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10:55:03
序论:在您撰写能力培养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新农科建设注重人才培养,既要求农林学科高校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核心知识掌握程度高、生产技能过硬,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增强人才培养与新时代农业发展的契合度。按照新农科对涉农专业培养具有“知农、爱农、兴农”情怀的高水平人才要求[1],要充分利用各种平台进行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积极改革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为新农科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源动力[1]。作为普通本科高校的园艺专业,园艺植物育种学是以新品种选育为中心内容的核心专业课程[2],其以遗传学和生物学为基础,与组织培养、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农业统计学等学科交叉[3],具有多学科基础、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育种方法更新迅速的显著特点[4]。目前,该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陈旧、实践课时少、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足等诸多问题。为此,本次在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模式、考试考核三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园艺本科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素质,逐步形成了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的特色课程体系,满足了对园艺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
1理论教学模式的探索
1.1理论教学内容优化
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是“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5-6],在传统教学内容设置上,侧重基础理论知识,形成三大理论教学内容模块[7]。一是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总论,包括园艺植物育种学发展概述和研究进展、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型和育种特点、育种对象的选择和目标的确定、种质资源调查和引种等内容,是了解与掌握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意义,为下一部分内容的掌握打下基础的重要知识点。二是园艺植物育种途径,包括五大育种途径,即生物技术育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杂交育种、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又包括营养系杂交育种、常规杂交育种和优势杂交育种。三是新品种的审定、保护和繁育推广。在传统教学内容中,由于学生生源和学习基础不齐、教学时数减少等原因[8],导致只能讲述较传统的核心内容,故本次改革采用了线上“学习通”平台课程结合线下教学的组合式教学方式增加教学内容,特别是有需求的涉及考研的内容,一方面适应了学生的考研需求,另一方面也利于学生复习课程内容,巩固学科知识,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在理论教学内容上,结合最新文献补充了最新研究进展和新育种技术,将传统育种方法与现代育种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在原有安排常规杂交技术的基础上,选择加入了单株选择与表型调查、作物理论测产作为专题教学内容,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育种周期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对育种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掌握。
1.2改革课堂教学的授课形式
“传道、授业、解惑”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最常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园艺植物育种学理论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差,教学效果往往与教学目标有一定的差距[6],特别是在教授育种学难点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故在授课方式改革上,采用了混合式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具体做法:一是教师于课前在“学习通”平台上发布授课PPT、学习内容相关视频和要求,并设置适量的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学习通”平台完成课程学习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答题情况、测试结果和提问,跟踪学生学习情况。通过调查表明,94.7%的学生认为已开展的解答环节对学习有帮助作用。二是在课堂中增加学生参与度,提高知识吸收率。首先教师在课上针对线上学习情况和学生前期回答,解说难点答案,确保重点难点内容的掌握与吸收。其次,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后,设置章节主要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选择、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教师从旁指导,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调查表明,56.14%的同学喜欢探究式的教学方式,49.12%的同学喜欢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再次,要求学生通过专业数据库、网络查阅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最新育种学相关论文,以小组完成科研论文或成果的解读、分析论文中育种的目标、方法、步骤、结果,总结出相应的育种方法和重点内容,然后由各小组以PPT形式进行汇报交流并评分,实现翻转课堂教学,该模式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交流能力、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调查表明,92.98%的同学认为课程设计的学生讲解PPT环节对课程学习有影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1.3创新考核机制
