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数字化舞蹈论文范文

时间:2022-04-26 08:51:35

序论:在您撰写数字化舞蹈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数字化舞蹈论文

第1篇

,舞蹈制品的网络传播、交流,虚拟表演、教学,以及舞蹈的远程互动表演形式的出现,迎来了另一个全新的舞蹈呈现平台。网络的传输和数码摄影制作的低廉、特殊效果的光幻,而且与观者使一些科技化手段平民化,足够使更多的舞蹈创作者的独立化和舞蹈观念表达的个体化。特别是软件的普及,例如FLASH和SHOCKWAVE等动画软件,是许多艺术家在网络中极其自我和个体的进行创作,而且在闪烁的显示器前和电子信箱里得到的也是最自我的回馈和互动以及掌声。另一方面,舞蹈的数字化技术高端发展则是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需要精心的策划和熟练的操作,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和创作,是某种大型的工业化流程和项目制度。除了商业化的音乐电视和舞蹈电影之外,高科技在舞蹈影像制作的使用具有学科研究的前瞻性和学科建设的价值,例如动作采集系统的使用,将是不久的未来,用于更多的舞蹈学科当中的一项工具系统和创作系统,我们将舞蹈的记录和教学,舞蹈人体媒介的生命意义也将从另一个镜像当中被提升和被认识,但是一套动作采集系统的不菲价格也只有学院教学和电影制片场可以问津。包括大型电视集团、媒体集团进行和投资的舞蹈影像制作,诸如此类的高端的技术含量、高投入的物质标准,这一切与个体化的制作形成巨大的对比,却都在寻求新的方式,给自己或是这个时代的舞蹈以答案和揭示,寻求更多人更多舞蹈表达的完善和更新,或是完善个体小我的生命价值和个体封闭的艺术探索。不能否认,技术不仅没有消亡舞蹈的本体意义和力量,而且帮助了更多的人来参与舞蹈,包括残障人士或是非专业的舞者,这比空谈舞蹈民主的概念要更积极,也更多的手段技术支持。数字舞蹈的内容至今已经扩展到舞蹈数字影像、舞蹈的动作采集、舞蹈网络互动和远程技术、以及舞蹈的网络阅读和动作交流。

数字化的舞蹈表面上以技术的名义冲淡了剧场和人性的力量,另一方面也以多样的手段延伸和扩充着人们的感知。很多人涉及到技术的因素而抱有成见和观望的态度,但数字化舞蹈或是多媒体舞蹈不是一个神秘的事物,随着录影技术的数字化,所谓多媒体的舞蹈概念也在更大范围或是在数字化艺术范畴之中得到发展。舞蹈电影和录像舞蹈(下简称舞蹈录影)的创作者之间的合作和相互激发,舞蹈多媒体中的更多技术因素和设计的加入,使媒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创作方式,同时舞蹈的创作也在改变媒介的性质并赋予了媒介涵义。

作为影像的舞蹈

不可否认,如今我们与舞蹈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越来越多的发生在电视机、投影和网络的媒体之中了。舞蹈电影录像的发展、历史和主要人物对于舞蹈自身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舞蹈影像波及范围及其快捷程度都远远超过了舞台的形式,并且传播了舞台舞蹈,推广了现当代舞蹈,同时产生全新的艺术形式。关于舞蹈录影的说法众说纷纭,定义的方式已经不太适合某些艺术的发展,或许说明它的来源和范围更为客观,更有助于新形式的发展。德国著名的科隆舞蹈电影和录像节提到了以下的几种关于舞蹈录影的说法:

1、舞台、摄影棚的拍摄记录stage/studiorecording完整记录舞台行为,用一台到两台摄像机对舞蹈进行记录,不对舞蹈本身,及编舞进行改变,保持记录的原汁原味。

2、镜头改编CameraRe-work为了适合镜头的角度,而对原有的舞蹈作品进行改编和删剪。

3、为录影而编舞ScreenChoreography专门为拍摄而设计构思而编排舞蹈,用镜头语言的思维角度以及互动的交流为主。

所以有了上面的几种分类,也就明晰了记录、改编和创作之间的区别。舞蹈录影在中文当中似乎比舞蹈电视更能够体现这种舞蹈媒体艺术种类,体现舞蹈与影像之间的介质关系,舞蹈录影原文是videodance,其实更包括了电影和录像两种手段和介质,通称为videodance即舞蹈录影。舞蹈录影把舞台舞蹈和电影交融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舞蹈录影的意义早已超出了记录舞蹈的局限,成为了参与到某种编舞行为和影像角度的独特观察,是创作性的。

而某些文献和研究资料当中,涉及到了更多的舞蹈影像内容,都融入到泛化的舞蹈录影影像的内容当中。他们分别涉及到好莱坞的歌舞电影、励志型的舞蹈电影、介绍舞种的舞蹈电影、音乐电视中的舞蹈、舞蹈作品当中的投影影像、舞蹈排练厅中的排练影像、为了编舞而做的舞蹈录像笔记等等。其中象好莱坞歌舞电影《出水芙蓉》、《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又名《花都舞影》)、《雨中曲》、音乐剧电影《西区故事》、《歌舞线上》等,《周末狂热》、《霹雳舞》更是风靡一时,麦克尔.杰克逊的音乐舞蹈录影《月球漫步》更是带领了新的舞蹈风格和舞蹈录影的模式,当代的街舞和流行舞步的推广,都离不开音乐电视中舞蹈的帮助。90年代的法国《舞者》、西班牙的《弗拉明戈》、美国的《中央舞台》、《比利.艾略特》到最新的上榜之作《热力四射》都是优秀的舞蹈电影,印度更是一个歌舞片产量惊人的大国。当代的舞蹈电影可以是商业操作的歌舞娱乐,同时也可以是使用胶片为介质的艺术舞蹈,不仅在舞蹈的种类和样式的呈现上着色,更是对舞蹈精神的描绘,强调舞蹈对人个性和命运的改变,在人类精神中的地位。舞蹈不仅以身体的愉悦凸现,更以精神的自足面对世人。

舞蹈录像艺术的发展,是更为个性化的历程。在中国被称之为“舞蹈电视”,由于借用了音乐电视的称谓,舞蹈电视的流行借助中央电视台的舞蹈电视比赛传播到全国。舞蹈影像从欧美40年展以来,跟随者录像艺术的脚步,实验电影运动家的作品、后现代编舞家的趣味和实践,以及多媒体高科技技术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记录性的艺术行为,而是完全创造和互动的双向对话。

美国的默斯.堪宁汉、比尔.T.琼斯、英国DV8身体剧场、乔纳森.贝劳斯(原为英国皇家的舞者),加拿大人类脚步啦啦啦、法国的安德林.普雷约卡伊、鲁道夫.努日耶夫、德国编舞家皮娜.鲍希、Sasha.waltz、瑞典的马茨.埃克等等,都是当代较为活跃的舞蹈录影编舞家和观念的先导。这些是作为舞蹈录影创作的舞者和编舞家,体现着和延伸着他们的舞蹈观念和舞蹈形式,同时有更多的舞蹈录影的录影导演的参与,表现着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作观点。

更有早期的始作俑者实验电影美女先驱玛雅.德润用16毫米胶片在1945拍摄了短片《舞蹈录像编舞研究》和1958年的以芭蕾为题材,反转效果的《夜之睛》,开创了舞蹈录影方面的先河,虽然她本人更多的作为先锋电影的人物,但与舞者的合作,制作的无声舞蹈影像,场景之间的切换,动作与镜头的默契关系,屋中舞蹈和自然环境的跳接,都令人耳目一新,确是一部启蒙灵感之作。玛雅作为美国战后的先锋艺术人物和实验电影的独行者,这部研究舞蹈的短篇,却成为了舞蹈录影发展史上的重要的一部经典文本。1968年由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动画制作艺术家、摄影师诺曼.麦克拉伦创作的“双人舞”更是呈现了动画幻觉的摄影术和剪辑技巧,更是以抽象简约、接近动作本质,近似在黑夜里感受动作的神秘和温度一样的风格,深深影响了舞蹈界的舞蹈录影的视觉观念。在90年代末,默斯.堪宁汉《手绘空间》、比尔.T.琼斯《魂灵捕》都是创造了结合更新的电脑技术作品,动画、三维到动作采集,作品不仅在意念上越走越远,同时在技术水平上也钻研雕琢。

欧洲在舞蹈录影上的发展似乎更加多元,更加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德国皮娜.鲍希的舞蹈录像更是充满反思的沉重和戏谑的力量。80-90年代英国BBC中心的舞蹈频道制作的大批舞蹈录像作品,风格多样,象《男孩》、《反转》、《清一色男人垂死梦》、《手》、《暴风雨》等等作品,涉及到各种年龄的人群、社会问题、爱情、传说、抽象理念、动作游戏等等。这一大批的作品对于舞蹈录像艺术的发展影响颇深,也提供了研究舞蹈录像风格特性的文献。

诸多的舞蹈影像展或是舞蹈电影节更是推动了舞蹈录影的发展。美国的舞蹈电影协会、德国的科隆舞蹈电影录像节、洛杉矶西部舞蹈影像艺术节、加拿大的舞蹈电影节,英国的“荧幕上的影像”艺术节、舞蹈荷兰世界舞蹈电影节、挪威、阿根廷、西班牙都有诸如此类的舞蹈影像艺术节。其中以维也纳世界音乐中心为基础的世界舞蹈影像比赛为著名,从1990-2002年分别在法兰克福、里昂、科隆、摩纳哥等地举办过舞蹈影像比赛,并发展出摩纳哥舞蹈录影论坛等等系列,成为世界巡回举办和展示的舞蹈录影艺术节。

