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4 12:37:07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德育经验交流材料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抓制度,保障德育工作顺利开展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完善的制度是一切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德育工作是一项高度柔性的工作,但又是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健全的人格、顽强的意志的基础工作,尤其是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德育工作的开展将流于形式。为此,我校团队组织始终把建章立制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狠抓制度落实,使德育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一是建立了领导责任机制。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书记任组长,业务校长任副组长,团队组织干部任组员。所有成员全部贯彻“一岗三责”,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德育,“三手”都要硬。二是建立德育工作例会制度。每周一下午第四节课,召开德育工作例会,总结情况,布置任务,制定措施。三是建立德育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制定完善班主任和班集体德育工作量化考核机制,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奖励机制,把德育工作考核的结果,纳入学校量化考核之中,并占40%的比重。班级德育工作量化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凡是连续两个月处于末位的坚决解聘班主任工作;所有评优树先、晋职,采取一票否决制,凡是德育工作搞不上去的,坚决取消评选资格。凡是在德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先列入组织发展对象、干部重点培养对象;在同样的条件下,优先授予荣誉称号。四是建立团队干部竞聘机制。坚决实行团队干部公开竞聘制,按照自愿报名、组织考察、民主选举、岗前公示的程序进行,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切实把威信高、能力强、善创新的教师选。
二、抓整合资源,构建德育工作新格局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整合各种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德育工作开放体系,才能促进德育工作顺利开展。近几年来,我们一是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全体教师牢固树立“德育工作人人有责”的观念,把德育工作作为教师的第一项工作,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和教材内在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同时,聘请“校外辅导员”定期进校开展德育工作。充分利用清明节、青年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纪念日集中开展德育活动,激发学生“大三爱、小三爱”的热情。二是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积极倡导“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学生在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中陶冶情操;从新华书店购进“成功家教宝典”音像资料,在学校六楼会议室分期分批向家长播放,并通过家长会组织家长讨论,围绕“现在我们怎样当家长”这一主题,召开研讨会和座谈会;深入开展家庭体验教育活动。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通过协调,让队员与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矿工、民警、老及各类先模结成对子,定期开展联谊活动,让学生得到多种有益的教育。截止目前,已结成283个对子,联谊活动举行了10余次。我们团队组织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在广大少年儿童中认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科学咨询、劳动实践、公益性慰问和宣传等活动外,还在全校广大师生中开展“我为创建平安矿山献一计”征集活动,收到各班建议和意见千余条,经加工整理将其有价值的建议呈送学校党政领导,并在矿电视台、学校文学社《太阳石》作了报道。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少年儿童的假日生活,又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抓创新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
活动是团队工作的生命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一校园文明建设活动。许多班级以读书活动、文体活动、队前教育、诚信宣誓等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积极开展了团队文明活动。我们学校团队组织充分利用团队活动室这一阵地积极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还创办校刊《太阳石》、“红领巾”广播站、小记者站,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优秀的作品塑造人。二警示教育活动。一方面我们强化法制纪律教育。每月都在学生中开展法制纪律教育,把“两法”教育与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并请劳教释放人员到校作报告,从反面引导教育中小学生。另一方面我们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各班都配备兼职心理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心理辅导档案,定期、不定期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学生的科学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三体验教育活动。:
