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体育概念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12 17:27:25

序论:在您撰写体育概念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体育概念论文

第1篇

1.体育从二战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一大批理论和成果涌现出来,但相对于其他的成熟的学科来说体育还很年轻,体育学还没有奠定真正的基础,也没自己固定的研究方法,主要还是借鉴其他成熟学科的方法来研究体育。这样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借鉴其他学科来研究体育的人,最后成了他所借鉴学科的人。

2.体育的概念不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体育概念划分得不明确,致使这个领域的一些下属学科的划分不清楚,有互相重叠的现象,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明确。第二,由于体育概念的不清楚,致使整个体育体系的建立有混乱。第三,由于体育概念的不清楚,致使我国体育与世界的接轨有障碍。

二、近25年来体育概念的发展状况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曾较大规模的对体育的概念研讨了3次,即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确立了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确立了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确立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在体育中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确立了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1980年,《成都体院学报》第一期发表了胡晓风先生“关于体育科学体系的若干问题”的文章,将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确立、提高了体育的社会地位。最大的贡献在于肯定了“人”的价值。1982年6月,林笑峰先生在《体育和体育方法》中对体育的定义,对于当时的学校体育是有贡献的,这种定义把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分开,为体育教学在学校中争得了一席之地,对于后恢复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并增强学生的体制,但把体育只当作体质教育,应该说是很不全面的。这种思想与同期日本有些学者的观点有相似之处。1983年,《体育科学》第二期发表了刘秉果先生“体育概念应如何确定”的文章,他在文章中从《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词典》中引得体育条,也是把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确立了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在这一阶段对体育概念的研究,从三本比较权威的著作中,即1986年3月第三次印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1988年8月曹湘君先生的《体育概念论》和1988年3月第3次印刷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体育理论》中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点:1.在中国大体育概念已经确立,包括体育(狭义的)、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尽管这种不合逻辑的划分遭到任海先生等人的批评,认为“这种不合逻辑的划分将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人为的割裂开来看,歪曲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批评用今天的眼光看也是对的,但遗憾的是中国体育界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较好代替这种划分,并能让大家接受的新的划分方法。2.体育概念的内涵扩大。3.把体育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进一步提高了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即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确立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在体育中具有高度的统一性。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体育概念》,对体育定义得相当全面,突出特点是:1.既肯定了人个体发展,又肯定了社会对人发展的社会需求,二者具有高度的统一性。2.注重人健康的生物观、心理观和社会观的统一。3.这个定义是以日本、美国、前苏联等学者在体育的:“育人机制”的基础上定义的。4.将体育归入教育、文化、社会现象之中。1999年,在《体育与科学》第2期,韩丹先生发表了“论中国体育:一分为三”的论文,较全面地对体育及进行了定义,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体育概念的文章。但对体育的定义不够准确,并且有用被定义概念解释想要定义概念的情况。

由于中国对国外有关文献研究的滞后性,国外对sport的定义仍基本延续了历史的定义方法。这从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外以前对体育概念的研究较深入,因此,才具有如此好的稳定性。通过以上对我国体育概念的历史研究可以看出:1.体育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大。2.研究体育概念的视角逐渐扩大。但也不难看出研究中对体育的概念定义得过于笼统、宏观、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经常用一个统一的概念概括了所有体育的组成部分,对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的关系界定不够清楚,对体育的上位概念及最邻近的属概念界定含糊,对physicaleducation;physicalculture;sport;athletic等都翻译“体育”不够准确。

三、结论

对中国体育概念的历史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是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2.体育的内涵随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大。3.“人”成为体育的主体,成为具有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体。4.研究体育概念的视角逐渐扩大。5.注意到了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同时也关注体育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研究。

存在的不足之处是:1.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研究的思想基础,研究结论不够确定,反映体育的本质不够。2.对国外资料的理解不够精确,对physicaleducation、physicalculture、sport、athletic等都翻译成“体育”,不够准确,并且研究滞后。3.对国外的学习借鉴,多于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创新。4.概念定义的过于宏观、笼统、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经常用一个统一的概念概括所有体育的组成部分。5.对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的关系界定不够清楚。6.对玩、游戏、休闲、娱乐、身体教育、sport、竞技、工作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够深入。

四、建议

1.中外体育概念的研究应具有互补性。中国在学习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不断创新,有独立的见解,为世界体育的发展作贡献。

2.中国对体育概念的研究应不断具体化,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3.中国对体育概念理解的内涵不断扩大,要界定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关系。并应该注意这种趋势,避免内涵扩大给体育造成的负面影响。

【摘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思维的逻辑起点是概念。思考和思维最基本的单位是概念,人是通过一个一个概念来思考问题的,有时候可能是不自觉的,但是大脑肯定是经过这一个过程的。所以在研究每一个领域时必须首先要做的是弄清楚该问题的概念,体育当然也是如此。

【关键词】概念体育概念

参考文献:

