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3 11:13:01
序论:在您撰写市场监管工作路径3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所谓档案,是指一个组织或者一个人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明确,确定,有完整记录作用而固化下来的材料。它真实、准确、系统、全面地记载着一个人的思想政治情况、业务能力水平、工作作风等多方面内容。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市场监管档案管理搞得好,一方面可以给领导了解市场的运行情况,给领导的决策提供支持性证据,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局领导较好的把握各项情况,从而为制定好市场监管的计划打下基础。
一、市场监督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
市场监督档案管理是指为市场监督工作开展过程中,涉及与形成的各类信息,资料,材料等搜集起来,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地加以整理,编辑,保存,分析和使用。通过市场监督档案管理,一方面可以记录,反映我国市场发展状况及市场监督状况,同时也可以为后续我国市场建设,管理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推动我国市场健康,稳定,和谐地发展。目前,我国市场体系结构日趋完善和开放,市场监督档案管理涉及到的工作范围不断加大,与此相对应,市场监督档案管理工作量不断加大,日常可能存在着海量信息,数据和资料有待处理。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白热化,因此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竞争力,提高市场地位。而做好市场监督档案管理工作,则成为了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很明显根据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来看,全靠人力来管理市场监督档案,会让工作人员面临很大的工作压力,并且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质量都会很低,牵涉到市场监督档案数据分析利用这块,更难适应社会以及市场需要,针对此类困境,必须促进市场监督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在信息化技术优势与帮助下,人们的工作压力不但得以极大缓解,而且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都得以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在信息化技术帮助下,档案信息得到了迅速、深入、全面地分析,使得市场监督档案管理起到了更加重要的功能价值。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领导层制定工作计划强有力的依据,更是领导层作出长远发展计划的主要参考依据。同时,规范化的档案管理,也是领导者把握单位具体事务,吸取教训经验,完善发展规划,重新定位工作的重要依据。目前,随着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各企业都加大了市场营销力度。而市场营销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提升单位形象,加强区域内市场活跃度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在目前人们对于食品,药品等关键环节的需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档案管理工作价值的合理运用以及价值利用水平的提高就变得非常重要。
二、档案工作应遵循的基本方针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都成立了档案局馆,并对所属各地区档案室进行指导、检查、考核;县以上人民政府设立了档案委员会。省、市、区设有档案管理处。地方各级档案行政主管部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省委办公厅、市委办公厅)领导下。它在管理全国档案事业中负有重要责任,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机构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加强对档案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这是搞好档案馆建设的关键之一。国家对档案都是统一制度、分级管理、集中管理、保管的,即国家机关、组织形成的文件,应当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人员转交,集中存放,不得据为己有,并按国家规定定期对本级综合档案馆进行移交。
(二)保持档案完整和安全
维护档案完整和安全是对档案工作最根本的要求,只有确保档案完整和安全,才有可能为档案工作开展提供所需的物质基础。保持档案的完整:包括量与质。保障档案安全包括档案实体的安全和档案内容的安全。在当前新形势下,要想更好地保障档案完整与安全,就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同时加强对两者关系的研究。保持档案完整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这是一个前提性条件。档案完整和安全之间存在着联系和制约,只有保持档案完整,才能够有效地保障档案安全,相反,保持档案安全,才能够真正地保障档案完整,而且双方之间存在着互为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
(三)方便社会各方的使用
