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绿色建筑论文

时间:2022-12-07 15:07:22

序论:在您撰写绿色建筑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绿色建筑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1

绿色建筑是中国建筑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场革命,对人们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的转变产生了深远影响。2005年,在北京召开的绿色建筑大会正式提出我国开始发展绿色建筑。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建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传统粗放型发展与持续高质量发展之间矛盾突出。根据近年度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报告,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仅占标识项目总量的6%,“图纸上的绿色建筑”现象频发。同时伴随着新冠疫情,市场占比仍旧较大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建筑生产模式亟待改变,目前急需打造一条集约型高质量绿色发展通道,以便加速融合绿色建筑理念与建筑工业化、建筑智能化。而成功打造该通道的关键载体是人才,是需要基于未来绿色建筑产业需求的高质量“绿领”专业人才。本文拟通过分析绿色建筑产业现状及绿领人才培养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高职土建类“绿领”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加以探讨。

1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自2017年《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颁布以来,绿色建筑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到2020年底,绿色建筑累计建成面积超过66亿平方米。绿色建筑的理念在一定范围内体现了建筑的低碳化,其中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是绿色建筑重要显性指标。“十三五”期间,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由2016年的19.99亿吨标准煤,上升到2019年的22.33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8%。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由2016年的46.9亿吨二氧化碳,上升到2019年的49.97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0.6%,具体数据如图1、图2所示,其中建筑全过程能耗年平均增速4.3%,碳排放量年均增速2.7%,相较于“十二五”期间对应的年均增速指标8.1%和7.0%,增速明显放慢[1-2]。但随着国家对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建筑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建筑领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仍不断增加,高能耗、高排放问题日益严峻。根据建筑完成的全过程来看,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运行是耗能和碳排放的主要阶段,从《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2019年的阶段数据可以看出,建筑在生产和运行阶段是消耗能源和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阶段,如表1、表2所示。为了从源头解决绿色建筑发展道路上的问题,2022年3月住建部印发的《“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文中明确提出了包括促进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推广新型绿色建筑方式等9项重点任务。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环节入手,开发新型绿色低碳建材、政策驱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推动建筑运行智能化,实现建筑全过程减碳[3]。

2国内外“绿领”人才培养现状

1976年,“绿领”一词在美国佛蒙特法学院教授的一份有关环境研究的报告中首次提出。200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肯定了“绿领”人员的工作意义,他们的工作能对维护和恢复环境质量起到重要作用[4]。目前国外绿色建筑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有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一些国外学校也在各个学历阶段开设了绿色建筑专业: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绿色建筑专业,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的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专业,加拿大亚岗昆学院的绿色建筑专业等。涉及的专业分支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科学以及工程和应用科学等,学生毕业以后可以凭借所掌握的绿色建筑知识和技能,从事绿色建筑咨询师、能源咨询师、工程师,进行城市生态建设规划、设计,绿色市场开发等。我国对绿色建筑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对“绿领”人才的培养体系也不完善。目前一些本科类院校开设了有关绿色建筑的专业,例如,山东建筑大学的建筑学专业绿色建筑设计方向,南京工业大学的绿色建筑技术与工程方向。但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几乎没有完全对口的绿色建筑专业,缺少针对“绿领”人才技能培养的具体要求。只是开设了与绿色建筑相关的一些课程,比如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等,增建了BIM技术实训基地。教学内容大多也只停留在传统的建筑材料、构造、施工管理等方面。

直到2021年,教育部顺应市场需求在高职类教育中新增与绿色建筑相关的专业,土建施工大类中新增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智能建造技术专业,实现土建类与技术相结合,完成职业教育的数字化改造。同时在吸取国外合理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自身实践后,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也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能精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工学结合”模式,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典型模式:订单式模式、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在过去40多年里,随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问题凸显,给人类带来了不可挽回的伤害。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国内相关行业全面绿色转型,才能真正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能耗和碳排量占比巨大的建筑业,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已然降临,建筑行业急需具有绿色发展理念和技能的优秀人才。根据数据统计,绿色建筑技术人才需求平均每年以近30%的速度增长,目前需求量已突破数百万。作为高职土建类专业,需要顺应行业对于绿色人才的需求,加快革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国家绿色建筑的发展输出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