最近出现在众多的舞蹈电影录像节上的舞蹈电影作品合集,《为了摄影机的舞蹈》(又名《舞照》)用舞蹈电影新生代的六部经典之作,强调和表明了舞蹈与镜头之间的关系。其中的作品选自欧洲和北美电影艺术节,这些舞蹈电影向我们呈示了别样的幽默、美丽、戏剧性、内在节奏……完全不同于舞台上的某种力量,对于舞者和摄影机来说,都是充满了挑战性的视觉体验。作品包括:瑞士的派斯克尔.迈格尼《白昼皇后》,美国的33种眩晕咒语《衡量》,英国、荷兰的安尼克.万姆《平静中安息》,加拿大的劳拉.泰勒《乡村三部曲》,麦克尔.唐宁《死角》,瑞士的派斯克尔.迈格尼《对侧伤》。

这六部作品长短不一,有的20分钟,有的只有5分钟,每个作者的角度都很坚定和独特,也成为了当代舞蹈录影艺术中鲜活的例证。《白昼皇后》由田园的静寂慢慢苏醒,三对散漫却好动的男女,在倾斜山坡的青草上,失重的快乐着,全是呼吸,身体滚动的声音,下坠,滑落,然后向山顶继续奔跑。简单的快乐里,睡意朦胧的小动作,在自然的景色当中,透出了一点悲情。舞蹈在失重和滚动当中完成,一次次美丽的冲撞。一些游戏打闹亲昵的小动作构成了轻松的情爱气氛,也在唤醒这每个观者回忆爱的味道和动作。凌乱舞步到清晨水中的寂静之舞,烛光遍布的水面,三位少女为舞蹈而动容,为舞蹈而虔敬,或者说是我们对舞蹈的某种感动,感动舞蹈之人在未可名状的命运面前的坦然和纯真。《衡量》则在一个走廊之中玩耍着同一组的动作游戏。同一组动作,我们想象的角度,在安静和踢踏的变奏当中,影像在特写、透视里似乎在预言着某种被我们忽略的发生。生效的力量凸现得很生动。《平静中安息》用一个葬礼的寓言让我们回到了记忆的深处,死亡带给我们的是悲伤和恐惧之外,还有很多留给在世之人的意外和真实。《乡村三部曲》则是一场群体的诗意合唱,黑白粗糙的影像,空旷的工厂,梦境恍惚的丛林,一些非职业的普通人在田园的寂静、欢乐和阳光中翩翩起舞。《走投无路》利用黑白影像,一个方向错乱的墙角,在玩耍视觉游戏。人在倒错的空间里慌乱惶恐。《对侧伤》则是一部都市的情感变奏,温情和暴力共存,记忆和现实对抗,偶然和命运相爱,在愤怒咒骂,用舞蹈来替代暴力之后,一切依然无法恢复平静。

虽然舞蹈影像的制作和活动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但是关于其技术的发展以及舞蹈影像作品的文献资料却是凤毛麟角。主编朱蒂.米托玛整理出《电影和录像中的可视化舞蹈》这样一本至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囊括了舞蹈录影的有影响力的作品,从大制作到低成本,都在这本书的视野之内,包括早期的先驱人物作品,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包容了“可视化的范围”,不限定于舞蹈录影的作品意义,而是把歌舞电影、舞蹈记录片都包容进来,也不失为一本详尽的资料。其中又介绍了书中所列作品的制作背景和流程,可读性极高。

《舞蹈电影和录像作品指南》则是Towers,Deirdre发表于1990,其中的作品和名字术语,都已过时,但是超过2000部的舞蹈电影录像作品的记录文献,却具有珍贵的资料性和使用价值。美国《为录影而舞蹈——舞蹈电影录像指南》则是Spain,Louise主编作品。在台湾,焦雄屏著书《歌舞电影纵横谈》也是详实地记述和分析了好莱坞歌舞电影的类型发展和时代意义。

舞蹈录像的制作教学,在西方的艺术教育当中,很早就存在于艺术系中的视觉艺术或影视制作当中。至今在综合大学艺术系的舞蹈学科中,已经有颇为系统的教学体系和详实丰富的资料咨询。2003年12月美国加州大学艺术系的舞蹈博士丽莎.玛丽.纳格尔和约翰.克劳福德曾到广东亚视举办舞蹈录影制作的工作坊,对于中国这方面的教学亦有建设性和拓荒性的贡献。短短的两周时间,从舞蹈录影艺术的渊源流变到实际操作,都进行了快捷的普及和交流。他们在加州大学亦有11周严密科学的舞蹈电视课程,舞蹈电影和录像的认知、作品的观后感、从舞蹈电视编舞、舞蹈录影脚本的写作、分析舞蹈电影和录像的镜头语言、学习设备和剪辑、完成作品等等,有很多文本和资料可参考。目前,他们将软件工程、技术言语融入舞蹈录像新作——《上升》,以及其他为数不多的媒体作品和动画制作作品。

北京舞蹈学院近年也在中国大陆首次开设了舞蹈电视专业,蓄势迎接一个舞蹈的数字化时代。

舞蹈视频游戏和大众化创作

20世纪90年代中国跳舞毯的狂热潮流,几乎达到每个人都需要一张塑料制成的,带有简单传感器的脚印图。似乎一夜之间,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自己的跳舞梦想,曾经羞于见人的舞蹈训练过程,完全可以在无人的家中完成,然后到公众场合充满自信的展示,不再在一群拥挤的、汗流夹背的群体中间挣扎着减肥和锻炼美感,而是独自享受卡路里的消耗,就像在黑暗中跳舞一般。跳舞毯借助了一个简单的制品,看到了所有人跳舞的力量,流行的力量。然后来自日本的大型舞蹈游戏街机亮相世界,著名的舞蹈街机制作商科纳美公司研制出诸多的舞蹈游戏,例如“舞蹈革命”系列之独舞版本、对战版本,“曼波舞蹈”、“舞蹈狂热”系列、“80年代”舞蹈节奏、“啪啦啪啦天堂”等等种类繁多、而又分类精细的游戏街机,包括按照舞蹈音乐又有浩室、电子、放克、放克爵士、嘻哈、雷鬼等等,舞蹈人物多变,节奏复杂,游戏的界面色彩花哨、角度多变、热闹非凡。许多青少年在复杂的脚下变化的同时加入了诸多的手臂和躯干的动作,在游戏现场,如果是对战的模式,气氛也颇为火爆。这种被动跟随电脑指示舞动到主动的进行加工创作,完全是人本的某种改变,舞蹈创作成为了某种本能的反映,从手忙脚乱、受制于高难度的节奏和步伐变化,到不满足于征服和完成动作,而是加上了自己的风格和喜好,增加了机器之外的难度,准确地说,是乐趣,创作的乐趣。

随着韩国街舞和流行文化的大举复兴,韩国的“爱舞”网站推出了著名的三维动画人物舞蹈教学和舞蹈桌面的系列,人物制作精美,而且不厌其烦的重复动作,可以慢放,可以从不同角度观看,并且动画人物带有韩语的动作解说。舞者跳舞的场景可以自由转换成地铁、舞厅、城市街头、舞台等等。而且按照音乐电视中流行舞蹈的完整套路进行教学。在“爱舞”网站的舞蹈软件有些名气的时候,网站的互动,无限制下载就变成了会员制,付费下载新的舞蹈段落和舞蹈人物,包括舞蹈背景等等。按照商业化的路线扩大和稳定。舞蹈游戏有时也是舞蹈形象的推广。许多著名的舞蹈演出,比如“大河之舞”的网站也推出了踢踏舞的舞步记忆游戏。电子技术的进步和电子游戏的普及,舞蹈也在通过着全新的形式接近大众,通过全新的媒介和大众对话。

舞蹈的网络阅读和网络互动

网络舞蹈的发展借助于动画制作、互动网络艺术的影响和网络速度的大幅度提升,主要体现在形象宣传和提供与观众交流窗口;利用数字化技术在网上提供教学,提供大量的网上舞蹈资源;提供观众参与创作的互动界面,改观创作观念;利用网络传输进行的远程舞蹈的现场创作。网上舞蹈的模式集合了讨论舞蹈、观看舞蹈、学习舞蹈、创造舞蹈等多种交互功能一体,体现了全新的接触舞蹈的形式。

在线服务的发展,虚拟现实(VR)技术的进步,世界上的各个知名或是不知名的团体都可以借助网络宣传自己的舞蹈,散播自己的舞蹈影像,无论是皇家的芭蕾舞团,还是当代的小型舞团,无论大型的舞蹈节宣传,还是个体的作品展示,网络成为了一个平等的活跃的表演空间。“舞蹈之声”、“伦敦舞蹈”等网站都存有一定的当代舞蹈家的舞蹈作品片断。舞蹈作品的片断和舞蹈教学的片断在网上颇为流行,“另类爵士”则是以不断更新的舞蹈组合片断吸引着舞者和学习者的兴趣。舞蹈网站“电子芭蕾”,也曾经用简单的三维人物不停地重复每一个基本的芭蕾动作。网络舞蹈以媒体流(舞蹈作品),以过去时的状态,进行网上传播交流互动之外,还有实时当下的呈现,还有进行状态的跟进。很多观众对舞蹈排练很感兴趣,舞者也在期待着某种了解。所以无论是作品的需要,或是魅力的噱头,很多舞团的排练场安装着摄像头,网络实时在线播放着舞者的排练。这些令我想起了曾经路过的一个网站,网站上可以24小时看见纽约广场某个角落的场景。上班族,车辆,游客,日复一日的生活,摄像头平静地展示着生活的脸孔,没有表达,波澜不惊,网络的舞蹈和心灵,只是你在观看和关心别处的心灵。