为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提供方便,满足社会档案需求是档案工作基本宗旨。所以,能否方便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是衡量档案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档案工作搞得有效与否,主要以档案工作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标准。档案工作最基本的原则,它影响并决定了档案工作各环节中所有具体的原则与方式。就档案工作而言,我们要始终坚持这一基本原则,使档案工作得以正常开展和健康发展。档案工作要体现“三个有利于”。首先,档案工作应体现出两个效益:一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要求,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其次,要体现一个中心。核心: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组织保障)条件:保持档案的完整和安全(物质保障)宗旨:方便社会各方使用(根本保障)三要素关系:三要素不可缺,前者为手段,后者为目的。
三、新形势下市场监管局档案管理工作问题
(一)缺乏管理创新意识
新形势对市场监管局档案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如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发展过程中思想局限性较大,没有加深现行创新理念,管理体制仍以传统模式为主要模式,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创新意识严重不足,影响了工作进行效率。
(二)整体化意识薄弱
整体化意识不强,也是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领导人员不够重视,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往往会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这既影响了工作效率,又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开展。
(三)案卷整理不详尽
由于市场监管局本身性质所限,本身涉及面比较广,比如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等诸多方面,都需要针对不同案例进行合理分类和提炼,做到档案分类和提炼,但是,事实上目前整理工作并不详细,很难达到服务要求。
(四)员工自身素养不高
一些职工对现行管理工作认识不足,致使他们认识比较片面,整体意识不强,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很难督促档案发挥作用,往往拘泥于单一形式而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四、新时代强化市场监管局档案管理的有效方略
(一)主动创新管理理念,强化业务融合
我国市场监管局在当前发展阶段处于一个特殊发展时期,在自身性质的影响下,对于自身也有了更多的需求,这就需要市场监管局提高自身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积极合理地开展创新,促进工作思路的清晰和不断优化,并结合新形势下的需求积极探索,改进市场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思路,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积极整合相关业务,加大整合力度,比如尽管目前市场监管局工商,质监,药监三个板块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是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其各个板块之间交叉业务较多,通过对这一板块交叉业务创新能够促使其发挥管理作用和提高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就目前市场监督管理局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找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措施,确保能够有效解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档案管理难题。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现状。通过创新管理意识,提高对于当前阶段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明确档案管理本身的价值所在,主动开展创新管理,摆正工作心态,优化当前阶段管理工作,达到更加规范管理的目标。比如,可结合自身实际定期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已有档案请检查,如果有不清楚,有破损,有混淆,要主动核实或者删除,以促进档案信息精确性和录人信息效率。推动当前依法管理力度,不断优化,革新现阶段法制建设,积极开展管理创新,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强化档案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做到合理改进,取得进步创新,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可靠性。
(二)健全市场监督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
市场监督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应以健全市场监督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作为前提条件。而目前我国的市场监督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和谐。应建立市场监督档案管理信息化软件平台建设来设计,开发操作性更强,更方便的档案管理系统,此系统应做到与前端市场监督工作相衔接,每个市场监督工作环节中,应建立相应的网站,界面能够与档案管理工作相衔接,方便对相关信息,资料进行及时采集,最后还要完善信息化市场监督档案管理工作室,做好防水,防火,防潮等工作,杜绝物理性隐患。
(三)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整体认识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根本,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构建符合现阶段要求的规章制度,督促不同部门综合化管理并积极改进,如健全现行《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等,借助制度优势推动义务和权力关系清晰,加强档案管理法制化建设,积极合理规范化开展工作,从根源上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局档案管理工作优势并合理创新,以适应现阶段人民群众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四)清楚地认识到整理细节和灵活运用先进技术的意义
