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生消防安全演练范文

时间:2022-06-25 13:08:35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生消防安全演练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大学生消防安全演练

第1篇

高等院校是国家培养和造就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专业人才的基地,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部门,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扩大,人员密度相应增加,高校的消防安全教育以及消防基础设施未能同步发展,以至整体上在消防安全环节十分薄弱。为了了解当前沈阳高校学生消防安全现状,我们针对沈阳的五大高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和沈阳理工大学的学生们做了问卷调查。

经调查数据显示,在校43%的大学生见过灭火器但是没有实际操作过,只有6%的同学实际操作过。7%的学生表示没有见过消防栓,其中以女生人数居多,58%的学生表示注意到楼道内的消防设备,但并不了解其性能和使用方法。只有大约15%的学生稍有了解,但都没有实际操作过。当问及遇到发生火灾时的第一反应时,66%的学生想到打119电话,12%的同学选择迅速奔走相告,只有18%左右的学生知道使用消防器材进行自救。这些数据表明,遇到火灾时学生的自救能力非常弱,危及生命安全。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0%以上的在校大学生对消防火灾的认识度较高,30%左右对有关灭火器的知识有相关了解,70%左右的同学对火灾的扑救和应急逃生知识还比较欠缺。数据显示,大约47%的大学生曾在寝室违章使用电器,43%的大学生对安全防范怀有侥幸心理。大学生们表示平时很少主动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消防安全只是领导和管理部门的事情,自身的消防安全知识与自我保护意识相当缺乏。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安全问题不容小觑。消防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安全校园的重要保障。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消防安全意识。首先,潜移默化地不断培养消防安全意识观。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信息交流不断频繁的今天,可以借助网络来宣传消防安全意识。例如使用网络来宣传消防法规、防火安全知识、逃生技能,增强师生员工的防火安全意识。这种地毯式的全方位施教,正好弥补了大学中宽松式教育的漏洞。其二,注重因材施教,利用多种方式培养消防安全意识观。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年龄的师生员工采取多样化形象化的消防安全宣传方式。例如举办防火知识大赛、学生安全主题班会、消防安全知识问答试卷、消防知识及逃生自救讲座,甚至可以以消防安全意识观为主题开展一些非主流的文娱活动。越是大胆创新的活动就越能在大学生面前展露光芒,这样灌输消防安全意识观的目的才能更容易的达到。其三,管理力度有待加强,生活管理上需要一定的制度化。宽松式管理有利有弊,其“利”就是给予大学生自由创新的思维空间,让大学生能专心于自己的知识文化研究。而其“弊”就体现在部分的大学生利用其宽松去有意或无意地放任自己其放任不但能体现在学习中,生活也是他们一个“放任”的主要对象。违章使用热得快、电热杯、大功率电器,在蚊帐内或床旁点蜡烛看书学习,吸烟等这些现象屡禁不绝。这就是生活中的其中一种“放任”。对自己的安全进行“放任”。解决这种问题,根本上应从观念抓起。最后,增加消防安全活动,以充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现代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的缺乏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大学生有了正确的消防安全意识观,但是没有足够的知识,那样的培养终将是失败的。所以,在培养观念的同时,学校应该组织一定的实践活动。例如,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到模拟火场进行灭火演练,提高师生员工自救灭火的能力;组织师生员工进行火场逃生演练,提高其逃生能力;组织师生员工参观身边的火灾现场,分析火灾发生原因,了解火灾损失、人员伤亡情况,从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火灾现场汲取有益的教训。

俗话说,水火无情。频频发生的大火不仅断送了许多人的幸福,而且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在我们周围,到处都存在着潜伏的火灾危机,使我们的生命和财产时时处于火灾的威胁之中。隐患险于明火,防患胜于救灾。总之,高校大学生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防安全意识观,在潜在的危险发生前就有充足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火灾发生时能用充足的、早已准备好的技能和方法来应对灾难,而且在接受消防安全教育时能仔细、认真听取,并能在心中自我演练,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防火能力。因此,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消防知识技能作为学习课题,让广大高校学生亲自去了解学校的消防现状,提高消防意识,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技能,对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与救助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2篇

[关键词]行为安全理论;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问卷调查;建议

高校一旦发生火灾,影响力大、涉及面广,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进入21世纪以来,各地高校屡发失火事件,造成一定损失。通过对高校火灾事故原因的了解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和知识的不足是导致高校火灾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加强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目前,我国关于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研究大部分还是基于工作经验的总结,对现状展开分析,然后指出存在问题和原因,最后通过个人思考提出对策,缺乏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撑。本文尝试将行为安全理论引入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深入大学生生活、学习实际,获取第一手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期望能更加科学、准确地找到问题关键,提出针对性对策,为更好开展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提供参考。

一、行为安全理论概述

(一)行为安全的定义

行为安全理论(BBS,BehaviorBasedSafety)的基础是行为分析理论,是基于行为科学、安全管理科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能够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培养安全习惯和安全意识,促进安全氛围的形成,进而提高组织的安全水平的较为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1]。目前,业内对行为安全的含义、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应用效果的看法很不一致,总体认为行为安全理论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对行为人不安全行为进行观察统计的基础上,找出影响安全的关键行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逐渐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帮助行为人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习惯,进而提高组织的安全水平。

(二)行为安全理论的运用

1.作用范围

根据行为安全理论,造成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动作”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而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根本原因还是“人的不安全动作”。因此,预防事故发生的关键策略是消除人的不安全动作,但这在实际中较为困难,因为不安全动作的产生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与动作产生者的安全意识、行为习惯和所掌握的安全知识都密切相关,这些相关要素又与动作产生者所在组织的教育管理有关。行为安全理论将行为安全当作一整套事故预防的理论与方法来看待,它认为人的行为具有可观察性,可以通过组织行为对其进行管理,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2.实施流程