互动和数字化的另一个影响,就是企图改变与观众的审美关系,以极端的自我去争取最大的民主创作,企图放弃所谓的艺术创作的完整性。观赏还是创作,主动还是被动,网络舞蹈的主要焦点放在了“分享”或是“共享”。共享资源,共享创意,共享记忆和情感,共享过去和生命中的某一刻。允许观众的情感经验和灵感的介入,在共同主题之下的某种分享。笔者在99年参与的杜赛尔多夫舞蹈剧场的作品“卡夫卡研究”和后续作品中,也是通过在舞蹈团体的网站上大量的公开排练计划,排练内容和进程,通过论坛采取网民的意见,不断的改进作品。

远程舞蹈创作是基于网络在线播放和传输技术之上,使几个不同地域同时发生的舞蹈表演发生关系。现场投射的远程影像和现场表演的当地舞者,时间和空间在这里发生了某种错变和重组,远程舞蹈并非是传输影像的形式,而是在追问舞者现时的发生,追问在传输的过程当中我们的表达是否还那么真实和可信,我们再次怀疑和质问这自己。

第2篇

,舞蹈制品的网络传播、交流,虚拟表演、教学,以及舞蹈的远程互动表演形式的出现,迎来了另一个全新的舞蹈呈现平台。网络的传输和数码摄影制作的低廉、特殊效果的光幻,而且与观者使一些科技化手段平民化,足够使更多的舞蹈创作者的独立化和舞蹈观念表达的个体化。特别是软件的普及,例如FLASH和SHOCKWAVE等动画软件,是许多艺术家在网络中极其自我和个体的进行创作,而且在闪烁的显示器前和电子信箱里得到的也是最自我的回馈和互动以及掌声。另一方面,舞蹈的数字化技术高端发展则是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需要精心的策划和熟练的操作,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和创作,是某种大型的工业化流程和项目制度。除了商业化的音乐电视和舞蹈电影之外,高科技在舞蹈影像制作的使用具有学科研究的前瞻性和学科建设的价值,例如动作采集系统的使用,将是不久的未来,用于更多的舞蹈学科当中的一项工具系统和创作系统,我们将舞蹈的记录和教学,舞蹈人体媒介的生命意义也将从另一个镜像当中被提升和被认识,但是一套动作采集系统的不菲价格也只有学院教学和电影制片场可以问津。包括大型电视集团、媒体集团进行和投资的舞蹈影像制作,诸如此类的高端的技术含量、高投入的物质标准,这一切与个体化的制作形成巨大的对比,却都在寻求新的方式,给自己或是这个时代的舞蹈以答案和揭示,寻求更多人更多舞蹈表达的完善和更新,或是完善个体小我的生命价值和个体封闭的艺术探索。不能否认,技术不仅没有消亡舞蹈的本体意义和力量,而且帮助了更多的人来参与舞蹈,包括残障人士或是非专业的舞者,这比空谈舞蹈民主的概念要更积极,也更多的手段技术支持。数字舞蹈的内容至今已经扩展到舞蹈数字影像、舞蹈的动作采集、舞蹈网络互动和远程技术、以及舞蹈的网络阅读和动作交流。

数字化的舞蹈表面上以技术的名义冲淡了剧场和人性的力量,另一方面也以多样的手段延伸和扩充着人们的感知。很多人涉及到技术的因素而抱有成见和观望的态度,但数字化舞蹈或是多媒体舞蹈不是一个神秘的事物,随着录影技术的数字化,所谓多媒体的舞蹈概念也在更大范围或是在数字化艺术范畴之中得到发展。舞蹈电影和录像舞蹈(下简称舞蹈录影)的创作者之间的合作和相互激发,舞蹈多媒体中的更多技术因素和设计的加入,使媒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创作方式,同时舞蹈的创作也在改变媒介的性质并赋予了媒介涵义。

作为影像的舞蹈

不可否认,如今我们与舞蹈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越来越多的发生在电视机、投影和网络的媒体之中了。舞蹈电影录像的发展、历史和主要人物对于舞蹈自身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舞蹈影像波及范围及其快捷程度都远远超过了舞台的形式,并且传播了舞台舞蹈,推广了现当代舞蹈,同时产生全新的艺术形式。关于舞蹈录影的说法众说纷纭,定义的方式已经不太适合某些艺术的发展,或许说明它的来源和范围更为客观,更有助于新形式的发展。德国著名的科隆舞蹈电影和录像节提到了以下的几种关于舞蹈录影的说法:

1、舞台、摄影棚的拍摄记录stage/studiorecording完整记录舞台行为,用一台到两台摄像机对舞蹈进行记录,不对舞蹈本身,及编舞进行改变,保持记录的原汁原味。

2、镜头改编CameraRe-work为了适合镜头的角度,而对原有的舞蹈作品进行改编和删剪。

3、为录影而编舞ScreenChoreography专门为拍摄而设计构思而编排舞蹈,用镜头语言的思维角度以及互动的交流为主。

所以有了上面的几种分类,也就明晰了记录、改编和创作之间的区别。舞蹈录影在中文当中似乎比舞蹈电视更能够体现这种舞蹈媒体艺术种类,体现舞蹈与影像之间的介质关系,舞蹈录影原文是videodance,其实更包括了电影和录像两种手段和介质,通称为videodance即舞蹈录影。舞蹈录影把舞台舞蹈和电影交融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舞蹈录影的意义早已超出了记录舞蹈的局限,成为了参与到某种编舞行为和影像角度的独特观察,是创作性的。

而某些文献和研究资料当中,涉及到了更多的舞蹈影像内容,都融入到泛化的舞蹈录影影像的内容当中。他们分别涉及到好莱坞的歌舞电影、励志型的舞蹈电影、介绍舞种的舞蹈电影、音乐电视中的舞蹈、舞蹈作品当中的投影影像、舞蹈排练厅中的排练影像、为了编舞而做的舞蹈录像笔记等等。其中象好莱坞歌舞电影《出水芙蓉》、《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又名《花都舞影》)、《雨中曲》、音乐剧电影《西区故事》、《歌舞线上》等,《周末狂热》、《霹雳舞》更是风靡一时,麦克尔.杰克逊的音乐舞蹈录影《月球漫步》更是带领了新的舞蹈风格和舞蹈录影的模式,当代的街舞和流行舞步的推广,都离不开音乐电视中舞蹈的帮助。90年代的法国《舞者》、西班牙的《弗拉明戈》、美国的《中央舞台》、《比利.艾略特》到最新的上榜之作《热力四射》都是优秀的舞蹈电影,印度更是一个歌舞片产量惊人的大国。当代的舞蹈电影可以是商业操作的歌舞娱乐,同时也可以是使用胶片为介质的艺术舞蹈,不仅在舞蹈的种类和样式的呈现上着色,更是对舞蹈精神的描绘,强调舞蹈对人个性和命运的改变,在人类精神中的地位。舞蹈不仅以身体的愉悦凸现,更以精神的自足面对世人。

舞蹈录像艺术的发展,是更为个性化的历程。在中国被称之为“舞蹈电视”,由于借用了音乐电视的称谓,舞蹈电视的流行借助中央电视台的舞蹈电视比赛传播到全国。舞蹈影像从欧美40年展以来,跟随者录像艺术的脚步,实验电影运动家的作品、后现代编舞家的趣味和实践,以及多媒体高科技技术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记录性的艺术行为,而是完全创造和互动的双向对话。

美国的默斯.堪宁汉、比尔.T.琼斯、英国DV8身体剧场、乔纳森.贝劳斯(原为英国皇家的舞者),加拿大人类脚步啦啦啦、法国的安德林.普雷约卡伊、鲁道夫.努日耶夫、德国编舞家皮娜.鲍希、Sasha.waltz、瑞典的马茨.埃克等等,都是当代较为活跃的舞蹈录影编舞家和观念的先导。这些是作为舞蹈录影创作的舞者和编舞家,体现着和延伸着他们的舞蹈观念和舞蹈形式,同时有更多的舞蹈录影的录影导演的参与,表现着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作观点。

更有早期的始作俑者实验电影美女先驱玛雅.德润用16毫米胶片在1945拍摄了短片《舞蹈录像编舞研究》和1958年的以芭蕾为题材,反转效果的《夜之睛》,开创了舞蹈录影方面的先河,虽然她本人更多的作为先锋电影的人物,但与舞者的合作,制作的无声舞蹈影像,场景之间的切换,动作与镜头的默契关系,屋中舞蹈和自然环境的跳接,都令人耳目一新,确是一部启蒙灵

感之作。玛雅作为美国战后的先锋艺术人物和实验电影的独行者,这部研究舞蹈的短篇,却成为了舞蹈录影发展史上的重要的一部经典文本。1968年由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动画制作艺术家、摄影师诺曼.麦克拉伦创作的“双人舞”更是呈现了动画幻觉的摄影术和剪辑技巧,更是以抽象简约、接近动作本质,近似在黑夜里感受动作的神秘和温度一样的风格,深深影响了舞蹈界的舞蹈录影的视觉观念。在90年代末,默斯.堪宁汉《手绘空间》、比尔.T.琼斯《魂灵捕》都是创造了结合更新的电脑技术作品,动画、三维到动作采集,作品不仅在意念上越走越远,同时在技术水平上也钻研雕琢。