传统的课程考核是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实验报告占20%,平时出勤占10%,学生只需要在期末考试前两周进行突击复习即可顺利通过考试,这种考察机制和学习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长期性学习和思考习惯。而在本次改革中,将课程成绩改为期末理论考试占50%,翻转课堂中的教学讨论部分占总成绩的20%,平时出勤和线上学习各占5%,实验操作占20%,且实验操作内容再次细化考核。改革后的考察方式督促了学生必须参与进来,才能通过考察,因此也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92.98%的同学认为改革后教学水平和质量达到“优秀”等级,且在同行教学质量评价中也获得“优秀”等级的评价。
2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2.1更新教学理念,制定实验内容
依据当前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内容和大纲要求,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最新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将课程实验教学内容重组整合,筛选核心内容进行实验,以模拟育种技术的周年工作。经筛选后,制定的育种学实验包括田间小区的划分、两性花植物如小白菜的有性杂交、单性花植物如玉米的有性杂交、诱变育种(秋水仙素处理种子)、单株选择和表型性状调查、作物理论测产(辣椒)。通过这6个实验,可从材料处理、对象调查、杂交、育种目标的指标测定等环节全面考查,完成了一个育种周期的基本工作,有利于对育种程序的了解与掌握。通过调查表明,100%的同学认为该课程的实验内容部分安排合理。
2.2强调学生主体,注重自主学习性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
以5~7人为1组,根据选择的实验内容,设计和制定实验方案,培养学生文献搜索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互相协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每组自主选择一个实验内容,通过搜索数据库、咨询导师等环节,设计出1个实验方案,共计6个方案。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育种学实验原理、材料的选择、种植小区的划分、杂交亲本的配组、样本数量和生物学重复数的确定、目标参数的测定、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以及详述实验操作的具体步骤等。教师对实验方案进行初审核、批改、再审核确认合格后,根据方案的安排,全体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通过设置上述实验内容,学生在巩固育种学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了较为全面的育种实验技能,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也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和综合分析问题的科研能力,并加深了学生对育种学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提高实验操作成绩占比,注重实验过程
实验考核是园艺植物育种学重要的考核内容,也是督促学生提高实验技能的有效方式。在原实验考核中,成绩由实验报告和出勤组成,这样的考核机制未注重学生的实验过程,学生不重视实验操作甚至抄袭实验报告。改革后课程的实验操作包括平时实验出勤20%,实验报告成绩10%,设计的实验方案40%,实际实验操作与结果30%。经调查,82.46%的同学也更倾向于实践式的教学,希望进一步加强实践式的教学内容。3教学改革成效分析教学改革效果通过深入了解园艺专业本科生的学习现状,设置调查问卷获得,旨在对本次改革学习成效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提供直接证据。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9],以本年度园艺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7份,回收57份,回收率100%,全部有效。在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方面,调查结果表明,92.98%的同学认为该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达到“优秀”等级,5.26%的同学认为该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达到“良好”等级。68.42%的同学自认为对该课程学习效果好。
4结语
在本次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内容改革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学习通”平台、自行查阅数据库、书籍等途径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课堂中通过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方式,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既培养了学生表达、沟通能力和专业核心技能,也培养了科研和创新思维,促进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10]。在教师自身和许多客观条件存在许多不足的情况下,本次教学改革仍得到了多数同学生的肯定,说明学生也迫切希望园艺植物育种学能开展促进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虽然本研究中所涉数据分析来自于数据可靠的实证调查,但由于开展教学改革的时间较短,实施范围窄,数据可能无法反应教学改革的后期效果和长期效应。今后将进行多次的数据收集,并针对不同生源的学生进行调查,旨在为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为培养学生进入科研实践等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其他农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这既要求学校应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迅速提高教学技能,又要求学生从学习思维模式上进行改变和提高,要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作者:曾慧兰 高阳 李兴杰 卢毅 洪喜雄 单位: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能力培养分析2
