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3 15:06:15
序论:在您撰写学生自律能力培养方法3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现代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道德能力与素质,即道德上的自律能力。社会转型时期,随着青少年主体意识的增强,自我利益的保护,自我价值的提高,加之,社会上多元价值伦理观并存,如何引导青少年的道德逐步由“他律”走向“自律”,成为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1自律的基本含义
所谓自律,是指根据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思维,为自己立法,并按自己的意志和立法去行动。即指不受外界困境和邪恶影响,不为快乐、幸福、欲望等情感所驱使,也不受神意、天命的支配,而是根据自己的“立法”,为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而行动的道德原则。它是依赖于理性的“善良意志”,而不是个人随心所欲的任性,强调“出自法则”去行动(利他、利己)。自律使人自觉选择道德行为,纠正不道德动机,在道德法庭上,自己充当起诉人和审判官,检查和审判自己的言行。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发展中的“自律”,指的是人的行为受自己内在独立思考和价值标准的支配而不是外在的社会规则。自律能力,指道德选择和行为是依据通过作为道德活动的主体的人理性思考后选择的道德原则自愿作出的,它可以表述为道德上的“三自能力”即自立、自行、自控能力。所谓自立即自我“立法”,也即自我要求,这涉及道德认识、道德理想诸方面;所谓自行,即自我“行政”,也即自我锻炼、自觉践行,养成道德行为习惯;所谓自控即自我“司法”,也即自我评价、自我调控,与通常所谓“良心”或“内心的道德法庭”相似。具体内容包括:自主思考、自我劝告、自我选择、自我修养、自我践行、自我克制、自我防御、自我督促、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塑造、自我判断、自主责任心和自我负责,以及独立的社会适应和交往协作等能力。相对而言,他律是指由外在因素决定自己意志的道德准则,即道德选择与行为是由主体自身之外的、未经自己理性思考的、被迫接受或考虑的各种规则和原因支配的(如恐惧、压力、图取报偿等)。处于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往往没有约束自己的能力,道德评价能力较低,需要靠教师和家长的约束来行动。随着主体自身成熟,这种外在权威形式逐渐转换为青少年内心的某种觉悟和信念,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地服从自己,即走向自律。但应该看到,青年学生在其道德意识建构过程中,情绪性动机、遵从权威和功利性动机占很大比重,效果与动机很难统一,这就决定了青年学生自律的不稳定性。自律是道德人格完善的内在机制和主观途径。所谓道德人格就是人格在道德方面的规定性,它是由价值目标(动力和导向因素)、价值原则(准则因素)和道德责任心所构成的统一体。道德人格完善,则指主体自主作出的道德决定在道德实践过程中不受任何阻碍地被实现的状态或境界。具有自律能力的人表现出健康的人格特质如自觉性、自制性、包容性、坚持性和自主性等。
2培养青年学生自律能力的必要性
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意味着道德价值的根据在于人自身而不在人之外。康德认为:真正品德的产生,是来自人们意志的自愿,不受外界的约束,可以自主规范来约束自己,故道德的最高境界是“自律”。杜威也认为:学校德育不应背记某些规则,良训箴言,关键是发展道德判断力,才能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然而,现实中青年学生的道德行为似乎大都来自外在的某种压力或利益驱动(他律),而很少自主选择、自我践行(自律)。在教育中,对青年学生仅提出社会规范要求或目标,而对其如何去习德、自育、践行,即自我教育、自律能力的培养研究不多。从我国历史上看,传统德育的核心是封建德育,其目的是培养维护封建制度的“奴才”———各级统治者与“听话”的“愚民”,品德评价标准为:被动接受,盲目服从,唯唯诺诺,师云亦云,因循守旧等。在道德教育上一切努力可称为“听话”教育:从一个刚出生还不懂事时起的“乖孩子,听话”到要求儿童青少年“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直至要求成人“在单位听领导的话”,一个人即使毫无独立思考、判断、选择与行动以及负责的能力与精神,只要是“听话”就是“好孩子、好学生、好同志”。鲁迅在评论中国的家庭在教孩子时曾指出,那种教育只是使他“(孩子、学生、青少年)畏首畏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这种教育,“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平平庸庸,唯唯诺诺虽不是坏学生,但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品德要求(开拓、进取、创新素质)。另一方面,自律符合青年学生道德心理特点和德育规律。当代青年学生处于探索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思想特点是不轻信、不盲从,既不唯书,也不唯师,在观察和对照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与对照。个体道德意识发展是影响道德内化的重要因素,自律是促进道德内化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个体不断评判自己的道德认识,找出差距,主动吸取道德上的要求以充实自己。只有将社会要求的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内化),外在的道德规范经个体分析、判断、选择、尝试,才能形成自己的信念;只有在实践中切身感受,知行统一,情理交融,才能持之以恒,只有具有主体精神的人,才能自觉行动,而真正的权威也正是来自于人内在的精神力量。因此,自律能力的提出是以青年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主动性、能动性特征、需要及其规律为基础的,也是以现代社会及其发展趋势的需要为基础的。
3培养青年学生自律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都不是天生就有的,都需要经过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熏陶、教育、培养来形成。严格的自律精神和高尚的自律能力的养成都离不开长期的教育和引导。在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如何有意识的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较高的自律能力,值得研究和探讨。
3.1组织青年学生自我管理,提高青年学生的自律能力青年学生的日常管理应从自律素质的要求出发,建立自律管理机制,形成自律氛围,来增强青年学生的自律素质,并通过建立学生干部岗位责任制、考评制、奖惩制等来监督、检查和推进各项工作,从而使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进行转化和调控,对自己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自律能力主要是由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促进、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等五个环节组成。在实际工作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判断的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改正的能力、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的能力,使其逐步确立起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健康心理,学会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科学的评价,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及行为,以达到提高自制、自控能力的目的。一般地说,青年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改正的能力尚差,往往不能正确解剖自己,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思想方法比较片面,而且往往自我认识偏执,总以为自己的言行是正确的。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和事实说服他,就不会轻易改变自认为正确的观念。而对于那些出于无知而陷入盲目的学生,就更需要从提高道德认识入手,培养自我评价和自我改正的能力。青年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能力也较差,在公开场合中因有教师和同学的监督尚能克制自己,但当个人独处时,往往不能自控。因此,培养青年学生的自控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和形成自律品质的重要一环。
