶段———文本整理

根据研讨达成的共识,整理出新授课与复习课渗透、巩固初中地理知识的一般教学模式;总结出在课后作业中渗透、巩固初中地理知识的常用习题模式。

三、成果运用与改进

第3篇

(1)由自然接地体组成的接地装置:

这种接地体是天然存在于建筑物内部的,不是人工构造的,能够将雷电倒入地面,使建筑物受到保护,避免被损坏。这种装置在自然界中不常见,但在建筑物内部,则以接地体的形式被广泛应用。

(2)由人工接地体组成的接地装置:

这种接地体是指在建筑物修筑过程中,通过人工修筑的,主要功能是将雷电倒入地面,以防止建筑物遭到雷击。常见的人工接地装置主要有圆钢、扁钢及角钢等。人工接地体根据埋藏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水平式的和垂直式的,这两种方式在建筑物中被经常用到。以下就几种人工接地体的具体情况进行简单介绍:其一,在一些老旧的建筑物中,通常具有简单的防雷装置,但防雷效果并不好,对其进行改造,便成了具有良好防雷功能的接地装置。其二,在一些新建的建筑物中,由于施工不当,或者其它人为因素,使得防雷装置达不到避雷效果,这时,常对该装置加以改造,以到达防雷功能。其三,在有些建筑物中,并没有设置自然接地体,使得建筑物经常遭到雷击,给人们经济造成严重损伤,这时需要安装特定的防雷装置,才能起到避雷效果。这类防雷装置通常由一些电力设施改造而成,如电力设备、通讯设备、军用设备等。其四,有些建筑物,由于具有特殊的功能,采用自然接地体,并不能取得良好的防雷效果,必须采用人工接地装置,才能使建筑物避免遭到雷电损害。

(3)混合型接地装置:

这种避雷装置是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的组合,将二者的优越性能充分的展现出来。建筑在修筑之前,都会在设计图纸中预留一些接地位点,以防止接地体不能满足防雷效果时,作为预备使用。当建筑物中的避雷装置不能发挥防雷效果时,需要在预留位置处接上一些装置,使其和原有旧建筑物连接在一起,使预留点和建筑物连接在一起,进而起到防雷效果。这种混合型装置在现代建筑物中被广泛采用,起到良好的防雷效果。

2建筑接地装置施工管理

R32建筑接地装置的施工管理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前控制。

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才能有效控制接地体施工质量:其一、在施工之前,管理人员应对施工图纸全面分析,对接地体在建筑物中的具置、接地体的做法、数量及接地体在整个建筑物中的分布特征等,进行详细了解,以确保在施工中,能够做到准确施工,即使出现一些施工问题,也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给予解决。其二、对整个建筑物的大体结构具有详细了解之后,接地体的具置也十分确定,这时需要根据施工情况,对接地体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分析,并做好材料供应商的挑选工作;此外,还需要对施工所需要的机器设备、人员数量及具体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预算,才能保证施工造价控制在合理价格之内。其三、最好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之前,应将接地体的具置、数量及整体分布等详细的讲述给施工人员,让他们及时了解接地体的具体做法,并就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能够及时解决。此外,在接地体施工中,还涉及到一些技术规范、焊接要求及关键点设置位置等,这些直接关系到接地体的施工质量,应在施工之前给予重视,并做好检查、复检等工作,以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过程控制包含以下几方面:①施工人员的控制: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直接关系到接地体施工质量的还坏,所以在施工之前,应对他们进行严格培训,将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清楚的讲述给他们;此外,在培训时,还需要采取考核手段,参加培训的员工只有通过考核,拿到施工证件,才能进入施工过程。采用这种做法,能够有效提高接地体施工质量。②材料、机具的控制:材料是接地体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应根据焊接要求,选择规格、尺寸及类型相同的焊条;接地体的材质、类型也要符合施工要求;在接地体施工中,如果采用钢材作为接地体,所选择的钢材类型、尺寸等都要符合施工要求;另外,所选择的钢材的直径应大于10mm,才能满足施工要求。③施工质量控制:在接地体施工中,通常用到电焊,为了提高焊接质量,应选择质量较高的焊条,同时还要控制好焊接长度及焊接工艺;焊接长度的要求为,扁钢的焊接长度不能大于其直径的2倍,如果接地体为圆钢,焊接长度应大于其直径的6倍,并且采用双面焊接,才能保证焊接质量;如果接地体为扁钢,这时应增加其接触面积,并将钢管弯成弧形,同时采用双侧焊接,才能满足焊接要求。焊接工艺的具体要求为,焊缝应饱满,不能出现凸凹不平现象,焊接部位不能出现夹渣、焊瘤及气泡等。除此之外,还应对以下关键节点进行把控:a.接地体施工时,需要对接地体的桩做处理,通常将其分为两道,使接地体钢筋能够及时安装;但严禁用其他物体敲打桩头,使桩受到损坏。b.对无基础地梁的接地网应按投计大小选用热镀锌扁钢引接。c.接地体埋设深度也应给予重视,才能保证避雷效果。一般请款下,接地体的埋设深度控制在0.6m左右,距离建筑物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5m,两个接地体之间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5m左右。