一、在高校中传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悠久多彩的传统音乐文化如璀璨星河,照亮了人类艺术的天空。其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传统文化注入了与众不同的文化活力和艺术魅力。中华民族的先祖们用自己独特的肢体语言、丰富的情感以及独特的创造精神,打造了具有东方神韵的民族民间舞蹈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智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领会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就读懂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肢体语言,就能感受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民族民间舞蹈已经从一种艺术形式升华为能够彰显民族文化精髓的艺术载体。广大群众用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对生活、情感的认知,展现民族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流变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中国文化历史纪录片,全面呈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面貌和百姓的生活、情感。随着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继承与发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已经成为教育界的重要课题。尤其是高校“如何将流传久远、类型繁多、风格多样的民族民间舞蹈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对学生进行舞蹈动作技巧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充分掌握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底蕴,体会舞蹈的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在提升学生舞蹈表演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更多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激发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努力成为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推向世界舞台的创新型舞蹈人才”,成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改革研究的新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新目标。但是,从当前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实际来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地位有待提升,教学模式与时代发展有脱节之处。尤其是,学生在多元舞蹈文化的影响下,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认识不深,对课程的兴趣有待提高。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更会影响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而,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民族民间舞蹈的主要传播和传承方式,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课程教学要从教学创新的角度出发,适当摒弃陈旧的课程模式,对新型的课程模式进行大胆开发和应用,培养出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舞蹈人才。笔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建议从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入手,推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改革。
二、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实施策略
(一)转变教学方式,创新课程模式
多数高校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延续了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培养舞蹈专业人才的能力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但过于成熟的教育理念往往意味着传统思维根深蒂固,一定程度上成为创新改革的限制性因素。在世界多元舞蹈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舞蹈专业人才很难较快地投入舞蹈事业的发展中。基于这一状况,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要总结经验教训,创新课程模式。高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推进舞蹈课程模式创新,增强舞蹈专业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首先,民族民间舞蹈课堂要由填鸭式课堂向启发式课堂转变。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如果只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机械地模仿舞蹈动作,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而难以体会到优秀舞蹈文化的内在精髓。因而,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中,教师可以把不同的舞蹈内容与传统文化进行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对传统舞蹈文化的探索兴趣,对学生的舞蹈技能与文化修养进行双重培养,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将传统的单一技能课程进行扩容,渗透复合型的课程模式,融入社会学、历史学、美学、文学等内容,挖掘民族民间舞蹈的深层文化内涵,由培养专业型舞蹈人才向培养文化型舞蹈人才转变,使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诠释体现出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舞蹈人才加入传承优秀舞蹈文化的队伍中。其次,高校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要积极吸收现代多元化舞蹈课程的优点,同时,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灵活生动的舞蹈课堂。