欧洲在舞蹈录影上的发展似乎更加多元,更加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德国皮娜.鲍希的舞蹈录像更是充满反思的沉重和戏谑的力量。80-90年代英国BBC中心的舞蹈频道制作的大批舞蹈录像作品,风格多样,象《男孩》、《反转》、《清一色男人垂死梦》、《手》、《暴风雨》等等作品,涉及到各种年龄的人群、社会问题、爱情、传说、抽象理念、动作游戏等等。这一大批的作品对于舞蹈录像艺术的发展影响颇深,也提供了研究舞蹈录像风格特性的文献。

诸多的舞蹈影像展或是舞蹈电影节更是推动了舞蹈录影的发展。美国的舞蹈电影协会、德国的科隆舞蹈电影录像节、洛杉矶西部舞蹈影像艺术节、加拿大的舞蹈电影节,英国的“荧幕上的影像”艺术节、舞蹈荷兰世界舞蹈电影节、挪威、阿根廷、西班牙都有诸如此类的舞蹈影像艺术节。其中以维也纳世界音乐中心为基础的世界舞蹈影像比赛为著名,从1990-2002年分别在法兰克福、里昂、科隆、摩纳哥等地举办过舞蹈影像比赛,并发展出摩纳哥舞蹈录影论坛等等系列,成为世界巡回举办和展示的舞蹈录影艺术节。

最近出现在众多的舞蹈电影录像节上的舞蹈电影作品合集,《为了摄影机的舞蹈》(又名《舞照》)用舞蹈电影新生代的六部经典之作,强调和表明了舞蹈与镜头之间的关系。其中的作品选自欧洲和北美电影艺术节,这些舞蹈电影向我们呈示了别样的幽默、美丽、戏剧性、内在节奏……完全不同于舞台上的某种力量,对于舞者和摄影机来说,都是充满了挑战性的视觉体验。作品包括:瑞士的派斯克尔.迈格尼《白昼皇后》,美国的33种眩晕咒语《衡量》,英国、荷兰的安尼克.万姆《平静中安息》,加拿大的劳拉.泰勒《乡村三部曲》,麦克尔.唐宁《死角》,瑞士的派斯克尔.迈格尼《对侧伤》。

这六部作品长短不一,有的20分钟,有的只有5分钟,每个作者的角度都很坚定和独特,也成为了当代舞蹈录影艺术中鲜活的例证。《白昼皇后》由田园的静寂慢慢苏醒,三对散漫却好动的男女,在倾斜山坡的青草上,失重的快乐着,全是呼吸,身体滚动的声音,下坠,滑落,然后向山顶继续奔跑。简单的快乐里,睡意朦胧的小动作,在自然的景色当中,透出了一点悲情。舞蹈在失重和滚动当中完成,一次次美丽的冲撞。一些游戏打闹亲昵的小动作构成了轻松的情爱气氛,也在唤醒这每个观者回忆爱的味道和动作。凌乱舞步到清晨水中的寂静之舞,烛光遍布的水面,三位少女为舞蹈而动容,为舞蹈而虔敬,或者说是我们对舞蹈的某种感动,感动舞蹈之人在未可名状的命运面前的坦然和纯真。《衡量》则在一个走廊之中玩耍着同一组的动作游戏。同一组动作,我们想象的角度,在安静和踢踏的变奏当中,影像在特写、透视里似乎在预言着某种被我们忽略的发生。生效的力量凸现得很生动。《平静中安息》用一个葬礼的寓言让我们回到了记忆的深处,死亡带给我们的是悲伤和恐惧之外,还有很多留给在世之人的意外和真实。《乡村三部曲》则是一场群体的诗意合唱,黑白粗糙的影像,空旷的工厂,梦境恍惚的丛林,一些非职业的普通人在田园的寂静、欢乐和阳光中翩翩起舞。《走投无路》利用黑白影像,一个方向错乱的墙角,在玩耍视觉游戏。人在倒错的空间里慌乱惶恐。《对侧伤》则是一部都市的情感变奏,温情和暴力共存,记忆和现实对抗,偶然和命运相爱,在愤怒咒骂,用舞蹈来替代暴力之后,一切依然无法恢复平静。

虽然舞蹈影像的制作和活动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但是关于其技术的发展以及舞蹈影像作品的文献资料却是凤毛麟角。主编朱蒂.米托玛整理出《电影和录像中的可视化舞蹈》这样一本至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囊括了舞蹈录影的有影响力的作品,从大制作到低成本,都在这本书的视野之内,包括早期的先驱人物作品,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包容了“可视化的范围”,不限定于舞蹈录影的作品意义,而是把歌舞电影、舞蹈记录片都包容进来,也不失为一本详尽的资料。其中又介绍了书中所列作品的制作背景和流程,可读性极高。

《舞蹈电影和录像作品指南》则是Towers,Deirdre发表于1990,其中的作品和名字术语,都已过时,但是超过2000部的舞蹈电影录像作品的记录文献,却具有珍贵的资料性和使用价值。美国《为录影而舞蹈——舞蹈电影录像指南》则是Spain,Louise主编作品。在台湾,焦雄屏著书《歌舞电影纵横谈》也是详实地记述和分析了好莱坞歌舞电影的类型发展和时代意义。

舞蹈录像的制作教学,在西方的艺术教育当中,很早就存在于艺术系中的视觉艺术或影视制作当中。至今在综合大学艺术系的舞蹈学科中,已经有颇为系统的教学体系和详实丰富的资料咨询。2003年12月美国加州大学艺术系的舞蹈博士丽莎.玛丽.纳格尔和约翰.克劳福德曾到广东亚视举办舞蹈录影制作的工作坊,对于中国这方面的教学亦有建设性和拓荒性的贡献。短短的两周时间,从舞蹈录影艺术的渊源流变到实际操作,都进行了快捷的普及和交流。他们在加州大学亦有11周严密科学的舞蹈电视课程,舞蹈电影和录像的认知、作品的观后感、从舞蹈电视编舞、舞蹈录影脚本的写作、分析舞蹈电影和录像的镜头语言、学习设备和剪辑、完成作品等等,有很多文本和资料可参考。目前,他们将软件工程、技术言语融入舞蹈录像新作——《上升》,以及其他为数不多的媒体作品和动画制作作品。

北京舞蹈学院近年也在中国大陆首次开设了舞蹈电视专业,蓄势迎接一个舞蹈的数字化时代。

舞蹈视频游戏和大众化创作

20世纪90年代中国跳舞毯的狂热潮流,几乎达到每个人都需要一张塑料制成的,带有简单传感器的脚印图。似乎一夜之间,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自己的跳舞梦想,曾经羞于见人的舞蹈训练过程,完全可以在无人的家中完成,然后到公众场合充满自信的展示,不再在一群拥挤的、汗流夹背的群体中间挣扎着减肥和锻炼美感,而是独自享受卡路里的消耗,就像在黑暗中跳舞一般。跳舞毯借助了一个简单的制品,看到了所有人跳舞的力量,流行的力量。然后来自日本的大型舞蹈游戏街机亮相世界,著名的舞蹈街机制作商科纳美公司研制出诸多的舞蹈游戏,例如“舞蹈革命”系列之独舞版本、对战版本,“曼波舞蹈”、“舞蹈狂热”系列、“80年代”舞蹈节奏、“啪啦啪啦天堂”等等种类繁多、而又分类精细的游戏街机,包括按照舞蹈音乐又有浩室、电子、放克、放克爵士、嘻哈、雷鬼等等,舞蹈人物多变,节奏复杂,游戏的界面色彩花哨、角度多变、热闹非凡。许多青少年在复杂的脚下变化的同时加入了诸多的手臂和躯干的动作,在游戏现场,如果是对战的模式,气氛也颇为火爆。这种

被动跟随电脑指示舞动到主动的进行加工创作,完全是人本的某种改变,舞蹈创作成为了某种本能的反映,从手忙脚乱、受制于高难度的节奏和步伐变化,到不满足于征服和完成动作,而是加上了自己的风格和喜好,增加了机器之外的难度,准确地说,是乐趣,创作的乐趣。

随着韩国街舞和流行文化的大举复兴,韩国的“爱舞”网站推出了著名的三维动画人物舞蹈教学和舞蹈桌面的系列,人物制作精美,而且不厌其烦的重复动作,可以慢放,可以从不同角度观看,并且动画人物带有韩语的动作解说。舞者跳舞的场景可以自由转换成地铁、舞厅、城市街头、舞台等等。而且按照音乐电视中流行舞蹈的完整套路进行教学。在“爱舞”网站的舞蹈软件有些名气的时候,网站的互动,无限制下载就变成了会员制,付费下载新的舞蹈段落和舞蹈人物,包括舞蹈背景等等。按照商业化的路线扩大和稳定。舞蹈游戏有时也是舞蹈形象的推广。许多著名的舞蹈演出,比如“大河之舞”的网站也推出了踢踏舞的舞步记忆游戏。电子技术的进步和电子游戏的普及,舞蹈也在通过着全新的形式接近大众,通过全新的媒介和大众对话。

舞蹈的网络阅读和网络互动

网络舞蹈的发展借助于动画制作、互动网络艺术的影响和网络速度的大幅度提升,主要体现在形象宣传和提供与观众交流窗口;利用数字化技术在网上提供教学,提供大量的网上舞蹈资源;提供观众参与创作的互动界面,改观创作观念;利用网络传输进行的远程舞蹈的现场创作。网上舞蹈的模式集合了讨论舞蹈、观看舞蹈、学习舞蹈、创造舞蹈等多种交互功能一体,体现了全新的接触舞蹈的形式。

