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3 10:39:29
序论:在您撰写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成书背景
19世纪,世界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机器大工业取代了手工工场生产,极大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是在教育上。古典主义教育传统的保守势力仍然十分强大,教育存在着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陋习。为此,当时社会的诸多有识之士都在寻找拯救教育的办法。斯宾塞便是寻找新教育的积极者之一,他根据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教育理论,以心理学为基础,系统阐述了“快乐”原则在教学与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快乐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到愉快而非痛苦。《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是一本关于他自己多年教育实践的半自传、半札记的书籍,是他教育思想中一部重要的著作。
内容精要
本书共二十一章,从家庭到学校的各个不同方面阐述了快乐在儿童成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下是其著作中主要的思想精髓。
1、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教育应该是快乐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孩子成为快乐的人,因而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在快乐的时候,儿童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而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其自信心便会减弱。这时,即便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面对他们,也不会有任何办法,除非先把他们的情绪调节到快乐、自信、专注,然后再开始学习。斯宾塞曾说:“我一直认为快乐的方法和气氛比其他方法更有效。”而要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斯宾塞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教育孩子,这时很容易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2)在教育中,努力去营造快乐、鼓励的气氛。让孩子有实现感和成就感。(3)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一个快乐的人在看孩子时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的缺点。
2、对儿童实施快乐的教育的方法。斯宾塞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认为,对儿童实施快乐的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让兴趣为快乐求知引路。兴趣和满足总会带来快乐,因此教给孩子某方面的知识时,应先激发孩子对这些方面知识的兴趣,一旦产生兴趣,教育的最好时机也就来临了。(2)多一些友好和鼓励。让儿童在一种友好亲昵和鼓励的气氛中学习,不但可以增进儿童对父母、老师的信任感,而且学习的效果也会变得更好。友好、鼓励是快乐教育的最佳方法。(3)让儿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对于培养一个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它不仅会让儿童形成因果概念,明白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有原因的,同时也会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找到这种原因。为此,斯宾塞明确指出:“没有一种快乐能比得上他们通过自己努力而证明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能力而获得的快乐。”
3、快乐教育的基础是儿童身体的健康。身体是所有智慧、道德、品质的载体,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才是幸福的人生。为了让儿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就必须加强身体的锻炼。斯宾塞还提出了锻炼儿童身体素质的方法:(1)避免娇生惯养。儿童的成长需要从小经历一些自然的风雨,这不仅有利于他适应本来如此的环境,而且能够从小增强身体的自我保护和调节的能力。(2)加强户外活动。大自然就像一个天然的生命运动场,一个生命如果要获得更多的力量,他一定要经常到有许多生命生长的地方。在儿童亲近大自然、锻炼身体、获得更多力量的同时,培养其优良的品质,这是快乐教育得以展开的基础与前提。
4、快乐的教育是尊重儿童的教育。实施快乐教育首先要尊重儿童的几种权利:(1)说话的权利。儿童的这种权利受到尊重,不仅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荣誉感,也会引导他注意别人的权利是否也被尊重,从而增强自治能力。(2)得到公平的权利。人类渴望非歧视和公正。儿童更是如此,因为生长和发育的力量,决定了他们非常重视生活中的公正。父母和老师应该毫无条件地保障儿童的这种权利,给儿童均等的机会,“给儿童机会,就是给儿童无穷的可能性”。(3)自尊免受伤害的权利。每一个生命,从他生下来的那一天开始,就明确地与另一个生命完全不同,当儿童明白了这一点时。他的自尊心便诞生了。如果儿童的自尊心受到打击,第一反应就是痛苦,有的会在内心反驳,有的则会讨厌自己。(4)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权利。儿童的思考可能是幼稚的,判断也可能是不正确的。但没有幼稚的思考,怎么会有成熟的思考:没有判断的失误的经历,怎么会有正确的判断。教育要促进儿童幸福、富足的自主生活,就更应该培养、尊重其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5)自由自主选择的权利。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教育儿童以后怎样去选择。为此,从孩提时代开始,父母和老师就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和培养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就是尊重了他们的思维和判断,也就尊重了他们的未来。
