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6 15:00:15
序论:在您撰写网络信息安全发展3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2021年2月21日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为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本文把B2C这一模式的电子商务称作“网络零售”。根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县域网络零售额达35303.2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30.0%。目前,县域网络零售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助力连云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连云港县域网络零售发展现状
虽然连云港网络零售产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但近年来抓住短视频与直播等新兴网络零售渠道的发展机遇实现了较快增长。2021年,连云港实现全年网络零售额714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农村网络零售额为403亿元,同比增长33.3%,占全市网络零售总额一半以上。目前,连云港各县区网络零售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多点开花的局面。具体来看,赣榆区2021年网络零售额超过150亿元。赣榆区网络零售的商品主要以生鲜和深加工海鲜为主,海苔等产品的销量一直在全国领先。东海县充分发挥世界水晶之都的美誉度,立足水晶特色产业基础,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网络零售的竞争优势。2021年东海县网络零售额达到172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水晶类商品的网络零售额占整体的80%。随着短视频、直播带货在全球范围的普及,东海水晶的网络零售业务已经通过抖音海外版(TikTok)等平台扩展到了欧美和日韩等国。灌云县以主题服饰网络零售产业为主要抓手,2021年实现网络零售额30.1亿元。随着生产、营销和仓储的不断完善,已经初步地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主题服饰网络零售产业链,占全国70%的市场份额。灌南县网络零售产业规模相对较小,近年来积极推进食用菌、设施葡萄、水稻等农产品的进标准化和品牌化,并通过直播带货等网络零售渠道销往全国,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二、连云港县域网络零售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现有研究以及实地调研数据的整理分析,目前连云港县域网络零售在产业规模、品类结构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品牌建设、营销推广、直播带货、大数据应用、物流配送、应用型人才储备等方面还存在一定欠缺,成为制约连云港县域网络零售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瓶颈问题。
(一)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品牌建设与苏南地区相比,连云港县域网络零售产业集群规模较小,生产体系尚未健全且多为分散经营。这就导致了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且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另外,由于在生产、包装、储藏等环节缺乏统一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很难满足网络零售标准化、大规模的销售需求。以赣榆为例,各类海产品的包装大多停留在满足基本保鲜功能,且档次区分不明显、包装样式高度雷同。结果导致海产品多以初加工和低端零食的形式在线销售。在长期的网络零售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品牌发展模式。
(二)营销推广成本居高不下大部分县域网络零售商由于自身规模较小,资金和技术有限,往往会将在淘宝天猫或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开设网络零售店铺作为开展网络零售业务的首选途径。但是,以阿里和京东为首的大型网络零售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垄断态势。无论是入驻平台还是店铺的推广都需要支付一笔不小的额外费用。以淘宝天猫为例,由于直通车、钻石展位、超级推荐等活动都需要通过竞价的形式进行,店铺的推广费用一度可以占到销售额的30-40%,甚至更高。在广告资源有限的背景下,高昂的渠道成本将众多信息反馈不及时、推广手段更新缓慢的县域网络零售商拒之门外。
(三)直播带货竞争激烈近年来,短视频、直播带货成为县域网络零售发展的新亮点。连云港各县区依托自身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网红经济,以直播的形式展现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大大提高了网络零售的真实性与趣味性。“网络零售+短视频+直播+产品”的发展方式将各县区的优质产品推向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也让连云港这座城市迅速成为各大网络零售平台的“网红”。但是大部分网络零售商的直播内容简单固化,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各地网络直播基地越建越多,网络主播培训红红火火,而浏览量和销售额却因为直播的内容和形式千篇一律而迟迟无法得到改善。