在线服务的发展,虚拟现实(VR)技术的进步,世界上的各个知名或是不知名的团体都可以借助网络宣传自己的舞蹈,散播自己的舞蹈影像,无论是皇家的芭蕾舞团,还是当代的小型舞团,无论大型的舞蹈节宣传,还是个体的作品展示,网络成为了一个平等的活跃的表演空间。“舞蹈之声”、“伦敦舞蹈”等网站都存有一定的当代舞蹈家的舞蹈作品片断。舞蹈作品的片断和舞蹈教学的片断在网上颇为流行,“另类爵士”则是以不断更新的舞蹈组合片断吸引着舞者和学习者的兴趣。舞蹈网站“电子芭蕾”,也曾经用简单的三维人物不停地重复每一个基本的芭蕾动作。网络舞蹈以媒体流(舞蹈作品),以过去时的状态,进行网上传播交流互动之外,还有实时当下的呈现,还有进行状态的跟进。很多观众对舞蹈排练很感兴趣,舞者也在期待着某种了解。所以无论是作品的需要,或是魅力的噱头,很多舞团的排练场安装着摄像头,网络实时在线播放着舞者的排练。这些令我想起了曾经路过的一个网站,网站上可以24小时看见纽约广场某个角落的场景。上班族,车辆,游客,日复一日的生活,摄像头平静地展示着生活的脸孔,没有表达,波澜不惊,网络的舞蹈和心灵,只是你在观看和关心别处的心灵。

互动和数字化的另一个影响,就是企图改变与观众的审美关系,以极端的自我去争取最大的民主创作,企图放弃所谓的艺术创作的完整性。观赏还是创作,主动还是被动,网络舞蹈的主要焦点放在了“分享”或是“共享”。共享资源,共享创意,共享记忆和情感,共享过去和生命中的某一刻。允许观众的情感经验和灵感的介入,在共同主题之下的某种分享。笔者在99年参与的杜赛尔多夫舞蹈剧场的作品“卡夫卡研究”和后续作品中,也是通过在舞蹈团体的网站上大量的公开排练计划,排练内容和进程,通过论坛采取网民的意见,不断的改进作品。

远程舞蹈创作是基于网络在线播放和传输技术之上,使几个不同地域同时发生的舞蹈表演发生关系。现场投射的远程影像和现场表演的当地舞者,时间和空间在这里发生了某种错变和重组,远程舞蹈并非是传输影像的形式,而是在追问舞者现时的发生,追问在传输的过程当中我们的表达是否还那么真实和可信,我们再次怀疑和质问这自己。

第3篇

,舞蹈制品的网络传播、交流,虚拟表演、教学,以及舞蹈的远程互动表演形式的出现,迎来了另一个全新的舞蹈呈现平台。网络的传输和数码摄影制作的低廉、特殊效果的光幻,而且与观者使一些科技化手段平民化,足够使更多的舞蹈创作者的独立化和舞蹈观念表达的个体化。特别是软件的普及,例如FLASH和SHOCKWAVE等动画软件,是许多艺术家在网络中极其自我和个体的进行创作,而且在闪烁的显示器前和电子信箱里得到的也是最自我的回馈和互动以及掌声。另一方面,舞蹈的数字化技术高端发展则是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需要精心的策划和熟练的操作,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和创作,是某种大型的工业化流程和项目制度。除了商业化的音乐电视和舞蹈电影之外,高科技在舞蹈影像制作的使用具有学科研究的前瞻性和学科建设的价值,例如动作采集系统的使用,将是不久的未来,用于更多的舞蹈学科当中的一项工具系统和创作系统,我们将舞蹈的记录和教学,舞蹈人体媒介的生命意义也将从另一个镜像当中被提升和被认识,但是一套动作采集系统的不菲价格也只有学院教学和电影制片场可以问津。包括大型电视集团、媒体集团进行和投资的舞蹈影像制作,诸如此类的高端的技术含量、高投入的物质标准,这一切与个体化的制作形成巨大的对比,却都在寻求新的方式,给自己或是这个时代的舞蹈以答案和揭示,寻求更多人更多舞蹈表达的完善和更新,或是完善个体小我的生命价值和个体封闭的艺术探索。不能否认,技术不仅没有消亡舞蹈的本体意义和力量,而且帮助了更多的人来参与舞蹈,包括残障人士或是非专业的舞者,这比空谈舞蹈民主的概念要更积极,也更多的手段技术支持。数字舞蹈的内容至今已经扩展到舞蹈数字影像、舞蹈的动作采集、舞蹈网络互动和远程技术、以及舞蹈的网络阅读和动作交流。

数字化的舞蹈表面上以技术的名义冲淡了剧场和人性的力量,另一方面也以多样的手段延伸和扩充着人们的感知。很多人涉及到技术的因素而抱有成见和观望的态度,但数字化舞蹈或是多媒体舞蹈不是一个神秘的事物,随着录影技术的数字化,所谓多媒体的舞蹈概念也在更大范围或是在数字化艺术范畴之中得到发展。舞蹈电影和录像舞蹈(下简称舞蹈录影)的创作者之间的合作和相互激发,舞蹈多媒体中的更多技术因素和设计的加入,使媒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创作方式,同时舞蹈的创作也在改变媒介的性质并赋予了媒介涵义。

作为影像的舞蹈

不可否认,如今我们与舞蹈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越来越多的发生在电视机、投影和网络的媒体之中了。舞蹈电影录像的发展、历史和主要人物对于舞蹈自身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舞蹈影像波及范围及其快捷程度都远远超过了舞台的形式,并且传播了舞台舞蹈,推广了现当代舞蹈,同时产生全新的艺术形式。关于舞蹈录影的说法众说纷纭,定义的方式已经不太适合某些艺术的发展,或许说明它的来源和范围更为客观,更有助于新形式的发展。德国著名的科隆舞蹈电影和录像节提到了以下的几种关于舞蹈录影的说法:

1、舞台、摄影棚的拍摄记录stage/studiorecording完整记录舞台行为,用一台到两台摄像机对舞蹈进行记录,不对舞蹈本身,及编舞进行改变,保持记录的原汁原味。

2、镜头改编CameraRe-work为了适合镜头的角度,而对原有的舞蹈作品进行改编和删剪。

3、为录影而编舞ScreenChoreography专门为拍摄而设计构思而编排舞蹈,用镜头语言的思维角度以及互动的交流为主。

所以有了上面的几种分类,也就明晰了记录、改编和创作之间的区别。舞蹈录影在中文当中似乎比舞蹈电视更能够体现这种舞蹈媒体艺术种类,体现舞蹈与影像之间的介质关系,舞蹈录影原文是videodance,其实更包括了电影和录像两种手段和介质,通称为videodance即舞蹈录影。舞蹈录影把舞台舞蹈和电影交融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舞蹈录影的意义早已超出了记录舞蹈的局限,成为了参与到某种编舞行为和影像角度的独特观察,是创作性的。

而某些文献和研究资料当中,涉及到了更多的舞蹈影像内容,都融入到泛化的舞蹈录影影像的内容当中。他们分别涉及到好莱坞的歌舞电影、励志型的舞蹈电影、介绍舞种的舞蹈电影、音乐电视中的舞蹈、舞蹈作品当中的投影影像、舞蹈排练厅中的排练影像、为了编舞而做的舞蹈录像笔记等等。其中象好莱坞歌舞电影《出水芙蓉》、《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又名《花都舞影》)、《雨中曲》、音乐剧电影《西区故事》、《歌舞线上》等,《周末狂热》、《霹雳舞》更是风靡一时,麦克尔.杰克逊的音乐舞蹈录影《月球漫步》更是带领了新的舞蹈风格和舞蹈录影的模式,当代的街舞和流行舞步的推广,都离不开音乐电视中舞蹈的帮助。90年代的法国《舞者》、西班牙的《弗拉明戈》、美国的《中央舞台》、《比利.艾略特》到最新的上榜之作《热力四射》都是优秀的舞蹈电影,印度更是一个歌舞片产量惊人的大国。当代的舞蹈电影可以是商业操作的歌舞娱乐,同时也可以是使用胶片为介质的艺术舞蹈,不仅在舞蹈的种类和样式的呈现上着色,更是对舞蹈精神的描绘,强调舞蹈对人个性和命运的改变,在人类精神中的地位。舞蹈不仅以身体的愉悦凸现,更以精神的自足面对世人。

舞蹈录像艺术的发展,是更为个性化的历程。在中国被称之为“舞蹈电视”,由于借用了音乐电视的称谓,舞蹈电视的流行借助中央电视台的舞蹈电视比赛传播到全国。舞蹈影像从欧美40年展以来,跟随者录像艺术的脚步,实验电影运动家的作品、后现代编舞家的趣味和实践,以及多媒体高科技技术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记录性的艺术行为,而是完全创造和互动的双向对话。

美国的默斯.堪宁汉、比尔.T.琼斯、英国DV8身体剧场、乔纳森.贝劳斯(原为英国皇家的舞者),加拿大人类脚步啦啦啦、法国的安德林.普雷约卡伊、鲁道夫.努日耶夫、德国编舞家皮娜.鲍希、Sasha.waltz、瑞典的马茨.埃克等等,都是当代较为活跃的舞蹈录影编舞家和观念的先导。这些是作为舞蹈录影创作的舞者和编舞家,体现着和延伸着他们的舞蹈观念和舞蹈形式,同时有更多的舞蹈录影的录影导演的参与,表现着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作观点。