第2篇

1.体育从二战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一大批理论和成果涌现出来,但相对于其他的成熟的学科来说体育还很年轻,体育学还没有奠定真正的基础,也没自己固定的研究方法,主要还是借鉴其他成熟学科的方法来研究体育。这样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借鉴其他学科来研究体育的人,最后成了他所借鉴学科的人。

2.体育的概念不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体育概念划分得不明确,致使这个领域的一些下属学科的划分不清楚,有互相重叠的现象,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明确。第二,由于体育概念的不清楚,致使整个体育体系的建立有混乱。第三,由于体育概念的不清楚,致使我国体育与世界的接轨有障碍。

二、近25年来体育概念的发展状况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曾较大规模的对体育的概念研讨了3次,即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确立了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确立了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确立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在体育中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确立了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1980年,《成都体院学报》第一期发表了胡晓风先生“关于体育科学体系的若干问题”的文章,将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确立、提高了体育的社会地位。最大的贡献在于肯定了“人”的价值。1982年6月,林笑峰先生在《体育和体育方法》中对体育的定义,对于当时的学校体育是有贡献的,这种定义把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分开,为体育教学在学校中争得了一席之地,对于后恢复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并增强学生的体制,但把体育只当作体质教育,应该说是很不全面的。这种思想与同期日本有些学者的观点有相似之处。1983年,《体育科学》第二期发表了刘秉果先生“体育概念应如何确定”的文章,他在文章中从《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词典》中引得体育条,也是把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确立了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在这一阶段对体育概念的研究,从三本比较权威的著作中,即1986年3月第三次印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1988年8月曹湘君先生的《体育概念论》和1988年3月第3次印刷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体育理论》中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点:1.在中国大体育概念已经确立,包括体育(狭义的)、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尽管这种不合逻辑的划分遭到任海先生等人的批评,认为“这种不合逻辑的划分将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人为的割裂开来看,歪曲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批评用今天的眼光看也是对的,但遗憾的是中国体育界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较好代替这种划分,并能让大家接受的新的划分方法。2.体育概念的内涵扩大。3.把体育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进一步提高了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即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确立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在体育中具有高度的统一性。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体育概念》,对体育定义得相当全面,突出特点是:1.既肯定了人个体发展,又肯定了社会对人发展的社会需求,二者具有高度的统一性。2.注重人健康的生物观、心理观和社会观的统一。3.这个定义是以日本、美国、前苏联等学者在体育的:“育人机制”的基础上定义的。4.将体育归入教育、文化、社会现象之中。1999年,在《体育与科学》第2期,韩丹先生发表了“论中国体育:一分为三”的论文,较全面地对体育及进行了定义,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体育概念的文章。但对体育的定义不够准确,并且有用被定义概念解释想要定义概念的情况。

由于中国对国外有关文献研究的滞后性,国外对sport的定义仍基本延续了历史的定义方法。这从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外以前对体育概念的研究较深入,因此,才具有如此好的稳定性。通过以上对我国体育概念的历史研究可以看出:1.体育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大。2.研究体育概念的视角逐渐扩大。但也不难看出研究中对体育的概念定义得过于笼统、宏观、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经常用一个统一的概念概括了所有体育的组成部分,对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的关系界定不够清楚,对体育的上位概念及最邻近的属概念界定含糊,对physicaleducation;physicalculture;sport;athletic等都翻译“体育”不够准确。

三、结论

对中国体育概念的历史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是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2.体育的内涵随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大。3.“人”成为体育的主体,成为具有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体。4.研究体育概念的视角逐渐扩大。5.注意到了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同时也关注体育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研究。

存在的不足之处是:1.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研究的思想基础,研究结论不够确定,反映体育的本质不够。2.对国外资料的理解不够精确,对physicaleducation、physicalculture、sport、athletic等都翻译成“体育”,不够准确,并且研究滞后。3.对国外的学习借鉴,多于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创新。4.概念定义的过于宏观、笼统、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经常用一个统一的概念概括所有体育的组成部分。5.对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的关系界定不够清楚。6.对玩、游戏、休闲、娱乐、身体教育、sport、竞技、工作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够深入。

四、建议

1.中外体育概念的研究应具有互补性。中国在学习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不断创新,有独立的见解,为世界体育的发展作贡献。

2.中国对体育概念的研究应不断具体化,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3.中国对体育概念理解的内涵不断扩大,要界定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关系。并应该注意这种趋势,避免内涵扩大给体育造成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董杰.对近25年来中外体育概念研究的比较.体育与科学,2001,(2).

[2]李慧萌.从逻辑学的角度对体育定义的重新审视.皖西学院学报,2005,(2).

