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3篇

时间:2022-12-29 10:39:21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3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3篇

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1

核心素养主要指个体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并使自身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能力。农村小学班主任的核心素养,也就是成为一名合格农村小学班主任必备的关键素养,只有具备这些素养才能当好农村小学班主任。班主任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概念,它可以给城乡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提供一个参照体系。由于城乡小学在教育环境尤其是学生成长状况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农村小学班主任与城市小学班主任的核心素养既存在共同点,又存在明显差异。

一、农村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构成特点

(一)更具有感召力的师德素养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构成,首要的就是良好的师德。[1]面对农村小学生的各种行为问题,班主任要善于用良好的师德形象去感化和引导。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他人,班主任必须以自身良好的师德素养给小学生树立榜样,在日常生活中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比例较大,加之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较差,从而更需要班主任通过自身师德素养及由此生发的教师形象去引导学生,而不是单纯依靠制度管理,甚至是班主任本人的强力管控。

(二)更加耐心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班主任的核心能力。这是由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决定的,沟通能力是班主任综合素质的核心体现。[2]面对内向的留守儿童和隔代教育,农村小学班主任的师生沟通和家校沟通,就需要比城市小学班主任更大的耐心。班主任要用更大耐心化解留守儿童内心筑起的藩篱,通过耐心的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耐心沟通是农村小学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基本手段,耐心沟通素养是农村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构成的重要特征。

(三)更强的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随着终身教育时代的到来,学习能力成为社会对人们提出的基本要求。[3]新时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使农村小学班主任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目标。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相对落后,交通不发达,班主任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为了解决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相对复杂的问题,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既不能缺失正式培训,也不能对其形成过多的依赖,而要更加善于在实践中摸索,即他们需要具备较强的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以此来弥补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落后带来的不足。

(四)更强的结合实践进行创新的能力21世纪更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为适应社会发展,班主任必须具备创新能力,方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并不一定需要高科技的支撑,最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城市小学相比,虽然农村小学办学条件落后,但是农村小学班主任不能因此放弃立德树人的职责,反而要更加善于发现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因地制宜地开拓针对农村小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和管理风格。善于结合实际进行创新是农村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构成的重要特点之一,农村小学可利用的班级管理资源相对较少,在有限的资源里进行创新,这对农村小学班主任是一个挑战,也给他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更加突出学生主体的管理能力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农村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该明确这一点,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突出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以班主任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4]与班主任独断专行相比,学生更愿意接受属于他们自己的规则,越是难管的学生这一点越发显得重要。面对比城市小学更难管的学生,农村小学班主任在掌控大局的基础上,将选择权、管理权适当放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对班级的热爱,让每一个人都愿意成为班级的主人,显然这样能使班级管理更加有效。

(六)更加细致的爱心素养关爱学生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标准,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给班主任工作赋予灵魂,因此,“爱心”素养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修行。[5]农村小学中留守儿童占比较大,亲情感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的相对缺位,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落差,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使学生打开心扉,融入班集体,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成长,这就要求农村小学班主任具有更加细致的爱心素养。一方面,农村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当更善于突出情感性。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多数性格内向,班主任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关怀,帮助学生解开心结。为了满足学生对亲情感的需要,农村小学班主任有时候既要充当“教师”的角色,又要兼顾“父母”的角色。另一方面,农村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当有更多的宽容性。在隔代教育的影响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问题比较集中,班主任要注意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理解学生存在的错误。宽容并不等于纵容,更不是放纵学生犯错,而是要善于把控住宽容的度量,做到严慈相济。

二、农村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提升路径

(一)组织系统培训小学班主任的职前培训和校本培训是提高其能力素质的主要途径。[6]在对农村小学班主任进行系统培训时能够帮助其理解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意义,明确培养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框架,有助于提升其核心素养。农村小学中小型规模学校占比较高,其中的教师规模相对较小,仅靠校内班主任之间的相互交流,显然难以达到有效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因此,必须为农村小学班主任组织系统的培训。这种培训不仅要专门针对农村小学班主任的特点举办更新教育理念的专题讲座,更要结合参培农村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实际或工作案例,开展贴近实战的深度案例教学。既实现经验的交流,又验证和运用培训所学的教育理论,切实帮助农村小学班主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在培训结束后,还应当通过在线平台构建培训后的学培之间、学员之间的反馈渠道,以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交流提高。