1、开展诚信校园创建活动。我们及时成立了由梁校长为组长的“诚信在校园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出台了《陶阳矿子弟学校关于开展诚信校园创建活动的意见》,明确了活动的目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确立了以小学为诚信重点,指导教师、学生及家长签订诚信治教、教师诚信立教,学生诚信做人等承诺书,向学生家长、老师、学生发出共创“诚信校园”倡仪书,及时在初中各班推广小学的经验,在深入开展“现在我们怎样当教师”、“现在我们怎样当学生”大讨论基础上举行了“诚信与我同行”、“现在我们怎样当班主任”演讲比赛。
2、在全校中小学生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读一部历史书、唱一首爱国歌、看一部党建影视片、听一个革命传统故事、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各班根据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制订活动方案,广泛征集德育工作案例和“书评”“影评”征文评比活动,促进“五个一”活动的有效开展。
做好习惯教育,打造好学生
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好习惯将受益终生,正如培根所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这正是学生习惯教育需要取得的预期效果,最终达到习惯决定命运。从多年的学生习惯养成的德育工作探索和经验中可知,总结如下几方面:
一 紧密结合日常行为规范,用制度规范学生习惯,在集体中养成统一的好习惯。
农村学生陋习、旧习、恶习诸多,要想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要进行制度管理,从制度管理中规范学生的习惯,从习惯变成自然,实现“无为而治”。往往从集体统一习惯开始,从集体到个体,从大到小,从上而下,一般比较容易比较取得实效性和时效性。一个好的集体肯定有好习惯,这种好习惯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力量巨大而无形。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仅仅代表个人,更是影响到集体的荣誉,以强烈的集体主义来强化自己的行为习惯。做法有:
1、在管理上坚持用制度评估量化,形成对学生的管理习惯,促成学生的好习惯统一养成,是农村习惯教育的基石。一是对整体学生每日在校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都用一个根本制度-《值日管理制度》来去进行评估量化,但每日突出一个环节来重点管理。比如今天检查课堂违纪问题,明天抽查课间管理死角学生非正常不良集中问题;二是多年来定期实行重点管理区域常态化管理。比如:对学生的头发、首饰、装扮等仪容仪表每四周检查一次。“禁止学生穿拖鞋进入教学区域,每2周突击检查一次。校园内禁止使用手机,专门买了探测仪,每4周突击检查一次,违者学校统一收缴保管,期末后家长陪同取回。晚上时常到围墙下突击检查学生爬围墙情况。等等。三是在课间、自习课、晚读课等在学校没有教师统一管理和组织的时段和区域,加强了对是否有良好的遵守校纪校规习惯监管和巡查,尤其是仪容仪表、穿拖鞋、使用手机、处理学生矛盾的良好习惯问题,在周一国旗下讲话时进行了特殊主题的量化总结,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多正面牵引,把国旗下讲话变成是学生习惯成长的指挥棒。
2、坚持每4周在制度量化下得出的各班评估成绩进行“十佳文明班级”评比活动,促进班级在制度中、在原则中习惯成长,发挥班级的阵地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制度管理中,很多学校往往会习惯用扣分制,而我们发现通过检查一项工作后使用零扣分的班集体给予加奖分的办法,效果较佳。我们也正在尝试所有的项目往这方面去努力实现管理调整。
3、每一次颁奖时,对突出的班级为何取得如此好成绩的好事例好现象好习惯坚持进行类总,进行全校通报,尤其是在这个群体中学生为取得班级优秀成绩而付出努力的良好习惯表现,要加以充分肯定。让学生养成一个强烈的意识:自己的每一个行为都决定了集体的荣誉。
二 用大爱来包容学生的个体习惯,为学生的个性习惯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学生的有些习惯可能和大人的培养意图、集体统一要求会有所偏离,甚至是格格不入。作为一个管理者的思想认识、是否用大爱来包容学生的个体习惯和用期望的目光关注其习惯发展很重要。不能盲目对待,单一处理,更不能以“另类”“异物”而一棍子打死。
1、从认识上做到牵引教师从一些科学家、成功人士、名人的成长“缺点”中入手,比如牛顿、华罗庚,善意看待学生的某些习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的正视学生的习惯,正确认识到“学生的习惯形成对过去而言不存在对与错,不同的学生的成长历程会存在不同的习惯,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2、从学生的个性习惯发展出发,开启人生成才大门。我们经常在教育管理常态会上引用香港教育年会中的案例:“一学生长期关注蚂蚁的习惯,时常迟到,甚至有时忘了作业。很多学校和很多老师眼中的差生,但是后来经过某教育工作者的个性习惯牵引:鼓励他在完成学业的时候继续深入关注蚂蚁,安排专业老师专门辅导,甚至让他在学生当中组成自己的研究团队,最后变成是地区性的灭蚁专家,他的团队成员很多成为和灭蚁相关联的知识区域人才。”“一学生长期至关注科幻片,其它的一塌糊涂,经引导关注应急问题,并养成习惯,后来成为一个国家的应急专家。”作为个性习惯教育的启迪,让教师在学生的某些习惯中加以甄别,从学生的语言、读写、绘图、组织能力等方向加以培养,加以开发,创造平台,通过比赛、活动来给予肯定,并鼓励他们寻找兴趣爱好的人组成一个小集体,培养他们的好习惯,给以帮带扶。学生的成长往往从对某一问题的关注开始,引起兴趣,坚持深入变成一种习惯,最后成功。这种个体的习惯教育发展成功,远远不如一个小集体或者是大集体的个性习惯的整体成长。我们遇到过这样的案例:一学生经常赌博,而且会千术。为此也不知所措,后来我们改变策略,让他经常在特定的场合给师生表演千术,引导他关注魔术表演和军人的战术伪装,让他以后变成在文艺节目上表演魔术,时常和他交流看法,后来他参军,成为一个很优秀的侦察兵。
三 纪律教育手段,在习惯教育中可以形成更好的成效,用纪律强化学生的习惯。
坏习惯将贻害无穷,根据调查显示,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都是从不良习惯开始的,而初中阶段更是高发期。为此,要做好如下工作:
1、把法制教育变成习惯教育的一种常态教育,通过一些举措,如聘请法制副校长入校、开展法制专题教育、联合政治思想课程教育、法制班会课、法制知识宣传等,让学生懂法知法学法用法守法,教育学生在犯罪案例的反面材料中警惕、警示,从法律中养成习惯。
2、建立纪律教育制度,严格履行纪律教育程序,建立纪律教育档案,用纪律教育手段保证习惯教育。一是学生的问题教育中,形成了以“老师-班主任-年级组长-政教挂级领导-纪律处分”为主轴的纪律教育梯队,让学生有这样的习惯:谁找我谈话了,我自身的问题严重性到了哪个层次了,要学生自身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从而在潜意识上有所约束自身的行为习惯;二是对学生出现矛头和不良习惯现象由纪律教育手段进行强化,强化习惯养成。建立了相关的专项违纪制度,坚持“从重、从严、从快”的专项违纪处理制度,变成学校管理的底线管理习惯。比如:在《出勤管理制度》中虚报住址、虚报家长联系电话、无故旷课、冒充家长和老师签批请假条;重大安全违纪;七大违纪,实行个人和班级评优奖优一票否决;不尊重老师和不服从管理;打群架、打架使用器械、引入社青介入处理学生矛盾;学生发生矛盾,不报告学校又自行处理且处理不好,引发更大矛盾的等等。