第3篇

[论文摘要]开展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应理清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生态恢复、生态建设、生态工程等与之相关的一些概念及科学内涵,避免概念上的混乱。我国的生态工程与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和生态恢复有较大差别,将生态学应用于农林水等生产领域,是我国生态工程研究与实践的突出特点。流域生态修复是今后生态修复的发展方向,水土保持工程是建设项目生态修复的主体;当前亟待开展生态修复机理、生态修复潜力、生态修复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战略思指导下,水利部提出了“加强封育保护,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水土流失防治新思路。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启动后,各地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配套,积极开展封山禁牧、轮封轮牧,努力探索和总结生态修的技术和经验。生态修复已为水土保持工作者所熟知,但其学涵义及有关问题尚待明确和研究。现对生态修复的若干关概念、理论及有关问题作一讨论,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1 生态修复相关的重要概念和理论

1.1 环境与生态

广义上讲,环境是人以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如现代人居环境即为广义的环境概念;狭义上讲,环境是影响有机体生长、发展和生存的外界物理条件的总和。生态系统简称生态,是有生命的主体(包括人类)与无生命的客体的总和。研究有机生命体与无机环境关系的科学称为生态学,研究生命体以外的无机环境的科学称为环境学。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离不开环境学和生态学,而后者尤为重要。

1.2 生态环境与环境生态

生态包括环境,“生态环境”的说法是不科学和难以理解的,可以牵强地理解为与生命体最密切相关的环境。我国所谓的生态环境实际就是生态,准确地讲“生态环境建设”应为“生态建设”[1]。生态修复是对生态系统的修复,故不能称为生态环境修复。

环境虽然是无机的,但完全从无机角度理解环境是不完整的。特别是自然环境,本身是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的整体状况,只有应用生态学原理研究、认识和理解环境,才能更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这就是环境生态学。环境生态作为概念不易理解,但环境生态学无疑是科学的,他对生态修复理论和技术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1.3 干扰与生态演替

自然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如火灾、水灾、泥石流、虫害、大风、人类活动等,改变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这些事件称之为干扰。干扰可分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干扰促使某一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旧的环境和物种破坏了,新的环境和物种又会产生,并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其相对稳定。在没有严重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生态系统会定向地、有秩序地由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这称为生态内因演替。演替的结果,最终会出现一个相当稳定的生态系统状态,这称为顶极稳定状态。每一演替阶段有其特定生物群落特征,顶极稳定状态的群落称为顶极群落。干扰常使生态系统受损并改变,称为外因演替。生态系统正常演替总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而干扰使演替进程发生变化,严重时,如人类大规模活动,则使生态系统向相反方向演替,这称为逆序演替。生态修复就是使扰生态系统的逆序演替转向正常演替[2]。

1.4 生态稳态与生态阈值

生态系统不是绝对平衡的,而是永恒地发生着演替,旧的平衡打破了,新的平衡就会产生,当演替到顶极状态时,在很长时间内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即稳态。生态系统动态平衡中的稳定状态,称为生态稳态。稳态生态有相当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在干扰作用下虽不断地振荡和变化,但只是量变;当干扰严重并超过其调控能力时,系统将发生质变、崩溃,而走向逆序演替,甚至不可逆演替。稳态生态抵抗干扰的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称为生态阈值[2]。只有研究生态稳态和生态阈值,才能确定修复生态系统的类型、区域、难易程度、时间周期,并确定合理的修复指标。

1.5 人与自然共生理论

人与自然共生和和谐相处,是人类对“自然改造论”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不是其对立面,脱离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必然损害人自身。人与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互利互惠的共生现象。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共生的基础之上。F.Vester基于共生现象的研究,总结了人类系统与生物系统之间生物控制的8条规律。据此研究,生态学家提出了以最小能量输入和最小物质消耗以保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的生态设计原则。这也是生态修复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 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与生态恢复

修复的本意是对错误和缺陷进行纠正的作用或过程,修复最早从污染环境治理角度被定义为:借助外界作用力使某个受损的特定对象部分或全部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环境生态修复起源于环境修复,生态恢复又受环境生态修复的影响。

2.1 环境修复与环境生物修复

环境修复是对被污染的环境采取措施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到未污染前的状态。早期的环境修复主要采用工程技术手段,以后采用物理和化学手段。1972年美国尝试采用微生物生命代谢活动降解管线泄漏造成的汽油污染,1989年对Exxon Val-dez油轮泄油造成污染的阿拉斯加海海面进行修复(阿拉斯加研究计划),从而出现了环境微生物修复技术,后来出现了环境植物修复技术,最终形成了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环境生物修复被定义为利用生物生命代谢活动降解被污染环境的污染物,并使之无毒化和无害化。

2.2 环境生态修复

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H.T.Odum提出生态工程概念,受此启发,欧洲一些国家尝试应用研究,并形成所谓“生态工程工艺技术”,实际属于清洁生产的范畴。随着生态学与环境生态学的发展,90年代美、德等国家提出通过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来修复污染环境的概念,并通过选择特殊植物和微生物,人工辅助建造生态系统来降解污染物,这一技术被称为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该技术至今还不成熟,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也只是对轻度污染陆地的环境修复,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通过湿地自调节能力防治污染。这与我国的生态自我修复有很大差别。

