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8 09:36:21
序论:在您撰写生活德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⑴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①生活教育思想中包含了生活德育的诸多理念。明确提出生活德育的概念,把生活德育作为一种德育模式加以理论和实践操作研究的目前还没有,但是纵观古今中外,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最有影响;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的这些主张给生活德育的研究以很大的启迪。
②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道德是通过展现人的生活和在人的交往中形成的。近年来,在德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德育需贴近生活,需加强情感性、加强道德主体实践渐渐成为一种研究的趋势。
⑵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借鉴杜威、陶行知等生活教育的思想及道德心理学关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提出和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和操作样式,以制订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并对其终生有益的切切实实的德育目标,创造性地运用并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具有鲜明现代生活教育特征的生活德育方式,为提高基层学校德育实效,同时丰富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服务。
区别:生活德育的研究在目标上强调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营造道德生活的能力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在方式上强调通过生活实践进行教育,强调学生道德情感、认知、行为发展的整合性;在内容上强调以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即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性;在评价上强调开放性,即每个人的道德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道德教育不应该以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总之,生活德育的研究是跳出德育看德育,进行的是理论建构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改变目前德育的单一刻板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个性生活化。同时,研究与实施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而且本课题研究的生活德育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理论价值: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努力建构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能充实和发展当前小学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模式。本课题实施将为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是在充分研究文献、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向南师大及有关教科研部门的专家、教授提请咨询与论证,因此本课题符合当前德育改革的方向,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2、本课题研究理论假设合理,目标内容清晰,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强,阶段实施过程与目标都很明确,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有充分保障。
3、学校九五期间承担省级立项课题“构建现代生活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而且,本课题研究人员配置合理,既有专家与教授的指导,又有出色完成九五课题的校级领导的亲自挂帅,再加上一支“九五”研究中锤炼、勤学肯钻、勇于实践的骨干教师队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较佳的人员保障。
3、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课题界定:
生活德育,即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德育。生活德育强调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儿童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自主地建构道德经验,提升道德水平。
生活德育研究是在现代生活教育思想和小学生道德形成规律的指导下,在小学教育中构建生活德育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通过研究与实施,改革学校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学生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并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支撑性理论:
1、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
2、现代德育价值观。现代德育充分关注生活中的人,关注人和人的生活,道德教育是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引导人去建构个人完满的道德生活,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的生活结构中获得个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目的。正如鲁洁教授在《德育社会学》中所说,德育的终极意义表现在“不仅让人们去遵守某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使社会的发展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它还要促使人们找回那个已经失落的世界,失落的自己,使人们拥有世界,拥有自己。”
3、主体教育思想。道德是贯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活动。道德作用的发挥及其存在无不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道德行为的本质是主体性的。先天心理图式的存在决定着即使是0岁的婴儿也不等于道德上的“白板”,他们已经通过社会性遗传,获得了社会性心理文化特征,因此儿童从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而不是道德容器。我们应该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性的主体。
4、现代德育实践观。道德的本质在于实践。首先从德育目标看,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培养,也有对学生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锻炼,而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所以德育目标本质上是实践的。其次,学生的道德是在活动和在交往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的本质是实践的,所以德育过程本身应该是一种实践活动。第三,德育实践活动才是检验学生道德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所以,德育应该是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
5、道德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人的品德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和活动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德育离不开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及其规律的指导。小学生在道德生活中的主体性尚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状态,尚处于由他律向自律、由模仿向创造、由顺从向选择,以及由潜在的主体向现实主体、由自发主体向自为主体的矛盾转化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儿童这些特点,在德育过程中,充分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育。
4、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理论假设:道德是在道德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道德形成过程是一个主动、整体建构的过程,也是个性化和社会化统一的过程。本课题期望通过构建和实施生活德育的实践操作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研究目标:
①研究形成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
②改变教师的德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德育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5、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⑴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研究。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思考与梳理,对生活德育的内涵、特质、价值观、学生观、活动观及生活德育的原理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建构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
⑵生活德育的目标体系研究。生活德育重在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并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其身心发展与道德心理发展水平的不同,在道德生活的态度、参与道德生活的能力、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上也应该有相应的更为具体的目标指向。这一子课题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形成一套符合学生年龄段特点的生活德育目标体系。
一、课堂导入要生活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创设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情境,设计出新颖亲切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比如笔者在讲《我知我师我爱我师》一课时,以活动“超级模仿秀”开始,请学生上台来模仿身边的老师,让学生们猜猜他(她)是谁?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上台表演。演到逼真处,引来学生们一阵快乐友善的笑声。接着播放我们身边老师的工作照。看后问学生:“你们长大后愿意做老师吗?”学生们纷纷述说老师在我们学习、生活、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表演、观看、讲述,让学生们更加了解老师、亲近老师、喜爱老师。所以思品课要抛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知识教学的做法,要变说教为心教。思品课应该是思想与思想的激烈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亲切交流。
又如,在导入《维护消费者权益》时,我请学生们模拟在学校超市购物的一个场景,包括选购的商品、选购的过程、与店员的对话、店员的态度等。然后问学生,“你在购买的过程中,享受了哪些权利?有没有权利受侵害的情况?如果有,你准备怎么做?”在模拟表演的过程中,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消费者的权利,消费者的维权途径,并在今后的消费中增强维权意识。生活化的课堂导入,使课堂成为生活的舞台,把固定的文字变成形象化的内容,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拉近了教学和生活的关系,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情境案例要生活化
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出发,设置真情境,提出真问题,引导学生真思考,实现学生真参与,努力使教学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
例如我讲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一课时,播放视频“因路线争执出租车司机撞死乘客”一例。这则真实的事例马上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我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乘客心胸狭隘”,“司机不懂得控制情绪”,“他们都没有宽容的心”。“如果双方都能宽容一点,那事情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接着请学生模拟乘客和司机之间的对话。
第一组学生是这样说的,“对不起,前方正在施工,只得绕道通行。”“没关系。”教师接着问“是否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呢?”