(3)接地电阻测试。

第4篇

地名源流的研究,是地名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在习惯上被称作地理沿革的研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它主要运用历史考证的方法,凭借丰富的历史古籍,依靠语源和语义的搜集、整理、分析和综合,弄清某地在历史上有过何名,其得名的具体原因何在,而后由于何故发生演变,历史上的地名某位置在现今何地等相关内容。

由于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历史地名往往更换无常。根据地名学的研究,这种影响主要来自政治变动、军事征服、经济发展、文化进步与意识形态的作用等。如灭元后明成祖将大都改名为北京,将江宁更名为天京,独立后的刚果将奥波得维尔改名为布拉柴维尔,这些都与政治变动有关;又如殖民扩张中英国占领津巴布韦后将其更名为罗德西亚,军事侵略后沙俄将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些都是军事征服引起的变化;再如随着地理知识增长而来的西洋更名,反映了文化进步产生的巨大影响;此外,因避晋愍帝名讳而将建邺改名建康,因朱元璋登基而将集庆改名为应天,因信仰佛教而将逻些改名为拉萨等,则是意识形态因素的作用所致。

历史地名的演变,在一定条件下就会趋于稳定,从而变成一直延续至今的名称。但不可否认,有许多地名由于历史的风风雨雨,都或早或迟地发生了变化,有的变动之快和次数之多是令人惊异的。在这类地名中,如南京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有金陵、秣陵、建业、建康、白下、上元、集庆、应天、南京、江宁等名称;又如北京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有蓟、幽州、燕京、南京、中都、大都、北京、北平、京师等名称。

总的说来,探索历史地名的起源和演变,弄清今名由来,古名位置和古今地名的对应关系,是掌握历史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所不可缺少的。地名学的探明的有关的地名特征,如地名的词语性、地理性、社会性、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对于史地教学来说,无疑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它有利于增加教学实践的真实、趣味和美感,以及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地理原因。具体来说,其教学价值表现为如下方面:

一、从语言学角度看,地名系由语词构成,属于语言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语词,它除了有口头的字音和局部的字形外,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具有一定的词义。地名的语词性特殊,主要体现在它的词义上。其内涵一是表示特定空间位置上的某一处所,一是指它展现出来的某种确定的含义。如作为地名的华盛顿,它标志着美国首都这个独一无二的特定的地方,还表现着这是为纪念华盛顿其人对美国所作贡献而命名的地名。再如我国的尚志市、左权县、志丹县等,也属同类情况。明确了地名词语性的定名所指和依据,就可以从这两方面来讲清地名。如此,则能便史地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充实,而收其真实、趣味和美感之良效。

二、根据地学的理论,地名的地理性殊性,是指它所表示的地理位置和地理形态而言。从构词角度上看,它是以通名来表示所属类型,以专名来表示相互之间的区别的,即对位于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地理形态的地方,是通过地名的不同称谓来表示的。如果说地名的词语性赋予了它音、形、义的话,那么地名的地理性则使它具有了指位性和分类性的特征。同时,它还以自己的专名部分,反映着被命名地方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特征,构成其标志地理形态的基础。讲解历史地名时尤其应将这两点体现出来,如太平军大败湘军的湖口,就应指名是鄱阳湖汇入长江处的一个狭窄的水道。

三、地名是社会共同创造的产物,它不是某个特定地点本身,而是该地点的代号或指称。一个地名的产生,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最初只是被部分提出来并认可,后来在频繁交往中才得到社会的承认并使用,这样它就按照人们约定俗成的方式传播开来。它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要求简明易记并便于读写,于是又不断向简化方向发展。在阶级社会中,统治者利用起名和改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遂对地名的演化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情况,无论是在历史教学还是在地理教学中,都是应予注意的,因为象长安、安西、镇南关、绥远、绥化、怀远之类地名是俯首即拾的。