处理学生突发偶发事件中,我们必须记录:什么矛盾?发生矛盾后怎样做了?后果如何?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是否喜欢打游戏?事后我们发现学生有这样的违纪习惯:常打游戏的,一般都常打架,有潜意识的暴力倾向,我们就针对游戏有哪些利弊开始教育。打架现象很多都是在小矛盾发生后,没有处理好,导致更大的矛盾。我们就针对这一习惯进行学生如何处理矛盾进行专项教育,一路坚持下来,并列入专项违纪,学生一旦有了小矛盾,就有了如何处理的好习惯,效果很好。
对受过处分的学生安排跟踪转化工作,尤其是改过自新,采用跟踪成长,使用统一做法“满一个学期后,经过全体老师、全体学生、年级组长的认可后,撤销处分”、每4周表彰一期“进步新星”等,使学生从心里阴影中解放出来,正视自我,看到进步的力量,养成改过从善,向上发展,追求进步的习惯。
在平时的不良习惯教育中很常采用反面材料,特别是因为打架造成的经济责任和被判刑的案例。让学生形成“一种因为自身的不良习惯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需要负担相应的后果责任”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四 高尚师德成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风向标。
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作用在习惯教育中作用巨大。为此,做到:
1、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严格按照“紫金县教师队伍管理规定”管理教师队伍;
2、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和自身文化、专业素质;
3、加强教师常规工作检查和推进工作;
4、教师不良教育教学习惯和学生的习惯教育定期不定期共同研讨,经常在会上查摆问题,诸如“学生为什么讲粗口?老师也一样。”“为什么抽烟?老师上课也抽。”……让老师深知自己的不良习惯会深深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取向,予以纠正,加以跟踪,师生协同推进、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五 榜样的力量是习惯教育的一种助推剂。
一是用教师的评优奖优来带动。在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员、优秀科组和优秀科组长评选出来后,在全校进行张榜表彰,树立典型,起到“以师带生”。老师相约坚持每天下午去锻炼身体,有时候叫上一些学生,学生产生了蝴蝶效应,很多小团体坚持锻炼身体。今期计划推出“最受欢迎的老师”和“最受老师喜爱的学生”同步评比活动,刚开始推动,预期效果都比较理想。
二是通过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团干”“十佳文明学生”等评比活动,进行张榜表彰、专题汇报会等形式扩大影响,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榜样,使习惯教育变成学生内部的自发动力。
三是通过法制、制度、成长成才等德育知识竞赛,在理论上提高学生的习惯文化,达到大众统一提高和获奖者进行表彰。
六 班会习惯教育,让故事来说话。
近几年来,我们尝试通过个别班级组织班会让学生通过自我准备参加故事会的素材、演讲、讨论、形成共识和共鸣,让故事来说话,它所起到的作用比枯燥乏味的思想教育更容易使学生接受,更容易使学生受到熏陶与感染。
从《丢掉的点铁成金石》“原来习惯这么重要”“必须养成一种好的习惯,否则坏习惯可能会使我们把点铁成金石扔进海里。”从学生的发言中看出他们懂得了:从小养成一种好习惯将受益终生;
《刷厕所的邮政大臣》对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做法,既惊愕又敬佩,纷纷表示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件事;
《一个简单的甩手动作》“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只有坚持才会成功”这些看来比较深奥的道理是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的。等等。在恰当的时间讲恰当的故事,可以化呆板的机械式的说教为生动的无声的教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知识,丰富了情感,更受到了震撼心灵的教育。让故事说话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不失为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以它生动形象的特点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让我切身感受到了故事在育人中的神奇魅力。同学们都在自觉坚持自己的好习惯。计划在今后推广在年级组组织年级会、全校统一组织德育习惯故事会或者比赛中来进行。
时代在前进,任重而道远。习惯教育是只有一个起点而没有终点的课题,我们要努力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的行为习惯教育,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实效性,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健康成长。
一、凸显品德课堂主阵地,构建“知行统一”的德育。
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晨会、班会课和校会,是实施小学生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以小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培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近几年来,我校立足课堂,从学生实际出发,拓展和整合德育和智育的内容,切实改进德育课程的方式方法,注重了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做到四个到位,强化品德教学工作。
一是统筹安排,确保师资、时间到位。学校精心安排师德高尚、工作认真、业务扎实的教师担任专职品德课教学。要求班主任对每天的晨会课和每周的班队会都必须做好专题安排。学校通过日常巡查和学生座谈会,经常了解这些课程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是认真钻研,确保教学研究到位。我校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思品课教学活动设计评比,每年的中心校德育工作会议都安排进行思品课教学经验的交流。积极开展小学低、中、高年级思品课教学的模式构建工作。初步形成了低、中、高各年级段的品德课的教学模式。低年级为:(1)激情对话,导入新课;(2)看图学文,初步明理;(3)内化巩固,深化明理;(4)联系生活,辨析导行。中年级为:(1)情境导入;(2)范例感染;(3)主题陶冶;(4)延伸体验。高年级为:(1)看场景,受感染;(2)明事理,晓规范;(3)知做法,为实践;(4)联实际,辨是非。XX年全市品德教育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我校两位老师的现场品德课均受到领导和同行的好评。
