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辅导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2-11-08 11:06:58

序论:在您撰写辅导教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辅导教学论文

第1篇

采用教学实验法,在湖州师范学院普通大学生一年级《体育与健康》跆拳道选项课中随机抽取2个班级各40人,将其分成对照和实验2个组别,由同一个教师对2组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其中,对实验组学生有针对性地加入以“改善羞怯”为主题的教学内容和身体活动形式,对照组学生不作任何实验,正常进行体育教学.实验前后用SHS羞怯量表(ShynessScale)对2组学生进行集体的课堂测试,剔除因请事病假退出者5人和实验前后出现无效问卷的2人,最后实验组有效样本数据为36份,对照组有效样本数据为37份.然后对2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寻体育教学中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羞怯感不同维度的具体影响.在为期一学期的实验组教学组织实施中,去掉课程介绍导入和复习考试的课时,加入团体心理辅导的课时总数为14周次×2=28学时(每周1次,1次90min);实验组的教学目标设计上,除了正常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外,还分别围绕影响大学生羞怯感的3个维度(寻求赞成与自责、对拒绝的恐惧、表达的自我限制)增加设计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和目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个别主题,通常采用体育课和团体心理辅导同时进行的办法.体育课热身活动的同时,引入团体辅导的主题;体育课的基本部分,完成正常体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内容;在体育课的结束部分,同学们放松身体的同时,做好体育教学和团体辅导内容的总结.任课教师同时担任体育教师和团体心理辅导指导老师的双重角色,既要通过讲解、示范、纠错等体育教学方法教给学生相应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要通过引导、启发、鼓励、共情等手段帮助学生积极观察、学习和体验,完成学生积极的“改善羞怯”的自我探索和领悟.实验尽量控制额外变量,在保证内部效度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外部效度.例如,为了避免实验者有意识地参与实验研究,影响实验结果,实验以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自然选项班级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且在实验前后采用自然测量的方法避免实验的霍桑效应.实验前后的测量均在学校对全校大一新生的心理普查和部分学生的心理复查基础上进行,避免给学生造成实验测量的感觉.整个课程实验中,心理团体辅导的内容也是较隐蔽和巧妙地安排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测量工具的选择上,采用有13个条目的修订量表(Cheek,1983),量表Cronbachα值为0.90,条目之间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39.实验结束45d后,用相同工具进行重测,重测信度为0.92.

2数据分析及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羞怯感(SHS)的基本情况

参加测试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学生在实验前都有不同程度的羞怯心理体验,说明目前女大学生羞怯感普遍存在,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羞怯感的平均值都不低(34%左右),与相关研究对国内其它地区的女大学生羞怯研究结果十分相近,没有表现出国内女大学生的羞怯水平的地区性差异;此外,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羞怯感整体上相近,从t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实验前的羞怯感(SHS)没有显著性差异,t=-0.23,p=0.792>0.05,说明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验前具有高度相似的同质性此外,将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羞怯感(SHS)进行整体上的对比分析发现,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羞怯感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t=5.23,p=0.000<0.01,实验组学生的羞怯感水平非常明显地低于对照组.

2.2实验前后对照组的羞怯感(SHS)对比分析

对照组学生的羞怯感在实验前后没有显著性的差异,t=-1.28,p=0.323>0.05,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的羞怯感并没有发生显著性的变化.在对个案样本进行实验前后对比分析时,部分学生在部分维度上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但这可能只是偶发事件,也有可能受生活上其它事件的影响.说明一般意义上,体育教学从整体上对女大学生改善羞怯状况没有显著性的影响.

2.3实验前后实验组的羞怯感(SHS)对比分析

实验组实验前后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实验组实验后学生羞怯感比实验前有了非常显著的降低,t=-6.47,p=0.000<0.01.这一结果与研究设计的假设高度吻合,实验数据说明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将“改善羞怯”的团体心理辅导引入其中,可以帮助女大学生克服羞怯感,有效降低其羞怯感水平.此外,研究还发现,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团体心理辅导并没有遇到“学生反感”之类的阻力,反而激发了学生参与该课程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丰富了课程的内容.评教中学生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性上给予了高分.

2.4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前后羞怯感(SHS)差异的两组间对比分析

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前后羞怯感(SHS)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表3),整体上来看,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实验前后羞怯感(SHS)差异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t=5.70,p=0.000<0.01,实验组实验后羞怯感比实验前降低12.79,而对照组实验后羞怯感比实验前只降低0.16.同一位老师执教的2个组,在其它条件基本保持相同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学生实验前后羞怯感(SHS)差异的显著性特征,可以认为这是实验组教学加入“改善羞怯”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的结果.