行为安全管理的实施模式是建立在前因—行为—后果的基础上的,旨在改变人的思维习惯以及行为方式,使这些“不安全”的行为不再发生[2]。行为人表现出的行为的前因是导致行为发生的个人习惯和思维等要素,后果是行为所导致的具体结果。行为安全管理的实施流程具体分为识别关键行为、收集行为数据、提供双向沟通、消除不安全行为四个步骤[3]。

二、行为安全理论在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中的应用

根据海因里希的事故统计,88%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10%的事故是由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仅有2%的事故是由不可控因素造成的[4]。这些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大部分物的不安全状态都可以通过安全管理来避免,这一统计结果也适用于分析大学生消防安全事故,因此,运用行为安全理论指导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大学生消防安全事故致因链模型

笔者根据行为安全理论,结合大学生消防安全事故成因,提出大学生消防安全事故致因链模型(如图1)。如模型所示,大学生的不安全动作直接导致火灾事故,或者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而导致火灾事故;引发大学生不安全动作的根本原因包含两个方面:即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不强和消防安全知识不足,消防安全意识是指对消防安全事故可能造成自己或他人受伤害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消防安全知识是指与消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处理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如什么是消防安全隐患、如何扑灭初起火灾、如何进行逃生疏散等,这些知识的掌握与否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如何发现、处理消防安全隐患和在突发火情时的应急表现。

(二)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实施流程

结合大学生消防事故致因链模型和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方式、目标,笔者提出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实施流程图(如图2)。根据流程图,首先要确定教育的重点环节,即找到大学生在检查消除火患、处理初起火灾、应急疏散逃生等方面的意识和知识上的薄弱点;其次,通过研究分析,找到解决这些薄弱点的方法,并在教育过程中不断进行沟通、优化,最终达到减少大学生不安全动作,从而遏制高校火灾事故的目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形式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使论文更具科学性和广泛性。

三、问卷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通过网络问卷形式,在福建省内5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中随机发放1028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11份,有效率为98.34%。其中男生608人,女生403人;一年级390人,二年级312人,三年级255人,四年级54人。调查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笔者在查阅有关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行为安全理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并与相关专家和管理老师交流,编制《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情况调查问卷》,选取反映大学生在检查消除火患、处理初期火灾、应急疏散逃生等方面的意识强弱和知识掌握情况的问题,并单独设置考察学校宣传教育实效方面的问题。

(二)结果分析

1.检查消除火患方面

在“是否会判断灭火器属于有效状态”、“是否会留意宿舍或其他校园场所的逃生路线”、“是否知道宿舍或其他校园场所消防设备的摆放位置”等问题,分别有25%、30%、20%的大学生选择“会”或者“知道”。通过访谈发现,较大部分学生认为自身不会遇到火灾事件,没必要关注这些设施设备,也有部分学生反映校园内很少见到疏散路线图、灭火器标示等指示性标牌。在“是否会关注身边的消防安全隐患?”一题中,只有15.33%的大学生选择“经常关注,并要求别人注意”,绝大部分大学生选择了“偶尔留意”或者“不懂如何关注”。通过访谈发现,大学生普遍对哪些是消防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后果不甚了解。在“您对在宿舍内使用违章电器的看法”一题中,有66%的大学生选择“存在隐患,不应该使用”,可是,在“是否在寝室使用过违章电器”一题中,高达62%的大学生选择“使用过”。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大学生使用违章电器是为了烧水、做饭等,他们也反映学校存在诸如开水房偏远、食堂定时关闭等后勤保障方面的问题,同时,学校对于使用违规电器的惩罚力度没有构成一定威慑。以上结果说明大部分大学生火灾忧患意识不强,对消防安全隐患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什么是消防安全隐患认识不足;部分学生侥幸心理较强,为图一时方便,依然使用违规电器。同时,通过对调查数据交叉分析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关注身边消防安全隐患的主动性呈现下降趋势,而使用违章电器的和对此行为存在错误认识的人数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说明高年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较淡薄。

2.处理初起火情方面

在“发现初起火情时,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电器或线路着火,您认为应该首先做什么?”、“发生火情时,您对报119火警的态度是什么?”等问题中,80%左右的大学生都能够做出正确选择。但是,在回答“面对初起火情时,您认为自己是否会使用消防栓、手提式灭火器灭火”、“是否会正确报火警”等实操层面的问题时,高达56%、42%的大学生选择了“不会”或者“可能不会”等否定性选项。这说明大学生了解处理初起火情的基本知识,但缺乏实操技能,一旦遇到初起火情,很难在第一时间予以正确处置。通过交叉分析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认为自己会正确使用灭火器灭火和报119火警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这与大学生在校时间越长,所参加的实操演练和教育活动越多有关系。

3.应急疏散逃生方面

在“逃离火场时,突然想起遗漏某个重要物品,您会怎么做?”、“您觉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哪个?”、“若所有的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您认为该怎么办?”、“您认为哪些是火场逃生的正确方法?”等问题中,75%以上的大学生都能够做出正确选择。但是,在“若遇到火灾,您觉得您是否能够运用疏散逃生知识从火场逃生?”一题中,高达58%的大学生选择“不能”或者“不好说”。通过交叉分析发现,各年级大学生对疏散逃生知识的掌握水平相当。当今社会信息传播媒介丰富,大学生在入校前获得这方面的信息渠道较多,一旦形成潜意识就会固定下来;另一方面,大学生虽然能够在理论上掌握应急疏散逃生知识,但是需要在演练实践中提升运用能力,否则他们没有信心运用这些知识处理消防安全突发状况。

