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9 15:12:08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研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引言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环节,高校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利于规范权力运行和促进干事担当,加强风险管控;有利于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评价、建议”重要作用;有利于提升办学效益,助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1.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内涵。《教育部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教党〔2021〕10号)中对经济责任及审计做出定义,高校经济责任是指高校领导人员在任职期间,对其管辖范围内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落实学校党委工作要求,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管理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防控重大经济风险等有关经济活动应该履行的职责。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就是学校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对本单位所管理的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的以上主要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评价和建议活动。
2.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上级巡视、审计、检查已经成为常态化,外部监督力度持续加大。大部分高校成立了审计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亦更加注重政治属性;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22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经济责任审计》《第3204号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经济责任审计》陆续颁布,经济责任审计要求更加严格,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把控越来越重要。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范围不断扩展,审计内容愈来愈丰富,审计信息化手段运用更加广泛,对审计人员自身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思路需要改变,要将常规审计监督与重点关键领域风险防控、审查收支真实合法性和评价资金运行效益性、注重资金安全和重大事项决策执行、发现问题和追踪问效等结合开展,做到责任明晰、评价准确,为干部监管提供重要参考和支撑。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1.组织体系不够完善,职责定位不够明确。有些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缺乏顶层设计,未建立经济责任审计领导机制;内部审计部门职责定位不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开展未完全做到科学谋划服务发展大局;工作协调协商不够,对经济责任审计计划未进行科学统筹规划;同时,审计工作实施过程中缺乏监管,审计对象覆盖不全,审计内容缺失。
2.程序流程不够科学,质量管控不够严格。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程序比较复杂,具有召开审计进点会、进行审计公示、开展审计访谈、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存档等必备环节,需要与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员、现任领导等进行充分沟通,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程序流程设计至关重要。同时,在内部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资源不足并存的现实背景下,审计项目外包亦越来越普遍,审计质量控制迫在眉睫。有些高校,审计环节缺失,流程设计不科学,对委托社会机构疏于管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开展往往被牵着鼻子走,丧失独立性,审计结果缺乏权威性和准确性。
3.问题整改不够彻底,跟踪问效不够及时。2021年,国家颁布了新的《审计法》,与2006年《审计法》相比较,修订后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了对问题整改和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视。不仅明确了问题整改的时效性、报告对象以及整改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而且把整改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考核和制定政策的依据之一。有些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和跟踪问效做得还不到位,对于部分问题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整改意识,尤其同一问题涉及多个部门,部门之间配合度不够、有等靠思想,未完全形成合力;对于过程整改普遍不够重视,形成报告前能整改的问题未做到立审立改。面对部分问题避重就轻,抱有“过关”的心态,未深刻分析原因、举一反三,有时出现“屡审屡犯”现象;个别问题时间跨度较大,尤其是历史遗留问题,部分负责人员已经调离或退休,整改难度较高,推进效果不好。
4.外设部门监管不够,审计时机不够恰当。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有分校区,部分分校区在异地,同时普遍拥有科研院所等外设机构,内部审计部门对异地分校区部门及外设机构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并不及时。另外,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审计力量比较匮乏,经济责任审计多以离任审计为主,这与新的制度规定相悖,不利于任中经济责任履行监管。离任审计整改主要以现任领导为主,现任领导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尤其历史遗留问题很难做到事无巨细,极大地影响整改效率,不利于实现立审立改、举一反三的审计成效。
5.人才储备不够充足,队伍建设不够全面。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愈加丰富,涉及财务、审计、科研、基建等方面专业知识,需要掌握各业务部门的新动态和了解各个领域的新情况,亟需一批专业能力强且熟悉学校重点部门和关键领域情况的审计人员。目前有些审计人员,对国家方针、教育领域政策、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规定、学校业务部门情况及风险点掌握了解不够全面,专业素养不够强,审计现场无法直戳痛点,审计实操能力还不过关。
1.转变审计理念,提升思想站位。转变理念观念是推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证。目前,高校内部审计理念不断转变,审计职能逐渐由查找会计错误、舞弊行为向完善管理转变;审计方式逐渐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转变,更加注重过程审计;审计手段逐渐由传统查账式向网络及信息化转变;审计结果逐渐由重审计轻整改向审计整改一体化转变;审计监督逐渐由监督向监督服务并重转变。因此,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也要与时俱进,提高政治站位,要聚焦学校中心工作,从学校发展大局出发,履行监督职能的同时做好服务,应以任职期间审计为主,防风险与整改并重。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建立审计管理信息化平台与财务数据分析系统,大力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形成“总体分析、预警防控、重点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方式,提升审计效率。
2.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有效机制。健全组织机制是推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健全审计工作领导机制,加强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建立审计委员会。聚合审计牵引力,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经济责任审计开展情况,协调解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监督检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完善经济责任审计会商研判联动机制,及时归纳整理存在的共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相关制度,制定学校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强化经济责任制,明确学校各级领导、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在财经活动中按照规定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应承担的相应经济责任。促进建立“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级负责”的财务管理体制,学校的财经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分管财务工作的校领导协助校长管理学校财经工作;财务处作为学校财务管理的职能部门,统一管理全校的财务工作;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原则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财务管理体制。财经工作负责人签订《经济责任书》,按照经济事项的决策活动和经济事项具体的管理、执行活动两条主线,规范经济活动,强化责任落实,保障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运行,提升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能力和水平。