3讨论

选取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以“改善羞怯”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最初的研究设计只是为了在保证样本符合研究条件的同时,使实验更方便和有效(课程的强约束力、稳定的时间和场地,确保了实验样本预定实验的顺利完成),但实验发现,这种实验教学丰富了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的形式和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体育运动成绩的提高.在体育教学不断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将主题团体心理辅导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有三大天然的优势,具有全面推广的价值.

①团体心理辅导是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它们都属于健康范畴,具有与生俱来的亲密性,这种亲密性使其结合不易出现排异性反应;

②两者都是一个教育、引导、帮助的过程,但区别于个体心理咨询和私教、训练等,它们都是一个小集体、小团队;

③身体活动、游戏等本身就是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手段,而诸如“勇敢”、“坚强”、“合作”等心理素质一直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内容之一.心理健康不仅是校园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和不容忽视的问题.除了思想上重视、构建完善的体制机制、建设心理健康中心、开设心理必修课等措施之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实现还必须依靠更广泛的平台,这些平台包括课堂教学、课外辅导、服务育人等多个方面.体育教学具有天然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优势,将主题团体心理辅导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能够整合有限的校园教育资源,达到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优化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效果.体育教学中团体心理辅导主题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结合体育课运动项目的特点和任课教师的特长,而信任与合作能力培养、自信心训练、人际交往、情绪控制等都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团体心理辅导较适合的主题.为了避免霍桑效应,保持体育选项课程的自然性,课程计划在体育教师同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共同商讨下完成,每一次课程结束后双方进行总结和调整.但体育教师毕竟不是具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缺少心理辅导的临场判断、分析和专业手段,后期研究我们拟通过由心理健康教师与体育教师共同开设小班公选课,在选课说明中公布课程性质和形式,选取现实中存有“改善羞怯”需求或者困境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后续研究.此外,作为心理干预实践,本研究在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与不同体育项目之间搭配和协同等方面还存在局限,这也是课题组未来的研究方向.

4结论

1)体育教学中团体心理辅导与改善女大学生羞怯呈正相关,可以降低女大学生的羞怯感水平,而正常的体育教学从整体上来说,对女大学生改善羞怯没有显著性的影响.

2)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团体心理辅导,不仅能丰富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改变传统体育教学的形式和手段,还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程教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体育运动成绩的提高.

3)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可以借助体育教学等实践互动平台.

第2篇

1.组成学习小组:为了更好的学习,需要3—5个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到学习点或其它有条件的地方参加学习小组活动,和同学一起学习讨论,可以相互学习、交流经验,老师可以定期到学习点指导学习小组活动,这样疑难问题基本可以在学习小组解答,要求学生小组活动要有记录,是否按时参加学习小组活动,以及在活动中是否积极发言,也是形成性考核的一部分内容。

2.网上学习:要求学员经常登录中央电大、省电大、市电大、本校电大教学平台,查询有关学习资源,收看直播课堂,把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我们,浏览网上辅导,通过流媒体和多媒体课件学习、自测,从网上搜集资料。不要放弃一切上网的机会。网上学习作为期末考核内容。

3.学习笔记:学生不论是通过哪种媒体自学还是参加面授课,都要有学习笔记,每学期至少检查两次。

4.形成性考核:目前的考核,比较多的是学习结果的考核,没有涉及教学全过程,而在远程开放教育的成人学习中,对学习过程的监控是很重要的一环。所以要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考核。通过形成性考核册来完成。所谓形成性考核,就是通过学习过程的考核、平时的考核,包括平时作业、自我测试、参加学习小组活动等等,学员应该独立完成每章节后的综合练习题和形成性考核册内的题目,这些题目中的一些疑问是可以在学习小组和同学们一起讨论的。小组中的每个人都可以为其他同学的学习提供帮助。

二、教师导学过程

1.设计教学方案: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特点,对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适合个人自主学习的多媒体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案。指导学生根据教案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并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

2.答疑、讲解重难点:我们每学期组织3—4次的面授辅导,会计学专业学员基本都是到校辅导,比如《基础会计》,第一次辅导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第二次辅导会计凭证,第三次辅导会计账簿,第四次辅导会计报表。平时有问题可以发电子邮件或者电话答疑,这样疑难问题基本都可以解决了,要求每次答疑活动都有记录。

3.关于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形成性成绩作业,给出成绩并签名,没有形成性成绩练习册的课程,教师至少要留三次作业并认真批改、签名。任课教师每学期要在网上发2次作业并批改,教师在教务论坛上发作业,学生将答案传到任课教师的E_mail信箱,任课教师将批改完的作业用邮件发到统一信箱。

三、考核环节

1.自检自测:学生在自学及接受面授辅导过程中,要完成形成性作业册、网上作业及网上测试题等,把握重点问题,疑难问题找老师及时解决。

2.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成绩采取百分制记录,60分为及格,具体分值分配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其在课程总成绩的比例为20%,形成性考核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3.终结性考核:终结性考核是检验学生对一门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是衡量学员对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一种手段,最重要的是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中央电大和省电大在电大在线平台上建有各门课程的复纲、复习指导、考前指导、考前练兵等资源,帮助学生进入复习状态,顺利完成终结性考核。