4.宣传教育效果方面

在问卷调查中,88%的大学生认为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重要,大一学生群体中有92%选择“重要”,其他年级学生选择“重要”的比例都在84%左右。但是,仅11%的大学生知道消防“四个能力建设”和“三个应知应会”这些基本消防安全知识。说明大一时期是大学生对消防安全最重视的阶段,同时,可以看出大学生能够普遍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在消防安全概念和内涵上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没有形成认知体系。大学生认为大学最需要加强的消防安全教育内容前三位依次是面对火情时候如何处理、哪些行为存在消防隐患、灭火器材如何使用。大学生最愿意参加消防安全教育的形式前三位依次是参与消防实战演习、以消防宣传为主题的学生活动、案例警示教育。在开放式问题中,“多开展实践操作性的演练”是大学生为改进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所提最多的意见,可见大学生最愿意接受实践性强的教育活动。

四、对策建议

根据行为安全理论,结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在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方面需要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是:火灾忧患意识较差;检查火患能力较弱;处理初起火情实操技能不足;随年级升高消防安全意识降低;消防安全教育实效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紧抓新生入学关键期,强化教育效果

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在入学阶段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和知识接受程度都处于最高水平,在这一阶段接受的教育效果将有效辐射大学生未来的校园生活。高校应大力提高这一阶段的消防安全教育投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开展新生入学消防安全知识考核;在新生教育读本中加入包含消防安全教育的部分;通过辅导员、班主任、新生联络员在新生入学阶段,为新生讲解防火安全知识;在新生集会中播放相关教学视频或典型案例;还可以利用易班网、校园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和载体开辟新生消防安全教育专栏。在教育内容方面,既要体现对消防安全的压力传导,又要侧重于帮助大学生掌握“面对火情时候如何处理”、“哪些行为存在消防隐患”、“灭火器材如何使用”等具体知识,促进新生尽快形成消防安全认知体系。

(二)加强宿舍消防安全检查,消除侥幸心理

学生宿舍是高校火灾高发地点,也是加强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场所。从实际情况看,新生的纪律性较强,在宿舍内使用违规电器的现象较少,但大学生使用违规电器的比例随着年级升高而明显提高。因此,在规范宿舍日常检查的基础上,保卫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宿舍管理部门等职能部门应加强高年级学生宿舍消防安全检查,发现学生使用违规电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情况的都应及时处理,同时,对拒不改正和多次违规的学生也应给予适当处分,通过日常检查和纪律约束形成震慑,促进大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识。相应的,学校后勤管理部门也应多深入基层,了解学生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尽力解决学生反映的实际问题[5]。

(三)丰富校园教育形式,做到理论结合实践

结合调查统计发现,大学生知道消防安全理论知识,并不等同于能够把这些知识变成消防安全实操本领,要实现从“知道”到“会做”的过程,最重要的还是增加实操演练。学校职能部门可以利用每年新生入学阶段、安全教育月、119消防日等关键节点,将灭火演练、疏散逃生演练等融入教育活动,并邀请公安消防部门进行现场指导,通过“以点带面”的效应传递,带动二级学院结合实际有效开展类似演练,加强学生的“实战经验”。同时,学校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例如针对化工类学生、美术类学生、机械类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和需求,开展危化品防火、画室防火等专项消防安全实践教育。

(四)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参与积极性

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不能仅依靠学校职能部门,还需要依托学生群体自发开展活动,提升教育效果,从而达到群防群治的工作局面。一方面,可以依托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其他学生社团,指导他们结合实际需求,开展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活动,作为学校正式教育或演练的有效补充[6],例如,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手抄报比赛、消防设备现场观摩、模拟火场疏散路线设计比赛等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大力发挥学生志愿消防队、班级安全委员的作用,通过对他们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组织他们开展消防安全自查、消防知识宣传等活动,完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带动更多周边学生关注消防、了解消防、重视消防。

参考文献

[1]王哲,白云杰.基于行为安全模式的煤矿安全管理研究[J].经济师,2010,(3):72~75.

[2]任玉辉,秦跃平.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煤炭工程,2012,(12):138~140.

[3]余昌才.行为安全管理在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管理学家,2014,(2):284~284

[5]何爱霞,苏海民.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现状调查——以宿州学院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1,(12):110~112.

第3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学生消防安全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59-01

近年来,高校学生公寓火灾事故频发,作为国家和社会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在学校尤其是在学生公寓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和日常安全教育都与辅导员工作密切相关。

一 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1.消防意识淡薄,缺乏危机意识

教育管理者和学生是高校学生公寓消防安全管理的两个主体。一方面,有的教育管理者思想跟不上,有的消防知识和技能欠缺,不能正确判断和分析消防安全隐患的实际情况而主动灵活地采取措施。另一方面,学生仅在入学的时候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对自身周围的环境条件等缺乏清晰的认识,消防意识淡薄。

2.消防漏洞多,存在侥幸心理

新生入学时,学校和老师都对其进行校规校纪和消防安全教育,严禁在公寓内乱拉电线、使用各种违章电器,如有发现将按照规定严肃处理。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在使用时采取相应的防查措施,认为只要不被发现和查处,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遇到学校大检查就临时停用;此外,有些公寓电脑台数较多,超负荷用电现象严重。

