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为了提高胞外多糖的产量,优化柱状田头菇液体发酵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方法】以胞外多糖产量为主要测定指标,通过对培养基的碳源、氮源种类及其浓度、起始pH、摇床转速、培养时间等发酵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以获得柱状田头菇液体深层发酵的优化条件,提高柱状田头菇菌丝产胞外多糖的产量,其中胞外多糖产量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得。【结果】柱状田头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优化条件为:采用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浓度控制在20~40 g/L;采用L-谷氨酰胺作为氮源,浓度控制在2 g/L;起始pH控制在7.0,转速控制在180 r/min,并在26℃下培养12 d。【结论】在此发酵条件下,柱状田头菇液体发酵的胞外多糖产量可达到1.08 g/L,其中多糖含量为71.73%、蛋白质含量为8.62%,可为柱状田头菇多糖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 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作物栽培·遗传育种、园艺林学、土壤肥料·资源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加工·质量安全、农业工程·信息技术·农业经济等。于1965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