第3篇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提高中下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下生是由于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不专心、不用功、欠自觉,或学习方法不恰当,怕动脑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跟不上教学进度,在学习中经常碰到困难,对学习失去信心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根据中下生这些特点,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一方面,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与他们一起分析导致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由于中下生在心理上有自卑感,大多数中下生都不敢向老师请教学习上的问题,怕老师说自己蠢、笨等。所以,我在教学辅导中,做到关心热爱他们,态度和蔼,从不责骂他们,说他们懒、蠢、笨等,消除他们怕问老师的心理,使他们感到老师的亲切。然后引导他们大胆提出问题,从而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知识缺陷,做到有的放矢地辅导他们。同时在教学中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当他们成绩有进步就及时在班上表扬他们,使他们感到在学习上有成功和希望,增强了对学习的信心,有效地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中下生的课前提问和考查,及时进行补缺补漏。

初中物理每周的节数较少,一般隔一天才有一节物理课,学生在学完某节知识后,如果不及时复习、理解和记忆,到下一节上新课时,上节的内容都差不多遗忘了,这样对学习新知识是不利的,特别是自觉性较差的中下生。根据这种情况,我每节在讲新课前都把上一节的主要内容编成填空、选择或问答的方式进行考查,以提问中下生为主,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给一个恰当的分数,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使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同时,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他们对上一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结合在作业中的存在问题,及时进行补缺补漏。这样,既促使了他们能自觉把当天学过的物理知识利用课外时间认真进行理解和记忆,并在下一节上物理课前再次自觉复习和记忆上一节的主要内容,又能通过补缺补漏正确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扫除学习新知识的障碍,容易接受新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三、加强实验教学,激发中下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中下生在学习中,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自觉性较差,所以,在上课中经常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不积极思考问题,人在心不在,对所学的知识无兴趣。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演示实验的教学中,我每个实验都注意通过提问的方式要求中下生回答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或结果,促使中下生集中注意力观察老师做实验的步骤、方法和实验现象,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加深了对实验的理解和认识。在分组实验中,我有意识地把中下生与中下生组成一组,而不是优生与中下生组成一组。因为优生与中下生组成一组,往往是优生在做实验,中下生在旁边记录数据或闲着观看,使中下生不能直接参与实验,不能享受到物理实验中获得知识的兴奋与喜悦的心情,打击了中下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不到教学目的。而中下生与中下生组成一组进行实验,能使中下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有利于教师在旁进行实验指导。这样,既提高中下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也提高了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使中下生享受到实验的成功,享受到获得物理知识的喜悦,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四、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中下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是一门知识广阔、内容丰富的学科,具有启蒙性。从学生开始学物理就必须指导起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尤其是中下生更为重要。因为中下生对知识的学习习惯于死记硬背,捉不住问题的中心,不知道怎样去预习、复习,不知道怎样去理解概念、规律和公式的物理意义,做作业时,不是先复习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不动脑思考就去抄别人的作业,学是处于被动状态,得不到成功的满足和喜悦,因而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在物理教学中,首先要求中下生彻底改变“死记硬背,不求理解”的坏习惯,并积极引导他们课前根据学习目标预习教材,学习概念、规律及公式,要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熟记。在做实验时,要在掌握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的基础上进行操作,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在做作业或练习前,要先复习所学的知识,在掌握教材概念和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解题。在解题过程中经过思考还不懂的要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把所学的知识弄懂。在解题之后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并把解题方法及时理解和记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我为了培养中下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在解答中下生提出的问题时,耐心地启发他们,不给出现成答案,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问题中出现的错误,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中下生的作业我尽量当面批改,并向他们讲清为什么错,然后让他们重做或做类似的习题,加以巩固,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五、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以优带差”的方法,对中下生进行经常性辅导和督促检查。

第4篇

(一)在线辅导

根据维基百科,在线辅导(onlinetutoring)是指教师和学习者在时空分离的在线虚拟环境中进行的辅导过程。在线辅导与面对面辅导、传统远距离学习辅导既相同又有差异,在线辅导与后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教师与学习者在时空上分离;(2)主要通过网络进行;(3)对辅导教师的技术要求较高。在面对面辅导中,教师发送信息与接收学习者反馈信息是同步进行的,但在线辅导或传统远距离学习辅导由于时空分离,信息的发送和接收可能会出现不同步状态,因此师生的即时交互会受到限制。传统的远距离教学通过函授或广播电视进行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师生间的交互较少。在线辅导则通过网络为学习者创设了一种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环境,使师生间的积极交互成为可能。在线辅导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媒介,其辅导教学主要是在网络中进行的,辅导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络运用能力,因此对教师的技术要求较高。