2.3 生态恢复

第4篇

当前区域地理教学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目前的区域地理教学只局限于某一区域的相关知识“点”,而没有顾及到知识“线”或知识“面”,学生对区域的认知局限于本区域零散的信息,无法形成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也无法从整体上把握一个区域的本质。其次,区域地理教学目标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未充分实现区域地理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致使学生尚未具备运用区域地理图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当学习所有区域地理部分之后,没有及时从整体上总结区域地理知识结构,致使学生对区域之间差异性把握不清,同时对每个区域的理解又没有深度。最后,尽管新课程已明确强调区域地理教学应从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三个角度着手,但当前“地理八股"式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基于上述背景分析,对中学区域地理教学中应采取何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对区域地理的学习真正提升他们的地理素养,是摆在地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二、理论依据

笔者基于脑中地图理论,构建了主题概念图式区域地理教学模式。“脑中地图”理论,即按照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加以适当的整理和概括,在头脑中编制的一幅“地图”,以有效贮存和记忆各种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信息。它可培养学生习惯于运用地图等工具,训练学生从读图、用图、绘图到进行无图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及形象思维能力。国外对“脑中地图”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也更深入和系统。JosephD.Novak认为,“脑中地图”主要由节点、连线和连接词构成。节点表示概念,连线位于节点间,表示某两个概念间存在某种关系,连接词是连线上的文字,描述了概念间的关系。“脑中地图”中知识以层级方式呈现,最基本的知识构成最上位的节点,以下各层依次是具体化的知识。国内从脑中地图的认知原理、地理教学中构建脑中地图的意义及其作用、构建方法和途径等方面也进行了研究。综上所述,对中学区域地理教学而言,把脑中地图理论与地理认知结构构建和区域地理信息素养养成两个方面紧密结合乃是当务之急。

三、教学模式提出

基于上述理论,结合地理学科特性和教学实际,提出了主题概念图式区域地理教学模式。主题,就区域地理教学而言,指最能体现区域特征的地理要素。概念地图(conceptmap)是指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的知识结构的一种视觉化表征,又称“心智/思维地图(mindmap)”。换言之,概念图是语义网络的可视化表征,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按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它以视觉化的形式阐明了在知识领域里学习是怎样使概念之间产生关联的,并且揭示了知识结构的细节变化。将主题和概念地图联系起来应用于区域地理教学,意在让学生先抓住每个区域的典型地理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发散思维的方式将其它地理要素以概念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四、教学模式构建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地图,因此本教学模式仍以地图为依托,并划分为四个步骤,读—研—绘—用(通读地图—研究地图—绘制概念图—活用概念图)。

1.阅读地图获取地理信息

课前组织学生自主预习,通过整体浏览、分段细读、精读地图等方式使自己对这节课有大致了解。阅读文字同时,重点读图,特别是地理位置图、地形图、气候图、矿产图、人口图,从地图上获取相关地理信息。课堂伊始,检查课前预习的形式不再是教师提问,而是学生自主提问,其它小组回答。这种提问方式,既可锻炼学生用地理语言回答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提升他们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以阅读地图为基础,逐步熟悉该区域的相关自然、人文地理信息,并能从一定程度上把握该区域的主要特质。如日本是一个岛国,巴西大部分地处热带,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是干旱等,为下一步打基础。

2.研究地图分析重点地理问题

研究地图是研究对学生而言较难理解的地理知识,即重点问题重点讲解。如西北地区为什么干旱,青藏地区为什么高寒,由哪些因素导致?日本的工业类型为什么是加工出口型,工业分布为什么都沿海?欧洲的气候为什么海洋性特别显著,对欧洲的畜牧业发展有什么影响?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以此为突破口,一方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提升他们对本区域的地理表征进行联系,把握其间的本质规律。例如,学生了解了非洲贫困,那么仅仅知道这个表象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应该以表象(人口多、食物短缺、种族冲突等)为突破口,进一步探究非洲贫困背后的原因(历史发展缓慢、殖民主义侵略、不利于发展的气候条件、现代不平等的贸易格局等),如何摆脱落后的局面(发展现代工业、发挥资源优势等)。这样,以一个问题为抓手,把其它问题串联起来,从更深层面上理解一个区域。

3.总结地理信息以绘制主题概念图

绘图是教学的核心,即在前两个步骤基础上,让学生分析得出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绘制“主题”概念图。既可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一个区域的各个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二是通过概念图的完成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知识点,抓住重点,提升整体思维。在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地理位置是学生认识一个区域的“钥匙”,同时地理位置也影响其它地理要素,并有助于学生构建空间观念。因此一般把地理位置放在概念图的首位。(2)从某种程度讲,任何地理要素之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但从中学地理学习角度而言,要求抓住地理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特别是能体现一个区域本质特征,能区别于其它区域的特色,针对这些进行重点分析,着重绘图。(3)每个学生的思维习惯不同,认知结构有所差异,因此,对同一区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概念图,即概念图的呈现并不惟一。(4)绘图是结果,同时也是过程,应重视结果(概念图的呈现),更应注重过程,即学生在绘图中的思维过程,这是培养学生认识结构构建的一个有效途径。

