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5:47:28
序论:在您撰写财务共享的会计集中核算体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0引言
随着经营规模的快速壮大,企业需要成立更多分/子公司,而传统分散且粗放的财务管理模式弊端越加明显,特别是存在财务信息质量不高、财务信息传递不及时影响决策效率、冗余设置基层财务岗、财务风险不易把控等缺点,已难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会计集中核算因具有更强的资金监督和配置作用、更高的会计核算效率和质量、更高的业务决策支持效率、更低的财务管理成本,被广泛应用于分/子公司较多的集团型企业。A公司成立于1998年1月5日,注册资本12.6亿元,以污水收集、处理为经营核心,聚焦重庆主城区污水处理厂(站)等设施的组织建设、运营管理和综合开发等业务。A公司现有职工624人,资产总额51.37亿元,管理全资子公司10家,共13个生产实体。2021年,A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5亿元。A公司一次性通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标”体系认证,并先后获得“国家工程建设优质奖”“全国污水处理厂十佳运营单位”“重庆市环保产业十强”等数十项国家级、市级荣誉。A公司从2010年开始试行会计集中核算体系。本文对A公司会计集中核算体系进行探讨,以期为同类企业提供经验借鉴。
1会计集中核算的适用性
1.1财务人员紧缺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A公司成立的分/子公司数量越来越多,对财务人员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在传统财务核算模式下,每家分/子公司均需配备会计、出纳等财务人员,对财务人员数量和综合能力的要求均较高。在分/子公司数量突增的情况下,要想在短时间内为新增企业配备既熟悉公司业务又掌握专业财务技能的人员,更是不易。A公司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在原本分散且差异化的财务活动中形成了精确分工、统一标准、集中地点的集中核算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财务人员只需重复、熟练地对某一板块的业务进行处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基于此,A公司分/子公司数量的增加并不会对财务人员工作量和工作方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会计集中核算模式适用于A公司快速发展造成的财务人员紧缺情况。
1.2经济业务活动单一会计集中核算的核心是财务组织和财务流程再造,让一些简单、易于流程化的财务工作集中到财务信息平台上进行统一处理,企业经济业务活动越单一,越有利于操作流程标准化。以A公司为例,其主营污水处理服务,生产经营活动单一,收入、成本等费用核算易于标准化,可将财务活动拆分为应收、应付、成本、税务、资金等职能模块,通过统一标准、归类处理,让重复性、同质性、无附加值的业务活动得到迅速落实处理,从而使部分财务人员从低效的财务活动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具有经济附加值的财务活动,推动财务人员从核算型向决策型转型。
1.3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提高A公司财务管理水平,集中核算是手段,技术支持是基础。在“互联网+”背景下,提高财务信息化水平是A公司做大做强、提升发展水平的必要条件。良好的财务信息化系统,一方面可以促进业务系统和核算系统的协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不相容职责相分离等基础设置强化A公司内控管理。A公司经过前期大量探索和试点工作,通过统一标准、流程再造,已基本实现电子报销系统、物资供应链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集成,以及人力资源系统等的良好运行,后续还将陆续打通招标采购平台、税务系统等,建成财务数字化平台,逐步实现财务共享,奠定业财融合基础。
会计集中核算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中,它集合了会计核算服务和监督,是一种具有标准、高效、流程化特点的新型会计核算模式,符合集约化管理理念。其基本运作机制体现在按照专业化分工的原则,对工作标准、流程、制度进行适配调整,将分散、重复的业务进行集中、标准化处理。A公司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体现出如下4个优势:
2.1更强的资金监督和配置作用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资金使用全部由一个集体账户归集、分配,分/子公司及各个部门的各项收支、资金配置情况均需通过母公司多部门联合审核,极大地规避了A公司资金的随意划拨。财务部门在进行资金审核时具有更强的独立性,能够明显提高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合理性,更利于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控制,由此A公司对其分/子公司的管控力度更强。同时,资金统筹管理能使A公司做到资金配置和使用统筹兼顾,具有平衡和监督作用,并实现“一本账”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增强A公司的管控能力和整体效益[1]。
2.2更高的会计核算效率和质量在分散式财务管理中,由于具体财务数据掌握在各分/子公司手中,财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到各单位会计核算的效率和质量。因而,A公司的整体会计数据质量和效率常常受其“短板效应”的影响。而会计集中核算因A公司直接统一管理各下属单位财务,按照统一的财务制度和核算办法对下属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企业资源的浪费。同类别的会计信息处理能够由相同的人员进行核算操作。这些人员对信息较熟悉,促使核算工作更简单,也降低了个人因素导致的差异性处理方式和错误处理情况发生概率,推动会计核算效率和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2.3更高的业务决策支持效率财务信息为A公司高管制定战略方向提供了重要依据。A公司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财务数据能够及时处理,财务信息能够及时传递,保证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A公司可随时掌握分/子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不再被动等数据。在开展业务决策和对比预算执行情况时,A公司管理会计能够快速拿出实时财务数据,从而更高效地支撑和辅助企业负责人做决策,发挥智囊作用[2-3]。更低的财务管理成本按A公司下属13个生产实体计算,如果采用传统的分散管理模式,再加上A公司总部,至少需要28名财务相关人员。A公司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将整个财务工作分为核算组、资金组、税务组、决策组,仅需15名财务人员即可。这在提高核算效率和质量的同时,还能大大减少财务人员数量,节省大量人力资源成本。
3会计集中核算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任何一种模式都并非完美无缺,会计集中核算虽然是财务管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进步,但是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