简要评价
斯宾塞是近代西方科学教育思想的倡导者,他的快乐教育理念来自对孩子天性的透彻分析和妥善驾驭。他强调“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心理规律,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揭示了科学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对西方科学教育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他一生都在倡导一种快乐的教育方法。在他的精心培养下,他的侄儿小斯宾塞获得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其教育著作自问世以来,已成为西方家庭和学校的教科书,成功培养了无数卓越的孩子。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利奥特曾经这样评价斯宾塞:“很少有人像斯宾塞一样,对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人民有那样大的吸引力。他像闪电一样冲击着美国和英国的学校教育。在美国,他的思想统治着美国大学达30年之久。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先锋。”
名言选萃
事实证明,如果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拥抱、抚摸,有时甚至是亲昵地拍打几下,孩子在对外交往以及智力、情感上都会更健康。我认为:拥抱、抚摸、牵手,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我一直认为,除了极少极少的神童和天才,99%的孩子在天赋上只有特点不同之分,而没有好和坏、高和低的差别。
学一件事物比读十本书更管用。这是孩子亲身的体验,知识的得来是经过他自己验证的。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坚信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相比,仅仅是特点不同而非智力水平有高低;坚信自己对孩子的信心不但可以改变自己,也可以改变孩子。
孩子的心智和自然界一样,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的。能力的自然发展有一定顺序,每个阶段的能力则需要供给不同的知识。
父母的每一点善良、宽容、积极乐观、同情心,公正、民主的德行以及整洁、勤劳、节俭的习惯,都会从孩子身上反映出来。这些德行和习惯无论多么微小,都会像星光一样永远留在孩子的记忆里。
我建议所有的父母。不要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尽管它是一个暂时无法改变的事实,而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尽量留住孩子最高贵的兴趣和同样宝贵的好奇心。不要用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好坏,也不要以此为荣辱。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
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真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应该说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父母的书,主要讲的是家庭教育问题,但我从教师的角度来审视,同样获益匪浅。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庭教育就是学校教育的前奏,学校教育就是家庭教育的延伸,父与子,师与生,谁人能轻易否定这两对关系的相似性?
赫伯特·斯宾塞,出生在英格兰中部德比城郊的一个不知名的小镇,祖父、父亲和两个叔叔都是教师,他本来有很姐妹,但不幸的是先后有六弟妹夭折,在斯宾塞看来,这是由于父母“缺乏最起码的育儿知识造成的”。书中反复提及的小斯宾塞其实并不是他的亲生儿子,而是他的远房兄弟丹尼·斯宾塞的遗孤,但赫伯特·斯宾塞为了这个可怜的孩子,竟担当起了父亲的角色,甚至为此终身未娶。可以这样说,他遭遇了家庭的不幸,但又拯救了不幸的家庭。也许是承受的不幸太多,所以特别看重快乐。作者以小斯宾塞的成长经历为线索,以快乐教育为主题,融理论于实践,寓思想于方法,以小见大,因事说理,读来颇有教益。涉及教育、心理、医学、生理的方方面面,确系一本难得的育人全书。
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首先要会寻找快乐,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的可能会遇到很多令我们不快乐的事,如有的同学上课趴桌子,有的同学练习册没写,有的同学考试又得了零分。每当这时我们应该学会克制与宽容。一个快乐的人,看待自己的学生时,更多的是看到他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看到的更多是学生的缺点。其实,当我们以快乐的心态、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会发现身边有很多很多优秀的学生;每当批评完一个学生的时候,他都不忘记和你说声“谢谢老师,老师再见”,因为他并没有记恨在心,他知道你是为他好;每当放学回家的时候,学生们总是争先恐后地和你再见;每当过节时候,总是有无数的祝福包围着你。想到这些的时候,心里就有许多暖意。这就是快乐,这就是生活中最难得的收获。和学生们在一起,感受到的是他们的快乐和纯真。那种快乐的感觉常常包围我整个的心灵,而这种快乐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只有在快乐中工作,工作才不会成为一种负担;有热爱工作本身,我们才会被这种快乐所滋养,所润泽。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你从这一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相反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他的信心会减弱,这时即使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面对他们,也不会有任何办法。惟一的方法是先把他们的情绪调节到快乐、自信、专注,然后再开始学习。
