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湿地文化范文

时间:2023-01-15 10:01:33

序论:在您撰写湿地文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湿地文化

第1篇

关键词: 湿地文化 含义 体系 基本特征

湿地为人类及其社会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同时它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有其他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物种的基因库”和“文明的发源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1](P1)人类文明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它的认识、利用,因而湿地文化的出现与发展也就不可避免。

一、湿地文化含义

目前学界对湿地文化的研究很少,我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湿地文化”(题名)的论文,发现此类文章只有16篇(2011年1月22日21∶00检索),且其中有多篇是具体某地湿地文化的介绍而非学术论文。让人吃惊的是,在寥寥几篇的研究性论文中并没有提出湿地文化的定义,而这是湿地文化研究的首要问题。

关于湿地的定义较多,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提出的:“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2](P12)一般将湿地划分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五种类型。

自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第一次提出文化定义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已达两百多种。但文化的概念,基本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3](P3)而狭义文化则指人类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3](P5)因而湿地文化作为文化的分支之一也应从两方面来定义。广义的湿地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以湿地为中心内容的一切文明的总和,其中的精神文明可称为狭义的湿地文化。

二、湿地文化体系

湿地文化体系因侧重点不同而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以湿地类型为依据,湿地文化包括近海与海岸湿地文化、河流湿地文化、湖泊湿地文化、沼泽湿地文化、人工湿地文化五种类型。从文化结构角度的划分则要复杂一些,因为论者关于文化结构的看法不一。这其中既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又有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还有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层次说,湿地文化体系也可作如是划分。但四层次说相对于其他两说,毕竟要细致一些,因而我主张将湿地文化的结构体系划分为:湿地物质文化、湿地制度文化、湿地行为文化、湿地精神文化。这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构成了湿地文化的有机整体。湿地物质文化是湿地文化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构成部分。它反映人与湿地的物质关系,包括人类经营湿地时创制的各种器具,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湿地产品的总和。湿地物质文化构成整个湿地文化的基础,是湿地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湿地制度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具权威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利用和经营湿地的实践中形成的,以湿地物质文化为基础,由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与湿地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如湿地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湿地行为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具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湿地经营管理实践中,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具体表现为民俗、风俗、礼俗、习惯等。湿地精神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深刻、最具创造性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湿地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热情、民族性格等内容。

湿地文化的形成是渐进的动态的过程。湿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料,人类本能的物质需求是湿地物质文化产生的根源。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不断增加,湿地利用走向无序状态,国家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必将制定强制性的制度,由此衍生出湿地制度文化。制度文化限制了人们无限增长的物质需求。由于人类对湿地利用程度的不断加深,湿地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的危机,人们意识到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并产生自觉的保护行为,上升为湿地行为文化。人们的行为随着制度的规范、自我意识的觉醒,逐渐演变为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信念、伦理和社会公德,并最终发展成为湿地精神文化。

三、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生态性、人文性、民族性、地域性和独特性。

1.湿地文化的生态性

湿地文化的生态性是湿地文化最显著特征之一。湿地能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并且协调人同自然的关系。它所提供的粮食、鱼类、木材、纤维、燃料、水、药材等产品,以及净化

水源、改善水质、减少洪水和暴风雨破坏,提供重要的鱼类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维持整个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稳定等服务功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4]也使其成为人类最适宜和最重要的生存环境。

2.湿地文化的人文性

湿地文化的人文性是指以湿地为载体所表现的人文精神。此时的湿地,已不单指一般物质的概念,而是融入人类精神的一个文化符号。湿地的人文精神在古代的诗歌、散文、绘画中,在现代的文艺和影视作品中,均有上乘的表述。

3.湿地文化的民族性

湿地文化的民族性,指不同民族在认识和利用湿地过程表现出不同湿地背景和不同文化品位。诸多少数民族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湿地环境,其宗教、风俗、习惯、情趣,以及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表达上显出个别性和差异性,这是十分正常的。正是这种个别性和差异性,造成了森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4.湿地文化的地域性

我国版图辽阔,湿地类型多样。北方和南方,东部和西部,各有不同湿地类型分布,从而显示出不同地域湿地文化的特征。湿地文化的地域性,包括所在地民族特质,更多地体现了这一地域的地理和气候的特征。

