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3 14:01:35
序论:在您撰写高中数学教材改革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二面角作为空间中最重要的角之一,我们认为不管是哪一种教材体系,都应当把它列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而教材对二面角的处理仅仅设置了1课时,给师生以一带而过的感觉。特别是对二面角平面角的作法,绝大多数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难以掌握,所以当学生都无法找到计算对象时,就更谈不上去求解它了。另外,该部分内容又不容易自然地纳入向量方法体系之中。因此,建议增加关于二面角的例题。一方面,把二面角的求解与向量方法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借此适当地提高综合推理的训练。因为空间中的角度(也包括距离)是立体几何中重要的度量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又一定程度依赖于综合推理。正如课程标准中要求所说:“把几何推理与代数运算推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的思维活动开发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要紧紧把握这个大方向,不能有所偏废。”
二、用向量方法研究平行关系的问题相对较少
教材中利用向量方法研究垂直关系的例题、练习及习题比比皆是,但利用向量方法研究平行关系的例题却为数不多。且不能很好地体现向量方法的优越性。
例如教材第30页例3,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首先想到的不是用向量方法,反而更容易想到的是用相似三角形这一较为熟知的知识点去推证四边形EFGH与,平行四边形ABCD的各边对应平行,并且简洁易行。类似这样的题目还有第41页例5(该题用反证法也很容易证明),第79页参考例题2(该题用三角形中位线及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也是高线的知识也很容易解决),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总之,这些题口给我们的感觉只是为了介绍向量方法,但却不能显示出向量方法的优越性。另外,在练习和习题中再很难找到用向量方法来研究平行关系的题目了。笔者建议,教材要让所选例题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并且在练习和习题中编拟一些利用向量方法研究,平行关系(包括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题目,来充分显示用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优越性。
三、教材的知识体系需要进一步条理和完整
教材中,球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的推导分别用到了教材中未出现的圆柱和棱锥的体积公式,而这些公式无论是对帮助学生理解球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还是对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方面,都是应当在本章中有所体现的,即使它们是被作为了解的内容。另外,用祖呕原理(这一原理的发现比西方早了1100多年)推导球的体积公式反映了我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建议可作为阅读材料介绍给学生,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国富民强而勤奋学习的热情。总之,教材的改革是要对传统教材中的“繁难偏旧”进行改革,而如果把传统教材中精华的部分也舍掉的话,那肯定不是课程改革的初衷。
在中学阶段,向量方法被应用于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尚属首次。以上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作为中学教材,它是要在全国进行推广和使用的。因此,无论是从它的权威性而言,还是从它的科学性而言,这些“小问题”都希一望引起编者的重视。相信,只要通过教师本着边学、边教、边改进、边完善的精神,中学数学教材的改革必将日趋完善,日趋成熟。
【摘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推出使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现行教材的结构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本文认为今后高中数学教材改革有以下几点需要改进:教材应当适度提高对综合推理的训练;应相对增多用向量方法研究平行关系的问题;教材的知识体系需要进一步条理和完整。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材改革建议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推出使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现行教材的结构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教材的使用上还会出现一些现行的问题,它需要我们教学时认真思考这些问题,保留传统优秀的东西,摒弃一些繁、难、偏、旧的东西,教学中时刻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与同行、与学生广泛展开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使自己的教学稳中有变,变中求现行,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研究几何的根本出路是代数化,引入向量是代数化的需要。”基于此,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一册(下B),利用向量方法来研究立体几何问题,这给传统的高中立体几何的教学注入了一股现行鲜的气息,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作为解决几何问题的通法一一向量方法的威力。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教材中也存在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现对其提出几点意见。
参考文献:
[1]马复.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刘兼,黄翔,张丹.数学课程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戴再平.开放题——数学教学的新模式[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我省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自2005年开始,经历了初期的认识与探索、中期的总结与深化、后期的反思等阶段。广大教师努力按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积极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探索。
为了保证高中数学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及时总结课改经验、深化课程改革,省教研室先后举办了多次培训与教研活动。除了每年的各级培训外,还分别在扬州(2004年)、盱眙(2005年)、盐城(2006年)、无锡(2007年)、苏州(2008年)、江宁(2010年)等地举办了等大型研讨会。为解决课改疑难问题,2005年至今,先后成功举办了8届特级教师研讨会;为了探索课堂教学,先后举办了5届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为总结课程改革经验与成果,先后举办了4届优秀论文与教学设计评选;为促进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先后举办了2期青年骨干教师研修活动;等等。这些高质量的教研活动,既是宣传,又是培训;既是总结,又是推广;既是交流,又是示范;既提出问题,又解决问题。这些活动为全省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与深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解我省高中数学教学情况,进一步深化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促进我省高中数学教学迈上新的台阶,我们组织了全省高中数学教学情况调研。调查方式包括网上问卷调查(参与教师共有5615位),对苏州、扬州、宿迁等三市的区、县高中数学教研员和部分教师进行面对面访谈,召开部分教师、学生座谈会等。