第二组学生说,“对不起,我走错路线了。”“没有关系,这条路我还没有走过,正好欣赏一下沿路的风景。”“你去做什么呢?”“我去体育馆打羽毛球。你喜欢这种运动吗?”“我也很喜欢,我们下次一起去,好吗?”“当然好啊。”
这个身边的事例感染了学生,教育了学生。“多一点宽容,内心就多一份平静和安宁;多一点宽容,甚至能赢得友谊。”学生从中感悟到今后在自己的生活中应多一些宽容,宽容利人利己。所以,我们要善于对情境材料所蕴含的信息进行充分地挖掘,配以精心设计的学生活动,层层深入,以实现“三维”目标。
我在讲授《文化习俗多姿多彩》一文时,先播放视频,展示南通的民俗特色。然后我问:“作为南通的小主人,你能告诉大家南通的哪些民俗风情最能吸引八方宾朋吗?可以从风景名胜、历史文化名人、风土人情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介绍。”学生畅所欲言,“张謇”、“近代第一城”、“西亭脆饼”、“蓝印花布”……通过身边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我们本土多姿多彩的文化习俗,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作业设计要生活化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作业的功能不能仅仅局限于巩固和检查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应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重在体验和引导。作业的设计应该追求个性化、开放性,生活化、参与性。
比如我在讲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后,给学生布置了个“快乐人生”的作业。
1.每天对你周围的人微笑三次以上。
2.对你的亲人要表示感恩。
3.原谅无意伤害你的人。
4.一个星期至少做一件帮助别人的事情。
5.每天对你身边的人说一句赞美的话。
如此富有生活味道的作业,把知识和生活紧紧相连,相信学生一定会在兴趣盎然中愉悦地完成,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理践行。
再比如,讲完《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后,可以让没有亲身参观上海世博会的学生在网上参观世博,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用E-MAIL发送给网友看;也可以让学生向信息技术老师求教,利用网络技术为班级创建一个主页,在虚拟的社区里锻炼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园网的BBS上一些有创意的话题,吸引更多的同学进来参与讨论。当然在网上运用一些搜索引擎查找有关资料时,对于弹跳出来的不良网页,要加强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及时关闭,绝不浏览。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让学生真正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让学生真正做文明守法快乐的网络人。实践性的作业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并在体验感悟中发展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小学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只要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就一定会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习惯“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
“小海娃”是金州新区孩子们独有的、靓丽的名片。自“小海娃”走进校园以来,同学们纷纷与“小海娃”交朋友,在践行中积极与书中的“小海娃”对话、交流、畅谈理想,校园掀起“人人争当海娃小达人”的热潮。为了使“小海娃”的教育使命与学校的修・养教育相融合,使“小海娃”成为孩子们的骄傲,学校把“小海娃成长记”内容实践有效性体现在“三融”中。
一、理念融入心,思想才有形
理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理念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学校通过“两参与”、“两亮出”全面实现“三三三”理念入心入脑促思行。
即一是中层以上班子成员计划研讨会参与思考修・养教育如何实施落实“三三三”,亮出管理层个性化的德育工作创新策略。
二是班主任德育工作培训会参与讨论选择适合班情的教育追求,亮出班主任独有的培养方法。从“读本的拓展台、评价的亮点、家长的督促反馈”等方面零距离指导强化推进工作。逐一为班主任搭建“小海娃成长记”创新工作方法论坛、评价方式大讨论及“三三三内容拓展”分组培训等恳谈会,倾听师声,广开言路,大家的教育理念在思辨中求进,在倾听中求法,在主动中求助,在思想上求深。在每个人内心种下育养“小海娃”的种子,凝结了大家的心智。
二、课程中融入,行为微中求变
学校把“让有‘修・养’的童年成为人生最坚实的根基”的办学理念巧妙植根于孩子的心中,促其修“守根心、包容心、责任心、昂扬心”养“灵气、志气、大气、雅气”,做心扬气雅的小海娃。
1.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在三级课程教学中“核心美德”价值追求评价指导落实“两无”。即主题教育时间无间隙,主题教育干预无盲区。如四年级的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师把“自爱、尊重”等核心美德与经典教育目标相融。如学悟“冠必正 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的语句,引导学生懂得:出门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切,鞋带要系紧 ,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这就是“自我肯定,爱自己。”在一节节课堂的关注美德“点”的渗透同时把握好“面”的整体外延,内容践行突出点面结合。
2.融入主题班会课程。每月第一周各班主任上好当月“核心美德”主题班会课。在形式上做到“两求”,即求班级有底色,求班级有班味;在内容上做到“两深”,即深化核心主题,深入师生内心。各年级在卫生、礼仪、自爱的体验中明白守住做人的根本,在友善、合作、谦虚的践行中学会包容,在诚信、尊重、服务落实中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一个个美德实践中促“小海娃”昂扬自信,在美德主题教育的“求深”中,夯实了“修・养”的根基。主题班会课的践行,使小海娃班会课的主题与评价形式有效一致,短课的内容更加体现学生日常的学习与生活。评价形式的多样,促进学生美德习惯目标与行为习惯的融入。小海娃的核心美德教育更加有效地与课堂教学、大课间活动、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等紧密结合,成为学生每天陪伴成长与进步的伙伴,在系列活动中,不断融入、不断提升。
3.融入升旗仪式课程。学校创新升旗仪式,构建升旗仪式课程,力求实现“两大”,即“内涵大”――以核心美德、礼仪教育、主题教育月等内容来育人;即“辐射大”――以一个中队全员参与主题仪式课程展示,全体师生共同观摩开放的大课堂。在亮班色和展班味中,历练学生的灵气、志气、大气、雅气,在一个个主题“美德”的赏析中接受心灵的洗礼,使“小海娃”的气质在仪式呈现的叠加滚动式中炼成,师生都有机会成为他人仰视的心扬气雅的人。
三、生活中融入,拓展延伸中积累
在落实基本核心美德目标的同时,引领教师、学生围绕美德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延伸,使《小海娃成长记》成为学校孩子成长的有效蓝本,学校用“两个三”不断引导教师拓展延伸积累丰富美德目标。
一是“教师三个一”拓展:一个好习惯目标的拓展、一个教育案例小故事、一段教育感言。以此凸显班级文化的独特教师之美。