(四)大数据应用不充分截至2021年,连云港建成5G基站累计超过4450个,全市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已经初具雏形。虽然重点乡镇已经实现了5G信号的全覆盖,但是农村地区的信息化程度依然明显落后于城市地区。虽然各县区的网络零售发展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是由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在乡村仍未得到普及,网络零售商对于大数据的挖掘与应用意识普遍较弱。目前,各县区对于网络零售大数据信息平台的建设严重缺失,这就导致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难以及时收集与分析辖区内网络零售交易的具体情况,进而无法根据各县区的产业实际和发展现状制定有效的促进政策。
(五)物流体系建设不健全连云港作为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已经建立起了较为系统的物流体系。但是部分乡村物流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以赣榆为例,由于网络零售商品多以生鲜和冷冻海产品为主,自身易变质的特性对保鲜和包装的要求要远远高于其他品类的商品。另外,现有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日益扩大的冷链运输和仓储需求,并最终导致海产品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其次,连云港乡村地区的网络零售物流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从而导致网络零售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无法有效整合物流信息,进而限制了连云港县域网络零售产业的发展。
(六)网络零售人才匮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专业人才,尤其是年轻人才的流失已经成为了阻碍县域网络零售发展的重要原因。大部分网络零售商自身文化水平较低,不愿接触新兴事物且无法对网络零售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的理解。随着网络零售业态的不断更新发展,短视频、直播带货已经逐渐成为县域网络零售的主要销售渠道。而主播是掌控销售节奏的核心工作人员,对于商品信息传递的掌控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直播带货的质量和转化率。这就要求主播在直播前不仅要进行大量且全面的商品信息筛选工作,还要及时跟进掌握店铺和直播平台的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观看并促成下单。
三、促进连云港县域网络零售发展的有效路径
针对目前连云港县域网络零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改善建议。
(一)推动标准化生产,打造特色品牌打造特色品牌就必须依靠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位于同一产业集聚区内的同类型企业应该在产业联盟的框架下以制定产业的安全生产与产品的质量标准为目标,建立集设计、生产、流通于一体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努力缩小产品差异。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进行科学的协调与管控。第一,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管理,构建完善的供应链信息追溯系统,提高消费者对网络零售商品的信任度。第二,通过与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的合作最大限度是实现地方网络零售产业链的制度化与规范化。第三,加大对商品品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开展定期检测,确保网络零售商品的安全性。树立品牌意识,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品牌背后的故事。
(二)多方位降低营销推广成本微信营销和提高客服质量是县域网络零售商降低营销推广成本的有效方式。微信逐渐发展成为了网络零售商“点对点”推广自己产品有效路径。除此之外,网络零售商还可以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的方式推送自己的商品信息,以好友分享、转发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商品内容。另外,在各大第三方网络零售平台中,客服是网络零售商与消费者直接沟通的唯一渠道,也是展示店铺形象的窗口。客服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和商家的印象。因此,县域网络零售商应该增强客户服务意识,不仅在售前和售中要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还应在成交后及时进行跟踪服务,收集、分析消费者的评价,为进一步做好客户服务提供借鉴。
(三)营造个性化、规范化直播间在商品开发方面,需要充分挖掘、分析大数据,开发迎合消费者偏好的个性化商品,并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自有品牌。目前,短视频已经成为快速积累粉丝的便捷途径。无论是在短视频制作上还是在直播间的氛围营造上,网络零售商可以通过自己亲身参与的方式将摄像头延伸到田间地头、海港、渔船乃至生产车间。这样不仅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与消费者建立起牢固的信任关系,加深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还可以增加商品的卖点和趣味性。另外,地方职能部门有必要对直播带货实施积极的监管,加强对直播商品和直播场景的抽查力度(四)强化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长期以来,县域网络零售商对大数据等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比较低,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网络零售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在大数据挖掘、分析等方面加强人力和资金的投入。