调研表明,7年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我省高中数学课程与教学在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研究、教学评价、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教师发展等方面发生很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一定转变。
调查表明,课改后,我省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理念有一定的转变。首先表现为教师对数学的核心价值有深入的认识;其次,对于教材的认识,多数教师认为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而非唯一依据;第三,在叙述技能目标时,多数教师使用“模仿”“概述”等过程动词。
2.教师教学行为有一定转变。
课改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与关注增多。教师在继承我国传统优秀教学经验的同时,在教学行为方面有较大的改观。无论是在备课、上课,还是在管理与指导学生方面,教师的教学行为都积极贯彻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首先,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主动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第二,在备课时,更多地研究教材、学生、教法;第三,课堂上,当学生的观点与教材不一致时,教师鼓励学生讨论,肯定学生的大胆质疑精神,但更重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第四,在课堂上,当学生指出教师的错误时,绝大多数教师会采取“表扬学生,欣然接受”或者“肯定学生的做法,与学生讨论是非曲直”;第五,教师课堂上讲授时间一般在20-40分钟,尽量给学生留有自主空间;第六,多数教师认为讲授法是一种最经济、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但讲授法要特别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启发性在其次;第七,多数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是否使用讨论法,并关注主题的选择、讨论的组织形式等。此外,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在网络教室等场所上课频率较高。
3.教学研究广泛深入。
调研表明,本次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我省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广大教师在课堂模式创新、课程标准实验研究、新教材研究、学习研究、考试评价研究等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取得了很多进展。
在日常教学研究方面,广大教师针对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进行研究,一方面结合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在问题情境的设计、问题提出、学生活动的设计等方面进行细微的研究,使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得到落实。
由于广大教师认真深入的研究,近8年来,我省高中数学教师在全国各大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高质量的论文,《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核心期刊每期都有约三分之一的篇幅登载我省教师论文,乃至高中数学刊物流传“无苏不成刊”的美谈。
在进行课堂教学、教材研究的同时,我省高中数学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进行研究,每届批准的课题(省教育科学规划批准课题、省教研课题、省教育学会课题、各大市课题等)中都有大量的高中数学课题。
4.教师专业化发展迅速。
课程改革不仅使学生受益,同时为广大教师提供非常多的发展机会与平台。借助于课程改革,广大数学教师专业发展迅速。
课改后,各种培训、教研、学习机会增多,每年各所学校都有多位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培训(或教研活动、会议),多数地区的教师参加市级全员培训,每位教师都要参加日常的校级研修活动。这些培训(教研活动、会议等)由课程标准组、教材组、高校、特级教师、教研员、骨干教师等多方面专家进行讲座、交流,扩大了一线教师的学习机会与眼界,更新他们的教学理念,带给他们教学经验与技能。
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各市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高水平的教师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过程中不仅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同时他们自身也得到迅速发展。从2005年开始,全省共召开了8届特级教师研讨会(高级论坛),广泛讨论、决策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如选修课开设、教学要求制订、校本研修、教研文化、高考命题等,同时,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这些教师对这些疑难问题有了深入的认识,自身也得到发展。
在本次课程改革过程中,青年教师获得发展的机会更多。除了各种培训、研修、会议外,校本研修活动多是以青年教师的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每2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每3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每2年举行一次优秀论文、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等活动,都是以青年教师为主要对象的。可以说,课改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了非常多的平台。
同时,我们也要承认,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也遇到很多疑难问题,有的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已经或正在解决,有的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
(李善良)
问题呈现
本次调查表明,以下问题在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及研究中仍比较突出。
1.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与落实不均衡。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目标”。而三维目标是什么?怎样确定三维目标?如何实现三维目标?这些问题对于许多教师来说还是模糊的。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割裂三维目标的“高大全”“空泛美”等现象,最终导致教学目标落空。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知识技能教学与能力发展、情感发展同步进行的问题,尤为突出。
2.教学设计存在“三多三少”。