明确现阶段案卷细节整理工作的意义,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有关部门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时,对现阶段档案细节需求更加严格,比如食品,药品,化妆品这些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要确保自身具备较好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能够实现对档案案卷精细化分类和规范化管理,方便人民群众优化服务,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因此,应当对目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与此同时,结合当下时代背景,积极引入先进信息技术,灵活运用计算机优势开展管理,实现档案管理,储存,编目,检索及查阅功能信息化,对信息查询方式进行优化,减少人力资源投人,如灵活运用现行计算机,能够直接减少档案储存空间,改变传统档案管理缺陷。
(五)积极开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素养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优化创新,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整体提高员工自身专业能力,以适应当下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工作,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本身专业基础能力,督促他们业务水平的提高,然后在实践中,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重视员工思想意识建设,经常进行思想教育,督促员工自己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管理态度,灵活运用自己专业知识和能力去管理,多学一些业务知识,创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增强管理意识和提高整体管理效果。通过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为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将管理人员合理地安排到不同的岗位之中,从而促进各项活动有序展开。做好档案收集工作,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及时更新相关资料信息。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地开展实践工作,指导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整体实践能力,主动学习现行先进管理方法和管理知识,做到严格依法制档,依法归档,依法管理和依法保密,并结合实际需要,制定健全管理方案,发挥人才队伍优势,总结开发规律,主动调整开发规划,强化重点环节和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地发挥档案本身价值,全面地提高管理水平以适应现阶段需要。
(六)建立市场监督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共享网络
目前,中国市场整体性不断增强,因此,各区域、各层级市场监督工作应开展必要信息交流分享,从而形成合力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研究,积极地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市场监督管理事业的蓬勃发展。加快推进市场监管体系现代化进程,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建立起市场监督档案管理信息化共享网,做到各区域以及各级档案的共享以及利用。比如,市场监督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在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上,都应设置专用数据共享通道或专用数据共享服务器,并通过此通道及服务器保证市场监督档案信息,数据及资料等能够快速,大规模共享。
(七)深化大数据技术运用
除以上几点外,现在市场监督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中,也必须特别注意大数据技术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市场监督档案管理水平和质量,从而有效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大数据背景下市场监督档案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又能高效率的实现海量市场监督档案深度数据分析,较好地找出数据间的联系,揭示出市场发展,变化的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市场监督档案管理工作应有的功能,从而为市场监督工作提供更加宝贵的参考依据,同时也有利于市场建设,发展。
五、结束语
在加强市场监督工作中,也必须重视并且有效地进行市场监督档案管理工作,因此它也是市场监督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市场监督管理,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市场监督管理档案的种类繁多以及数量庞大等特点,导致市场监督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加强市场监督管理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十分迫切。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而信息技术的产生为市场监督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市场监督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要积极推动市场监督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市场监督档案管理工作中科学合理地融入信息化技术并加以运用。
