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小学体育教学探究3篇

时间:2022-12-22 15:29:31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体育教学探究3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小学体育教学探究3篇

小学体育教学探究1

小学阶段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该时期,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形成“全面发展观”,合理组织、实施教学,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目前来看,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依然存在重体、轻德智美劳的问题,导致小学生素质发展不全面。对此,本文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现为导向,对小学体育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小学体育教师的全面育人工作提供参考。

1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为导向的小学体育教学目标设定目标是行动的导向。组织、实施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之前,建议小学体育教师在充分考虑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以及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与规律的基础上,设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表1)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5个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包括很多个具体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往往以社会适应目标阐释德育目标、以智力发展目标阐释智育目标、以运动技能目标阐释体育目标、以审美教育目标阐释美育目标、以劳动参与目标阐释劳育目标,以上5个目标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例如,智育目标让小学生更准确地认识和理解有关体育比赛规则的内容,有助于其尽快形成遵守规则的意识与品质。

2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为导向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安排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递的主要信息就是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材中的内容依然以运动技能为主,少有涉及德、智、美、劳方面的内容。为此,建议小学体育教师在利用现有体育教材组织、实施教学的基础上,在体育教学中安排以下内容。

2.1体育品德知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良好的品德素质是小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建议小学体育教师将体育学科领域的体育品德知识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如公平比赛、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团结协作、刻苦训练等。在教学实践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收集蕴含体育品德的图片、文字小故事、运动视频等,然后进行加工整理,作为在课堂上向小学生讲授的体育品德知识,达到德育目标。

2.2拓展知识小学体育教师应将与体育运动相关的学科知识,如物理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生理学知识、医学知识等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向小学生讲解投篮技术动作时,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手腕不同仰角下篮球出手后的飞行路线。拓展知识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分析、判断、整合、对比、想象等思维能力,达到智育目标。

2.3运动技能知识和体能知识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安排基本运动技能知识、专项运动技能知识和体能知识。其中,基本运动技能知识主要包括坐、立、走、跑、跳、攀爬、翻滚、转身等知识,旨在纠正小学生不良体态;专项运动技能知识主要包括田径类运动知识、球类运动知识、健身健美类运动知识、游泳类运动知识、户外运动类知识等,旨在帮助小学生了解、掌握专项运动技能,为今后深入学习专项运动技能奠定基础;体能知识主要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协调、平衡能力等知识,良好的体能是小学生学习、娱乐,以及参加体育运动和比赛的重要条件。

2.4体育运动美欣赏知识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多安排一些蕴含运动服装美、运动员动作美、运动员造型美的内容,载体尽量是图片和视频,这样能够极大刺激小学生的感官,增强其对体育运动美的认知,达到美育目标。

2.5劳动知识在体育课上,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渗透体育运动器材准备、体育运动器材收纳、体育运动场地清洁、体育活动秩序管理等内容,并在课后安排小学生整理器材、收拾场地,以此培养小学生的劳动能力,达到劳育目标。

3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为导向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手段与措施的总称。在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中,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导向,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表2)

3.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类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等,核心要义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语言交流。与其他学科相比,虽然体育学科实践性强,但依然离不开理论教育,而理论教育需要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小学体育教师需要通过讲解法,让小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系统、全面的体育理论知识,为其下一阶段的运动训练奠定基础。同时,小学体育教师也可以直接通过讲解法向小学生讲解中国体育运动发展史、体育运动名人成长经历、体育运动规则等,从而让小学生对体育运动中的“德”有一定的了解。而小学体育教师对讨论法的应用,则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分析、判断、对比、想象等思维能力。

3.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类教学方法包括示范法、演示法等。小学体育教师通过示范法、演示法向小学生展示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帮助小学生更准确地掌握体育运动技术,为下一阶段的运动训练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小学体育教师通过示范法、演示法向小学生展示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服饰、优美的技术动作和造型,从而让小学生更直接地感受体育运动的美。而在小学体育教师示范、演示过程中,小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判断、对比、分析、想象、模仿,从而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发展。

3.3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科实践性强,强调学生的身体练习。学生要想通过体育促进各项素质发展,必须注重身体练习。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循环练习法、重复练习法等。其中,分解练习法是小学体育教师将完整的动作拆分为多个部分,然后让小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例如,在跨栏跑教学时,小学体育教师让小学生先练习助跑,再练习起跨,再练习过栏摆腿,最后练习落地。完整练习法和分解练习法相对应,是小学体育教师让小学生完整进行技术动作练习的方法。例如,在跳高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让小学生将助跑、起跳、落地3个技术动作连续起来,完整地进行练习。循环练习法是小学体育教师将若干个完整动作按一定的顺序构成一个循环,然后让小学生进行多个循环的练习。例如,小学体育教师让小学生按照“扩胸10次—立定跳远2次—踏步走10秒—20米跑—原地跳5次”的顺序进行3个循环的练习。重复练习法是小学体育教师让小学生重复进行某一技术动作的练习。例如,在篮球投篮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让小学生进行3分钟的重复投篮技术动作练习。