二是“学生三个一”拓展:一句好习惯目标名言警句、一个自己的美德小故事、一份美德小报。以此搭建成长文化的个性学生之长。
关键词 道德 生活 德育 生活德育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5.041
Moral Education Returning to Life
――Realization Path of Moral Internalization and Externalization
FAN Yalan
(College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Abstract "Education Should Return to Life" is the common voice of the community and even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is facing the tide is educated, scientific and marginalization of the crisis, "Return to Life" is very important. Based on Husserl "life-world" ground-breaking introduction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education and life and Dewey "Education is life" and Tao's "Life is Moral" Two typical Life Moral elucidation theory, argumentation "moral return to life", students need to practice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moral and ethical life experience with these two aspects of moral internalization and externalization of ways.
Key words moral; life; moral education; life moral education
“现代德育由于其知性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是悬挂在空中破碎而又抽象的德育,这正是现代德育陷人困境的主要根源之一。”①因此,德育要回归生活,打破其原有的知性框架,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悟道德、深化道德,实现道德的内化和外化,让学生知行合一、内外兼修。“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②生活是德育的根基和土壤,德育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进行、又回到生活,生活与德育密不可分。本文所探讨的生活德育论就着眼于生活与德育的紧密关系,试图解决当前德育困境、为现代德育注入新的活力。
1 奠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理论上,德育回归生活,受到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极大影响。胡塞尔针对实证主义的科学危机,将生活世界作为与科学世界相对立而存在,提出“回归生活世界”。生活德育论的研究也需要以此为基础展开论述。
胡塞尔对“生活世界”是这么定义的:“生活世界总是预先给定的世界,它总是有效,并且预先就作为存在着的东西而有效,但并不是由于某种意图,题材范围,或按照某种普遍的目的而有效。每一种目的都是以它为前提;即使是在科学的真理中认识这样一种普遍的目的,也是以它为前提,并且已经是以它为前提。”③生活世界不同于理论化、抽象化的科学世界,它是一个具体的、直观的世界,与我们的体验直接相关,是切切实实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日常的、可感觉的现实世界。
首先,生活世界是一个日常的人们生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是绝对的中心,没有人生活世界也无存在的意义可言。“人们就是生活于这样的世界中,经验着这个世界,感觉着这个世界。它是人的世界,只有在其中,人的地位和价值才得到充分的彰显。”④其次,生活世界是一个奠基性的丰富世界,作为对立面的科学世界也必须建立在它的基础上。人是靠实践活动感知自己的存在、体验与他人沟通的过程并接触与感官直接相连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就为人们提供了这样的实践的场域。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生活世界是人的活动的基础。也因为人的活动的存在,生活世界是丰富的,充满着无限可能性。最后,生活世界是主体间的世界。胡塞尔十分注重生活世界中人们的交往活动,提出了“交互主体论”,认为人们的交往活动分为互识即相互认识、相互理解与共识即相同的理解两种。由此,胡塞尔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提高到了生活世界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为“德育回归生活”作了很好的铺垫。它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人是生活世界的绝对中心和价值主体;生活世界是所有活动的基础,是人们实践的场所,也因此更加丰富多彩;它也应该是交往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为依托的生活德育,也注重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道德,实现道德的从内化到外化再从外化到内化转换过程。生活德育论继承了“生活世界”理论,认为生活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和宝贵的德育时机,学生从生活中习得道德。当然,道德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是一种动态的人际关系,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的。因此,生活德育论要求学生必须积极参与交往的生活世界,在交往中感受道德的实现。
2 德育与生活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为生活德育论作了基础性的解释,那么德育与生活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进行德育与生活关系的深入剖析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生活德育论的理解。德育即道德教育,道德是德育的手段。因此,探讨德育与生活的关系需要以道德与生活的关系为基础。
首先,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生活。“从历史的源头来考察,道德从根本上源于生活的需要,源于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社会往。”⑤世界本无道德,因为有了人,人们为了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进而创造了道德。生活实质上就是由人与人的交往活动和社会关系组成的。因此,道德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是在与人们共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道德作为一种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范,在维持交往性和互动性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生活需要道德。“道德与生活具有同一性。生活都是道德的生活,尽管不一定都是良善的生活,但一定蕴含着道德的因素。道德是生活的内在规定,是生活的魂灵。”⑥社会不论是螺旋式的上升还是波浪式的前进,总的趋势总是发展的。而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善需要道德,道德是实现社会良序发展和美好生活的保障。最后,道德在生活中实现。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⑦实践性是生活的基本属性,道德通过实践外化出来,也是通过实践化为内在的德性,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因此,实践于生活既是道德的目的也是道德的手段,道德的价值是通过生活的实践来体现的。