3高质量绿色建筑背景下高职土

建类专业“绿领”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传统高职土建类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主要是对接建筑施工单位、造价单位、咨询单位,从事建筑施工员、技术员、安全员、管理员、造价员等。而绿色建筑概念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材料、立项、咨询、规划、造价、设计、施工、管理、检测等多学科知识,学生毕业以后除了从事传统建筑工作,还可以涉猎绿色建筑咨询工程师、节能型材料与产品研发员、绿色建筑工程师、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检测员等绿色建筑相关岗位,这些岗位要求在传统建筑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绿色技能、智能化技术又有了更近一步的要求。结合绿色建筑国家发展战略,以培养既懂传统建筑技术和管理知识,又懂绿色建筑相关政策、规范标准、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建筑等高端技能型复合人才为目标,本文积极探索高职土建类专业“绿领”人才培养路径。

3.1对接新兴建筑行业岗位需求,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入绿色建筑行业新兴岗位的要求是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指路灯,行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以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优势,选择一批前沿的、优质的绿色建筑企业,通过调研、学习交流、合作项目等形式定期分批选派教师去这些企业了解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研发、装配式构件生产、装配式建筑工地、建筑电气化工程、绿色建筑工程师招聘等现有情况,深刻研究“绿领”人才典型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对土建类人才的知识及职业素养带来的变化,拓展相应的绿色建筑知识和能力范围。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革新修订,建立符合当下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绿领”人才培养方案[5]。

3.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给专业课程注入绿色高职院校的主要作用是为企业输送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高职教师既要教授理论知识又要传递专业技能,对于“绿色”专业人才的培养,师资是关键。根据教育部最新规定,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需超过50%。在绿色建筑发展背景下,假如“双师型”教师只是止步于以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去紧跟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和行业步伐,不去学习前沿专业知识,作为教师本身就不满足“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更不满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有关绿色建筑课程的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师应加强自主学习绿色建筑理念、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新出台的绿色建筑规范标准、最新节能建筑材料性能和使用情况、绿色建筑功能、评价标准等,在专业课程像建筑构造、建筑材料、装饰装修、装配式建筑、BIM集成技术、智能建筑概论等授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注入新的绿色理念,传递新的绿色技能。对于教师的培养,学院一方面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定期、定批安排老师去优质绿色建筑企业交流,另一方面可以引入有绿色建筑背景的企事业技能人才扩充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在提升自身绿色技能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绿色建筑科学研究,为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3.3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给学生实践能力注入绿色实践是高职学生求学过程的必要一环,是融合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法。传统的校内实践包括实训室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校外实践大多是顶岗实习或者学生假期自主实习。在传统基础上,高职院校可以甄选优质绿色企业类型,包括绿色建筑材料生产厂、绿色建筑设计院、绿色施工项目、绿色检测单位等,和绿色建筑企业商讨深入合作的形式和内容。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土建类专业为例,结合绿色建筑产业智能发展趋势,我院与本市中电二安达公司达成采用安达订单班联合培养模式,在学生大二课程结束以后,由企业根据岗位需求在企业内部统一组班授课进行实习培养。这样的培养模式能让学生提早接触新岗位,尽快适应建筑企业工作,做到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4结语

新时代给建筑行业带来了挑战,更迎来了转型的际遇。加速高质量绿色建筑发展势不可挡,绿色建材、建筑节能、智能建造、建筑电气化工程等都是未来绿色发展的大方向。高职土建类专业应紧跟国家、行业发展步伐,对接新型岗位需求,革新“绿领”人才培养模式,为建筑行业输出合格的绿色技能型人才。

作者:杨洋 黄津津 单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绿色建筑论文2

1工程概况

本文选取的工程案例为某住宅及商铺项目,该项目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西侧紧邻临安路,南侧、北侧、东侧均为规划道路。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35×104m2,其包括22栋高层住宅、3栋低层住宅以及公寓、幼儿园、商业、配套用房、地下车库。