(二)自觉总结反思没有反思的教育管理经验只是经验的积累,而具有反思的教育管理,可以提升管理者的水平和能力。[7]为提升自身核心素养,农村小学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管理问题时要注意总结反思,养成及时总结反思的习惯。农村小学生中弱势群体较多,问题比较集中,班主任每天都要面临着各种不同的挑战,不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则难以胜任。此外,农村小学较差的办学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班主任专业成长,因而自我反思也就成为补强其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进行反思的目的就是为能够找出自身的失误,及时总结经验,深化自身的内在知识。坚持不定期写教育反思笔记,把自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生成的经验和获得的启示记录下来,并且作出适当的评价,是农村小学班主任开展教育反思的有效途径。坚持常态化的教育反思,久而久之写教育反思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此时,农村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的发展一定能产生聚沙成塔的效果。

(三)重视相互交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AI技术在教育中运用,已经使教育面临着一场深刻的革命,班主任只有坚持学习,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坚持学习、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是提升农村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农村小学资源的相对短缺,班主任想要得到更好提升,则不仅要善于通过参加培训进行正式的学习,也要善于在班级管理的教育实践中与同校及外校的教师开展交流。有好的教育类书籍,要积极共享,阅览者在阅读的同时要做好读书笔记;多听课,学习他人经验,弥补自身的教学短板。有经验的优秀班主任积极帮扶资历尚浅的班主任,帮助其建立起正确的工作认知,毕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赖于班主任对于工作的热爱。新班主任在遇到工作上的困惑时,要主动向有经验的老班主任请教,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习他人的优秀教学理念,为增强实践中的学习素养奠定理论基础。这种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的非正式交流,如果建立在拥有合理参照系的前提下,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参加过正式培训的农村班主任则应在合理参照系的建立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实现正式培训与非正式交流的有机结合,提升促进农村班主任核心素养发展的合力。

(四)提升角色认知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班主任应对自身角色定位进行重新思考,提升班主任的角色认知和实践能力。农村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为培养班主任良好的个人形象,班主任必须明确个人的角色定位;为确保农村小学班主任更具感召力师德素养的培养,班主任必须提升自身对于角色的认知力。农村小学班主任应该以积极的态度融入班级生活,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思想状态,明确学生对于班主任的期待值,以此为激励的目标,提升个人涵养,建立起与学生相互尊重、人格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又增添一条有力保障。在教师资源严重缺乏的农村小学,班主任可能会面临身兼数职的情况,为保障班级正常发展,班主任必须明确自身与普通任课教师的区别。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班主任应将班级的发展作为第一主体的信念,为实现育人目的,兼修多方面的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辅助技能。农村小学班主任要认清自身的角色定位,增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将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当中。

作者:周勇 张雅姿 刘珊 单位:长沙师范学院副教授;长沙师范学院;湖南省南县教学研究室 

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2

现阶段,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有效、有针对性地深化德育理念,也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逐渐减弱了教育作用,教师越来越重视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倾向于采取交互化、适宜性的育人手段。在此背景下,有必要以倾听策略为分析视角与方向,对倾听艺术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合理运用展开探究讨论。

一、倾听策略的内涵

结合教育家李政涛教授发表的“倾听着的教育”,能够了解到,教育应该是“倾听着的教育”,该观点的提出同陶行知思想有较高的契合度。而倾听策略指引下开展的教育工作,既是“柔软的教育”,也是“温柔的教育”。一方面,其强调教育的适应性、灵活性与弹性,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育人实践中做到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实现教育活动与现实条件的协调匹配。另一方面,其强调教育工作者要在工作中融入足够的爱、尊重、包容以及陪伴,进而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扮演好“大家长”“大朋友”的角色。以这种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为基础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便是倾听策略。在小学班级管理阶段,学生心声的倾述与教师的聆听,通常呈现对应关系,即学生说、教师听,在互动交流中增进双方的理解,方便教师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有方向性地确定适合每个学生的管理举措。倾听策略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一项关键依据,更要引起班主任的关注,进而在班级管理模式转型中,将倾听策略作为助力小学生良性成长的辅助力量。

