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音乐课堂教学论文3篇

时间:2023-02-20 10:16:48

序论:在您撰写音乐课堂教学论文3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音乐课堂教学论文3篇

音乐课堂教学论文1

与传统音乐相比,很多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学习兴趣比较高,在音乐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无论选择传统音乐作品还是流行音乐作品指导学生进行听唱训练,都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专业发展。对此,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将流行音乐作品应用于学生听唱训练中,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和参与度,培养学生思维模式,保证视唱练耳教学的高效性。因此,深入探究流行音乐作品在视唱练耳教学听唱训练中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一、视唱练耳教学与流行音乐的基本概念

(一)视唱练耳教学的基本概念。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音乐专业水平,提高学生听唱能力和读写能力。听唱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以及演唱技能,帮助学生培养音乐核心素养。

(二)流行音乐的基本概念。流行音乐是十分重要的音乐类型,流行音乐的形式和结构具有多元化特征,符合大众审美,与时代发展形势相契合。20世纪以来,人们对于流行音乐的认知程度显著提升,流行音乐也逐渐走入人们日常生活中,同时,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流行音乐也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1]。

二、视唱练耳教学中使用流行音乐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了解程度比较高,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通过融入流行音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听唱训练,同时在听唱训练中保持注意力集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视唱练耳教学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在听唱训练中,可采用多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音乐实践能力。

(二)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设置。听唱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培养学生音乐专业技能,提升音乐听辨能力以及演唱能力。但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很多教师专注于理论知识教学,应当对视唱练耳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创新,通过将流行音乐应用于听唱训练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感受多种形式的音乐作品。

(三)拓展学生对于音乐的实践与创作能力。在视唱练耳教学中,不仅需要训练学生的听唱能力,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为音乐实践奠定基础。通常情况下,在听唱训练中,教师一般为学生展示古典音乐或者民族音乐,很多学生不敢轻易参与实践创作,通过将流行音乐应用于听唱训练中,可鼓励学生充分发挥音乐潜能,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作品鉴赏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趣味性[2]。

三、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流行音乐元素的运用

(一)表现在对整体音乐的感知方面。对于音乐的认知包括演唱风格、旋律风格以及演奏乐器的音色等方面。在流行音乐表演中,主要采用电声乐器,在不同乐器演奏过程中,音色差异比较大,具有多样化特征,在听辨训练中,可充分利用流行音乐,为学生展示不同乐器的特色化音色,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乐器声效,在演奏、演唱过程中做到协调配合。另外,还需学习不同音乐风格的旋律特征,包括爵士乐、布鲁斯、摇滚乐等,据此不断培养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感知能力。比如,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在基础学习阶段,伴奏一般为钢琴,很多视唱作品主要为大小调,在基础知识教学完成后,可将其他多种形式的音乐融入教学活动中。尤其是流行音乐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掌握传统的大小调,然后再学习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不断提升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音乐核心素养,促进自身学习能力以及领悟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了解并掌握流行音乐的多样化风格,加深对于多种音乐风格的认知,并且能够自主判断不同风格的流行音乐,提升音乐感知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可应用由多种乐器所演奏的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并逐渐将多样化音乐元素融入视唱练耳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

(二)流行音乐和声元素的运用。在不同音乐作品中,和声均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能够为音乐构建出立体效果,充分展现出音响的厚度以及色彩,因此,和声的应用效果会直接影响音乐风格,如果抛开音乐旋律,通过了解和声的声响,即可感受到音乐风格。比如,在古典音乐中,和声音响一般是在II级,V级,VII级的基础上创建七和弦,而其他音级的和弦主要为三和弦,而爵士乐与古典乐不同,爵士乐要求能够凸显出和声的紧张感,在各个音级上,和弦一般为七和弦或者九和弦,并且十一和弦以及十三和弦也广泛存在。流行音乐的和声打破了传统的和声功能,通过对传统的和声理论进行分析,对于半终止和弦,通常要求结束于属和弦,但是,在流行音乐中,半终止和弦可作为任何功能的和弦。通过对流行音乐的和声结构以及和声效果进行深入理解,并且准确区分出流行音乐的和声和大小调体系之间的异同点,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以及不同音乐风格的和声特色。因此,可将流行音乐应用于听辨训练中,将和声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提升教学质量。