5.湿地文化的独特性

湿地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其中的许多生物表现出鲜明的独特性。如湿地中的丹顶鹤,从生物学角度看它是一种鸟类,从美学角度看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独特的,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崔保山,杨志峰.湿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刘青松.湿地与湿地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第2篇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龙是自然现象与社会象征、现实世界与抽象臆造的集合体。在远古,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动物图腾,黄帝统辖各部落后,成为总酋长,便会盟各部落,结合各种图腾动物的特征,拼组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龟、项似蛇、鳞似鱼、掌似虎、耳似牛、爪似鹰、腹似蛰”的神通广大的共同图腾:龙。《说文解字》中有“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能登天、秋分能潜渊”。作为华夏民族亲和力的代表和中华民族追求天、地、人合一精神的象征,龙,便成为中国第一个统一王朝――夏朝的图腾。

尽管龙被描述得神乎其神,但终究离不开水――湿地,至少,在人们的灵魂深处(传说龙宫在海底)是这样。古代中原,但凡有水之处,无论江河湖海、潭池渊泽,均有龙王之庙,所供龙王司职该地的旱涝丰歉。在中国,龙王庙几乎成了与自然湿地形影相伴的一道人文景观,那么,我们又如何看待湿地与龙现象的一致性和互利性呢?

湿地是地球上仅次于森林的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场所,龙的形态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这便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湿地是地球上惟一的四圈交汇之地(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龙则下可潜渊、上可驾云、遨游四极、俯临八荒,便表现了无所不能、无处不在的生态上的多样性;湿地作为众多动植物、特别是水禽的栖息地,是生命之源,是地球物种的重要基因库,“龙生九子,各个不同”,且变化无方、物不能治,恰恰体现了这种遗传上的多样性。

第3篇

【关键词】湿地文化内涵;特征;潜在价值

湿地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物种的基因库”和“文明的发源地”。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湿地在保护物种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湿地由于其存在的独特性,生活在湿地的人们创造了具有独特性质的湿地文化。

一、湿地文化的内涵

目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湿地概念是《湿地公约》提出的:“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

到目前为止关于文化的概念已有两百多种。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笔者认为湿地文化是文化的分支,因此也应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定义。广义的湿地文化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以湿地为中心活动场所,人类所创造的所有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湿地文化则可以指人类所创造和传承的湿地精神文明。

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从文化结构角度的划分比较复杂。因为学者们关于文化结构本身的划分方法不一致。主要有二层次说,三层次说和四层次说,我个人比较赞同四层次说,即将湿地文化结构体系划分为:湿地物质文化、湿地制度文化、湿地行为文化、湿地精神文化这四个层面。这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亦相辅相成,构成了湿地文化的有机整体。湿地物质文化是湿地文化的物质基础,它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与湿地的物质关系,它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稳定的因素;湿地制度文化是在湿地物质文化的基础上,由人类创造的各种规章制度,例如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它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具权威的要素;湿地行为文化是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制约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例如习俗、习惯、民俗、礼仪等方面,它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具民族特性和地域性的要素;湿地精神文化是生活在湿地环境中的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模式等方面的认知模式,精神文化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深刻、最具创造性的要素。

二、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湿地文化具有生态特征。湿地文化的生态特征是湿地文化最显著特征。湿地的生产功能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并且具有协调人地关系功能。湿地所提供的生产功能、净化水源、改善水质、调蓄洪峰、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功能,以及维持整个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稳定的服务功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

(二)湿地文化具有人文特征。湿地文化的人文特征是指以湿地为生存载体所体现的人类精神文化。具有人文特征的湿地,已不是一般物质的概念,此时的湿地已经植入了人类精神文明。湿地的人文精神在从古至今的文化作品中均有体现,如我国古代的诗歌、绘画中,现代的学艺和影视作品中,均有体现。如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湿地已经深深的留下了人类的印记。

(三)湿地文化具有民族特征。湿地文化的民族特征,世界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湿地生存环境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民族印记,如宗教、风俗、习惯以及生产和生活方式。使该地区的文化具有民族特征。

(四)湿地文化的地域性。湿地的类型多样,在不同的地域分布不同的湿地类型,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创造了不同的文化,从而使不同地域产生了具有差异地域湿地文化。湿地文化的地域特征主要体现了这一地域的地理和气候的特征。

三、湿地文化的潜在价值

内涵丰富的湿地文化潜在价值不仅表现生态文化价值方面,还具有社会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方面。