3.消防宣传片面,缺少教育实践

多数高校没有开设公共安全课程,缺乏消防安全教育。学生不了解防火灭火常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住学生公寓时不注意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情况,对于疏散通道堆放杂物、安全出口锁闭、设置防护栅栏等现象熟视无睹、漠不关心等。同时,学校没有专门针对学生公寓楼的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或是有预案但未开展演练,学生缺乏基本防火灭火技能,应急反应能力、自防自救能力较差。

二 辅导员在学生消防安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教育体系构建

高校辅导员是在校大学生学生事务的管理者、指导者和组织者,负责学校学生最基本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直接地实施教学、管理育人,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管理、教育和服务。

1.提高宣传教育广度与深度,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利用学生军训、大小会议、宿舍、办公室等场合和网络及时向学生强调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掌握消防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学会应对火灾时的逃生自救方法,增强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针对各类违规现象,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加大处罚力度,防止和杜绝火灾问题的发生。

2.教育学习与实践演练相结合,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消防安全教育形成意识是条件,教育学习是保障,实践演练是关键。辅导员通过定期深入宿舍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归纳整理,编订成册,对违纪现象和发现的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另外,要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演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自防、自救能力,尽可能将危害降到最低。

3.以点带面实现全员育人,发挥各部门在学生消防教育中的作用

一所高校要真正抓好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光靠辅导员及保卫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充分发挥他们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在协助学校消防保卫部门开展消防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发动班主任、教学科、学生家长、学生党员骨干及校内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到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中,形成一套自上而下行之有效的高校消防管理体系。

三 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促进消防安全素质教育

作为高校安全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要从政治、工作、生活方面重视辅导员的培养和使用,坚持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为辅导员提供和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要加强对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切实普及辅导员的应急管理知识,定期组织召开应急疏散演练专项会议,掌握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不断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内容。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在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中承担着教育者、研究者、服务者的多重角色,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何爱霞、苏海民.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现状调查――以宿州学院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1(12):110~112

[2]焦叔平.高校学生宿舍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5):100~102

第4篇

关键词:转型期;非主流价值观;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235-02

一、转型期非主流价值观的主要特点

所谓社会转型期是指中国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这一时期,中国逐步淡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转向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并使市场机制在对资源的配置中起到主导作用。经济基础的结构调整必定带来上层建筑的演进与变革。反映在文化层面,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文化的多元性,在以社会的主流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和价值体系的同时,与之并存也包括各种新兴思潮和社会现象衍生的亚文化。这些亚文化同样有社会认同群体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对于思想尚处于未成熟阶段的大中学生而言,居于亚文化位置的以自我体现为核心的非主流文化同主流文化具有同样的感染力。以非主流文化为认同基础的大学生非主流价值观取向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价值取向的多元性。非主流价值观体系中,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来源呈现出多元化融合趋势。在日益多元化的个性选择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挑战,过去那种“舍个人为集体”的单一选择已难成共识。既要顾全大家,也要快乐自己;既要顾全国家,又要个体并存的幸福感觉,成为很多大学生推崇的价值取向。思想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必然导致行为选择的多样化。在价值的选择上,既有对传统道德的怀念和依恋,也有对新的价值尝试的激越和冲动;既有对价值超越的向往和喜悦,也有对现实社会的迷茫和困惑。

2.价值体系的不稳定性。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某些心理和生理因素处于极不稳定的易变之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被外在的热点所吸引,其兴趣热点游离带来很大的随意性。与传统道德灌输和主流价值观体系不同,非主流价值体系中的大中学生更宽容,认同“道德不确定性”的存在,对社会主导价值和信仰抱有更多的“游离”态度。“回归传统”、“全盘西化”、“实用理性”这些相互矛盾的价值取向可能在同一的大学生的行为中得以体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追求进取务实和协调并重的价值选择,表现出明显的兼容性。

3.价值核心的个人本位性。社会经济的迅速变革,极大地张扬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就整体而言,他们的价值取向正在由传统的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主要表现在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主体、注重自我设计、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当中,面对日益加重的学习压力、不绝入耳的就业难等社会压力,大学生的“成人”意识在社会的压迫中逐渐清晰起来,在与各种复杂问题交锋时,他们开始走向自立和个人本位。

二、“非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的影响

伴随体制转型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热点思潮的更迭,高校非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体系也在内容和形式上得以不断地发展,与主流文化在排斥中并存,共同影响和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各高校的整体规模和学校在校生人数近几年出现了快速的增长。但由于高校的法制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以及消防基础设施未能同步发展,以至高校在消防安全环节十分薄弱。这其中,非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们的消防安全意识也存在很大的影响。

1.非主流价值观与消防安全意识观的价值核心存在明显的分歧。非主流价值观存在明显的个人主义,大部分的价值判断以自我为中心。而且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同时,又要强调自己的个性。正所谓“枪打出头鸟”,一个人过分的凸显自我便会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所误解。也就是说用非主流价值观来判断自我时,一般会“强”化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有高于普通人的能力。因此,这种价值观便会淡化一个人的危机意识。只要在灾难还没到来,就不会有正常的危机感。而正确的消防安全意识观,就是指一个人应该在潜在的危险发生前就有充足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火灾发生时能用充足的、早已准备好的技能和方法来应对灾难和火灾发生后有良好的总结意识,而且在接受消防安全教育时能仔细、认真听取,并能在心中自我演练,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防火能力的意识观念。

2.“非主流”价值观与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的传统培养方式的背离。“课堂教育”、“黑板报的宣传”、“消防安全小册子”等在过去,这些都被认为是最有效、最方便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途经。然而,在今天越来越张扬个性、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里面,这些方法早已被大学生们视作大学校园一道最平淡无奇的“风景线”。在“非主流”价值观在大学生中间不断地主流化的过程中,大学生的“视力”也随之不断地降低。似乎只有一些能发光发亮的东西才能触动他们的视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的淡薄不是因为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而是因为教学方法跟不上社会的节奏。