作者:鲁萍 单位:泰安市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市场监管工作路径2
我国耕地面积辽阔,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其中,农业种植业的产值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抓点,农作物种子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1]。为切实做好种子市场监管工作,对种子的品种权、销售权予以保护,杜绝假冒伪劣,稳定种子市场秩序,从而确保农业种子质量,为此国家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基础上,各地区都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条例规定,以落实种子市场监管工作。
1种子市场现状
1.1经营品种多、乱、杂目前,我国的农作物种类日益丰富,导致种子经营市场品种的多、乱、杂[2]。具体体现在种子市场的种子代销商数量多,比如枝江市38万农民,就有540多家种子经销商;各种农作物销售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水稻品种近百个、玉米品种近百个,其中水稻还会分二系、三系、常规稻等不同的制种渠道。虽然农作物种类的丰富可以进一步促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但由于种子经营户的利益驱使,导致了其不管种源适应与否,只要是销路好的通通引进,致使引进种源杂乱无章、良莠不齐。同时将这些销路好的种子高价销售,农民由于认知不足,往往认为越贵的东西越好,不知道这其实是商家的炒作,导致购买的种子无法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轻者坑农、害农,重者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关系国家经济发展。
1.2颁发种子经营许可证门槛过低为了进一步规范种子市场,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其中规定了两种情形由省级或以上核发许可证:一是从事种子进出口业务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由省、自治区等主管部门核发;二是从事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林木良种种子的生产经营以及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符合相关规定的,由生产经营者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林业主管部门审核,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林业主管部门核发。前两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种子的生产经营许可证,由生产经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林业主管部门核发。只从事非主要农作物种子和非主要林木种子生产的,不需要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这就导致非农业专业人员进入到种子营销队伍,部分专业技术薄弱,法律意识淡薄,只追求经济利益,不考虑种植者,为农业生产安全埋下了较大隐患。
1.3种子包装袋标注内容不符合要求对于包装袋上的标注,应包括种子类别、品种审定编号、种子质量指标等。然而在实际的种子执法检查中发现,部分种子包装袋标注内容不符合要求,存在标注内容不全或宣传内容浮夸的问题。如市面上大多种子的包装袋上都没有具体标注生产日期,极易导致当种子出现积压时,种子经营者会将其放到第二年继续销售。这些经过长期储存的种子其发芽率及发芽态势都会大打折扣,当种植者买到这类种子时,将会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另外,描述种子特性时,对产量及产品品质时过分夸大,造成农民的巨大心理落差,每年收到该方面的投诉也占一定比例。
2造成种子市场现状的原因分析
2.1种子经营个体混乱且缺乏相关知识当前种子市场中的多数种子经营者文化水平都不高,个体素质高低不一且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对我国发布的《种子法》学习也不够深入,进一步造成了种子经营个体守法经营意识薄弱,不能按照相应的规定及标准销售种子,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如部分种子经营人员销售流程不规范,销售种子不开具凭证,种子去向不明,有的经营者为了获得更多利益,会选择引入来历不明的种子往农村销售,直接造成农民的利益损失。
2.2种子执法监管力度不足在种子行政执法中,相比于行政处罚管理,行政许可管理往往更易操作,且比较简单。这就造成了部分种子执法单位存在畏难心理,注重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的许可,而忽视对其的监管,以此减轻工作负担。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不作为,引种应到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登记备案,但执法部门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对于种子经营市场中存在的违法现象存在视觉盲点,部分种子执法单位人员的执法力度明显不足;二是执行法律不彻底,在实际执法监管工作中选择避重就轻,该申请强制执行的不申请,该查处的不查处。这些问题都导致了种子经营市场的混乱,造成种子市场违法现象横生。
