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7 16:36:13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语文教学探索3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国的教育国际化源头可追溯到清末的同文馆,现如今人们对外语学习的重视和热情,也是教育国际化的体现。然而,对于教育国际化的追求仅仅局限在外语学习上显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2010年教育部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的社会参与维度,也强调要在国家认同的前提下,具有社会责任和国际理解意识。不难看出,国际理解已经成为了全球公民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小学语文的基础性和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国际素养和全球意识,积极探索合适的方法和路径,将国际理解教育融入语文课堂教学[2]。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
(一)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和大变革时期,国与国之间处于休戚相关的状态,全人类正面临着诸如新冠疫情、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挑战,这些问题不单单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各国共同努力才能够改善并解决的,才能够实现全人类及自然界的和谐发展。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希望各国在谋求自己国家发展的同时,要有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共识;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现。在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背景下,201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提升涉外办学效率、有效扩展双边多边教育合作等系列对外开放教育意见,同年颁布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文件中,明确提出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国家的顶层设计还是现实情况考虑,只有具备国际理解素养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学校教育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关键路径,小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类的通识课程,将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内容融入到语文学科教学中,比单纯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效果要好。
(二)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为了教育能够跟上时代发展,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1999年开始,已经进行了几轮不同方面的改革,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指导下,教育在不断地走向国际化。语文课程标准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其中就提出当今世界需要人们具有创新、开放的思维与眼界,这一要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要求一致。另外,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国际理解作为一种价值观教育,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深刻理解了教育国际化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意义,并在实践上付诸行动,才能真正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培养具有全球发展理念的现代公民。
(三)拓宽语文教学的视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能够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例如语文的阅读能力对于数学学习至关重要,阅读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到数学学习。另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综合性的,语文课程的丰富性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无论是教育理念的更新,还是教育技术手段的丰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都要立足全球视角,因此要拓宽语文教学的视野。从教育国际化的视角出发,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重新审视小学语文教材文本,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够使语文教学多元化,建构积极、开放、具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而且能够致力于培养面向世界和未来的青少年,打开他们眺望世界的窗口。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我们也需要正视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小学语文教师是语文学科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除了必须具备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外,丰富的国际理解知识和渗透国际理解内容的方法也是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因素。
(一)教育目标定位存在偏差当前,很多中小学对于学生国际理解教育的培养存在目标定位上的偏差,单纯地将其认为是“国外了解教育”,并希望能够通过各种形式多变的活动来体现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而缺少对于国际理解教育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国外文化知识是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但对小学生的国际理解教育应该将目标定位在渗透国家民族意识的基础上,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而不应该仅仅是向学生输入知识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开展的国际理解教育活动存在“高大上”“形式化”的现象,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体验感。另外,在“课时保障”和“学生负担”的关系上如果处理不好,会存在“被边缘化”和“学生负担加重”的现象,不仅违背了当前“双减”政策的要求,而且达不到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
(二)教师国际理解意识淡薄教师作为学生知识的引导者,学生的国际视野与教师的国际理解素养具有直接的相关性。但在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中,不难发现教师的立足点往往放在如何教学生学好语文,而不是用语文教学生,语文学科的价值也就没有充分得到体现。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国际理解意识还比较淡薄。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对课标进行深入的解读,只是将落脚点放在各阶段需要达成的识字、写字、阅读等目标上,而没有认识到培养具有开阔的眼界、创新和开放思维的学生,也是课标对于语文学习的要求。另外,由于现在极少有学校能够针对国际理解教育制定具体的考核方案,这就导致无法对其学习过程进行激励、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一线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课业教学负担较重,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任务也比较重,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国际理解教育的探索上,学校也没有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专业性和实操性的培训[3],教师在国际理解方面的继续教育没有得到保证,而且国际理解教育是非应试的教学,短期来看无法进行衡量,因而教师在这方面的关注度也不高。