教师要吸收新型的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把创新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发展的灵魂,积极创作符合时代文化发展需要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并将新的教学思想、方法和内容引入到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之中,为高校舞蹈课程创新改革注入新的动力。最后,高校要创新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模式,充分发挥选修课的积极作用。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的舞蹈资源,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体系更有特点。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课程结构中,选修课一直是提升学生舞蹈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笔者在对高校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选修课程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部分院校对舞蹈选修课的安排不甚合理,更注重必修课的学分和评价,导致一些少数民族的舞蹈课程得不到重视,学生获取的相关舞蹈知识内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也限制了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创新探索。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舞蹈无疑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体系中的“奇花异果”,各个民族的舞蹈文化都有着夺目的色彩,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丰富多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创作启发,少数民族舞蹈资源的利用既可以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最优质的课程素材,也有利于地方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强化情感教学,彰显舞蹈内涵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不仅具有丰富的舞蹈技巧,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蕴含了深沉的民族情感。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民众情感的大集合,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民族民间舞蹈情感的挖掘。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情感教学是传统舞蹈教学课堂中最容易忽略的部分,教师对舞蹈情感的启发大多是一语带过,而将重心放在民族民间舞蹈动作的训练上,这样培养出来的舞蹈人才无法对舞蹈动作的内在情感进行丰富的呈现,其表演的舞蹈也缺乏情感意境,难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所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触动学生的心灵,是创新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点。此外,民族民间舞蹈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展露着中华民族最真实、最朴素的情感世界。各个民族的鲜明的民族性格、平实的审美情趣都在民族民间舞蹈中交织呈现,高校在民族民间舞蹈的课程改革进程中,要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抓住学生的情感特点,推动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情感探索,并通过丰富的情感教学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真实的情感,并将舞蹈的意蕴之美以丰富的肢体动作进行展现,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舞蹈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分的表现”。最终,以情感教学作为舞蹈教学的创新契机,并使之成为舞蹈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手段。在“情感施教”的创新理念下,学生会对传统舞蹈文化生起热爱之情,深厚的民族感情与丰富的舞蹈语汇相交融,就能实现民族民间舞蹈的情境营造和情感启发,学生有了“与情共舞”的内心体验,就有了创新实践的动力。
(三)重塑课程结构,创新教材体系
高校现有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材的部分内容已与教学课堂、学生能力培养实际所需有所脱节。近些年来,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思想与教育导向在不断发展,民族民间舞蹈的课程结构和舞蹈教材体系也在不断改革,逐步引入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思维,力求完善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结构,使其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舞蹈人才需求。但目前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材还是存在灵活性、科学性、实用性不足等显著问题,完善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内容,创新舞蹈教材体系,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高校应该从“重塑”着手,敢于破旧立新,围绕现代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对民族民间舞蹈教材体系进行优化和变革,突破当前的民族民间舞蹈人才培养壁垒,推动舞蹈人才队伍建设。首先,高校要积极提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开放性。针对当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法较为保守等重点问题,高校要重新搭建开放的课程模式,构建知识与技能融合的载体,在保留中国传统民间舞蹈教材的专业性、艺术性特色的基础上,增加开放性知识的搜集和积累。