(二)在线辅导教师

在线辅导教师,简单而言即从事在线辅导工作的教师,其内涵一般有两种,一是将“网络技术支撑者、教学资源建设者、教学内容辅导者、教学模式设计者和教学理念创新者”等所有参与在线教学辅导的教师统称为在线辅导教师。另一种则仅指从事“导学、助学、督学”等教学活动的教师,其主要工作为针对学习者的学习困难提供教学支持和指导,包括对学习内容的学术指导、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促进学习者顺利完成学习。本文所指在线辅导教师为第二种,即在网络上对学习者的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的教师,主要任务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三)职能

职能,从字面看,即职责和功能。《现代汉语词典》认为职能是指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本文中在线辅导教师的职能指的是教师应该完成的任务或应发挥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远程教育的兴起,在线辅导教师的职能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观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将辅导教师的职能定位为教学、支持服务和行政管理三个维度。如董锐提出:辅导教师的任务可分为三大类———学术方面,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支持服务方面,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精神层面的支持;管理方面,安排、组织、约束学生按照有关要求完成学习任务。陈瑶认为在线辅导教师主要有三种职能———教学职能,导学、助学和督学;情感支持职能,关注学习者来自家庭、朋友的支持,关注咨询中学习者的感受;组织与行政职能,对学习者进行有效管理,包括管理他们的注册、学习、安全与档案等方面的工作。陈丽、冯晓英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解决管理、技术、教学、心理困难,具备社团建设与维护、学习引导与促进、技术整合与支持、活动设计与组织这四方面的能力。王燕认为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导学、辅导、帮助和支持,帮助学生在线完成学业,并在教学、社会、管理和技术中承担不同的角色。二是将辅导教师的职能定位为导学,偏重于教学职能。如洪庆根指出,导学教师一方面要精心设计、构建导学环境,另一方面要发挥导学职能,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辅导、督导、疏导、评价。籍红则认为在线辅导教师应完成专业课问题答疑、课程资源整合、课件质量审核及改进建议等九种教学服务的职责。朱玉珍认为辅导教师应完成解答学习者的专业课程疑难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研究专业问题及研究教育问题三种职责。以上两种观点均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在线辅导教师的职能,以教师的职能为基础,结合在线辅导的特点,提出在线辅导教师的职能。本文试图从管理学的视角,从新的角度来提出在线辅导教师的职能。

三、管理学视野下的在线辅导教师的职能

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从某种角度而言,在线辅导同样是管理活动,辅导教师为了实现辅导目标,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履行各种职能,对在线辅导活动进行管理。所以,管理的各种职能同样适用于在线辅导教师。管理主要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五大职能,因此,在线辅导教师也同样需要完成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五种职能。

(一)在线辅导教师的计划职能

计划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作为辅导教师,首先应该为学习活动制定明确的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使教师有序、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并以此检测学习者的完成情况;同时,学习目标也能给学习者提供学习的导航,帮助他们明确各单元需要掌握的内容,防止遗漏知识点,并引导其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明确学习目标仅是在线辅导教师计划职能的第一项工作,提供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是计划职能的第二项工作。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网络的不断发展,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选择有了很大的空间,为学习者的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提供丰富有用的资源并且用合适的方式呈现是在线辅导教师的重要工作。确定实现目标所必需的行动是计划职能的第三项工作。辅导教师要帮助学习者制定学习任务并作出安排,如确定讨论的主题、时间表、讨论的规则等,这些在学习开始前就必须作出明确的规定。辅导教师履行计划职能时需注意:1.制定学习目标应有学习者的参与,即学习目标不应只反映课程的教学要求,还应与学习者的个人目标相结合。只有当学习者参与目标的制定并对目标高度认可时,才能激发出积极性。2.辅导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必须根据课程特点和学习者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过高或过低均无法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3.学习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并有完成的期限,符合SMART原则。例如辅导教师明确地告诉学习者,需要参加几次在线讨论、完成几次形成性作业才能拿到平时成绩。清晰、明确有完成期限的目标可以帮助学习者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辅导教师也可以此作为评价的标准。