(三)国际理解教育形式单一在“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探索、求知、实践的动力[4]。因此,教师吸引学生的兴趣以提高课堂效率变得尤为重要。目前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国际理解教育还停留在知识的普及上,长此以往用相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会降低学生对国际理解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对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持续性学习。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的国际理解内容,教师往往依靠教材文本,通过显性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虽然显性教育也会产生相应的教学效果,但是语文教师也要认识到仅有显性教育是不完整的,尤其是对于国际理解教育来说,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更能够达到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路径探析
(一)在教材文本中挖掘国际理解教育元素如今小学语文的教材文本中选用的国外作品一共有37篇,这些作品涉及的国家主要有德国、苏联、丹麦、美国、日本、法国、捷克、意大利、黎巴嫩等。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材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选文比较广泛,学生能够从教材文本中了解不同国家的山川与风俗、思维与行为方式、战争带来的危害、人类的发展与成就、保护环境的共同体意识。另外,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板块,也涉及了国际理解的内容,例如四年级上册“我们与环境”、五年级下册“我是小小讲解员”、六年级上册“意见不同怎么办”等,这些教材文本都可以成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元素。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显性方面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教育,也可以将国际理解教育通过隐性教育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其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5]。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五年级上册)这篇课文在最后一段中描写了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的种种恶行,我们可以借此文本,增加一个设问:其他国家是否有类似的遭遇?这样的设问既让学生感受到优秀文化被毁灭的惋惜,也能够理解到追求和平的意义,体会到战争带给世界的危害。在语文教学中,这种隐性的国际理解教育资源比比皆是,只要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就会提高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
(二)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内容小学语文课堂是开放的课堂,不仅体现出保护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也体现在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上。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就是想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尤其是在“双减”政策的落实下,课堂的有效教学更是教师所要追求的目标。因而,国际理解教育的渗透可以关注课前的五分钟,将这五分钟的时间交给学生,只规定相关内容,而不拘泥于形式。学生可以从新闻中关注国内外的大事,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也可以选择熟悉的国家,进行中外对比。这样的形式,在课前就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从课下的放松状态中逐渐过渡到上课的状态,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另一方面,课前的演讲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表达的清晰度,同时也扩宽了每个学生的知识面。除了形式的多样,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涉及到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时,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国际理解的阅读链接,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又积累了课外知识[6]。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知识,教师首先应该提高对国际理解教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够更好地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三)在实践活动中丰富国际理解教育形式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以注重书本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学习。然而实践活动是检验学生国际理解素养的重要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加学生关于国际理解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对国际理解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例如,成都市武侯区实施中国文化浸润工程,师生为外籍人士参观成都名胜古迹当导游,还实施一系列中外融合的工程,全面建设了当地的国际理解教育基地[7]。另外,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联合国大会的活动,选择国际上热点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则是不同国家的代表,在参与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培养其国际素养的重要因素,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将单纯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加强了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
(四)在班级中营造国际理解教育氛围众所周知,班级中的显性文化对学生发展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生生活在充满文化氛围的班级中,自然会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从古时荀子“性恶论”的观点,再到“孟母三迁”的故事,都体现出了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班级作为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场所,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可想而知。因而,在班级中营造国际理解氛围是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途径。小学班级中无论是黑板报、墙报,还是活动角的建设,都可以作为营造国际理解教育氛围的小天地。通常小学班级中,大部分语文教师都会担任班主任,那么班级文化建设是其工作的重要部分。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在班级中选择一小块区域,作为国际理解教育学习的板块,根据近期的时事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分小组带领学生进行随时的更新。
