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44:10
序论:在您撰写中小学家长会的异化与重构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注孩子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共同的责任。家长会作为开展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交流平台及沟通桥梁,其意义不言而喻。家长会是家校开展教育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有效的家长会可以促进家校教育一体化发展并产生教育合力。然而,当前部分学校的家长会仍停留于“分数公布会”“学生评比会”的层面,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基于此,分析中小学家长会异化现象,重构家校合作型中小学家长会,并建立良好的家校共育关系,是时代发展所需,是教育发展所需。
家长会,顾名思义,是以学生的家长身份所参加的会。中小学阶段的家长参加家长会的次数较多,因为该阶段学生的教育尤其需要家校共同参与。参加中小学家长会常被认为是情理之中的事,也被认为是对孩子负责、关心孩子的一种表现。而实际上,一些家长参加家长会的热情并不高,主要原因有:一是家长会召开时间与家长的工作时间有所冲突;二是仅仅通过召开会议的形式,家长们对于自己孩子的情况缺乏有针对性的全面的了解;三是不少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成长环境了解不多,教师对孩子在家的表现知之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松散了家校教育的合力;四是传统家长会往往只拿成果说事,变成了成果展示会、评比会,不能传达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五是传统家长会一般放在学期末召开,对于孩子们存在的问题只能留到下个学期解决,这就错失了孩子成长中一些至关重要的教育时机。由此可见,传统家长会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弊端。现实中,无实质性意义、异化的中小学家长会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第一,流于形式而无实质性的教育交流内容,即一些学校层面的家长会沦为学校宣传政绩或市区成绩排名会,而一些班级家长会则沦为学生成绩公布会、教师“一言堂”会等;第二,家长处于被动地位,平等对话、表达诉求的机会很少,即无论是学校家长会还是班级家长会,家长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都是听众,没有话语权。事实上,所有家长都希望通过家长会能获得一些有益于教育孩子的方法,或一些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及能力提高的信息等。那么,家长会何以异化?归根结底,根源就在于需求与供给不匹配,校方在家长会中占主导地位。供需不匹配表现为家长们需要的学校供给不多,而学校提供的并非是家长所需的;家长只是被动地参与家长会,没有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机会。
二、中小家长会的重新定位
解决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供需矛盾是有效组织家长会、避免家长会异化的针对性策略。家长期待的是一种时间短且高效的家长会,一种可以选择是否参加或有针对性的家长会,一种有明确主题与内容的家长会,一种有益于孩子成长与进步的家长会,一种允许家长参与交流且可表达诉求的家长会,等等。为此,打破“汇报式”“要求式”的传统、单向的家长会,重构新型家长会,是当前家校合作的当务之急;要努力让家长会在认识理念、内容安排、方式方法等方面实现优化[1]。首先,要在功能认知上重新定位,即新型家长会应成为家校合作沟通的有效桥梁与共育载体,应成为家校共同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形式和有效途径。其次,要重新建构二者的关系,即新型家长会应该成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交流的平台,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合作伙伴关系,其参与主体不应该仅局限于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家长,而应该扩展至学生。构建新型家长会应从学校与班级两个层面着手。从学校层面来说,应侧重从国家教育发展前沿动态,学校的发展历史、现状、规划以及教育思想、理念、改革方向等方面,着力构建一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平台,通过多种形式的沟通与交流形成一种家校教育的合力;从班级层面来说,家长会应侧重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打破传统教育只关注学生成绩的局面,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学业表现、能力提升等方面,着力构建一种教师与家长双方参与,或家长、学生与教师三方参与的沟通交流平台,通过平等对话、各抒己见形成一个促进孩子成长的教育共同体。事实上,中小学召开家长会是一种“双赢”的模式。如学校层面召开的家长会,可以让家长们知晓国家教育发展动态,以便家长们调整家庭教育策略来配合学校教育的实施,同时了解学校教育发展的困境,实现家校群策群力解决问题,或以家庭教育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再如班级召开的家长会,教师可以让家长们知晓孩子在校的学业表现、情感变化及个性特长,从而家长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家庭教育;反之,家长们对孩子的兴趣特长、性格特征、行为表现及优缺点的反馈,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教育。
三、中小学家长会的反思性建构
(一)家长会应有明确的主题主题明确是召开家长会的前提。在家长看来,家长会应该有一个以关注孩子健康成长或教育新动向的主题。家长最困惑的通常是开完家长会之后却不知道学校或老师主要讲了些什么、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不论是学校家长会还是班级家长会,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样才能使家长们清楚参加家长会的目的,吸引家长们的关注与思考。传统的家长会多数并不事先告知或征求家长们的意见与建议,其主题与内容完全由学校或教师掌控,其效果可想而知。基于家长的角度,学校家长会和班级家长会的主题与内容应有所区别且有一定的关联性。家长会的主题应该是会议内容的核心与关键,而不是内容的罗列。家长会的内容应有主次之分,且主要内容数量应有所控制,对于次要的问题可以采用列清单的方式告知家长。因此,处理好家长会的主题与内容的关系,分清主要内容与次要内容,是家长会取得效果的第一步。