2.3管理制度不完善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种子市场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各种新型农作物品种不断推出,农作物种类得到进一步优化。在此背景下,由于当前的种子经营市场还未形成完善的准入制度,导致了部分种子经营者为谋取更大利益,混迹于种子市场,将不符合要求的种子输入市场中。虽然我国出台了《种子法》,以进一步规范种子市场,但其中并没有提及对个体种子经营者的详细要求,这些个体种子经营者所销售的种子质量没有办法得到保证[3]。与此同时,对种子提出的检验市场准入方面也没有相关的制度条例,极易出现种子源头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大都是因为种子市场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了种子市场现状混乱的现象。据此,切实制定好种子管理制度是从源头上实现种子市场监管的有效途径。
2.4种子监管人力资源不足,职业素养不高一方面,由于种子市场监管的工作范围较广,市场监管中需要足够的执法人员。而目前种子市场监管单位内执法人员匮乏,没有充足的人手资源,导致了大部分执法人员在开展种子市场监管工作时都以突击检查或是阶段性检查为主,造成了市场监管效率低、漏检的问题。另一方面,种子市场监管专业性强,这就要求种子市场监管人员既要具有一定的执法水平,还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而目前大部分的种子市场监管人员其自身的业务能力都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当前农业种植业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种子执法人员自身的执法能力需不断加强,如果自身的执法能力不足,都会影响工作成效。2.5监管工作经费得不到保障国家对农作物种植业监管工作一直以来都十分支持,各地也成立了专项经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下拨到日常种业监管中的工作经费甚少,而这也影响了种子市场监管的全面开展。比如,因为经费的原因造成种子市场监管人力资源不足,无法有效开展市场监管工作,规范种子市场秩序。与此同时,种子的市场监管需要使用到检测设备,而目前大多数种子执法单位内的检测设备都较为落后,不仅需要花大量时间检测,其检测精确度还不高,同时能进行检测的项目较少。在这些问题的制约下,种子市场监管工作无法取得明显的成效。对此,种子市场监管单位应重视这一问题,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从而为种子市场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资金保障,推动种子市场的良好发展。
3进一步落实种子市场监管工作的措施
3.1加强宣传教育,做好舆论引导基于当前种子市场的现状,种子执法市场监管单位应积极发挥好自身的职能作用,承担起引导、宣传等责任。首先,应向种子经营人员重点讲授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告知种子经营人员质量管理、经营管理、包装等业务知识,要求种子经营人员切实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种子市场经营,提高种子经营者素质,以从源头上消除问题。除此之外,针对种子质量与自身利益直接相关的种植人员,种子市场监管人员应及时地对其做好宣传教育,提醒种植人员不要随意乱买种子,并且不去不合法的经营场所购买种子。其次,做好舆论宣传工作。种子执法单位可通过多种手段实现对种植人员的教育,一是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种植人员以及种子经营者的《种子法》法律学习;二是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教育种植人员,通过影响大、情节严重的案例,让种植人员学会辨别如何识别假冒伪劣种子;三是通过新媒体,如手机、公众号等普法宣传;四是办好“看禾选种”活动,每年由农业管理部门收集在当地区域出现的大田作物品种,统一播种、统一水肥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实收实测等,在实测、实收前组织当地种子经销商和部分农户到现场观摩实测,现场教农民如何正确选种,避免种子经销商虚假宣传。
3.2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规范种子经营市场针对当下的种子市场现状,农业执法单位应切实加大种子市场监督力度,对种子市场中存在的一系列违法现象严肃处理,将违法行为扼杀于摇篮中。具体而言,加大种子市场监管力度应从源头抓起,严格审查种子生产企业,对种子生产企业办理经营许可时应严格遵照审批流程,坚持原则。严格检查种子生产企业的生产现场以及企业的生产设备设施、人员等各方面内容,一旦发现企业不符合发证的要求,坚决不予发证。除此之外,种子市场监管人员还应对制种基地进行严格的检查,对基地开展全面摸底检查,对企业的品种、面积等情况进行核实。制种基地在种子收获前以及进行种子的晾晒加工时,都应及时地检查种子的纯度。调运种子时,应对种子的生产经营许可、去向、数量等严格检查。此外,市场监督中还应加大对种子经营者以及经营企业的检查力度,全覆盖抽样经营的种子品种,重点关注好企业的品种审定、生产经营许可、包装标签、种子质量、销售合同等内容的检查,确保种子市场监管工作落实到位,消除种子市场中存在的违法违规经营现象。种子执法单位还应积极开展“双随机”检查,即检查门店随机、执法人员随机,确保种子安全,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公布在网络上,依法严格处理种子市场监管工作中发现的违法违纪经营行为,避免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确保种子市场的良好健康运行。
3.3完善市场准入机制,落实种子质量监管随着近年来我国农作物种类的日益增多,种子市场也出现了品种繁多、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对此,种子执法单位应完善市场准入机制,从源头把握种子质量。首先,监督与检验种子的质量,从种子品种、生产等方面着手,以《种子法》中的相关规定为依据,确保种子质量,严禁伪劣种子流入市场。其次,加强对种子质量的抽检,对一些不符合相关要求的种子经营者或企业实行淘汰制,提高市场的准入门槛[4]。与此同时,严厉惩罚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以规范种子市场。另外,实行种子的品种备案,正如上文所述,目前我国的种子市场不断发展,各种农作物种子呈现出品种多、更新快的特点。这也使得种子经营户数量增多,种子进货渠道变得多元化。但是种子市场也因此变得品种多、乱、杂,种子品种质量得不到保障。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明文规定,发放种子经营许可证的机关确定许可证的有效区域,由此可以看出,实行种子的品种备案,可以在种子经营户增多、进货渠道多元化的背景下进一步规范种子市场销售,确保种子质量安全。