二、倾听策略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体现师生平等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教育者、管理者,处在高于学生的地位中,“居高临下”地对学生进行管教与指导。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内心诉求,甚至在传统课堂上,学生互动性较差,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需求。现阶段,既往经验与教育改革证明了传统教育观念的缺陷与其导向的负面后果,如学生学习心态越发被动、学生易产生负面心理问题等。相比之下,班主任将倾听策略融入到育人工作中,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主动接纳学生的意见、建议甚至质疑、反驳,充分体现了师生双方在角色定位上的平等化、交互化,同时也反映了班主任对学生实际感受的密切关注。从德育实践的角度来看,教师耐心、用心地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包容学生,其行为本身就是健全人格教育、传递公平思想,同时也是保证德育顺利开展、提高德育落实质量的坚实基础。而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基于倾听的平等师生关系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尊心、自信心,且有助于促进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思辨能力、质疑能力、共情能力等多种素养的锤炼提升。

(二)促进师生交流对班主任而言,生情、学情信息极为重要。若在此方面存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班主任的教学管理规划将很容易与现实情况脱节,进而在实践中面临较大阻碍。反之,若班主任充分掌握了班级整体与学生个体的信息,便能立足实际进行育人目标、教育方法、管理制度、活动方案的规划设计,并有的放矢、刚柔并济地开展工作实践。在应用倾听策略过程中,教师采用倾听行为能够促进师生密切交流、满足信息采集需求的有效手段。通过倾听,班主任可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心态、想法、经历、愿望、需求,从而拉近与学生间的情感距离,为后续的教育实践提供充足信息依据。

(三)提供德育载体“立德树人”背景下,当前的德育工作已不再拘泥于有限的晨会、班会课堂之中,而是与“三全育人”理念相融合,形成了全程化、全面化、全员化的新体系、新路径。基于此,班主任也应明确自身的德育责任,并积极探索有效德育的新载体与新方法。在这方面,倾听行为表现出了良好的可行性与价值性。在倾听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可有意识地加入德育思维,从学生的话语、情绪、思想中,深入挖掘和分析学生在人格塑造、道德养成、观念建立上的发展情况,从而对学生初步形成德育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所言所感对其进行有效沟通反馈,便能为德育提供“落地生根”的土壤。最后,随着倾听与反馈的持续积累、不断深入,学生的问题也会逐渐暴露出来,并在班主任的引导和帮助下纠偏矫正,最终“开花结果”,推动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素养完善的人才。

三、倾听策略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实践方法

(一)提升倾听的艺术性作为人际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倾听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可变性。在倾听过程中,倾听者的行为举止、表情神态、语言反馈,都会对表达者的沟通欲、倾诉欲产生影响,进而直接关联倾听氛围的构建质量与倾听活动的实际效果。例如,若倾听者频频打断对方的表达,急于反驳、解释或下结论,将会使对方感受到不被尊重,继而导致沟通中断,甚至激化双方之间的矛盾冲突。再如,若倾听者在沟通过程中过于频繁、紧迫地提出问题,或为了达到信息挖掘目的而急切追问,将会给对方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很容易消解对方倾诉表达的欲望,还有可能导致对方的情感反应趋于恶化。所以,在倾听策略具体应用时,作为小学班主任,需将倾听作为增进师生情谊的“敲门砖”,着力提高倾听的艺术性,以便真正做到学好倾听、用好倾听,尽可能地规避倾听的误区、“雷区”。具体来讲:第一,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学生叙述表达的过程中,即便学生因年龄较小、表达能力不够好而存在语言逻辑混乱、表述内容空洞等问题,或表露出相对幼稚、偏误的观念想法,班主任也应给予其充足的表达空间,尊重并保证其表达行为的顺利、完整,而不应随意地插话、打断或妄下结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畅所欲言,并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耐心,从而为沟通的深入创造有利条件。第二,应在倾听中做出适当的反馈。倾听时,教师应跟随学生表述的具体内容,做出简单的动作、语言与神情反馈。例如,当学生讲到自己经历的一件趣事时,教师应报以微笑,并说出“这件事情听起来太有趣了,你可以详细说说吗”“你继续说下去,我很想听”等话语。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在用心倾听,促使其形成积极的共情体验,也能显著强化学生的表达自信与倾诉欲望,从而实现师生沟通的持续深入。再如,当学生倾诉自己的心理压力、负面情绪时,班主任可轻抚学生的头顶,或轻拍学生的肩膀,通过简单行为的传递,形成一定的抚慰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应适当控制倾听期间反馈行为的具体程度,以免喧宾夺主,引起不利于沟通延续的负面效果。第三,应在倾听中做到灵活变通。实践时,班主任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并灵活地对自身的行为反应进行强化或控制。例如,若在沟通、倾听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表达态度积极,倾诉滔滔不绝,班主任可适当提高反馈的频率,从而与学生建立起活跃、愉悦的互动关系。而在发现学生态度消极、心情沉郁时,教师应切实考虑自己的语言、行为是否会对学生产生负面暗示,是否会造成学生的抵触或误解。在此背景下,应适当降低反馈的次数和程度,做到不必问的不问、不必说的不说,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二次伤害。