3.2在学生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自律是人的一种内省活动,更多地依赖于人的自觉性。而人又是有理性的动物,他在自身发展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并且品德的发展也存在一个自我构建的问题,所以要培养青年学生自律能力,就要在班级管理中增强学生主体意识。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自主自立自尊自强”。管理者必须充分考虑当代青年学生的特点,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班级管理中,要不断地为学生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组织学生一起参与管理,使其感到管理不仅是管理人员的事,更是他们自己的事,帮助他们树立主人翁意识,给学生提供一个决策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的锻炼机会,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查自省和自策,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管理不是限制,是指导学生如何去生活,如何去做人,如何去适应集体与社会。班级管理中的任何正当要求,都有利于班集体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管理本身就是育人的过程,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引导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内心需要上来。管理者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服务,就使学生无意识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从而更自觉主动地配合管理者工作。管理者应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批评的机会,注意在合适的时机和场合给予适当的点拨,这样,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3优化校园环境,为学生自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开阔的校园环境,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常常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精心设计校园,将学校变成园林式学校,学生在这样的校园里自然会心情舒畅,学习精力旺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学生的不文明行为才会有所收敛。这其中,尤其应重视校园的人文景致建设,精心设计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大小景致和饰物,营造出健康、浓郁的氛围。与此同时,对青年学生自律能力的构筑,还需要认真务实地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消除学生当中存在的种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通过这种心灵沟通与互动,使学生拥有一种安静自由的心理状态,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下,青年学生才能自主地根据自己的认知判断选择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原则,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道德实践,以获得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逐步形成自律道德。
3.4将自律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各个教育环节,大力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工程目前,在德育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大多分离,影响教育效果。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信的过程,要求教学与管理高度结合,而学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教管分离现象。这种教管分离造成了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不及时、不到位、说服力不强,不利于提高青年学生自律能力。因此,提高青年学生的自律能力,不仅德育工作者要付出汗水,而且广大的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也应投入其中,要求学生不仅在课堂上严格自律,而且在学习生活全过程中谨言慎行,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我们深信,人人自律、处处自律大环境的形成必将更加有利于青年学生自律能力的构筑。
作者:连社君 单位:河南省卫生学校
学生自律能力培养方法2
无论是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还是在思想品德修养中,都要求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律能力。自律能力是在小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是一种教育的结果,又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是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1.通过课堂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儿童入学后,面临着全新的世界,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科目和要求、新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同时,与幼儿园相比较,小学对儿童提出了更多的约束,要求儿童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及各具特色的校规等。如要求儿童按时到校、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发言要举手、上课时不讲小话、不搞小动作等。上述这些外部的要求和影响属于“他律”的范畴,而这正是小学生自律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当这些外部的影响和要求被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其内部的道德需要,形成某种道德信念且表现在一定的行为中的时候,在学生身上才开始形成自律的能力。这就是说,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首先必须通过并利用“他律”来进行。他律是基础、是手段,而自律是结果、是目的。对小学生进行他律的目的是为了使他们能够自律,是为了使他律转化为自律。而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其在校的时间主要是在课堂中度过,并且无论他们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还是养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等都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教育和影响来完成的。因此,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也应该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他律因素来进行。这里的关键是要求教师有效地利用各种课堂常规和课堂纪律来培养小学生的自制力,从而发展其自律能力。
