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5 10:33:55
序论:在您撰写城乡供水一体化探索研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东莞市处于东江流域下游河网地带,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取水条件便利。改革开放初期,东莞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口数量剧增,供水量日益大幅上升。20世纪90年代,东莞市各镇、村纷纷临水建成一座座供水厂,水厂数量最峰高达390多座,为满足当地发展用水的紧迫需求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随着城乡发展进程加快,因水源污染、设施老旧、工艺落后等问题影响,导致部分水厂出现供水量不稳定、水质不达标等安全隐患,过往独立、分散的供水模式已难以适应从“有水喝”提升到了要“喝好水”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要求。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利防灾减灾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1];2021年12月,国家发改委、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也明确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基本协调,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的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东莞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正积极配合推进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及东莞配套供水工程建设,同时分步开展全市“供水一张网”资源整合,为实现从水量保证向安全优质、从多元化向集约化、从粗放管理向统筹管理转变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格局打下坚实的基础[2]。
1东莞市供用水情况
东莞市以东江干流、北干流以及南支流为主要的水源,辅以本地水库常备结合进行使用。东江水系分布如图1所示。
1.1水源概况
1.1.1东江东江流域水资源总体比较丰富,但其作为广州、深圳、东莞等5个地市及香港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省内流域最高,同时还具有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低等特点。根据《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东江水量分配实行区域总量控制,东莞市在东江分配水量为20.95亿m3,(特别枯水年为19.44亿m3)。2020年全市年供水总量19.6亿m3,九成以上原水取自东江,其余取自水库。东江东莞段总体水质较好,正常情况基本能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1.1.2水库东莞市已建水库共123宗(含雁田水库和石鼓水库),总库容4.18亿m3,调节库容2.55亿m。其中,无大型水库;共有分别为同沙、松木山水库等中型水库8宗,总库容2.18亿m3,调节库容1.24亿m3;小(1)、小(2)型水库共115宗,总库容2亿m3,调节库容1.31亿m3。按照水功能区划,具备饮用水功能的水库共有53宗,其中已划定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且用于城市供水的水库14宗,大部分能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Ⅲ类,个别为Ⅴ类。东莞市水库特征统计见表1。
1.2用水概况
1.2.1用水总量
根据东莞市水资源公报,东莞市2011—2020年用水总量情况如图2所示,用水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近3年稍有回升的趋势。
1.2.2不同工程类型用水量
东莞市供水工程包括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调水工程以及地下水工程等5大类别。2011—2020年主要供水量来源于提水工程,供水总量的占比达到3/4以上;蓄水、引水工程占比在1/5以下;提水工程占比呈上升趋势;蓄水和引水工程供水量占比呈下降趋势。2020年各类供水工程实际供水量19.06亿m3,其中蓄水工程供水0.6亿m3,占总供水量的3.1%,引水工程供水1.10亿m,占总供水量的5.7%,提水工程供水17.47亿m3,占总供水量的91.1%。1.2.3不同水源的用水量2011—2020年地表水是东莞市供水的主要来源,占据97.8%,地下水供水量较少,占比小于0.01%。其中,2020年地表水供水量为19.17亿m3,地下水供水量为0.0021亿m3;污水处理回用、雨水利用、海水淡化等非常规水利用水源供水量0.43亿m3占供水总量的2.2%。
1.3供水概况
2018年全市共有97座水厂,设计规模749万m3/d,日均供水量445万m3/d,分属于市级、镇级、村级三级管理。其中,市级水厂7座,由市水务集团统一管理,运维制度完善,出厂水水质优良;其余为镇村水厂,分别由镇政府、村集体管理。
2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现状供水系统不适应未来水资源配置格局
东莞市供水系统过分依赖于东江水源,本地水源利用率低。市级、镇级、村级3级水厂管理的上百个取水口沿东江和水库取水,在东江取水总量已经逼近分配水量。根据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趋势,东莞市未来用水量将进一步增长,用水缺口需通过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分配给的3.3亿m3水量解决,但现状供水系统未能与之匹配,管理模式不利于水资源统筹调配利用。同时,实现东、西江双水源供水后,全市供水价格仍有待统一。2.2同城不同网导致水量统一调度存在困难东莞市现状供水系统划分为集中供水系统和独立供水系统两大部分。全市供水布局呈现出北重南轻、东散西缺的特点,市第三、第五、第六水厂等现状主干管由北向南呈环状铺设,市第四水厂现状主干管向西呈枝状铺设,上述水厂虽已实现互联互通,但从北向南跨区域长距离配水的供水方式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同时,与其它地区镇村水厂、管网互联互通不足,无法充分利用市主力水厂富余规模补水至需水区域,应急调度能力受限。