(二)在线辅导教师的组织职能

通过设计和维持组织内部的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有效地协调工作的过程就是组织职能。在线辅导教师的组织职能主要包括构建网络社团并进行成员的分组和分工。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相比,在网络学习环境下,由于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团体或实体班级的概念,教师和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降低,人际交流减少,从而导致学习者的孤独感、焦虑、厌学、倦怠等负面情绪较多,并直接影响学习者的积极性。因此辅导教师要努力创建网络学习社团,营造一种类似于真实的社会互动的环境和氛围,为学习者营造进行网络学习的归属感,进而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辅导教师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性,使得辅导教师很难对所有学习者都保持互动,互动的质量受到限制,因此将成员进行分组是比较合适的方法。通过分组,辅导教师的关注重点由个人变为小组,数量大为减少,可以更好地开展互动。分组也可以促使学习者在学习中取长补短,弥补个人自学所带来的不足。辅导教师在分组时应注意:1.小组成员人数不能过多,过多则容易导致“浑水摸鱼”的情况,积极的学习者主导了讨论,另外部分学习者则潜水旁观;人数过少则不易形成讨论氛围,从而无法展开讨论。因此一般小组讨论人数控制在8-10人比较合适。2.小组的成员构成应在性别、年龄、性格等方面有所差异,因为同质性过高的小组成员容易提出相同的观点,从而影响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在线辅导教师不应过早分组,可以通过破冰游戏、学习者自我介绍、前几次发言等情况综合后再进行分组。3.小组长人选应由学习态度积极,与他人互动较多、较有威望的人员担任。辅导教师应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并授予小组长相应的权限,如选定讨论话题、安排发言对象等。

(三)在线辅导教师的领导职能

领导职能是指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在线辅导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当然不是领导者与部下的关系,但是,作为在线辅导教师同样要带领、引导和鼓励学习者实现学习的目标,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在线辅导教师也应完成领导职能。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互是在线辅导成功的关键。但是,大多数在线辅导教师只能通过网络与学习者互动,缺少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无法使用口头语言或者非语言沟通的方式,而书面语言沟通的效果与面对面的交流相比存在先天不足。因此,在线辅导教师领导职能的首要工作就是沟通。辅导教师可以通过聆听、提问等方式引导学习者发言、参与讨论,从而建立良好的互动。其次,辅导教师应积极激励学习者。由于学习目的不同,学习者的积极性会存在差异。部分学习者的目的只是拿到文凭,成绩只要及格即可,学习动机不强,积极性不高。对于这部分学习者,辅导教师要帮助他们改变学习目的,鼓励他们在获得文凭的同时提高自身能力。另外,由于在线更多的是依靠自学,学习者在学习中面临更多的困难,对于一些意志薄弱或者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者,容易产生厌学甚至放弃的想法。作为辅导教师,应及时发现学习者的思想变化,采用合适的激励措施,鼓励学习者克服困难。辅导教师履行领导职能需注意:1.师生之间应有积极的互动,但互动的频率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影响辅导的效果。互动过多,一是占用辅导教师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辅导教师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二是会阻碍对话的进行或者吓到学习者,使其不敢或不愿发言。互动过少,学习者无法从辅导教师处获得评价和反馈,从而影响其积极性。2.辅导教师要学会沟通,与学生的互动应尽量保持中立,学会倾听,正确识别出学习者的困难和需求,并帮助他加以解决。同时,辅导教师还应学会适时、适当地提问,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习者思考和深入讨论,实现学习目标。3.表扬的运用要适度。不可否认,表扬对于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但过犹不及,学习者会认为过度表扬不客观、仅流于形式,只是为了表扬而表扬,这样反而影响其效果。因此对学习者的表扬要客观、具体、有针对性。

(四)在线辅导教师的控制职能

计划制定出来后,并不能保证其实施效果和预定目标相一致,因此需要控制。对于在线辅导教师,控制是指对学习资源、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及其相应程度的掌控,评价和反馈是控制的重要任务。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向学习者提供其在特定一段时期内的能力提高以及所取得进步的具体信息。对学习者来说,准确客观的评价和反馈可以帮助其更好地判断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积极的评价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信心,帮助其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辅导教师履行控制职能时应注意:1.学习者非常在意和期盼得到辅导教师及时、细致的评价,辅导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反馈是教师对学习者学习最直接、有效的学术指导,有助于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因此,辅导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并提出较详细、具体、有针对性的点评。2.无论是对学习者的发言或是作业,辅导教师提出评价和反馈时应较多采用鼓励性语言,多发现闪光点,从而调动和维持学习者的积极性。3.辅导教师对于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应客观指出,并提出改进意见。对于不完成作业的学习者,辅导教师要采用相应的惩罚措施。事实证明,只是一味地鼓励并不能促使部分学习动机不强的学习者主动学习,只有奖惩兼施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学习。4.反馈的形式可以有多种,既可以发班级公告,对作业或讨论的完成情况做整体性地点评,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和学习者个人做一对一地互动告知。5.控制应贯穿学习的全过程,因此辅导教师要持续关注并汇总、统计学习者平时的学习情况,包括登录平台次数、时间、发帖次数、作业完成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6.评价和反馈并非仅仅是辅导教师的职能,辅导教师应鼓励学习者学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学习者反思自身学习过程,并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和管理,能促进自我发展。学习者之间相互评价,得到他人的关注和点评,能加强生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大大提升学习者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五)在线辅导教师的创新职能

