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21:38:23
序论:在您撰写城镇化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和“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总体部署,生态质量与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许多县(市)尤其是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地区,正处于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城镇化深入推进的社会转型时期,影响当地环境质量的因素越来越错综复杂,环境问题越来越多样,环境综合治理难度也在不断加大。然而,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结合当地实际、准确锁定环境问题及其诱因,将影响到环境改善相关举措的发力点和实施难度。
1寿光市发展现状
1.1寿光市基本情况
寿光市位于山东半岛中北部、渤海莱州湾南畔,地处鲁中北部沿海平原区,隶属于山东省潍坊市。受中纬度带冷暖气流影响,形成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寿光市总面积约2180km2,耕地面积9.4万hm2。该市下辖5个街道、9个乡镇、975个行政村(居委会),人口108万人。寿光市的矿产主要有石油、卤水等液态矿床及河沙。河流水系方面,寿光市境内主要有弥河、塌河、小清河等17条河流。寿光市地形地貌主要为河滩高地、缓平坡地、河间洼地等微地貌单元,地势由南向北缓慢降低,南北相对高差48.5m。成土母质多为海相沉积物与河流冲积物迭次相间,土质较好。寿光市耕作历史悠久,土壤熟化程度较高,多为壤土,主要有褐土、潮土、沙姜黑土和盐土4大类。
1.2寿光市社会发展状况与支柱性产业
1.2.1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寿光市以“中国蔬菜之乡”闻名全国,其蔬菜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寿光市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发展起来,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方面历史悠久、经验颇丰。随着农业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寿光市初步形成了南部菜、中部粮、北部盐和棉的农业种植梯形结构,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分工,也为寿光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提供了条件。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的开发,物联网设备和智能化装备实现与农产品种植有机融合,农业技术员探索出“立体栽培、无土栽培、大棚滴灌”等新模式,现代农业正成为促进寿光市经济增长和带动农民致富的重要依托。
1.2.2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道路
寿光市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了以造纸包装、海洋化工、机械制造为主的六大支柱型产业,并建立起晨鸣、金玉米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创建了侯镇项目区、渤海化工园、晨鸣工业园三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以及蓬勃发展的鲁丽木业、“仙霞”服装、富康制药等工业产业。目前,寿光市限额以上的工业企业已达到508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16.8亿元,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已达到80%以上。寿光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奠定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也带动了服务业发展。同时,人口素质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为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和经济结构优化带来了充足的发展红利。当前,寿光市正迎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革命蓬勃发展的黄金期。作为国家首批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城市,寿光市将通过实施“新制造”计划,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产业、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持续探索,为传统工业产业提质、增效、升级、赋能。
2寿光市环境治理困境及成因分析
研究认为,导致寿光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生态恶化的直接原因在于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排放过量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污染物。同时,治理模式不健全、责任机制不明确等加重了环境治理负担[1-2]。当前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生态破坏和农村环境恶化等。
2.1大气污染及其成因
第一,农业生产污染。虽然寿光市农业生产方式近年来已开始向现代化种植转变,但受先进技术推广时间短和农户知识水平不足的制约,仍保留有大量以传统精耕细作方式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种植区。在这种农业生产模式下,农民将焚烧作为自行处理农业生产中产生大量秸秆的主要方式。秸秆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剂和悬浮颗粒等,破坏当地小气候,加重雾霾天气。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也加重了有毒、有害物质对大气的污染,例如采用撒施或浅施法使用氮素化肥时,硝态氮在通气不足的情况下会发生反硝化作用,生成气态氮(NO、N2、N2O)并逸散到大气环境中,降低了空气质量。第二,传统的生活取暖方式。寿光市部分农村地区仍使用传统燃煤锅炉或通过焚烧柴草进行采暖做饭,如果灶炉烟囱高度不足甚至无烟囱,会造成大量污染物低空排放,加重了冬季大气污染[3]。第三,工业原料燃料开采和生产污染。寿光市小清河—弥河流域拥有丰富的天然卤水矿。矿段盐矿、工业燃料的开采会带来粉尘颗粒物污染。此外,寿光市大力发展以造纸包装、石油装备、板材加工、汽车制造等为代表的重工业,以筑牢工业产业制造链。然而,工业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气”,加之燃煤小锅炉大量存在,工业污染日益呈现出“散乱污”的局面。第四,城市植被覆盖率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住宅用地持续扩大,侵占了大量城市绿化土地。植被覆盖率降低使地表摩擦力减小,地面尘土及固体废弃物易被大风刮起,土壤中的挥发性化合物一旦进入大气便会降低空气质量。
2.2水体污染及其成因
第一,农业生产带来水体环境破坏[4]。受传统耕作习惯的影响,菜农只重视短期效益,多采用高耗低效的灌溉方式,如粗放灌溉、大水漫灌等;过度施用氮、磷、钾肥,使经农田渗漏排出的水体富营养化;使用高残留、高毒性农药也会引起水质污染。第二,不良生活方式和工业生产行为因素。农村地区居民环保意识较为淡薄,生活污水多采用直接倒入河流、湖泊的处理方式;在利用填埋法处理生活垃圾、工农业生产垃圾时,可溶于水的污染物经土壤下渗会造成地下水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未处理达标便排出,一旦排入弥河等河流水系,还会破坏河流生态并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2.3土壤污染及其成因