(三)流行音乐节奏元素的运用。在音乐作品中,节奏可独立存在。另外,节拍指的是节奏根据一定的规律组合所形成的、独特的律动形式。在音乐作品中,节奏和节拍相互依存,如果节奏离开节拍,则会导致音乐作品缺乏统一性,如果节拍离开节奏,会更加单调。只有将节拍和节奏相结合,才能够表达出多样化音乐表现形式,通过应用节拍以及节奏,将音高根据不同长度、强弱关系相互组合,使得音乐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不同风格音乐的节奏差异比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指导学生在掌握传统音乐节奏和节拍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流行音乐中不同风格作品的节奏表现形式,并指导学生训练,比如,可将八分音符、三连音等组合,形成丰富的音乐效果,不断培养学生的节奏意识,使得学生能够掌握传统音乐理论以外的演奏方法。因此,在训练教学中,首先应找出训练要点,包括三连音、重音移位、切分等,并结合具体的音乐作品,将流行音乐中的节奏元素合理融入教学活动中。

四、流行音乐元素融入视唱练耳教学听唱训练的方法

(一)音色听辨。对音色进行准确分辨,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发挥知觉感知功能,对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区分,因此,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需加强听觉训练,提高对于音乐作品的辨别能力。在听唱训练中,教师首先选择适宜的曲目,然后为学生弹奏曲目,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对乐曲的旋律、节拍以及节奏能够形成初步印象,然后再要求学生在唱谱过程中仔细聆听和分辨,对他人演唱和自己演唱的区别进行分析,使得学生感受到乐曲音符的表象,同时还能够深刻地了解到音符的实际音乐形象。古典音乐所需的乐器比较复杂,因此在听唱训练中,学生听辨难度很大,如果将古典音乐应用于听唱训练中,可能会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会对听唱训练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对此,将流行音乐作品应用于听唱训练中,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古典音乐在训练环节实际应用的不足[3]。

(二)音程听辨和构唱。在音乐学科学习中,视唱练耳训练科目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内容,同时也是诸多音乐学习课程的基础,在音乐课程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在学习初期可熟练八度范围内的音程类型训练,则在后续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听唱能力一般也比较强,同时,在音乐节奏把控方面的能力也比较好。因此,在视唱练耳教学听唱训练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参与八度内音程类型训练,比如,在唱谱过程中,可鼓励学生联合应用眼、耳、口等器官,在大脑指挥下高效掌握乐谱。另外,在听唱训练中,应当要求学生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将演唱、听辨等各项活动进行有效配合,促进学生构唱能力的提升。当学生掌握八度内音程后,可将流行音乐作品融入听唱训练中,流行音乐对于学生辨识能力的要求比较低,将音乐演唱训练和音程训练进行有效结合,可鼓励学生自行学唱,在了解曲调后准确把握旋律音程,并鼓励学生多次训练,提高教学质量。

(三)乐器音色听辨。新时期,流行音乐发展迅速,同时,在编曲和配器方面均有所创新。在流行音乐演唱过程中,要求演唱者能够准确掌握不同乐器的音色,因此,在听唱训练中应用流行音乐,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听辨不同乐器,充分展现出音乐表演过程中不同乐器的音色,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曲目的了解程度,准确分辨出流行音乐作品中所应用的多种乐器,进而显著提升学生音程听辨能力,在听唱训练中,能够准确把握不同音之间的关系、音和调性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音乐专业技能水平[4]。

(四)和声。在视唱练耳教学听唱训练中应用流行音乐作品,要求对流行音乐作品的和声进行全面分析。分析流行音乐作品的旋律可以发现,一般应用横向方式或者纵向方式,在和声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对流行音乐作品的旋律特征进行研究,在旋律的基础上感受音乐和音律。在流行音乐作品中,常用旋律有三种,包括三和弦、七和弦以及九和弦。要对流行音乐作品的旋律特征进行分析,在钢琴编曲中,音色结构一般为单一的,没有在弦乐或者管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因此,在听唱训练中,可合理融入旋律层,同时对旋律层进行优化处理,提高编曲便捷性,同时保证编写的曲目更加富有节奏感。

