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研究3篇

时间:2022-12-20 15:11:27

序论:在您撰写传统文化研究3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传统文化研究3篇

传统文化研究1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内容,中国历史中形成的风俗习惯、精神面貌、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等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中的思想和做人的道理,是丰富和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文化养料[1]。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教学和科研的探索,一方面可以增强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实践的内容。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伊犁流人祁韵士、林则徐、洪亮吉等人的诗文作品中,展现了各民族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文化留存的重要基因,它记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程,同时也是昭示着中华民族未来发展和繁荣的宝贵经验。中国传统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重要部分,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2]。从这个意义上讲,古典文学作品是塑造大学生文化品格与精神内涵的重要载体之一,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通过讲授伊犁流人的优秀诗文作品,将伊犁传统文化品格和精神内涵结合在具体的西域诗文中,要以讲授传统地方文化为途径,达到文化润疆,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学习和传承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是新时代赋予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双重使命。以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和科研为切入点,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具体的探索和分析,为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改创新和科研创新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一、努力使中华传统文化教学“鲜活”起来

在高校大学生教育中讲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教育和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历史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文化观,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要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明确传统优秀诗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突出伊犁优秀文化的重点内容,又要将其融入西域文学的整个发展历程中。以伊犁传统文化知识为立足点,讲清楚伊犁流人主要作家风格的内容,可以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阅读这些优秀诗文作品,从而激发大学生进行自觉地文学批评,培养学生古代文化创新意识;通过对伊犁流人林则徐诗文的解读和鉴赏,提高大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在课堂教授时,要突出强化这些作品中具有文化润疆作用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要对竹枝词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容要进行系统讲解。对于代表伊犁传统文化的经典文学作品,以专题的形式安排课时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学习,教师根据学习效果进行引导,期待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伊犁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一方面要进行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讲解,另一方面还要着重阐释其中的深刻意义。

把伊犁流人作家群诗文中最贴近大学生生活和心理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精神传承给大学生。比如在讲授《林则徐新疆诗文》中的作品时,将林则徐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集中设置一个专题,大学生可以深切感知其民族忧患意识和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通过学习诗人的爱国作品,激发大学生爱国爱疆的责任担当精神。当讲授林则徐伊犁诗文时,不能仅局限于其伊犁事迹,还可以拓展至林则徐虎门销烟等其他爱国事迹。为了让学生更加近距离认识林则徐,可以安排大学生参观伊宁市林则徐纪念馆,聆听馆内讲解员讲解林则徐生活、文学、军事等等方面的故事。参观后让学生以《英雄林则徐》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旨在激发大学生爱国、爱疆精神。通过实地参观讲解的教育,可以引导高校大学生梳理正确的爱情观、家庭观和道德观。促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建设祖国的重要力量,应该继承林则徐爱国精神,从小事做起,配合学校和社区做好日常防疫工作,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和使命。通过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提高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使课堂变得鲜活、生动和具体,从而更容易激发大学生学习伊犁传统文化的共鸣。

二、努力让优秀传统文化科研“创新”起来

中华传统文化急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社会治理协调适应。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要及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3]。在古代文学科研中要充分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梳理了过去十年内学术研究成果,发现伊犁传统文化研究成果甚少,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高校古代文学研究要致力于发现学术界尚未关注的古典诗文作品的价值,西域文学就是最佳研究对象,要提高西域流人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增加文化润疆的涵盖面和内容,并相应调整西域文学的研究范畴。要致力于对林则徐、祁韵士、洪亮吉等人西域诗文进行解读和赏析,做出全方位、系统的文学经典诠释,这些诗文在目前都只是处于资料整理辑注阶段,这些都是古代文学科研中追求新的体现。高校古代文学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承担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人文学者。在古代文学高校科学研究中,一方面要留下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学术思想;另一方面也要丰富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和科研探索经验,汇总和发表已经较为成熟的西域文学与文化研究成果。同时,高校教师还肩负着追求科学真理、坚守道德理想的责任和使命,要树立新时代爱国爱疆精神的人生信念,要有以传播传统文化和胸怀天下的责任和担当。作为高校教师,要一生致力培养大学生爱国爱疆精神,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平台优势,让科研平台成为传统文化活起来的重要载体。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立足伊犁地方文化特色,成立“边疆中华文史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将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此外,学院还有伊犁学研究中心,将地方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价值有效结合起来,成为学院师生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的科研和学习平台。