同样的,德育源于生活,德育是与道德相伴随产生的;美好的生活需要道德,当然更需要实现道德、进行道德教化的德育;德育的过程不是符号化的知性记忆,而是实践中的生活体悟,学会做人、将道德践行才是德育的最终目的。生活承载着德育,德育引导着生活,德育与生活融为一体。
3 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的两个代表教育家是杜威和陶行知。他们都十分重视教育与生活的结合,消融了教育与生活人为建立的分界线,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希望这种教育模式能够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和生活体验。而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德育为“五育”之首,生活教育论的思想对生活德育论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3.1 杜威:“教育即生活”
美国民主主义教育家杜威是教育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教育思想标志着一个时代。“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是他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立足于生活的实践性,认为教育是生活经验的积淀。“一切真正的教育是来自经验的”,“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⑧杜威强调“做中学”的思想,认为经验只有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才能取得,因此,杜威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就是强调生活中实践的重要性。人们所接受的教育不仅来自老师和书本上知识,更多地来自经验的习得。知识是外在于身体的符号,通过生活实践中的视听触味嗅――“五觉”的感官经验将这些符号知识内化、掌握;有些知识更是直接从生活实践中获得。例如,老师和书本传授的道德知识即“我们应当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应当在生活中通过实践来直接体验,转化成道德经验、道德事实。因此,德育的过程就是一种生活的道德经验积淀的过程。另一方面,他的思想立足于生活的社会性,也就是“学校即社会”。“教育是社会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预备。”学校是一个小型社会。杜威认为,应当把现实的社会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将这样一种状态应用到学校生活中,让学生在学校中也能体验社会的状态,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贯通。
总之,无论是实践性还是社会性,都是“教育即生活”思想的体现。
3.2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结合中国的实际,继承和发展杜威的生活教育思想,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主张。
陶行知对生活教育下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更多地强调教育应当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体悟,生活在这里处于从属地位;不同的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将生活放到首要位置,认为生活才是中心,给生活以教育。“从整个生活出发,过整个的生活,受整个的教育”,陶行知强调生活重要性,突破了以往生活教育论的保守倾向。“社会即学校”的思想突破了狭隘的学校教育的限制,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⑨这是对教育场所和空间的拓展,旨在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的范畴。“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原理的方法论。他是这样阐释三者关系的:“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它体现了“教训合一”、“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的理论。他不仅强调“生活”的中心,而且强调“做”的中心,将生活教育论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3.3 德育的生活化与生活的德育化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两位思想家的生活教育思想有所差异、也各有侧重,但是都以生活为基点、以实践为根本、以人为主体。其实,他们的生活教育论应用到德育中更为切合,也正好满足了德育的需要。德育就是一种生活德育,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实现道德,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杜威与陶行知分别强调的是德育的生活化与生活的德育化。前者要求德育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后者要求以德育来改造生活,使社会生活成为道德的生活。无论是德育的生活化还是生活的德育化,都是德育回归生活、融入生活的体现;无论是经验的积淀还是做的中心地位,目的都是通过道德的生活实践体验,实现道德从内化到外化、外化到内化的转化;无论是“学校即社会”还是“社会即学校”,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通过个体亲自参与生活体验,发挥人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体悟道德,指向德育的目标。
4 总结
经过胡塞尔“生活世界”的铺垫、德育与生活关系的讨论和杜威与陶行知这两个典型生活教育论思想家思想的解释,我们对生活德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生活德育论的最终指向是德育课程,希望能解决当下德育课程“直接道德教学”的困局。杜威对于“直接道德教学”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不能形成“道德观念”。可惜的是,在以杜威、陶行知为代表的生活德育理论思想提出许久后的今天,德育教学仍无法走出应试教学、知性教学的怪圈,道德教育效果仍不明显。幸而,近些年来,生活德育理论又重回人们的视线,也取得了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相信,实现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将指日可待。
注释
① 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
②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中国教育改造.东方出版社,1996:150.