4.活用概念图将知识归类组块

这个步骤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上一个步骤学生构建的“主题”概念图,锻炼学生自主总结本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如欧洲最突出的特征是海洋性,由此带来河流、农业的特征;巴西突出特征是湿热,这对城市人口分布、工农业有一定影响;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决定了它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由此影响了农业、河流、人口等地理要素。其次是要学会迁移学习,如亚洲和北美洲的比较迁移学习,纬度位置相当,跨寒温热三带。非洲和南美洲的比较迁移,大部分位于热带。通过比较的方法,一方面可以抓住区域最本质的地理特征,另一方面学会区域间的比较,从而加深对区域差异的理解。

五、总结

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教师;教学话语设计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转变教师角色。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课堂活动也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新标准、新要求、新方法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对教师话语产生影响。下面笔者就谈一谈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改进教师话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教师话语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话语(教师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凭借,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良好的语言应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必备的素质和修养。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成功与否。只有生动感人、通俗易懂的语言才能开启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启迪、引导他们掌握知识,从而激感,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和品德。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一名合格的教师,只有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教师话语,把握教学语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才能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中学教师话语普遍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中学教师话语做过长期、大量的观察与研究,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语言不规范。教师的发音不准确,吐字不清晰,普通话不标准。第二,语言不鲜明。一些教师用词不通俗,长句子太多,条理不清,令人费解等。第三,语言不生动。教师语言空洞、抽象,缺乏语言技巧。语言没有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不能声情并茂,没有节奏感。此外。还有语速过快,课堂话语多直白式、命令式、机械式、灌输式、评判式,评价语单一,缺乏商榷式、引导式、互动式、多元化的语言,提问语封闭、死板不当,话语量过多等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不一定同时存在于同一位教师的课堂语言中。一位教师可能会存在上面问题中的一个、两个或多个。

三、在教学实践中改进教师话语的措施

针对中学教师话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改进教师话语呢?

(一)加强科学文化知识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文化知识是教师通过教学向学生传授的主要内容。教师所从事的职业的目的是培养新型的适应社会、生产、科技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发展。因此,教师要博览群书,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包括广博的普通科学文化知识(如:较为系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主体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和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改革及教育科研等)。

(二)加强语言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水平

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影响到他对词句的选择、语段的构成、语境的适应以及表述时的语音、语调、语气、语速等,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表达水平和表达效果,决定着教学语言的质量。叶圣陶强调: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也就是说,教育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教师知识的多寡,同样也取决于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所以,教师首先必须树立科学的语言观,具有较强的语言规范意识,正确规范地使用语言,加强语言学理论修养。

(三)加强语言技能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语言技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而使用的语言表达手段,是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体系中首要的基本技能,是衡量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据。教师的教学语言技能训练包括语音、吐词、音量、语速、语调、节奏、词汇和语法训练等。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表达技巧,正确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语言,就必须加强实践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发音用声训练、朗读训练、听说训练、模仿训练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表达技巧。

四、教师教学语言设计

基本素养有了,语言表达技巧有了,教师还要对教学语言进行设计。

(一)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可理解性输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词一定要规范,词语的选择和搭配要恰当,平时要注重词语和课堂用语的积累。教师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词语、口语化的词语,将口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使用;要尽量使用长短适中的句子,并在课堂上常常变换句式,以免过于单调;避免使用长句或结构复杂的句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学生的理解水平,为学生提供可理解性输入。就是说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听懂教师在课堂上说的话,理解教师的意思。否则,就谈不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二)注意把握语速

课堂上教师对语速的掌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语速过快,就不能为学生提供可理解性输入,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作出有效反应。教师语速过慢,上课没有激情,不能激起学生听课的兴趣。所以,语速过快或过慢都会导致低效或无效课堂教学。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为了特定的目的或表达的需要,教师会有意加快或放慢语速,使语言抑扬顿挫,更富有节奏性,以渲染语言的表达效果,是完全可以的。

(三)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让学生在低忧虑的背景下听课

新课标不仅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也更加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在忧虑的状态下,或者说带着不愉快的情绪听课,他们就不愿意听或很难听进教师说的话,还能谈得上理解教师话语吗?所以,课堂上必须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才能有良好的交流互动,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注意问题设计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开端和求知的起点,提问是互动语言最为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使用教学语言进行互动就要注意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要多提开放式问题、发散式问题,鼓励学生自己作出回答,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要明了、具体,为回答者提供清晰的回答模式;问题能引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和课堂对话;有效问题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概括、解释,给学生提供加深对学习材料理解的机会;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回答的时间。

(五)重视课堂反馈语的设计

教师的反馈用语通常分为肯定的反馈和否定反馈两大类。教师应该清楚,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掌握在教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它应当激发儿童的学习愿望,而不能成为对于不愿学习的一种惩罚。因此教师应多给予学生表扬。学生即使回答不对或不完全对,教师也应用婉转的语气给予评判。例如:当一个学生问题回答错了,教师可以这样说:“不要紧,你能说出错误的答案,表明你是有勇气的。仔细考虑,你会找到正确答案的。”否定的反馈往往使学生感到羞愧而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所以,教师要尽量避免使用否定反馈。