(五)节奏训练。在音乐作品中,节奏可作为音乐作品的整体框架,如果音乐的节奏感比较差,则会造成其艺术价值显著降低。因此,在节奏训练中,可融入流行音乐作品,在音乐教学中,部分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有待提升,通过将流行音乐元素应用于节奏训练中,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很多流行音乐作品的节奏感十分鲜明,同时,流行音乐作品类型比较多,所展现出的结构也有所不同,在听唱训练中,教师首先需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进行分析,然后为学生介绍多种类型的流行音乐作品,要求学生感受流行音乐作品的节奏感。在传统的听唱训练节奏感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重复性教学模式,或者对学生介绍抽象的知识点,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降低。对此,教师可选择适宜的流行音乐作品,然后要求学生聆听流行音乐作品,并选择部分节奏感鲜明的段落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比如,在节奏训练中,布鲁斯节奏的基础为三连音,所有布鲁斯节奏均是在三连音的基础上演变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择流行的布鲁斯音乐进行节奏训练教学。比如,在《中国好声音》中,很多选手在曲目演奏中均采用布鲁斯音乐。教师可选择常见的布鲁斯音乐应用于节奏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摇滚乐的节奏感比较强,教师也可选择当前比较流行的摇滚乐,然后将其应用于听唱训练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同时使其感受到摇滚乐的魅力[5]。

五、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视唱练耳教学中应用流行音乐作品开展听唱训练的方法进行详细探究。在听唱训练中,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演唱能力等,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为学生介绍传统音乐,而传统音乐的复杂程度比较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低,对此,应当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分析,并选择适宜的流行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听唱训练效率,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作者:蒋玺武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音乐课堂教学论文2

历史上有许多教育家都非常注重学生艺术素养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并强调美育的重要性。要想做好美育工作,笔者认为,利用好欣赏教学是关键,通过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进行提升,引导学生走入音乐的世界,激起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热情,也可以使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得到提升,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的发展。笔者经过调查、实践、研究等,针对中学音乐课堂的现状,提出一些建议,以更好地提高欣赏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如用叙述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产生好奇,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什么是欣赏教学

(一)音乐欣赏的意义

音乐是一种充满魅力又能刺激人的听觉的艺术。如果一个人懂得欣赏音乐,那么,音乐就可以陶冶他的情操。在欣赏不同的音乐时,我们的情绪也会随着音乐风格的变化而变化。音乐旋律的风格迥异,能使人产生欢乐、激情、低落、振奋等不同的情绪。在原始社会,打击乐器——鼓就满足了祭祀、战争、娱乐、歌舞、传递信息等各种需求。发展到后世,管弦乐、弹拨乐等各种乐器又对人的听觉器官起到了刺激作用,同时,也能愉悦身心、舒缓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音乐风格随之出现,我们也越来越能从音乐、歌曲中感受到作者情绪的波动。比如,我们在听到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时,爱国热情油然而生,我们会不自觉地联想到勇敢顽强的义勇军形象,雄壮的旋律、整齐的节奏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于向邪恶势力斗争、为了祖国可以奉献全部的精神。笔者认为,音乐欣赏具有教育意义,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让我们懂得生活的来之不易,进而去勇敢奋斗,并且,音乐可以教育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要有一颗爱国之心,时刻准备着为祖国奉献全部。