高校要紧紧围绕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特色,从民间舞蹈的素材着手,深入挖掘民间舞蹈的文化元素,提炼出贴近高校课堂需求的民族民间舞蹈元素,整理出具有实用性和特色性的教材内容,使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形象,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并将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从开放性的舞蹈教材中汲取更多营养,让教材成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其次,高校要发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优势,彰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打造能够彰显优秀传统民族舞蹈文化底蕴的课程体系。创新性的舞蹈人才培养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民间文化的熏陶,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重大的艺术价值。笔者在调研中发现,部分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课程体系难以充分展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精华。在舞蹈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体现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民族性、本土性,同时,要积极与国外先进课程体系进行横向比较,吸收国外舞蹈课程体系的优点,进行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课程的构建。
最后,高校可以对现有的舞蹈教材进行块状分割,并进行教材体系模块化的创新实践。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环节进行科学的模块划分,使各个模块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并设计系统的教学循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具体的操作上,教师可以把各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按照体态、动律、舞步、基本动作等内容进行全新的模块分割并重组,不再拘泥于原有的课程安排,灵活穿插技巧训练和知识讲座。在模块式的教材体系下,学生的基本功更加扎实,并能触类旁通,这不仅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融合与发展有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复合型创新舞蹈人才的培养。
三、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实践创新型舞蹈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高校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改革成为培养高端舞蹈人才的必由之路。笔者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舞蹈教学经验,联系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发展目标,针对如何推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提出的建设性策略,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育人成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关乎传统舞蹈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多的教学同仁广开思维,投入教学实践创新,推动中华优秀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型舞蹈人才的培养。
作者:何辉 单位:张家口学院
能力培养分析3
语言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它的掌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缓慢过程。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优势在于它能连接幼儿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而促进幼儿书面语言的习得,而家园共育的模式就成为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依托。所谓家园共育,指在家长和教师之间形成教育合力,这种合力的达成也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奔赴的目标。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家长和幼儿教师需要正视早期阅读指导的理念,破除以往“唯知识论”的陈旧思想,采取科学有效的阅读指导,提高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提出,家长要与幼儿多交流、多陪伴幼儿,并且鼓励幼儿家庭开展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活动。在当前的研究中,研究者虽然对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从家园共育角度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探究和提升的问题。
一、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幼儿园缺乏家园合作意识
父母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学习,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缺席”。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对他们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是幼儿园和家庭,而幼儿教师和家长又是这两个环境的实施者。因此,要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需要教师和家长做好沟通工作,步调一致,共同致力于阅读活动的实施。但在落实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这一环节中,幼儿园虽然能给予幼儿更多专业的阅读技巧和丰富的教学条件,但往往会忽视家长对幼儿阅读带来的影响和作用,缺乏家园合作的意识。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扮演主导者和指挥者的角色,活动结束后也没有将阅读活动延伸到家庭当中的意识,忽视家庭对幼儿早期阅读的价值,缺乏教育合作的意识。另一方面,教师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幼儿园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家庭阅读开展的状况并不知晓,也没有对幼儿家长进行早期阅读的相关指导,导致家园合作不足,进而影响幼儿阅读活动开展的效果。