有效教学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而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与保证。国际上教学设计的研究已经进行多年,提出了许多思想、理论、案例,教学设计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课改后,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由于我国数学教学受传统思想及应试教育影响较大,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中仍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即关注结论的多,关注过程的少;关注教师的教多,关注学生的学少;教师讲的多,学生思考的少。
3.学生作业与负担过重。
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科学、有度、优质的作业不仅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业对数学知识落实、能力培养和品格养成的有效功能,同时教师也能借助作业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数学素质。
北师大肖川教授曾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然而在当前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框架的背景下,高中数学课改的理想目标与教学现实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数学作业的理念、内容、形式和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且效率低下。
高中生对数学作业态度的抽样调查结果是:“乐于完成”的占35.63%,“感到厌烦但能独立完成”的占49.79%,“感到厌烦经常抄袭”的占12.50%,“感到厌烦不完成作业”的占2.08%。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占64.38%)对数学作业感到厌烦,可见这样的作业效果必然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这与当前教育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是相背离的。
4.教学评价功能单一化。
早在2004年就有专家建议:“考试评价已经越来越成为课程改革向深层次推进的瓶颈。……不改革现行的考试,课程改革就会寸步难行,教学改革也容易流于形式。”[1]我国的教学评价实际上早就出现功能单一化倾向,直到今天也没有彻底改变,也难以改变。尽管教育部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但由于受高考限制,许多地方的中考虽由地级市组织,但均为高考做准备,因此还是陷入了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教学评价=学生成绩的评价=考试的评价=高考、中考的评价
分数至上,学生“排队”现象难以禁止。一些基层教育部门、学校领导与教师采用的仍然是原有的评价标准。升学率、学习成绩依然是评价的主要标准。
5.校本教研普遍缺少行动研究。
校本教研活动对于教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特色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传统的校本教研活动以集体备课为主,定期开展一些以公开课为主的研讨活动。虽然这些教研活动对于教学研究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形式单调、教师参与程度低,其效果并不十分明显。课改后,由于需要学习、吸收大量的课改理念、改革文件和先进经验,各地组织了大量的以教师培训为主的校本研修活动。但随着课改的深入,这种校本教研活动的效果越来越低。而更为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特别是行动研究,在广大学校却很少。
【注释】
【关键词】高中数学 新课改 教师 理念
新课程改革之后,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对于高中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学科――数学,应当如何去教授,如何从容应对新课改下教师面临的挑战,如何在新课改中迅速成长,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新课改理念对高中数学教师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理念、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对高中数学教师有新的要求,强调教师的教学要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课程的内容要体现实用性,教学目标要突出情感价值观,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要与学生交流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倡多样的学习方式,学习评价要多元化。这些变革对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首先,新课改提倡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关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概括起来,就是要求数学教师对学生评价标准要符合参与性原则、过程原则、综合原则和激励原则。因此新的评价标准兼顾学生学习成绩,同时注重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为此,新课改理念下的评价标准,必将结合学生的参与情况综合考虑,如参与率、参与方式、参与态度等。所以能否迅速适应新的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加强数学应用意识的教学评价标准,是新课改对高中数学教师的挑战之一。
其次,新课改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又面临着教学手段改变地挑战。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重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基本内容的有机结合,要通过恰当地使用计算机及软件、互联网等各种新兴教学手段,改善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方式和方法。数学课件的制作、多媒体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互联网教学平台的引入和使用等,都是教师面临的新问题。
第三,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的理念,这是对教师日常教学的又一个挑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教师要从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帮助者进行角色转变。它强调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要以自主探索、实践、合作、交流、自学等以学生为主的方式进行。因此,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的转换能否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要求,是我们日常教学面临的难点。
第四,新课程改革还要求教师不仅只是教学的实施者,还要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课程和教学活动的研究,要求教师通过研究来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和教育素养。现在的问题是,以往的日常教研活动,都以讨论和交流教学问题为主,并不深入化和系统化,因此难以形成研究论文。如何围绕教学活动开展教育研究,也是新课改带来的新问题。