3.规范审计程序,科学实施审计。规范程序流程是推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实行审计组长负责制,综合运用任务清单、资料清单、取证单、工作底稿“三单一稿”,精确任务分工、审计资料,精准审计证据、审计结论。充分运用信息系统,分层次、分类别全面分析财务数据。审计组定期召开业务碰头会,审计人员集体研究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调整审计思路,瞄准审计重点。完善审计程序,制定经济责任审计服务指南,通过审前充分准备、审中科学实施、审后严格整改等,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强化审计部门内部管理,将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业务培训,锤炼审计人员党性修养,明确责任事项、量化指标任务、规范运行流程,有效凝聚、提升审计战斗力,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双轮驱动。实施“1+N”审计项目组织方式,将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内控建设等事项融合到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中,逐步形成“一审多项,一审多果”的审计模式。
4.加强委托监管,确保审计质量。监管项目外委是推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要高度重视计划管理,及时与组织部门协商,结合学校中心工作进程和内部审计力量实际,科学制定经济责任年度计划并严格实施。2021年2月,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署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针对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整体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实施、审计项目管理薄弱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严格落实通知要求,内部审计部门人员担任审计组长,严格项目管理,强化质量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不实行整体委托,遇到审计力量不足、相关专业技能受限等情形,从社会中介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中,聘请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工作,或者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每年对委托中介机构的审计项目开展情况及审计成果进行评价考核,加强动态管理,实现优胜劣汰,建立稳定、高素质的中介机构队伍,提升委托审计质量。
5.注重风险提示,加强风险防范。提示防范风险是推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强化“治已病、防未病”,立足于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以及教育部门重大财经政策和决策部署,财务收支和预算管理、重大经济决策制度制定、执行和效果等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内容梳理风险点,形成《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风险提示清单》,适时提醒提示有关部门对照开展自查自纠,促进完善内部控制。结合审计发现问题及案例,为新任中层领导干部进行专题培训,使得在思想上有新作为,认识上有新见解,行动上有新作为,不断提升自我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对学校外设机构负责人集中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关注重点及风险提示培训,防患于未然,进一步明确经济职责,强化法规意识,提高财经管理水平。
6.强化审计整改,深化结果运用。推进审计整改是推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制定审计整改工作办法,建立审计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督促推进审计整改,推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建立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工作台账,实行“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和“销号清单”对接,对经济责任审计整改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立审立改、限期整改、季度推进、对账销号,推进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跨年度成果整合应用,形成监督合力,强化协同配合,建立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学校内部审计部门牵头,联合党委组织部、纪委办公室、人事处等有关职能部门,深化审计成果在干部大监督系统中的运用,审计结果报告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报告存入被审计人员档案,将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等的重要参考。提高财经管理水平,推动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实现“一果多用”,逐步形成“大家参与、共管共治、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7.加强人才储备,强化队伍建设。储备骨干人才是推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重点培养能查能说能写本领,形成一专多能的骨干队伍。即通过轮岗交流、后续培训、以审代训等方式,督促审计人员多组织参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增强能查的本领。开展审计期间,锻炼使用简练语言表达观点和立场,做到文明清楚、以理服人;征求意见时学会换位思考,充分沟通和听取意见;组织前往其他高校调研,将内部学习研讨和外部调研紧密结合,增强能说的本领。审计计划制定科学,审计方案编写有针对性,审计报告撰写简洁准确、责任明确,审计档案整理逻辑性强,审计成果总结及时全面,将实际工作与理论研究紧密结合,通过申报参与课题、撰写著作论文等方式增强能写的本领。
8.加强制度宣贯,形成良好氛围。宣传教育培训是推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利用审计进点会和审计现场、宣传栏和新媒体、研讨和培训、问卷和座谈等多种途径,适时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学习宣贯月活动,编制制度汇编和实操手册,对经济责任审计相关制度规定进行全方位宣传、多角度报道、深层次解读,突出制度要义,结合工作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确保宣讲到位,从而提高制度规定知晓度,增强自觉学习制度、遵守制度和执行制度的意识,培养依法依规办事的良好习惯。在新任、换届续任、轮岗转任时实施经济责任告知书制度,对重点业务、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人开展经常性教育培训,逐步形成审计联络员体系。向有关部门及被审计单位和人员宣传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新举措、新成果,在一定范围内分享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提升审计权威性和认同感,提高审计沟通效率,形成良好的审计氛围。四、结束语经济责任审计在高校事业健康发展中作用越发凸显,通过经济责任审计,高校能够极大地提高内部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和效率性。目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任务日益繁重,要求越来越严格,问题发掘、责任界定和审计评价难度越来越高,亟需内部审计部门紧扣学校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主动聚焦学校发展改革重点任务、聚焦完善治理重要举措,依法依规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认真总结经验,改正不足,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重点关注学校重大资金、重要部门、重点环节,不断规范权力运行机制,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协同机制、改进内部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审计在学校监督体系中的作用,促进领导干部践行新理念、履行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严肃财经纪律、防范经济风险、提高资金效益,为进一步助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审计应有的贡献。王旭东同志为本文通讯作者课题名称:本文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名称:新时期高校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PT2201。
参考文献:
[1]中南民族大学审计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与实务指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6:P15-94.
[2]陈晨.高校二级学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探析[J].中国内部审计,2022(04):P43-48.
[3]教育部.教育部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教党〔2021〕10号.
作者:王旭东 李旭鹏 单位:北京化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