③ 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0:558.
④ 王文鹏.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德育启示.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⑤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理论论证.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⑥ 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4).
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56.
⑧ 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50.
⑨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80,633,408.
参考文献
[1] 高德胜.生活德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
[2] 汪凤炎.德化的生活――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
[3] 高德胜.道德教育评论2012――生活德育论的反思与展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5.
[4] 班华,薛晓阳.学校道德生活教育模式的探寻与思考.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6.
【关键词】生活;道德;生活德育
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与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是传统的德育却远离生活,过于形式化,出现了一系列弊端。近年来,德育生活化的理念逐渐成为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共识,道德教育开始向生活回归,生活德育开始成为道德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
所谓生活德育,就是从生活中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又回归到生活的道德教育,即通过具体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培养道德品质。德育从生活出发,就是德育以使人过上美而善的生活为目的、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德育的起点,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和现实活动出发,在生活中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和教育,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德育在生活中进行,就是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托,充分吸收生活的实践性,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完成自己的任务。德育回归生活,就是充分地调动受教育者既有的生活经验,在感悟中形成认识,变成行为。德育回归生活不是在生活中消融,而是在生活过程中引导生活,使生活过得更有道德。
一、生活德育的理论基础
生活德育的理念之所以能够出现,并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人们的共识,首先必然存在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实践观
实践的观点是哲学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观点。对实践做出了科学的规定,实践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1、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确立了自身的主体地位,结成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实现着人的发展。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人的存在方式。没有实践,人类就无法生存;没有实践,就没有人类社会。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是主体对客体的客观反映。人在现实地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观念中把握世界。认为: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实践不仅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还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更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
杜威的德育理论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理论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教育是社会生活的必需品,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的手段和方式;其二,教育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教育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起来。
杜威认为,儿童生活的过程与经验改造的过程相一致,所以,教育的实质又可以具体化为“教育即生活”。一方面,教育是存在于生活中的,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必需品,“没有教育,人类生活就要停止”;另一方面,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因为在人的成长过程当中,无论从生活的内容来讲,还是就生活的范围而言,都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有教育的意义,学校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如何联系生活,使儿童逐步适应并改造生活。
(三)陶行知“生活即德育”的道德教育观
陶行知认为德育的目标在于培养“真人”。所谓“真人”应当自尊、自立、自强,在思想深处“建筑人格长城”。他认为,无论是塑造人还是征服自然、改造社会,都离不开“在劳力上劳心”这个根本。“在劳力上劳心”强调的是做,即实践,只有教人“在劳力上劳心”,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手脑健全的人。他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认为这是广大劳动人民获得“科学的头脑”的必然要求。因此他提出了“生活即德育”的理论。
另外,陶行知还提出“德育的基础和源泉是生活”。他认为,道德与社会生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因为,人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社会生活不能没有道德。无论是人类满足生理需要,还是满足精神需要,都必然要与他人有关联,这就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道德就是这些规则中主要的、根本的规则。整个人的德性就像人的呼吸一样与人同在。德育理论在学校教育中要使其发生重要的作用,就不能让德育离开生活,德育必须密切联系实际生活。
二、生活德育的实践必然性
(一)传统德育模式的弊端
1、道德教育科学化
道德教育科学化就是把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传授方式用于道德教育中,把人的道德、德行知识化、德育专门化、课程化,把道德当成一种科学知识进行传授。