在开展网络零售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建立大数据精准营销生态圈,做好对大数据资源的优化整合,尽可能从多个渠道获取市场和消费者的信息。对于政府职能部门而言,应加快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引进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当地产业化大数据建设,实时掌握各地区网络零售商品的生产、仓储、销售、运输等相关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来评估本地区网络零售发展的真实情况,并依此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县域网络零售的蓬勃发展。
(五)完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当地网络零售商应该加强与同行业者以及更多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集中建设大型冷链仓储设施,引进先进自动化分拣系统和智能仓库,并在本地区内实现共同配送。在充分考虑海产品商品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冷链和保鲜要求,完善并细化不同商品的包装技术。除此之外,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合理规划和布局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在一些规模较小且未参与集中仓储的中小网络零售商和大型中转设施间构建多层级的物流网络,加强引导不同物流企业在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的共享与对接,确保各类网络零售商能够享受到便捷的物流服务。同时,建立健全农村物流信息系统,完善市场监管制度。
(六)引进、培养各类网络零售人才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如果仅依靠引进外部人才的方式来发展网络零售产业的话,各类人才对于当地的文化和地域特色了解不够深刻等问题尤为突出。挖掘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本地网络零售人才依然是解决农村人才不足最可行有效的方法。职能部门可以与地方本专科高校合作,利用专业的师资和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网络零售实训基地,招收本地有为青年进行培训。一方面,扩大培训的基数,普及基本的网络零售技能。另一方面,加大对“领头雁”的培养,培育本地网络零售骨干,用他们的成功案例吸引更多的网络零售商接受系统科学的技能培训,从而通过网络零售实现乡村振兴。
作者:周子善 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网络信息安全发展2
1深入理解“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1)网络信息安全成为保障经济发展的基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所有行业的运作模式,数字化成为各行业的必由之路。所有行业,都开始采用数字技术走向网络。银行已经将用户的资产搬到网络上;批发零售商店已经将商品买卖搬到网络上;人们的社交、管理、家居也快速走向网络;政府服务人民,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发展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已全面转移到网络上,形成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使得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网络。
(2)网络信息安全是安定生活的保障。全世界的多网融合进程已经完成,整个世界,包括我国民众,都融入一张互联互通的巨大但不安全的网络中。多种终端,包括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监控摄像头和移动传感器等,以及各种业务,包括金融、购物、科研、社交和政务等,全部接入了一张互联互通的网络,从而构成了新型的网络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微信支付、工资打卡、网络购物、外卖小哥和网约车等网络应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必需品。信息化时代的生活越来越依赖目前不够安全的互联网络。(3)网络信息安全成为政治斗争的重要阵地。随着人民生活走向网络,意识形态的斗争主战场也逐步转移到互联网络上。网络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和方法不断更新,人工智能、“机器人水军”等成为新一代信息安全斗争的新威胁和新武器。缺乏网络信息安全的能力就很难赢得网络上的意识形态斗争。
(4)网络信息安全成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俄乌冲突充分展示了“信息战”如何成为超越“钢铁洪流”的现代化战争。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战争情报、战争舆论、战争指挥、武器控制的重要载体,推动过去粗放型钢铁战争模式转变为精准化的信息战争模式。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信息化武装的新的战争形态,没有网络信息安全就不可能拥有战争的胜利。
2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需要以人民为中心