三是拓展延伸,确保教学内容到位。如今的社会,各种新问题不断出现在儿童生活当中,给他们的道德判断带来了不小的障碍。因此,在思品课、晨会课这些主阵地上,学校要求教师在对班级学生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必须把视角适度地扩展到学生家庭、生活中去,找出学生的道德薄弱点,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我校曾出现过这样一部分特殊儿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上网,有些几乎发展成为疑似网瘾少年。他们的学业受到不小的影响,对待生活的态度,待人接物,是与非的观念等都产生了一些偏激,自我为中心的不健康心理有所表露。针对这一新情况,学校及时拓展德育内容,利用校会集中进行了“适度网上交流,培养健康心理”的专题辅导。我们用曾经因为过度迷恋网络而影响身心发展,被某中学劝退的学生李某的典型案例,教育这些孩子,让他们懂得,网络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样,在第一时间内防止了这些孩子进一步滑向网瘾少年的泥潭。
四是制度保障,确保教学效果到位。学校建立了品德课集体备课制度,品德课课堂评估和观摩制度,品德课期末考查评估制度。结合晨会和班队会工作,每学期进行中队活动观摩评比,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确保教学效果到位。
二、巧用学科课程资源,追求“润物无声”的德育。
小学各学科都蕴含着育人的因素,渗透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精神食粮、人文思想,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自觉地把教材中那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元素充分挖掘出来,使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和谐共生,有机统一。这里,仅以阅读和科学两门学科为例。
一是阅读育德。我校的语文课注重通过阅读欣赏表演,提高学生自我德育能力。新开设的“阅读欣赏”课就是熏陶学生道德情操的一个良好的切入点。我们注重通过阅读欣赏,引导学生走进一个阅读求知、阅读养性、阅读生智、阅读培德的新境界。我校建立了校级和班级两级的阅读交流平台,通过对书中主人翁介绍、点评,让学生在无痕无迹的状态下获得情感体验和道德判断,建立健康向上,积极向善的道德意志。我们还放手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德育成果。学生自编自导了《负荆请罪》、《三袋麦子》、《餐桌上的一堂课》、《青蛙看海》等课本剧,在对剧中主人公的褒贬中,学生经历了一次次生动的道德洗礼。
1
二是科学育德。我校近年来一直把科学与德育的联姻融合作为研究课题之一。我们在高年级学生中推行了“写科学小论文,做科学小行家”的活动。在上学期推荐参加全市小学生科学小论文评比活动的小论文中,有五篇荣获等级奖。活动开展以来,学生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甚至性格特征,都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德育效果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将始终发挥主导作用。
三、积极开展研究,构建富有特色的德育。
在加强品德课程教学的同时,我校不断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努力构建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一是改进方法,实现从知识德育向生命德育的回归。我校通过改进品德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优化教学内容,进行道德情感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训练。通过学习青少年儿童自己的生活中的榜样,培养学生善于欣赏别人,乐于分享精神收获的习惯和意识。我校五(2)班王雅琳同学身患白血病六年多,但她热爱生活、自强不息、坚持到校,成绩优良。我们将该班的品德教育活动制成了电视短片,向全校开放,介绍王雅琳同学的感人事迹,不少学生在观看后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表示深受教育,终身难忘。
二是以生为本,充分体现德育的自主性。近年来,我校调整了德育工作思路,积极实施目标定位、小处入手的教育策略。我校制订的“十一五”德育特色规划就是《倡导自主道德学习,构建自主教育模式》,以“管好自己的口和手”为抓手,进行基础文明养成训练。在各班自编“自律儿歌”的基础上,形成了全校学生遵守的“娄小学生自律儿歌”,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愉快的道德学习,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三是注重整合,不断提升德育的整体水平。我校加强了对品德教学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组织教师学习德育工作的最新理论,树立生活德育、生态德育、关怀德育、智慧德育,共同发展德育等新理念。把通过教学,使学生在道德建设方面有所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中明确要求全体教师建立了德育手记,对学科教学与德育的整合进行思考和创新,引导教师的教学目光时刻关注学生的德育。从我校教师撰写的德育手记中,可以看出学科教学与德育整合中教师思考与创新的火花。下面一段话出自我校一位英语老师的德育手记,反映了她对英语学科德育因素渗透的体会:
播种良好习惯 收获健康人生
由于我校所处邮政路南端,与县政府有一路之隔。虽然近年来的生源各项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大部分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行为养成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我校的住宿生、留守学生和外来务工子女较多,学生思想状况复杂,这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尤其是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至2010年xx县县政府开始创建德孝之城,这一活动的开展给我校带来了生机。我校领导班子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确立了立足学生成人成才的需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渗透中华传统教育中的“仁、义、礼、智、信”的内容,加强学生“心、知、言、行”等各方面的自身修养。
一、创设良好的校园氛围,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熏陶育人。