3.4打造高素质执法队伍,壮大种子执法队伍从目前种子执法单位的执法队伍建设情况来看,人员不足以及职业素养不足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为了规范种子市场监管工作,就必须重视对执法队伍的建设。扩大种子执法队伍人才数量,根据当下种子市场监管工作的实际需求以及农业的发展趋势,从高校相关专业引进更多优秀的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执法队伍,为种子执法工作提供重要的根本保障。与此同时,定期对现有的执法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素养、综合能力水平。在培训中加强对执法人员种子知识、农业生产等方面的知识教育,为执法人员开展种子执法工作奠定理论基础。要求种子执法人员掌握好当前常见的农作物种子品类、种子性能、农业生产发展趋势等。比如,当前的农业生产更加关注绿色安全,农业的发展重心也向无公害绿色农业发展。在此背景下,种子执法人员就必须了解当前市场需求以及农业生产标准,并结合这两点对种子品类进行科学的辨别,明确哪些种子是符合当下生产需求的,哪些是被淘汰的。种子市场监管人员作为执法人员,需切实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强化自身纪律作风,严查严处种子市场中的违法违纪现象,维持种子市场的运行正常,确保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
3.5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基础保障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开展种子市场监管工作的前提。据此,种子执法单位应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把种子市场监管工作所需用的工作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中,确保资金来源,保证种子执法单位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当获得资金保障后,种子执法单位应对检验设备及时更新换代。强有力的种子检验技术是种子质量监管的保障,在当前种植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背景下,种子执法的质量监管工作亟须完善和加强,与种子检验相配套的一系列标准应积极推广使用,如种子健康检验标准等。除了标准的建立,针对现下种子检验设备老旧的问题也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更新完善种子检验仪器设备,以此满足目前农作物种子的检验需求[5]。
4结束语
种子市场监管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细致而又烦琐的工作,加之目前种子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类农作物种子的品种越来越多,种子经营户越来越多,给种子市场监管工作带来了挑战。从目前的种子市场现状来看,仍有诸多问题存在,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种子市场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此,农业执法单位应积极地采取整改措施,严厉打击种子市场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农业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净化种子市场,以高效的服务推动“三农”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作者:徐海峰 孟祥玉 单位:枝江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枝江市白洋农业服务中心
市场监管工作路径3
加强卷烟市场监管、提升市场净化率是专卖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更是巩固烟草专卖制度基础的重要举措。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卷烟市场管理形势也在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何突破创新,以打假打私为主线,深入开展卷烟市场监管工作,是摆在每个专卖执法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卷烟市场监管工作的现状分析
当前,烟草行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卷烟市场监管面临的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打假打私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近年来,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在探索转变日常监管方式、完善联合执法机制、提升案件查办效果等方面狠下功夫,严厉打击查处了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假烟等违法犯罪活动,为维护本地卷烟市场良好秩序,保护国家利益、消费者权益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随着“放管服”改革、“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推进,行政复议的风险与日俱增,对专卖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随着卷烟打假工作的不断深入,涉烟违法活动越来越隐蔽、违法行为越来越多样化。为了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带来的专卖管理新问题、新挑战,打破市场监管工作瓶颈,各级烟草专卖管理部门在认真履行卷烟市场监管职责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监管方式、监管手段,促使专卖执法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定职能,努力营造公平、规范、有序的卷烟市场环境[1]。