第一,农业生产带来的土壤污染。寿光市具有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的清洁土壤条件,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农业种植,高强度的农业生产超过了土壤的自我修复能力,带来了一系列土壤环境问题。蔬菜大棚高负荷生产,过度消耗土壤肥力,造成土壤板结;焚烧处理大量农田秸秆,破坏土壤结构,加重了土壤板结;秸秆焚烧烧死地表中的微生物,使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破坏了农田生态系统平衡和土壤物理性状,加剧干旱;地膜残留,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农膜污染;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和激素等,造成土壤污染。第二,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存在一系列导致土壤污染的原因。填埋处理工农业生产产生的垃圾和生活垃圾,使电池废液、残留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渗入土壤;工业原料和燃料开采时产生的废渣、废水进入土壤造成污染;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大气沉降对土壤造成污染;人们在工业或日常生活中产生越来越多含有铅、镉、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电子废弃物,带来电子垃圾污染。
2.4生态系统破坏与失衡
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直接导致了农田可持续发展环境差和农业生态系统失衡。随着寿光市将发展重点开始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倾斜,洰淀湖、林海生态博览园等旅游景观区相继建成。城镇化持续推进,潜在土地资源被开发利用为工业用地或住宅用地。人类开发活动与原生生态湿地区深度融合,打破了原始湿地生态系统。
2.5农村地区环境恶化加快
第一,城乡规划建设不合理,农村生态系统脆弱。相较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主要污染源、污染范围、污染能力以及危害性具有分散性和不确定性,且治理难度大,环保监管工作执行程序复杂。随着寿光市城市建设的开展,部分原有城市规划和农村房屋建设规划已远远落后于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村镇绿化水平有待提高,村容村貌尚待改善。同时,城镇空间开发呈现规模扩张趋势,各中小型工业企业由于缺乏排污设施、污染物处理不达标、投入与产出比例不协调等原因被城市挤向广大农村地区,再加上原有乡镇企业的污染,使得农村环境污染愈发严重。第二,城乡环卫一体化的进度参差不齐,稳定性不足。部分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较差,其防治生态破坏和治理环境污染的能力远低于发展情况较好的乡镇地区。第三,政府绩效考核经济化与农民思想观念的限制。在GDP主义和政府主导发展型模式的影响下,各地逐渐形成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经济化绩效考核指标。与此同时,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项支出不足,对重点环境治理领域的支持性项目和监管举措进展滞后,影响了生态综合治理链的形成。第四,农民对农村环境保护缺乏重视。农民更加重视生计需求,往往会忽略潜在的环境危害,造成生态环保观念落后。出于对家庭生计考虑以及自身文化素质低的限制,农民大多对农村环境漠不关心,加大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难度。第五,企业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轻视社会效益。一些乡镇企业和城市转移企业在经济利润的导向下,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社会责任、生态责任和伦理道德。地方政府为加快招商引资,将大量高污染、高耗能、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的粗放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入当地经营,对农村地区造成严重的土壤和水质污染。
3环境质量提升路径分析
3.1整治工业企业污染,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管理
在加强对工业企业污染源排放的日常督导检查的基础上,对羊口、侯镇、台头等地的重点高耗高排企业采取改革生产工艺、错峰生产、降低生产负荷、提高污染净化率治理率等管理办法,并制定完善的生产中即时监测和生产后污染排放检测标准。同时,应淘汰低蒸吨燃煤锅炉,严格控制新建燃气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量。3.2继续加强农业技术的研发,深入推广生态农业从农业全产业链出发,加强先进种植技术的普及与应用[5],推进精准农业、设施农业、互联网溯源绿色有机蔬果的发展。在化肥、农药的使用方面,要加快研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提高精准测算、智能施肥的普及率。将智能装备与农业生产有机融合,利用智能放风机、智能植保机等智能设备解放从事农事操作的人力。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手段,保护有益生物,控制病虫害。开展农业秸秆无害化综合处理,推广秸秆堆肥还田,改善农村燃料结构,提高土壤对营养物和水分的保蓄能力,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3完善政府职能,构建综合监管网和生态治理体系
第一,要加强对环境整治工作的宏观调控。政府对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中的企业应加大财政支持和政策优惠力度,以“全覆盖、零容忍、公开透明”的理念,开展企事业单位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管工作,并根据行政区划划分网格式单元进行管理,将环境风险和隐患扼杀在萌芽阶段;创新环境治理模式,使扶贫工作与环境治理共同开展,避免农民因贫困做出有害环境的行为。第二,要多措并举,完善环境整治工作。应调整政府职能,向各治理单位适当下放环境管理自主权,发挥基层改善生态的积极性;健全价格收费机制,构建起“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的收费责任制度;加快农业创新成果转化,构建党委领导下以政府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体系;促进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大对重点区域生态建设的第三方支持力度,变环境整治由政府主导为“政府监管+市场促进”机制。
3.4开展宣传教育,增强民众环保意识
与各社区、乡镇街道党委办合作,深入社区和村镇开展环保知识宣讲,增强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制订社区规章或村民公约,纠正居民有害环境的生活行为,引导其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倡导居民的自我管理和监督纠错,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生态由你我共同守护”的氛围。4结束语环境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性、综合性规划的复杂课题,涉及多方主体的利益与权利,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寿光市在以生态农业为发展招牌、以多点式工业园为经济后盾的发展模式下,环境影响因素与治理难题越来越体现出多领域相互交融的特征,环境治理工作愈加紧迫。在倡导建设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的今天,寿光市应当积极探索并建立起符合寿光市发展实际的环境治理路径,打造人居宜良的现代化新城市;力求为区域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探索可行路径,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抓手。