2.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处于学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儿童蕴藏着巨大的潜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但由于受其身心各方面品质发展水平的局限,这个时期的小学生还缺乏约束自己的能力,其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也较低。因此,在这一时期他们无论在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在道德行为的养成上都主要是在教师、家长和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实现的,他们的行为也往往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约束和指导,即儿童主要是通过他律来接受教育的。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及身心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主体意识也日益觉醒,有一种逐渐摆脱教师和家长的约束而趋于自主自为的倾向。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开始形成和发展,这为小学生自律能力的产生奠定了客观的基础。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受其年龄特征制约的。虽然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但它却是我们提出教育措施和方法的依据。因此,如何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提出适当的教育策略就成为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关键。
3.通过教师的榜样示范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教师的社会角色的心理特征是复杂多样的,他既是父母的代理者、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监督者、集体的组织者,又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而且在小学生心目中,教师更是自己的榜样。加之,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未成熟性和依赖性及其强烈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中的巨大示范作用。教师总是作为一个榜样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而学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有意无意地学习和模仿着教师的一言一行。如果一名教师具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等优秀品质,无疑有助于学生相应品质的培养。正如一名外国著名教育家所说的,思想只能通过思想来培养,品德也只能通过品德来培养,“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也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首先要求教师严于律己。通过教师的榜样影响学生并形成他们的自律能力是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4.通过锻炼儿童的意志,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儿童自律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受其年龄特征制约的,其中儿童意志品质的发展与自律能力的形成有直接关系。这两种心理品质有诸多相同的成分。如他们都有明确的目的性,都是在一定的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并且都与克服一定的困难相联系。具体讲,儿童意志的锻炼和培养是形成他们自律能力的基础。通过锻炼意志品质,使他们养成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自制力),而自制力是自律能力内部构成要素的核心,这样儿童自律能力才能够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因此,通过小学生意志的锻炼来培养其自律能力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下面几方面锻炼和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①教育小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②培养小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和生活制度的习惯;③从平时学习、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培养其意志;④要有意识地使小学生在困难的环境中得到锻炼。5.启发小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自律能力从本质上讲,是个体出乎内心意愿的一种行为。从学生自律能力形成过程的心理机制来看,它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①外部的影响和要求(他律);②有选择性地接受外部的影响,并把这些外部影响和要求转化为自身内部的道德需要;③在内部道德需要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道德信念;④学生根据已确立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调节和控制,即在行动中表现出一定的道德自律能力。在上述四个阶段中都贯穿着学生内部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最关键的就是要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自己来审视自己、支配自己、约束自己,并以此来调节、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为。惟有如此,学生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学生的自律能力才能形成和发展起来。
作者:褚远辉
学生自律能力培养方法3
抓紧对学生的自律教育,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建设一个文明先进班级的重要工作环节。我们抓好了这个环节,可以使繁杂的班级管理工作轻松而愉快地进行,并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学生处在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时期,有较强的自尊心,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律,首先就要培养学生自省精神,尤其是要提高其心理承受力。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积极情绪,树立正气。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情绪变化,注意及时调整学生心态。针对少数学生听不得批评,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易发脾气,易悲观等毛病,教师要引导学生勇于面对错误,过好面子关,知错就改。另一方面,教师坚持把自我批评放在批评之前,这是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良策和重要手段。它能使批评更加行之有效,它能促使学生把一些微小的不足和错误及时地克服掉。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律,还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吸取教训,提高自律能力。在班级活动、作业、考试、卫生、两操等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都要事先有布置,有具体要求,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同时,教师紧抓二头是关键,先抓榜样,榜样就在周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再严抓少数自控力差的学生,做到严而不厌。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要多花时间,下大功夫,既批评其缺点,又肯定其优点,反复多次叮嘱、关注、考验,直到其缺点得以改正,就这样一个个地帮助,使之一步步地扎扎实实地提高。
作者:刘燕飞 单位:长沙市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