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本文基于2011—2017年银行业面板数据,充分识别了资产证券化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发展初期,资产证券化不利于银行信用风险的缓解,甚至导致信用风险上升。影响机制分析结果发现,资产证券化发行银行通过道德风险倾向,提高风险资产持有比重,以及创造更多'基础资源'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并且在发展初期,更注重基础资产池的质量,这均不利于信用风险的缓解。长期来看,在政策因素推动下,资产证券化能够实现银行信用风险的缓解,并且伴随时间推移,资产证券化导致银行信用风险上升的效应不断弱化。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应持续为资产证券化功能发挥提供空间,渐进推动'表外化'模式,同时,也要完善约束监督机制,防止银行对风险转移功能的过度利用。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国际金融研究杂志, 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金融理论与政策、环球金融、金融机构研究、金融市场、公司金融等。于1984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