四、地名总是由繁衍生息于当地的居民以其语言定名的,这就赋予了它民族性的特征。因此,地名反映着某些民族历史和称谓的来源,它在历史上迁徙路线以及分布范围,其社会史中经济文化生活的主要情况,特别是政治史上民族关系的变化和一些重大事件的情况等等。如海兰泡、尼满河,萨哈林等皆属满语地名,甚至连黑龙江本身也是满语“萨哈林乌拉”的意译,可见其皆为久居黑龙江流城的满族祖先根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而定的地名,说明这一带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实地教学中讲述这类地名时,应当考虑这种特征的重要意义。

第5篇

关键词:湿地水陆过渡性定义分类系统

湿地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由于其生态结构的复杂性和生态功能的多样化,它支承着独具特色的物种和较高的自然生产力,为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提供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对湿地价值的认识首先是从水禽栖息地开始的。由于其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干扰的强劲,其面积和生态功能都在下降。因而,湿地的保护引起普遍的关注,湿地便成为唯一有其国际性保护公约(Ramsarconservation)的生态系统。

生态学所强调的“整体性”原则,使得保护学家从珍稀、濒危水禽的个体生态和种群生态水平上将视野拓宽生态系统的水平上,重视水禽栖息地的保护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湿地物种减少和致危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是湿地大面积损和生境破碎化。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干)外,更主要的是人类的强度干扰。现在,湿地那些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价值都得到广泛的注意。随着对这类生态系统的呼声日渐提高,对湿地的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也逐渐加强。

1.湿地的生态性质

湿地是一种多类型、多层次的复杂的生态系统。任何特定类型的湿地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都占有一定生态位,这个生态位来自于水文、气候、基底沉积物、地形和生物过程相互作用的环境复合体,以此支撑着一个特定生产力水平下的某些物种的生存和繁衍(J.G.Gosselink&R.ETurner1978)。湿地生态系统有别于其他类型生态系统的突出标志和最根本的成因是其水分的盈余。水文过程是主宰湿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最重要的因子,其动力条件决定着湿地的基质或沉积物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其深度和水质决定着湿地的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因此,湿地的生态性质的所有体现皆与其水文特征密切相关。

1.1水陆过渡性

水陆过渡性是湿地最重要的生态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1.1空间分布上:许多湿地是处于水体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带上,如滨海盐沼、红树林、湖滨滩地等,“由于液相物质和固相物质的相互作用,出现了一个既不同于水体也不同于土体的生态交错带”(牛文元1990)。这类湿地的水文过程往往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的特点,水化学性质或水量呈规律性的交替。

1.1.2生态性质上:由于地表长期处于水淹状态,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水-沉积物(土壤)界面,它在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主要特点是:界面发生的所有反应都是在一定水深和缺氧条件下,而且都是在有机质和微生物细菌的间接或直接参与下进行的反应(吴丰昌1996)这些界面反应深刻地作用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和过程,使其具有与陆地和水体都不相同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缺氧和多水和由此而产生的毒素。湿地生物对此种生境条件表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其适应机制有的忍耐,有的是调节。由于湿地的水文状况,包括水周期、水量、水化学性质等方面在不同类型的湿地中有不同的差异,因而其生物的适应性呈现明显的多样化。

1.2系统脆弱性

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水源的稳定性。水文条件能直接改变湿地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而影响到物种组成和丰度、第一性生产力、有机物质的积累和营养循环(刘厚田1996)。水导致独特的植物组成,但限制或增加种的丰度。静水湿地或连续深水湿地的生产力都很低。通常有高能量的水流,或有脉冲性水周期的湿地生产力最高。在积水覆盖的条件下,其基质长期处于还原状态,限制了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较高的生物量得不到充分的分解,有机物质便以泥炭的形式积累储存起来。土壤-水界面的交互作用,使湿地土壤以还原性质为主的同时,在其表层有一薄氧化层,承担着湿地物质的化学转化和营养循环,构成湿地生态过程的重要一环。可见,湿地生态系统的一切生态过程都是以固定的水文为基础的,正是由于其系统结构对水文条件的依赖性,湿地生态系统才湿得如此脆弱,以致于一旦失去水,其系统面貌便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不同类型的湿地的脆弱性有所差异,高水能湿地中由于有机质积累很少,只要其水源被截断,其生态系统类型就迅速转变;如果水源恢复,系统就会基本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如吉林省西部向海附近的芦苇湿地,在干旱年份没有水源的情况下,形成大片的碱蓬群落,而在丰水年份,地面被积水覆盖后,芦苇群落便得以迅速恢复。而低水能的湿地,由于具有保水性能的泥炭层的存在,可以对气候的干湿变化在系统内部进行调节,其生态敏感性则相对较低;除此之外,泥炭沼泽对阈限内的排水亦有较强的恢复能力。

