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7 10:40:55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思想教育创新3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0前言
在农村小学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时,需要对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进行全面分析,要充分考虑时代发展实际,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党建工作有效融合,通过德育课程促进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此外,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够利用有效的思想政治育人策略,促进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发展。
1新时代农村小学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校重视度不足在社会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与需求。尤其是在农村小学开展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对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并不够重视,这会直接影响农村小学思想政治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随着时代发展,思想意识的丰富发展,社会生活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学生的思想也更加活跃和积极,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发展需求存在冲突。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课本教学过程中,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不强,导致学生接受的教育无法满足实际发展需求。第二,教育方式过于呆板无趣,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当前的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无法做到活学活用,在思想意识塑形阶段,学生无法接受实质性内容。这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和主动性。并且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仅仅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学生被迫接受相应的知识,没有与现代教育方式精神结合,也未与时俱进,没有对网络和新媒体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中学生对知识层次的多方面需求[1]。
1.2教师素质与能力不高教师素质与能力不高也是当前新时代农村小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表现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很多教师存在的问题是师德修养水平不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良思想和社会的不正之风导致一些教师在社会影响下出现违背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一些教师不敬业、工作不认真。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福利待遇并不高,一些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而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关心比较少,甚至会出现一些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第二,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比较低。在小学开展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专业的思想政治教学,教师一般是其他科任教师兼任的。教师自身的能力素养并不充实,对思想政治的知识认识也不够透彻,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无法做好备课,无法准确解答学生的问题,导致教师在学生中的信服度降低,影响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1.3家校配合度不足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需要促进学校与家庭的有效配合,而在农村地区很多家长普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自身无关,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家校配合度不足,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效果。第一,学校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对相应的问题不够重视。很多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更加重视的是知识教育,忽视了道德教育。例如在课时上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时量比较少,并且时间安排不合理,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下午,甚至会被其他知识文化课程占用。在师资方面,专业性教师数量比较少。第二,家长的重视度不足。在农村地区,家长比较重视学生的学科成绩,将升学成绩作为培养学生、判断学生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对中小学生来说本身的思想意识并不成熟,家长不合理的施压会导致学生思想意识出现问题。
2新时代农村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在新时代,为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充分发挥作用,需要考虑农村小学地区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具体情况,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实际联系,与学生贴近,为振兴乡村人才培养作贡献。在当前的农村小学教育过程中,要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不同工作的生命线,必须紧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够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在新时代农村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其主要意义:第一,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村小学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站稳立场,坚定政治方向以及正确价值导向的要求。在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学章程和办学理念,并且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而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体系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也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农村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中。第二,加强农村小学政治教育工作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小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措施。因此,开展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环节。第三,要重视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者是我国教育体系在发展过程中的共同使命和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作用是传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是新时期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因此,强化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将知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融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效果。