2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概述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和绿色施工技术来实现建筑企业的绿色经营和环保目标。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采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来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并根据委托方的建设要求以及市场需求来开展工程建设工作,以保证工程建设能够如期完成,将工程建设费用控制在预期范围内,确保工程建设能够满足绿色环保要求。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是绿色环保,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建筑企业要围绕这一核心落实管理方针。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重心主要集中在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管理、环保建材的选用管理、能源和资源的节约控制以及工程污染治理等方面,建筑企业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严格管控,能够大大减少工程建设造成的污染和资源浪费,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企业可以通过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自身的稳定发展。另外,建筑企业还要大力推行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加强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转型升级。[1]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旨在通过无污染、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施工管理方式来建设符合标准的建筑物。建筑企业通过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此外,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实施,还可以使节能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进而提高全社会对绿色施工、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3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原则

3.1真实性原则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不能让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浮于表面,而是要有效落实这项工作。另外,管理人员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完善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科学落实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方案,以确保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真实性。

3.2系统性原则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涉及内容比较复杂。因此,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为了确保管理工作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管理人员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在项目初期,管理人员在制订管理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保证管理方案的合理性、全面性。另外,管理人员还要树立系统性的管理理念,从而有效提高管理效果。

3.3经济与环境兼顾原则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强调在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注重环境效益。因此,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遵循经济与环境兼顾原则,在管理模式中融入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阶段,管理人员应该提高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将环境保护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提高环境保护效果。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管理人员还要关注生态效益,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对促进建筑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2]

4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要点分析

4.1做好建筑施工污染治理工作要想保证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效果,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建筑施工污染治理工作。建筑施工污染治理工作的内容包括泥浆治理、扬尘治理、噪声治理、建筑垃圾处理、土壤保护、水污染治理。

4.1.1泥浆治理本项目涉及大量的土方施工,很容易造成泥浆污染。因此,为了保护施工现场环境,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方式来对泥浆污染进行治理。施工单位可以使用特殊净化工艺来对泥浆进行净化。另外,施工单位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泥浆固结技术对泥浆进行固结处理,从而防止泥浆流出施工现场而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

4.1.2扬尘治理建筑工程施工会产生大量粉尘,这些粉尘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因此,扬尘治理是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点内容。施工单位要按照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从源头上防止粉尘的出现和扩散。在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需要对各施工区域进行防尘处理。在建材运输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对容易产生粉尘的材料进行遮盖。如果施工现场过于干燥,施工人员需要提前对建材进行洒水处理,以防止扬尘污染。另外,在工程施工现场粉尘量较大的区域,施工人员还要设置相应的隔离带,从而防止这些区域的粉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3]

4.1.3噪声治理在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环节会产生噪声,而国家相关部门对噪声排放有着严格的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必须将噪声等级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时,施工单位要安排技术人员对噪声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另外,施工单位还要尽量使用静音设备,并在施工现场周边做好隔音处理,以防止施工过程中产生噪声而影响周边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工程管理人员要与项目施工调度部门进行有效沟通,科学制订施工方案,将噪声较大的施工环节安排在合理的时间段。另外,为了更好地阻止噪声传播,施工人员可以在施工现场搭建专门的封闭型施工区域,将噪声较大的施工工作安排在这一区域内进行。

4.1.4建筑垃圾处理建筑工程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垃圾处理不当会对施工现场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时,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建筑垃圾的处理工作,定期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处理,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垃圾。同时,施工单位要对其中可以二次利用的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和集中处理,然后将其应用于后续施工中,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处理建筑垃圾,还可以节约资源。

4.1.5土壤保护为了做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施工单位要对施工现场的土壤进行保护,以避免土壤侵蚀、流失等问题的发生。施工单位应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沙石等材料对土壤进行保护。为了防止土壤流失,施工单位还可以在土壤上种植树木,并且设置排水系统。另外,施工单位还要及时将土壤中存在的有害废弃物和建筑垃圾清除干净,防止其对土壤造成污染。[4]

4.1.6水污染治理建筑工程施工期间会排放大量的污水,对于不同来源的污水,施工单位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理。比如,施工单位可以使用净水装置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确保水质达标后,方可将其储存起来用于工程后续施工。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施工单位可以在施工现场安装雨水收集系统。通常,施工单位会使用排水沟来收集雨水,然后借助高扬程的水泵装置将雨水传送到高位水箱中,从而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这种方式经济环保,符合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要求。 

