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3 11:28:43
序论:在您撰写职高语文教学改革论文3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在传统的职高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通常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生硬、古板的教学方法,缺乏活跃、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缺少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不高,学生被迫处于较被动的学习地位,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不理想。同时,部分语文教师对现代化教学辅助设备的应用能力相对不高,没有使用最先进、有效的教学辅助信息技术,这些都是最终导致职高语文教学有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分析目前我国职高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并就如何进行职高语文教学改革提出合理的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高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不高职高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学生大多为成绩不理想的初中生,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状况不理想,也正因为如此,学生才会选择职高学习一技之长,以求日后能够在社会中立足。但学生的学习基础不高直接影响着职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不利于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也不利于职高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
(二)学生缺乏对职高语文的正确认识大多数职高的学生都缺乏对语文学习的正确认识,往往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未来就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同时,学生认为语文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实用,在他们今后的工作中也不常用,以为语文可学可不学,不如集中时间和精力学习专业技能[1]。其实不然,这样的想法并不正确,语文是一门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学科。在未来工作中,职业道德素养及自身综合能力都是决定个人工作能力的重要因素,而在实际生活中,语言的表达能力也时刻影响着人们的交流、交际能力,因此语文学习同样重要。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更新教学方法对语文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够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传统、缺乏创新的教学方法则会阻碍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在职高教育中,语文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师通常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语文教学,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走神,缺乏自主思考,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进而不利于职高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职高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2]。
二、职高语文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活跃而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想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首先,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心理上得到放松。具体而言,要求教师保持自然的教态,运用生动的语言[3]。其次,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讲故事、组织辩论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调节课堂教学氛围。如此,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到知识,最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职高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
(二)学会巧妙地运用现代化教学辅助设备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对推进我国职高语文教学改革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职高语文教师要学会巧妙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设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图、声、像融为一体。首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通过动画、录像、投影的形式将文本中描写情节的内容呈现给学生,给学生感官刺激,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知识奠定基础。同时,这也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4]。其次,多媒体体现出了很强的网络优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以多媒体平台为渠道,寻找与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习作练习、阅读资料等,将其纳入语文课程教学,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信息。教师在职高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可以推动职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这样,才有利于推动语文教学改革。