四、结束语中国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各国正逐渐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共同体”。教育作为人类走向世界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事业,想要实现人类的和平共处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国际理解教育。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密切关系,社会的发展促进教育内容的发展与变革。因此,时代发展给语文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升自身的国际理解教育素养,开展具有中国元素的国际理解教育[8],从而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的学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让我们的学生拥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促进世界繁荣,建设人类美好未来。
作者:万正维 禚孝宇 单位:成都大学
小学语文教学探索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是学校、教师、家长关注的焦点。小学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起步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对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有重要意义。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新课标要求与新时代教育发展目标,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自主参与对知识的分析、探索、建构过程,是其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此,若想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改变教学模式,合理定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时间。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我针对阅读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以《镇定的女主人》一课为例,在阅读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自主学习任务: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保姆神态与动作的句子,并对句子进行分析,圈出其中关于描写的词语;通过全文阅读,分析女主人对保姆做了哪些吩咐,可与同桌、前后桌进行交流。第一项任务通过认真阅读即可完成,很多学生并没有与同学进行交流;而第二项任务需要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分析课文的情感与脉络,需要与同学进行讨论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应干预或强制改变学生的想法,而应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反馈了解其学习能力及存在的问题。如此一来,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不断产生探究的兴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自主学习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基于合作学习,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随着学生理解与分析能力的发展,所学内容难度也逐渐升级,不少学习任务都需要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此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利用所学知识共同解决问题。这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合作探究任务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完成,还可以在课下完成,最终由师生共同点评、总结。以习作教学为例,习作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但小学生习作常出现表意不明、逻辑混乱、语句衔接不畅等问题。与其他教学内容相比,习作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充分利用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时间,我组织学生成立了习作小队。每个小队有4~6名成员,每周选定成员感兴趣的话题写2个片段。一名成员朗读自己的习作时,其他成员要写出感受与改进意见。这种习作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下活动,使学生的课下活动时间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还使学生理性、客观地认识习作,克服畏难心理,逐渐产生习作兴趣,养成自主习作习惯,提高习作能力,有效地发展了自主学习能力。综上所述,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不仅对提高小学阶段学习效率有着重要意义,还影响着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稳步发展。
作者:王萍 单位:甘肃省甘谷县大像山镇南街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探索3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受到了关注。审美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能够促使其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想象、拓展思维,在领悟美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感悟和体验,有效提升他们的语用能力和审美鉴赏力。由此足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审美素养之于学生成长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及其价值。也正因为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语文审美素养的培育及其引导,并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予以培养。语文教材精选了多篇优质的文章,语言形式也灵活多变,蕴含着丰富的审美素养元素,对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这便为小学语文教师立足语文学科特色实际,巧妙而灵活地面向学生培育审美素养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语文教育实践经验,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这一主题进行细致分析、阐述与探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培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材塑造了很多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这不仅是学生语言知识习得的过程,也是文学鉴赏的有效载体。在引领学生进行审美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品的语句和情感,将人物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感受,建立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通过解读艺术形象的方式进行审美鉴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审美情境的快乐,对其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阅读,构建具有语文味的阅读教学体系,用文学艺术的雨露浸润学生,促使获得感官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解放,这也是审美能力的重要体现。