3.4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类教学方法包括游戏法、比赛法等。这类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能够快速吸引其注意力,增强其学习动机。由于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将某一项或多项体育运动项目技术动作融入体育游戏、体育比赛,因此这些教学方法也能够达到体育目标。同时,由于体育游戏、体育比赛有一定的规则,还能让小学生更直接地感受集体荣誉感,因此这些教学方法也有助于达到德育目标。3.5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类教学方法最典型的是发现法。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向小学生提出不同的探究问题。例如,教师向小学生提出“不同位置的足球运动员所需掌握的技术有何差异”。小学生通过探究,会对足球运动技术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有助于达到体育目标。无论探究问题是什么,小学生的探究过程都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这也有助于达到智育目标。

4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小学生体育学习效果评价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评价者只有对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才能充分发挥小学生体育学习效果评价的反馈作用。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导向,对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4.1采用多元主体评价长期以来,小学体育教师是评价小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单一主体,这极易因小学体育教师的个人主观思想导致评价结果真实性低;同时,也极易因小学体育教师的视角局限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全面性。基于当前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密切联动,笔者建议小学体育教师在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效果评价的基础上,让小学生家长、小学生所在社区管理者共同参与小学生体育学习效果评价,同时注重小学生个人评价,构建“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管理者”体育学习效果评价机制。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小学领导疏通体育教师与学生个人、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管理者之间的交流渠道,同时建立相关的交流平台。

4.2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在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应注重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他评与自评、互评相结合。小学体育教师要尤其注重小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鼓励小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小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能力。

4.3确定涵盖德智体美劳各项素质的评价标准评价者要把小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集体主义观、互助行为、模仿能力、创新能力、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水平、体育锻炼习惯、审美情趣、劳动精神与劳动能力等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然后,评价者再根据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合理设置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4.4注重评价反馈功能小学体育教师要注重小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反馈功能,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与计划,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小学体育教师应为每名小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以全面跟踪、掌握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各项素质发展情况。

5结语

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各项素质全面发展,是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研究认为,小学体育教师应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导向,对小学体育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几个关键环节进行优化调整,以顺利达成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

作者:谭子妍 单位:吉首大学

小学体育教学探究2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体育学科为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需要教师依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运用技能,还要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塑造健康体魄,构建健康心理,形成适应终身发展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但是,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与改革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课堂组织结构松散,教学缺乏趣味性等。立足素质教育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要求,结合当前体育教学不足,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挖掘了趣味田径这一集益智、益身、益趣为一体的游戏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应用趣味田径于小学体育教学有着极高价值。

一、趣味田径应用于小学体育的价值

趣味田径是指在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利用简单易操作的运动器材,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切身体验多样体育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塑造健康身心的教学活动。从趣味田径的内涵可以看出,趣味田径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符合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要求,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通过自主体验获得身心发展。此外,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趣味田径,还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的阻碍,增强体育课堂的活力,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立足趣味田径的应用价值,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探索多样的策略对其进行应用。

二、趣味田径应用于小学体育的策略

(一)准备活动:调动学生兴趣准备活动是小学体育课堂的主要活动,也是起始活动。众所周知,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是以引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获取体育技能为主要目的的。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是教师组织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在当前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少教师忽视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一上课就开始讲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导致学生在还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难以有效地走进体育课堂,最终使得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针对传统教学不足,笔者尝试将趣味田径应用到准备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上课借助趣味化的活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自身体验走进体育课堂,有效地做好课堂学习准备。以“老鹰抓小鸡”趣味田径项目为例,这是一项具有趣味性的活动,而且,大部分学生在是日常学习生活中,早已体验了此项活动,积累了活动经验。所以,将这项游戏应用到课堂上是可以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在准备活动中,笔者先将全班学生按照男女划分为两组,每组选出一名“鸡妈妈”和一名“老鹰”。其他组员扮演“鸡宝宝”角色。接着,笔者公布此次活动规则:在指定的范围内,“鸡妈妈”要带领“鸡宝宝”躲避“老鹰”的追捕,不能走出指定的范围,否则被判失败。“老鹰”抓到的“鸡妈妈”或“鸡宝宝”是“俘虏”,在规定的时间里,如果“老鹰”可以抓住五个“俘虏”则为获胜方。在公布游戏规则的时候,笔者看到大部分学生跃跃欲试,产生了浓厚的参与兴趣。于是,笔者把握时机地将游戏权利还给学生,驱动他们按照规则玩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建立了积极的学习情感,还通过运动充分地锻炼了肢体,减轻了机体惰性,为有效地参与新知教学活动做好了准备。