(三)创设教学情境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因此,在职高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情境,引发学生充分的想象;还可以利用提问与表演的方法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比如,学习《雷雨》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让学生在表演后学生分组制定成为国际化人才的职业规划,并派代表上台进行展示,进一步确立鲁班精神与国际梦想。课后扩展方面,教师要针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对接后续读写要求,绘制我校相关建筑物的宣传海报。
三、教学反思是后盾教学大赛的选拔工作从二级学院开始,到学校比赛,再到省级比赛三个阶段,比赛作品在不断地打磨中不断完善充实。这个过程中,无论对教师的意志力,还是对教学改革实践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教师素养的提升比赛过程历时半年,每个阶段的比赛都是一种锻炼,特别对于非师范类工科教师来说,其教育教学基础相对薄弱,而通过教学比赛文件的准备、教学设计的反复推敲、团队成员相互协作等过程的历练,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改革实践能力迅速提升。
(二)教学效果的提升通过电子教室、智慧职教、网络媒体、语音App等多种信息化手段可以组成信息化教学手段生态圈。而外籍教师的加入,形成了课上与课下双互补的模式,使整个教学过程更直观、更省时,根治了教学痛点,突出了教学重点,化解了教学难点。此外,高职专业教师的加入,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的时代需求。最后,对国际工程的引入,可更好地指导学生规划职业发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句式理解力提升、外语交流能力增强,为学生进一步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的发展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四、结语建筑类专业英语是我国职业教育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它不同于基础英语,具有很强的专业色彩。职业院校的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竞赛,不仅能够展现职业学校学生良好的竞技水平和精神风貌,还能展示职业学校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和水平。对参加大赛的备赛人员来讲,要精研往年大赛选题,按照职业院校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竞赛的规则仔细备赛,这样才能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为更好地培养国际化的建筑类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张嗣奎 单位:东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职高语文教学改革论文2
人文精神就是人类信念、理想和道德等精神品格的结晶。对于职高而言,人文精神是职高文化价值的核心和灵魂。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是,就当前职高语文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往往偏向于理论知识教育,忽略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职高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职业高中要想向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性人才,在语文教学中就应当高度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职高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意义
对于职高语文课程而言,它本身就属于人文学科,主要包括语言、文学、文化三部分,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而人文精神根植于人类文化中,是人类智慧与精神的重要载体。语文与人文精神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首先,语文学科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启蒙学科,学习语文知识的意义在于精神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完善学生的人格。其次,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我反省,提升学生的情感。最后,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1]。
二、职高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
(一)树立人文关怀的教学观念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专业的知识、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职高语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就应当积极地树立具有人文关怀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还要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做事情有始有终[2]。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让学生提问,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的教学平台。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问时,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采用鼓励性的语句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