4.2深化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要想提高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建筑企业必须在施工过程中持续深化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然而,大部分建筑企业还不了解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应用优势,导致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受到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本项目中,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第一步是深化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建筑企业要加强学习,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观念,正确认识自身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建筑企业也应加大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宣传力度,并组织管理人员参加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和熟练应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这样,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就能够根据工程建设需求和环保要求来开展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另外,建筑企业还要制订科学的绿色施工计划,使得施工人员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开展绿色施工工作。此外,参与培训的管理人员还要给一线施工人员普及绿色环保知识,从而增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效果。

4.3创建科学管理标准要想做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建筑企业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标准。因此,施工单位要结合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相关规范以及工程实际建设条件和要求,制定科学的管理标准,以促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施工单位在制定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标准时,要充分了解工程施工情况和建设内容,合理分配建设任务。另外,为确保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得到有效落实,施工单位需要及时解决管理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4.4合理利用资源资源的合理利用是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对自然光和风能的利用率。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来减少电能消耗。在工程建设期间,施工单位需要对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进行合理安排,严格控制员工用水用电,避免资源浪费。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材料管理人员要提前制订材料管理计划,做好材料的入场检查和储存管理工作,以防止材料在入场和保存期间受损而造成额外的资源损耗。[5]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管理人员要对使用的建材数量进行严格管理,对材料的出入库进行详细记录,从而防止建材浪费。在工程建设期间,施工人员要尽量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当前建材市场上有大量的节能环保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选用污染小且性价比高的节能环保材料。例如,在墙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使用节能型保温砂浆材料、复合型墙体保温材料等,也可以将建筑废料(如混凝土碎料等)粉碎后加工制作成加气混凝土砌块,用于工程建设。当前,我国的国土资源也比较紧张。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最大程度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另外,施工单位还要结合工程的地理位置和地势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减少土地资源浪费。

4.5加强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建筑企业只有不断提高绿色施工技术水平,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获得长远发展。因此,建筑企业要积极贯彻落实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比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应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等施工技术来提高绿色建筑的节能环保水平。5结语综上所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高耗能的建筑行业必须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将节能环保作为工程建设目标。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各项绿色施工方案,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裴栋栋 单位:北京恒竣鸿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绿色建筑论文3

随着我国对于公共基础建设工作的不断展开,当前对于建筑业的发展目标已经逐步从建筑规模转移到了建筑质量中来,更是由于信息技术产业、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已经朝着智能化、绿色化的领域进行深入改革。2016年4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我们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在此背景下,发展以绿色建筑为代表的可持续性建筑,通过创造性的结构和使用设计使整个建筑物在其寿命周期对环境影响最小和节省资源,是当前国内外学者进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1-3],与此同时,BIM技术也在不断发展[4-6],其全称为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形容以三维图形为主、物件导向、建筑学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2020年7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十三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工业化技术协同发展,在建造全过程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发展,为BIM技术在行业内的深入拓展提供了政策支撑。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的发展目标,BIM技术则是建筑行业的创新技术,对于二者进行结合发展研究,具备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功能上的互补性。

1绿色建筑的发展背景及其原则

我国对生态环保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其中,绿色建筑就是实现建筑生态环保的一个重要方法。1.1绿色建筑的起源及发展2006年,建设部主持编写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被认为是我国绿色建筑发源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变化,该标准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更新,2019年,住建部在已有标准的基础上,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写了新一版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明确提出了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绿色建筑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7],将绿色建筑理念和具体实现思路进行了广泛的扩充,已经具备成熟的发展模式。

1.2绿色建筑的原则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之中,并没有具体要求采用何种设计原则,事实上,该标准主要针对的是如何进行绿色建筑的判识,对于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等方面还缺乏相应的指导性,当前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于绿色建筑的原则进行探讨分析,其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性原则。绿色建筑的发展本质上是为了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与相关政策紧密挂钩,因此必须突出绿色建筑中的自然性原则,将其作为核心内容。2)经济性原则。绿色建筑不是为了强行满足生态环保的要求而对于建筑的设计、施工等环节画蛇添足,因此应当在绿色建筑的发展中实现过程和目标的统一,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经济性。3)地域性原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明确提出,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这其实就是要求绿色建筑必须符合各地区的特点,不能为了强调独特性而偏离了建筑的人文要素。2绿色建筑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时间还较短,严格算起仍不足20年,各地方在对于绿色建筑的建设要求和实现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如图1所示,以下几点是其不足之处。