(二)家长会内容应有所筛选家长会的主题决定了家长会的内容,家长会主题一旦确定,内容应围绕主题展开。家长们关注的是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家长会的内容应聚焦于学生的个性与共性问题。一般来说,学生的个性问题应是班级家长会的着力点,在内容的选择上可围绕每个学生个体的兴趣与爱好、习惯与生活、优势与特长、发展与潜力、个性与特色、不足与改进等方面,可采用建立学生个体成长档案的方式,通过教师或学生自己记录个体每个阶段的成长教育与发展评估,以便为班级家长会的内容提供素材。而学生的共性问题应是学校层面家长会的着力点,可围绕终身教育所提出的“学生认知、学会做事、学生生存、学生生活”四大支柱,以及孩子的生命教育、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劳动教育、艺术教育以及学习能力、习惯养成、沟通交往、团队合作、志愿服务等内容进行选择,且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校方应该打破传统以关注成绩、分数为主要内容的家长会,通过主题或形式的创新来改善家长会的组织与内容,或通过建立家长会意见或建议专栏,从中选择有针对性的问题作为家长会的主题与内容,以此不断提升家长会的成效。
(三)家长会形式应有所创新家长希望参加的家长会并非是单一的、固定式的家长会,而应该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家长会不应是模式化、公式化和程序化的活动[2],家长会形式的创新,有助于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3]。改变与创新家长会的形式旨在打破传统“发布式”“要求式”的家长会模式,把家长会变成家长乐意参加、学生乐意参与的一种新型家校教育联合会。目前,不同学者结合学校及自身实践提出了不同形式的家长会,如亮相型家长会、培训式家长会、互动式家长会、体验式家长会、个性化家长会[4];案例分析会、沙龙研讨会、教育理念培训会、读书交流会、建言献策会、师生家长联欢会[5];成果展览式家长会、联谊汇报式家长会、学生主角式家长会、多面评价式家长会、研讨争鸣式家长会[6];恳谈型家长会、专家报告型家长会、自主体验型家长会、观摩研讨型家长会等[7]。这些形式多样的家长会确实可以为学校召开家长会提供借鉴意义。事实上,家长会形式的创新并不只是名称上的变化,而是一种实质性的形式变革或创新,其关键在于让学生与家长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家长会的全过程,真正架起学校与家庭的共育桥梁,实现家校教育双向交流的深度与合作互动的广度。
(四)应重视家长会组织管理家长会组织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家长们再次参与的积极性,是家长会有效与否至关重要的一环。科学、有效的家长会需要考虑到组织的次数、时间、方式、内容及氛围等。组织次数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家长们参与的积极性,时间安排不恰当则直接会影响家长们参与的人数与次数。适时适量组织家长会是学生成长与家庭教育的需要,组织的次数、时间、方式等可根据学校或班级需要、征求家长意见等来决定。当然,组织方式可固定也可临时,如依据期初、期中和期末,遇到特殊情况则临时召开。至于组织时间,应选择多数家长的休息时间,如周末。然而,随着手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采用线上组织家长会未尝不可,线上家长会省时省力,可减少家长聚集现场的麻烦。任何一种家长会的组织方式都有其优点与局限,不同类型的家长会所选择的组织方式应有所不同。如有学者提出,推介型家长会集体开,了解型家长会灵活开,培训型家长会定期开,活动型家长会适时开,问题解决型家长会分类开,激励型家长会线上开,综合型家长会集中开[8]。至于选择什么样的组织方式、如何组织与管理,完全可根据学校、教师及家长们的需要以及实际情况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以科学、有效为最终目的。此外,家长会的组织与管理还应及时做出总结与评价,并做到会后进行问题梳理与事务管理。
(五)应关注家长的信息反馈关注家长们的信息反馈至关重要。尽管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家长及学生沟通交流的平台,但并非所有家长都能在参会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或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学校或班级应该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收集一些家长们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因此,为家长们建立家校有沟通交流的平台和表达诉求的有效渠道是相当重要且很有必要的[9]。当然,这种表达诉求、沟通交流的方式最好是匿名的,并且是互动式的,即信息反馈应有所回应。匿名的信息反馈可打消家长们的顾虑,从而提出真实的想法,使学校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梳理、解决问题,改进学校教育与教学;而互动式的信息反馈本身就是家校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体现了家校平等对话,有利于建立家长对学校的信任,促进家长们的积极参与。信息反馈平台的建立应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仅靠传统的意见箱获取家长们的反馈信息极具局限性,因而,建立如线上微信公众号、微博、邮箱、QQ等现代化信息交流平台具有现实意义。事实上,现代化家校信息沟通交流平台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家长们随时随地、及时有效地反馈自己对学校教育与教学的意见或建议,还有利于学校推送教育思想、理念及课程改革方案,以获得家长们的支持,同时也为收集召开家长会的主题与内容提供参考。但是,应避免强制性要求家长参与信息反馈。
四、结语
打破传统以公布成绩为主题的“汇报式”“要求式”中小学家长会,站在家校合作的视角组织中小学家长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家长会作为家庭和学校沟通、交流、合作的桥梁与载体,应成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形式和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学校改变传统的“单一主体”支配型家长会模式,向以家校“双主体”或以教师、家长、学生“三主体”互动合作型家长会模式转变。这种新模式中,教师、家长、学生之间既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合作关系,又是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目标一致的伙伴关系,其目的在于通过改善家校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及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实现家校教育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10]。家校双方应在相互理解中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共同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孩子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孙临花 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