(一)生态文化价值。湿地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节功能主要体现在调节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等方面。尤其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在水循环方面可以清除水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被誉为“地球之肾”。在大气循环方面,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与森林生态系统一样调节大气组成成分的作用,不仅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还能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在生物循环方面,湿地具有复杂植物群落和丛草的沼泽环境,因其最佳的生态处境吸引了大量鸟类等其他动物选择某一湿地作为栖息地或是繁衍后代的最佳场所。

(二)社会文化价值。种类繁多的旅游资源使得人们出门游玩的选择也变得多元化,可以选择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也可以选择清新舒畅的海滨度假区。当然,随着近些年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湿地文化也成为众多传统旅游资源中一个新兴元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走进湿地,感受湿地独具魅丽的湿地文化。

(三)科学文化研究价值。湿地文化遗产凝聚了古人类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文化、生产、科技及自然历史演替,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结合高新技术对湿地环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做到对环境机制的演化作出分析,同时还可以建立完备环境的监管体系,及时发现及时治理,对生态环境本身以及该系统下的生物都是一种保护。

总之,湿地文化的发展并非单纯的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只有建立在对湿地整体价值的宏观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以独特的视角分析问题,对文化起到实际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刘青松.湿地与湿地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 张义.湿地文化浅论[J].文教资料,2011(8).

第4篇

把国内所有国际重要湿地集中起来进行展示,争做传播湿地文化的领头羊

近年来,随着湿地保护管理事业蒸蒸日上,全国各地纷纷兴建了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博物馆和湿地宣教中心等相关机构。然而,单体的展示机构相对于全国众多湿地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湿地之间需要一个能够集中交流与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整合全国湿地资源,展示湿地之美和湿地保护管理成果。

中国湿地博物馆一直在为此努力。从年初开始,他们就着手筹划一个旨在展示全国重要湿地的博览会,并争取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浙江省林业厅和西溪湿地管委会联合主办这场盛会。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周密筹划和反复完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展示会于10月28日在位于杭州西溪湿地的中国湿地博物馆隆重拉开帷幕。这是我国首次对国内所有的国际重要湿地进行全面展示的一次盛会,也是一个我国湿地保护管理成就展示、交流和学习的崭新平台。

目前,我国已拥有41块国际重要湿地,这些湿地类型多样、资源丰富,是我国湿地中的“精品”。这次展示会通过依托这些“精品”及其丰富的湿地资源,经过持续30天的展示,重点推介了杭州西溪湿地、江西鄱阳湖湿地、甘肃尕海湿地等国际重要湿地,不仅介绍了湿地资源特色,展示了湿地的魅力,更宣传了我国在湿地保护管理,特别是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管理方面的成就,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起了湿地保护意识,从而加强公众保护湿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我国湿地保护事业迈上新台阶。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展示会还有效地扩大了湿地文化的影响力,以湿地文化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以湿地生态旅游形式促进湿地保护工作,从而为湿地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作出新的贡献。这样的展示会,也是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活动。

我国的国际重要湿地是全国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管理好这些国际重要湿地对推进全国湿地保护、履行湿地公约、提升国际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以来,各级政府、各管理部门、各国际重要湿地管理机构都为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管理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国家林业局作为主管部门也一直十分关注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十一五”期间,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恢复项目是重点实施项目,正在编制的《“十二五”湿地保护工程规划》也继续将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恢复列为重要内容。去年启动的全国湿地保护补助资金将国际重要湿地作为重点补助对象予以补助,以期通过这些资金全面提升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水平和管理能力。“十一五”期间国家林业局还通过有限的财政补助对各国际重要湿地开展了生态监测,并公布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公报》,全面展示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中国的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国际重要湿地还存在许多问题,从国家层面,我们也需要进行一些总结。这次展示会对外是展示、宣传,对内、对各国际重要湿地管理部门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自我总结、提高的一次机会,这也是开展这次展示会的重要目的。

创办全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和《国家湿地》杂志

组建全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可谓是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又一大胆创新。这一构想首先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大力的支持,全国各地的湿地类博物馆、湿地保护机构更是积极响应。有了领导层面、会员层面和专业层面的全面支撑,中国湿地博物馆于去年10月成功召开了联谊会成立大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山东等11个省市的17家湿地类博物馆单位成为联谊会成员,中国湿地博物馆被推选为会长单位。该联谊会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湿地保护又诞生了一股新生力量。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在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湿地博物馆是世界上围绕湿地单一主题最大的博物馆,在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带动下,全国部分省区市和自然保护区已经建设或正在筹建用于展示湿地生态效益和功能的博物馆和宣教中心20多处。”在今年秋季召开的联谊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又有宁夏沙湖博物馆等6家单位加入,联谊会组织进一步壮大。