最近拜读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有所启发和感悟,书中有很多值的我们教师学习的地方。书中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了斯宾塞先生将自认为"不是一个神童"的孩子,培养成为“取得的成就比神童都大”的教育过程。
他认为“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下面是他做过的一个实验:我带两群孩子到德文特河边,告诉其中的一群孩子:我一发出口令你们就跑到教堂那里去,那里正在举行婚礼,先跑到的有可能会得到小糖果。另一群孩子我只是告诉他们:你们要尽快跑到教堂那里,越快越好,谁落后我就会惩罚谁。随着我的一声口令,两群孩子都飞快地跑起来,要知道从河边到教堂不是一段很短的路程。结果呢,知道教堂在举行婚礼的孩子,先跑到的很多,而且到了以后,大多还很兴奋。而另一群孩子,有的掉队了,有的干脆跑了一半就停下来了。停下来的孩子多了,大家也就不怕惩罚了。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一群孩子在开始跑的时候,就把“跑到教堂”这件事情当成了一件快乐的事,因此跑起来就轻松得多,而另一群孩子则把“跑到教堂”这件事情当做了一个命令,只是被动地去执行,尽管有惩罚的威胁,但仍然作用不大。
当然孩子的快乐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是没有社会目的的,教育则是要引说,应该先让孩子们快乐起来,然后再给出可行的目标。
再比如:他对一位远道而来的教育学者说:“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能够不教。”他认为:“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我认为是培养他的自助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他在培养小斯宾塞刚开始的时候,为了培养他的自助学习的能力所做的准备工作,实际上比直接告诉他答案还要费心思得多,每一次都要经过苦心的设计。不过,逐渐形成自助学习能力的小斯宾塞,又是对他的这些劳动的奖赏。因此绝不是象别人所说的“是一件偷懒的事”。这让我想起了国外的课堂,那些老外教师的课堂上往往都是问题串。课堂上师生迸发出的思想的火花随处可见。对于这些我是羡慕不已。我想,也许我们缺少的不是知识和能力,而是观念还没有彻底的转变。
这本书既关注了儿童的智力因素,又关注了儿童的品德、情感、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而这些都是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进行着的。中国历来都崇尚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方法,并长期认为学习是严肃得近乎苦“差事”的事。之前,我一直在想:学习可不可以“快乐”?看完《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后,我才真正领悟到:真正的有成效的“快乐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方法和观念;只有“快乐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求知欲、创造欲和自信心。
做为一名快乐的教育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教育孩子,这时很容易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2)不要在孩子情绪低落或刚刚哭闹之后开始教育或强迫他学什么。这样你常常会根据不好的教育效果,而误认为自己的孩子天赋太差。
现在的孩子学得很辛苦,家长、老师教得也很痛苦,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快乐的学习呢?《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中提及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法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通观全书,并没有看到太多的大道理。在阅读这本书时,我感觉更像是在看斯宾塞的教育日记。书里面记录的很多小故事、小案例反映的都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有关教育孩子的烦恼问题,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所以读起来感觉非常亲切、实用。
在这本书里,斯宾塞认为教育应当是教导一个人怎样生活,使他获得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科学知识并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教育应该是一个愉快的过程,旨在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快乐教育,美满生活才是教育理念之本。因为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们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相反,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他们的信心会减弱,即使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面对他们,也不会有任何办法。所以,斯宾塞向家长及教师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建议。如做一个教育者,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的时候教育孩子,要努力营造快乐的氛围,多一些友好及鼓励,帮助孩子克服不快乐,给予孩子们快乐的力量。让兴趣为快乐求知引路,但不要将兴趣与社会或学校既定的模式相联系,要删除一些所谓的“无用”兴趣。让孩子每天都有一点快乐的运动;要避免过度教育及过度学习,在儿童表现出疲倦之前功课就应该停止,因为硬塞的知识不仅不能为心智所吸收,反而会使人对书本知识感到厌倦;我们要重视实物教育,不仅是在家里,课堂上也需要,当然还应该扩展到更大的范围等。