优雅的校园环境是提供舒适的育人净土,为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学校对校园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进行全新构思,全新打造出校园环境的整体美、艺术美和文化美,让学生在自然、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中体味人与自然的关系,感悟传统文化的真谛。
1、利用校园自然环境进行“仁义礼智信”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改造社会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 。因此,校园环境建设,应该利用一切自然、人文景观,营造德育和审美教育的氛围,体现一定的文化品位,使学生感到学校就是自己的家,从而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当你步入实验学校时,首先映入你的眼帘是,教学楼和学生公寓楼上镶嵌着的:“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愿景及“今天我以实验为荣,明天实验以我为荣”、“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金字标语,让你真正的感受到和谐的气氛;教学楼前的孔子塑像,及在塑像的东南方向的墙壁上展示着的“仁义礼智信”的字画,在字画的前方,绿树成荫的地方若隐若现的让你看到了“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的大理石刻字,更让你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气息,那红红的“践行修身齐家,爱校敬业的实验精神”几个大字是实验学校全体师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
2、利用学校文化环境进行“仁义礼智信”教育
(1)、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
让学校的每一处走廊、每一处楼道、每一处大厅都成为展示儒家思想精髓、国学精粹、教育感言、人生感悟的天地,让墙壁成为与学生心灵对话的窗口。
学校利用墙面、走廊、楼梯等空间,布置一些“仁义礼智信”教育的名言警句和好故事推介、中英文名言对照、字画等,精心设计富有层次的楼道、走廊文化,使走廊、楼道具有了潜在的教育功能,使走廊、楼道“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随时都能触摸到祖国经典,感受祖国经典的博大精深。走廊文化建设方面突出“仁义礼智信”教育的精髓。每一层走廊文化,都突出一个主题,第一层是仁爱;第二层是忠义;第三层是礼和;第四层是睿智;第五层是诚信。楼道文化的建设使整个校园努力呈现环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的氛围。
(2)、让校风、班风打造团队精神
在每个班级前门的左面墙面上都有一个展示班级文化的展示板,版面里有班主任寄语和班风。通过班集体的班风创建注重了“仁义礼智信”的教育,通过强化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师长、爱他人等优良品质;协调了生生关系、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长廊(2、3、4楼西侧的展示板)、黑板报、手抄报、征文、读后感等大力宣传中华传统美德,让中华传统美德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3、利用学校人文环境进行“仁义礼智信”教育
在教育教学时,学校要求教师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莲 山 课~件 ]要把中华传统美德在日常的言行中体现出来,要深入学习和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学识基础,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真正受到启发。所谓:“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我校班主任实施“仁义礼智信”教育的有效渠道之一。
其次,为了把养成教育延续到校外,让学生在回到家时不会“原形毕露”,我校经常给学生布置“亲情”作业,就是让孩子回家给父母洗脚、给父母做一道菜、当一天家中主人、给父母一声问候。把所做的事情用文字呈现出来,在班会上交流。我校在广大家长的支持下,还成立了“家长委员会”, 并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们也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管理工作中来,真正做到“三位一体”,齐抓共管,把学生的各种不良习惯扼杀在萌芽中。
同时,学校青年志愿者定期到南山福顺敬老院服务老人,给老人洗脚、收拾房间、打扫卫生、给老人表演小节目等,培养了学生的尊老爱幼传统美德。
正是在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引导下,学校的教师拥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有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养之有素的行为:形成了上下楼梯靠右行、见了老师要问好、见到垃圾随手捡起的良好文明习惯。这就是实验学校精神文化在师生心中积淀的结果。
4、利用学校文化活动进行“仁义礼智信”教育
为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在每个学年的西侧都设立了宣传展示板,展示板中有学生的书法作品、手抄报作品、征文作品,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每周升旗仪式上感恩、爱国教育,使学生自发产生强烈的热爱母校和感恩社会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校园精神。我校还对学生进行了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主题的养成教育 及知识竞赛活动,从学生的语言、行为、学习、生活等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校园内营造了文明礼貌、积极向上的氛围。还开展了以文明礼仪为内容的“文明礼仪之星”“校园诚信之星”“学习之星”评比活动 。2012年5月份我校特邀请中国感恩励志教育报告团到我校进行“感恩励志”演讲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都能积极踊跃的参加,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懂得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9月份我校又邀请国学大师王竑锜老师到我校进行“弘扬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教育的演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校本,建立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机制,启智净魂。