2.3供水厂网设施管理及经营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规模较小的水厂,存在设施陈旧、工艺相对落后、缺少水质化验设备、自动化水平低等系列问题,厂网设施未及时统筹更新改造,导致出厂水、管网水水质时常出现超标现象;同时,还存在运行维护技术有限、操作不规范、人员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特别是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时,偶尔出现处理不当,影响供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3城乡供水一体化实践及建议
基于东莞市供水状况和问题影响,应该大力推导城乡供水一体化措施,先行整合镇村供水资源,并逐步推进“供水一张网”,实现供水资源平衡分配,促进全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3.1政府主导,科学配置
依托《东莞市城镇供水专项规划》,由市水务局作为镇村供水资源整合工作的牵头单位,相关镇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相关镇级供水企业、村委会、拟关停水厂为直接责任单位,通过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推进镇村供水资源的整合工作。市直各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和指导,配合相关镇人民政府开展整合工作[3-4]。全市拟统筹关停整合的58座水厂名单中,将设施老化严重和水压水质问题突出的作为第一批拟关停水厂,由镇级供水企业对各村(社区)等原供水用户实施抄表到户,并纳入全市3年整合计划项目库;其余作为第二批拟关停水厂,参照第一批关停工作经验加快整合关停。整合过程中,要注意妥善处理整合过程中有关产权、债务问题,妥善安置人员,确保供水设施和供水用户的移交接收工作平稳进行,保障原供水用户的正常用水和社会稳定[5]。
3.2因地制宜,水厂整合
按照全市3年整合计划,由相关镇对辖区范围内镇村水厂进行全面摸查,制定相应实施方案,成立镇级专责小组。实施方案明确了具体任务和职责分工,分解细化各年度、季度工作目标和计划,涵盖具体的资金筹措和保障措施。同时,根据本辖区供水资源关停整合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全力加快关停步伐。对于主管网已与镇级管网联通、停产后可直接由镇级供水企业负责供水的村级水厂率先关停,采用全资收购、镇村参股合作等方式,具体实施方式由镇专责小组和拟关停水厂确定;对于尚未与镇级供水管网联通的村级水厂,加快实现镇村级供水管网联通后再关停整合。相关镇按照本辖区实施方案的目标和时间节点,充分做好与拟关停整合水厂的沟通解释工作,妥善解决水厂关停后人员安置、社会稳定等问题,确保辖区内整合工作顺利按时完成。镇级供水企业积极实施对村级水厂关停整合工作,同时加快推进供水设施更新改造,严格按照标准控制供水管网漏损率,通过统一管理理念、技术,实现供水设施提质增效,确保市民群众感受到供水服务水平提升。
3.3强化资金,考核落实
积极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和放大作用,各镇要大力拓宽融资渠道,着力增加对水厂关停整合工作的资金投入,安排好供水资源整合工作专项资金,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市水务局负责对镇村供水资源整合工作进行日常检查和进度管理。市镇村供水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听取相关镇的工作汇报,及时指导、协调和督促相关镇的镇村供水资源整合工作,对未按计划完成任务的责任单位给予通报。广泛宣传引导,强化舆情监督,使供水用户在供水水质、水压、服务、价格等方面感受到品质的提升,获得理解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结语
本文结合东莞市城乡区域特点和水资源分布概况,分析了目前城乡供水的现状和突出的问题,结合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对于东莞市城乡的整体供水布局,并已通过供水资源整合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效。以“同城、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为目标,总结提出了依据规模化的发展形式和标准化的基础实施建设思路,因地制宜的提出了城乡供水一体化政策的思路与建议,尤其是财政方面需要积极引导,具体举措要跟踪落实效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国家战略贡献东莞智慧。
参考文献
[1]吴小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前景下的水利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8):11-15.
[2]郭秋峰,韩民,程霞,等.农村城镇化对农村供水发展模式的探究[J].水利技术监督,2020(3):116-118,241.
[3]仇军,卓飞,李岩.基于AHP-熵权法的城乡供水一体化评估模型[J].广东水利水电,2020(7):16-21.
[4]田亚东.新疆哈密市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实践[J].广东水利水电,2021(9):86-89.
[5]王妹凤.福建省城乡供水-体化规划思路[J].水利科技,2020(2):38-41.[6]李香云.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战略模式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19(12):9-12.
作者:李健龙 单位:东莞市运河治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