城镇化分析2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城镇化实现了高速增长,截至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增长与快速转型。但是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我国也出现了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如城乡区域失衡、结构失衡、分配失衡、社会权利失衡等,这些问题威胁到了城镇化健康发展,同时也对其他方面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一直以来,黄河流域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区域,相较于长江流域的发展来说发展得很不充分,这也阻碍了其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融合发展。黄河流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的融入,而不能仅仅依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减少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研究区域概况
黄河流域,顾名思义指的是黄河流经的区域。黄河流域共包括9个省份,这些地区从南到北,并且横跨了国土东中西三个地带。黄河身为我国两大河流之一,灌溉的全国13%的田地占据了14%的GDP,但是其流量仅占全国河川的2%,为我国做出了巨大贡献。黄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起源,一直以来黄河被亲切地称为“母亲河”,流域内部人口占全国23.3%,总流域约占全国面积的23.7%。但是相较于东部发达地区,黄河流域地区的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区域内部的发展也不是很协调,人均GDP与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黄河流域横跨中国,地形复杂多样,生态环境相对比较恶劣,气候干旱,且人口众多,区域内水土流失很严重,土地沙化严重,一直以来都是环境治理的重点,黄河流域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并且贫富差距很大,这些都阻碍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制约着与生态环境的融合发展。2019年,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沿线区域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融合,对于推动区域内的整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黄河流域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随着国家大力推行“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设,黄河流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这将为区域内整体发展带来很好的机遇。一方面随着国家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大向西开放,推进西部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不断地提高沿线的发展水平,同时促进沿线农村人口转移就业,从而直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做到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黄河流域一直以来都在坚持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绿色的新型城镇化理念,力求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使各方面得到发展,也因此探索出了全新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方向,努力让黄河这位伟大的“母亲”带给人民幸福。近年来,黄河流域地区各项结构都在调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推进实现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的机遇,借此推进高质量发展,在摸清现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厘清矛盾,逐个击破。明确“十四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取长补短,不断地优化结构,转换动力,加快城乡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绿色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区域内的整体发展。
二、研究理论阐述
2022年3月5日,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做出了《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切实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布局,继续推进城镇化建设。同时,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不断地推进,提出要继续加强生态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报告也同时为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发展做出规划。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方面,发展主要目标包括继续增加城镇就业人口;生态环境方面,要继续推进生态环境的治理,持续改进生态环境质量,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2009年,中国开始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是由我国提出并且重点建设的。自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的经济格局都在发生着变化,中国也在此时开始摸索新的发展方式,新型城镇化便是一次伟大的尝试,由此也带来了中国快速的发展转型。在此期间,农村人口快速地涌向城市,使得城市化过程加速,由此促进了城市高速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展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促进了就业与就业人口的转移,使得国内不断地出现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但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比如许多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教育、医疗和住房等跟不上人口的增加,大量外来人口加大城市管理的难度。并且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快速形成大都市圈、城市群,吸引力大量人才和资源,而西部地区发展始终跟不上,人口外流严重,直接影响城市发展,这都给城镇化推进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国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新型城镇化,减少城镇化中不利于整体发展的方面,在不影响环境、生态等的前提下建设新型城镇化,在推动发展的同时提高发展的质量。之所以叫做新型城镇化,“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城镇化阶段“新”,发展在新常态下的城镇化,使之呈现城镇化建设的新态势、新特征。同时,经济环境、社会治理、基础设施等一直都是影响城镇化的重要因素,要注重这些方面的建设,而不能一味追求城镇化率。其次,城镇化方式“新”,要摒弃传统的“造城运动”,将城镇化重心放到进城人口市民化上,为新市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福利。最后,城镇化内容“新”,新型城镇化并非简单的人口城市化,还包括产业、土地等城市化,需要统筹兼顾、综合推进。在深入建设新型城镇化方面,习近平也做出了一系列的指示,他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发展理念,切实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持续健康发展。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地指出要着力打造低碳环保、绿色节约的城市,同时也提出要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也要注意灵活地利用各种资源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注意生态修护,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因此,在新的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将生态环境也考虑进去,切忌顾此失彼,开辟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发展的重要理念。