三、让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传承”起来

高校思政教育与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相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抗疫背景下,高校的思政教育不能再以过去僵化的说教为主,而是要将地域历史文化和现实相结合,这为新疆高校的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伊犁历史文化资源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很强的教育性和感染性。要将林则徐爱国主义、顽强的抗争精神和课堂教学有机会结合起来,做好文化润疆和文化强国的引导作用。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曾经指出,大学阶段,要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探究传统文化的能力,培养他们在文化方面的创新意识,以此督促学生树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教育部纲要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古代文学教学和科研中的传承明确了方向。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校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发挥伊犁当地林则徐纪念馆、锡伯古城等爱国教育基地社会实践的延伸和感染作用,让大学生在参观中、讲解中培养爱国爱疆精神,使大学生自觉地树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自己的使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和科研的相关实践中,这些内容也应有鲜明的要求和体现,高校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积极拓展各项文化实践活动,努力尝试和探索。

(一)做导游讲解英雄事迹伊犁是有名的旅游文化胜地,每年春夏秋三季有大量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需要大量的导游或者讲解员讲解伊犁历史、文化和民俗等知识,可以充分利用节假日和暑假时间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他们将林则徐生平及伟大事迹介绍给游客,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讲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讲解过程中,为了让游客身临其境,必然要激情饱满,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再次与林则徐爱国主义精神达到共鸣和共情,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点滴中,不但深化了高校思政教育的使命和效果,也解决了伊犁文旅行业面临的讲解员紧缺的问题。高校社团活动较多,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高涨,可以鼓励学生将林则徐事迹和精神融入话剧社、文学社、街舞社、爱心社等,以话剧、诗歌朗诵、舞蹈、音乐、志愿服务等形式将林则徐事迹浸润全体学生心中,演出学生和观看学生也能在林则徐感人事迹的熏陶下达到共情和共鸣。

(二)做纪念馆讲解员讲解英雄事迹伊犁有较多的历史文化展示基地,如林则徐纪念馆、伊犁将军府等,可以鼓励学生到这些基地中去参加社会实践,尤其是林则徐纪念馆,每年有大量的游客需要讲解员,大学生参与此项活动,不但弘扬了伊犁优秀传统文化,也将文化润疆和文化强国浸润到点滴的生活中,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能力,为建设现代化伊犁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学生在完成上述讲解时,需要认真学习和梳理林则徐的生平和伟大事迹,势必要将林则徐知识进行再次学习和内化,这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内化的过程,学生在纪念馆中将林则徐事迹输出,用精炼和生动的语言为游客和参观者讲述,使游客和参观者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达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和升华,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一方面,学生在讲解中自己的爱国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另一方面,听众也在聆听林则徐伟大事迹中完成了爱国爱疆的思政教育。

(三)实习时给中小学生讲英雄事迹大学四年的本科学习生涯中,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实践环节,这是完成思政任务的绝佳时机。鼓励大学生在实习期,将林则徐伟大事迹用浅显的语言讲给小学生和中学生,在幼小的心灵中播种上林则徐爱国主义的种子,是达到文化润疆和文化强国的有效之路。中小学每年六一活动、春季运动会和秋季运动会,需要表演各种节目,可以鼓励实习学生抓住这些活动机会,将林则徐英雄事迹以歌曲、舞蹈、诗朗诵、小品和话剧等等形式搬上演出舞台,中小学生演出和观看都会达到不同程度的共情和共鸣,期待通过实习,将家长、中小学生和全体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融为一体,在融合中深化及升华。

四、结语

作为高校教师,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找准融入的切入点,树立和增强正确的教学和科研创新融入思路,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育手段,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嵌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4]。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成立了天马文学社、天马戏剧社,开展学习和传承伊犁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大学生朗诵伊犁优秀的诗歌,挑选出伊犁优秀的话剧演出,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能力,传播了伊犁地方文化。在抗疫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要继续推进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要大力弘扬和传承当地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和科研的全过程,以古代文学教学和科研为途径,让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鲜活”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和精神养料,要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发展目标,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呈现出它应有的使命[5]。

作者:李彩云 任刚 单位:伊犁师范大学边疆中华文史研究中心 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传统文化研究2