(二)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环境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反之,则会影响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校园文化,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让学生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奉献精神。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由教学内容引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举行辩论赛,从而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开阔视野,在辩论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人的情感是一种价值取向,它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和能动反映,人的情感能够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道德素养的高低。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转变教学方式,不能再局限于机械式地知识讲解,要善于多用文学去感染学生,用文学情趣去陶冶学生,引导学生,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文章中描写荷塘的词句,然后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幅有关荷塘美景的画面,从而促使学生去感悟文章的精美之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从职高语文教学实际来看,机械式地进行知识讲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课堂转向课外,不仅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例如,在教学《敬业与乐业》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三下乡”活动,通过此类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三、结语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当代教育对人文精神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在职高语文中,语文与人文精神培养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品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道德观,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作者:张倩 单位: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
职高语文教学改革论文3
语文课上,王梦珍同学在理解曹操《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时,谈《诗经》,说修辞,滔滔不绝。全班同学给予热烈掌声,洪儒珍则感叹:“土豪,我们做朋友吧!”这里,学生洪儒珍将知识丰富的同学称为“土豪”,巧用流行语表达佩服情绪,笔者为她点了个“赞”。此外,诸如“你懂的”、“现在问题来了”、“有才就是任性”(化用“有钱就是任性”)等这些网络流行词语经常在课堂用到。如“你懂的”一词,百度百科说它是通用于任何无法言说的公开场合的“三字经”,是网络时代的眼色,举重若轻,彼此心照不宣。[1]任何发展着的事物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汉语也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汉语吸收了方言、外来语中广为流行的词汇,才成就了今天的丰富多彩。现如今,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创新,很多领域都受到了冲击,“改革”一词相当热门,语言领域亦如是。通讯科技的进步给语言领域也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尤其是流行词汇的大量涌入,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度“×××,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大为流行,有学生在课堂上冒出“×××,老师喊你回答问题”的话,引得哄堂大笑,影响课堂秩序。面对着一群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语文教师必须正视他们求新求异的心态,因此,流行语涌入他们的生活乃至我们的课堂是不可避免的。对此,该怀有一种怎样的态度呢?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里已经给了很好的答案。在处理流行语与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是成为“孱头”、“昏蛋”、“废物”,还是成为“拿来主义者”,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一、首先,要有辨别
流行语的队伍鱼龙混杂,因此,要学会分类,能快速判断出他们所传达的含义。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能给流行语很多种分类方法,这是个复杂的问题。暂且“大事化小”,从感情色彩的角度出发分类,从而择出那些褒义的良性词或者中性词,扩充教学口语的内容。
(一)剔除低俗词汇人们为了表达一种情绪,创造出了一些特别的词汇或句式,这些词汇、句式又通过网络广为传播。而它们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品流复杂,于是“闷骚、傻×、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天才(天生蠢材)、可爱(可怜没人爱)”等带有侮辱性质的低俗词汇也大行其道。据网络调查显示,“狗屁”一词有1359个中文网页存在,“他妈的”也有3305个,其余谩骂的词汇更不用提。[2]由此可见,为了宣泄负面情绪,人们将网络当成了一个具有相当分量的载体,从而导致了低俗词汇的大量流行。对于这些词汇,语文教师不仅自己不能说,也要劝导学生不要说,从而保证语文课堂的纯净。
(二)合理挑选中性词汇在流行语中,也存在着一群色彩中性的语言,包括表情符号、数字代码、词语简写等。如:9494(数字代码,意为“就是就是”)、MM(词语简写,意为“美眉”);另外还有一些谐音的词语,如洗具(喜剧)、杯具(悲剧)、大虾(大侠);当然,也有故事或者人物引发的词语,例如台湾一档综艺节目中一位女性嘉宾用自己独特的行为和语言创造出了流行语“Hold住”;浙江台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中邓超那句“Weare伐木累”等。这些流行语不能说毫无用处,不能一并抹杀,而是可以适当选用。有时候,用得恰当,“谐音”也可以造“谐趣”,流行语的独特性、新颖性、形象性等特点,能增添师生间交流的乐趣,拉近师生距离。