这种德育模式将道德从生活中抽离出来,脱离生活,按照伦理知识逻辑体系编排起来,设置了专门的德育课程与教材,组织教学,体现出一种“理论专修”式的道德教育思维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将道德知识和科学知识相混淆,将道德知识看成是真理一样的知识,要求学生将这些真理记忆掌握甚至死记硬背。这时,道德知识己经失去了和学生自身生活经验的联系,缺乏鲜活的人文气息和生动的感彩。
2、道德教育灌输化
目前,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普遍采取刻板的灌输方法,强制学生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一味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使学生觉得内容高高在上,距离实际生活较远,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认同,不能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践行做到统一。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将道德教育作为一门科学知识讲授给学生听。这种教育方式,有些人称之为知识德育。知识德育,顾名思义就是将道德知识传授替代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在传授方法上,过多的注重理论说教和知识灌输;在道德评价上,用学生的分数衡量学生的道德水准。为此仍然是形成概念、记忆、反复练习贯穿于道德教育过程。
3、道德教育形式化
形式化就是把德育看作学校活动的一种做秀,由于目前各学校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在教育者眼中,抓好学生的成绩,提高升学率就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从而将道德教育形式化、表面化、应付化:当上级主管部门通知来校考查德育情况时候,提前制作一些宣传条幅、宣传标语,并要求学生记住一些道德条目,以便届时应付上级检查,一旦在检查工作组走后,则又回归到当初的模样,完全是在做秀。
(二)德育与生活不可分离
道德是生活内在的逻辑和规则,它是生活的要求也是生活的产物。道德的存在及道德价值的实现也离不开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就是生活。道德教育依托于生活,同时,道德具有指导作用,引导人们过更有道德的生活。
1、道德在生活之中
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了道德的内容和性质,人们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作用的不同,决定了人们的活动方式及人们道德内容的不同。生活包含道德,道德始终根植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道德不可能脱离生活。道德生活的本质特征表现在,道德生活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生活属性,道德生活是一种精神生活,它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之上,并且渗透到物质生活之中引导和规范物质生活。
2、个体道德是在生活中发展的
道德离不开生活,道德是在生活中生存和发展的,个体道德也是如此。人们在生活中产生个体不同的品德素养,不是单纯的为了有道德而道德的。在生活中,人们追求美好而幸福的生活,同时,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人们的道德也随之发展。由于存在接受道德暗示、道德选择,人们的个体道德是在生活中发展的。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实现和达到既定的目标。个体道德脱离生活,必将导致其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这个基层土壤,就使人的品德因为失去了生活世界的依托而变得虚空、形式甚至无效。
3、生活具有德育功能
生活具有道德教育功能,只有当把道德教育的目的定位于“生活”并且是“可能的生活”层面上时,才能体现出生活具有德育功能,道德的本义才能体现出来。这是因为道德在生活中发展,道德教育只有以生活为中心,才能实现这一要求。道德教育如果不以生活为目的,人们的生活就不可能是道德的。因为如果人们在生活中过有道德的生活,则人性得到发扬。反之,远离生活的德育则是低效的,任何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都是畸形的,阻碍了人性的发展。
4、生活是实现德育最有效的途径
生活是变化的,现实生活的变化及其所发生的或内含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的变化必然对道德教育提出新的要求。生活的变化要求道德教育必须直面现实,道德教育必须以其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基准,经过理性的反思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具体来说,就要求道德教育积极对现实生活中的伦理观、道德观的转变做出相应的调整,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与生活的变化相相协调的道德教育目标以及道德教育内容,不能将道德教育停滞不前,向学生传授那些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并不能对生活产生实际的指导作用的呆板的道德教条。只有这样做,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中,道德教育才能够长期不绝的发展下去。由此可见,道德教育以生活为基础是现实生活的必然要求,生活是道德教育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
三、生活德育的实现途径
(一)从生活中取材,确立生活德育实施原则
1、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德育要贴近生活,首先要将德育的主体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不能远离生活,脱离生活。这就要求德育要以人为本,联系生活,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生活过程德育化,德育过程生活化。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求道德教育要关注个体的生活,从学生整体的生活过程出发,使学生主体通过现实生活体味有道德的生活并实践道德生活。引导学生在个体生活实践中形成完整的精神生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创新生活,把握生活,主导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受新的生活。
2、按照学生的生活空间顺序,确立以生活为中心的德育
按照学生的生活空间顺序,要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具体来看:首先,在学校生活方面,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其次,在家庭生活方面,针对不同生活阶段的受教育者道德教育方式要有所不同。最后,在社会生活方面,我们要制造各种各样的条件引导受教育者关注并参与社会生活。总之,要将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指导受教育者过有道德的生活。
3、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空间取材
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空间出发,将德育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便学生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将道德教育融入生活,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个体。学生的道德水平的提升是循序渐进的,是长期性的,不可能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就“功德圆满”。学校的德育只是生活德育的一小部分,应当结合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对学生个体进行全方位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贯穿生活的全过程,这样,个体在生活中才能形成良好的德性。