3.非主流价值观及其生活方式导致对消防安全意识的选择性忽视。近年来,在大学里消防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例如: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的某宿舍楼发生火灾(四名女生从六楼高的宿舍阳台上纵身跃下身亡);兰州大学后门附近教工食堂发生火灾,烧毁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这是该校半年内发生的第5起火灾;南京大学成教院发生火灾,9辆消防车奋战近半个小时才将大火扑灭,但宿舍内物品均付之一炬;武汉大学测绘校区一学生宿舍突发大火,该宿舍楼30多间寝室均遭火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0万元;俄罗斯友谊大学学生宿舍起火,11名中国留学生魂归异乡等等。数据显示,大约52%的大学生曾在寝室违章使用电器、43%的大学生对安全防范怀有侥幸心理。究其原因,尽管多数大学生对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但是他们依然“我行我素”,以非主流价值观的生活方式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在生活方式与消防安全二者冲突时,选择性的忽视了后者。

三、如何培养正确的消防安全意识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安全问题不容小觑。消防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如何强化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消防安全意识,成为当前消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1.潜移默化地不断地去培养消防安全意识观。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信息交流不断频繁的今天。借助身边的一切媒介来宣传现代大学生所必须具有的消防安全意识。例如广播、电视、电影、光盘、网络、黑板报、宣传画报、宣传手册、安全提示等来宣传消防法规、防火安全知识、逃生技能, 增强师生员工的防火安全意识。这种地毯式的全方位施教,正好弥补了大学中宽松式教育的漏洞。而且这种宣传方式并没有过度的制度化,与非主流价值观主流化的今天相得益彰。

2.注重因材施教,利用多种方式培养消防安全意识观。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特点, 针对不同年龄的师生员工, 采取多样化、形象化的消防安全宣传方式。例如, 举办防火知识大赛、学生安全主题班会、消防安全知识问答试卷、消防知识及逃生自救讲座, 甚至可以以消防安全意识观为主题开展一些非主流的文娱活动。越是大胆创新的活动就越能在大学生面前展露光芒,这样灌输消防安全意识观的目的才能更容易的达到。面对逐渐被非主流价值观主流化的他们,一些共同的语言成为与现代大学生沟通、交流的桥梁。

3.管理力度有待加强,生活管理上需要一定的制度化。宽松式管理有利有弊,其“利”就是给予大学生自由创新的思维空间,让大学生能专心于自己的知识文化研究。而其“弊”就体现在部分的大学生利用其宽松去有意或无意地放任自己。其放任不但能体现在学习中,生活也是他们一个“放任”的主要对象。违章使用热得快、电热杯、大功率电器, 在蚊帐内或床旁点蜡烛看书学习、吸烟等,这些现象屡禁不绝。这就是生活中的其中一种“放任”。对自己的安全进行“放任”。解决这种问题,根本上应从观念抓起。

4.增加消防安全活动,以充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现代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的缺乏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大学生有了正确的消防安全意识观,但是没有足够的知识,那样的培养终将是失败的。所以,在培养观念的同时,学校应该组织一定的实践活动。例如,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到模拟火场进行灭火演练,提高师生员工自救灭火的能力;组织师生员工进行火场逃生演练,提高其逃生能力;组织师生员工参观身边的火灾现场,分析火灾发生原因,了解火灾损失、人员伤亡情况, 从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火灾现场汲取有益的教训。

总之,现代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观的培养,即受制于现代大学教育、社会体系和教育对象的变化的不同步,也同样受到非主流价值观在大学生中主流化趋势的影响,只有理清现代大学教育急需改革以及改革的方向,辩证地对待非主流价值观的出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更进一步地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文化、有素质、身心健康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兴利.高校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

[2]丘志虎.浅谈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3]徐宏.谈新时期新形势下学校的消防管理工作[J].中国西部科技,2008,(19).

[4]陈丽琴.试论高校校园文化中的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与变迁趋势[J].知识经济,2008,(7).

[5]于洪军.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非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整合[J].新疆社科论坛,2008,(2).

[6]矫宇.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意识的冲击与应对[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6).

第5篇

一、高校消防宣传的特点、现状及其局限

(一)高校消防宣传的特点

1、接受能力较强。高校学生普遍年龄在18周岁以上,心智已经日渐成熟,自身有很强的文化素质,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普遍较强。

2、有一定的火灾预防意识。大学生大多都接受过一些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和宣传教育,对消防安全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发生火灾后的逃生自救和扑火设备的使用等消防知识却知之甚少,对有关消防法律法规缺少了解,领会不深。大学生们在宿舍里乱接电线和使用电炉,用蜡烛照明看书,将电吹风放在可燃物上面等现象随处可见。

(二)高校消防宣传的现状及其局限。

1、消防宣传力度不够,思想认识有待提高。消防宣传教育是做好消防工作的重要基础,做好高校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对于提高广大师生的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安全素质、增强抗御火灾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消防监督人员工作重心较多地放在监督检查、火灾调查、行政执法等工作方面,对宣传工作精力投入较少,一些学校老师对“进学校”开展消防宣传认识上有偏差,对活动不支持,认为浪费了学生们的学习时间,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当前的高校消防宣传力度还是较弱的。