与此同时,同样由陈博君馆长发起创办的《国家湿地》杂志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连续出版了10期高品质的杂志,在全国湿地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这份厚度达98页的全彩杂志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湿地展示、湿地科普、湿地人文、湿地研究和湿地动态等各个方面,每期发行量达4000册,投递范围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新疆等30个省市自治区。刊物发行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读者和全国各地区湿地保护单位的广泛赞誉。这本刊物的面世,填补了国内湿地综合刊物的空白。

面向国际承办活动提升美誉度

中国湿地博物馆面向国际积极争取承办活动,在国际大舞台进一步展示自己。2010年举办了“美丽城区”品牌塑造创意发想会,来自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和国内的创意大师们齐聚博物馆,为西湖区打造“美丽城区”献计献策;成功举办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馆馆长“西湖沙龙”活动,来自日本大阪、意大利威尼斯、法国巴黎等全球42个城市案例馆馆长和代表齐聚一堂,交流经验与心得;在上海国际博协大会期间,通过组织展览,向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名博物馆代表展示和宣传自己,期间有世界300多家博物馆单位的代表实地参观了中国湿地博物馆。此外,韩国博物馆协会、美国湿地专家代表团、香港湿地公园等纷纷慕名前来参观交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使中国湿地博物馆的美誉度在国际上得到了有效提升。

2011年4月19日,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署长黄志光一行到中国湿地博物馆参观考察。博物馆的雄伟气势、精妙构思,特别是各个展厅运用的高科技先进展示技术和展示理念,非常符合时代潮流,给黄志光一行留下深刻印象。他对中国湿地博物馆推出的“绿色燎原计划”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表示香港湿地公园对此次合作抱着极大的兴趣,希望以此为契机,拉近香港与杭州的距离。

第5篇

一、强化组织建设,形成教育合力

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是官厅水库上游及环湖海拔479米的滩涂组成的人工、自然复合型内陆湿地。保护区总面积6873公顷,是北京最大的湿地,被称为北方候鸟的驿站,其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同时兼具保护官厅水源、改善官厅水质、防风降尘固沙等作用,是首都西北的生态屏障。先后有国家林业局、北京市委市政府等多家单位在野鸭湖湿地创建基地,开展教育活动。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工作实施以来,我们总结过去各基地教育的成功经验,整合有益的教育资源,成立了由管理处主任任领导小组组长的“社会大课堂”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邀请与湿地保护相关的各单位主管领导参与其中,依据学校的课程需求,科学地制订工作计划,积极配合“社会大课堂”办公室的工作安排,最大化地满足学校要求,形成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实施人才工程,打造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社会大课堂”工作启动以后,我们认真盘点内部的师资力量,明显感觉不能满足学校的需求。为促进人才建设,我们多方呼吁,聘请湿地研究领域的资深教授为兼职教师,创建北京市最大的湿地学校,依托湿地学校的师资力量,在首都师范大学的协助下,对单位内部职工开展专业培训。我们将职工分成四个板块进行,一是专业的环境教育解说员,专门负责课程讲解;二是野外教学站点解说员,负责区域内教育内容解说;三是全程引导员,负责带领师生参观学习讲解等;四是安保员,主要负责师生的活动安全。在落实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方案的同时,我们的兼职教师队伍由原来的十人发展到近百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既有环保局、水务局、园林绿化局的工作人员,也有来自延庆教科研中心的教研员和学校的教师,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三、潜心教材研发,丰富教育内容

经过60多年的变迁,野鸭湖湿地已形成生物多样性、稳定性较高的湿地生态系统。为更好地开展湿地环保教育,3年来,我们针对不同学段开发了不同的教材和课例,拓展了教育内容。在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的协助下,我们变单一的图文教材为生动的影像资料、有趣的动手实践、参与互动的教学体验,并定期向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供选择,视频有小小影院播放的《人与自然的和旋》、环幕影院播放的360度环幕影片《四季野鸭湖》;图文有《魅力野鸭湖电子相册》《野鸭湖观鸟手册》《野鸭湖湿地植物手册》;课例有《生态书签制作方法》《昆虫乐园巡礼》《畅游鸟类天堂》等,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

