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分析

时间:2022-11-09 14:51:35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分析

文字和文章不仅是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组织教育活动期间,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还要关注其品德修养的养成,培养学生的善良之心、爱国之心、进取之心等,促进其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合理渗透德育。然而,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遇到了德育工作开展效果不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德育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第一,德育渗透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可见,教师要在教育中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德育渗透于教学活动中,是新时代教育对各学段、各学科教师提出的要求。第二,德育渗透是落实语文学科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学习教材里的文化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学做人,会做人”,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文字叙述内容也充分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可见,德育与语文学科之间有着紧密关联,为提升教学质量,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科学渗透德育。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我国关于德育这一话题的研究越来越丰富,但从现实角度分析,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德育期间,存在德育方式生硬、德育效果不佳等问题。为真正将德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并取得满意的教育成果,教师需要积极探究德育渗透的实践策略。下文将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教学案例,分享部分有效渗透德育的路径,希望可以使学生通过小学语文学习,培养个人道德修养,提升德育效果。

(一)细致挖掘教材,找出德育的切入点

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参考和依据,教师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都应该与教材紧密结合。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中涵盖了很多德育内容,包括对小学生互相关爱的引导、行为习惯的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观念的树立等。通过挖掘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合理找出开展德育工作的切入点。需要注意的是,同一篇文章中,可能会涉及多个德育角度。为明确教育重点,教师可以借助课文中的突出价值观念渗透德育,也可以结合大单元教育理念,分析多篇课文之间的共通之处,进而科学设计阶段性德育主题,保障德育工作顺利开展。以一年级下册课文版块第二组教学内容教学为例,教学《小公鸡和小鸭子》期间,教师可以从互相帮助、听从他人建议、感谢帮助自己的人等多个角度开展德育。为更好地明确德育目标,教师可以将《小公鸡和小鸭子》《怎么都快乐》《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和大人一起读·胖乎乎的小手》等内容结合在一起,构建大单元教学内容,并找出其中相同的话题——“帮助他人”,并以此为大单元教学切入点,组织德育教学。这样,讲解《小公鸡和小鸭子》期间,教师就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小公鸡帮小鸭子捉虫子”“小鸭子帮小公鸡捉鱼”等情节;而在《怎么都快乐》课文讲解期间,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坐跷跷板”“两个人甩绳子”等趣味儿童活动中,找到同伴之间互相帮助的隐含元素。这样,经过大单元语文知识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更多的字词、句子等,还可以感受到帮助朋友、帮助父母、帮助陌生人的乐趣和意义。

(二)补充学习资源,有效丰富德育素材

很多文章背后都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人文内涵,需要学生细致解读,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中的德育价值。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为使其更好地理解德育相关内容,教师需要在教学期间适当补充教学资源,丰富德育素材,使学生能够在补充资源的辅助下,更好地理解教材中作者的思想观念,形成积极的价值体系,提升德育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德育主题,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课外文章、影视作品片段、学生生活录像等,帮助学生深度解读教材中的德育元素,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以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教学为例,本篇课文主旨明确,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素材。然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相对较弱,且缺乏对民族反侵略斗争的认识,也就难以体会到雨来掩护李大叔这一行为中体现出的家国情怀。鉴于此,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教学资源,分享影视作品《小英雄雨来》中的片段,帮助学生理解李大叔作为交通员的重要性,并开发微课。通过简要介绍我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理解雨来不惜用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最后,教师还可以分享课外阅读资源,分享更多《小英雄雨来》作品片段,扩大学生阅读量的同时,使其在课后学习资源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将小说阅读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雨来的英雄行为,并由此受到影响,主动学习雨来的优秀品质,在教师的建议下探究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方法。