第5篇

东秦内部教学过程监控系统是由学校、学院以及专业组成的三级体系,如图1所示。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大一、大二学生面对的老师主要是辅导员和公共课教师,大三、大四面对的主要是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然而辅导员隶属于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专业课教师隶属于教研室,公共课教师隶属于其他学院,容易造成教学信息沟通不畅,不利于大学生特别是大一、大二阶段形成良好学风。因此,从辅导员角度看,发挥辅导员的桥梁作用,加强公共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对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行全程的监控,对于优良学风的形成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辅导员应采取的措施

2.1在大一期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班会,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虽然不利于学生成才,但是却使学生的目标明确,考上大学就是他们学习的目标,因此使他们在题海中辛苦坚持,数年如一日。然而在大学阶段,不少学生一下子失去了学习的目标,认为自己进入大学就会有好的工作和好的前途,这种错误的思想是很可怕的,一旦在整个班级,整个专业里面蔓延,就会破坏整个班级的学习兴趣以及整个专业的学习氛围。在大一阶段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尽早地规划自己发展方向等,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大学生学习没有动力,在于奋斗目标的缺失。通过专业教育和培养,告诉学生在这个专业中需要掌握哪些基本知识,才能满足社会这个行业的需要,使学生明白进入大学如果不好好努力,也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告诉学生的毕业去向,可以使他们自己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尽早树立大学期间的奋斗目标,也可以让每个学生在大一期间做一下自己的大学学习计划。

2.2加强与公共课教师联系和沟通,重点监控大一、大二学生学习情况。大一、大二是大学生适应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阶段,也是大学生学风或者班风形成的重要阶段。然而在这个时期里大学生主要接触的是公共课教师,加强辅导员和公共课教师联系,有助于监控大一、大二学生的情况,以防止他们在这个时期里掉队。因此,建议从学校或者学院层面加强辅导员和公共课教师联系,如:举办辅导员与公共课教师的座谈会、建立辅导员与公共课教师定期沟通机制等,而非仅在期末给学生工作办公室的辅导员一份成绩单。

2.3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联系和沟通,监控大三、大四学习情况。为加强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的联系,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建议采取下列措施:①每学期初,由辅导员向专业课任课教师提供上一学期专业后20%和成绩下降幅度较大的学生名单,作为任课教师上课点名、提问等重点关注后进生的参考依据;另外,上课考勤记录要作为学生评定奖学金、评选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入党以及推荐保送研究生等的重要参考数据。②充分发挥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遇到学习成绩下滑较快的班委要果断地撤换,辅导员要尽量找一下规律性的问题,例如同寝室学生因为上网玩游戏而导致的成绩下滑明显或不及格时应该将寝室同学拆分,以隔绝不良环境干扰学习。③针对每学期的后进学生(专业后10%),可以发动专业课教师,实行“重点学生重点帮助”的制度。每位专业课教师负责帮助1-2名学生,采取半个月谈心一次的方式,主要解答学生在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上的困惑,介绍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尽快提高成绩。④每学期初都进行一次由辅导员和全体专业课老师参与的座谈会,对上一学期专业排名靠后、成绩下滑较快的学生做具体情况介绍,便于专业课老师在本学期对上述学生加强了解和关注。

2.4加强与学生家长联系与沟通,对特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重点监控。本着“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针,树立正面典型,对特殊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对沉迷网络爱打游戏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批评和引导,并通过加强学风建设严抓上课和早晚自习的出勤率来约束他们的不良行为。对性格孤僻的学生主要以个别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困惑,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工作,要建立与重点学生家长的定期沟通机制,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近期在校情况,从家长和辅导员双向构建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双方要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东秦辅导员积极建立与学生家长定期联系、及时沟通的长效机制。要求辅导员每学期与每位学生家长联系至少一次,把学生在校的学习、思想、生活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同时也能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在家及校外的情况,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工作格局。辅导员需做到特殊学生经常沟通;重点学生加强沟通;普通学生保持沟通。辅导员负责建立包含学生电话、QQ、邮箱和学生家长电话的学生通讯录,同时做到通讯录每学期更新一次。联系家长的方式采取电话、书信、短信、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或暑期家访等形式。

2.5建立辅导员与特殊学生家长联系的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特殊学生包含心理问题学生、学业警示学生、患重病或绝症学生、孤儿或单亲学生、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等情况,为增强对特殊情况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辅导员在与特殊学生家长联系后需及时做好记录并建立与特殊情况学生家长联系的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

3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在人才培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为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提高该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完善东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辅导员应加强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沟通。

第6篇

文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自学辅导教学法与讲解法的差异;内容有:㈠在教学特点上的差异;㈡所使用教材的差异;㈢在教学环节上的差异。第二部分:使用自学辅导教学法的效果。第三部分:使用自学辅导教学法的几点思考。内容有:㈠自学辅导教学法对高中数学内容的适用性;㈡自学辅导教学法的局限性;㈢不同的性格特征对自学辅导教学法的适应性。