2.1地域发展还不平衡相关资料显示[8],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区域性十分明显,地区与地区之间对于绿色建筑的重视程度、发展程度和未来目标上都存在有明显的区别,这严重影响了绿色建筑在全国进行大规模开展的有效性,制约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基础、技术基础等存在明显差距,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当前技术上并没有能够帮助各地区

2.2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低当前,绿色建筑发展更多的是凭借经验化、方向性的规定来进行的,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例,其中对于绿色建筑的评价分值是根据各个细化的规定的,但方法上仍然是较为保守的打分法,并没有很好的利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作为设计院、施工单位而言,对于绿色建筑的相关设计、施工等工作就更没有一套较为智能化、自动化的方案,因此,绿色建筑的发展总体而言还是缺乏高效率、高标准的信息技术。

2.3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目前,对于绿色建筑的评价已经有了明文规定,包括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组成,且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此外还有加分项,然而对于设计、施工和运维人员而言,如何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之中推动建筑向绿色建筑进行发展,仍然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这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的建筑方案往往比较保守,建筑设计、施工人员各自负责自身对应的工作,在大局观上不强,团队合作性有限,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建筑从设计时期到运维时期的时间链很长,难以单从评价体系上反馈建筑在施工、运维时期应有的工作,因此必然会导致绿色建筑的“保质期”较短。

3BIM技术对绿色建筑的影响BIM技术自二十一世纪诞生以来,就深刻的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改革,当前,我国自政府到企业都极为重视BIM技术的运用,毋庸置疑,BIM技术也对于绿色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3.1影响绿色建筑的设计思路绿色建筑本质上是一个集建筑、环境、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学科,而BIM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建筑行业传统发展的思维理念,通过BIM技术,工程师们可以通过BIM相关的软件找到自身工作在建筑设计中的定位,从而把整个建筑的思路归纳汇总出来,使得各方人员的参与感更强,同时提升对于绿色建筑的认识,在设计思路上就会更加通顺透彻,也方便于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

3.2影响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绿色建筑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就《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而言,涉及到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下的数十条具体内容,包括场地条件、建筑门窗、建筑遮阳等大小层次分布十分广泛的内容,如果使用传统的设计方法,难以会使绿色建筑陷入到以往的缺点中来,因此,可以根据绿色建筑的特性,结合BIM技术的特点,改善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原因是BIM技术可以有效的利用设计人员在计算中存入的设计信息,包括几何信息、构件属性、材料性能,大量减少了设计人员的重复工作,避免了设计人员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失误,在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时,可以有效利用BIM模型的性能模拟分析常用的gxml格式,帮助设计人员快速的找到建筑设计的效果,同时,还能够通过BIM技术中对于生态环保等内容的模拟和计算,帮助设计人员找出绿色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还能在此过程进行不同方案的比选,推动绿色建筑的更新式设计过程。

3.3响建造施工的过程对于绿色建筑施工而言,由于对于建筑功能和建筑效果的要求会较常规建筑而言更高,因此其施工过程也更为复杂。BIM技术拥有较为完整的技术评价和功能分析体系,能够帮助绿色建筑在施工建造过程中对于施工内容进行细致的检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或者遗漏,推动施工过程更加精细化,同时,BIM技术还能够帮助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同步化作业,换言之,运用BIM技术可以使施工人员在设计阶段就能找到一部分自身所要承担的工作,同时,BIM技术还能帮助绿色建筑进行快速更改,值得注意的是,BIM技术还拥有独特的预制构件设计制作功能,帮助绿色建筑实现部分构件甚至整体结构的预制化,从而提前绿色建筑的完工时间。3.4影响项目运营维护的过程建筑建造完成之后,还不能称之为绿色建筑,还需要经过一定的勘察、评价等工作,同时,绿色建筑也不能只以短期的绿色化为目标,因此,必须关注绿色建筑在长时间内的运营维护过程,只有长期符合要求的建筑,才是社会推行的绿色建筑。BIM技术可以存储大量的建筑信息,在绿色建筑出现一定损坏、遭受自然灾害等条件下,可以快速的调取建筑的各类信息,帮助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快速找到绿色建筑的救援通道、救援方法等,因此,BIM技术与项目运营维护的全过程息息相关。