1.3功能多样性

湿地的水陆过渡性使环境要素湿地中的耦合和交汇作用复杂化,它对自然环境的反馈作用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湿地的功能可分为两个方面,即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

1.3.1自然功能:主要体现在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维护、水量平衡、气候调节等方面。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殊性是有机质和许多元素从生物循环不断进入地质循环,这在沼泽生态系统中最为突出。这对温室气体的增加使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就显得尤为重要。湿地是地球上可以将CO2固定于地层之中的为数极少的生态系统之一,尽管它们向大气中释放一定量的甲烷等温室气体,但对于大气中碳的固定总量是显而易见的。湿地的生物功能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维护方面。由于其水陆过渡性,为众多的生物提供了栖息和繁殖的场所。湿地的独特环境使得其拥有独特的生物类群。猪笼草、毛膏菜、狸藻等食虫植物是沼泽生态系统中所特有的植物种;丹顶鹤、天鹅、大鸨等珍稀濒危水禽无法脱离湿地环境。湿地对水量平衡方面的贡献是其他生态系统所不能替代的,由于湿地具有较强的蓄水能力,对河川径流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湿地的丧失会引起相邻地区的地下水位的下降、湖泊和河流淤浅、地表切割加强。对气候的调节作用除体现在温室气体方面以外,湿地对温度和降水等方面的直接作用更为明显,这种功能在干旱地区尤为突出。

1.3.2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资源、休闲旅游和环境演变信息等方面。由于其自然资源的丰富,湿地成为许多地区农、牧、渔业和重要基地,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条件,这也正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主要集中在大河流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恰恰因为如此,自有人类文明开始,湿地就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而且逐渐加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湿地面积的逐渐减少,湿地的旅游价值越来越显著,许多湿地具有旖旎的风光和独特的动物类群。在稳定的积水环境中,有机质和水中携带的颗粒物质沉积下来,形成多种类型的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周围环境的变化必然在沉积物中打下坚实的烙印,因而沉积物成为具有标志意义的信息载体,特别是泥炭,其积累速率较快,全球平均年积累速率达1mm/a,因此以厚层泥炭作为信息载体来研究过去环境变化具有高分辨率的特点。

1.4结构复杂性

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有湿生、沼生和水生植物,生活型多种多样。从外部形态来看,有一年生或多年生细弱小草,如苔草,有高大的草本植物,如芦苇、香蒲,有的是矮小的灌木,如细叶杜香、甸杜,有的是高大的乔木,如落叶松、水松等。湿地植物群落丰富多彩,因逆境条件和植物的适应性而异。包括浮游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灌木乃至森林。优势植物往往是湿地类型辨识的主要标志,所以常以植物群落来命名,如芦苇沼泽,小叶樟沼泽、苔草沼泽、红树林沼泽等。湿地植被具有沿水文或地形特征梯度变化的分带特点,无论是高位泥炭沼泽还是滨海或湖滨湿地,这一特点都是非常鲜明的。

湿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无脊椎动物主要有蠓、蚊等昆虫,许多种类在其成为成虫之后为草食性。许多昆虫在幼虫阶段栖于水底,成为鱼、蛙、和潜鸟的食物。鸟类,特别是水禽常常构成湿地的重要景观特征,几乎所有的湿地都能为水禽提供丰富的食物和多种多样的繁殖和停歇的栖息地,这些水禽中既有草食性的也有肉食性的,构成湿地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无论是淡水的还是咸水的亦或是半咸水的湿地,都支持着丰富的鱼、虾、蚌等水生动物。

对滋生于湿地水下的微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还知之甚少,但它们往往却是湿地中重要的分解者。在湿地中线虫和线蚓虫等微体小分解者比大型分解者的作用更加明显。对湿地生态系统来说,分解者亚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湿地的缺氧环境使其中的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类群和数量大大减少,沼泽植物又多含有较多的纤维,所以有相当大比例的生物量得不到充分的分解,在静水条件下,有机质输出量很小,因而植物残体积累形成泥炭。