3.1分/子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和成本意识弱化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之后,A公司部分分/子公司的管理者错误地认为其自主权受到限制,如既然不设置会计岗位,就不存在财务管理和成本管控职能,只有报账与传递会计信息职责,造成部分/子公司风险控制和自我监管意识弱化。分/子公司的管理者理所应当地认为会计经济相关风险和成本管控责任应由会计集中核算部门及上级单位承担,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对财务风控和成本管控的主体责任意识容易弱化,导致财务内控环境不佳[4]。
3.2兼职报账员可能缺乏基础财务知识由于A公司的会计人员集中到了财务部门,在人员编制受限的情况下,分/子公司通常会设置兼职报账员。有些兼职报账员没有任何财务基础,对会计业务不熟悉,容易导致报账不及时、不准确、不真实。兼职报账员在承担部分会计职责时———如配合完成项目评价、财务管理、成本和造价预算、基础数据表编制等———如果基础较差、培训不到位、责任心不强、分管会计审核不严,反而会给财务体系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制约会计集中核算进程。
3.3对会计人员业财融合能力要求较高业财融合下的会计集中核算,业务数据对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影响极大,对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会计集中核算机制下,会计人员一般脱离了一线生产现场,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无从掌握,特别是新进人员,从跨出校门直接到企业财务部门,容易出现“集中财务、脱离业务”的情况。会计人员如果对业务不熟悉,也不注重提升所处领域的业务知识,一直脱离生产现场,仅仅通过单据的合法性和业务人员的解释来判断,就会对单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和真实性缺乏有力的判断。同时,下属单位的实物资产、相关信息管理又由各单位自行管理,容易出现账证、账账、账表一致性较好,而账实及时性和一致性有差异的情况,这就导致会计监督职能的行使出现一定难度。
3.4对财务部门管理者要求较高在会计集中核算机制下,A公司的财务管理不再局限于基础会计核算、提供报表和常规税务申报,而是要介入企业价值链的各业务单元,对经营业绩进行分析,为业务提供财务服务,辅助企业决策者进行决策。所以,会计集中核算的核心目标是提升财务支撑服务能力,高效、高质地支持企业各项管理决策,发挥“智囊”作用,为企业创造价值。这就要求管理者既在财会方面非常专业,又对企业各领域非常熟悉。因此,A公司不得不花费较长周期培养相关人才。这些人才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企业对其也比较依赖。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不利于企业对其他人员的提拔,也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4会计集中核算优化对策
4.1明确财会风险控制主体责任,强化预算管理(1)明确的财会管理责任制度是解决财会管理问题的关键。首先,应以制度的形式确定母公司的审查责任不代替分/子公司的主体责任,但财务部门会计监督职能仍在,所以监督连带责任不应免除。(2)在制度中进一步明确各流程、各节点的权责,方便及时、准确地寻找责任主体和节点,明确考核奖惩机制。(3)强化对下级单位的成本目标下达、预算管理动态监管及成本管控考核,进一步增强下级单位的成本管控责任意识。(4)新增预算成本控制功能,将预算指标预置进系统平台,经办人员发起报销单时,对预算指标与填报金额进行比对,强化企业预算管理。
4.2重视基层报账员作用,加强业务培训(1)应选择既熟悉企业经济业务活动又具有一定财会专业知识的报账员。(2)加强相关业务技能知识培训,开展报账员岗前培训和经常性的在岗专业培训活动,提升报账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其对会计集中核算的了解、掌握和认识水平。(3)制定报账员的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增强其责任意识和协调意识。
4.3推进分管会计进驻现场,强化业财融合(1)推进分管会计进驻对应分管业务现场。定期每周到所对应的业务厂所1~2次,不定期根据业务需要随时到现场,坚决杜绝分管会计出现脱离现场的问题。(2)对于新进财会人员,要秉持“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思维,先让他们进驻厂所学习现场业务知识,再根据学习情况适当增减现场熟悉期,一般不少于3个月。(3)加大对财会人员生产业务方面的普及性知识培训和更新,建立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的交流对接机制。
4.4完善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人才流通(1)推进财会人员从单纯的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进阶。企业应建立高级财会人才后备培养机制,挑选综合素质较强的财会人员在财务部门内部和主要业务部门进行多岗位轮岗,避免其时间和精力被大量重复机械的基础核算工作消耗;要让其树立关注前端业务及后端战略决策支持的意识,使其充分掌握企业的经济情况和经营发展模式;要使财会人员能够更科学、合理地将财务工作与企业实际经营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财会人员高效、高质支持企业管理决策的核心作用,提供高价值服务。(2)明确高级财会人才培养目标和机制,实施多人交叉轮岗,在竞争中培养高级财会人才。每个岗位的顶岗锻炼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容易导致拉长培养周期,过短则容易导致被培训人员似懂非懂,应掌握重点冲刺和小步快跑轮转的关系,切忌拔苗助长和放养式培养。对于培养的人才,由培养部门进行鉴定,按梯级排序,实现成熟一个、重用一个,将这些人才放到重要岗位上历练;对于已经成熟的高级人才,也要提供更高阶的锻炼机会和施展才华的平台,确保各层级人员“青黄”相接。
5结语
会计集中核算适合A公司的发展需要,也是A公司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必然选择。通过A公司的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可知,会计集中核算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稳定性,可使企业有效避免“大企业病”,降低运营及财务管理成本,减少财务管理风险,提高企业整体效益。会计集中核算适用于发展迅速、管理幅度较大的集团型企业,且不易受分/子公司成立、拆分、合并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永凯.会计集中核算制下如何加强财务内控管理探[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10):217-218.
[2]杨雨锜,常远,郭芮岑.财务集中核算对现代企业的意义分析[J].中国市场,2021(34):153-154.
[3]高健.对企业财务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的探究[J].商讯,2021(33):35-37.
[4]黄蓓敏.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24):182-183.
作者:杨仁凯 谢利 单位:重庆市排水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