从生活中取材,还应该从学生的所有生活空间、从学生的人际交往方面选择,而不应该忽略、回避或抛弃儿童生活中的某些方面。这就意味着:一是要对学生的生活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审视,把以前未被纳入道德教育内容范围之内而又富有道德意义的领域重新纳入到教育的视野中去。二要对学生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开展教育,把它们作为道德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来源。
(二)通过实际生活在践行上下功夫
1、从近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学校开展道德教育,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精神面貌的实际出发,不能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提学生做不到的要求,也不提大而空的口号,而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把握好教育的切入点,细微之处见精神。
德育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只重课堂教学,使德育成了某一门课、某一种教材、某一些老师、某一个机构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时代的发展变化和青少年生活实际脱节,缺乏让学生亲身体验、自觉实践、自主参与、自我教育等形式。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近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2、注重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不能单靠课堂教学形成的,还需要在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养成。在实践中不断确立道德信念、自我修养、锻炼意志、规范行为的过程称为“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一种研究人们品德形成过程的德育方法,对品德结构整体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它使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反复的经受锻炼,养成具有道德规范性的道德习惯和道德行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源泉,在德育中实施“养成教育”符合道德认识的规律。丰富的道德实践是认识的根本,道德实践的锻炼过程也就是“养成教育”的过程。它在人们道德的感性经验有了一定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履行各种行为规范,经受检查、评价等来丰富他们的道德生活实践,上升为对道德理性的认识。
3、拓展生活空间,建构生活德育的环境
学校是以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为依据,以满足儿童生长、生活和发展需要为目的的制度化生活的社会组织机构。学生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因此,学校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学生获取道德情感体验的主渠道。但是,学校生活不是学生唯一的生活空间,应该让学生从课堂生活走向课外生活,由校园生活走向社区、家庭生活,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逐步提高生活质量,了解生活知识,理解生命意义,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
学生生活是现实的生活,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应让学生回到具体的、生动的、客观的现实生活中,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多走向社会,拓展学生生活空间。
道德教育与生活关系密切,无论从现实还是理论上讲,生活与德育不可分离,道德教育在生活中生存和发展,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德育通过实践指导道德主体的道德发展,即实践道德生活,从而过有道德的人。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我们一开始生活,我们就开始教育自己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内含着极大的教育空间,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挖掘,如何去采纳,如何去运用。现实的德育已经离生活越来越远,德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德育。我们在现实教育中确立过有道德的德育目标,要在生活中以真实的人为依据,以现实的、完整的人生为目标。道德教育意味着让人在生活中成为生活中的人。
【参考文献】
[1] 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人民出版社,200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M].东方出版社,1996.
【关键词】德育教育 回归生活 研究 新成果
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兴山一中在育人工作中提出“让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进行了“德育生活化”的积极探索。从学生身边的小事、从正在发生的事情入手,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使学生感受到德育可以感知、可以触摸,体验到德育就在身边,就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德育走进生活
让德育走进学校生活,是针对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通病而提出来的。学校德育大多数是以严格管理为手段,让学生符合学校秩序所需要的规范,是一种单边行为,其实质就是“让你按我的要求办”,这是学校德育目标中的一种误区。在德育方法上往往以空洞的说教来教化学生,十分生硬,很难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旦学生反感,教育者感到无能为力,德育也就显得极其软弱。再加上现在的学校德育是一种封闭条件下的单边活动,也显得非常脆弱,学生一旦走进社会生活,就出现了“5+2<0”的现象。
2.学校德育生活化
让德育走进生活,就是追求德育生活化。在学校德育生活工作中,除了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外,我们注重在吃穿住行、生活消费、为人处事、交往娱乐、课外学习、自我教育、处理信息、培养习惯、发展特长、增强体魄、磨练意志等自主行为中挖掘德育资源,编写德育校本材料,然后纳入教学课堂体系。这样把德育当“课”来修,把各种育人活动放到课程的高度,做到全方位,多渠道教育人、发展人、完善人。把校园生活看作与数理化一样作为课程来重视,每周一个学时列入课表,并象课程一样去操作,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从而争做合格的高中生。
在挖掘的同时,注重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在主体班会、道德法庭、升旗仪式、演讲会、心理咨询等活动中融合德育,培养学生讲求“诚信”,倡导“博爱”。在“文化科技节”、“体育艺术节”、“文艺晚会”、“八小竞赛”、“spa体育俱乐部”、“青春艺术团”、“合唱团”、“学生管乐队”中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在建文化园,修楼亭,塑孔子像,书教育警示语,立名人雕像,绿化环境,美化校园等方面充实和完善具有鲜明特色的德育情景,拓展育人渠道,内化学生道德准则。在公益劳动、校内志愿者服务、社区参观调查、野外登山游览等很强的实践性情景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相应地形成分析综合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如我们利用每年的寒假、暑假时间,都要开展一些象“我给妈妈洗一次脚”、“走进边远乡村的农户家体验生活”、“到社会福利院服务”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感动自己的情景生活,达到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己爸爸妈妈的目的。