2、学校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基础薄弱。目前,很多学校办学条件较为落后,硬件设施不齐,软件方面配套跟不上,消防宣传工作包括学生消防教育工作自然就难以开展。校园由于人员大量集中,用电、用火频繁,而且多数学校是集教学、住宿、食堂、会议、游艺活动、理化实验室、电教等多功能公共场所,消防安全教育管理较难。更有部分学校由于建校时间较长,加之费用瓶颈,几乎灭火器材配备量不符合需求或者是虽然配备了灭火器材但实际使用效果却大打折扣,例如消火栓没水、老师和学生不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等等。

3、消防宣传内容不够丰富、缺少新意,方法陈旧,形式单一。目前,学校消防宣传的内容局限于一些枯燥的法律法规,讲解一部分火灾案例,针对性不强,内容单一,而且宣传形式上较为单调,往往流于形式、注重做表面文章,不能结合高校师生的特点开展培训,宣传方式上缺乏新颖的、同学们易于接受的组织形式。

二、如何进一步拓宽高校消防宣传渠道

(一)编写具有特色的消防教材。消防部门要协同教师编写符合学生认识特点、具有特色的消防教案,真正将消防课程科学地渗透到施教过程中,通过老师经常性、长期性地为学生上消防常识课、举办消防知识报告会、组织学生采写安全防火文章等多种形式,有效的为学生灌输消防知识。

(二)结合大学生特性找好宣传切入点。大学生有自身的特点,我们在进行高校消防知识宣传的时候要针对大学生的知识层、接受能力、体力、自我保护意识等特点找准切入点,进行宣传。大学生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理论和法律基础知识,在宣传时就可以适当的讲授一些防火、火灾危险性、人身安全及火场逃生知识,火灾定义、燃烧的理论、火灾的分类以及消防法律法规中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条文,例如谎报火警的法律后果。讲课的时候要注意联系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业余爱好。

(三)充分利用各类消防案例开展宣传。一次好的消防知识宣传,就是一种演讲、一次授课,有效的利用案例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一般来说,我们的授课会以火灾案例开头,目的是让学生们了解火灾的危害性,提高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运用案例的时候,要注意其中的数据,因为实例和数据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能让听者产生共鸣。

(四) 宣传形式要灵活,内容要丰富。通过广播、网络、宣传橱窗、板报、文艺演出、录像等多种形式进行消防教育和宣传活动,开展消防咨询、消防征文、绘画、消防科普展览等科普活动,开展灭火演练、模拟报警等活动,帮助广大师生掌握较丰富的消防知识基本技能。

(五)实行课堂讲授与消防演习相结合。消防安全知识处了进行理论的讲授外更重的是实际应用。我们还应当组织学生观看消防演练,在消防官兵的指导和帮助下使用消防器材、参加模拟火场紧急疏散演练,演练结束之后进行及时的总结,指出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讲评和总结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逃生技能。

第6篇

1高校建筑的隐患

(1)高校的建筑结构比较复杂

比如河南中医药大学的教学楼是亚洲第一长楼。这些漂亮的建筑使一些不熟悉建筑结构的人员在遇到火灾时很难找到安全通道。尤其是晚上,学生在“迷宫”的宿舍休息,一旦遇到过火灾学生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顺利的逃生?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45%的学生不熟悉所在学校建筑物的构造,这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2)高校建筑消防设施不健全

目前各个高校都在开足马力的扩招,而老校区的建筑又很难承受如此之大的“压力”,为了缓解压力,各高校纷纷的将新招的部分或全部学生转移到刚建成的校区。然而,经过实地的观察一些高校建筑,其有的建筑没有消防设施,有些建筑消防设施处于“瘫痪”状态。这些高大威武的建筑给我们带来了安逸的环境,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消防安全隐患。

2消防安全意识比较薄弱

(1)高校学生安全用电和用火意识薄弱

高校的学生在学校相对比较自由,一些学生在宿舍用电比较自由,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46%的学生在宿舍用大功率电器;有70%的学生在宿舍吸烟。事实也证明,在一些高校发生的火灾就是因为学生缺乏消防安全意识,违规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或在宿舍内吸烟从而引起火灾,造成不同程度的严重后果。如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的602女生寝室发生失火,失火原因是该宿舍一名女生将未拔电源的热得快放在床上,引燃床单,导致4人死亡的悲剧。

(2)高校学生不关注消防通道

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90%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教学楼的消防通道的位置;36.2%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实验室楼的消防通道的位置;75%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宿舍楼的消防通道的位置;36.2%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餐厅楼的消防通道的位置;27.5%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图书馆楼的消防通道的位置;仅仅16%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所有建筑的消防通道的位置。

(3)高校学生对于发生火灾时的逃生路线关注过少

在学校中,只有更多的关注所在建筑物的发生火灾时自己的逃生路线才能更好的逃生。然而,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30%的学生规划过一条所住宿舍发生火灾时自己的逃生路线。5%的学生规划过多条所住宿舍发生火灾时自己的逃生路线。多达65%的学生从来没有规划过所住宿舍发生火灾时自己的逃生路线。一旦发生火灾对没有规划过逃生路线的同学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

3消防知识与技能比较欠缺

(1)高校学生了解、知道的消防安全知识较少

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把教学工作重心放在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以及人际关系等素质的培养方面,对消防教育重视不够。一部分大学的一些主管领导对安全教育尤其是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学校消防安全教育更多的是形式。一些学生对学习消防知识的积极性也不高,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消防安全知识选修课,但是选择上课的人数并不是很多。即使一些选课的学生也存在逃课和课堂效率不高等问题;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30%的同学在小学学习过消防知识;对初中学生学习过消防知识的有40%;高中阶段学习过消防知识的学生有68%;37.1%的同学在大学学习过消防知识;仅仅有12%的同学从小学到大学都学习过消防知识。因此,对于高校的消防知识教育工作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2)高校学生消防技能欠缺