3新时代农村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策略
3.1强化德育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在新时代农村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德育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工作。在这一环节中需要紧抓德育教育的核心,具体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第一,要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为基础,保证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创新改革与国家的相关要求相符合。在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劳动教育,加强整体规划,对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确保德育教育教学体系的合理性和全面性。第二,需要将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农村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强化课程语言功能,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德育教学一般是以学校的课程体系为基础开展的,需要通过德育教学的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并推动学生各项品德要素的协调发展。现阶段,在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主要为《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更加强调的是德法兼修,《道德与法治》包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各项内容。除此之外,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还涉及了学校、家庭、社会等法律知识。教学可以根据不同小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设计,深入挖掘各种德育资源。例如动植物、村镇建筑、网络通信调度以及社会其他组织等,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深化,使学生从小爱国,培养学生识别真善美等能力,并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和理想信念。例如在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中第1单元为《我们的守护者》,为了使学生能够感受幸福生活,让学生明白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之一就是公正的法律体系。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入以下《宪法》的知识内容,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主题为《我们是公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中国梦的相关知识作为切入点,使学生明白在中国梦实现过程中,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奋斗都至关重要。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学好知识,增强本领,才能为祖国做贡献。
3.2营造思想政治教学环境与氛围在农村小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营造思想政治教学环境和氛围。可以利用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互动。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营造良好的氛围,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突出展示相应政治教育的不同内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在教学楼的走廊、楼梯空间以及墙壁等不同位置展示爱党、爱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潜移默化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更加优秀。
3.3联系学生生活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要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实际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兴趣爱好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利用一定的实践活动深化课堂教育成果。尤其是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奇心比较强,通过不同的比赛、经典诵读、演讲比赛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优良传统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融入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通过网上祭奠英烈等形式开展缅怀先烈的活动,还可以利用橱窗、班会等不同渠道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觉悟[3]。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升国旗、团队仪式活动、少先队活动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形式,可以深入挖掘不同活动背后的教育含义,对学生进行引导,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项目时,需要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确保实践活动有明确的主题,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才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4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现阶段,在农村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最主要问题之一是教师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不高。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实施,需要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主要从以下角度出发:第一,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对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内容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主动性。并且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本身是综合性的课程,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要求比较高。第二,要加强对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与职业道德水平。在思想政治教育培训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构建党员带头学,教师全员学的思想政治培训格局,明确教师在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使命。利用学习和主题教育可以明确立德树人的责任,并且通过以德育德、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等手段能够提升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第三,要做到言传身教,充分发挥教师的带头模范作用。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作为主导者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同时要发挥榜样的作用,教师的师德师风、综合能力等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引导性作用。