2.1认识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是做好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思想基础网络信息安全并不是网络的一个具体功能,用户在使用网络的功能的时候可能并不在意其安全能力。比如,当交易系统运行稳定时,单位领导可能会想,“现在系统没有安全问题,为何还要买安全产品,为何还要花钱维护安全团队?”当交易系统崩溃时,单位领导可能也会想,“花钱维护的安全团队、买的安全产品没有用啊!”如果企业、百姓,特别是部门领导对网络信息安全不重视,我国的整体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就不会有“应该有”的社会需求,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发展就会面临市场低迷的困局。“安全不能挣钱”将严重影响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安全作为网络应用功能之外的保障,不容易形成市场价值。因此,要通过宣传和学习,让全社会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理解网络信息安全对生活、生产及科研的影响。网络信息安全可能会决定银行的资金安全、个人的信息隐私安全乃至个人的生命安全。要让更多的人明白,保护每个人的网络信息安全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人、每个企业的责任。网络信息安全靠人民——只有广大民众认识到网络信息安全的真正价值,网络信息安全的合理市场才能形成,网络信息安全的产业才能正常发展。特别是,当前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差距,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人才也存在不足的时候,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更加需要更多方面的了解和支持。
2.2培养和发掘人才是网络信息安全发展的物质基础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交叉性很强的科学技术方向,涉及很多学科,包括密码学、数学、电子学、计算科学、物理学,甚至化学、天文学等。例如,通过能量分析能还原信息系统中的敏感数据,通过物理探测手段能获取系统的安全入口,通过化学分析能还原信息设备中的数据。正是由于其技术性高、交叉性强,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就会出现较大的不平衡和分叉,技术人才就成为网络信息安全攻防中的关键因素。不论是网络信息安全的分析技术还是防御技术,都是矛与盾的此消彼长,都面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博弈。网络信息安全市场博弈需要大量的人才队伍,因此高端人才就成为大国竞争中的决定因素。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培养和发掘网络信息安全人才。更多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参与和支持,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才能支撑好我国范围巨大、业务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安全事业,才能支撑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尖端人才的选拔。
3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需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组织力量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应对信息技术基础不足。我国信息化发展迅速,相比而言,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基础严重不足,通用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与先进国家相比有差距。加上人们的安全意识还在不断提高中,市场需求不足,仅仅依靠自由市场经济来发展网络信息安全,我国将很难赶上先进国家的网络信息安全能力。例如,我国民间大量的信息系统是国外产品。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可能都不愿意因为未来的危险,主动花钱替换正在运行的安全部件。同时,用户也会担心替换的安全部件有兼容性、稳定性问题,担心替换导致系统可用性的丧失。如果没有政府的投资、干预和引导,仅依靠市场,提升网络信息安全能力的安全置换就很难完成。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环节,只有依靠党的领导,依靠集中力量的优势,才能具备超越市场的发展动力,才能有规划、有步骤、有方向地实施完善。
(2)合理使用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发挥人才更高效用。目前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人才较为缺乏,难以全面支撑我国快速的信息化发展。如果仅仅依靠市场组织,由于我国人才数量的不足,现有人才就会分散在少数企业或研究机构,很难全面服务于我国各方面的信息化发展。高效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全面推动我国网络安全能力的提升,仅仅依靠市场调配实现快速赶超是困难的。只有依靠党的领导,在加大人才培养的同时,通过集中力量的标准化推动,避免分散的社会重复试验,才能有效、快速推进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建设。