(三)组织课堂活动,提升德育渗透深度

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流程。课堂上教师实施德育时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身体会、切身感受,而不是空洞地说教。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可以编写为趣味课本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课本剧表演活动,使其能够在演绎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或课文主人公的情感,分析自己在相同情境下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受到教材的影响,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念,并以教材中的优秀人物为榜样,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组织朗诵、辩论、微写作等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体验的过程中实现深化德育渗透的目标。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为例,本单元引入了多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使学生在深度鉴赏文学作品中形成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素材。为帮助学生体验不同文学作品中传递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完成大单元学习活动后,自主成立表演小组,演绎喜欢的课文情节。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演绎《猴王出世》《景阳冈》《草船借箭》等情节时,意识到勇敢无畏、敢于探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品质都是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要素,并希望自己可以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一样,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发现新的事物,探索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而提升德育工作的开展深度。

(四)组织生活实践,德育工作落于实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开展德育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即在生活中践行课文中讲述的积极价值观念,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良好道德修养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影响,有效拓宽德育渗透空间。为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教师可以将学校、学生家庭和社区等作为主要实践场所。以六年级上册《习作·学写倡议书》教学为例,经过《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等课文的学习,很多学生都能够形成热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使学生将语文学习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并进一步提升其保护环境的积极性,提升其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保护环境这一话题撰写倡议书,并将写好的倡议书粘贴到社区公告栏中。同时,学生还需要通过主动演讲、主动拾起地面垃圾、分享自己节约用水的经历等方式,提升倡议效果,使更多居民受到倡议书的影响,参与到环保行动中。这样,学生在收集信息、以身作则地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时,可以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其社会责任感,有效将德育落于实处。

(五)注重反思环节,达成德育渗透目标

有效开展反思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并反思自己能否将所学内容践行于实践活动中。因此,为提升德育效果,渗透德育期间,教师需要注意组织反思活动,强调德育工作的开展要点,并引导学生反思实践过程,分析自己是否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回忆能否在生活中主动帮助他人,判断自己是否能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联起来,最终对自己今后的言行提出明确要求,达成德育渗透的目标。以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为例,本单元的德育重点为帮助学生养成探究并传承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和民俗的意识。完成单元教学活动后,教师可以辅助学生梳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等课文和习作版块学习过程,帮助学生仔细回顾与各地民俗相关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忆自己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反思自己是否能够理解每一节日风俗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请其分析自己在庆祝传统节日时应保持的态度,使其意识到自己应该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中,认真传承我国的节日文化。最后,教师还可以在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再一次回顾本单元内容,反思自己是否理解节日的来源及节日背后的情感,使其为庆祝传统节日做好准备,达成德育目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保障措施

(一)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教研活动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教研活动。这种方式可以使全体教师参与到德育路径探究活动中,更好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确立德育主题,并开发出更多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的补充教育素材。同时,在参与教研活动时,教师之间还可以共享经验,讨论各位教师授课时值得借鉴的师生互动技巧、德育要点导入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实践兴趣的活动项目等,进而探索出更多高效组织教育工作的方法和策略,探讨能够为学生提供指导的科学方案,促进德育工作质量的提升。

(二)教师要积极推进家校共育工作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思想观念的重要环节。推进家校共育工作,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同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教师可以更多地从理论上培养学生的思想和认知,家长则可以配合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学思结合、知行合一,保障德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还可以共享学生信息,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个性特点,共同为其设计个性化的教育策略,营造良好的校园和家庭德育氛围。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并有效结合德育与日常教学活动,细致研读教材,找出开展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在目标的要求下,逐步提升教学深度。通过补充教学材料帮助学生深度解读课文,理解教材中传递的积极价值观念和思想品质,鼓励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教材中文字的内涵。鼓励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将德育工作落于实处。最后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实现德育目的,有效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等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

[1]顾悦仙.试论德育与小学语文学科的相互渗透[J].甘肃教育研究,2021(04):84-86.

[2]冯怡婷.基于语文教学分析小学德育的新思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244-245.

[3]秦晓丽.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语文德育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8):48-49.

作者:何敏 单位:如皋市实验小学一级教师