三、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融合发展主要问题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融合发展是实现发展的全新思路,厘清二者的关系对于更好地实现目标意义重大。两者的融合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生态修护等多个方面,是一个长期且关系复杂的发展过程,目前来说面临着生态环境对新型城镇化的自然制约、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足、建设资金缺乏和发展不平衡等主要问题。
(一)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对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自然局限性。黄河流域内部的生态环境很脆弱,人口众多但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区域内的整体发展。黄河流域内部地形复杂多样,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缓慢,限制了城市向外扩张,阻碍城市群的空间布局,长期来看这对城市整体规划发展很不利。因此,黄河流域地区整体生态环境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是有很多自然的消极影响的。而在前期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较多地考虑了经济发展,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及工业建设用地的增加,不可避免地要对环境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生态环境。
(二)黄河流域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黄河流域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地方的财政能力也较弱。这些都直接导致了黄河流域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城镇化进程中进入城市生活的农村人,为城市发展付出了很多,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享受不到城市发展的红利。目前,黄河流域仍然存在很多棘手的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在居民生活最基础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均存在不足之处。当前,黄河流域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也比较弱。城市发展水平低下直接导致了劳动力外流、人口流失严重,致使本地发展形势更加严峻。
(三)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发展资金缺乏。黄河流域面积很广,不同区域发展状况不同,并且上游和中下游发展差距较大,因此不能使用单一的发展方式。目前黄河流域基础设施建设还很欠缺,需要建设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很多,但是本地经济不发达,缺乏资金来源。目前黄河流域城镇化发展的资金来源很单一,不足以支付当前发展的需求。因此,亟须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以加快可以促进本地更好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融合发展路径
当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有力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在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我们要一直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探寻保护环境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模式,努力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过去的城镇化过程中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发展不是冲突的,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因此,要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抓住发展机遇,同时尽力解决新型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的种种阻碍,实现更好的融合发展。
(一)抓住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发展。黄河流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使得不具备天然的大规模城市形成的条件,因此使得各方面发展一直有限。但是近年来这些情况有改善的迹象。首先,黄河流域地处“一带一路”的重要区域,并且依托河西走廊,应抓住此次契机发挥优势进行发展。未来发展应发挥出天然的黄河文化优势,挖掘丰厚的文化底蕴,进行文化输出,以文化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同时,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一带一路”经济带上各个节点的发展,发挥大城市的辐射作用,以大带小,促进区域内部的产业交流合作,加快建设城市群。其次,黄河流域居民众多,要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仅仅依靠农村人口进入周边大城市,而要积极促进其走进周边县城和小城市,发挥乡镇和县城等基层单位的作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要以人为本,将改善和保障民生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黄河流域各市县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因地制宜发展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文化旅游、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绿色生态产业,发挥区域内部的发展优势,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最后,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眼光放长远,注重利用市场的功能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二)优化城镇布局,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提高产业支撑能力。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建设,因此城市的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的规律。要实现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融合发展,首先要妥善处理好城市的未来发展问题,对于一些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城市,要发挥其对周边小城市、县城的辐射作用,促进城市群的建设发展;其次实现城镇化最重要的是引导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里来,城市要切实推行相关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关注这部分人及其子女的教育、医疗等基本生活问题,增加其对于城市的归属感;最后随着城镇化的水平提高,城乡人口的结构也在改变,因此要随之改变产业结构,目前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还存在着转移人口就业的问题,必须在推进环境保护的同时,坚定地发展实体经济,提高实体经济产业对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支撑能力。