集部是中国传统学术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之一,它的形成、发展和定型的样态,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学观念,而由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以来人们对西方文学学科体系及其观念的纳取,导致我国传统文学观念被现代文学观念的接受所笼罩和遮盖,也影响到当今中国文学观念建构文化基础的讨论。近年来,关于集部文献的发掘和讨论已日渐成熟,但集部与传统文学观念等问题,却缺少总结研究。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学术四部分类的形态变迁,以及集部的诞生与发展,是我国传统文学观念从模糊走向逐渐成体系的过程,通过集部变化的探索与其对应文学观念的分析,可以对我国传统文学所包含的内容、文体意识的形成及其相关的政教意义等问题有更加深入的把握和认知。

一、中国文学观念的初始与集部的诞生

现代文学学科意义上的“文学”一词,主要指以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个能被广泛接受的定义,事实上是二十世纪初由“西学东渐”传入中国,与中国自古而有的“文学”有着巨大差别。班固《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了中国现有可循最早的学术分类:“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今删其要,以备篇辑。”[1]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以文学为内涵的《诗赋略》,是包含传统学术体系之中的,作为集部的前身,《诗赋略》所代表传统文学观念的产生正是以整个汉语文化为背景。班固在《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赞》说:“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儿宽,……文章则司马迁、相如。”[2]可知直至汉代讲究文采辞藻的“文章”与儒学等代表学术思想的“儒雅”篇章依然存在明确的区分界限。《汉志·诗赋略》小序中讲:“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3]汉代主流学术的文学观念所认为的文体包括诗、赋、乐府诗,其中赋的产生在诗之后,或者说源于诗,也承担了其“微言相感”“以谕其志”的作用,而之所以《诗》被收录在六艺略(经部),赋被留在了诗赋略(集部),则是因为《诗》教化民众的政教光芒,掩盖了其抒情和文辞的特点,它被提升到了经学的高度,成为儒家思想统治思想教化世人的工具。而赋与诗千丝万缕的关系,决定了赋也具备政治功用并且与政治教化密切关联,所以才能“作赋以风”,而《诗》的另一面,即抒情和文辞的特点也被赋完美承继且更为发扬,因而成为诗赋略的起始文体。从《汉志》中诗和赋的差别和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作为现代意义上中国“文学”的发端,代表了“文学”发生的两条路和两种本性,这也解释了前文我国“文学”观念驳杂着儒家学术和讲究辞藻的“文章”:诗代表了其为统治思想服务的政治化倾向,赋则代表了其用以抒情的审美化倾向,《汉志》诗赋观念中体现的文学作品的政治功用和审美特质对后世“文学”和文学评论发展影响深远。

《汉志》诗赋略之首的屈原赋之属到《隋书经籍志》集部独立出来成为楚辞类,其根本原因是从汉代经学大盛背景下“依经取义”文论思想的作用,汉代文学观念看重诗赋文章中的现实性和政治功能,研究屈骚的人从汉初的刘安到集大成的王逸都无一例外把儒学经义作为批评屈骚的角度和归宿,因而人们看到了屈原赋区别于其他赋的崇高之处——即使屈原赋之后有汉代枚乘、司马相如等人作赋仿效的汉赋,但都“没其风谕之义”,“依经取义”的思想也是成就屈原赋独立于其他赋的重要因素——王逸在《楚辞章句》序中言:“夫《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从而使得楚辞开始超越于赋体之外,上升到了新境界。而楚辞作为一部总集,但永远在集部中居首且独立于总集之外,也体现了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无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地位。楚辞的独立,同样也是传统文学观念重文体观念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社会动荡、政权更迭,诗赋文章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后世人们将其称为“文学自觉”的时期。