(二)音乐欣赏的由来

在原始社会时期,打击乐在乐器中占据主体地位,原始社会的人们只能用敲击简单的节奏来传递信息或者集体娱乐,所以,这一时期的音乐以节奏为主。夏代的奴隶主的娱乐活动不再是集体共同欢愉,而是观赏表演,奴隶主主要从观赏他人的表演中获得愉悦,随着人们对感官刺激的需要的发展,人们的音乐审美能力也逐渐增强,人们的音乐表现力逐渐提高,音乐节奏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一时期,旋律上升为音乐的重要因素。旋律性乐器的地位日益突出,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音乐的种类逐渐增多。“雅乐”产生于周朝,是统治者用于祭祀的音乐,雅乐有严格的使用规定,“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这充分体现了各个阶级欣赏音乐的权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贵族阶级的人每天都要接受不同音乐的熏陶,从两千四百多年前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可以发现,当时的音乐欣赏活动只存在于贵族阶层中,平民阶层较少进行音乐欣赏活动。以至于在当时音乐欣赏活动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人们的音乐审美水平差距很大,音乐欣赏的普及度不高,这导致大众的音乐欣赏水平比较低。随着礼崩乐坏的社会形势,赏析音乐不仅仅是贵族的特权,随着雅乐的下沉,民间音乐得到了蓬勃发展,平民阶级的审美能力也逐渐提高,发展到近现代,赏析音乐已经是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三)欣赏教学的起源

在遥远的春秋末期,孔子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孔子提出,人要有艺术的修养;当一个人想在社会上立足发展时,必须懂得法律和礼节,具有音乐修养,懂得审美,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孔子看到了音乐的教育意义,他认为人的音乐审美能力很重要。到了隋唐时期,出现了音乐教育机构,但这些教育机构大多是为了训练宫廷里的乐工,因为受到了专业的训练,所以,唐代音乐的特点便是专门化、高端化,这样既提高了唐代音乐的水平,也提高了唐人的审美能力。虽然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没有严格的音乐欣赏教学,但是,古人在音乐教育方面一直都在渗透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作用。到了近代,音乐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繁荣,在20世纪初期,出现了学堂乐歌。学堂乐歌在1925年被改为音乐课。后来,人们认为单纯的唱歌课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改革,美育的比重也越来越高,欣赏教学也起到了提升学生的音乐修养的作用。

二、中学音乐课堂中欣赏教学的应用

(一)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对传统音乐课的看法

音乐课堂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中学音乐教师应该主动承担起提高学生的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以及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质等责任。同时,在初中音乐课的教学计划中,赏析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把音乐欣赏课更好地融入中学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同学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音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把中外音乐结合在一起,通过播放视频、纪录片或者是叙述故事的方法,帮助同学们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让音乐课不再是单纯的唱歌课。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发表对音乐的看法,让音乐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音乐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学习和成长中的压力,教师要更好地利用音乐欣赏课堂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促进学生对审美的感知

对中学生来说,适当学习一些艺术对提升审美能力有帮助,比如学习美术、音乐、书法等课程。根据专家的相关研究,音乐是能够刺激人的听觉的艺术,人们可以通过声音和语言来感知音乐,它比我们用行为和视觉获得的感知和印象更为深刻,所以,音乐在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方面有独特优势。在美育中,音乐教学占据重要地位。而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欣赏教学更能促进学生对美的感知。

(三)音乐欣赏教学进入初中课堂的教学实践

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也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如创编等来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生要通过不断地赏析音乐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并且要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边欣赏边思考,还要在欣赏完毕之后向教师提问。这样可以让自己带着目的聆听乐曲,使自己在感受乐曲的情绪、节奏或旋律走向时,印象更加深刻,而不是像传统的音乐课那样,简单听过一遍音乐作品后就直接进入后面的环节,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效果。

三、在课堂上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

(一)注重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1岁到15岁之间,这些孩子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人生经验也很少,并且,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成长经历以及家庭背景都不一样,这会导致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首音乐产生的感觉和受到的心灵感触都不一样,不同学生的审美感受也不一样,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学会倾听不同的思想,学会感受不同的感受,学会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而拉近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教师要发挥教育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加准确,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主动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我们要把我们对音乐作品的热爱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正确地与作品的情感进行连接,对作品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真正地对音乐产生发自内心的热爱。

(二)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营造优秀的文化氛围,教师可以在课上播放一些当下流行的音乐主题的电影,或者播放中外优秀的歌曲以及一些世界名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这样一来,学生才会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还要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展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音乐竞赛,从而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教师也可以把一些常见的乐器带进课堂,比如青少年喜欢的吉他、钢琴、架子鼓等,让学生触摸感受产生音乐的乐器,这样会让学生对音乐产生不一样的感受,老师还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审美,使学生明白,学习音乐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还可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近距离地接触音乐。