二、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改教材还存在不适应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除了新课程理念给高中数学教师带来挑战之外,目前还存在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改教材还不适应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情感上还不适应。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的全面铺开,高中数学大纲版教材逐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高中数学课程新教材,与大纲版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的结构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教师对陪伴自己多年的旧教材就难以割舍,加之对新课程改革暂时的迷茫心理和对新教材的陌生而从心理对新教材产生了距离感。其次,是对新教材“数量”上的不适应。新教材是分模块进行教学,教材数量上确实增多了。以高中数学人教A版为例,新教材课程设置为:必修1,2,3,4,5;(文科)选修1―1,1―2;(理科)选修2―1,2―2,2―3;选修系列4(4―1、4―4、4―5)。就理科而言,至少要教授9本教材,而大纲版旧教材则只有5本。从数量上一对比,就让很多教师心里没了底。第三,是对教材内容设置上的不适应。新教材删减了原本教学上得心应手的内容,同时新增了很多新的不熟悉的内容和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新学习,备课量自然加大,工作量增加,教学工作负担也就随之加重了。因此,如何尽快适应并把握好新教材,是高中数学教师目前面临的最普遍最直接的问题。
三、迅速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行为建议
成功的教学改革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教师教学行为及观念的转变。教师的数学教学观念首先要由以往的“以数学学科为本”转变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数学并学好数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要着力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使学生投入到现实的、充满探索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的,概念是如何在具体背景中形成的,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到的,证明的思路和计算的想法是怎样得到的,而且有了结论之后还要理解结论的作用和意义,即体现数学结论的来龙去脉。
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善于学习与思考,不仅要关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理念,更要认真体会数学课程标准、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改革重点,并能想方设法将它们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数学教育功能的全面性,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双基”,还要在“双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理性精神,养成数学的思维方式;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注意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重视教学情境创设,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注重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强调数学应用等。
根据新课改的新要求,课堂教学不应该再以一本教材为主,要结合实际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处理。如今,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状况对课程内容、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同时对教材提供的基本内容也要进行再研究,明确教材的优势与不足。教师则需要探索如何弥补、完善甚至更新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对教材的设计思路、表述方式、结论等进行研究,为学生提供完美一课。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要经常性地进行教学反思,经常反思自我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不断反思数学教学的目的、方法和手段,从而发展自我职业水平,提高数学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这种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摆脱由长期“学与教”的经历所形成的数学教学观念的巨大惯性作用,使教师逐步走出“经验型教学”,而走向“合理型教学”的目标。
以前教师只注重与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合作,而课程的综合化趋势需要教师学会与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配合。教师之间相互合作,能共同激发新的想法。通过分享材料、计划和资料,减轻自己的负担。通过合作能有机会用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也能增进教师对新课改下教学理念的把握。
最后,新的教师评价体系要求教师全面发展,注重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我们应该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困境中走出来,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注意将教育研究活动与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结合起来,通过总结归纳将教学成果尽量转变为研究论文等,提升自我研究能力和研究意识。
四、更新观念,积极应对,超越自我
新课程的实施对高中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教学理念和角色的更新与转变、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开发、教育技术的掌握与运用、对学生学习评价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等等。所以我们必须改变和更新原有的落后于时代的教育教学观念,以一种积极主动的良好心态去迎接和应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寻找不足,缩小差距,提高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水平,把这一次改革视作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平台和机遇。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还应该在教学方式、教学角色、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的同时做好教育教学研究和总结,注重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和教育素养,从而达到超越自我,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流中迅速成长起来。
【参考资料】
[1]刘允忠.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情境创设策略的探讨[J]. 数学通报.
[2]吴和贵,朱维宗.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J].数学通报.