《隋志》集部的序表述的很清晰,不仅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特色,文人创作群体扩大,辞赋繁荣,风格明显各异,而且这些文人创作还对诗赋文章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讲求情采、声律、用事用典;另外,文学评论领域发展迅速,对各类文体的风格有了成型的认知,比如曹丕《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四科:“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文心雕龙》提出诗赋文章这种文学性文体和诸子散文、铭诔等学术性文体与实用性文体的差别——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和自觉,都为集的意识的自觉奠定了基础,所谓“自诗赋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隋志》中楚辞、别集、总集,都是集,合而为之集部。集部的产生过程,是传统文学观念从模糊到明确的独立过程。先秦两汉时期,文学观念并不清晰,文学、史学、哲学等学科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区分,以文字表述的实用性文体和文学性文体作品混为一谈。汉代骈文赋体的产生和兴盛,让人们逐渐明晰了一部作品的文学性和审美性,而魏晋时期文学自觉之后,终于对文章典籍的实用性和文学性作出了区分——其他实用性文体,被归于史部和子部,更偏向于文学性作品则被归之于集部。可以说,集部的成型与独立,也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变化的结果。

《隋志》集部,除了楚辞类,还有别集和总集类,收录的文体杂芜,别集中诗赋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文章多涉及经史子书,有和文学相关的颂、赞,更有大量的是实用文体,而总集更是如此,除了文集、诗集、赋集,还收录了很多诗文评论以及杂诏启事等实用文体。从《汉志》诗赋略只录诗赋,到《隋志》集部的别集和总集著录各体兼备,可以看到《隋志》的集部是一个泛文学范畴,既有诗、赋等纯文学作品,也有大量议论经史诸子等文章。而《隋志》集部所代表的“文学”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仍有很大差距,因为诸子学术散文和小说并不在其中。前者涉及诸子学术观点,是学术文章,具备一定的经典性,被收录到子部,部分后人关于诸子学术的议论被归于集部,体现了集部从诞生之初就与经史子三部既交融、包含又相对独立的关系;而后者不在集部之列,是则因为与古人对“小说”这种文体评价颇低,认为它们都出自“街谈巷语”[4],体制短小,思想浅薄,不成系统也不合于正统大道,《搜神记》《齐谐记》《列异传》等在《隋志》被收录在史部杂传,反映了当时小说和史学观念有所杂揉的现象,到了《总目》原本列于“地理”“杂史”“旧事”类的《山海经》《穆天子传》《西京杂记》等都改列为子部“小说家类”,可见中国古代的正统文学观念并不覆盖这类作品。一直到近代西方文学观念传入中国,梁启超等人掀起“小说界革命”,该文体才得到重视。而这种集部的构成和观念对后世集部影响深远,《四库全书总目》在很大程度上予以继承。

二、中国文学观念的成熟与集部的定型

从《隋书经籍志》到清代四库全书的划分,集部最终定型为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五种。这种划分,反映出集部演变的成果,反映出传统文学观念,不仅仅为创作者舒张情志,而是一个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体系。别集是楚辞的延伸。别集的文学精神蕴涵,《隋书·经籍志》在别集类小序中说:“自灵均(屈原)已降……后之君子,欲观其体势,而见其心灵,故别聚焉,名之为集。”[5]强调别集对创作者心灵的体现。从现在所见到《隋志》著录的别集四百三十七部,可知别集作者并不完全是文学家,一些有所著作的政治家也涵盖其中,《总目》别集正依照《隋志》别集体例,记以名家作者个人为单位的诗赋文章,从中观察出这个人的文学内涵、学术思想,及其所反映的社会与学术风潮,很多是从子书衍生出来的,多涉经史等,诗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至于总集,与《隋志》总集类相比,《总目》总集类明显去其杂芜、“删汰繁芜”,将《晋朝杂诏》《梁中表》等奏议类政治文书归于史部,而且使单篇赋作和文章“零章残什,并有所归”,正本清源,以《总目》集部总集类的变化可以看出集部发展到清代,从收录的文献到思想都经历了一个“提纯”的过程,体现了四部相互之间的流动变化以及文学发展内部实现了自我扬弃。诗文评类在《汉志》中没有产生,原因在于当时的文学批评还在起步阶段,相关内容如《毛诗序》被归入经部中,还有一些评论被列入子部中。