四、拓宽教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

“社会大课堂”还是个丰富多彩的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大课堂。我们没有专业的教师、没有规范的教室,但是我们努力创设多样的教学站点:观鸟塔、湿地学校、种子库、远程监测系统、博物馆、标本厅、濒危鸟类长廊、珍禽展示园,等等。2008年,投资120万建设湿地生态科普园,模拟展示华北地区典型的湿地生态环境及湿地特色植物和珍稀植物;2009年6月,投资393万建设“科普岛”,集中将野鸭湖地区的鸟类资源做成科普画廊进行展示,并在科普岛上建设高7米、建筑面积达200平米的观鸟台,观鸟台共三层能同时容纳300人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角度进行隐蔽性观鸟;2010年,投资1500万完成全覆盖远程监测系统工程及360环幕影院建设。

第6篇

关键词:国际湿地文化节;会仙湿地;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84-01

桂林市政府近年强调“文化立市”,临桂县则倡导湿地与文化,这原本是符合桂林市作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要求。该次文化节高峰会命名“国际湿地文化节”,邀请诸多知名专家、学者们对湿地保护提出见解或想法,例如从湿地生态保护的可持续性、独特价值、有效利用、定位发展、产业链整合等方面,各抒己见,当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这些构思仅仅是初步胚胎,要想进一步开展实施,还必须结合湿地实际,不断考察与论证。

而在文化节后,临桂县文化部门应将讨论的结果整理成相关论文集或资料,这些整理后的论文稿,将作为以后湿地保护的重要参考文献资料。甚至可能的话,可将资料公开发表,引发更多专家与民众的深入建设讨论,以期碰撞出更多新的工作思路,并积极参与到湿地保护队伍中,使其群众基础更庞大,论证更充分。而现在看来,作为湿地的当地居民反而失去了话语权,其话语权掌控在专家、政府、资本家手中。

一、令人担忧的湿地现状

目前,会仙湿地面临诸多问题。如当地居民的围湖造塘、围湖造田,致使湿地面积急剧缩减;水源不足,经常造成湿地干涸萎缩与河道断流;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大量水葫芦蔓延;甚至,随着湿地小有名气,在硬件基础暂且没有完善的前提下,周边地区大量自发组织的散客前往游玩,将大量食品垃圾袋带至湿地,随意丢弃,造成大量白色污染等等。

其次,在文化保护与挖掘方面,地方文化部门保护意识仍没有形成,重视度较低,甚至因为没有足够的前瞻性眼光与资金投入,导致放羊式管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部分人员对于湿地文化价值理解较为肤浅、简单,相思埭古桂柳运河,它作为古代交通的水路,其发展有着一定的历史贡献和文化价值。但在新时期的今天,如何将运河的历史文化转化为旅游休闲文化,这应当是本次湿地文化节的题中之意与文化价值核心所在。

二、湿地建设与运河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

1965年8月5日,由自治区文管会、博物馆文物普查工作队第三小组成员王炜岳、王绍鹏、黄爱琴、韦仁义,他们曾对“南陡河”(古桂柳运河)做了一次全面仔细地专项调查记录表。根据当地群众描述,工作队成员分析认为,诗句中所言的“龙王庙”庙址,应当在分水塘与分水西门闸之间,紧靠陡河与塘边的一块地上,而“虎仔桥”则应当是狗崽塘闸门上所建的桥,而该桥在上世纪60年代已不复存在。

即便如此,那现今睦洞村委境内的龙山山顶残碎的“重修龙王庙”石碑又当何解释?“虎仔桥”是否已被拆毁?“琳琅山”又是境内哪一座山峰?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许多。或许有人会质问,这些与我们所要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有何联系?假如没有这些历史文化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话,那此次举办的湿地文化节,内中的文化性何在?湿地的灵魂与精神何在?