(二)提升倾听的包容性基于人际沟通的双向性,倾听行为对班主任而言,不仅仅是开展学生教育工作的手段,同时也是通过学生评价实现自我剖析、自我反思的有效路径。同时,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阅历尚浅,且三观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其部分想法在成年人看来会带有天真、片面、不成熟的色彩。但也正因如此,才能充分反映出小学生成长发展的真实状态,进而为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更准确的切入点、落脚点。所以,班主任在应用倾听策略开展教育工作时,还应积极提升倾听的包容性,做到“既听好的,也听坏的;既听对的,也听错的”。具体来讲,班主任在倾听中经常遇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类:

1.意见建议类在教育过程中,若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偏离,学生群体中便很可能会出现质疑、异议或建议的声音。在面对此类情况时,班主任要主动倾听、耐心接受,并做好倾听手段、倾听渠道的设计与运用。例如,某班主任在班会中公布,要以抽签的方式进行班长、学习委员、文艺委员、劳动委员等职位的分配。其后,这种方式遭到了很多学生的质疑和反对。有学生认为,班级干部的职位要与个人能力相匹配,只有在相应领域中具备一定的特长或热情,才能真正做好班干部工作,发挥出应有的职能作用。还有学生认为,班干部不应该这样随意、强制地被委任,而是要充分考虑到被委任者的主观意愿。在此背景下,班主任便需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自己草率、主观的错误行为进行反思,尊重学生的想法,采取自主竞选、自由投票的方式委任班干部。这既有助于促成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提升,也能保证班主任的工作形象、工作行为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拥护。此外,从德育角度来讲,这种做法还可以推动学生质疑精神、责任意识等内在素养的建立。

2.心理情绪类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初期阶段,并表现出认知思维简单、行为能力较差、心理情绪脆弱等群体性特点,极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受到内外因素影响。所以,班主任务必要围绕此类内容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并耐心、用心地进行倾听与引导。例如,在发现某个学生近期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玩耍,且无论上课还是下课都戴着帽子后,班主任应在下课或放学后坐到他身旁,温和主动地与其进行沟通,并通过“你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可以和老师聊聊吗?”“你的帽子真好看,能借老师试戴一下吗?”等问句,引导学生逐渐说出自己的想法。其后,便可通过倾听学生的叙述,了解学生的心理,如认为自己新理的头发不好看,故而感到难为情,害怕其他学生会嘲笑他。由此,班主任便可采取针对性的沟通手段,先表明学生的形象并没有其自认的那样不堪,反而很阳光、很帅气。其后,再从性格善良、热爱劳动等其他角度称赞学生,表示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很愿意与他一同交流、玩耍。这样,学生便能从过度注重外貌形象的心理误区中解脱出来,形成更加端正、积极的自我认知,最终自信、阳光地投入到群体社交中。

3.求学求知类好奇心与求知欲强,也是小学生的典型特点。所以,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学生提出的各类求学求知问题,如“地球为什么是圆的”“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那么长”等。在面对此类情况时,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多天马行空,班主任都应尽可能地予以积极、正确的倾听与解答,而不应表现出嘲笑、应付或不耐烦的神态,以免对学生积极求知的心理造成打击。