2.湿地定义的议论

尽管对世界上的各类湿地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迄今为止,国际上对湿地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从不同学科角度和区域特点出发而提出的定义形形,争论焦点在于如何限定湿地的水深。《湿地公约》把浅海湿地的水深界限定为6m,有的学者把湖泊湿地的水深限定为2m(佟凤勤等1995),但没有给出这些限定的科学依据。实际上水陆过渡区域的空间尺度是模糊的,并且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难于把握一个同一的标准,因此任何明确的数据指标都显得过于机械。美国的米茨(W.J.Mitsch)等在其著作《Wetlands》(1993)中对形形的定义给予客观的评价。著名对鱼类和野生生物署的定义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但这个定义突出地强调了湿地是水体和陆地之间的空间过渡性,却忽略了其生态性质上的过渡性,因而就把湿地的概念仅仅限定在水体的沿岸带,排除了非邻近水体的湿地,如欧洲大陆西岸的高度湿润地区的披盖式沼泽(Blanketbog)等。工程兵部队的定义由于强调湿地植被特征,易于在法律和管理方面的实际应用。加拿大的定义更加强调湿地的水文和土壤特征,对植被特征没有足够的重视。

除上述以外,英国的湿地定义代表着欧洲的普遍观点。E.Maltby(1986)在其著作《Waterloggedwealth》中阐述:“湿地是水支配其形成、控制其过程和特征的生态系统的集合,即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足够湿润使得具有特殊适应性的植物或其他生物体发育的地方”。显然他所重视的是湿地的成因的主导因子--水文因素,而对土壤和植被条件则是轻描淡写。

就《湿地公约》湿地定义而言,严格说来还算不上是科学的定义,因为它只是枚举了湿地的外延,并没有对湿地的本质属性予以论述。

分析湿地的自然生态结构和性质,不难看出,水是湿地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也是其生态过程的主要控制因子,而还原性的水成土壤和湿生或水生植被是其水文生态过程的必然结果。因此,湿地的定义应做如下陈述:“湿地是指一类在生态性质上介于水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由于常年或周期性的水分潴积或过度湿润,造成基底的嫌气性条件,维持绿色高等水生或湿生植物群落长期赋存的土地。”这样定义就使湿地的概念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据此,无需通过人为限定水域的深度来确定水体的湿地部分,只要是绿色高等植物生长的范围即可划为湿地的范畴之内。其主要依据是:(1)湿地相对较高的生物生产力主要体现在高等植物群落的生产力上;(2)在作为水禽为代表的濒危珍稀物种的栖息地意义方面,高等植物同时为动物提供着丰富的食物来源、良好的隐蔽场所和必要的筑巢材料;(3)湿地的一些生态环境功能是通过其中的高等植物来实现的,如净化污水主要依靠植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4)所谓植物对湿生和水生环境的特殊适应主要表现在一些高等植物的生理结构上。因此,水域湿地的边界限定可以依据高等沉水和挺水植物的分布范围来确定,不必机构地圈定一个具体的水深指标。

3.湿地分类问题

湿地的分类是湿地研究的基础,由于学科领域和目标的不同,学者们提出了形形的分类系统。其中对某一湿地类型的有欧洲的泥炭地分类(MooreandBellamy1974),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署“湿地和深水栖息地分类”,中国的泥炭沼泽分类(柴岫1990;郎惠卿1983),沼泽分类(牛焕光等1985),美国东北部冰川遗迹区的淡水湿地分类(GoletandLarson1974),美国冰川高原草原地区的天然池塘与湖泊分类(ShawandFredine1956),佛罗里达森林湿地分类(Wharton1976)等,这些分类虽是类型或区域等级上的,但对湿地的系统分类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而且对其目标也是极为实用的。

英文针对各种不同的沼泽类湿地皆有不同的术语,汉语中却没有对等的固定词汇译之,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有必要对这些类型概念加以明确分并赋予固定的译法。Marsh是指基底为水成矿质土壤,生长挺水草本植被的沼泽,以"草本沼泽"译之为宜。swamp是指以乔木或灌木为建群植物的沼泽,无论基底是否积累泥炭,都可以“木本沼泽”译之,然而欧洲习惯上仍把芦苇沼泽称为reedswamp,为特殊情况。Mire是泛指有泥炭积累的所有生态系统,即"泥炭沼泽"。Fen是指接受周围地下水补给,有泥炭积累,并以草本或藓类植物为优势的沼泽,应译为“泉生(泥炭)沼泽”。bog是指主要接受降水补给并生长适于酸性环境的藓类,特别是泥炭藓为优势的高位沼泽,应译为“藓类(泥炭)沼泽”moor是泥炭地(peatland)的同义词,highmoor指中央隆起的高位泥炭沼泽,而lowmoor是指发育在盆地里,中央低洼的低位沼泽。Muskeg是指分布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半岛的大片的泥炭沼泽。