现在的孩子学得很辛苦,家长、老师教得也很痛苦,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快乐的学习呢?《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中提及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法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通观全书,并没有看到太多的大道理。在阅读这本书时,我感觉更像是在看斯宾塞的教育日记。书里面记录的很多小故事、小案例反映的都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有关教育孩子的烦恼问题,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所以读起来感觉非常亲切、实用。
在这本书里,斯宾塞认为教育应当是教导一个人怎样生活,使他获得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科学知识并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教育应该是一个愉快的过程,旨在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快乐教育,美满生活才是教育理念之本。因为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们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相反,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他们的信心会减弱,即使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面对他们,也不会有任何办法。所以,斯宾塞向家长及教师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建议。如做一个教育者,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的时候教育孩子,要努力营造快乐的氛围,多一些友好及鼓励,帮助孩子克服不快乐,给予孩子们快乐的力量。让兴趣为快乐求知引路,但不要将兴趣与社会或学校既定的模式相联系,要删除一些所谓的“无用”兴趣。让孩子每天都有一点快乐的运动;要避免过度教育及过度学习,在儿童表现出疲倦之前功课就应该停止,因为硬塞的知识不仅不能为心智所吸收,反而会使人对书本知识感到厌倦;我们要重视实物教育,不仅是在家里,课堂上也需要,当然还应该扩展到更大的范围等。
[关键词]快乐教育 幼儿 英语教学
一、引言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是一部很重要的教育著作。讲述了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将养子小斯宾塞培养成人的经历,其中渗透的“快乐教育”观点,像闪电一样冲击着英美国家的学校教育,引起了一系列教育革命。斯宾塞1820年出生于英格兰德比城,其父亲和祖父都是教师,而他自己却从未进过正规学校,除家庭教育外,只有一段时期念过私立学校。但凭着自学及喜爱独立思考的个性,后来成为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教育家。著名哲学家杜威称“这是教育史上的一座纪念碑”、“他的思想值得每一位家长和教师聆听”……
二、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思想
在斯宾塞的眼中,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痛苦的学习会使人感到知识讨厌,而愉快的学习会使知识吸引人…… 在同等情况下,教学的效率与学生从事学习的快乐程度是成正比的。”斯宾塞用半自传半扎记的文体阐述了教育的“快乐”内涵,掩卷而思,其中许多教育思想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斯宾塞认为,教育者要有效地教育孩子,首先自己就要做个快乐的教育者,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教育孩子,否则很容易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不要在孩子情绪低落或者刚刚闹之后开始教育或强迫他学什么,这样常常会根据不好的教育效果,而误以为孩子天赋太差;努力去营造快乐、鼓励的气氛,让孩子有实现感和成就感;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一个快乐的人,看孩子的时候,更多的是看到他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的缺点;同时,教育者必须做一些教育的准备,要钻研,要机智,要忍耐;目光短浅、缺乏同情、感情易怒,是很难教育好孩子的。
斯宾塞认为,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培养他的自助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教育对于培养一个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大有好处,它能让孩子形成因果的概念,明白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有原因的,能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找这种原因,而不会完全把某个人或某本书说的观点当做权威而接受下来。在教育中应尽量鼓励学生自我发展,引导学生自己去探讨,自己去推论。要以兴趣来为求知引路,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因为兴趣和满足能够给他们带来快乐。而其实任何一个孩子都会对某些对象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一旦他们发生兴趣时,也就是教育的好时机”。
斯宾塞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力,教育者要善于开掘它们。教育者要认识到每个孩子只是特点不同,而非真正有优劣势之分;要随时留心观察孩子,了解他的潜能和特点;不要否认孩子的任何一种潜能的价值,对孩子暂时表现不擅长的方面,也完全可以加以培养;对于孩子在语言方面、逻辑数学方面和对己对人的认识方面的能力,应该作为基本能力加以开发、培养;一旦发现孩子在某方面的潜能,应该为孩子设计一份不同阶段的计划,并实施下去。在此阶段,斯宾塞建议教育者要有耐心,即使遇到很大的困难,也应该坚持,不要失去信心,因为许多奇迹也同样发生在这个时候。同时斯宾塞还指出,在给孩子们分配学习任务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任务”、“作业”这类词,而代之以有趣的开头。