(三)提升倾听的价值性倾听策略的应用,不仅仅单纯以“听”为主,更要在倾听中给出必要性反馈。在日常实践中,班主任应积极提升倾听的价值性,将教育元素渗透到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之中。例如,班主任在倾听学生讲述其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冲突后,可以将“我在上学的时候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你想听听我是如何解决的吗”这一问题作为引子,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倾听欲。其后,在得到学生的肯定回答后,为学生讲述处理社交矛盾的正确方法和良性思路。这样一来,班主任便能实现由“倾听者”向“表达者”的角色转变,并对学生的社交观念形成正向引导,达到相对理想的德育效果。再如,在倾听学生提出的“树叶的形状都是相同的吗”这一问题后,班主任可先不进行解答,而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观察探索,并将观察结果告诉自己。这样一来,既能与学生建立更深入、更频繁的沟通关系,也能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观察能力与主动探究能力,始终以倾听策略作为育人工具。综上所述,学会倾听、用好倾听对班主任而言极为重要,倾听行为既是班主任了解学生需求、掌握学生信息的重要窗口,也是开展优质高效德育工作的可行路径。基于倾听策略,班主任要对学生予以充分的爱与尊重,并注重提升倾听与沟通的艺术性、包容性、价值性,从而夯实自身的工作胜任力,扮演好学生成长发展中的“大朋友”与“领路人”。

作者:王雅楠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苏锡通园区实验小学

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3

一、“三段式”模式管理浅析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就是一群孩子的集合体。如果我们长期仔细观察这个团队里的每个成员,你会发现,这些性格迥异的孩子们,小小年纪也有着自己的价值取向,无论是教室内活动、操场上玩耍,他们总会找到自己特定条件的玩伴。智力低下的孩子会不约而同走到一起,寻找属于他们的快乐;学习能力强、成绩优秀的孩子会在一起探讨问题;性格好、正义感较强的孩子也会寻找同类。除特殊自闭儿童外,孩子们会形成一个个“模块”“人脉圈”。这些圈子在特定条件下,时而相交,时而包含,时而分离。在这些圈子中,能得到老师表扬,被家长肯定的正能量“圈子”,会吸引其他小团体。即使那些特殊儿童,他们也想参加普通孩子的活动,也想被关注,也想有进步[1-3]。一般新班主任利用孩子们的这些“圈子模块”特点,主观地把班级学生全面评价分为三部分:正能量突出、学习良好和优秀的为“首段学生”,即第一梯队。他们是班级团队建设的骨干力量,是班级的标杆,是班级前行的关键动力和舵手。如能培养大量类似学生,扩大数量规模,班团队将会高效运行。第二梯队,“中段学生”,他们发展不够全面、学习目的明确,但不能持之以恒,缺乏自信,创新能力不足。做事往往“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性。显现出“跟风”特点,既可以向好方向塑造,亦可以向不良方向发展。这段学生表现平平,往往被班主任忽视,他们是班级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级运行的引擎。第三梯队,即“尾段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欠佳、自律差,专横跋扈、操控欲强,喜欢捣蛋、贪玩、不拘泥于规矩,他们具有负能量大等特点。首、尾段学生是班级学生分化的结果,中段学生是首尾段的来源。三段学生他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三段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尾段学生可能转化成中段,甚至变成首段学生,这就要新任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上,把握阶段性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培养首段学生为关键,把握中段学生为重点,对症治疗尾段,突破难点。