《隋志》将《诗评》《文心雕龙》专门列入总集之末,《宋史·艺文志》将其列入“文史类”之中,这“文史”类后来演变为独立的“诗文评”类。“诗文评”类的独立,得益于唐宋之后,大量诗话、词话涌现于世,逐渐形成系统和规模,《总目》认为诗文评类作为集部的独立一类,可以对诗赋文章“讨论瑕瑜,别裁真伪,博参广考”,并有助于文学发展,那么它的独立也就意味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体系的成熟,包括文体分辨、文艺评论、创作规律及理论等诸多内容,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诗文评类体现了传统文学批评关注人文精神与现实精神的特征。词曲类的独立,体现了宋元明清数代,词和曲作为独立的文体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作品增多,又兼具文学性和教化功能,所以它在文学领域获得一席之地,但是《总目》对词曲这类文学体裁有所轻视:“究厥渊源,实亦乐府之馀音,风人之末派。其於文苑,尚属附庸,亦未可全斥为俳优也。”[6]可见虽然词、曲从《诗》而出,但中国传统文学观念更偏重抒情性文学,而忽视叙事性文学,戏曲的地位更是底下,如《西厢记》《琵琶记》之类的戏曲并没有被收录到词曲类中,散曲、剧曲“厥品颇卑,作者弗贵”与主流学术思想经世致用相违背,导致这些文体更加不会受到重视。这里不仅反映了当时主流文学观点对民间文学的轻视、贵古贱今的思想,也体现了一种文学体裁出现到人们能够认识并承认这种文体之间存在时间和认识上的延迟。至王国维《宋元戏典考》才对传统戏曲给予了重新的评价,朱自清先生在《诗言志辨序》中道:“西方文化输入了新的文学意念,加上新文学的创作,小说、词曲、诗文评,才得升了格,跟诗歌和散文平等,都成了正统文学。”[7]讲明了词曲一类在中国文学观念中地位提升的契机和最终的状态。

三、结语

要之,中国古代的文学观念,较多地表现在集部之中,但不限于集部,经史子三部亦有所呈现,集部与其他三部始终存在相互流动相互交流的关系,这要求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的文学观念时不应局限在集部,而要着眼于四部之间的联系。基于此,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始终存在于古代学术总体圆融的环境中自我革新,客观上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杂文学”的特点,这也是集部在中国古代学术发展中的定位。近现代以来,西方教育与学术体制进入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体系被搁置一旁,王国维等人在引进西方文学观念时,主张文学与美学的独立精神,提出:“餔餟的文学,决非文学也。”“文学者,游戏的事业也。”[8]这些主张固然对中国新文学事业有所助益,但依然间接造成了当今文学观念、文学事业与中国本身文学传统的误解和偏差,研究者更需要从中国本土的学术思想观念出发,反思文学观念与理论的产生与变化。

作者:刘曦文 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

传统文化研究3

一、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对外传播现状

新媒体时代,与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相对应,它是一个国家创造力和历史底蕴的体现。各个国家都在从政策上加强对新媒体的扶持,希望能在世界舞台上输出本国文化。一个国家的整体文化水平、艺术造诣往往与这个国家的文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现代通讯技术发展起来之前,中西方的翻译活动主要是通过宗教传教发展。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后,大量西方经典文献译入,以及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外译,翻译对中外思想交流和文化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除此之外,短视频、网络小说,乃至于以微信为主的社交软件和娱乐平台的内容整体更加移动化。在移动端大数据流量的支撑下,基于网络传播的各种文学快速发展。相较于传统文学狭隘、局限的文学表达,现代的流行文学更加立体。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效推动了人们阅读的兴趣。网络阅读具有碎片化的特点,这种阅读模式适合现当代的网络流行文学,对于需要细细品读、仔细专研的文学经典,无疑是一种致命的打击。快消时代的人们,更乐于接受娱乐消遣,网络文学应运而生,网络文学的文字表达更加浅显,追求更加直接、粗暴的逻辑和情节。这与讲究结构、文法和起承转合的传统文学精神相悖。这也使传统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场的冷落。传统文学何去何从,这是值得深思的一点。

二、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对外传播问题

(一)海外汉学传播困境重重。一直以来,我国海外汉学的传播向来都是根据文化教导者在象牙塔中传道授业,换句话来说,就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文化传播方式;虽然说我国的官方也有相关对外文化的传播,但是仅仅是靠图书出版的方式,整体的宣传方式力度不大,很难将我国的整体文化面貌清晰地展现给外国友人。一直到了2010年,由我国的北京师范大学与美国的俄克拉荷马大学在美国联手推出了一本介绍中国当代文学的英文版刊物《今日中国文学》,作为较为纯粹的文学补充,但由于两国语言文化壁垒的存在,以及我国整体文化较为复杂,以至于想要像英国一般推广如《莎士比亚》这种严肃文学,在中国显然是行不通的,倘若想要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的传播,必然需要做到不拘一格;要及时找出问题所在,及时与当前时代新媒体传播的途径相互结合,使其文学不再局限于文字形式,结合当前时代的形式,及时改进文学的表现形式。