卢沟桥,现留有一处“卢沟晓月”石碑,尚且给游人依稀念想。而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更应当将运河文化深入挖掘,并纳入到湿地公园的建设之中,尽可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还原古景,或根据古景设计相关主题文化旅游活动。而不至于,将大好的湿地文化鼠目寸光理解为“可供民俗表演。该次湿地文化节,由于活动时间长,环节众多。为了保证活动的举办成功,地方政府聘请的是北京相关文化公司策划,邀请一些娱乐流行明星捧场。其中所花经费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这还不计算临桂县政府的文化局、旅游局、广播电视局和交通局等动用的各方面人力与物力。

三、反思与总结

第7篇

水湿地给我们的感觉并不陌生,但是水湿地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知晓,说清楚的。

一、文化部分

(一)水湿地的观念变化体现人们思想的变化

所以水湿地并不是单单是水湿地的表面,它所呈现的是人与自然的文化观念。刚开始人们不是很清楚是改造大自然还是利用大自然,一味的向自然界索取,产生了人定胜天的革命豪情,建国后为了安置退伍军人和多打粮,1958年10万官兵是“卸甲归田又上战场”,开赴黑龙江北大荒,向荒原挺进,退伍军人、知青等汇成了开发建设北大荒的主力军,荒原经过他们的双手建设,变成了一个个现代化的国有农场。其中北大荒开发的土地绝大多数是开垦的沼泽地,也就是水湿地,其中梁晓声写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就是这期间发生的事情,体现出革命的豪情与无比的悲壮。

现在再回头看看当年垦荒战士那种献了青春献终身,甚至献了终身献子孙,那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使荒原变成了良田,解决了粮食的产量,但是是不是改变了生态环境和气候呢,是不是得不偿失呢,笔者不敢断言,只能看历史发展的结果来辩证的来看待了,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站在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基础上的高瞻远瞩的战略和谋划,而非一时的策略之举。

(二)水湿地呈现出革命红色旅游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荷花淀》是孙犁的短篇代表作,描写时期发生在白洋淀地区的一个令人喜悦的故事。七个农村青年参军,因为走得匆促,除了水生以外,都来不及同家里人告别。他们的妻子很惦念,想去看看。但是没有找到。在回家的路上,她们的小船,碰上日本侵略军的运输船,敌人追赶着她们。幸亏她们丈夫的队伍埋伏在这里,给了敌人一个迎头痛击。这些妇女也在无意中遇到了丈夫,并立下了引诱敌人进入包围圈的功劳。

荷花淀和白洋淀所依托的写作背景即是水湿地,描写了抗战军民同仇敌忾的革命豪情,以聪明的智慧,诱敌深入,巧妙地打击敌人,获取胜利。

参观游览这些地方要着重要体现出红色旅游这块,景区要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文化,让外地游客到这里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而不是浓重的商业味道。

(三)一首歌曲荡气回肠,表现出新时期人的风尚

这是一首我小时候听到的歌曲,现在回想起来依然那么荡气回肠,令人动容。歌曲是描写了一个是以一个真实人物“徐秀娟”的故事,她是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来到了江苏省盐城市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里,就再也没有上来。

旁白: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

歌词: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

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

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

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 呜……

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 她再也没来过

只有片片白云为她落泪

只有阵阵风儿为她诉说

呜……还有一群丹顶鹤

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这首歌曲伴随着我们,走过了童年和青年,传递给我们的是满满的正能量,徐秀娟的敬业精神和那种对于人与鸟的和谐相处的关系,对待工作的认真和一丝不苟,成为了大学毕业生择业和就业后的新思考,是对待工作的“既来之则安之”,还是不满足于现状,怀才不遇的牢骚满腹的才华尽失,还是生不逢时的迷茫、犹豫和彷徨,作为目前的大学生,当听到这首满含泪水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热爱丹顶鹤姑娘徐秀娟,你又会做何感想呢?

二、我们应该为水湿地做点什么呢

(一)我们不应该开垦水湿地,不烧荒

我所在的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京城镇,火车一驶出,就可以看见在火车道两边有大片的水湿地,一到春天就开始有农民用火烧荒的情况,造成附近浓烟滚滚,而且有很多有人开出鱼池,有围垦水湿地种农田的现象。希望铁路部门和当地政府部门要好好管一管,把这一片近郊的水湿地保护起来。

冬季的时候组织人员把干的芦苇收割起来,而不是春天被放火烧掉。

(二)不向水湿地倾倒垃圾和建筑残土

东京城火车站附近居民众多,垃圾随意倾倒,造成水湿地垃圾成片,污浊不堪。

铁路部门和当地镇政府应该加强宣传,要像爱护母亲河一样爱护身边的水湿地,向垃圾点倾倒垃圾,而不是就近向水湿地倾倒。

(三)不滥乱伐树木,保护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