二、实施“三段式”模式管理,促进班级健康良好发展

(一)培养首段学生,引领班级航向一方面,要充分相信班团队力量,强化班干部引领作用,班干部班级管理其实质是人事管理。人管人难度大,在现代信息时代,网络信息丰富而快捷,班主任自身的知识广度、深度不够,往往不能适应教育孩子,在沟通方式方法上严重脱节和滞后。为此班主任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要搞好班团队建设,充分信任他们的自信和能力。不要低估我们的学生,在网络发达的当今,他们所获取的见识甚至课外知识层面很广。往往老师讲不清楚的,同学却能说明白。多数班干部能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他们在很多层面成为中段和尾段学生崇拜的对象。由于社会“圈子”效应,学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之间有共同语言,同学之间沟通交流障碍很少,没有戒备心理。因而,大力培育班干部,利用好这个资源去以“一带多”,提高管理效能[4-6]。另一方面,班干部的培养和选拔。班主任准备接一个班级时,往往潜意识把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班级的“魂”带进班级管理中,这种“魂”也就是班级文化“亮剑精神”,是不服输的进取精神。通过仔细观察,什么性格的班主任,这个班级就会出现什么性格类型的班风。一个敢于“亮剑”精神的班级,这个班的孩子,多数是敢于拼搏,永不放弃的勇士。班主任在接班前,就要仔细去观察原班所有干部,他们的“圈子”规模和影响力。有的用“自己魅力”影响人;有的是自己口才打动人;有的是学习优异吸引人。抓住这些圈子“影响人”,去调查他们在任职期的工作作风、态度及成效。然后精心分析,优先选拔。应该说大多数干部是履职的,那些班级干部有这样的特质优先考虑。有的学生天生喜欢在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操控欲、亲和力,这也是不错的任用对象;有的性格内向,但心细,有的集体观念强、助人为乐爱劳动守纪律,但学习习惯不好;有的能说会道能唱会跳,但自律性差;擅长书法艺术没涉及到管理。同时,前任班主任选拔时,深思熟虑都会有其考虑的因素趋向性选取。人无完人,考虑到过渡稳定期,同时新班主任还得验证老班干部表现,不易裁撤,对于那些不称职的,可以调换到其他岗位,警示他们注意履职;对于担任班级职务的副班长或纪律委员、劳动委员,自己管不住自己,甚至利用自己权力产生拉帮结派的苗头,若是正职把他调成副职或增设新岗位削弱他们的权力。特别是班长,许多时候班长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主任的更换造成他们的心理落差,他们有着原有习惯的工作思路或者有他们熟悉的搭档团队,因而要裁撤班长或重要位置的人,新班主任得考虑引一发全动全身的影响。如果这种苗头存在,那就想法分化这种力量,通过提拔担任班级干部的人,或公开大力表扬在某方面有进步的事,去挫败他们中领头人的权威心理;但有些时候,效果不明显,毕竟他们是班干部成员,有个别的会用已有的权威去压制这些新手。因此,新班主任还得选出理解自己的理念、不折不扣执行的人员构成的新团队,多渠道输送到原班团队中。若班长“不作为”,可以增设新岗位:常务班长,就是学校期间事事都管的班长。工作性质解释权还是班主任能掌控的。可以让班长做一些事务,跟风的那些小跟班们时间久了,自然会慢慢分化。那些有能力的老干部还可以用,毕竟他们有工作经验,他们可以带一些新人。有的岗位可以采用“轮换制”,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同时,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式管理。班委成员和小组长是班级的主要力量,要培养好他们,班主任一边扶持、给他们提供展示能力的平台;一边要放手让他们大胆去干,鼓励他们有开创精神,有“亮剑”精神。凡是符合学校、班级、集体利益的事就要坚持,同时班主任要大讲特讲,传播正能量,使其他学生尊重他们的工作;如果新干部出现问题,我们要少批评指责,多引导;最好私下与之沟通,提出建议改进工作方法,要求他们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知识容量,不断锻炼自己工作能力。在纪律方面,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此外,要求班干部在工作中要团结协作,要相互支持对方的工作,不能相互拆台。班团队管理是动态的过程,要想持续健康地发展,班主任要常常鼓励学生,让他们在鼓励中自信,在关注中成长。

(二)勤“控”中段学生,提高引擎效率在班主任的眼中,中段学生人数较多,这些大部分受到来自于应试教育或传统家庭教育行为约束性教育影响。他们中多数好动,基础知识不牢,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成绩不突出导致自信不足、不善表达、沉默寡言。这段学生,班主任接手班级时,最先关注的不是他们,最先叫出名字的不是他们,他们是最好管的对象,也是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和被“爱”遗忘的“角落”。这种现象对于初接班级的班主任来说,在短时间了解全班学生情况不现实,但是长时间忽视这段学生,会让有部分学生可能分化到“尾段”。班主任与班团队制定好班规量化人头,做好台账,实行量化管理。然后让班委勤监督,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多关注,对于有可能掉队的要定人管理,“勤看、勤问、勤查”,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爱充满班级。控制好中段,让班级管理平稳向前,才能提高班级引擎效率。