(二)类型文学带动纯文学发展——以网文创作为例。从2002年开始,我国小说开始逐渐发展,其中“起点中文网”由当年一群爱好玄幻写作的作者成立,在二十年后的今天,已经逐渐成长为我国最大的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平台之一,其整体常年阅读用户量超七百多万,有将近十万的原创签约作者,其全部作品更是有超60亿的字数。依照相关研究证明,现如今我国二十到四十岁这一中青年群体中,有超过一半多的网民在其中注册阅读,当然“起点中文网”制定的受众定位就是这一群体,相较于传统文学而言,网文的整体质量有高有低,发表的门槛也较低,就整体题材而言,较为单一,但并不是一无是处,有一些题材的网文与娱乐游戏也息息相关,比如其中校园类、修仙类以及职场小说,其中以游戏为背景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观众的共鸣与向往。网络文学是对通俗文学的创新性传承,具有更大的适用性和涵盖面。由于各国各地区文化差异,我们需要因地制宜,让网络文学语言翻译本地化,确保能够让外国读者读懂看懂;根据出版商的要求进行语言翻译,毕竟国外传播涉及国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所以对于中国的网络小说翻译而言,需保持一定开放性的动力,借力新媒体技术得以在发展中进行更加生动形象的传播与发展。

(三)通过视频门户网站宣传——以“抖音”为例。抖音作为我们生活中消遣娱乐类的视频软件,不仅是我国当前最为火爆的信息传播途径,更是对外传播交流的一个窗口,短视频传播可以在其基础上结合我国文化标识,对那些不了解的国家展示我国的科学技术,以及独属于我国文化的魅力。短视频形式的兴起主要是源于2016年,当时我国曾经掀起“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热度。根据相关研究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短视频移动端的用户数量已经将近六亿,占我国网民总数近百分之七十五,其中那些高点击率的短视频也不再局限于我国国内,更是能够通过各种渠道的传播在国内外网络中火爆,其不限内容、不限地点等特点,使得用户圈子急剧扩大,海外版的“抖音”更是在其他国家传播当中屡创新高,虽然说在其国外的成功传播,有着我国影响力在其中,但更多的是在模式平台上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在文化的传播上更加快速,但是在这其中仍然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问题一:其传播模式的特殊。采用“西西弗斯”式这种传播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就好像是在攀一座山,只有真正到达山顶的人方才能够将自己的光照亮乃至于辐射到整个能被辐射到的地方,其整座山的山腰和山坡部分存在着一定的文化逆差,在这一阶段的国家可以说是进步的效果极难呈现,所获得的效益也较少,但从整体层面上看来,想要真正扩大影响的范围,唯有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影响山顶文化从而来带动全球范围的扩散。当然这其中也需要有一定的实力。问题二:质量优异的内容较为匮乏,首先就拿短视频来说,最开始走红被观众接纳的短视频一定是在某种程度上调动了观众的浅层感官,使得观众能够在短时间内情绪激荡,所以我国的传统文学以及纯文学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以至于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劣势,从另外一方面来讲,当前社会的创新能力低下,同质化的内容过多,故此,需要对文化创新提出一定的高要求,在现阶段,唯有保质保量才是解决文化对外传播窘境的措施。

三、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对外传播策略

跟我国的传统媒体相比较而言,新媒体在整体对外传播方面可以说是存在的一种新的变量方式,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从其根本实施目标上来看,主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在传播行为方面依旧存在着一些困惑之处,只有顺应时代化解面临的问题,才会形成对外传播的合力,具体归纳为以下几条措施。