更有早期的始作俑者实验电影美女先驱玛雅.德润用16毫米胶片在1945拍摄了短片《舞蹈录像编舞研究》和1958年的以芭蕾为题材,反转效果的《夜之睛》,开创了舞蹈录影方面的先河,虽然她本人更多的作为先锋电影的人物,但与舞者的合作,制作的无声舞蹈影像,场景之间的切换,动作与镜头的默契关系,屋中舞蹈和自然环境的跳接,都令人耳目一新,确是一部启蒙灵感之作。玛雅作为美国战后的先锋艺术人物和实验电影的独行者,这部研究舞蹈的短篇,却成为了舞蹈录影发展史上的重要的一部经典文本。1968年由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动画制作艺术家、摄影师诺曼.麦克拉伦创作的“双人舞”更是呈现了动画幻觉的摄影术和剪辑技巧,更是以抽象简约、接近动作本质,近似在黑夜里感受动作的神秘和温度一样的风格,深深影响了舞蹈界的舞蹈录影的视觉观念。在90年代末,默斯.堪宁汉《手绘空间》、比尔.T.琼斯《魂灵捕》都是创造了结合更新的电脑技术作品,动画、三维到动作采集,作品不仅在意念上越走越远,同时在技术水平上也钻研雕琢。

欧洲在舞蹈录影上的发展似乎更加多元,更加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德国皮娜.鲍希的舞蹈录像更是充满反思的沉重和戏谑的力量。80-90年代英国BBC中心的舞蹈频道制作的大批舞蹈录像作品,风格多样,象《男孩》、《反转》、《清一色男人垂死梦》、《手》、《暴风雨》等等作品,涉及到各种年龄的人群、社会问题、爱情、传说、抽象理念、动作游戏等等。这一大批的作品对于舞蹈录像艺术的发展影响颇深,也提供了研究舞蹈录像风格特性的文献。

诸多的舞蹈影像展或是舞蹈电影节更是推动了舞蹈录影的发展。美国的舞蹈电影协会、德国的科隆舞蹈电影录像节、洛杉矶西部舞蹈影像艺术节、加拿大的舞蹈电影节,英国的“荧幕上的影像”艺术节、舞蹈荷兰世界舞蹈电影节、挪威、阿根廷、西班牙都有诸如此类的舞蹈影像艺术节。其中以维也纳世界音乐中心为基础的世界舞蹈影像比赛为著名,从1990-2002年分别在法兰克福、里昂、科隆、摩纳哥等地举办过舞蹈影像比赛,并发展出摩纳哥舞蹈录影论坛等等系列,成为世界巡回举办和展示的舞蹈录影艺术节。

最近出现在众多的舞蹈电影录像节上的舞蹈电影作品合集,《为了摄影机的舞蹈》(又名《舞照》)用舞蹈电影新生代的六部经典之作,强调和表明了舞蹈与镜头之间的关系。其中的作品选自欧洲和北美电影艺术节,这些舞蹈电影向我们呈示了别样的幽默、美丽、戏剧性、内在节奏……完全不同于舞台上的某种力量,对于舞者和摄影机来说,都是充满了挑战性的视觉体验。作品包括:瑞士的派斯克尔.迈格尼《白昼皇后》,美国的33种眩晕咒语《衡量》,英国、荷兰的安尼克.万姆《平静中安息》,加拿大的劳拉.泰勒《乡村三部曲》,麦克尔.唐宁《死角》,瑞士的派斯克尔.迈格尼《对侧伤》。

这六部作品长短不一,有的20分钟,有的只有5分钟,每个作者的角度都很坚定和独特,也成为了当代舞蹈录影艺术中鲜活的例证。《白昼皇后》由田园的静寂慢慢苏醒,三对散漫却好动的男女,在倾斜山坡的青草上,失重的快乐着,全是呼吸,身体滚动的声音,下坠,滑落,然后向山顶继续奔跑。简单的快乐里,睡意朦胧的小动作,在自然的景色当中,透出了一点悲情。舞蹈在失重和滚动当中完成,一次次美丽的冲撞。一些游戏打闹亲昵的小动作构成了轻松的情爱气氛,也在唤醒这每个观者回忆爱的味道和动作。凌乱舞步到清晨水中的寂静之舞,烛光遍布的水面,三位少女为舞蹈而动容,为舞蹈而虔敬,或者说是我们对舞蹈的某种感动,感动舞蹈之人在未可名状的命运面前的坦然和纯真。《衡量》则在一个走廊之中玩耍着同一组的动作游戏。同一组动作,我们想象的角度,在安静和踢踏的变奏当中,影像在特写、透视里似乎在预言着某种被我们忽略的发生。生效的力量凸现得很生动。《平静中安息》用一个葬礼的寓言让我们回到了记忆的深处,死亡带给我们的是悲伤和恐惧之外,还有很多留给在世之人的意外和真实。《乡村三部曲》则是一场群体的诗意合唱,黑白粗糙的影像,空旷的工厂,梦境恍惚的丛林,一些非职业的普通人在田园的寂静、欢乐和阳光中翩翩起舞。《走投无路》利用黑白影像,一个方向错乱的墙角,在玩耍视觉游戏。人在倒错的空间里慌乱惶恐。《对侧伤》则是一部都市的情感变奏,温情和暴力共存,记忆和现实对抗,偶然和命运相爱,在愤怒咒骂,用舞蹈来替代暴力之后,一切依然无法恢复平静。

虽然舞蹈影像的制作和活动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但是关于其技术的发展以及舞蹈影像作品的文献资料却是凤毛麟角。主编朱蒂.米托玛整理出《电影和录像中的可视化舞蹈》这样一本至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囊括了舞蹈录影的有影响力的作品,从大制作到低成本,都在这本书的视野之内,包括早期的先驱人物作品,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包容了“可视化的范围”,不限定于舞蹈录影的作品意义,而是把歌舞电影、舞蹈记录片都包容进来,也不失为一本详尽的资料。其中又介绍了书中所列作品的制作背景和流程,可读性极高。

《舞蹈电影和录像作品指南》则是Towers,Deirdre发表于1990,其中的作品和名字术语,都已过时,但是超过2000部的舞蹈电影录像作品的记录文献,却具有珍贵的资料性和使用价值。美国《为录影而舞蹈——舞蹈电影录像指南》则是Spain,Louise主编作品。在台湾,焦雄屏著书《歌舞电影纵横谈》也是详实地记述和分析了好莱坞歌舞电影的类型发展和时代意义。

舞蹈录像的制作教学,在西方的艺术教育当中,很早就存在于艺术系中的视觉艺术或影视制作当中。至今在综合大学艺术系的舞蹈学科中,已经有颇为系统的教学体系和详实丰富的资料咨询。2003年12月美国加州大学艺术系的舞蹈博士丽莎.玛丽.纳格尔和约翰.克劳福德曾到广东亚视举办舞蹈录影制作的工作坊,对于中国这方面的教学亦有建设性和拓荒性的贡献。短短的两周时间,从舞蹈录影艺术的渊源流变到实际操作,都进行了快捷的普及和交流。他们在加州大学亦有11周严密科学的舞蹈电视课程,舞蹈电影和录像的认知、作品的观后感、从舞蹈电视编舞、舞蹈录影脚本的写作、分析舞蹈电影和录像的镜头语言、学习设备和剪辑、完成作品等等,有很多文本和资料可参考。目前,他们将软件工程、技术言语融入舞蹈录像新作——《上升》,以及其他为数不多的媒体作品和动画制作作品。

北京舞蹈学院近年也在中国大陆首次开设了舞蹈电视专业,蓄势迎接一个舞蹈的数字化时代。

舞蹈视频游戏和大众化创作

20世纪90年代中国跳舞毯的狂热潮流,几乎达到每个人都需要一张塑料制成的,带有简单传感器的脚印图。似乎一夜之间,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自己的跳舞梦想,曾经羞于见人的舞蹈训练过程,完全可以在无人的家中完成,然后到公众场合充满自信的展示,不再在一群拥挤的、汗流夹背的群体中间挣扎着减肥和锻炼美感,而是独自享受卡路里的消耗,就像在黑暗中跳舞一般。跳舞毯借助了一个简单的制品,看到了所有人跳舞的力量,流行的力量。然后来自日本的大型舞蹈游戏街机亮相世界,著名的舞蹈街机制作商科纳美公司研制出诸多的舞蹈游戏,例如“舞蹈革命”系列之独舞版本、对战版本,“曼波舞蹈”、“舞蹈狂热”系列、“80年代”舞蹈节奏、“啪啦啪啦天堂”等等种类繁多、而又分类精细的游戏街机,包括按照舞蹈音乐又有浩室、电子、放克、放克爵士、嘻哈、雷鬼等等,舞蹈人物多变,节奏复杂,游戏的界面色彩花哨、角度多变、热闹非凡。许多青少年在复杂的脚下变化的同时加入了诸多的手臂和躯干的动作,在游戏现场,如果是对战的模式,气氛也颇为火爆。这种被动跟随电脑指示舞动到主动的进行加工创作,完全是人本的某种改变,舞蹈创作成为了某种本能的反映,从手忙脚乱、受制于高难度的节奏和步伐变化,到不满足于征服和完成动作,而是加上了自己的风格和喜好,增加了机器之外的难度,准确地说,是乐趣,创作的乐趣。

随着韩国街舞和流行文化的大举复兴,韩国的“爱舞”网站推出了著名的三维动画人物舞蹈教学和舞蹈桌面的系列,人物制作精美,而且不厌其烦的重复动作,可以慢放,可以从不同角度观看,并且动画人物带有韩语的动作解说。舞者跳舞的场景可以自由转换成地铁、舞厅、城市街头、舞台等等。而且按照音乐电视中流行舞蹈的完整套路进行教学。在“爱舞”网站的舞蹈软件有些名气的时候,网站的互动,无限制下载就变成了会员制,付费下载新的舞蹈段落和舞蹈人物,包括舞蹈背景等等。按照商业化的路线扩大和稳定。舞蹈游戏有时也是舞蹈形象的推广。许多著名的舞蹈演出,比如“大河之舞”的网站也推出了踢踏舞的舞步记忆游戏。电子技术的进步和电子游戏的普及,舞蹈也在通过着全新的形式接近大众,通过全新的媒介和大众对话。