由于湿地生态条件的区域差异性、空间分布的广泛性和生态过程的多变性,不难理解,湿地的科学分类要求一套完整严密的分类依据和分类系统。要在不同的层次上区分那些具有均质性特征的生态单位,根据其生态结构和功能的相似和差异性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于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进行湿地编目与制图,为研究和管理湿地提供科学依据。

湿地可以根据人类是否参与湿地的生态过程分为两大类群:即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由于其运行机制不同,所以其较低等级的划分依据可以是不同的。

在自然湿地群中,湿地的水文特征应是湿地分类的最重要的依据。而在水文诸要素中,水质决定着湿地总的生态系统,因而第二级划分可以水质类型为依据,以“族”为单位。分为咸水族,淡水族和半咸水。水的来源是湿地起源和发生类型的重要指示因子,以此作为第三级划分依据,以“系”为单位,分为河成系,湖成系,泉成系,海成系和雨成系。湿地的基底特征响应于水文状况并影响植物生长状况和植被类型,将此作第四级划分依据,以“类”为单位,分为泥质类,沙砾质类和泥炭类。湿地的植被特征是其生态性质和结构最直接的反映,植物的生活型是环境的综合体现,以此作为第五级分类依据,以“型”为单位,分为沉水型,浮水型,挺水型,草本型,灌木型和乔木型。还可以根据植物群落的优势种或建群种来划分第六级单位,在此不予赘述。

人工湿地可以据其支持的产业类型进行第三级划分(系),即种植业系和养殖业系。把其产品类型作为第四级划分的依据(类),即种植业系可分为经济作物类和粮食作物类;养殖业系可分为鸟兽类和水产类。

中国的湿地分类

根据中国的湿地现状以及《湿地公约》分类系统,初步确定了全国湿地分类框架,共分为5大类28个类型。各湿地类型及其划分标准如下:

沼泽湿地

1藓类沼泽:以藓类植物为主,盖度100%的泥炭沼泽。

2草本沼泽:植被盖度≥30%、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沼泽。

3沼泽化草甸:包括分布在平原地区的沼泽化草甸以及高山和高原地区具有高寒性质的沼泽化草甸、冻原池塘、融雪形成的临时水域。

4灌丛沼泽:以灌木为主的沼泽,植被盖度≥30%。

5森林沼泽:有明显主干、高于6m、郁闭度≥0.2的木本植物群落沼泽。

6内陆盐沼:分布于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盐沼。由一年生和多年生盐生植物群落组成,水含盐量达0.6%以上,植被盖度≥30%。

7地热湿地:由温泉水补给的沼泽湿地。

8淡水泉或绿洲湿地。

湖泊湿地

1永久性淡水湖:常年积水的海岸带范围以外的淡水湖泊。

2季节性淡水湖:季节性或临时性的泛洪平原湖。

3永久性咸水湖:常年积水的咸水湖。

4季节性咸水湖:季节性或临时性积水的咸水湖。

河流湿地

1永久性河流:仅包括河床,同时也包括河流中面积小于100hm2的水库(塘)。

2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

3泛洪平原湿地:河水泛滥淹没(以多年平均洪水位为准)的河流两岸地势平坦地区,包括河滩、泛滥的河谷、季节性泛滥的草地。

滨海湿地

1浅海水域: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永久水域,植被盖度<30%,包括海湾、海峡。