消防技能是在遇到初起火灾时能在第一时间用一切可以扑灭火灾的工具消灭火灾。消防器材的使用、利用绳子或者床单从高层建筑中逃生、在火灾现场对受伤的人员在送往医院简单的处理这些消防技能要在消防演练中得到提高。然而,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66%的同学进行过消防演练;仅仅有22%的同学使用过灭火器。

4学校管理相对滞后

(1)高校有关消防宣传较少

高校的消防安全是属于学校管理的重要一方面。同时,高校也应对一些实用性强的消防知识经常进行宣传教育。但是在实际的调查问卷中得出78%同学认为所在学校偶尔或极少进行过消防安全逃生自救方面的宣传;8%同学认为所在学校从不进行过消防安全逃生自救方面的宣传;14%同学认为所在学校经常进行消防安全逃生自救方面的宣传。学校在消防知识的教育、宣传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欠缺。

(2)高校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大学虽然建立了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但是很难落实。在高校的发生火灾的概率相对不高,所以一些高校的负责消防安全责任的领导,对高校的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相关消防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的执行并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

(3)学校消防通道经常关闭

学校为了更好的约束学生,时常关闭部分消防安全通道仅仅开个别出口作为日常进出的通道;还有个别院校将学生宿舍的窗户安装上防盗窗,一旦遇到火灾,给学生的逃生和专业人员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某些院校因受学校条件所限,男、女在同一栋宿舍楼住,为防止男女乱窜宿舍,在楼道中间加门或者分隔装置,这些对于人员密集的宿舍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比如河南警察学院的宿舍,每两栋宿舍楼是相连的,每栋宿舍楼有六层,每层宿舍楼有29个宿舍,每个宿舍住4个人。如果两栋宿舍楼住满有1392个人。平常宿舍只开一个门作为日常学生出入。再比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部分宿舍每栋宿舍楼有六层,每层楼有49个宿舍,每个宿舍有6名学生,如果一栋宿舍楼住满学生有1764个人,平常宿舍也只开一个门作为日常学生出入。假如晚上一旦发生火灾对于这个人员密集的场所,学生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离开宿舍楼,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4)高校有关消防的监督检查较少

消防安全不仅在于制定规章制度,更在于监督检查。如果监督不到位,就会产生发生火灾的隐患。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49%的同学认为学校经常进行大功率电器的检查;35.3%的同学认为学校偶尔或极少进行大功率电器的检查;15.7%的同学认为学校从不进行大功率电器的检查;学校的监督有利于从源头控制火源。

二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1合理规划

高校建筑对于高校计划在建的建筑,在规划之初应当把楼房的实用性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考虑,其次,再考虑楼房的美观。应当优先考虑配套相关的消防设施,尤其是对于有经济实力的学校可以在宿舍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在宿舍楼的建设时增加限压设备客观上阻止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同时,要优先考虑“简体”楼房,少见甚至不建“迷宫”楼房。对于已经建好的“迷宫”楼房应该增加相关的安全通道指示标志,使初次进入楼房的人员能在最短的时间了解楼层的基本构造。

2扩大宣传力度,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高校应当宣传结合自身的情况开展有关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工作的方针、消防知识、消防工作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等内容。

(1)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法律是人们日常的行为准则。通过对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是广大师生了解消防相关法律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一旦违反应当承担的后果。逐步的养成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习惯,能够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落实到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去,能够把“谁主管,谁负责”的消防工作原则在学校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中体现出来。通过宣传提高学校师生的消防法律意识。

(2)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消防知识

产生火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只有掌握相关的消防常识和灭火技能,才能更好的与火灾相斗争。通过宣传使广大师生了解并并掌握基础的消防知识。比如燃烧的原理;电气线路与设备防火;静电的防火措施;雷电的防火措施;危险化学品的防火措施;火灾的现场如何正确的使用灭火器,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逃生等消防安全知识。在宣传教育时,根据教育的对象的不同,宣传的内容也应该有所侧重。

(3)加强对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的学习、宣传

提高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通过对每年度消防工作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实际工作经历的总结,并加以宣传教育。同时组织学校的师生参观火灾现场,或者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解读发生火灾的原因,让活生生的例子在师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加强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3加强大学生消防知识的教育,提高消防技能

(1)有针对性的加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

大学生来源的多样性,有来自偏远的农村,有的来自城市,他们有的学习过消防知识,有的没有学习过。《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其中第五条规定学校应当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因此大学应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在开学初,放寒(暑)假前,对学生普遍开展专题消防安全教育。结合大学生的军训,对其进行有关的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课程实验课的特点和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教育。因此大学教育应当重视消防安全教育,并把消防安全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

(2)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消防技能

大学应当结合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关于消防安全的理论知识,有针对性的开展具体的消防训练。《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其中第五条规定加强消防演练,提高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逃生技能。第十一条第三项规定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及演练。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应当让每一个学生都练习如何使用灭火器。每个学期组织全校学生开展消防逃生演练,尤其是宿舍的紧急疏散演练,让学生真正的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火灾现场逃生的技能。每个学校可以结合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邀请当地的公安消防部门的专业人员来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更专业的消防演练,使学生能够学习,掌握更专业的消防技能。

4学校创新管理模式,使消防管理日常化

(1)建立学生消防监督队

在学校成立学生消防队,队员主要对学校的学生宿舍、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餐厅的防火设备系统进行检查,如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照明灯设施与安全出口标志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同时,消防队员还要经常开展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的活动。学校有关部门要有针对的加强对消防队员的培训、演练,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