二、卷烟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监管体系建设与现代化烟草治理体系要求不相适应、监管手段创新与法治化、科学化、智能化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
2.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涉烟违法犯罪活动十分隐蔽,不法分子使用假证件、网名、代号利用网络进行违法交易,对应的专卖管理信息化支撑较为薄弱,增加了市场监管难度。
3.执法队伍力量配备、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与高效能治理要求不匹配。面对专卖稽查人员年龄结构逐步呈现老龄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辖区稽查人员不但要种好“责任田”,还要应付繁杂的日常专卖活动,经常出现基础信息收集不全、扫盲无证经营户不清等问题。
4.案件信息情报渠道来源少、信息挖掘程度不深。在“互联网+监管”的新形势下,部分地区没有充分运用“APCD工作法”进行数据分析,查处案件的命中率低。执法人员情报意识不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员、重点问题缺乏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
5.监管基础工作不扎实,营销员、稽查员、送货员和内管员的“四员”联动质效不高,“假私非”卷烟冲击依然严峻,真烟异常流动没有根本遏制,违法违规大户反复性问题突出。
三、加强和完善卷烟市场监管的相关措施
1.狠抓卷烟市场综合治理,构建市场监管新格局
全面推进“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多分参与、密切协作”的卷烟市场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卷烟打假协作机制,实现“全要素、全环节、全链条”精准打击。强化与公安、检察、法院、市监、邮管等多部门协同作业,增强卷烟打私打假合力,共同维护好卷烟市场秩序。落实好基层协作制度、联席会议制度、信息互通制度、违规大户约谈制度等,实现严厉打击与综合治理的有机结合。积极适应新发展阶段管理模式变化,完善“APCD”工作法分析模型,丰富监管新手段,构建目标一致、步调统一、协同高效的“大专卖”监管新格局。
2.开展违法违规大户治理,提升市场监管深度
积极转变工作思路,眼睛向内守住本地市场,推动大户治理监管常态化。一是定期对辖区的重点大户进行梳理,按照“违法违规大户、跑轮子大户、左右价格扰乱市场大户、隐形大户”分门别类造册登记建立档案,进行画像,加大对卷烟零售大户的日常监管力度;二是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借助约谈、自律小组会及签订诚信守法经营承诺书等途径,深入宣传烟草法律法规,并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为契机,落实违法违规大户失信惩戒办法,增加零售户违法违规成本,强化守法经营意识;三是综合运用限供、停供、停业整顿、取消经营资格等措施,提高大户监管质量。采取“打反复、反复打”的方式,推动实现大户治理监管的常态化,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3.狠抓重点环节的监管,规范卷烟流通市场秩序
贯彻“立足本地、露头就打”工作方针,突出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人员精准打击。(1)狠抓物流寄递环节监管积极与公安、邮政等部门密切联系,全方位摸排和检查物流、客运、寄递、铁路等重点环节,不断完善更新物流寄递信息台账信息,全面掌握货源地、到货时间、仓库地点及业务量等信息。对辖区内的货运物流、车站、边界卡口等交通枢纽开展联合执法,加大路检、路查频次和力度,重点打击非法运输、中转、存储、分销等环节涉烟违法活动,切断非法烟贩的运输渠道。强化对历史寄递案件数据的汇总分析,对敏感地区快递包裹、快递单号及卷烟流向实施精准筛查,做到深挖细排、追根溯源。积极动员物流寄递企业员工提供可靠的涉烟情报,提升物流寄递环节打击成效。(2)加大对无证户、特殊业态户监管力度深入辖区酒店、宾馆、网吧、KTV等娱乐场所进行全面摸排,准确、详细登记特殊业态户的基本经营信息,扫除市场监管、服务等方面的盲区、盲点。做好无证经营户清理工作,逐乡逐村逐街进行实地摸排,防止无证户成为假私非卷烟的销售地。定期与市监、公安召开联席会议,研判特殊业态的形势,互通情报信息。同时,加大对特殊业态户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震慑涉烟违法行为。(3)着力开展重点时期市场整治活动针对元旦、春节、国庆等容易出现卷烟违法活动高发的时间段,开展市场专项治理行动。把握制假、贩假、售假违法活动高发期的特点和规律,有效运用联合检查、突击检查、错时检查等方式灵活部署,尤其是注意防范制假售假活动向农村等偏远地区转移,严防非法卷烟渗透,坚决不给违法分子可乘之机[2]。
4.强化情报线索来源,拓宽信息举报来源渠道
(1)加强信息情报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六位一体”大专卖机制优势,依托专卖市场检查、群众举报、零售户反馈、案件分析等渠道收集信息,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有效支撑的情报网络体系。定期与公安、司法等部门进行涉烟违法案件情报共享,将打假破网工作不断引向深入。深化情报系统研发运用,通过信息技术与大数据库的结合,有效提升卷烟市场监管和卷烟打假的精准度。(2)拓宽涉烟案件线索来源渠道严格落实“互联网+监管”要求,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化“APCD”工作法应用,增强执法人员情报利用意识,通过“从人到案”“从案到人”“从案到案”几种方式,进一步拓宽情报利用途径。(3)“线上+线下”丰富情报收集手段依托诚信互助小组、上门拜访等方式,开展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假冒烟识别、12313投诉举报电话宣传活动,增强广大消费者守法及防范意识,公布监督、投诉举报电话,并做好解释和答复工作,进一步提升举报案件线索率。(4)建立完善的“四员”联动机制发挥“四员”属地管理优势,构建“及时发现、反应迅速、处置有方、管理高效”的跨部门多岗位沟通协作、全员治理规范经营综合管控体系,有效提高卷烟打私打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加强专卖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办案能力