(三)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建立全流域内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制。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具有很大差距,产业发展很不均衡也很不充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首先要构建完善和谐的发展机制,鼓励各个产业发展,积极促进目前发展较好的中下游企业利用先进技术对上游地区进行帮扶,以实现上中下游共同发展;同时,上游地区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建设上中下游联动的产业发展模式,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此外,黄河流域区域由于地形地貌、历史发展等原因,产业模式差异很大,面对不同的发展状况应该使用不同的发展方法。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融合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人地矛盾等问题的重要方法。因此,政府应当高度统筹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在制度设计、发展规划、政策安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为两者融合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实施生态环境发展战略。
作者:戴佳琪 杨雪琳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城镇化分析3
一、引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起点上,我们必须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特征。在“十三五”打下的良好基础上,2021年至今,河南省驻马店市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目前,在土地空间、人口转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驻马店速度”“驻马店经验”的名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且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效。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驻马店持续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为现代化驻马店建设打好基础,为驻马店发展谱写新篇章。
二、驻马店市城镇化建设现状
新型城镇化是新时代“四化”发展之一,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地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措施,是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发展的有效动力。“十四五”以来,驻马店市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立足于驻马店市经济发展实际,在保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强化组织领导,提高改革力度,全面落实各项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2021年,驻马店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082.8亿元,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增长7.2%,增速居全省第5位,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2022年,驻马店提出目标,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近年来,“院士经济”“国际农都”“中国药谷”越来越多的特色标签加持,农业大市驻马店正在发生嬗变,加速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
三、基于共同富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相比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特点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并非一句简单的口号,不仅涉及到城镇人口和城镇规模等问题,还重点关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及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要求实现从乡村逐步向城市建设稳步转变,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需要注重产业升级、优化等方面,尤其是经济增长要素。比如土地流转所形成的经济效益,或者农民进城务工带来的经济收益等,都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相比传统农村建设与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关注内在价值与意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重点突出城乡统筹发展,达到城乡一体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在农村经济建设中,更重视如何积极有效地利用产业集聚效益,充分解决农业就业问题,将农村富裕的劳动力输入到城市建设当中,增加就业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这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然而,在产业生产当中,不得具有盲目性,要根据每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农业生产状况,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产业化生产,不得照搬照抄,要在保障“两不牺牲”和“新四化”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具有创新性,走特色化产业集聚发展之路。
四、牢固确立基于共同富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理念
1.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经济革命的根本要素。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同样离不开发展与创新,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克服传统发展模式下的弊端,突破革新,走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之路。