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这本书,感觉少了阅读教育理论专著的生涩,多了份亲切与共鸣。我想,快乐应该是学习的真谛,是每一个学生应有的权利。我们提倡“快乐教育”,就是要用愉快的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去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享受,得到满足,并在享受学习的快乐中逐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
三、快乐教育在幼儿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合理性
快乐教育主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并且能够体验成功的快乐。快乐教育中的学习者感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件苦差事。但在中国的家庭和学校里,由于应试的压力,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为从小吃不得苦,就培养不出人才来。告诉孩子“要想学习好,就必须能够吃苦”。父母关心孩子更多的是学习成绩,却忽略孩子在学校是否欢乐。所以,快乐教育谈到现在,并不能够真正把它当作一种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去贯彻。很多学校打出的“快乐教育”要么就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要么就是“第二课堂”甚至纯粹的娱乐活动,而即便如此,由于现实中学校还是要面临考试、升学的压力,所以,“快乐教育”更多的只是一种口号,被流于形式。
然而,幼儿英语教学就大不一样了。首先,快乐教育符合幼儿阶段的英语学习特点。我们知道,我国的英语教育是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开始实施的,国家并没有规定在幼儿园必须开设英语课,只是提倡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适当地开展英语教学或其他英语学习活动。所以,在幼儿阶段的英语教学是没有考试压力的,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小朋友们也可以轻轻松松地学习。其次,从幼儿的年龄特点来看,快乐教育更顺应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成长规律。幼儿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玩,喜欢唱,把孩子们的这些特点和英语语言学习结合起来,可以创编很多有趣的英语游戏、歌曲和体育竞赛活动,大大提高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深受孩子们喜欢,这种教学形式恰恰符合了幼儿英语在“玩中学、乐中学”的快乐学习理念,因此在这个阶段,进行幼儿英语“快乐教育”是非常适合的。
四、快乐教育在幼儿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形式
当然,孩子的快乐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是没有社会目的的,教育则是要引导孩子得到“有目的的快乐”。在幼儿英语教学中,要让孩子们对非母语的语言产生兴趣,快乐地学英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来进行。
1.游戏教学——寓教于“玩”
游戏“玩中学”、“乐中学”的特点,使其成为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从教育意义上讲,游戏不仅仅是玩,更重要的是它使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生活所具有的品质,有更多的机会去发挥自己的才能,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在幼儿英语教学活动中,利用游戏可以把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好玩的活动,让儿童在无意识中自然习得英语。幼儿英语游戏设计要考虑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他们生活经验和兴趣取向,还可辅以多种直观教具,如图片、头饰、面具、手偶等等、体态语,制造让幼儿“玩”的动机。比如游戏“Old wolf , old wolf , what time is it ?”,到了“It's 12 o'clock”时,“老狼”就“凶神恶煞”地扑向“小羊”,小朋友们在恐惧中逃散开去,然后大笑。这个游戏充满惊险和刺激,深受小朋友们喜欢,同时因为多次重复“what time is it ?”“It's…”,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时间的询问和表达方式;再比如,小朋友多半有去超市购物的生活体验,用“Going shop”的游戏来操练“Can I help you ?”“I want…”“Here you are”“How much is it?”等句型,小朋友会感到很新奇和兴奋。游戏要么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要么是幼儿熟悉的童话故事,充满想象的空间,就能充分调动小朋友的兴趣,让他们在“玩”的快乐中学会语言。
2.儿歌教学——寓教于“乐”
英语儿歌歌词简单、节奏明快、充满童趣、富于动作性,十分迎合幼儿好动爱唱的特点,极易引发幼儿的快乐情绪,普遍受到幼儿的喜爱。教师把单调乏味的纯语言学习材料编成儿歌,顿时活泼生动, 妙趣横生, 使幼儿在玩玩唱唱中不知不觉地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课前吟唱儿歌可以很好地调动幼儿的兴趣,帮助他们把注意力从课堂外转移到课堂上特定的教学任务中。如,在课前2分钟播放一些Action Songs“If You Are Happy”,“Bingo”等,幼儿在乐曲声中,边唱、边根据歌词做出相应的动作。教师也可以跟幼儿一起做、唱,并给予他们亲切和鼓励性的微笑,让幼儿获得满足,体验愉悦。课堂中,利用儿歌不但可以活跃气氛,还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如,在学习星期几时, 如果只是单调地重复读星期日到星期六这几个单词, 时间一久幼儿一定会厌烦, 不但难于记好这几个单词, 次序也容易混淆。“Days of theWeek”的歌词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当幼儿一唱起这首歌就记起了从星期日到星期六的英语单词, 顺序也不会搞错。结束部分,也可以唱儿歌,用来巩固知识,总结内容,并使活动中的快乐情绪得到延续和升华。总之,儿歌教学在幼儿英语教学中可以广泛地使用在各个环节,只要需要,都可以用。