本综述研读了新课标以后有关“高中数学教材”、“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相关期刊和论文,主要将“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文献对其分层次的综述,概括出了目前高中数学教材及其思想方法研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切入点。针对函数内容以及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的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渗透策略。
1.“高中数学教材”文献综述
郭民,史宁中的《中英两国高中数学教材函数部分课程难度的比较研究》一文是对中英两国高中数学教材中函数部分内容的课程难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中英两国高中数学教材中函数部分课程难度的差异,进而分析课程难度对学生学业负担的影响,为我国数学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资源和参照。刘少平《中美高中数学教材函数内容的比较研究》选取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函数内容,对我国人教版高中新课标(A 版)数学教材与美国 McGraw-Hill Companies 出版社的《Core Plus Mathematics》教材对比研究,通过分析两国教材函数内容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差异,教材综合式编排方式,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而为我国教材编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为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崭新的思路。曾荣的《螺旋式上升背景下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研究—基于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 1、必修4函数图像变换编写的比较》,笔者指出教材编写应坚持螺旋上升的原则,既要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上做到螺旋上升,同时也应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做到螺旋上升。文章针对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1、必修4函数图像变换编写的比较分析,体现函数内容的螺旋上升,并对教材的编写提出自己的建议。
这一类的文献主要研究了以下方面:①针对函数内容,教材的编排与设置;②针对函数内容,难易度的比较研究。③对新课改的教材内容结构设置进行研究
2.“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文献综述
韩雪丽《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笔者通过阐述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含义、国内外究现状、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研究意义以及在高中教学中应如何使用属性结合思想进行教学,强调了数行结合思想的重要性以及笔者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感悟以及建议。张硕《高中数学思想方法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对高中课本的研究,统计了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出现的频数,并自编调查问卷和测试题,对石家庄高一到高三15个教学班的学生进行调查和研究,通过笔者的研究和分析得出数学思想方法水平与教学成绩有较显著相关。
黄东,苟一泉,赵中玲《浅谈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总结了一些高中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并对每种思想进行举例说明,通过笔者的总结希望能为读者在认知数学的过程中予以启迪。李燕《浅谈高中数学思想的培养》笔者从平常的教学中、基础知识的复习中、解题教学中几个方面均需要教师有意的渗透教学思想,另外需要开设专题讲座,激发提升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主要讲述了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想意识。
骆雯琦《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现状研究—以江西省戈阳一中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为例》笔者对江西省弋阳县2所高中,以及 52 名数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现状,在研究结果基础上,提出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策略。李剑评《浅析高中数学思想在高考考查中的渗透》笔者阐述了高中中常考的几种思想方法,结合例题加以分析、探究,并给出了学习思想方法的注意事项。赵文莲《透过高考试题看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主要透视2002年、2003 年高考试题,分析考察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提出了几条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的建议。
有关“高中数学数学思想方法”研究的文献具有如下几个特点:针对几种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举例阐述,以此强调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高中数学思想方法在高考中的考察研究;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现状研究。
3.总结
(1)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①对“高中数学教材”研究的论文和期刊都相当多,如:不同内容的研究、同一内容的比较研究、新课标教材特色研究、对教学的研究等。但是对高中的核心内容的研究少之又少,在别的内容方面进行研究的学者相对很多。
②总的来说,研究“数学思想方法”的文献比研究“高中数学教材”的文献要少很多,研究的方向主要是思想方法的举例概述以及数学思想方法对教师教学的重要性,对教师进行教学中的一些建议等。较少系统的研究某一内容中渗透的思想方法的学习以及对学生学习会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
(2)研究展望
基于对以往学者研究过的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笔者拟采用如下的研究方案对高中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在高中的学习现状和教学渗透策略进行研究。
研究目标:通过函数与方程的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及教学渗透策略的研究,以期教师能够重视函数与方程思想方法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实现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研究内容:第一:高中函数与方程思想方法的学习现状调查研究。第二:通过高中函数与方程思想方法的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分析,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给出课堂中渗透函数与方程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
研究方案:笔者根据高中数学思想方法频数统计情况,编制调查问卷和数学测试试卷,以研究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现状,数学成绩与数学思想方法知识的关系,以及数学思想方法与年级、性别的关系,以期从中发现高中数学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寻找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目的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其次,分析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与学习中起到的作用,此模块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分析函数与方程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中所起到的作用。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函数与方程思想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函数与方程的学习现状,可以发现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在教学方面需要改进之处。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总结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函数与方程思想方法的几点策略,不仅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授课效率,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化思维,拓展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论文摘 要 随着当下教育的不断进步发展,在高中数学这门课程上实施新课程使得教学方式、课程资源等方面带来了很多可观的变化,但是,实施高中数学新课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本问你主要就是探讨实施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初步守鹤和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来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当下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新课程教育已经给高中的教学带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实施高中数学新课课程教学使得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新课程教育带给我们惊喜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意识到他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完善,使得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下新的大教育环境。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的转变和收获