(2)落实相关的消防法律法规

《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对大学的有关消防工作有详细的规定,需要各个高校的领导重视高校消防工作,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各个高校的结合法律规定与本校的实际情况,要经常开展对消防知识和消防技能的宣传教育的活动,开展相关的消防演练的活动,切实做好高校消防工作。

(3)学校要加强监督检查

第7篇

【关键词】 高校;防火安全;成因分析;预防对策

一、校园内发生火灾的原因

据资料统计,历年来高校发生的火灾,原因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使用明火不慎,引起火灾

(1)违章点蜡烛、蚊香。一般的高校都有规定,学生宿舍晚上都统一断电熄灯,但个别学生在熄灯后违章点蜡烛、蚊香等不慎易引起火灾。2000年5月8日晚11时30分左右,某高校女生晚上熄灯后在床铺上点蜡烛看书,结果,因疲劳睡着了,烛火引燃蚊帐造成火灾。

(2)违章吸烟。卧床吸烟或将烟头、火柴梗未熄灭乱扔,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2001年3月12日,某高校13男生楼402室发生火灾,经调查,原因是烟头引起。2004年2月杭州商学院、浙江经济职业学院自动取款机垃圾箱因烟蒂随意扔进而发生了火灾。

(3)违章烧废物。焚烧信件等杂物,失去控制或遗留火种,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

2、电气火灾

高校引起的电气火灾的原因主要如下:

(1)违章用电、用灶具。高校的建筑物供电线路、供电设备,都是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设计的,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炉、电饭锅、电吹风、电热水瓶等,造成电路超负荷引起火灾。2003年11月24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学生宿舍楼因使用电器不慎发生大火,有36人在大火中死亡,170余人受伤,中国学生80人中有40多人受伤住院,另有13人下落不明。

(2)电气设备老化,超负荷用电造成火灾。2004年10月2日,某高校一学生公寓发生火灾事故。经查,火灾事故是电线老化过期而造成的。

(3)违章乱拉临时线路,绝缘性能低,短路造成火灾;违章加粗保险丝或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会造成线路超负荷,短路时不能熔断引起线路燃烧。

(4)使用电器不当引起火灾。2009年3月9日,上海大学艺术学院教学楼演播室因电器设备使用不当引发火灾,造成演播室近百平方被烧毁,室内昂贵的照明设备和摄影器材被尽数烧毁。

3、违反实验室操作规程

大学生在实验中用火用电用危险物品时,若违反规程规定,也能引起火灾。如有电感的实验设备在使用时用物品覆盖在散热孔上,使设备聚热,导致设备燃烧;用火时,周围的可燃物未清理完,火星飞到可燃物上引起燃烧;化学实验时,将相互抵触的化学试剂混在一起,试验温度过高或操作不当,引起火灾事故。1999年11月30日某大学材料学院反应剂研究室,大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用可溶剂清洗后未凉干,就放进烘箱,同时烘箱的排风分流未开,使可燃溶剂到达爆炸极限而爆炸燃烧事故。

二、火灾的预防

教育部、公安部共同制定的《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于2009年10月19日公布,201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填补了高校安全管理立法空白。抓好高校的火灾预防,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完善制度,落实责任

《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学校法定代表人是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分管学校消防安全的校领导是学校消防安全管理人,协助学校法定代表人负责消防安全工作”、“学校必须设立或者明确负责日常消防安全工作的机构,配备专职消防管理人员”。高校要根据《规定》修改完善学校已有的管理制度,按要求进一步细化二级单位内部责任制和全员消防安全责任,使消防安全责任全覆盖。合肥工业大学在学校28个重点防火部位、53个处级单位建立了包括灭火作战计划、各种防火规章制度、防火组织及人员情况、消防设施及器材情况等防火档案。还研发了“合肥工业大学消防管理系统软件”,被作为先进防火管理的模式向全市重点防火单位推广。

2、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规定》要求对入校新生进行不低于4学时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技能和操作规程培训。对学生的宣传可通过张贴消防宣传画、消防刊物、网络、举办消防文化活动等形式进行。清华大学多年来广泛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学校每两年举办一次“清华大学消防运动会”,组织校内各单位参加水带连接和灭火器灭火比赛,收到良好效果。2007年4月25日吉林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举办的“珍爱生命,远离火灾”消防知识竞赛起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意义。

3、加强安全隐患整改

从防火检查的情况看,部分大学电线电气设备老化、大量的易燃物品存放、灭火器材设施过期或损坏等火灾的隐患依然存在。学校要吸取教训,落实安全经费,对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整改,保证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有效。

4、落实安全检查巡查制度,完善检查程序

学校管理部门应在责任制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消防设施、学校用火用电等方面建立纪律约束性管理规定,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教职工及学生的纪律约束。管理部门应经常进行消防自检自查,对学生宿舍、电子阅览室等重点部位进行检查督促,查找并整改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及时清理“隐患”死角。

5、开展学生自救、逃生等安全预防演练

《规定》提出,从2010年开始,消防安全教育将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消防安全知识将纳入教学和培训内容;每届大学新生都必须进行不低于4学时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对于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技能和操作规程培训;每个高校要积极开展学生自救、逃生等防火安全常识的模拟演练,每学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学生消防演练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把以“抛水带接力――灭火器接力――现场灭火”为主要内容的消防演习,作为田径运动会的一个体育项目开展,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同时提高了师生员工群防自救和灭火的技能。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公安部.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2009.

[2] 李采芹主编.中国火灾大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 公安部消防局.中国火灾统计年鉴.群众出版社,1993~1997.

[4] 任松发主编.火灾调查.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