为了使“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化教育有效地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本着科学的态度有选择的进行“仁义礼智信”的教育,使“仁义礼智信”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和完美的心理品质,达到学生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目的。学校在校本课程上加大力度,以新课程中的“以德为本”的目标为基点,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因人施教。
1、以校本阵地开发,寓养成教育阵地化。
根据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的内容精髓,校长组织领导、老师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青春·成长》一书,此书分为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三册。这三部校本教材,把传统的文化融入到细微教育中,书内体现了守纪、交友、自尊、责任、尊老、礼让、诚实、珍爱生命等内容教育。同时,为提升学生素养,学校又编写了《经典诵读》校本教材,让学生在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选段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校本课程中,学校安排专人教师任教,生动活泼的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2、以学科渗透建设,促养成教育经常化。
一堂好课的标准不只是教师教得多么精彩、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而必须从多元化的角度、从全面素质培养的角度来进行评判。因此,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包含“仁义礼智信”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教师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要多激励、多表扬,少批评、少否定。教师用自己的心去学生的心、与学生进行生命间的交流,树立学生美好品德,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如:我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自我保护的技能以及意志品质锻炼;音乐教师在课堂中启发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人际间的相互支持与鼓励;综合实践教师不仅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相互配合的能力,而且让学生在制作作品中学会感恩生活、感恩父母、感恩母校、在物品的准备和整理中养成爱整洁和有条理的好习惯,这都蕴涵这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在课堂中教师巧妙地使“仁义礼智信”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渗透。
3、以国学经典熏陶,促养成教育系列化。
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思想,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知义明耻”、“和为贵”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国学”精粹,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开展“国学教育”,目的在于在全校兴起“继承民族文化精品,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的良好风尚,把“国学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入持久地开展。国学经典实施内容包括:国学经典天天读(每天早7:20-7;30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国学经典天天练(利用每天中午12;10-12:30时间段进行国学经典练习写字活动),国乐经典天天听(每天中午12;10-12:30时间播放国学经典音乐边听边写)太极武术天天操(利用大课间操时间进行太极武术天天操活动)。
每当清晨你步入教学楼内时,你就会听到朗朗的“子曰:……”诵读声,在诵读中达到背诵,感受着古先贤的精神文化;每当中午当你步入班级时你都会听见动人优美的音乐,你都会看见学生在那里认真的临摹古诗词字帖,伴着沁人心脾的国乐,学生们在习字中陶冶了情操。体育课上孩子们优美的太极动作让他们感受到的自然赋予他们的无穷的力量,身心的愉悦。
四十多年来,正是这种底蕴深厚的学校文化,激励着全校师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校风,不断超越自我,充满生机与活力。学校的德育工作注重在基础上花力气、在改革上做文章、在实效上下功夫,实现了“五个转变”,即:在指导思想上,从纯正校风、保证教学转变为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在德育管理上,从经验型转变为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在教育形式上,从较单纯的活动教育转变为贯穿至教育的全过程、渗透至教学的各环节;在德育队伍上,从以政教处及班主任为主转变为依靠全员的共同参与;在工作着力点上,从提高德育认识、摆上工作位置的浅层次转变为优化德育队伍素质、提高科学化水平的深层次上来。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德育特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初步建成了“以德树人、民主和谐”的德育模式,优良的校风、学风逐步形成,连续荣获南通市、启东市德育先进集体、启东市安全文明学校、启东市绿色学校、启东市艺术节十佳、启东市文明单位、启东市先进学生群体、启东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德育教育特色学校、启东市无流生学校、启东市收费规范学校等荣誉称号,2011年又被评为“德育先进特色学校”。
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稳步上升,回顾学校走过的成功历程,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核心、民主管理、依法治校、观念更新、特色创建和自强不息的努力。