(三)带动监督“尾段”学生,促进班级健康发展对一些新任班主任来说,班级管理事务繁而累,身心疲惫,往往不是学校其他工作多,而是事事都亲力亲为,尤其是小学班主任,班级助手能力有限,不能很大程度独当一面。令人头疼的莫过于,那些不按规矩来、我行我素的“调皮学生,问题学生”的尾段学生,班主任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他们身上,但往往疲于奔命,收效甚微,有时无功而返。如何突破“治尾”难度,是有效班级管理的重要课题。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要以人为本,要以学生为主体。事物有相同,人有各异,尾段学生不是天生的,是在特殊时间、事件及条件分化出来的特殊群体或个例。一部分是有社会、家长或老师关注度不够,孩子个性培养期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有些是家长评价孩子的标准有误区;另一部分家长长期把自己孩子与他人的孩子做比较,总是看不见孩子的优点,即用“嗯、呃”或不作声而忽略他们。笔者曾做过本班尾段学生的调查。在调查10人中,有7名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中,各个方面未受过一次口头表扬,1人受过一次,2名“嗯”或“这不是学习”。因此,学生要全面发展,而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学习。有经验的家长会知道,对孩子来说,不仅鼓励表扬其他方面,也会激励学生学习的信心。从家长层面来说,也应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不要总是把自己的缺点去让孩子去弥补,自以为是地强加塑造别人。一个心智健全、健康的人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就这个意义来说,作为班主任我们更多地给予他们关爱,关注[7-10]。在接班级前提前了解这些“尾段”学生。精准掌握信息,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在制定班规时,不要只针对他们,要一视同仁。规定行为条例时,要细化、严谨、全面、可行。对违反班规、校规时,说服教育为主,惩戒要适度。评价学生,心里不要一味否定,要倾听他们的心声,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帮助他们。对个别问题,要给他们缓冲期、恢复期。在自律方面,可适度采用“招安教育”手段。让少数可塑的“调皮孩子”参与班级管理中来,这既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和自觉遵守班规的自觉性,同时也能最大程度上发挥班级约束效果。如纪律委员、劳动委员或小组长,有必要我们可增设岗位,以采取“轮换制”[11]。一方面,我们肯定这种制度有利无害,不会影响班级正能量形成的好风气,不会扭曲学生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只要适度应用,这能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发现自己优势,认识自我,自我完善,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这些尾段学生都在履行权利和义务,要学会换位思考,增强服务班集体的意识,不断完善自己。我们班团队要密切监管,加强制度约束人,健全监督机构考核班委干部,不能助长歪风邪气,要每周量化考核。对于成绩差和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在短时间难克服自身毛病,监督他们在履职过程,试行量化考核,通过观察他们的工作态度和方法以及自律的过程。出现问题,及时帮助纠正缺点,鼓励他们进步,发挥考核制度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充分利用首段学生的标杆作用,去吸引中段学生,增强活力,用班级团队力量去驱动尾段学生。用好“三段式”,抓“两头”促“中间”,班级管理才会有效运转起来。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新任小学生班主任“三段式”管理班级的模式进行探讨,“三段式”管理模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尾段学生可能转化成中段,甚至变成首段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充分利用首段学生的榜样作用,去提升中段学生,增强活力,用班级团队力量去促进尾段学生。用好“三段式”管理模式,抓“两头”促“中间”,班级管理才会健康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娟.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J].新课程,2021(47):225.

[2]陈艳霞,丁兰.小学班主任如何在工作中落实民主化管理[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10):30-31.

[3]韩毅.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情感教育模式的应用[C]//2021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学术论坛论文集,2021:507-513.

[4]南青昂毛.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如何关爱学生[J].新课程,2021(20):228.

[5]邵娜.坚持以生为本,增强班主任管理工作实效性探讨[J].作家天地,2021(12):150-151.

作者:周勇 单位:重庆万州区高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