(3)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规范企业网络信息安全要求。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事业仅仅依靠以利润为目标的企业是不够的。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可能会略去必要的安全功能而依赖国家良好的治安形势。然而,这样的信息化建设会为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安全带来隐患。在安全标准的制定中也有类似的问题——片面追求利润的企业为了减少产品研发和升级开销,一般不愿意为了明天的安全而修改和升级标准。因此,需要在党的领导下,站在人民的立场、国家的立场,统筹非市场的中立的力量,通过有效安全的标准来规范企业,推动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总之,要科学有效地做好新时代的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必须依靠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发展中节约成本、用好人才、团结大众、同心同德。只有这样,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才能高高立于世界之林。
4新一代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将以密码学为基础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学科是密码学。特别是在互联互通的网络中,通过加密可形成解密屏障,阻挡外界对信息的解读;通过密码可表达我们的真实意愿,宣誓无法替代的操控权利;通过密码校验可保护数据,确保不被第三方修改;通过密码的数字签名,可形成不可否认的安全交易;通过同态密码,可既把计算的任务外包又不泄露数据的秘密,推动更加安全的数字合作;通过密码协议,可保护数字版权和其他数字权利。目前,计算机安全依靠密码为基础的可信计算技术;网络访问中的传输层全面依赖以密码为主导的TLS(即SSL传输层安全协议);网络信息安全全面采用的互联网安全协议(IPSec)也是以密码为主导的;域名安全协议也依靠密码保护域名的准确性;路由安全也依赖密码保护路由信息不被篡改。密码,能够完成他人不可知、他人不能改、来源不能伪造、持有能证明的数字处理功能。在软件定义一切、数据决定一切的未来,密码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和支持密码技术发展,培养和造就更多密码人才是实现我国网络强国战略,确保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性工作。
作者:荆继武 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网络信息安全发展3
自2020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以来,全球各地已经经历了多轮疫情的肆虐,尤其随着2021年以来超强变异毒株在世界各国的新一轮爆发,全球防疫压力持续增大。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国际反恐工作也是巨大的打击,恐怖分子和极端势力团体在疫情期间伺机而动,利用网络大肆进行恐怖活动,不仅造成了巨大影响,也使网络成恐怖主义疫情期间无国界扩散的重要渠道。
1疫情背景下恐怖组织的网络活动特点
在疫情大流行背景下,恐怖分子能够做到及时调整网络宣传策略,将危机因素及时转嫁到新冠疫情上,利用疫情重新获得发展机会。而疫情所带来的管控措施也加剧了社会矛盾,伴随大国参与国际反恐意愿降低,小国政府治理能力又乏善可陈,在此背景下无疑给恐怖主义的传播带来了良好的环境,而不同地区恐怖组织面对此次疫情的利用网络的活动方式也有所不同。
1.1中东极端势力团体在新冠疫情暴发的前期,中东极端势力团体就积极利用网络来进行极端思想宣传,他们迅速将疫情与自身的教义宣传结合并迅速在互 联网上传播。以极端组织“ISIS”为例,在疫情蔓延的初期,“ISIS”称:“部分人将疫情的原因归结为对破坏穆斯林团体的惩罚,这是不恰当的”,然而随着西方在2020年3月成为疫情的中心,“ISIS”又将疫情解释为“对叛变者的惩罚”。但当新冠疫情开始席卷中东地区时,他们的叙述再次发生了变化,“ISIS”开始宣称:“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大流行是为了给包括穆斯林在内的人类敲响一次警钟。而“ISIS”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宣称其主张:“新冠是真主的愤怒”,他们认为疫情是真主的惩罚,将严厉打击什叶派和“十字军”,是对美国主导的反恐势力在中东地区造成巨大伤亡的“惩罚”。这些中东极端势力团体认为美欧无力应对疫情,叫嚣升级针对西方傀儡政权的行动,并通过网络煽动策划恐怖袭击。
1.2欧洲极端势力团体与伊斯兰教极端分子不同,将新冠疫情阴谋化则是欧洲极端势力团体的主张。就极端思想本质而言,将其嵌套在阴谋论的框架内可以最大限度将此次疫情的与其极端理念相结合,进一步贯彻极端思想中所包含的“因果报应”理念,以此激化不同信仰群体之间的矛盾,进而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比如,一些欧洲右翼极端势力在互联网声称:目前许多国家所正建设部署的5G通讯技术是导致新冠病毒的真正原因,随着这样的说法在互联网上普及,致使大量有关5G和新冠之间的传言在互联网上已经由最初的版本发展成各类天马行空的猜测。这些极端分子确将这些毫不相干的事物有意联系在一起,导致任何政治倾向和阴谋论都可以在新技术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进而在互联网上煽动引发了全社会对于新技术的包容度降低,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在英国已有超过数百个信号塔遭到人为暴力破坏,甚至出现了在隔离背景下对通讯设施和医疗机构的破坏行为,这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和人们的生命健康。
1.3北美极端势力团体新纳粹分子和白人至上势力等北美极端势力团体也积极利用新冠疫情制造网络舆论,以达成自己的目标。他们认为新冠是重建纯白人社会的开始,主张通过种族战争恢复白人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些团体利用互联网来教唆民众挑拨当地政府的权威,并利用当地民众的不满心理去传播极端思想、煽动暴力、抨击异己。在2020年2月,疫情下许多民众出现了过度担忧,而这些担忧和不安被一些白人至上主义者挑拨,他们指控亚裔群体应当对此次事件负责,随着互联网的发酵,全球的亚裔群体成为了情绪的宣泄口,矛盾和种族主义情绪大肆增长,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亚裔歧视浪潮,有些地方甚至因此产生暴力事件。而北美极端势力团体中的左翼极端分子和无政府主义者更是将本次疫情当做挑战政府权威的一次机会,开始直接利用互联网策划组织大量的群体性暴力活动,造成了疫情期间全美各地多次暴力事件。