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建设全员德育机制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近年来,在陆辉校长的领导下,××初中全力打造“人文教育”的品牌。学校各项目标的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健全,都是从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的发展的角度去考虑。“人文教育”对学生而言包括做人、求知、做事、审美等基础。因为××初中对他们来说是走向更高阶段网学习和成就人生事业的知识摇篮,更是铸就自己人生未来梦想的道德基地;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学校教育和管理手段同时代的需要相比已经表现了很大的被动性。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服从民族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求。××初中以“人本观念”为出发点在德育教育上展开全方位的探索。多年来“全方位育人”的方针得到切实的履行: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课堂德育渗透为主渠道,以“爱国、爱校、爱家”教育为特色。××初中师生在校领导的带领下,用一切行动去诠释德育的真谛。
首先,领导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建立德育领导机构,切实将德育工作摆上首位(从德育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投入都能体现德育的首要位置)。结合本校实际,建立了由校长室、政教处、团支部、班主任、学生会等5个部门组成的德育领导机构和四线德育网络(即以校长为核心线,以政教处、年段、班主任为主力线、以团支部、团小组、学生会为辅助线、以班干部、值日生为保证线)相结合的一套制度,汇编成《××初中班主任管理条例》,分发给各位德育骨干,通过班主任培训会议、主题班会、教师例会、集会、竞赛、活动等各种形式,进行学习探讨、落实执行,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以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建成了统一领导、全员德育、分层管理、务实高效的德育网络。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重视师德师风教育,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求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人人充当德育工作者,共同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如每学期每个月的“班级卫生大检查”,都是全员出动,取得很好效果。再如,为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我校强调意识到位,提出“每个教职工都应该是德育工作者”、“不会当班主任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转变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生同样光荣”等激励教师教书育人。我校还强调学科学渗透德育内容,努力做到“双纲”进课堂,不少教师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在制定有关规定时,注意政策导向有利于德育工作。如提高班主任津贴,根据《班主任目标管理责任制》进行量化评比;评优评先、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等都向德育骨干特别是班主任倾斜。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激励德育队伍快速成长:共有2名教师参加启东市班主任教师培训,4位班主任发表班主任相关论文,一人荣获启东市优秀党员,一人荣获启东市师德标兵。
三、创设德育活动载体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创设德育活动载体,增强“活动育人”效果。如结合重大节日开展庆教师节师生联谊、国庆“歌唱祖国”、校运会、 “学雷锋活动月”、为敬老院送温暖“爱心接力”、五四歌咏赛、汶川大地震捐款爱心传递等活动;元旦教师乒乓球赛,班级每个月有主题班队会、教师卡拉ok等小型活动;各教研组、各学科校本培训,公开课竞赛等。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感恩的心》大合唱、《走向辉煌》校歌创作,提高师生活动的文化生活含金量,变“空洞说教”、“强性教育”为“磁性教育”。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乐学中进取向上,在歌声、笑声、掌声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启迪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思想受到教育,得到升华。
四、创设学生自主管理的有效机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和激励学生品德的自主发展。
2011年推出以“诚信友爱”为主要内容的创文明班级达标活动,组织十项评比量化考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工作,强化了以班级为单位的校风建设。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本年度学校推出“班级全员自主管理”模式和学生会干部竞聘上岗制度,进一步扩大了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平台。通过推行班级全员自主管理模式,把班级真正还给了学生,让每个人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使每个学生都是自我成长的主人,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班级的班风、学风明显好转。同时,由于每个学生都有“管人”与“被管”的机会,在管理中也都尝到酸、甜、苦、辣,从而促进其自主合作意识的生成。引导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推进了学生自律行为的生成。丰富了学生成就感的自我体验,强化了学生自立自强的信心。强化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2011年,××初中团支部被启东市委宣传部、启东市教育局、启东市团委等评为启东市“团支部先进集体”。
五、发掘德育时代内涵 建立德育目标序列
学校努力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充分开发学生特长和才能的××初中学生发展性评价,强调包含自强不息、刻苦奋斗精神和实践创新精神在内的人格培养。学校重视加强“留守孩子”的管理与教育,打破传统单一模式,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形成工作合力;注重发掘德育时代内涵资源,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实际,设立心理咨询室,安排专职及兼职心理学教师,开展心理咨询和必需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学生心灵的启导与关爱;开展“爱心”教育,充实学生心灵深处的真善美,促使他们把眼光关注到社会的弱势群体,把援救的双手伸向汶川灾区人民,把真诚和爱心献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开展“感恩”教育,《感恩的心》全校大合唱,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与人交往,热爱母校,引导学生把对学校的感情倾注到自觉参与校园的管理,把对班级热爱转化为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涌现出一大批以爱心待人的优秀学生。在三年的培养教育中,使学生逐步成为“学生人”、“学校人”、“社会人”。