3.故事教学——寓教于“事”
故事教学法以故事的人物、情节、悬念为支柱,把英语词句安插在生动的故事里,通过反复出现,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英语,自然地吸收使用并掌握,同时又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独木桥怪兽”抓住幼儿喜欢动物的兴趣特点,围绕“独木桥怪兽”由不劳而获、欺负弱小动物到热爱劳动,帮助小动物战胜大蛇,反复出现“bear(熊)”“goat(山羊)”“cat(猫)”“dog(狗)”“donkey(驴)”“monkey(猴)”“pig(猪)”“snake(蛇)”等单词,让幼儿在听故事和感知悬念中学单词,通常老师故事讲完了,故事中的英语词句也同时学会了。再比如“三只熊和金发女孩”的故事,讲述了三只熊吃完早饭,出去散步,这时金发女孩来了,她又饿又累,偷吃完粥以后便爬到熊宝宝的床上睡觉,三只熊回来后发现了正在熟睡的金发女孩,吃惊地大叫,金发女孩被惊醒,也惊叫着爬起来,冲出房去……故事发展到,孩子们的情绪也随着情节的起伏被充分地激活。故事中反复出现“hot(热)”“cold(冷)”“hard(硬)”“soft(软)”四个词,幼儿在深刻记忆故事情节中深刻理解并记忆了英语词汇。还可以叫小朋友来表演这个故事,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更好的理解和学会语言。
五、对应用快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真正有效的“快乐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方法和观念。仅仅在教学手段、方法上“快乐起来”,远远不够。还应在观念上予以更新,教师素质也需提高,还应把握好快乐的尺度。
1.传统的基础教育观念需要更新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里,父母关心孩子的问题是“你在学校学习成绩如何?”,而在西方发达国家,父母常问的是“你在学校欢乐吗?”。传统应试教育是以牺牲童年的天真,甚至损害身心健康为代价的。目前,一些幼儿园由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应运而生了英语教学,虽然强调注重幼儿的听说能力,重在培养兴趣和环境熏陶。但,大多数家长甚至一些教师的内心还是希望幼儿能多认识几个单词,以单纯的词汇量作为评价幼儿在幼儿园学习英语好坏的标准。说到底,他们还是希望幼儿期的英语教育可以为以后小学及中学期间学好英语打好基础,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能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这种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幼儿英语教师们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虽然,目前在少数小学和初中学校,正参照快乐教育的模式尝试性地进行着一些教学改革,但涉及到转变观念的事,就显得犹抱琵琶半遮面。所以,只有从小学、中学的传统教育观念得以改变,才能在幼儿期实行真正的快乐英语教育。
2.幼儿英语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实施快乐教育,教师的素质是关键。快乐教育要求幼儿英语教师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有较熟悉的了解;要熟知幼教的相关理论即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卫生学、组织管理学等和幼教技能和方法即弹、唱、说、跳、做、画、写等;要掌握幼儿英语教学法,明确幼儿英语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教材的内容和组织、安排,语音、语法、词汇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教具的种类和使用等;要有富有感染力的性格,既要象演员一样能用丰富的语言、体态、表情、道具创造和扮演各种角色,也要象导演一样善于调度幼儿参与各种活动。快乐教育对教师素质还有一个重要的要求,那就对孩子们的爱。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发现他对孩子的教育总是全身心地投入,他爱孩子,他的学生不管是用功的还是有劣迹的,他都爱他们,并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他投身教育,不单纯是为谋生,而是献身。所以,实施快乐教育,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不够不行,老师缺乏修养和职业道德更是不行。
3.勿把快乐教育搞成娱乐活动
“快乐教育”首先是教育而不是娱乐,实现的是教育功能而不是娱乐功能。如果能在娱乐的同时,高效地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那是教育的理想状态;而一味追求教学的娱乐功能,则有“舍本逐末”之虞。教育需要快乐,但快乐绝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若离开发展,也就使快乐失去了真正的价值,所寻求的所谓快乐就只能成为“虚浮的快乐”。在幼儿英语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如果不注意就很容易超越快乐的尺度。比如前面提到的游戏“Old wolf , old wolf , what time is it ?”,一部分幼儿只图体验游戏中的惊险感和刺激感,在哈哈大笑之后往往将学习内容抛在脑后,甚至有的幼儿并没有真正听懂“几点”了,只是盲目随从其他幼儿的行动,游戏是做完了,但是,教学目标并没有达到。所以作为教师要善于把“玩”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光玩不学。
六、结语
最后,不由想起斯宾塞说过的一段话:“我从来都不希望小斯宾塞成为一个天才和神童,但他比所有的神童和天才成就都大,更重要的是他获得了幸福完美的人生。我认为教育是一项充满快乐而漫长的事业,需要一点耐心和同情心。”
你和我,都选择了教育这一项事业,只因既教书,又育人,就让我们在这条充满快乐而漫长的事业道路上,富有耐心和同情心地努力实践着!