3.把生活德育当课修
在编写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校园生活课程大纲》,由生活教师、班主任、德育辅导员分别授课并指导学生完成规定的学时学分。
学生德育学分满分为100分,由基本学分(60分)、加减学分(20分)和奖励学分(20分)三部分构成。基本学分是每一位学生一学期里必须持有的基本学分,是学生良好道德的底线;加减学分是学生参加校内校外各种生活活动评定的基本条件,达到合格者加相应学分,未达到合格者扣相应学分。具体内容有学校集体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两大部分;对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有良好表现的同学实行奖励学分。对学分等级评定在75分以下的同学定为不合格的同学,对他们进行德育学分补习。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自我教育,自主完成规定的学时学分,否则毕业时不发放毕业证书。对当年没有拿到毕业证书的同学还要跟踪调查、考核,没有重大问题,到第二年由所在单位或所在的社区开出证明,才补发毕业证书。
4.在生活中感受德育
让德育回归生活,引领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大大培养了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的终极目标。
通过合理安排学生日常生活,规范学生的各种活动,整合校园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在内容上具有层次性、系列性、前瞻性。它回答了被动管理中出现空洞说教的条条框框,它回答了传统的德育模式中由单项灌输向师生平等、生生平等交流转变;由校园、班级封闭式向全方位开放式转变;由传递德育知识向塑造高尚人格转变;由固定模式的教育化向个性化转变;由强迫性向自愿性转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使学校有了一个安定、和谐的良好校风和学风。
通过德育生活化,把德育当课来修。学生在吃穿住行、生活消费、为人处事、交往娱乐、课外学习、集体活动等自主行为中培养独立生活、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认识到身边的小事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均是他们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因素。他们感受到德育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体验到德育就在他们身边,就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让德育回归生活,也形成了教育的合力。为家长的合作创设了新的平台。提高了学生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满意度,尤其是单亲、父母外出打工的家庭以及家庭教育不良的学生可以得到有效的关心和帮助,这使学生家长真切地体会到学校、教师对自己孩子的关爱,感受到自己的孩子在幸福中健康成长。
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德育工作必须面向生活,与生活接轨,只有这样,“德育回归生活”这种有效的载体和形式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该课题我们也还在探索阶段,还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我们认为就方式方法而言,方向是对的,我们将不断探索,加强研究,深入实践,让德育生活化探索成为我校加强德育工作的一个突破口,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找到一个好的载体。
一、 挖掘德育资源
陕西自古就是文化圣地,我们榆林也不乏革命纪念地,所以我们的德育素材,不必去追寻北京天安门、革命纪念碑等距离太远的地方,从我们身边的红石峡就可以汲取到革命先烈杜斌题刻的“力挽狂澜”,字迹苍劲,功力不凡,顺势将中国革命的德育元素加入其中;再比如延安,更是革命圣地,无论是提取素材,还是亲身观摩体验,都是很好的选择。
每次外出德育学习之后,都需要学生尽可能地写下心得体会,这不仅让学生从内心重新感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今后为人处事留下了暗示的标准。需要注意的是,心得体会不能像作文那样,对文体和字数有特定限制。对于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在学校内做征文选登,在报刊栏中张贴表扬,也可以推荐给一些杂志或报纸。
二、 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多方协力进行德育
学生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当中,所接触的是社会的各行各业,因此德育工作就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需要相关部门与学校通力合作,充实德育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与生活实际直接挂钩。比如,在我国11月9日是消防日,学校可以与消防部门合作,把消防知识与德育工作结合,将黑网吧的安全隐患与生命教育进行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也能间接地改变学校周边环境。再比如,针对“昆明火车站案”,学校可与公安相关部门合作,对暴徒的丑恶行径进行痛斥,提高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的热情,使学生树立道德意识和正气。
三、与家庭共建,进行德育保暖
许多学生在学校表现非常好,然而回到家中却立马变脸。究其原因,一是现在生活物质丰富,每个家里都不缺乏相应的生活用品,学生不需要付出努力就可以获取;二是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常常把其当成掌上明珠,怕孩子累着,拍孩子冷着……正是这种过度关怀,让学生失去了动手的机会,也失去了对父母的孝敬爱戴。因此,学校应与家庭取得联系,共建德育的持续环境,将家长作为孩子的榜样,把德育渗透到家庭生活之中。比如,饭桌上家长可以讲述自己的一些往事,通过这一件件的小事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每年期末考试之后的家长会上,我常常听到家长给老师讲孩子在家中的变化,在一件件事情中,孩子把德育渗透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四、从身边挖掘,人人都是道德模范
在小学生的内心里,没有大人的攀比心理,但是纯洁的争胜心理还是非常浓郁的。但往往名人不是距离太远,就是时空太远,学生看不到,也接触不到,争胜的心理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应该从身边挖掘,在学生老师中立榜样,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迸发出比较、学习、争胜的火花。比如,李安安同学常常帮助一起回家的茜茜打扫卫生,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李安安树立为一周的学习榜样,这样的道德标准要求不高,学生只要树立了为他人服务、乐于助人的心理就能很轻松的完成,而也正是这种一点一滴的德育积累,才会让孩子树立起人生的行为规范。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本质,逐渐自我认知知识,探索道德。一个正直的人,他同时就会是一个正直的公民。”因此,我们德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正值的公民,而前行的道路上,不能将榜样设置的高不可攀、只可远观,而应该让榜样从身边发芽,只要学生愿意,伸出手,他就是下一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