杨希文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5年来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他说,5年来,全省各地紧紧抓住课程德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关键环节,不断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三讲两实践”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用“讲传统”凝聚爱国精神,用“讲守则”规范行为习惯,用“讲诚信”奠基做人根本,用“道德实践”塑造时代新人,用“创新实践”提升创新素质,把“三讲两实践”落实到校生活、校外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连续6年每年举办中小学生科技节和“科技成果展示周”活动,开展“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等重大主题教育活动,创新了中小学德育的内涵和载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
杨希文指出,5年来,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亮点纷呈。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陕西省“三讲两实践”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泾阳县四项传统美德教育、石泉县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建设、西大附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等四项主题活动,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优秀工作案例,受到通报表彰;蒲城县、宁陕县、渭滨区、子长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县级示范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陕西省在“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中获组织特等奖;陕西省开展的中小学影视教育,受到教育部和国家广电总局的充分肯定;宁陕县在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创新了很多做法。这些先进典型,把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杨希文对下一步中小学德育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从4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二是要不断深化和提升“三讲两实践”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三是要以加强师德建设为重点推进全员德育,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会上,西安市教育局等7个单位交流了德育工作的典型经验,印发了经验交流材料和中小学德育优秀案例。
一、学校领导及行政工作:
通过检查深深地感到我们毛家店小学学校的整体工作都非常好,计划可行、总结及时、周工作计划安排合理、各种会议记录详实、领导能够深入教学、教师值周认真……
虻牛小学校务日记填写的全面认真,极其突出,其次是山河小学、杏山小学的校务日记填写的较好,由此,看到了一些学校的校务日记太流于形式,不能记录学校的正常工作情况,教师的出缺勤没记录,学生的出缺勤转入转出没记录,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也有个别学校的周工作计划安排的太简单,与部门工作计划不相符,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
二、德育工作:
(一)表现好的方面:
1、突出好的学校有:虻牛小学、山河小学、兴源小学、杏山小学。他们的共同点是:基本能按评估操作细则准备材料,而且材料比较全面、详细。
2、个人材料较好的有:虻牛小学的冯慧敏老师、段淑艳老师、关冰老师,六合小学的李立英老师,兴源小学的小郭淑华老师,山河小学的孙英杰老师、马丽艳老师、邱云平老师,大六家子小学的李杰老师等。突出好的有杏山小学的邢春红老师、杜金海老师。这两位老师的个人所有材料都齐全,而且书写的认真、规范、详细。如:班手任手册每天都有详细的记事,包括每天学生的纪律、卫生、身体健康状况、班级发生的主要事件等等。班队会周工作计划每期都有主题,内容涉及到日常工作和重大节日、纪念日,内容广泛,很有实用性。班级学生每人都有考查记录,而且记录不止一次,邢春红最多给一个学生写了17次考察记录,可见她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不足之处:
1、个别教师班主任手册、班级薄填写不全,留有空白。如班主任手册里的学生考察记录一项,有的老师只是写上学生的名字,而没有任何的考查记事。后进生转化一项也没有记录。班级簿中多数老师都没有课堂提问和作业成绩。
2、个别教师班队会详案、简案次数不够,而且还有个别教师用的是旧教案,并且时间和年级都没改。
3、个别学校没有学校及班级板报记录。
4、多数学校学生对守则和规范内容掌握不好。
5、个别学校“歌满校园”活动开展的还是不好,学生学唱歌曲数量没达到要求。
三、教学工作:
此次检查整体感觉各校较以往都有所进步。
1、教学会议记录,
2、业务讲座,
3、教学工作经验交流,学生学习经验交流,
此三项各校记录都较好,时间、内容都很明确、充实。只是要和大家强调教学工作经验交流内容要体现在教学上,诸如:教师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有效的解决办法;备课、作业、学困生辅导等方面的经验。检查时发现有个别学校将班级管理,思想品德教育作为教学工作经验交流主要内容了。
4、学校对教师备课、听课、作业检查情况,各校检查及时,记录详细,体现在翻看教师备课听课簿,学生作业时有领导多次检查印章。
5、教师备课情况,从教师教案备课栏使用情况以及内容是否突出重点,切合实际,书写是否工整方面来看,整体表现好的有牤牛小学、兴源小学、山河小学。除此之外教师个人备课好的有:六合小学的李丽英、徐淑霞,张家屯小学的徐桂英,杏山小学的邢春红、杜金海,日月小学的张秀琴,六家子的温冬梅、李洁。他们的教案优秀体现在:备课内容重点突出,能够切合班级实际,文字书写工整美观,直观感觉清晰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