(六)恰当运用幽默的语言

幽默是情感、思想、学识、灵感的结晶,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幽默诙谐、风趣高雅的语言可以密切关系、拉近距离、活跃气氛、点燃激情、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使教学内容通俗易懂、妙趣横生。若要言之有趣,教师要树立和强化幽默意识,善于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潜心阅读,积累幽默的格言、警句;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发现、积累生活中的幽默素材,增加储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吃透教材,认真准备,根据实际灵活地设计幽默情节,生动地介绍、描述、评论课文内容,机敏地穿插使用幽默的格言、警句、故事等,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飞白等修辞方法,辅以幽默的动作、表情,开发利用好幽默资源,创建和谐课堂,实现师生思维共振。

(七)运用适当的课堂身势语

课堂身势语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达意图、交流感情、阐述观点、示范操作时所呈现的动作。它包括教师的表情、姿势和形体动作等。课堂上,教师需要一面讲课,一面与学生交流情感,沟通思想。适当的表情动作往往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容易跟上教师的讲课思路。课堂身势语和有声语言相互配合,能使讲课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提高上课的效率。所以,教师上课前不仅要设计好有声的课堂话语,还要为自己设计好一堂课的手势、动作及表情,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更容易理解上课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富有感染力。需要注意的是,课堂身势语必须适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才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不能随心所欲,胡乱表现。教师的身势语要适度协调,才能产生良好效果。动作过多、表情过于夸张反而使学生眼花缭乱,主次不分,影响效果。

(八)增加学生话语量,减少教师话语量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一直在进行填鸭式教学,大搞一言堂,甚至是一堂课从头讲到底,教师主宰课堂,几乎“垄断”课堂语言。新课标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评估者和协调者。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支配课堂的主人翁,教师就像一个导演。这些理念反映在教师课堂话语上,就迫切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减少自己的说话时间,增加学生的说话时间,即:减少教师的话语量,增加学生课堂话语的量。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题,多参与讨论,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九)采用行动研究法,分析教师话语

教师行动研究是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法。与行动研究密切相关联的是“教师即研究者”理念。它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采用实践——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模式,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同样可以运用行动研究法,对教师的课堂话语进行分析研究。首先,要制订计划,确定行动研究的周期(如:以一周、一个月或一学期为一个周期),列出行动研究的步骤,选择操作方法。然后,确定研究对象,按计划实施研究。一开始。教师可以选择一个课型,不要对自己的课堂话语进行设计,按照自己平时的、一般的语言进行授课,课堂上留意观察,课后SBT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情绪状态和反应。随后,选择和前面同样课型的一节课,进行研究。课前对自己的课堂话语精心设计,课堂上边上课,边观察学生的听课情绪变化。课后,对学生进行访谈、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堂课教师话语的感觉和看法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可以请同行听自己的课,观察、记录自己本堂课的课堂话语及学生的课堂听课情绪和反应。并请他们对本堂课的教师话语做客观的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以使自己扬长避短。如果要继续研究,便可进入下一个研究周期重复以上步骤。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一定要贯彻新课标精神,认识到教师话语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加强科学文化知识修养和语言修养,加强语言技能训练;尤其要认真对待课前的语言设计,在课堂实践中反复探索并仔细分析自己的课堂语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和语言表达技巧,逐步改进教师话语,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尊.应重视中小学教师的语言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1-08-23(2).

第6篇

    关键词:生态修复 生态恢复 生态演替 生态工程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战略思指导下,水利部提出了“加强封育保护,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水土流失防治新思路。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启动后,各地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配套,积极开展封山禁牧、轮封轮牧,努力探索和总结生态修的技术和经验。生态修复已为水土保持工作者所熟知,但其学涵义及有关问题尚待明确和研究。现对生态修复的若干关概念、理论及有关问题作一讨论,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1 生态修复相关的重要概念和理论

    1.1 环境与生态

    广义上讲,环境是人以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如现代人居环境即为广义的环境概念;狭义上讲,环境是影响有机体生长、发展和生存的外界物理条件的总和。生态系统简称生态,是有生命的主体(包括人类)与无生命的客体的总和。研究有机生命体与无机环境关系的科学称为生态学,研究生命体以外的无机环境的科学称为环境学。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离不开环境学和生态学,而后者尤为重要。

    1.2 生态环境与环境生态

    生态包括环境,“生态环境”的说法是不科学和难以理解的,可以牵强地理解为与生命体最密切相关的环境。我国所谓的生态环境实际就是生态,准确地讲“生态环境建设”应为“生态建设”[1]。生态修复是对生态系统的修复,故不能称为生态环境修复。

    环境虽然是无机的,但完全从无机角度理解环境是不完整的。特别是自然环境,本身是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的整体状况,只有应用生态学原理研究、认识和理解环境,才能更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这就是环境生态学。环境生态作为概念不易理解,但环境生态学无疑是科学的,他对生态修复理论和技术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1.3 干扰与生态演替