2潮下水生层:海洋低潮线以下,植被盖度≥30%,包括海草层、海洋草地。

3珊瑚礁:由珊瑚聚集生长而成的湿地。包括珊瑚岛及其有珊瑚生长的海域。

4岩石性海岸:底部基质75%以上是岩石,盖度<30%的植被覆盖的硬质海岸,包括岩石性沿海岛屿、海岩峭壁。本次调查指低潮水线至浪花所及地带。

5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植被盖度<30%,底质以砂、砾石为主。

6潮间淤泥海滩:植被盖度<30%,底质以淤泥为主。

7潮间盐水沼泽:植被盖度≥30%的盐沼。

8红树林沼泽:以红树植物群落为主的潮间沼泽。

9海岸性咸水湖:海岸带范围内的咸水湖泊。

10海岸性淡水湖:海岸带范围内的淡水湖泊。

11河口水域:从近口段的潮区界(潮差为零)至口外海滨段的淡水舌锋缘之间的永久性水域。

12三角洲湿地:河口区由沙岛、沙洲、沙嘴等发育而成的低冲积平原。

人工湿地

1水产池塘:例如鱼、虾养殖池塘。

2水塘:包括农用池塘、储水池塘,一般面积小于8公顷。

3灌溉地:包括灌溉渠系和稻田。

4农用泛洪湿地:季节性泛滥的农用地,包括集约管理或放牧的草地。

5盐田:晒盐池、采盐场等。

6蓄水区:水库、拦河坝、堤坝形成的一般大于8公顷的储水区。

7采掘区:积水取土坑、采矿地。

8废水处理场所:污水场、处理池、氧化池等。

第6篇

一、政治理论是追赶时髦吗?

政治问题是个古老的话题,政治学科却是门年轻的学科,具有不成熟性,它需要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人们误把理论的发展性当成是追求时髦。

然而,政治学科也确实存在一些近似于追求时髦的问题。1、政治学科构成的知识体系复杂,有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心理学、社会发展简史、思想品德等等,给人的感觉是政治学科什么内容都涉及,把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包含进政治学科,没有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成为一门“杂科”。政治学科的内容什么都包括的同时,也表现为政治学科的知识体系具有不确定性,教材经常更换。频繁地更换教材,甚至一年一套的教材,连政治老师自己也不能讲清楚政治到底教了些什么和应该教什么了。政治学科没有形成自己固定的学科体系,给人假象是政治学科属于“伪科学”。2、政治学科的具体知识内容也是经常调整更新,虽然政治理论应该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地发展、丰富与完善,但是知识更新走向了一天一个说法,过于时代化的极端。有时为了体现政治教学的时政性的特点,在中高考的政治问答题中,还要把考试前几个月的某个政治家的言论作为政治题的标准答案,在以考试为指挥棒的教学中,难免要渗透时政理论,并且尽量地把最新的政治理论安排进教材。朝令夕改的理论与政策在中学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效应,让人们的思想无所适从。尤其是学过政治学科的一些“过来人”更是困惑于政治理论的朝秦暮楚。政治教师夹在中间,只能顺应形式的发展,政治学科从某种程度上讲变成了永远追逐时代浪尖的学科。理论是需要有一定时间的研究与检验,如果缺少必要的思考与沉淀,理论难免会有些浅薄甚至错误。

二、政治理论是“假大空”的学说吗?

政治学科是一门学科,它介绍的是关于的政治理论知识,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的特征。政治学科还是一门社会学科,研究的对象是社会,它不同于物理、化学、数学等自然学科,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人文性等特征。

政治理论具有理论性的抽象性,人们总是很难认清它的本来面貌,常常对政治学科容易产生“伪科学论”和“无用论”,并把政治理论看成是假、大、空的学说。

首先,政治理论具有抽象性,理论虽然反映现实,但是,理论不等于现实,理论是相对独立存在的思想体系。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即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理论与现实既有统一性,理论与现实之间也往往存在差距,现象能反映本质,但理论与现象本身不是亦步亦趋的,理论可能超前于现实,也可能滞后于现实。如理论上讲社会主义的民主的性质高于资本主义的民主性质,我们看到的现象却是我国民主发展程度较低。对理论产生迷惑,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哲学上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所以不能理解政治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把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性当作是政治理论是虚假性。

其次,政治理论常常以理论的形式来介绍国事,天下事。有些人一看到条条是道的理论就先入为主,觉得是大道理,从内心里排斥它。其实,政治理论谈得就是我们身边的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不能把身边的道理看成是“大”道理。

第三,政治理论区别于现实,具有抽象性,抽象的东西使人理解起来使人感到理论晦涩。同时,目前教材中政治理论的阐述一般表现为条条框框,教材的教条化编写模式使得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再加上教学方法的陈旧落后,把政治教育当成是纯粹的思想灌输,具有空洞说教的特点。致使人们误认为政治理论是空洞的、言之无物的大道理。把思想性当成是空洞的理论。政治理论的抽象性,

于是有人认为学习政治理论主要是应付考试,假如不要考试,就不要教与学了。如果把政治理论的作用的眼光仅仅局限于应付考试的话,考完后,政治学科难免要遭受“兔死狗烹”甚至“掘棺抽尸”的命运。还有人认为学了政治理论后,社会中的思想政治问题仍然很多,所以学习政治毫无用处。这种观点属于典型的 “伪科学论”与“无用论”,实质上是否定了政治学科的科学性与社会功能,否定了社会领域中社会理论的价值作用。否定社会学科,显然是陷入了思想认识的浅薄与功利的色彩,甚至反映了一个民族急功近利、浮躁心理,是民族心理不成熟的表现。政治理论本来就只是理论,它本身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的理论只能指导人们正确地处理问题。

三、政治理论是为了美化社会吗?