(二)幼儿园与家庭阅读环境不佳
阅读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教材”,对幼儿阅读兴趣及自主阅读意识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需要家庭和幼儿园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但当前家庭和幼儿园阅读活动开展的效果并不理想。阅读区角、阅读材料,不仅是确保幼儿阅读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也是阅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部分幼儿园和家庭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在开展的过程中也较为随意,难以发挥阅读活动的整体效果,导致阅读活动开展的环境不理想。首先,在阅读环境的选择上。一方面,虽然大部分家长能够为幼儿供应大量的图书,但幼儿图书的存放并没有固定的书架和书桌,更没有专门的阅读区角,阅读场地的选择较为随意,容易出现阅读环境较为嘈杂的现象。另一方面,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动态发展,会受到阅读材料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选择阅读区角时,有时会因为位置选择的不合理,导致阅读环境的质量受到影响。因为一些教师会将阅读区设置在容易相互干扰的区角旁边,如积木区、益智区、角色游戏区、活动室的门口等,还有一些教师则将阅读区设置在偏僻的一角,如午睡室、物品储藏室等,虽然这些地方的环境比较安静,但采光并不能满足幼儿阅读的需要。其次,在幼儿阅读材料投放方面。一部分家长在图书选购方面,盲目跟风,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认为数量多、种类全就是好,将市场上各种类型的图书购买回来,不考虑幼儿的实际需求,忽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导致幼儿阅读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部分幼儿园在投放阅读材料时,出现材料种类较为单一的现象。幼儿图书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膳食宝塔”,各个“营养”都需要均衡发展,不仅要有卡片挂图类、儿童文学、生活知识类的故事,还应有启蒙、思想品德教育等书籍。如在走访大班阅读活动中发现,少儿古典名著和游戏益智类的图书数量较少,容易出现幼儿与阅读材料互动不足的问题。最后,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的阅读活动较为随意,缺乏计划性,不利于形成一个可持续性的阅读环境。大部分家长很少为幼儿制订阅读计划,有的家长即使在家里开展阅读活动,也是处于隔三差五的状态,并没有固定的时间和空间供幼儿阅读,导致幼儿阅读活动缺乏连续性;也有一部分家长制订了阅读计划,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制订的计划去实施。部分教师开展阅读活动的时间段选择过于零碎和开放,从而影响幼儿阅读专注力的培养,如教师往往根据自己一日教学活动安排的需求,会在幼儿入园后的晨间活动前时间段、午餐的餐后时间段进行阅读,但这往往会因下一个活动环节开展的需要,导致阅读活动仓促结束。
(三)家园双方实施指导不力
幼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和家长给予正确的阅读引导,有利于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现如今,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受到许多家长和幼儿园的认可,但总体上把关幼儿早期阅读的成效却是微弱的。实际上,教师和家长在具体实施中存在指导能力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教师和家长指导能力不佳。一方面,教师指导的方式过于单一。在阅读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故事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如小班幼儿阅读《小象的澡盆》,教师可以用图书封面进行导入,借助封面中“小象的眼睛”向幼儿提问,但大多数教师很少注意这个细节,大部分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不利于激发幼儿想要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一部分家长觉得自己读得不好,热衷于用视频和音频的形式给幼儿进行阅读指导,忽视家长指导带给幼儿阅读的意义。还有的家长在指导的过程中扮演“工具人”的作用,只是机械地将绘本中的文字念出来,很少结合故事的情节,也不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极少有亲子互动。其次,教师和家长在指导中缺乏有效的提问。在开展科学认知绘本教学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过易都不能引发幼儿的思考,教师不能进行有效提问。如向小班幼儿询问:“太阳是绕着地球转,还是地球绕着太阳转?”这种“超前”的问题,幼儿不知如何回答。部分家长在指导幼儿阅读时,提出的问题多是封闭式的问题,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你喜欢故事中的小兔吗?”幼儿的回答只能是“喜欢或不喜欢”。这种封闭式的提问方式就局限了幼儿思维的发散,不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二、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的优化策略
(一)提升幼儿园和家庭合作的意识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家园双方的合作和沟通,充分发挥家庭和幼儿园双方的优势,在具体实施方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意识,树立家园共育的理念,主动将家长纳入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活动中,重视家长在幼儿阅读活动中的教育作用,提升家园共育的效果。如教师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幼儿成长记录档案等形式,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并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资源。如在开展绘本阅读《走失的红绿灯》时,可以利用家长的职业特点,邀请家长到幼儿园进行授课,丰富幼儿的经验知识。其次,家长要有与教师相互学习的意识,由被动转向主动,从带动转向互动,密切配合幼儿园的工作要求,步调一致。一方面,需要家长时刻关注幼儿在园阅读的情况,家长可以根据幼儿园当天开展阅读的情况,引导幼儿在家进行深入阅读,巩固学习内容,有利于巩固幼儿的前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家长可以通过家长微信群、阅读打卡的形式将幼儿在家阅读的具体情况向教师进行线上反馈,便于教师了解幼儿在家阅读的状况,并制订完善的阅读活动计划,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幼儿的阅读水平。