(一)首先就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对于当下高中数学实施新课程来说,是一次新的课程改革,而且这次课程发个的关键是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即要实现两个转变。这两个转变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次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并不只是局限在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上,而是要做到能够很好地引导他们进行自主的探索实践,并且进行相应的学习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所以教师在数学的教学中要大胆的进行新方法的教学,灵活的进行学习上的指导,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
教师在注重自身教学方式转变的同时,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忽略,要对学生进行各学习方面的知道也是非常关键的。首先就是学生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高中数学中有不一样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课堂的学习环节和一些课堂上的要求,使得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心有有所打算和规划,从而能够更好的开展各方面的学习。与此同时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做到实时的总结,灵活的掌握一些数学的小方法等,这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会去学习,从而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新课程的实施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化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提到教师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以教师首先要做到观念上的转变,对高中数学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要有所认识,同时要注意到自身在新课程的重要地位。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个引导者,随着当下新课程的改革,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首先教师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只是单一的进行知识的传授,而且正转变成一个服务者、帮助者和督促者。同时教师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新课程的改革教师使得学生能够走上讲台发表学生自己的想法,这样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展现自己的能力,教师也在其中得到了不断地惊喜,从而使得课程教学变得更加的灵活多变。
(三)新课程改革使得课程资源更加的丰富
这次新课程的改革使得课程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有必修课选修课,而起还有综合的实践课程,课程的资源也不只是仅仅局限在课本和教材上了,学生可以通过课外、社会和网络多种渠道获得想要的教学资源。正是丰富的课程资源才给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更强的升级活力,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带来了更好的机遇,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寻找开发中占用绝对重要的地位,教师是课程教育的实施者,只有做到对各方面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才能使得课程教学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二、新课程实施所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一)首先就是课时比较的紧
新课程标准中对于课时的规定是每周4课时,这样在课时上是非常的紧张的。造成这样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比较的多,在教材的教学上没有足够的课时是很难完成数学教学的,更何况加上新增的内容。二是当下老师对于新课程的标准理解不清楚,对于降低难度的地方没有进行降低难度,例如函数的值域和定义域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加强老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做无用功,并且要做好对数学习题质量的要求,使得学生能够在数学的学习中得到实时的巩固。
(二)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问题
对于当下初高中数学的教学上二次函数是一个重点,但是二次函数在初高中的难度上却有很大的差别。同时在因式分解上初高中学习也是有一定的差距,还有“韦达定理”等,初中这方面的数学知识学习的比较的浅显。到了高中的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理解这方面的内容,我们要适当的控制教学的进度和难度,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理解,同时要找一些闲暇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补习,甚至一些必要的补讲等,这有这样新课程改革才能更加的完善合理。
(三)习题的配置问题
数学的习题既包含了教材的课后习题又包含了教材辅导习题,但是有些习题的难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课堂知识的范围,再就是习题的类型比较的少,有些是很适用于考试的范围。所以面对这样的问题,老师要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自己编制一些适用于考试的习题,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学习数学有更多的收获。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实施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初步收获与存在问题的探讨,对当下高中数学新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了解到数学新课程实施所存在的问题,面对所存在的问题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所以新课程的实施会在未来不断地合理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同庆;试论新课程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策略[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06)
我总结下,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师角色转变要做好以下四个角色。
一、教师是学习者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了解学生知识、能力、兴趣的人,因此教师很关键。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学习数学新教材,挖掘数学新教材的新特点,如果教师不熟悉新教材是不能教好学生的。时代在发展,高中生有着新特点,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怎么才能学好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当一个谦虚的学习者,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才能解决高中生在学习数学中出现的认知偏差和心理问题。多媒体的应用,需要教师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才能更有效整合网络资源,才能掌握教育信息新动态,然后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创设出高效优质的高中数学课堂。
因此,教师是学习者,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理论与专业知识,才能不断丰富自身内蕴。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课改要求。向新型学者型转变是每个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教师是引导者
合作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改的倡导的重要教学方式,教师是引导者。合作探究式教学是一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方式。新课改以来,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表明,高中数学是抽象的,而填鸭式、满堂灌等教学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让学生产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厌恶。合作探究式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的过程,更能让学生变得聪明,更能让学生有创造力。教师要想真正成为引导者,必须要更新观念,转变思维定势,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走出来,拿得起放得下,以人为本,学会引导学生,教会学生思考方法,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举一个例子,比如在在新人教版教材中,教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式模型。例如,给出y=f(x)定义域、值域,求出反函数x=f-1(x)的定义域、值域,学生发反函数规律,从而引出反函数的概念。既让学生参与其中,又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师是研究者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三维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培养理性精神。新教材在内容设计上,让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经历直接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想让学生接受并理解学习的内容,从而能够灵活运用,必要的教学科研是必须的。数学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学是一种反思性与实验性教学。新课程所包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不是以前的经验和理论能完全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等待别人把研究经验送上门来,然后生搬硬套的把这些经验应用到教学中去。我认为教师应投入到教学科研中,结出自己的经验。为了适应新数学,教师应以主动的姿态,多反思自己的教学,用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类问题,研习新的理论,探索新的领域,生成新的经验。