4绿色建筑结合BIM技术的发展模式

绿色建筑与BIM技术结合发展必须兼顾二者的特45建材发展导向性,控制二者在建筑物的技术层面和目标层面实现有机统一,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出发。

4.1树立良好的设计理念首先,需要在绿色建筑与BIM技术结合发展中树立良好的设计理念。绿色建筑是一项综合功能要求较强的建筑,包括场地的地形地貌,对于建筑布局和气候的有机利用,对于风资源、光资源、热资源和声资源的合理布局,因此必须将设计理念放在第一位,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找到核心要点,从而能够在BIM技术整合分析的过程中分清各个结构的重要性,以方便BIM技术对于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的安排,《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之中提到绿色建筑应当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但是在具体的绿色建筑设计之中,应当根据绿色建筑所需要完成的建筑功能、所处的地域环境、所采用的经费预算等进行个性化设计,因此每个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都应当是独一无二的。

4.2规范绿色建筑的施工环节由于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各个环节都会融入绿色的理念,其中,施工环节往往是对于绿色建筑影响最为直接和重要的阶段。施工环节是绿色建筑建造经费的主要部分,以往的绿色建筑施工常常是根据经验或者规范来实现的,但是由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于绿色建筑施工并没有完备的规定,当前也没有较好的参考文本来保证绿色建筑的施工合理性,在此条件下,BIM技术显得至关重要,通过绿色建筑与BIM技术结合发展,能够实现对于施工过程的有效管理,规范了绿色建筑的施工环节,在此过程中,应当参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51235—2017)等文件,注意如何采用绿色建筑施工材料、施工管理和施工监测等内容,保障施工环节中的人员对接合理性。

4.3充分运用信息化软件BIM技术的发展建立在多项信息化软件之上,常用的BIM建模软件有Autodesk公司的Revit建筑、结构和设备软件,Bentley建筑、结构和设备系列,绿色建筑与BIM技术的结合,也应当将信息化软件作为发展的基础。当前,信息化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过程,信息化软件可以实现设计环节的承载能力计算、配筋、造价计算等多方面内容,也可以实现施工过程中的智能管理、智能监测等内容,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分析风险和提出解决方案,因此,必须充分重视信息化软件的重要作用。

4.4建立集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建筑全过程标准模式当前,对于绿色建筑和BIM技术的发展在各自层面都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研究,也存在相应的政策性文件,但是对于绿色建筑和BIM技术的结合运用全过程标准模式还较少,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必须从政策上实现对于未来建筑绿色性、模型信息化的硬性要求,另一方面,还需要开发相应的软件,推动绿色建筑和BIM技术在结合发展中能够保持在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建筑全过程的高度统一,这仍是亟待国内外工程技术人员重视的工作。

5结语

绿色建筑在我国发展已经有十余年,其发展践行着自然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地域性原则,但是当前仍然存在有许多问题,例如地域发展还不平衡、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低、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等,本文在基于绿色建筑和BIM技术的综合分析之下,讨论了BIM技术对绿色建筑的影响,认为绿色建筑与BIM技术的结合发展必须树立良好的设计理念,规范绿色建筑的施工环节,充分运用信息化软件,建立集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建筑全过程标准模式。

参考文献:

[1]仇保兴.进一步加快绿色建筑发展步伐———中国绿色建筑行动纲要(草案)解读[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07):1-6.

[2]张志勇,姜涌.从生态设计的角度解读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以CASBEE、LEED、GOBAS为例[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04):29-33.[3]汪光焘.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抓好建筑“四节”———关于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几点思考[J].土木工程学报,2005(04):1-4.

作者:林毅 单位:福建亿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