在“互联网+监管”“互联网+政务”工作的高位推进下,对烟草专卖人员素质的提升、主动意识的增强、队伍结构的优化等提出了新的要求。(1)提升专卖队伍专业素质和能力科学地制定专卖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加强对真假烟鉴别、执法办案、行政审批等业务培训,保证工作过程规范化、质量精细化,不断地提升专卖管理人员市场监管、案件查办、数据分析、文书制作的能力素质。例如,可利用天天练、周周测、季季考等方式,组织学习行业内政策文件、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知识、专卖业务技能等内容,丰富专卖人员的知识储备。执行专卖队伍准军事化管理,开展队列体能训练,促进队伍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状态投身到日常各项执法和管理工作中去。(2)严格执法程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要求,紧紧抓住行政审批、自由裁量、涉案物品管理等关键环节,强化全方位、全流程执法监督。将“六个严禁”作为规范执法的底线,增强专卖执法队伍法律意识、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抓好专卖队伍思想作风整治工作,加大对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选择性执法等问责追责力度。(3)积极推进基层中队标准化建设主要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规范、思想作风等方面开展标准化建设,统一基层中队软硬件设置,规范中队人员配备,细分工作标准。要求专卖人员执法时,必须统一着装,规范文明用语,检查做到执法仪必带、执法必摄录,并不定期查看执法记录,防止出现“灯下黑”,避免执法纠纷。(4)强化考核管理,激发队伍活力积极发挥专卖管理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机制,将工作完成情况、日常纪律考核结果和年底评优直接挂钩,奖勤罚懒,做到“权、责、利”相一致,最大限度地激发专卖行政执法队伍的工作效能。
6.强化内部监督管理,筑牢规范经营基础
加大内部监管力度,聚焦卷烟经营“八大环节”,逐步建立起环节清晰、权责明确、协调高效的内部监督体系,实现经营全过程的监管闭环。(1)强化数据研判分析借助专卖内管预警和营销平台数据,做好预警信息、零售户订单信息和货源投放数据的综合分析、研判,排查案件线索,一旦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及时安排专卖人员跟进。强化“四员”联动,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完善卷烟经营内部监督机制。(2)构建信用新型监管机制主动与地方政府衔接,力争成为地方政府信用体系成员单位。根据地方诚信建设相关机制规定,结合本地卷烟市场实际情况,建立完善守信、失信行为的认定标准及信用奖励、惩戒相关管理制度,积极推动涉企信息公示和共享,推动与营销环节信用体系协同,实行分级、分类监管。(3)强化卷烟外流源头治理根据市场状态调整卷烟投放,从源头上减少真烟异常流动。严格落实违规经营问题事前防范、案件倒查、“一案双查”监管机制,加大卷烟外流趋势研判力度。同时,严格真烟外流责任追究,明确外流案件处罚标准和追责问责情形,对充当“保护伞”和“内鬼”等包庇纵容违法违规大户的内部人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7.紧跟形势发展变化,加强新型烟草制品(含电子烟)监管
(1)推动监管关口前移,增强市场监管实效对辖区市场上电子烟实体店进行全面系统排查,不留死角,对其经营者、加盟方式、主要消费群体等进行登记并全部建立台账。同时将“电子烟”关键词纳入市场监督管理常态化监管中,在相关企业申请办理注册手续的时候会主动提示,提前进行管控。(2)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严格规范零售户销售行为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等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在经营户店内显著位置张贴“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等警示标语,与其签订以“不向未成年人出售卷烟、电子烟、不向未成年人兜售散支卷烟、不利用自动售货机、游戏机、互联网、QQ、微信等形式变相销售卷烟”等为主要内容的规范经营承诺书,严格规范零售客户卷烟经营行为[3]。(3)持续强化后续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密切关注市场上销售和网络非法经营新型烟草制品的信息,及时分析跟进。对梳理排查出的电子烟商铺进行“清单式”长期动态化监管,并将其纳入联合执法协调机制范围,常态化开展电子烟专项检查,形成齐抓共管的监管合力,筑牢电子烟市场监管长效机制。保持高压监管态势,重点关注是否存在电子烟实体店向未成年人售卖电子烟、销售“三无”电子烟等违法行为,一经发现,依法依规予以严厉查处,全力净化市场环境。四、结语加强卷烟市场监管、提升辖区卷烟市场净化率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面对卷烟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只能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探求更科学、更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持之以恒地筑牢卷烟市场监管防线,保持“内管外打”不放松的高压态势,做到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管好市场,守好秩序,逐步构建起“十四五”时期专卖监管新格局,努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邓力川,张龙,周异琛,等.新形势下卷烟市场监管问题、原因及对策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20(S1):163-164.
[2]强智辉.浅谈新形势下县级烟草专卖局加强市场监管的方法和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7(16):164-165.
[3]仉琦,党玉松,高扬.新型烟草制品(含电子烟)的市场发展和监管对策[J].经济视野,2019(22):145.
作者:邓艳 单位:江西省泰和县烟草专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