普通高中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起点低、学生之间的差距较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法,不容易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得到最大的满足,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我校于1998年始,首次在高中数学课使用自学辅导教材。下面,本文就来谈谈对自学辅导教学法进行的一些初步探讨。

一、自学辅导教学法与讲解法的差异

㈠在教学特点上的差异

讲解法是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较突出地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其优点是能保持教师讲授知识的主动性、流畅性和连贯性,时间易被老师控制,但亦有其不足的一面----忽视了学生基础条件和认识条件上的差异,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个性发展。

自学辅导教学法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斯金纳于本世纪50年代根据控制论原理首创的程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较突出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较好地反映出在数学教学中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反馈调控的原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记忆力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㈡所使用教材的差异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统编教材一般较适合于采用讲解法进行教学。此套教材在课文内容、例题、习题的选择上力求精简、有代表性,故每篇课文的编写都较短小精悍。与自学辅导教学法相应的自学辅导教材由课本、练习册、测验本组成。为了让学生的自学过程能相对顺利,自辅教材的编写有以下特点:第一,选择的例题数目比统编教材多。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见多时广,帮助学生多见“典型”,培养学生学习的模仿力;第二,注意对例题的解题思路进行详细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因此,自辅教材每节课文的内容均比统编教材的篇幅长;第三,注意对一些典型问题和规律性的东西及时进行归纳和小结,帮助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第四,注意结合小步子原则,在每节课文适当的位置插入练习提示,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相应的练习并自行核对答案,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第五,配套的练习册提供了比统编教材更充足的练习题,能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及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总的来说,自辅教材的编写比较着重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编写。

㈢在教学环节上的差异

讲解法一般分为新课引入、教师讲解新课、学生练习巩固、教师小结等若干个教学环节。其中“教师讲解新课”是讲解法教学的核心环节。于学生而言,听讲解法的课,能连续地、流畅地获取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较自如地越过自己的知识盲点,因此也是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过程。但这种教学方式往往由于教师一人独占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而导致学生由于课堂上练习机会少而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听得懂但当独立完成作业时却觉得困难。

自学辅导教学法其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分为回忆(3~5分钟)、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约30分钟)、教师讲解(约10分钟)等几个环节。易见,在自辅教学活动中,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地获取新知识是教学的关键环节。这种授课方式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有更多的时间去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虽然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最后却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知识,因此对知识的印象也会较为深刻、对知识的掌握也较牢固。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解题速度、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获得满足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

㈣讲解法教学与自辅法教学在备课上的差异

备讲解法课型的课与备自辅法课型的课,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两者的着眼点不同----前者的着眼点在于怎样让学生听得懂,而后者则着眼于怎样让学生能读得懂,这就导致两者在备课时考虑的方向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备讲解法的课,教师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将教师本人对定理推导、例题解答过程的分析理解、例题引申出来的新变化等转换成一个个有条有理的步骤告诉学生,让他们在能听得懂的基础上获得知识。这种做法,往往是将教师本人的思维过程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是相对顺利的。

备自学辅导教学法的课,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更多地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心理活动角度出发来设计教案,且这一指导思想必须贯穿自学辅导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回忆这一环节虽只有短短的3~5分钟,却对一节课的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环节的备课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读”的愿望,因为此时学生刚由课间休息状态回复到上课状态,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状态较松弛。因此,课题的引入就必须简洁明了、开门见山,宜采用看图说话、问题悬念、直观投影、以旧引新、实验操作、课前检测等多种手段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在备自学辅导这一环时,要注意考虑好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怎样引导学生自学?要正确引导学生,首先就必须正确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熟悉课文内容;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在个性特征、智力水平、阅读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等作出恰当的估计,并依此编写好适当的阅读提纲。为避免学生因阅读量大而产生厌烦情绪,阅读提纲的数量不宜太多,题目不宜过长,力求能突出重点内容、层次感鲜明、符合大部分同学的思考习惯、体现常规方法和常规思路、能帮助同学们深入浅出地理解问题。此外,在阅读提纲中还应对整节课的阅读范围、练习内容等作出明确的指引,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二,怎样辅导学生?这主要包括指导优生、辅导差生两部分内容。而要特别注意的是如何作好差生的辅导工作,因为他们大部分都存有畏师畏难的心理。故在备课时要注意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特别照顾----在学习内容上对他们降低要求,让他们也能战胜困难,获得愉悦感;预计在课堂上,他们会产生哪些心理活动、哪些题目会让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应该怎样去引导帮助他们、这节课主要帮助哪几个同学等,这些都应在备课时有所考虑。在备讲解这一环时,除了要熟悉课文外,还必须认真完成配套练习册中相应的每一道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正确估计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在讲解时做到语言准确、精炼,达到帮助学生释疑的目的。