舞蹈的网络阅读和网络互动

网络舞蹈的发展借助于动画制作、互动网络艺术的影响和网络速度的大幅度提升,主要体现在形象宣传和提供与观众交流窗口;利用数字化技术在网上提供教学,提供大量的网上舞蹈资源;提供观众参与创作的互动界面,改观创作观念;利用网络传输进行的远程舞蹈的现场创作。网上舞蹈的模式集合了讨论舞蹈、观看舞蹈、学习舞蹈、创造舞蹈等多种交互功能一体,体现了全新的接触舞蹈的形式。

在线服务的发展,虚拟现实(VR)技术的进步,世界上的各个知名或是不知名的团体都可以借助网络宣传自己的舞蹈,散播自己的舞蹈影像,无论是皇家的芭蕾舞团,还是当代的小型舞团,无论大型的舞蹈节宣传,还是个体的作品展示,网络成为了一个平等的活跃的表演空间。“舞蹈之声”、“伦敦舞蹈”等网站都存有一定的当代舞蹈家的舞蹈作品片断。舞蹈作品的片断和舞蹈教学的片断在网上颇为流行,“另类爵士”则是以不断更新的舞蹈组合片断吸引着舞者和学习者的兴趣。舞蹈网站“电子芭蕾”,也曾经用简单的三维人物不停地重复每一个基本的芭蕾动作。网络舞蹈以媒体流(舞蹈作品),以过去时的状态,进行网上传播交流互动之外,还有实时当下的呈现,还有进行状态的跟进。很多观众对舞蹈排练很感兴趣,舞者也在期待着某种了解。所以无论是作品的需要,或是魅力的噱头,很多舞团的排练场安装着摄像头,网络实时在线播放着舞者的排练。这些令我想起了曾经路过的一个网站,网站上可以24小时看见纽约广场某个角落的场景。上班族,车辆,游客,日复一日的生活,摄像头平静地展示着生活的脸孔,没有表达,波澜不惊,网络的舞蹈和心灵,只是你在观看和关心别处的心灵。

互动和数字化的另一个影响,就是企图改变与观众的审美关系,以极端的自我去争取最大的民主创作,企图放弃所谓的艺术创作的完整性。观赏还是创作,主动还是被动,网络舞蹈的主要焦点放在了“分享”或是“共享”。共享资源,共享创意,共享记忆和情感,共享过去和生命中的某一刻。允许观众的情感经验和灵感的介入,在共同主题之下的某种分享。笔者在99年参与的杜赛尔多夫舞蹈剧场的作品“卡夫卡研究”和后续作品中,也是通过在舞蹈团体的网站上大量的公开排练计划,排练内容和进程,通过论坛采取网民的意见,不断的改进作品。

远程舞蹈创作是基于网络在线播放和传输技术之上,使几个不同地域同时发生的舞蹈表演发生关系。现场投射的远程影像和现场表演的当地舞者,时间和空间在这里发生了某种错变和重组,远程舞蹈并非是传输影像的形式,而是在追问舞者现时的发生,追问在传输的过程当中我们的表达是否还那么真实和可信,我们再次怀疑和质问这自己。

诸多的动画艺术家利用舞蹈的形象进行互动的网上艺术。“飞翔的木偶”网站是一个用SHOCKWAVE软件制成的互动动画网站,互动艺术家尼古拉斯.克劳斯早期的主要作品都是围绕着舞者的形象和舞蹈的形式感去创作的。象“月亮部落”、“苦行僧之花”、“连奏”,舞者的轨迹和动作始终都跟随着光标的移动,光标的点击位置的改变而产生新的场景、队形、节奏、背景,进行即兴的编舞,甚至产生不同的音效。进入不同的背景,就像陷入某种记忆的漩流,蛮荒交织着梦境,舞蹈显得伤感而又超现实的美丽。动画互动的舞蹈从线条、平面两维到立体的三维全景,互动的场景越来越真实。不久的将来,网上的参与者便可穿上传感服装,通过虚拟现实(VR)的交互与感知,在虚拟的环境体验舞蹈的快乐。

第4篇

身体舞蹈,顾名思义,就是手舞足蹈。《毛诗序》中有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种类,在古代社会,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可以说,哪里有人类,哪里就有舞蹈的足迹。人们通过身体有节奏的扭动,(有时伴有音乐)来表达思想和情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基于此,舞蹈艺术的种类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舞蹈艺术一直需要依赖身体性和现场性。舞蹈艺术在这个时期具有平民化、生活化的特点。然而随着科技的渗透,舞蹈逐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脱离,具有精神化、娱乐化的特征,这种特征更是随着影像舞蹈的产生而愈发显著。随着摄影摄像技术的产生且日益成熟,我们不再需要只有在现场的时候才能观看和欣赏到舞蹈艺术,现场性的舞蹈艺术演变为影像舞蹈。影像舞蹈通常指的是利用一定的摄影摄像设备在一定的背景下将舞蹈作品完整的录制下来,不对舞蹈行为作任何的改动,保证录制的真实性、完整性。当然有的时候为了一定的效果在后期的剪辑上会对舞蹈作品进行一定的镜头改编。影像舞蹈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与电影电视艺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比如电视中舞蹈比赛、舞蹈表演等,再比如美国电影歌舞青春系列等。

二、数字电影以及数字化对舞蹈艺术的影响

数字舞蹈的产生,究其原因是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它是建立在影像舞蹈基础之上的,进一步利用数字化的技术进行舞蹈影像记录和创作。数字舞蹈的内涵有广、狭义之分,狭义的数字舞蹈指的是单纯的数字化舞蹈创作,并不掺杂其他诸如演员、舞台、音响、灯光等因素,只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创作舞蹈影视作品;数字舞蹈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不仅包括数字化的舞蹈,还包括数字化的传播。其实质就是使舞蹈表演者、创作者离开传统的舞台,把预先设计好的舞蹈表演通过计算机技术得以虚拟的演示。广义的数字舞蹈重在数字化的传播,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舞蹈观念、舞蹈创作以及舞蹈体验。数字化对舞蹈艺术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它为舞蹈艺术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新的媒介,促进了舞蹈艺术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舞蹈编排进行了优化。舞蹈编排是舞蹈艺术创作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且必不可缺的环节。传统的舞蹈编排主要利用舞蹈人员和舞台进行调度,而且很多时候由于无法产生完美的舞台效果,只能对舞蹈编排进行多次的修改,这对人力、物力、财力是很大的消耗和浪费。此外,舞蹈编排还无法将最终的效果完整、直观的展示出来。但是通过现代的数字技术特别是三维技术和动画技术可以有效的克服这些局限性。第二,为舞蹈增添了视觉上的冲击。通过LED屏幕以及3D技术,舞蹈艺术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带来美的体验。第三,为舞蹈教学提供了新的辅助手段。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教师和学生可以分别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这是传统舞蹈教学所无法取代的。

三、游戏舞蹈

数字舞蹈的发展还处于起步上升阶段,最重要的形态就是舞蹈游戏。在网络技术发达以及人们对精神生活不断追求的今天,电子游戏的产生可以说是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由于舞蹈本身所具有的精神性和娱乐性,制作以舞蹈为主题和内容的电子游戏也是最正常不过的。网络游戏《劲舞》就是当前国内正在流行的一款舞蹈游戏。

四、数字时代下舞蹈艺术的审美特点

数字时代下舞蹈艺术的审美特点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游戏性与娱乐性在媒体的广泛传播之下,舞蹈艺术越来越多的从个体成为公众的产物,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和喜爱。舞蹈的种类相比以往也更加多样化,比如爵士舞、现代舞、街舞等等。此外,舞蹈表演者、舞蹈爱好者的目的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舞蹈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舞蹈创作和表演。舞蹈者既可以出于保持身材和身体健康的目的,也可以是出于对舞蹈的喜爱,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在舞蹈表演和舞蹈游戏中获得娱乐和身心的享受。

第5篇

正是舞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舞蹈的各种需求也更迫切。各种形式的舞蹈记录积累得越来越多,其中,对舞蹈艺术最忠实的记录当数视频资料。而在数字化之前,舞蹈视频资料大都以录像带等模拟视频的形式存在,模拟视频有其明显的缺点,如信号易受周围环境(如磁场等)的影响而丢失、破坏;存储介质体积较大、不易保管;复制困难,成本大;查找困难,非常不方便等。而数字化信息具有访问方便、传播方便、存储容量大、成本低等优点,因此数字化是一种趋势。当前,随着多媒体压缩技术的发展,如MPEG-4压缩标准的应用推广,视频的数字化范围正逐步扩大,舞蹈艺术视频的数字化也不例外。数字化舞蹈艺术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复制、观赏。但如前所述,随着数字舞蹈视频资料的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存储、管理、检索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一个能充分表达数字舞蹈视频艺术的内容全面、检索方便的数字舞蹈艺术视频库,不但能满足专业人员检索的需要,也能满足非专业人员的要求;能满足学习、欣赏的需要,也能向舞蹈编导人员提供有益的帮助。目前的分散的舞蹈视频资料越来越不满足人们的要求。我们着手研究数字化舞蹈艺术的特征表达和视频检索技术正是迎合这种需要。