2疫情背景下网络恐怖主义发展因素分析
恐怖主义作为一个新名词,其定义为:“以自身利益团体的政治诉求和价值观为目的,通常在过激行为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意见团体使用暴力,以期望达到既定目标和主张的行为”。尽管全球自2001年以来一直进行着“去恐怖、去极端化”的行为,但是受到大环境影响,这条传播路径自始至终没有被中断过,反而愈演愈烈。与其他传统引发恐怖主义的产生的因素不同,此次新冠疫情将导致多重外部和内部诱发因素,尤其是在互联网这一因素的影响下,恐怖主义辐射范围将更广。本章将从三个维度来分析疫情背景下推动恐怖主义和极端思想的发展原因。
2.1恐怖组织的吸引因素在新冠疫情期间,疫情管控措施迫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只能在互联网上进行,网民也更容易通过网络平台浏览到一些恐怖组织宣传恐怖主义思想的内容,恐怖组织、极端分子借着监管不力的漏洞,大力加强线上宣传、网络招募的力度,强化恐怖主义和极端思想的网络吸引。相比线下环境而言,互联网的便捷化和匿名化是传播恐怖主义和极端思想的良好媒介,恐怖组织使用网络平台和加密互联网应用程序进行训练、互通信息,并建立相互联系。一时间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恐怖主义内容,伴随着随着同温层效应的影响,当一个人开始接触极端思想,主动融入极端主义的环境,那么将会和其他所有在同一网络空间在内的极端主义者一起,将此类极端主义情绪无限放大,并且有意识的排除掉一切反对声音,从而将极大可能导致其去接触极端团体甚至是加入恐怖组织。在此环境下,即使是反恐怖装备精良和网络较发达的国家,也面临线上和线下不断演变的恐怖威胁挑战。
2.2民众自身心理因素截至2022年3月初,本次疫情已导致全球4亿余人确诊,60万人死亡,社会生活习惯已经彻底改变,失业、经济损失、情感创伤开始激增,大量的心理问题开始突出爆发。随着病毒毒株的多次变异,疫情已经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这将是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斗争,对社会中的每一个独立个体而言都是一场巨大的挑战,此种环境极易引发个人的不满和失落情绪,进而转向暴力极端主义。而恐怖组织往往都精通各类洗脑手段,他们通过互联网的即时聊天工具接触到这些民众,将民众的不满情绪糅合在其所宣扬的教义之中,使得其不满情绪合理化,进而增强民众主动接触极端组织的意愿。而这些极端组织通常都具有完整的架构和分工,成员一旦加入其中就必须服从其共同的意志,通过极端行为去消除社会中所谓“不公正”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就加深了个人与极端组织群体之间的联系,增强了个人的群体认同足,缓和了个人的消极情绪。
2.3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在个体的激进思想转化为极端思想的过程中,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恐怖主义群体的吸引因素,自身心理因素的推动,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即社会环境因素。许多研究都已经证实,社会环境对于个人心理、个人选择发挥着极其重大的作用。而许多极端思想的产生,情绪的激化往往来自身边人的影响,而作为一种群体内部的现象,这种相互影响往往在各个临近的小群体之间格外的突出。而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不论是群体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处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群体和个人极易受到整体环境的影响。目前,疫情所带来的长期经济损害已经大大削减了各国用于反恐的资源,政府的公共预算将持续向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倾斜,而恐怖分子在实施抢劫、贩毒、收取保护费以及控制当地资源等行为的基础上还通过新冠疫情在互联网上大肆笼络资金。以伪装成慈善组织,骗取各种互联网上各种用于公共卫生的资金,同时加大网络诈骗和洗钱等非法活动,获得了大量钱款,有效缓解了之前因国际组织打压而造成的财政困境。
3疫情背景下网络恐怖主义发展趋势
当前所被我们所接受的“恐怖主义”作为一个新名词,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广泛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并在21世纪初达到关注的高潮,而上一次全球疫情大流行则是在1918-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期间,显然,在后疫情时代恐怖主义将如何发展,历史并没有给我们太多的经验,但本次疫情所带来的隔离、封锁、人员查控措施到至大流行期间的网络高频交流都将大大改变未来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以下就后疫情时代网络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三个主要发展趋势提出分析。