(一)精选我国传统文学跨文化传播内容。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要使思想真正逐步提升并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学作为跨领域文化对外传播,关键在于其对外传播内容必须要真正符合当前新媒体发展,以及其他国家和地方内容受众的文化审美价值需求,才可以被对外传播受众所充分认同和广泛接受,才可能获得预期跨领域文化对外传播效益目标。首先,应在充分熟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来龙去脉的基础上,根据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更多国家和民族地区文化传播和受众文化审美需求、价值意识取向和文化思维表达方式,深入研究梳理各种优秀的代表传统民族文化作品资源,选择那些最具文化代表性和最具传播性的优秀民族作品项目等并进行跨领域文化融合传播,必然也就会迅速获得良好的文化传播利用成效。其次,还应在始终坚持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学特质的基础上,立足当地民族人民及群众的主要审美价值取向和核心价值观念,挖掘整合开发更多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文学资源,努力探索打造一个融通中外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学传播概念、新内容范畴、新形式表述,创作和推出更多可以真实反映当地生活状况和当地民俗风情的优秀文学作品,从而有效吸引在当前新媒体发展下国家和民族地区的传播者和受众。

(二)创新我国传统文学跨文化传播方式。可以说,文化传播方式上的创新对于不断提升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学对外的跨地域的文化融合和传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次,随着我国移动端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发展,应科学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新兴信息技术及文化传播媒介,以当地文化传播者和受众喜闻乐见的创新传播方式等来进行传统文学的跨地域文化融合对外传播,从而使我国传统文化得以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播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首先,应积极利用与搭乘全球移动端和互联网媒体发展的市场顺风车,借助全球移动互联网络媒介平台开展深度跨区域文化内容的传播。抖音、今日头条历来的上榜就是因为十分重视民族文化艺术传播、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少数民族文化。就单单拿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来讲,侗族音乐、花儿、川江号子、木卡姆、南音等少数民族传统音乐,都在抖音上拥有近百万以上的点击视频播放量。据不完全初步统计,抖音上每天累计共有102万个国家级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宣传短片和视频,产生了37亿次海量点击视频播放,获得1.24亿次点赞。目前谷歌抖音中国海外版(tiktok)已经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月单日活跃抖音用户粉丝数已成功突破5亿,抖音中国海外版(tiktok)曾在泰国、印尼、俄罗斯等国家,多次成功登上当地抖音appstore或aogoogleplay总排行榜的首位。如果合理借助网络抖音来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学艺术跨地域文化融合传播,势必会增强其国际传播的受众和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其次,应积极探索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科学系统地研究采集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数据资源,进而研究建立一个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数据库,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和其他国家传统文学艺术爱好者便捷地查询浏览,更有利于集中研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后,借助大数据分析为更多的海外国家和地区线上用户关注、点播过的节目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科学分析线上受众传播行为,进而不断进行更具个性化的信息推送,进而不断扩大线上用户黏性。并且将这些推送数据中的信息及时反馈分享给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在此基础上对中华民族文学跨地域文化传播的推送方式和内容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

(三)建立促进我国传统文学产业跨领域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传统文化资源对外融合传播过程,就是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相互融合交流、碰撞融合的过程。再者,中国文化重视整体与共赢,强调中华文化“和而不同”。一直以来,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便一直寻求依托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和其他不同文化资源进行相互交流碰撞交融。因此,在当前这个国际国内新媒体学术驱动的时代背景下,开展我国民族优秀文化国际国内跨领域文化合作交流传播,不断加强和不同文化领域优秀文化的学术交流,在国际上开展汉化文学领域学术交流,不断实现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语境下,我们要在文化自信中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在坚持自我发展和兼容并蓄中采取守正纳新的方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总之,传统文化要走向实质性的文化互动,在多元文化的架构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以多元文化的思想提升我们的话语权。在当前百年之大变局之际,对外传播而言,开展多样性的交流比单一的对话更实际;从以邻为壑走向互通有无,从固化差异走向寻求共通,从“各美其美”走向“美美与共”,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使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从而实现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蒋艳.新媒体时代高校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2021(2017-10):124-125.

[2]冯仁杰,刘学敏.新媒体时代培育公众文化自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微信公众号为例[J].2021(2018-12):65-69.

[3]郭丽.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传播对策[J].新闻爱好者,2020,No.506(02):84-86.

[4]张婕,苗思雨,逯鹏祥,等.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特征与对策研究[J].城市党报研究,2020,No.94(03):92-94.

[5]张腾之.“传统文化+新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转型[J].西部广播电视,2018(06):1-2.

作者:戴华东 单位:西班牙欧亚传媒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