(二)家园共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人类所处的各种外在环境及形成的相互环境,不仅影响着人当前的身心发展,也影响着人未来长久的发展。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目标一致,建立稳定、密切的互助关系,共同致力于幼儿园阅读环境的创设。首先,家园合作丰富阅读区角。一方面,幼儿园可以定期召集家长入园,邀请家长参与幼儿阅读环境的创设,让家长在动手操作中感知阅读环境的重要性,为家长布置家庭阅读环境提供了直观经验。另一方面,家长也要为幼儿开创专门的阅读环境——家庭阅读区角,这是激发幼儿阅读的开端。在具体的创设过程中,需要幼儿园积极回应家长的需求,主动参与家庭阅读环境的创设,幼儿园可以“线上指导”或深入家庭阅读环境中进行指导,为幼儿创设属于自己的“阅读小天地”。如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巧用家中的分寸之地,如封窗阳台、沙发角落等;家庭阅读区角要考虑自然光线、舒适座位及图书的合理收纳,也可以在门窗以及墙上悬挂图文并茂的文字卡片,让幼儿充分融入到阅读环境中。其次,家园合作完善阅读材料。一方面,幼儿园可以定期召开好书推荐、故事妈妈进课堂等亲子读书月活动,便于家庭与幼儿园共享阅读材料,丰富幼儿园的阅读内容。另一方面,在召开家长接待日时,幼儿园可以向家长系统讲授早期阅读指导的理念,并亲自指导家长选购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图书。如1-2岁的幼儿绘本《猜猜我是谁?》《晚安,小鸡球球》等具有简单易懂、趣味十足的特点,3岁以上的幼儿绘本《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跑跑镇》等具有认知启蒙的特点。最后,家园共制阅读计划,升华阅读环境质量。幼儿园要和家长保持多维“交互”,实时反馈阅读状况。一方面,需要教师向家长远程推送每日阅读书目、阅读月打卡记等,引导家长坚持阅读计划,为幼儿营造一个持续的阅读环境;另一方面,在召开家长开放日时,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商讨幼儿园阅读活动开展的具体措施,为孩子提供一个集中、持续的阅读环境。如幼儿园定期邀请家长入园,让家长和教师对幼儿阅读的书目类型、数量及阅读时长等阅读效果进行实时检验,并根据幼儿与阅读内容交互的情况反馈,进行阅读计划的分析和调整,监测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动态变化。
(三)优化家园阅读指导能力
在实际阅读指导中,教师和幼儿家长容易出现指导不到位的现象,需要家长和教师正视早期阅读指导的理念,共建阅读指导策略,提高幼儿阅读质量。首先,创新阅读的指导方式。在阅读指导中,教师除了采用朗读、共读、提问等形式,也可以借助环境进行指导。让环境成为一种语言、一种教育,成为“第三位老师”。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入园创设亲子阅读环境,在阅读区为幼儿增设“可操作的故事墙”。对于幼儿而言,凡是幼儿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些有意义的文字符号,都是幼儿的阅读材料,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有目的地将绘本中幼儿喜欢的主人公、有趣的故事情节等,以绘画或文字的形式在阅读墙面上展示出来。如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可以将毛毛虫从周一到周日的活动轨迹以图片的形式张贴在阅读墙上,增进幼儿对图文的敏感度,有助于幼儿前阅读能力的发展。其次,在阅读指导中进行有效提问。在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能否引导幼儿进行深入阅读。一方面,教师和家长提问的语言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如父母在陪孩子阅读绘本《好喝的汤》时,可以采用“小动物是怎么喝汤的呀?”这种比较具体、口语化的语言向幼儿提问,便于幼儿理解,幼儿也会有想要回答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和家长要多提开放式的问题。在阅读活动中,开放式提问主要包括分析式提问、假设式提问和想象式提问,对于这类问题的回答大多数是基于画面中的内容联想到画外的故事情节,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不同的故事内容,采用有针对性的提问方式。如绘本《淘气的拉拉》中的故事情节就很适合采用想象式进行提问,可以向幼儿提问:“为什么拉拉最后变乖了?”这样的提问方式便于幼儿发散思维,进而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任何一方的支持,这也正如本文强调的家园共育对于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的实际意义。同时教师和幼儿家长要知道幼儿早期阅读的真谛是什么,它不是为了完成任务的驱使感,更不是谋取更多文字的功利性,而是幼儿认识世界、发现生活奥秘的第一扇窗。为此,家长、幼儿园、教师都要时刻铭记幼儿早期阅读的价值是什么,应该从儿童观出发,用最轻松的方式告诉幼儿阅读的最大乐趣是什么,让幼儿以轻松自由的姿态遨游在文字的王国里,体验阅读的奇妙之旅。
参考文献:
[1]吕新,张泽,侯彤瑜,等.“新农科”背景下农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8):16-18.
[2]张婷渟,杨芩,李性苑,等.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现代园艺,2018,11:163-165.
[3]潘磊,曾长立,戴希刚,等.浅谈“新农科”背景下的“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江汉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34:164-165.
[4]龚小庆,李智,徐记迪.高校《园艺植物育种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07):82-83.
[5]冯军,何泳生,俞惠时.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1996,05:35-37.
[6]吴菁华,张志忠,曾黎辉,等.基于在线课程的园艺植物育种学混合式教学改革[J].南方农业,2019,13(28):82-84.
[7]王步勇,问荣荣.地方高校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1,06:232-234.
[8]张春雨,郭庆勋,白忠义.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09:239-241.
[9]吴瑕,盛云燕,王茹华,等.园艺核心专业课程学习成效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3:4.
[10]李春霞,丁绪,赖茂田,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1,03:115-117.
作者:易欠欠 单位:塔里木大学硕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