模拟摄像机和DV摄像机的出现,舞蹈的表演平台从富丽堂皇的剧场、灵活多变的户外环境走向了家庭电视机,走向了电视台的摄影棚和转播画面,成为了瞬间共享的影像和表演。随着网络技术的猛进,舞蹈制品的网络传播、交流,虚拟表演、教学,以及舞蹈的远程互动表演形式的出现,迎来了另一个全新的舞蹈呈现平台。网络的传输和数码摄影制作的低廉、特殊效果的光幻,而且与观者使一些科技化手段平民化,足够使更多的舞蹈创作者的独立化和舞蹈观念表达的个体化。特别是软件的普及,例如FLASH和SHOCKWAVE等动画软件,使许多艺术家在网络中极其自我和个体的进行创作,而且在闪烁的显示器前和电子信箱里得到的也是最自我的回馈和互动以及掌声。

数字化的舞蹈表面上以技术的名义冲淡了剧场和人性的力量,另一方面也以多样的手段延伸和扩充着人们的感知。很多人涉及到技术的因素而抱有成见和观望的态度,但数字化舞蹈或是多媒体舞蹈不是一个神秘的事物,随着录影技术的数字化,所谓多媒体的舞蹈概念也在更大范围或是在数字化艺术范畴之中得到发展。舞蹈电影和录像舞蹈(下简称舞蹈录影)的创作者之间的合作和相互激发,舞蹈多媒体中的更多技术因素和设计的加入,使媒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创作方式,同时舞蹈的创作也在改变媒介的性质并赋予了媒介涵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猛进,舞蹈制品的网络传播、交流、虚拟表演、教学以及舞蹈的运程互动表演形式的出现,迎来了另一个全新的舞蹈呈现平台:舞蹈是视觉的艺术,影音资料是舞蹈传播的重点,现在的网络传播主要是剧照欣赏和影音资料欣赏,一般一个舞蹈剧目通过压缩处理后,要通过几十分钟才能完成网络上传。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需要更好的文件格式,更好的技术,提高网络传递时间。所以,有人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制作新的舞蹈影像资料,随着音乐制作和剪辑技术水平的提高及舞蹈工作者水平的提高,于是出现了专门的舞蹈音乐剪辑队伍。其实音乐剪辑就是数字舞蹈的一小部分。剪辑音乐一般使用的软件是COOLEDIT。音乐剪辑(还有MIDI)就是数字处理音乐,普通的音乐只能精确到秒就很好了,数字音乐可以精确到千分之一秒。而且还可以对声音进行特殊处理,去除背景噪音等,一句话就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音乐处理的功能就是这样的定义。我们对于完全使用电脑处理的音乐一般称为数字音乐,也叫数字化处理音乐。随着舞蹈爱好者、工作者中上网人群的增加以及电脑技术水平的提高,渐渐的就有了其他形式的舞蹈影音资料,它的出现让人们体会到舞蹈的精彩魅力,有利于提高全民舞蹈艺术鉴赏水平,并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和支持舞蹈事业的发展。

第6篇

茶是一个温性的饮料,是一个健康的饮料,是一个和平、和谐的饮料,人越喝茶越清醒,越文静,越高雅。所以现在我们的一个口号就是“不抽烟、少喝酒、多喝茶,会喝茶的男人不会坏。”

品茶闻香相忘言

古代人品茶到底品什么、怎么品。品茶这个阶段大约开始于西晋,长江流域的文人雅士在介入茶事活动当中,带着文人作家们审美的观点、审美的情趣来从事茶事活动,从而把中国人饮茶提高到品茶阶段。西晋诗人张载的茶诗《登成都白赋楼》里有两句话:“芳荼冠六清,溢味传九区。”芳香的茶盖过六种盛行的饮料,茶的香味传到九州大地。这首诗不说茶的保健提神作用,而提到了它的芳香,强调它的气味,我们现在品茶就品它的色香味,味是最重要的。所以从西晋开始,品茶过程中就强调品它的芳香和滋味。一直到了唐朝,这样的习惯、风气越来越盛,所以就出现了以茶代酒的各种茶会,叫做茶集,也叫茶宴。人们在品茶当中吟诗作对,是一种很高雅的集会。唐朝诗人钱起有诗《与赵莒茶宴》:“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竹下,说明茶宴的地点不是在室内而是在竹林里;紫茶,是唐朝很有名的贡茶;他们在竹林底下对着

很美妙的紫笋茶达到忘言的程度,陶醉在茶香之中。此时大家都不说话,因为开始的时候肯定话很多,大家吟诗作对,但是这时候都沉浸在茶香之中了。人不管从事什么活动,如果达到忘言,就是最投入的阶段。

十年前,我陪一个日本的茶话专家到庐山参观,到了山上,翻译腿受伤了,不能陪我们。我不懂日语,他不懂汉语。晚上吃完晚饭,天还没黑,我们决定出去走走,走到牯岭,天黑了,再走到小天池,那时候月亮出来了,那里有一片松树林,我们走过松树林,发现月光穿过松树林,地上有一块一块的月光。走过去看到九江万家灯火,我们就在亭子里坐下一直看,因为语言不通,就在那静坐。那时只听到风吹

过松树林引起一片松涛声。我们两人在那里整整坐了一个半小时。这个晚上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后来回去之后,我心潮澎湃,写了一首打油诗给他:“林中结伴踏月行,万家灯火耀眼明。相对无言听天籁,万里松涛诉衷情。”那时我们两人都达到了忘言的阶段。唐朝人品茶也到了忘言的阶段。接着说上面的诗。流霞,是一种名贵的酒。那句诗的意思就是在竹林里喝紫茶,胜过神仙喝仙酒。本来心里有很多杂念,都被这碗茶汤洗得干干净净了,满心兴致很高,不知不觉,大半天过去了,只听到一树知了在叫,太阳已经西下,影子斜了。这首诗说明了唐朝诗人在品茶时达到了忘我、投入的境界,它没有提到茶的功利的作用,完全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这就是品茶的意境,要达到这个境界才算品茶。

茶道的三个层次

唐朝还有个诗人叫皎然,他把品茶的意境细分为三个层次,是茶话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首诗:“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看陶潜篱下时。崔候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第7篇

“数字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文献类型的图书馆。是以智能化、个性化用户服务为中心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具有跨库检索、信息资源共享功能,同时具有数字资源、网络服务和特色技术三方面特征。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和《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到2015年要达成“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学校图书馆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功能内涵。近年来,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我们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1 建设技术先进、兼容性较强的数字化图书馆平台(图1)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本校图书馆数据库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已初具规模,基本能够满足师生的需求。其内容包括“学前教育理论文献”“学前多媒体教学资源”“儿童文学故事”“教育科研文献”等数据文献资源,同时也购买了“知网”“读秀”等数字资源库资源。纸质文献通过技术处理转换成为数字资源。文献全部采用Adobe Acrobat的PDF格式来进行制作,能够最大程度地模拟真实纸质图书的外观,使学生在阅读时,纸质图书感很强。

2 有效利用数字化图书馆平台,建立学前教育学科知识资源库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面向教学与学科建设,以用户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整合各类资源,建立起了学前教育学科知识资源库。其结构与功能如图2所示。

学前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库的分类

第一类:多媒体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开发室),如动画教材、教学音频、视频、PPT课件等。

2~3岁是幼儿想象力萌发阶段,幼儿在这个年龄喜欢的内容有交通工具和各种动物的故事、充满美丽幻想的传说故事,数字图书馆为这个阶段年龄幼儿配备了动画教材;4~5岁是幼儿性格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在这个时期喜欢描述完整故事的画册,内容充满快乐、友爱、幽默,既明快又有趣,四五岁的幼儿对喜怒哀乐是非常敏感的,也开始辨别善恶,通过视频让幼儿认识人类的各种生活态度,对事物的思维方法、感觉方式等。

第二类:学前教育理论文献,包括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学前教育史、幼儿园管理、学前儿童教育研究、幼儿园游戏、蒙台梭利教育理论、0~3岁亲子教育、育婴师培训辅导等。

第三类:教育科研文献,科研成果、研究报告、会议论文、重点学科导师发表的专著或论文、优秀毕业生的论文、课题研究的实验报告等。

第四类:音乐、美术、舞蹈、技能类书籍。

学前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库的重要作用

1)方便了教师的教学、科研。广大教师借助学校数字图书馆来查阅所需要的教、科研参考资料。图书馆也免费为他们提供参考咨询、定题跟踪、目录检索等服务,深受师生欢迎。

2)方便了师生的学习与研究。学校数字图书馆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他们借此获取到幼儿教育研究的相关资料,大大节省了研究者的时间与精力。如学生在幼儿园教育实习过程中,以某一行为问题儿童为研究对象,撰写一份“行为问题学前儿童的个案研究”报告。研究者确定了研究课题之后就要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重要文献,这些文献在学校图书馆的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电子信息检索系统中都能找到。研究者可利用网上数据库检索文献、也可利用目录索引、文摘、教育网站获取文献资料。

3)其他作用。为学校国培、省培、远程网络培训等项目提供支持,方便学员查阅资料,学习网络课程。如在2012年省级培训项目中,教师指导学员上网查阅资料,拟定教案,撰写论文等。2012年国培远程培训项目,也安排学员在线学习,完成相关作业。

3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需一定经费支持

依托学校现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所需经费,如表1所示。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首先考虑的就是经费问题。这其中包括3个方面:一是网络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经费,网络设施的建设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设备的配置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二是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经费,用于购买电子图书、各类数据库、纸质文献资源数字化及特色馆藏建设等;三是安全防范,如安全防范系统的购置等。以上所列均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基本需求。

4 人员素质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馆员应具备更加宽广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要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工作,它需要全体馆员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仅凭一人之力或各自为政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培育一支精诚协作、优势互补的馆员队伍。

参考文献

[1]申军霞.中小学数字校园内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9(7):56-59.

[2]李兴周.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文化意蕴[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