3.5其他策略除了以上策略之外,在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还要从以下角度出发,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实施:第一,要重视不同学科的德育渗透工作。要深入挖掘所有文化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因素,利用知识学科内容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心。教师需要以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依据,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保证德育教学工作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第二,重视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为了充分发挥家校联合作用,保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需要对当前农村地区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进行全面掌握。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比较多,隔代抚养有监护缺失的问题,学校方面需要召开家长会,鼓励教师进行家访,提升家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才能够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与此同时,需要加强市场管理监督局和公安部门的配合,重视学校周边环境治理,为学生营造正能量积极的社会环境,扫除对学生身心发展不利的各项因素。
4结束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越来越完善,加强农村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必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工作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对农村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把握,从问题出发提出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完善农村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同时优化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才能真正提升农村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作者:吴潇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城区第二小学
小学思想教育创新2
1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1.1缺失的爱大北小学深处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交通不便。本人在做志愿者扶贫的过程中,在接触大北小学的学生时发现孩子们胆小、眼神中流露着恐惧、害怕与人交流;在与教师访谈中发现,全校132人中,有90人以上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们都会有一些心理问题。
1.2缺失的课程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那么德育教育应体现在小学阶段的课程及活动中,走进大北小学,“为孩子们送上一节音乐课”是这次送教下乡的任务之一,访谈中发现,孩子们课程中没有音乐、美术、品德等课程教育,孩子们的体育课也仅仅是自由活动。
1.3缺失的教师由于学校师资欠缺,农村小学教师既是班主任,又是多种科目的科任课教师,课内的数学、语文科目已经占据了教师的大部分精力,德育教育课程自然就减少了,成了纸上谈兵,加之个别教师专业能力不够,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逐渐消失。
1.4缺失的德育传统的德育教学陈旧,教学手段单一。部分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十分简单,教师依照教材按部就班地讲解,枯燥而乏味,课堂教学与小学生的互动很少,教学内容都是理性知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思想品德教育课缺乏热情。
2加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指导建议
2.1家校合作、社会链接共同参与德育教育农村家庭多存在经济困难、留守儿童较多、学生性格胆小等诸多问题,学校应建立家校合作,应多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让孩子们在爱的环境下成长;与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保持联系,广泛开展“关爱留守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定期进行沙盘游戏及一对一心理疏导;开展“师生真心话”德育教育教学活动,通过撰写书信、一对一交谈等活动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2.2加强农村德育课程的建设“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德育课程的建设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改变过去传统的“单向式”“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是极为重要的,走出去,萌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爱家乡、爱学校、爱校园、爱自己的情怀,学校固然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但实践也是德育教育的升华。
2.3加强德育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师资力量、教育环境决定教育质量,因此,构建专业的教师队伍是我们势必解决的问题,农村教师对比城市教师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为了提高农村教师德育教学水平,教师可以走出去参观学习,引入大学生志愿者加入也会有一定成效。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灵魂,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当今社会,德育教育被推上新的浪潮,德育教育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未来,要加强农村德育教育,让农村德育教育真正发挥到立德树人的作用。
作者:岳丹丹 单位:沈阳农业大学附属小学
小学思想教育创新3
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靠的不仅仅是人们的口耳相传,还在于历史社会因素,无论从政治视野、经济视野还是社会视野上来看,中华文化始终是嵌套在各种各样的形式规律之下,包含着人民对过去的记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变化。依照这一历史必然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首先可以明确其在人们的日常行为指导方面的作用,其次就是培养出文化自信,面对如今全球化的文化交融依然能坚持对自身文化的信仰,不因外来文化的浸染而忘却本身的文化基础。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我们谈到如“爱”这种包容性很强的话题时,往往很容易把这种字词的意思局限在某个狭小的领域中。谈论爱国也是这样,在“爱”这种涵盖意义广的字眼中,其深刻性带有从人出生到生命结束所持续保持的特点,人究其一生都在谈论思考着一切与爱相关的话题,包括爱国这种带有民族色彩并有包容性的含义,刨除个人主义的爱的情感,那么爱国这一情感则深深地嵌入每一个土生土长的人的血液中,这就是从文化的信仰、历史的记忆中携带的情感。同时,既要带着对历史的关怀,也要带着对未来发展的追问,不论是什么样的民族,这都是不可遗忘且必要的态度。面对现代的全球化,只有适应环境、迎接挑战,才能取得长久的进步。