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其一,发展学生的审美感知。语文学科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审美对象,通过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应对课文中的意向、色彩、形态等进行感知,然后整体把握文本意向,最终上升到审美知觉层面,促使学生审美思维的形成。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促使学生审美创造力得以提升,真正意义上构建具有情感的课堂,促使学生审美感知力的提升。其二,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审美感知力作为学生审美想象的重要枢纽,需要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其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感受,进行联想,领悟作品的深层内涵,为作品的再创造奠定基础。其三,促使其进行审美创造。学生审美创造力的提升需要深入文本当中,再从文本中跳脱出来,形成独立的审美能力。具体来说,就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促使其理性思维的形成,进而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鉴赏力诗文鉴赏是学生体验语言文字所营造的意境的过程,以达到深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目的。文学作品鉴赏的过程就是学生心智活动的一次审美体验,能够促使其产生审美联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善于运用联想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同一作者的作品进行感知,自主地融入作者的所见所闻当中,实现跨时空的意向重组,促使其深刻挖掘作品的深层意愿。审美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特征的重要体现,能够拉近学生与语文学科之间的距离,使其真正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这对于唤醒小学生语文学习热情,使得其始终充满积极性的高效学习语文知识显然有着极为突出的积极意义与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培育的现状
(一)应试教育隐形指挥在应试教育理念的隐形指挥作用下,教师的教学活动也以学生的升学为宗旨,这样就很难顾及审美情境的创设,学生无法真正感知文本所蕴含的美。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将时间花在大量模拟试题上,采用机械式训练的方式,这与语文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对优秀的作品教师没能引领学生细细品味,学生对文中所塑造的形象美感知不到位,严重影响他们的语文学习体验,也使其审美素养的培育成为无源之水。这样的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
(二)教师忽视审美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训练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课堂的掌控权完全在教师手上,学生这种被动式的学习状态难以激发其审美的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单纯以知识的讲解和技能的训练为主,较少涉及对文本意向的分析,缺乏对文字语言的品味与感悟,这就很难提起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担起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重任,意识到素质教育理念下美育的重要价值,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带领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感知美、享受美。
(三)学生缺乏审美体验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是从语言文字中捕捉情感的过程,在情境中进行情感投入,实现对文本内容的再创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取代,统一的教学模式和固定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形成了语文学习的思维定式,这种“主宰”学生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获得审美体验,也使得他们逐步丧失审美的兴趣,难以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培育的策略
(一)提升自身品德修养,加强自我审美素养1.提升教师的审美感知力。作为审美素养教育的实施者,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自身审美感知力的提升,能够对审美对象做出情感反应,拥有将感觉材料转化为形象认知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挖掘文本中的审美因子,并将其完整地传达给学生,引导他们感知美、创造美。例如,在学习《烟台的海》这节课时,笔者设置问题:“大家说一下这个季节的海有什么特点?哪些语句最能表达海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这样一种挖掘文本审美元素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增强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促使其深刻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形成审美感知力。2.提升教师的审美想象力。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自身的审美想象,更好地开展审美教育。例如,在讲《长江之歌》这节课时,教师首先应产生丰富的想象,然后引领学生感受长江宏伟博大的气概,促使学生建立对文本内容的感性认知。3.提升教师的审美创造力。首先,教师应强化自身的知识储备,抛弃陈旧、落后的教学思想,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构建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语文教学体系。如教师可以阅读《美学向导》《蔡元培美学文选》等书籍,提升自我审美素养,从固有的教学思维中跳出来,更好地落实审美教育。其次,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差异化的美育技巧,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开展针对性的审美教学活动。最后,教师要设计精细化的审美教育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美、创造美,促使其审美素养的形成。
(二)强化文本内容解读,强化学生审美感知小学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审美元素,也贴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是学生审美素养提升的语言材料。首先,感受文本的字词美。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物质基础,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之美,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更好地进行审美表达。其次,感知文本的意蕴美。思想是人类实践所得到的启示,学生具备审美思想,有助于强化他们的审美感知。教师通过带领学生挖掘文本的意蕴美,感受历史文化所沉淀下来的丰富思想和审美品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例如,《珍珠鸟》这节课讲述了小动物的可爱与机敏,只要我们与它们建立信任关系,便能够创造出美好的情感。通过寓言和童话故事这种浅显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美的内涵,传递美的思想,促使其主动思考,获得深刻的感悟。最后,体会文本的自然美。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美的文章,触动着人心,也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之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与体悟,在脑海中形成对大自然的审美想象。如《祖父的园子》,作者用轻快的笔触将学生带入园子中,感受作者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自然类文章的描写,运用平淡的语言在不经意间彰显美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反复朗读,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有效提升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审美感知力。