2.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国地大物博,人口高达14亿之多,城市有大中小不同类型,农村也分为经济发达和偏远地区,相比大城市,小城市和农村优质经济资源匮乏,很难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要求始终坚持协调统一化发展,注重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沟通与交流,在城乡布局与规划建设当中更合理。同时,对于中小城市和农村建设高度关注,注重培养特色小镇等计划,有助于地区经济发展。
3.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建设美丽城乡,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必须提高环保意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建设绿色城市群,打造绿色节能建筑,在建筑施工中在遵循经济性原则的基础上,积极采用环保材料,实现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发展,积极创建一个碧水蓝天的美好家园。4.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同样,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也要坚持改革开放主动打开地区发展的大门,顺应时代发展的号召,将地区经济要素流向全国、全世界。要求积极借鉴其他地区或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模式,在立于本地建设的基础上合理引入,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靓丽风景。5.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基于地区保护和户籍制度等方面的影响,无论是在教育教学、医疗保障或者是共同基础服务等方面,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所享受到的待遇都存在很大差距。想要实现共同富裕,就需要坚持共享促公平的发展理念,就应该让广大人民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责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必然选择。为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的不利影响,加大资金投入,更好地解决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五、基于共同富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1.确立新的城镇规划理念。新型城镇化,“新”在以人为核心。人是一切发展的根本要素,没有人的支撑,一切发展都将毫无意义。因此,必须确立新的城镇规划理念,立足于现状,着重于未来,充分体现规划的创新性、前瞻性、持续性。紧紧围绕土地资源优化、空间布局、经济协调性方面,建立新型城镇化统筹兼顾及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发展过程中,要树立和谐与融合发展理念,协调好城市和农村建设,实现自然生态环境与城镇经济建设的和谐与融合发展。要树立改革与创新的发展理念,摈弃传统落后的发展理念,敢于创新、勇于改革,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积极建设新型城镇。
2.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传统农区转型与发展当中,驻马店市将其看作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改善商业与生活条件,进一步引进更多经济要素,比如资金、技术等,从而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转移及城镇建设贡献力量。同时,打造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以社区为支点,连接周边地区,打造综合化城镇发展体系。要求持续完善支持政策,强力推动现有措施落实。对已出台的关于支持制造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税收减免、人才保障、激励奖励等优惠政策该完善的完善、该废除的废除,并结合实际出台新的优惠政策,明确推进落实的举措,弥补政策措施和工作推进机制的短板及缺失,切实增强前瞻性和实用性,有效发挥导向作用。
3.加快形成完整规划体系。规划是建设的基础条件,只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保证建设的持续进行,才能实现发展的根本目标,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果。在城镇化建设当中,规划是最大的支撑力量,要求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优化顶层设计。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每一步走得好,走得通。要求重点打造覆盖城乡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在明确发展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的前提下,优化顶层设计,制定总体规划制度及标准,做好各部门及单位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位,建设特色城镇,提高发展档次。二是重视专项规划。紧紧围绕总体发展规划这一方向,制定及完善城乡改造详细规划,重视配套产业及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将规划从大到小,层层分解并落实到位,实现大目标和小目标的统一,努力构建一个完整的城乡建设规划体系。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同时也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量。近年来,驻马店市在省市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先进发展理念,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坚持以产业促发展、以农业促发展、不断推进城镇化发展步伐,激发城乡发展活力,改善城乡生产经营环境,实现城乡融合,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张蔚文,石敏俊.县级小城市发展的突破口在哪——发挥民营经济创新活力[J].人民论坛,2018(33).72-74.
[2]郁建兴,张蔚文,高翔等.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未来[J].浙江社会科学,2017(06).143-150,154.
[3]张梦瑶.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探析———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202143(09).75-80.
[4]王军华.新常态下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商贸流通现代化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8(04).11-13.
[5]王鑫,魏旺拴,贾璟琪,等.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J].乡村科技,2018(26):35-37.
[6]傅建祥,孙亚萍,赵子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问题探析———以青岛市为例[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03):29-33,39.
作者:潘琪 单位:政协驻马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编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