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丙”“两”的本义与语源历代聚讼纷纭,基于甲金文字形和早期文例穷尽性考察,结合量词语法化历程来看,“丙”之本义当与衡或轭相关;基于转喻语法化为称量马的集合量词,指“马二匹”;后类推为所驾之车的量词,同时假借为天干。西周时新造“两”字以承担其量词义,基于隐喻扩展到其他成对事物;东周初“两”用于衡制,当为假借。汉代以后为分别词义,用于车时增繁为“辆”,用于丝织品时为“纲”。随着车马制度从殷商一车二马到商末西周一车四马的转变,再到战国后战车的消亡,量词“两”经历了从兴盛到紧缩,再到重新兴起的复杂历程。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