(二)以德为本的儒家理念儒家思想起源于西周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历经近800年的周朝统治,在战争中逐渐走向礼崩乐坏。这一系列的历史背景让孔子产生了对道德的重新思考,过去周天子为尊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出现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割据的状态,等级秩序已经土崩瓦解,社会从重视道德律令演变成以牟利为中心,为争取更多的土地而战争,道义、仁爱在大部分人的心中已经失去作用。为此,为重新唤起人们对道德的重视、对仁爱的信念,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始了他的传道,他的弟子则在他的影响下继续为后人传道。一直持续到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在此之后,以德治。仁爱为政的思想成为帝王的治国理念。而民间,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异常注重“德”的地位和作用,甚至将“德”提升到了本体的高度。
(三)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所构成的是一种老人和年轻人相互交融的辩证关系。须知,尊老和爱幼是相互的,不是单向的。青少年的成长不仅仅是对外界知识的不断汲取,以更好地应对生存,而且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注重传统美德的行为习惯,并牢牢记住先贤传达的文化要义,坚持对传统美德的传承。要成为人才,没有道德是不足以立足于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社会之中的,由此可见美德的重要性,其不仅仅对行为有指导作用,还教人感悟先贤的智慧,在这种文化记忆中不断得到熏陶滋养,提升自我。将视角放置于社会,则可以建立良好的社会规范,以人们理想的行为准则为基础。人之所以为人,不同于其他有生命的物种,就在于此。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必要课题需要借助大众传媒。在信息交通、通信设施并不发达的古代社会,文化常常是社会上层人士能够拥有的精神养料.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快捷,这一场场变革带来了通信的变化,从纸质为主的传统媒体,到现代电子通信为主的新媒体,电视、电脑、手机等新媒体传播工具为充分传播传统文化制造了更加平等自由、快捷便利的可能。例如央视科教频道上讲授的国学、超新图书馆上面的电子版文学书籍和教学视频,以及网络上的历史电影、电视剧等,教师可以多多组织学生收看,并布置读后感和观后感。事实证明,合理地利用大众传媒的学习资料,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提升其道德修养。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学科来自人们对最真实的知识的认知和追求,不论是何种知识,都离不开真实性。真理与美德一直是人们思想深处的追求。然而知识在不断的分化中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方面就是把道德和真实性划分开来,另一方面是专门用艺术去探寻美,用其他学科去寻找真实,那么有关善的德育就被忽视了,只知道传统学校在德育的教导中仅仅依靠一系列教规指引,没有任何缘由上的思考,直接用记忆的纲化教学模式让德育成为为任务而生的教条。如果这就是德育的真面目,那么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学生会不理解什么是美德,甚至于没有美,仅仅只是德也无从知晓了。面对教学陷入的这一尴尬处境,唯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向,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相融合,将培养成才改变为培养成人,只有了解到人性才能认清自己,才能更好地将学得的知识用于实现自我和为社会做贡献。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于丰富的校园活动中传统教学更多的是教师讲学生听,为改变这一个教学模式,需要将学生从文化被动接受者的角色改变为主动学习者,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行为方式的思想指导。可以开展读书节、国学文化展览会、国学阅览室,定期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文,营造诗文学习的浓厚氛围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二年级的小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接触过国学经典的内容,能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的内容,但没有感悟的过程,那么国学就需要填补这一空缺。
三、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
(一)理想励志教育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成才成人的路上总是艰苦辛劳的,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挑战、不怕吃苦、不怕辛劳的奋勇拼搏的精神。而那句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时不奋斗,老来却追悔莫及,将会消失在学生的生活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拥有理想并为之树立目标,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观看优秀的影视作品并写下观后感,例如《觉醒年代》《1921》等,让学生带着和往常不同的视角去看待,用心灵去感受电影中的主人公在面对残酷现实的同时寻找着通向理想道路的决不放弃的坚韧意志。虽然励志道路上也不乏一些空谈理想而不去实行的梦想家,以梦为马纵然可贵,但是却因不能实现而以悲惨的结局告终,这是实现理想道路上最忌讳的。我们面对这漫漫人生路,有人在无意间便偏离了步行轨迹,有人失足直接落入悬崖,而坚持下来的人无不一直将励志当作座右铭牢记在心,同时奋勇拼搏,才走出了绚丽多彩如诗一般的人生画卷。这都依托于良好的品德教育,在负重千里的人生路上犹如水源的精神食粮和不懈的行动力与决不放弃追求的意志力。
(二)爱国主义教育在我们生长的这片土地上,写下的不仅仅是文明,还有留有我们民族精神的那一最深处的记忆,那便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提到爱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心系国土,在外被流放期间也无时无刻不记挂着自己的祖国,直到楚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中国航天之父”“导弹之父”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期间一直心系祖国,即使在回国时面临层层阻挠和迫害也依旧坚持回报祖国的信念,5年后终于回国,之后在建设祖国的科学事业上一直坚持奋斗,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也许做不到这些历史伟人的贡献,但是我们可以学习他们身上坚持不懈、不畏困难的爱国主义情怀。我们还需要教育的传播,例如《狼牙山五壮士》《闪闪的红星》等突出爱国精神的电影,教师可以直接在教室放映并和学生一同观看,带动学生去思考影视中爱国志士的行为,去理解这一系列行为背后崇高的精神表达。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正是基于这一特点,才要将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发展;同时对于传统教育中长期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的问题,需要通过完善教育制度、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来改善。
参考文献:
[1]许远林.强化小学德育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文渊(高中版),2019(6):435.
[2]韩爱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的研究[J].学周刊,2018(33):56-57.
[3]李廷发.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J].吉林教育,2020(9):19.
作者:陈令军 单位: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