3.1反政府化程度加深人们对疫情下政府管控措施的不满情绪伴随着一系列在互联网上发酵的阴谋论助推大大将加剧社会上的反政府情绪,而这些情绪很有可能演变为反政府的极端思想。尤其是在本次疫情大流行之初,大部分国家尤其是北美、欧洲的部分国家对于疫情的管相当混乱。朝令夕改的防疫政策加上面对疫情迟缓的反应毫无疑问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在一些治理环境较差,政府管控能力较弱的地区,这样的行为只会进一步冲击政府的合法性,激发民众的不满。同时,在舆论战场上,恐怖分子同样会利用疫情因素和政府的失误,来教唆和挑拨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在疫情期间产生的种种阴谋论便是这一论点的佐证。在新冠疫情初期,西方一些右翼分子在互联网上大肆鼓吹新冠病毒来自于中国,导致大量的网民去质疑武汉的病毒实验室,政府不得不专门派出调查组去澄清。而许多左翼分子也将政府的防控行为解释为:“当局政府对自身利益集团的一种保护”。一旦社会上充斥着大量这样的流言蜚语,政府的治理能力就会大大削弱。最后,在面对政府的疫情管控下,极端团体煽动所引发的一系列抗议也是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西方各国,政府的疫情管控措施势必会引发大规模的抗议以及不满情绪,而一旦政府介入这些抗议活动,矛盾则可能变得更加尖锐,在过去的两年,世界各地因疫情而出现的群体抗议事件早已屡见不鲜,究其根源这恰恰是民主制度的缺陷所在。随着疫情的持续发展,社会矛盾也不会彻底缓和,互联网上的极端反政府思潮也仍然有很强的发展空间。
3.2生化袭击威胁增加虽然目前80%以上的恐怖袭击仍然以枪支袭击和爆炸袭击为主,但恐怖分子使用生化武器搞恐怖袭击并非新生现象,至今已发生多次类似案例。与传统袭击方式相比,生化袭击方式更易和互联网结合,恐怖分子不仅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去学习相关生化知识,而生化袭击后的舆论关注度也远超传统袭击方式。假设将本次新冠疫情当做一次恐怖袭击来看的话,本次疫情所造成的社会破坏、经济破坏和人口死亡是一场恐怖主义袭击的完美剧本。在本次疫情中世界各国卫生系统的脆弱性已经彻底暴露无遗,即使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一些国家仍然无法阻止疫情的传播。显然当恐怖组织开始谋划下一次大规模袭击时也会重点考虑包括生化攻击在内的攻击方式。我们还要关注到恐怖主义组织和极端势力可能利用互联网指导全球各地的极端分子利用新冠病毒作为武器进行生化恐怖袭击,虽然目前还没有大规模使用新冠病毒进行生化恐怖袭击的先例,但新冠病毒具有完美的生化武器属性,首先它较容易获得,其次它传播性较强,最关键的是病毒存在较长的潜伏周期,一旦接触极易造成大规模感染事件。一些西方极右翼势力团体已经开始在互联网上煽动已确诊患者将病毒传播给政府部门、犹太人和亚裔群体,鼓吹追随者在社区传播病毒。疫情使生化袭击的威胁在持续增加,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相关技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恐怖分子获得生物武器的门槛将逐步降低,恐怖分子开始生物恐怖袭击的可能性也将进一步增大。虽然病毒将如何变异如何发展仍然未知,但是针对疫情背景下的生化恐怖袭击的防范工作应当抓紧提上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
3.3网络袭击威胁上升网络恐怖袭击即为起源于互联网并在现实世界中造成影响的一种袭击方式。由于网络病毒的高度自动化和程序化,一些普通网络攻击已经可以做到稍加培训就可以熟练掌握,并不需要太高的知识储备,在疫情背景下这样针对特定目标的网络袭击显然效果更加明显。且2017年5月,席卷全球的“永恒之蓝”勒索病毒几乎瘫痪了全球的互联网系统,在世界各地纷纷采取限制出行、停工停课等措施,各地的人们普遍上网时间增加的背景下,网络攻击将对民众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当前防范恐怖主义网络袭击的一个难点在于世界各国目前均在秘密研发网络武器,试图像美国一样,具有发动网络先发制人打击的能力。这样的行为不仅造成了网络武器的泛滥,也加强了网络武器的泄漏风险,而这些网络武器一旦被恐怖组织所掌握利用,那么对于疫情下的网络环境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当前国际社会应当加强协作机制与合作,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尽管目前在世界各国的网络防火墙下,恐怖分子的网络攻击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疫情给网络袭击所带来的契机。2020年4月17日,美国国土安全部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发布全国性警报:“尽管目前没有面对迫在眉睫或切实的威胁,但是随着疫情的发展网络上旨在利用当下局势煽动暴力或仇恨言论情况呈增加的态势”,有数据表明,在疫情期间,针对医院和其他医疗服务机构等关键应急基础设施的勒索攻击显著增加,这对于大流行期间的社会环境毫无疑问是雪上加霜。
4结束语
随着恐怖组织在现实空间正面战场的不断失利,网络恐怖主义的活动也将愈加频繁,而网络恐怖主义出现许多新情况、新技术、新方法、新渠道等特征也令世界各国防范及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难度也随之上升。在此背景下各国必须加大研究力度,制定及时、有效、精准打击的应对之策,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双边、多边等国际执法合作,通过多方协作共同预防、打击网络恐怖主义。
参考文献:
[1]祝晓燕,张吉军.新冠疫情下的国际恐怖主义及其应对[J].南亚东南亚研究,2021(05):30-46+154.
[2]李伟,郭力华.新冠疫情对国际恐情的冲击与应对[J].国际关系研究,2021(03):65-77+157.
[3]范娟荣,李伟.当前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态势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02):1-11.
[4]李琦.全球治理视角下网络恐怖主义现状、发展及应对[J].中国信息安全,2021(03):26-29.
[5]李壮,黄迪.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恐怖活动新动向及应对策略[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20,20(02):64-67.
作者:郭怀谦 单位:中国人民警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