    自然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如火灾、水灾、泥石流、虫害、大风、人类活动等,改变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这些事件称之为干扰。干扰可分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干扰促使某一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旧的环境和物种破坏了,新的环境和物种又会产生,并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其相对稳定。在没有严重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生态系统会定向地、有秩序地由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这称为生态内因演替。演替的结果,最终会出现一个相当稳定的生态系统状态,这称为顶极稳定状态。每一演替阶段有其特定生物群落特征,顶极稳定状态的群落称为顶极群落。干扰常使生态系统受损并改变,称为外因演替。生态系统正常演替总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而干扰使演替进程发生变化,严重时,如人类大规模活动,则使生态系统向相反方向演替,这称为逆序演替。生态修复就是使扰生态系统的逆序演替转向正常演替[2]。

    1.4 生态稳态与生态阈值

    生态系统不是绝对平衡的,而是永恒地发生着演替,旧的平衡打破了,新的平衡就会产生,当演替到顶极状态时,在很长时间内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即稳态。生态系统动态平衡中的稳定状态,称为生态稳态。稳态生态有相当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在干扰作用下虽不断地振荡和变化,但只是量变;当干扰严重并超过其调控能力时,系统将发生质变、崩溃,而走向逆序演替,甚至不可逆演替。稳态生态抵抗干扰的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称为生态阈值[2]。只有研究生态稳态和生态阈值,才能确定修复生态系统的类型、区域、难易程度、时间周期,并确定合理的修复指标。

    1.5 人与自然共生理论

    人与自然共生和和谐相处,是人类对“自然改造论”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不是其对立面,脱离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必然损害人自身。人与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互利互惠的共生现象。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共生的基础之上。F.Vester基于共生现象的研究,总结了人类系统与生物系统之间生物控制的8条规律。据此研究,生态学家提出了以最小能量输入和最小物质消耗以保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的生态设计原则。这也是生态修复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 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与生态恢复

    修复的本意是对错误和缺陷进行纠正的作用或过程,修复最早从污染环境治理角度被定义为:借助外界作用力使某个受损的特定对象部分或全部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环境生态修复起源于环境修复,生态恢复又受环境生态修复的影响。

    2.1 环境修复与环境生物修复

    环境修复是对被污染的环境采取措施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到未污染前的状态。早期的环境修复主要采用工程技术手段,以后采用物理和化学手段。1972年美国尝试采用微生物生命代谢活动降解管线泄漏造成的汽油污染,1989年对Exxon Val-dez油轮泄油造成污染的阿拉斯加海海面进行修复(阿拉斯加研究计划),从而出现了环境微生物修复技术,后来出现了环境植物修复技术,最终形成了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环境生物修复被定义为利用生物生命代谢活动降解被污染环境的污染物,并使之无毒化和无害化。

    2.2 环境生态修复

    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H.T.Odum提出生态工程概念,受此启发,欧洲一些国家尝试应用研究,并形成所谓“生态工程工艺技术”,实际属于清洁生产的范畴。随着生态学与环境生态学的发展,90年代美、德等国家提出通过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来修复污染环境的概念,并通过选择特殊植物和微生物,人工辅助建造生态系统来降解污染物,这一技术被称为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该技术至今还不成熟,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也只是对轻度污染陆地的环境修复,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通过湿地自调节能力防治污染。这与我国的生态自我修复有很大差别。

    2.3 生态恢复

第7篇

关键词:电子提单传统提单技术和制度障碍

一、电子提单的概念和种类

电子提单(ElectronicBillofLading,简称EBL)是电子数据交换与纸张提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提单形式。通过计算机,提单信息被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在电信网络中高速传递,最后由接受方计算机处理还原为原信息。邢海宝在其著作《海商提单法》中认为:“电子提单是指通过电子传送的有关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数据,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来实现提单作用的新的提单形式。它实际上是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转让海上运输中货物物权的程序。其目的是加快单证流转,防止提单转让过程中的欺诈行为,以及解决日渐广泛地使用海运单后产生的在海上货物运输途中如何转让货物物权的问题。”

电子提单的缮制、修改、流转、储存等一切过程都在计算机内进行。因此,严格地说,电子提单并不是一种书面单证,而是一组电子信息。应用电子提单时,租船定舱由计算机自动进行,承运人在收到货物之后发给发货人一份收讯电,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承运人签发提单。该讯电除包含装运货物的说明外,还包括传统提单在反面所记载的条款内容。所以,电子提单与传统提单所包含的信息大体相同,只不过电子提单表现为储存于计算机存储器中的电子数据,其交换和处理也由计算机自动进行。由此可见,电子提单的载体和操作过程不同于传统书面提单。

对于传统提单,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提单分为不同的种类。比如,按照提单上是否有批注可以将提单分为“清洁提单”和“不清洁提单”;按照收货人的不同可以将提单分为“记名提单”、“不记名提单”和“指示提单”;按照提单的签发日期不同可以将提单分为“倒签提单”和“预借提单”等。

这些传统提单的分类方法对于电子提单是同样适用的。因为承运人完全可以用电子的方式对提单的批注、收货人以及签发时间等内容做出相应的记载,与传统提单惟一的不同是表现形式而己。相比较传统提单,除了可以用上述传统提单的分类方式将电子提单做出分类之外,还可以针对电子提单流转方式特殊这一特点,根据电子提单在流转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将电子提单分为“运行中的电子提单”(activeelectronicbilloflading)“中止的电子提单”(suspendedelectronicbilloflading)和“终止的电子提单”(endelectronicbilloflading)。