(三)保留良性词汇一些带有鼓励性质的词语如“给力”、“O了”、“很high”“点赞”等可以适当运用以鼓励学生。另外一些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出现的“秒杀”、“黑客”等词语,它们代表着新生事物,应该积极推广,出现在教师口语中无可厚非。
(四)借鉴句式和片段在流行语中,除了词汇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句子和语言片段。简单的短语和句子有: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哥唱的不是歌,哥唱的是寂寞;这个可以有;为了我的奥迪,老婆的迪奥,儿子的奥利奥……语言片段如由魏晨的歌曲《我为自己代言》而演化出“代言体”:你只看到我的分数,却没看到我的努力;你有你的试卷,我有我的作答;你嘲笑我分不够高不配玩乐,我可怜你总想名校;你可以轻视我们的成绩,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读书是注定痛苦的旅行,路上总少不了挫败和低分,但那又怎样?哪怕挂科也要挂得平静。我是学生我为自己代言。[3]由《蓝精灵之歌》演化的“蓝精灵体”,宁波人用这个流行语体调侃了多变的天气“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宁波人,他们一会儿穿衬衣,他们一会儿穿棉衣。他们开春以来穿越在那赤道与南北极,每天涨跌十度真是够刺激!哦,坚强的宁波人。哦,铁打的宁波人。他们春捂秋冻拼过这种奇葩的天气,经过锻炼身体棒棒滴。”[4]
二、其次,要善运用
(一)巧借修辞析文本很多流行语都是运用了修辞的,如:“名捕”——运用比喻的修辞,来指那些对考试作弊的学生毫不留情的监考老师。“×跑跑”——语出汶川地震中迅速跑出教室的范老师,运用借代,成了逃避责任、不作为的代名词。[5]“杀青”——原指古人制作竹简和加工绿茶的其中一道工艺,现指影视作品完成前期拍摄步入后期制作阶段。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流行语的修辞,在分析文本时可以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如“美眉”这个词,用了借代的手法,代指美女。笔者试用该词讲解《林黛玉进贾府》中对林黛玉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眷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眉眼是最能体现女子神韵的,曹雪芹对林黛玉的描写还原了“美眉”一词,让学生轻松习得知识。
(二)借助体式助理解流行语特别是流行体的盛行,可以说是民间的语文狂欢,这种狂欢刺激了全民的创作神经,有些体式的创作对于语文教学的促进还是相当“给力”的。流行语的体式也可以用在阅读教学上。如在人物分析的时候可以用“代言体”来立体呈现人物个性。以《威尼斯商人》为例,笔者在学生概括夏洛克、鲍西亚、安东尼奥这3位主要人物性格时,在对“代言体”稍作改变以后给出了以下语段,要求学生讨论回答:“你可以认为我,但我,我,我,我是鲍西亚,我为自己代言;你可以认为我,但我,我,我,我是夏洛克,我为自己代言;你可以认为我,但我,我,我,我是安东尼奥,我为自己代言。”代言体的表达方式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热烈讨论,积极作答,特别是在对夏洛克这个人物的分析上,同学们提出了很多观点,除了批判他的视财如命、唯利是图、冷酷无情外,他们认为在这部戏剧中对犹太人的歧视味道很浓。一位同学这样回答:“你可以认为我爱钱、残忍,但我是受歧视的犹太人,我是想报复的犹太人,我是聪明的犹太人,我是夏洛克,我为自己代言。”
(三)仿词仿句练写作大量流行语的崛起,其实跟人们的再创作不无关系。一个简单的词,如“族”、“粉”,衍生出了大量的“族类”、“粉类”,更常见的便是“奴”了,有“车奴”、“房奴”、“孩奴”、“卡奴”,等等,“奴”字从“奴隶”这一词义经过人们的再创作,延伸到了各个带给人们压力的领域。这种全民的语文创作,特别是成段的体式创作更应该有效引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放松、快乐的环境下提升写作能力。此理与学生套用名人的语段进行再创作相同。
(四)褒扬学生更艺术在鼓励式教学环境下成长的学生早已听腻了“好”、“不错”等褒扬词汇,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时如果能运用流行语,也许会有意外收获。在学生作出正确且巧妙的回答时,教师不妨可以说“老师给你点个赞”,轻轻一句,不仅让学生有了新奇感,更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如果学生给的回答超出了教师预期,教师想要达到夸张效果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高端大气上档次”来形容学生的回答。
(五)课堂控制更有效流行语除了可以运用在课文的教学外,对课堂的控制也有一定的作用。在说明文、议论文等文章的讲解过程中,难免会碰到较为枯燥的内容,此时若课堂反应迟缓,语文教师说上一句“亲们,老师讲的是课,不是寂寞”,这个效果一定会超出“都打起精神来,给点反应”之类的语言。学生回答问题欠缺主动的情况下,用“都潜水了?出来冒个泡!”功效肯定高于“同学们要主动回答问题”。
三、流行语不可滥用
(一)注意用地流行语很大一部分是出现在网络交流过程中的,为了让交流更生动、幽默,犹如面谈,人们会使用很多俏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流行语更接近口语。因此,在和学生交流时候可以使用流行语,但对作文却要严格把关。虽然在上文中说到流行语的化用可以提升写作能力,但若全篇都是流行语的架构,这样的文章也不会精致到哪里去的。所以,一定要适可而止,且要根据文章风格而定。
(二)注意用量一堂课,偶尔出现几句流行语可以起到点睛的作用,但若不加节制,频频出现,这堂课的语文味未免要被俗气给盖过。
(三)注意文气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能调节课堂气氛,但也得根据文章的气质而定。一首典雅的诗歌、一篇优美而又伤感的散文、一篇历经沧桑的古文,它们的气质决定了它们要拒绝幽默,拒绝调侃,拒绝任何足以破坏氛围的流行元素。这样的课堂,用不好,不如不用。当然,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流行语在使用过程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能力有限,不一一列举。流行语是一味药,用得好,药到病除;用不好,这“三分毒”怕也是能要了“命”的。
参考文献:
[1]张敏.从流行语中看修辞艺术[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7):17-19.
[2]聂汉琳.当代安徽高职学生流行语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语文学刊,2011(5):5-6.
[3]许瑞丽.如何理性对待网络流行语入侵学生作文现象[J].教育与科技,2013(17):133-135.
[4]胡选萍.网络流行语的教学功能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5):81-83.
[5]杨帆.语文教学要区别对待网络流行语[J].备教导航,2010(8):107-109.
作者:陈引芳 单位:浙江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