(二)教学活动:趣味引导练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球类和田径是主要内容,占据了绝大部分,其中,田径是体育学科各项活动的基础。但是,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重视田径价值,大都应用“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单向地讲解基础的田径知识,机械地反复训练田径技能。教学实践显示,大部分学生失去了田径学习兴趣,同时也没能有效地掌握田径知识,发展田径技能。针对该情况,在组织体育课堂教学的时候,笔者尝试应用趣味田径,打破单一的教学形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玩中获取田径学习乐趣,自然而然地掌握、应用田径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以“田径起步”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先利用多媒体直观地展现了田径起步视频,要求学生们在观看的同时总结田径起步的动作技巧。在多种感官的作用下,大部分学生可以初步地认知田径起步动作技巧。接着,笔者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指导学生们在小组中合作交流,总结田径起步动作技巧。之后,笔者根据学生们的总结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通过一次次探究和教师指导,学生们可以准确地掌握田径起步动作技巧。立足学生们的学习所得,笔者应用趣味田径引导他们应用所学。此次笔者应用趣味田径赛跑活动。在赛跑的路径中,笔者设置了古诗问答、数学计算等趣味活动,学生答对问题,则可以跑向下一个环节。在终点笔者设置了一些气球,要求学生打爆气球。最后,看哪一个学生用时最少,且打爆的气球数最多,则为获胜者,获得奖励。因为此项趣味田径是以训练学生的田径起步技巧为重点的,所以,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笔者认真观察,发现他们的田径起步技巧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点拨。如此活动,不但使学生们通过切身实践加深了对田径起步技巧的理解,提升了田径起步技巧的掌握效果,还大大地增强了课堂活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此外,不少学生通过经历此项活动实现了益智、益身,提升了发展效果。

(三)结束活动:指导放松身心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学生们需要经历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通过体验这些活动,大部分学生的血液循环会加速、心率会加快、肌肉紧张程度会增加,尤其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忽视学生的如此状态,贸然地要求学生停止活动,学生们因为突然改变身体运动状态出现了应激性反应,导致身心受到一定的伤害,违背了体育学科教学原则。立足传统教学不足,笔者尝试在课堂结束阶段应用趣味田径,使学生通过体验运动量小的活动,慢慢地调整自身状态,放松身心。以“篮球”为例,在组织了高强度的篮球拍球训练活动之后,笔者创设了“拍球过河”这项趣味田径项目。针对该项目,笔者将学生们划分为四组,其中男生两组,女生两组。笔者在操场上利用跳绳设置过河路线,学生们需要沿着路线拍球前进。在此过程中,不需要关注速度和时间,只要关注球不脱手、人不离线即可,最终看哪一组能按照要求完成活动,则获得奖励。为了取得胜利,学生们开始慢慢地拍球,自然而然地舒缓了身心,同时还进一步地增强了拍篮球的运动技能,提高了课堂学习质量。总而言之,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时候,立足传统教学不足,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灵活地应用趣味田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驱动学生获取技能,帮助学生舒缓身心,使学生获得有效发展,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作者:王斌 单位:重庆市铜梁区大庙镇司马小学

小学体育教学探究3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对小学生的教育已经不局限于让其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激发创造性思维。小学体育教师要从自身做起,逐步转变教学理念,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尊重学生主体,激活创新意识

小学生活泼好动,体育课堂的目标应以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程度为主。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时,除了要向学生传授一些体育理论知识,还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要时刻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还处于小学阶段,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认知水平也很有限。教师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为他们选取合适的体育运动项目,让他们通过课堂的体育运动逐步增强创新意识。对于一些难度比较高的运动项目,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习,让他们体会到运动能够带给一个人的巨大改变,从而深刻体会运动的魅力所在。对于一些比较专业的运动,比如跳高,仅凭教师单纯的讲解,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慢动作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这项运动的注意事项,深入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

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自考

小学生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很好奇,也希望能够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时常分享自己的观点与看法,逐步使学生发散思维,并自主思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评价体系,为今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激励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小学生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鼓励与赞美。例如,当学生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即便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教师也应当给予赞美。教师的表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保持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教师也应当及时对某名学生或班内所有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学生主动发现自己在运动中所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自己的动作。另外,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堂学习应营造欢快的学习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培养团队意识和良好的竞争精神。例如,在开展接力赛体育运动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团队的一员,只有每个人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才能够让小组取得最终的胜利,在这种激励下,学生更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总之,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十分重要。小学体育教师要在课堂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路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机制,助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岳甲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天润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