二、电子提单的优点

电子提单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具备技术上的支持(计算机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但是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与传统提单相比电子提单具有以下一些显著的优点:

1.传统提单的流转会产生高额的成本

据联合国统计,国际间全年的贸易总额约为6万亿美元,而其中约7%被用于制作、管理、寄送和处理各种贸易单证。据估计,如果以电子提单形式的贸易,将可以节省50%的费用。

2.用电子提单可简化许多重复和繁琐的手续,提高提单签发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而且电子提单可避免纸张单证分次、分散缮打时发生不一致的错误,即便有错误也可以立即由单据的签发方通过电子数据交换进行更正,减少拒付事件。

3.安全性角度来看,电子提单的收发不存在先天的风险,且有自己的确定程序,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防范提单欺诈

高额的成本,缓慢的流转速度以及在处理时容易出现疏漏等传统提单的弊端引发了诸多的贸易冲突。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提单的价值。因此,航运业对提单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电子提单在克服传统提单的缺点方面具有显著的优点,同时它又继承了传统提单的基本功能,因此电子提单的使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关注,电子提单的使用似乎成了众望所归的选择。

三、电子提单运作的技术和制度障碍

电子提单的运用不仅是个法律问题,也是个商业和技术问题。从一些国际组织解决电子提单运作问题的有关尝试来看,电子提单要得以顺利运作和普遍接受,需要建立顺畅的电子贸易环境及完善电子提单本身的制度。而这些条件,目前还未得到满足。1.电子贸易环境尚不完善

电子提单的产生与电子贸易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其运作也离不开电子贸易环境特别是EDI三大要件(即计算机应用、数据标准化和通讯网络)的建立与完善。电子提单的普及不是某个国家通过立法改革就可以解决的。首先,它需要建立一个广泛的并最终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络,以实现跨地域的电子数据交换;其次,在建立计算机网络、完善网络技术的同时,应加快计算机的普及和国际统一EDI标准的完善和普及。但在目前,电子贸易所遇到的障碍恰恰主要是:存在相互竞争的、互不兼容的专有网络系统,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电子数据的安全性,但并不利于建立统一的世界电子贸易环境,更不利于形成全球统一的电子贸易法律和技术标准;尚未形成全球统一的市场规范,而使用电子贸易手段的当事人需要的是能够适应自身系统同时也可被任何交易对方接受的系统,这不仅需要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上形成统一的市场,而且需要在国际贸易所涉及的不同行业、不同国家间建立统一的市场规范。

2.电子提单本身的制度漏洞

(1)保密性问题。在电子提单模式下,无论是以承运人为中心的《电子提单规则》,还是设立登记中心的欧洲提单示范计划,都存在着物权变动公示与商业信息保密的矛盾。一方面,由于物权变动公示原则,为保护作为担保人的银行、第三方债权人和提单项下的货物买方,确保信息的可靠性、易得性和交易的中立性,电子提单的公开登记是合乎逻辑的选择;另一方面,大多数交易方都不愿将自己的商业信息轻易地透露出来,尤其不愿意让自己的商业信息为竞争对手所轻易得知。电子提单中信息的公开化,确实有可能损害交易方的商业利益。如何限制电子提单公开登记的内容范围,哪些人有权获取相关的商业信息,怎样兼顾商业秘密的保护与物权变动的公开安全,这些问题尚未解决。

(2)交易安全性问题。电子提单虽可解决纸面提单的欺诈问题,但它本身也可能存在欺诈问题,令人产生如电子密码是否安全、交易数据是否可能被人为更改而不留痕迹等顾虑。就《电子提单规则》中仅凭承运人来发送信息与密码的模式而言,承运人本身的诚信就颇值考量。毕竟提单受让人对于是否接受提单的判断是以承运人传送的信息为基础的,而承运人所传送的信息是否真实便极为关键。而在现阶段,对以上问题的监督程序与防御措施尚不完善。

四、结语

提单是国际贸易中极其重要的单证,围绕提单形成的一套制度是现行国际贸易体制的基石之一。EDI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的优点,能弥补传统提单的诸多弊端,使提单与贸易的现代化相适应。电子提单是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是“有纸贸易”向“无纸贸易”演变的重要内容,将对21世纪的国际贸易与航运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法律的滞后是难免的。但为了尽量缩短期间的差距,在研究和立法上采取前瞻与务实相结合的态度无疑是科学和明智的。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所有障碍都不是不可逾越的。电子提单能够向当事人提供至少是目前纸质提单可达到的安全保障。加之在法律被相应修改后,电子提单的普及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杨良宜:《提单及其付运单证》[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2]齐爱民:《电子合同的民法原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邢海宝:《海商提单法》「M].法律出版社,1999

[4]司玉琢等:《海商法详论》「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5

[5]李宇宁:《提单电子化法律问题研究》「J.海商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