政治理论和其他学科一样,具有社会教育的功能。政治学科又不同于其它的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它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有人认为因为社会上存在许多不良的思想,所以要加强政治学科的学习。这种观点看到了政治理论的积极作用,但是夸大了政治学科的教育功能,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除了具有教育的积极功能,也不可避免它带来的某些教育负面效应。其实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只是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虽说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等特点,但政治学科的理论并不是“万金油”,不能包治社会中的各种疑难病症,政治学科不应该也不能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第7篇

1.巧用诗词。

中国自古就有许多人为自然地理环境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篇,例如描写天气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日出一点红,不雨便是风”;描写山峰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江河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大江东去浪淘尽”等等。这些诗词不仅语言精练,而且融入了人类的思想情感,也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把诗歌带到地理课堂中,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观念。

2.善用对联、顺口溜进行知识总结。

地理复习课往往枯燥乏味,学生会觉得自己学过了而不愿意听,针对这种课堂现象,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用地理知识编顺口溜、对联。例如,教师出上联“地球自转才有昼夜变化”,学生对下联“地球公转方具四季更迭”。大洲的面积大小顺序可以用顺口溜来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这样不仅可以让地理课堂生动有趣,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知识统一起来。

3.融入情感,让语言更具感染力。

教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一名演员,一名成功的演员就要用他的演技把观众带入他的剧情里,使得观众的情绪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而演技的好坏与演员的情绪、情感有直接的联系。所以,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融入自己饱满的情感,使语言更具感染力,使课堂气氛时而神秘、时而欢快,把学生带入课堂的情境里。

二、讲述中把地理知识转化成地理故事

喜欢听故事是大多数孩子的天性,教师可以把一些地理知识用幽默诙谐、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转化成一个个地理小故事,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领悟其中的地理知识。在重点知识上添加一些浓厚的色彩去讲述,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使学生对重点内容记忆深刻,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想。例如,七年级的“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一课,教师就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述古人观天的故事:“相传在远古时期,有两人为了争夺天下发生了争斗,这两个人分别叫共工和颛顼。由于共工兵力不足、战术不精、轻狂大意,最后失败了,于是他一气之下跑到了大地的西北角,仰天咆哮,撞倒了那里的不周山。不周山原是八根擎天柱之一,撞倒之后,西北方的天就塌了,东南方的地也陷了下去。于是,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滑向西北方,地上的流水泥沙都流向了东南方。当然,这仅仅是一个传说,但却生动地反映出当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成因不能理解时,就会借助想象来推测天地的结构。天地成何形状,大小如何,与日月星辰有什么关系?从春秋战国开始,一些哲学家、天文学家甚至梁武帝、朱元璋等一些帝王也参与到这些问题的争论中。随着人们的思想越来越活跃,天文学在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快速发展,于是就有了盖天说、浑天说等假说。”

三、把地理知识迁移到生活,把生活迁移到地理课堂

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地源于生活的实际感受和亲身经验,同时,他们也希望所学的知识能够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之中。教师在讲述地理知识时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把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充分体现地理课堂的价值。例如,在讲“降水与降水的分布”时,就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出发,降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降水随季节而变化也是学生有目共睹的。而在学习“地图”时,就可以把地理课堂迁移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地图对其以后的生活有极大的帮助,再也不会因为不分东南西北而找不到路,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四、讲述法与其他教学方法优化组合

身为一名地理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单一使用讲述法会使学生陷入被动、机械的学习中,所以在使用讲述法的同时要配合其他教学方法。任正霖、刘子琦在《中学生在地理教学中接受不同教学方法的兴趣比较分析》中根据得分率计算统计表明:深受学生喜爱的四种教学方法分别为:“图片、视频教学”“地理演示与实验”“实地调查、观测”“采用地理模型教学”。由此可知,中学生喜欢较为直观、生动的地理教学方法。对于抽象的地理事物,教师在讲述的同时可通过图片、动画、演示、实地调查等较为直观的教学方法配合讲述法,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建构和理解,揭示地理事物的一般规律。如“大洲与大洋”一课,讲解大洲、大洋、陆地、岛屿、半岛、海峡等概念时,就可以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加深记忆。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