由上可见,在备自辅教材的课时,除了要反映教师本人的思维过程外,更多的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和个体之间的差异,以便更好地进行分类指引。另外,备这种课型,对教师的概括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表达能力、解题能力及课堂上的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并能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这就促使任课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二、使用自学辅导教学法的效果

使用自学辅导教学法一年来,实验班在各次大考中各科的对比成绩如下:经过一年的学习,两个实验班的数学成绩均有所提高,这表明自学辅导教学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从表二,可以看出,使用自辅教材的两个班的其它科的成绩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说明,在自辅教学法中所用到的一些学习方法,如:写读书笔记、划重点、做眉批等,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学习的注意力、记忆力等有较大的帮助,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学习方法,并对其它科的学习产生了正迁移的作用。

三、使用自学辅导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在使用自辅教材初有成效之时,亦给我带来以下一些思考:

第一,自学辅导教学法适用于高中数学的每一个内容吗?对一些较深、较难、较抽象的内容,如映射的概念、函数、反函数的概念,学生在自学时往往会感到较为吃力,用讲解法的效果似乎更佳。又如,当学生刚接触立体几何课程时,若整节课的大部分时间只是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想象,对学生空间概念的形成似乎不太有利。

第二,自学辅导教学法的局限性何在?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自辅法亦不例外,也有其局限性。事实上,自辅法主要通过模仿和记忆行为获得解决数学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这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能力和常规的解题能力确实有帮助。然而,大量的模仿性练习,似乎会使学生较易墨守成规,对非常规的求异思维、对未知领域的较深程度的探索能力显得较弱。

第三,自学辅导教学法对不同个性的同学有何影响?由表一可见,两个实验班的成绩亦有所差异。实验(6)班与实验(7)班的同学有着两种迥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前者性格开朗、活泼外向、喜欢向老师提出问题、对老师的倚赖性较强;后者个性沉稳、不喜言语、喜独立思考问题、不太倚赖老师、有自己的见解。实验(6)班的个性,导致在课堂上同学间的相互议论多,依赖老师点明重点的同学多,但这却减少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降低了解题速度和学习效率,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相比之下,实验(7)班的性格特征似乎更适合于使用自学辅导教学法。我想,如果对不同性格特征的同学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否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呢?

实践表明,自学辅导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较好的教学方法。然而,我们也应注意到教学方法是由许多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所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自学辅导教学法亦然。在使用自辅教学法的时候,也应有一个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最佳组合,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改进。

[参考资料]:

1.王兴华,《自学辅导教学实验论文集》

2.林国泰,“读练辅导教学法”课题实验初探,《中学数学研究》(1999.6)

3.陈德崇、吴汉明,《中学数学教学论》

4.章士藻,《中学数学教育学》

第7篇

由于开放教育思政课的面授课程内容多、课时少,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内容。下面几种教学方式在面授辅导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课堂答疑。教师要根据学生课前通过课程论坛或电子邮件提出的问题进行形式多样的答疑。一是启发式答疑。教师不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直接的、详细的、具体的答案,而应采用启发式答疑,示以方法,促其思考,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二是讨论式答疑。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通过研讨使大家找到相应问题的答案。若仍没能解决问题,可开展全班同学讨论,由会的同学给予解答,若学生不会,则最后由教师解答。讨论式答疑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三是练习式答疑。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分析,找出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解决疑难问题。

第二,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依据面授辅导课的重难点问题,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展现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时,可将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住房、道路、学校等图片分别置于同一张幻灯片中进行对比,让学生一目了然,使他们对于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有最直观的的感受,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充分运用“案例法”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案例教学可以较好的起到“导学”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典型案例,学生运用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就某一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梳理出来龙去脉,弄清楚前因后果,然后总结归纳出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教师在应用案例法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案例选择。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案例是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先决条件。教师组织教学离不开教学目标,选择案例不能离开教学中所涉及到的主题和相关政治理论观点。选择案例时应尽量贴近现实生活,案例应具有教育性、典型性、新颖性和生动性。比如在学习“文化建设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时,可选择将好莱坞电影的经济效益和文化影响力作为教学案例,将中外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的数据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软实力的概念及作用。二是案例呈现。在向学生呈现案例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与教学内容的联系问题,在学生了解案例的内容后,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指导学生课后查阅案例背景资料和相关图书资料等,做好讨论准备。三是案例讨论。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典型案例,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采取自由讨论、分组讨论或集体讨论,讨论过程中可以相互辩论。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发言,使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理论,并对相应问题的结论逐步趋向一致。四是总结归纳。案例讲解、讨论等过程结束后,教师要针对课程内容,对相应知识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建立起案例与理论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五是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是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写作过程中需要学生分析案例本身的特点,明确案例分析需要的相关理论和观点,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拟订详细的写作方案,最后形成报告。通过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所学过的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写好书面报告也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方式的一个很好方法。

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