(三)适当引入流行音乐

初中生的年龄普遍都在十几岁,加上现在的孩子比较早熟,受互联网的影响比较大,许多学生对网络上的流行音乐比较痴迷,相对于古典音乐来讲,一些网络流行歌曲和一些流行电子音乐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考虑在音乐课堂上引入一些流行音乐,在引入歌曲的同时,一定要用心鉴别这些音乐的品质,在网络发达的当今社会,音乐风格五花八门,老师应该在课上引入一些阳光、健康、有正能量的流行音乐,并告诉孩子们,世界上的音乐有很多种类,只要自己喜欢,并为之努力,也可以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中国风的歌曲,比如周杰伦的歌曲的歌词文化内涵丰富,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范例给学生讲解,其歌曲的曲子也写得非常工整流畅,不仅有很好的思想教育意义,还有很好的音乐教育意义,这样既能使学生了解到音乐的美,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兴趣和学习目标。四、结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新时代的教育中,音乐素质教育的占比越来越高。在一些地区,初级中学到高级中学的升学考试中也加入了音乐考试,音乐教育越来越影响到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笔者认为,要想提高中学音乐课堂的教育效果,采用欣赏教学法是关键。教师要针对中学孩子的生理特点以及心理特点,在音乐课堂上采用独特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分享一些古典音乐作品,开阔学生的音乐思路和音乐视野,也可以引入一些流行音乐,通过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例如爵士、R&B等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孩子形成正确的音乐审美,塑造孩子们阳光、积极、健康的人格。

总之,音乐教学方法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满足当今时代的教育需求。教师要努力给学生最好的课堂氛围、最先进的音乐理念、最健康的音乐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安琪琪 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音乐课堂教学论文3

音乐欣赏课是小学阶段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小学音乐鉴赏审美体验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如:营造氛围,激发兴趣;正确培养审美情趣,提升鉴赏能力;有层次地选择,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巧用信息手段,创设音乐情境;加强审美评价,进行系统总结;等等。

认识重要意义,提升审美能力音乐虽然无法直接、具体地反映所描绘的对象,但能借助抑扬顿挫的节奏、旋律传递出动人的情感。这种情感可以打动人心,给予学生独一无二的审美享受。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将对音乐美的感悟与欣赏融入授课内容,使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观念。用心感受音乐的过程,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形成正向、健康、高雅的审美认知,从而逐渐提升其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个人音乐素养。同时,音乐教学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营造浓厚氛围,提升鉴赏能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应该首先营造浓厚的音乐教学氛围,播放一些欢快活泼的音乐供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如通过播放《上学歌》《小螺号》等音乐作品,再加上有趣的讲解,教师不仅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音乐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当前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获得音乐经验和相关知识,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为学生留出展示空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和音乐素养;教会学生用心聆听,心无杂念地体会曲调中的丰富情感,感知音乐的魅力。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音乐”的能力,如早上清脆的鸟叫声、小桥下潺潺的流水声、雨天滴落的雨水声……通过捕捉生活、大自然中的声音,学生提高了对世间万物的感知能力,在对事物的感知中丰富内心、充实自我。选择合适内容,提高欣赏水平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差异,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有层次地选择合适的内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逐步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审美能力。教学小学低年级时,教师可选择《数鸭子》《采蘑菇》等歌曲作为学生的欣赏作品。这些作品整体简单、节奏活泼、曲调欢快,适合学生初级阶段的学习。随着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教师可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校园多美丽》等歌曲,巩固学生的音乐知识。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音乐课堂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教师应该将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内容深度融合,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的音乐场景,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欣赏、学习和创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加强审美评价,进行系统总结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对于优点,教师应给予表扬;对于不足之处,教师也应明确指出并进行指导纠正。例如,在教学《春到沂河》时,教师先让学生欣赏通过不同乐器演奏的乐曲,营造浓厚的欣赏氛围,接着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描述春天沂河展现的场景,并对学生的发言及时进行评价。

总之,培养音乐欣赏的审美能力,对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积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作者:海源媛 单位:社旗县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