(三)营造文本审美意境,激发学生审美想象教师在带领学生品味语言材料的过程中,应在“情”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熏陶和感染作用,让学生在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情感表达的生命力,促使其感受文化的熏陶,获得精神品格和审美素养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夹竹桃》时,笔者借助多媒体创设了直观化的审美情境,开启学生的审美思维,将他们带入夹竹桃的美景中,从而更好地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通过这样一种审美意境的营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从学生的审美情绪出发,有效强化学生的审美心境,促使其与作品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形成对话式的学习模式,改变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独角兽”的尴尬境地。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学生进行审美创造提供素材,让文本内容与形式达到高度统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得益彰,是激发学生审美想象的有效载体。多媒体课件通过意境的创设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其对美产生追求和创造的欲望,有助于提高他们品鉴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四)构建开放学习空间,引领学生审美创造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过程中,不应拘泥于教材内容,应为学生审美创造活动设置新的增长点,即拓宽语文教学内容和范畴。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延伸作家的其他作品,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实现其审美素养的升华。课外阅读能够拓宽语文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对其审美创造性活动的进行有着积极意义,同时,课外阅读能够拓宽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空间,更好地培养他们自主进行审美活动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学习《如梦令》时,教师可以穿插《声声慢》进行拓展性学习,一方面有助于强化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整体性的解读,让学生的审美体验达到新的高度。学生审美创造力的提升不应仅停留在词句的鉴赏上,还应对文字背后的意向进行深度分析,挖掘文本内容的美点,体会语言文字的深层内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我国的经典名著《西游记》,该作品通过曲折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师徒四人历经磨难取经的故事。通过让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可以有效拓宽他们的精神空间,增强他们对知识的探索力,同时,也在此过程中实现了学生语感的培养,有助于强化他们的语言感知力,促使其进一步拓展心灵思索,实现审美创造。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量在不断提升,也更复杂。这就需要教师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注重挖掘文本中的审美教育内涵,通过为学生营造开放性的学习空间,促使其审美创造,从而产生审美情趣。
(五)渗透审美素养理念,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由于应试教育的痼疾,小学语文教学中鲜少开展审美教育活动,这已经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盲点。目前,关于小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考试中的死记硬背思维和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都是当务之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评价是对学生阅读感知、体验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考查,需要教师多角度、有创意性地进行评价。如教师在评价学生阅读能力时,应摒弃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重在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力,突出直接思维的形成,将重点放在对文本思想情感领悟的层面上。
在完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机制的过程中,关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应通过让学生阐述文章大意的方式检验他们的语言领悟力和感知力;关于审美素养的考查,教师应摒弃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在学生深度咀嚼文本、品味文字的基础上,考查他们审美体验的程度,促使其着重挖掘文章美的元素,进而获得精神的熏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的同时,还应注重知识之间生态关系的构建,树立语文学习的整体观,在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感受审美的真谛,从而更好地将审美素养融入教学评价体系中。总之,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陷入刻板教学误区的现象,教师在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知识水平提升的同时,还应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审美素养是小学生语文学习应具备的必要素养,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小学生的实际现状开展审美教育,促使其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强化他们的语言感知力。在日后的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我将进一步积极探讨培育小学生审美素养的其他可行方式方法,寻找更多有效促进学生审美素养发展的教育策略,并对其进行归纳与理论升华,以望给予更多小学语文教育同仁教学以积极启示,推动其共同参与到小学生审美素养培育的行列中来,既传授语文知识,又培育审美素养,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获得更好的进步及其成长,也为其长远化的可持续发展积淀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陈雅玲.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培养策略[J].语文新读写,2020(09).
[2]李程.素质教育背景下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路径探究[J].神州,2019(21).
[3]郭诗莉.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之审美鉴赏与创造初探[J].数码设计(上),2019(05):45.
[4]李晓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探讨[J].甘肃教育,2021(04).
[5]尹淑玲.对小学语文审美素养教学的思考[J].软件(电子版),2019(05).
作者:王红 单位: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兰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