参考文献
[1][英]赫伯特斯宾塞著,颜真译.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5.
[2]杨文.幼儿英语教学法[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一、绘画是心智教育的一部分
既然是美术老师那就先从绘画说起吧,斯宾塞先生在孩子心智成长的规律一章中谈到绘画,是否对所有孩子的心智培养都具有普遍作用?绘画仅仅是一门专门的技艺,还是也是儿童早期教育的一部分?经过多年的争论和教育实验,这个问题已基本得到了答案,绘画,的确是智力教育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而且,由于绘画几乎完全是由孩子自己完成的,因此也是一个快乐的自我教育的过程。
绘画的兴趣对孩子来说,会持续很长时间,不管他是否会在这方面去发展,鼓励和培养这种兴趣对孩子都是有益的。
二、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
斯宾塞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把教育仅仅看做是在严肃教室中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视了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对于知识的学习,斯宾塞谈到:痛苦的功课使人感到知识讨厌,而愉快的功课会使知识吸引人。那些在恐吓和惩罚中得到知识的人们,日后很可能不继续钻研;而那些以愉快的发现获得知识的人们,不只是因为知识本身是有趣的,而且许多成功的体验将促使他们终身进行自我教育,所以教育的过程与学习的过程都应该是快乐的,在如何对孩子进行快乐教育一章中,斯宾塞先生说起他做过的一个试验,带两群孩子来到河边,他告诉其中一群孩子:我一发出口令你们就跑到教堂那里去,那里正在举行婚礼,先跑到的有可能会得到小糖果。另一群孩子只告诉他们:你们要尽快跑到教堂那里,越快越好,谁落后我就会惩罚谁。随着一声口令,两群孩子都飞快地跑起来,要知道从河边到教堂不是一段很短的路程。结果呢,知道教堂在进行婚礼的孩子,先跑到的很多,而且到了以后,大多还很兴奋。而另一群孩子,有的掉队了,有的干脆跑了一半就停下来了。停下来的孩子多了,大家也就不怕惩罚了。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一群孩子在开始跑的时候,就把“跑到教堂”这件事当成了一件快乐的事,因此跑起来就轻松得多,而另一群孩子则把“跑到教堂”这件事当做了一个命令,只是被动地去执行,尽管有惩罚的威胁,但仍然作用不大。
孩子的快乐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是没有社会目的的,教育则是要引导孩子得到“有目的的快乐”。因此,对于教育者来说,应该先让孩子们快乐起来,然后再给出可行的目标。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
三、教孩子懂得爱的情感
对于教育来说,爱的情感使教育中太尖锐的矛盾得到化解,也使孩子以更高的热情去实现教育的目标。斯宾塞先生在这里又说起了一个事例:
小斯宾塞10岁的时候,有一天夜里,下起了很大雨,一个人捎信来说,我父亲病得很重,需要从德比买些药送去。这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钟,我赶紧去买好药准备连夜送回乡下去。从德比到我父亲住的地方有20多英里,这时已没有马车,天又下着很大的雨。小斯宾塞一定要和我同去,他脸上紧张严肃的表情让我无法拒绝,于是我们很快上路了。
雨下得越来越大,风一阵又一阵的吹来,雨点密密地抽在我们脸上。不时还有闪电从夜空划过,把路面和四周的田野照得雪亮。小斯宾塞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不时用另一只小手抹去顺着头发淌下的雨水,眼睛睁得大大的。路上坑坑洼洼,四周漆黑一片。我们手中的小马灯只能照到很小的一点路面。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时,路边出现了一户人家,我也感到小斯宾塞已经太累了,于是建议我们在这里躲躲雨,歇上一会儿。但小斯宾塞却说“我们还是走吧,去晚了也许爷爷就不行了。”听到这话,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于是我们继续在风雨里赶路。当我和小斯宾塞最终把药送到时,小斯宾塞已经累得站不稳了。小斯宾塞醒来的第一句话就问“爷爷好了吗?”
我心里反复感叹:这就是爱的力量啊!
我明白,以后,小斯宾塞还会走很多的路,只要他有这种动力,再长、再黑的路他也不会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