新课改以来,高中数学教材作了深刻的改动,每一个章节都包含着一定的理念,把教育学和心理学有机结合起来,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教师不但要研究新教材,还要研究教法,让新教材成为源头活水,让教法成为新推手,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四、教师是合作者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新课程的理念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积极疏导、师生互动,相互配合、加强师生合作。另外,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面对的是严峻的挑战,[本文转自DyLw. 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单靠外出参加教研、学习,许多出现的疑惑、问题是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的。所以教师与教师之间应加强合作,积极开展集体备课,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分享经验,通过不断的交流获取教学信息与灵感。如果高中数学备课组共同努力,分工合作,各人都把自己最好的经验贡献出来与大家交流,通过教学资源共享,可以大大减轻每个人的负担,从而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研究。经过实践表明,这种做法是非常有效且有益的。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要。只有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的单一角色转化为学习者、引导者、研究者、合作者等多重角色,不断地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新课程改革才能越来越深入,新课程改革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 参 考 文 献 ]
[1]郭玲.浅谈如何让学生从心理上认识高中数学[J].新课程学习,2009.
数学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也必将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特别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方面。但是,我们也看到现行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认清目前的现状并对有效性教学进行探析,对高中数学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的热议仍然在继续,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其课堂教学过程往往严肃和压抑。教师的高耗低效和学生的负担过重成为阻碍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两大顽疾,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困扰:一是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二是师生主客地位转换困难。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素质教育”的提出是给高中教学以强烈的冲击,但是在高考的面前,这种冲击力慢慢被削弱,这就给“应试教育”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成绩仍然成为衡量一切的筹码,以高考为中心的“考”“教”和“学”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
“师生主客地位转换困难”: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这是建构主义理论提出者皮亚杰的观点,他认为教师是建设者和促进者,在特定情景中,组织学生协作学习并对知识进行主动加工,从而形成元认知。布鲁纳的“发现教学”和施瓦布的“探究教学”也以不同的视角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即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师生主客观地位的转换,教师应从教学的主体地位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容易忽视,从而使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受到压制。
作为客观存在的两方面,造成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失效或无效,俨然成为新课改改革的重心和改革的指向。新课改要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和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并强化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探究性活动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明方向。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确定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要求;要求高中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的需要,高于学生已有水平并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还要着眼于学生数学潜能的唤醒、开发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还要求高中数学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形成,促进数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就显现得尤为重要。
1.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界定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实施的活动。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界定: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理念,以先进的教学手段,恰当的教学方式,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针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实施的并予以合适评价的一种教学系统,旨在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增强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2.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要实现高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至少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目标太低,没有难度,会使学生失去兴趣;目标太高,实现不了,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该目标是否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是否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要让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摘得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程度,确立教学目标。教材是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材料,根据教学内容,可适当在教材基础上提高,依据的还是学生的掌握程度,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要求。因此,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可行,并且能够实现的教学目标才是有效的。
另外,新课标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关注数学课程的三维目标的达成,即知识与技能、过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这就要求在教学目标制定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过程、注重学生活动,注重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态度的升华。
(2)教学方法使用的有效性
针对确定的教学目标,要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案,选定合适的教学方法。首先在课堂准备中,设计多种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求设计教学方法,但不能局限于这些教学方法,在课堂授课过程,随时可以调整设计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更有效的目的。
要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还应该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等。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更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要求,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3)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有效性
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掌握知识的的情况和学生的智力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营造良好的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通过上述有效性的实施,目的是充分发展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构建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而获得知识。
参考文献:
[1]陈奇,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8,(1).
[2]郭运江.高中教学有效教学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